16-检验科三大常规
16-检验科三大常规PPT课件
.
34
(一)尿液标本采集和保存
1.清洗、清毒
留中段尿时先清洗外阴、尿道口,将标本留于 消毒试管。留尿要避开月经期。
2. 时间
通常以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最理想。
但特殊检查则应按实验的要求留取,如:24小
时尿蛋白定量,3小时尿细胞计数。
3. 保存
收集的新鲜尿液最好. 半小时内送检。
35
(二)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
11
嗜中性粒细胞
▪ 增多:
▪ 1.多见于细菌感染,轻度感染即可增加; ▪ 2.中毒性疾病; ▪ 3.反应性增大:急性溶血、手术后、局部组织坏
死等; ▪ 4.血液疾病 ▪ 减少: ▪ 1.病毒感染 2.血液疾病 3.理化因素
.
12
白细胞分类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
(1)增多: ①过敏性疾病; ②寄生虫病; ③某些皮肤病; ④某些恶性肿瘤。 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⑥传染病:猩红热; ⑦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性疾病。
等药物。 ⑵碱性尿: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路感染
.
41
2. 蛋白质定性检查
①正常:定性(—)
②蛋白尿:尿液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 0.15g/24h称为蛋白尿。
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蛋白尿:见于高热、剧烈运动后产生,
为一过性蛋白尿,定量<0.5g/日。 ②病理性蛋白尿:持续性蛋白尿
见于:肾实质病变,如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肿瘤肾淤血,妊娠中毒症,药物中毒等。
2)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的血细胞破坏;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
10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2、WBC减少见于: 1)病毒感染; 2)某些阴性杆菌感染; 3)血液病如再障、某些白血病; 4)理化损伤如接触放射线、应用某些 药物。 5)其他:SLE病、脾功能亢进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去医院看病,医生常会建议做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验,其涉及身体几乎所有信息,可帮助医生初步了解患者疾病性质。
基于此,本文为大家讲讲检验科三大常规项具体指什么,以供各位正确认识检验科的三大常规。
一、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1)血常规:血常规属于比较普遍、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我们人体的血液主要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血细胞主要是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常规主要包括血红蛋白(正常值范围:女性115g/L~150g/L,男性130g/L-175g/L)、血小板计数(正常值范围:100×109/L~300×109/L)、红细胞(正常值范围:(女性3.8×1012/L~5.1×1012/L、男性4.3×1012/L~5.8×1012/L)、白细胞(正常值范围:3.5×109/L~9.5×109/L)等,可观察血细胞分布、形态、数量改变等情况,进而判断血液状况、诊断病情,较适合感冒、头晕、腹痛、贫血等患者。
正常情况下,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分生理性降低见于生长发育迅速而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的婴儿、妊娠中后期血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的孕妇,病理性降低则需警惕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慢性失血等;生理性升高则见于生活在高原地区的居民、胎儿及新生儿等,病理性升高则见于脱水、大面积烧伤、严重呕吐等以及肺源性心脏病、某些肿瘤和肾脏疾病等。
血小板计数与多种出血和血栓性疾病密切相关。
红细胞(RBC)降低需警惕出血、贫血,其升高需警惕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脱水等。
白细胞(WBC)有明显生理性波动,如早晨较低,傍晚较高,餐后较餐前高等;白细胞水平降低需警惕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伤寒)、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肿瘤化疗等,其上升需警惕急性化脓性感染、细菌感染、白血病等。
(2)尿常规:其检查的项目有尿液颜色(淡黄色透明)、尿比重(1.003~1.030)、尿隐血(阴性)等,可观察尿液内的成分是否正常,不仅能反映有些疾病的治疗效果,还能为疾病后期干预提供有效参考。
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
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刘女士在某国企上班,今年26岁。
近日由于工作繁多,刘女士不得不经常加班加点。
工作结束后,刘女士发现自己四肢乏力、头脑有些晕眩,且略微发烧。
一段时间下来,刘女士饱受疾病折磨,她选择前往医院诊治。
医生询问刘女士近日症状后,安排刘女士进行了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医生通过查看检验结果,发现刘女士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指数相比于常人较低,属于轻度贫血,了解到患者月经期较长加上近日工作繁多,建议患者日常注意饮食营养补充,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睡眠时间。
经过调理后,刘女士的三常规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身体也有所恢复。
在智能化时代,科技在各个领域占有优势地位,尤其是在医学领域,给予极大的帮助。
作为临床检验的重要辅助,化验检查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现如今的三大常规检验,即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成为检验人体状况的基本选择。
目前,三大常规检验已成为医学检验的常规检查,虽然检验结果对后期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但样本采取和检验过程难免出现误差,而这些误差对于患者和医生判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科学进行三大常规检验,在实行检查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本文将围绕“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法”介绍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三大检验方式。
1.概述三大常规检验科的检查方式主要指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
其中,血常规检查包括四项检查内容。
当出现细菌病毒感染、贫血或其它情况时,血常规检查内容所对应的指数将会有所改变;尿常规检验主要观察标本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蛋白质的含量等。
同时,红细胞呈阳性或阴性能够帮助医生了解到患者肾脏是否出现异常;大便常规主要检查大便中有没有白细胞、脓细胞、寄生虫以及大便潜血是否出现异常,从而了解到消化道是否出现问题。
二、血常规1.概念血常规检查是指抽取患者体内的静脉血,观察血液中的血细胞数量的变化、形态以及分布等指标,从而初步判断血液系统的状态。
1.四大重要项目1.红细胞红细胞是血常规检测中较为明显的一项数据。
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
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在医学领域中,检验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检验科的各项检验,医生可以获得患者的生理状况和疾病信息,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在检验科中,有三个常规检验项目被广泛应用,它们被称为“三大常规”。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这三个常规检验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生化指标检验。
一、血常规检验血常规检验是评估患者全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它可以提供有关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细胞的数量和质量信息。
1. 红细胞指标血常规中的红细胞指标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
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可以反映患者的贫血程度,而平均红细胞体积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2. 白细胞指标白细胞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和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比例(比如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等)。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而不同种类白细胞的比例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病情。
3. 血小板指标血小板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患者的出血倾向,而平均血小板体积则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性疾病的类型。
血常规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炎症或出血等问题,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二、尿常规检验1. 尿液外观尿液外观指的是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和气味等。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是黄色或琥珀色的,透明度较高,无异味。
2. 尿液化学成分尿液中的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葡萄糖、酮体、胆红素和尿胆原等。
通过检测这些化学成分的含量,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肾脏功能异常、糖尿病或其他疾病。
3. 尿液沉渣尿液沉渣是指尿液中的固体物质,包括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和结晶等。
通过观察和计数尿液沉渣中这些物质的数量和类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肾脏疾病或其他疾病。
尿常规检验的结果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健康状况,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检验学中最基本的项目:三大常规
检验学中最基本的项目:三大常规作者:杨菊梅来源:《大健康》2019年第04期血常规、尿常规和粪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检测,它们是评价人体生理功能的最基本的检验项目。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检验分析手段层出不穷,但是基本血、尿、便检查以其检验方便、速度快、价格低廉,在临床工作中始终深受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血常规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历,无论是感冒发烧还是因不明原因身体不适去医院就诊时,医生通常会让你先查个血常规。
血常规检查是以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等。
在病因不明时,通常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疾病进行辅助诊断。
常用血常规指标及临床意义如下:指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的红细胞数目。
正常情况下,男性红细胞计数在(4.3~5.8)×10¹²/L间,女性在(3.8~5.1)×10¹²/L间。
人在冲动、兴奋、恐惧等情绪下,可出现红细胞计数生理性增多;在妊娠妇女和造血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可出现生理性红细胞计数减少。
在大面积烧伤患者和肿瘤患者等可出现病理性红细胞计数增多。
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运输的载体,其含量变化具有与红细胞变化相似的临床意义,但与红细胞相比,血红蛋白含量能更好地反映个体贫血的程度,但贫血的具体原因及类型还需结合其他结果及临床表现综合判定。
指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男40%~50%,女35%~45%。
HCT增高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连续腹泻呕吐、脱水等,降低可见于失血后大量补液及贫血患者。
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在(3.5~9.5)×109/L间。
生理情况下也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增高,如剧烈运动后、进食后、妊娠等。
病理性增高常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组织损伤以及白血病等。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放化疗等患者均可出现病理性白细胞减少。
检验科三大常规复检规则
检验科三大常规复检规则
1、为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现制定检验结果复检、复查规定。
(概念:复检是针对同一份标本,复查是重新采集标本)
2、出现如下情况均应进行复检。
(1)结果出现明显错误。
(2)检验结果和临床矛盾、临床医生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
(3)检验结果超出线性范围。
(4)检验结果和历史记录相差悬殊。
(5)Rh血型阴性,HIV抗体、TPPA,等结果阳性。
(6)检验方法学检验不同的检测项目和上次检验结果不符。
(7)检验结果出现危急值,应第一时间复检无误后方可报告,并启动危急值报告程序。
3、出现如下情况均应进行复查。
(1)检验标本信息错误。
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复查。
(2)复检结果仍可疑,通知临床复查。
4、复检、复查要注意核对试剂质量、确认仪器正常状态、室内质控是否可靠、检测操作的正确性、编号是否正确、离心是否彻底等。
确认无误后进行复检、复查。
5、复检结果一致或找出不一致的原因,方可报告,同时通知临床。
若未找出原因,仍出现不符合,应报告实验室负责人,重新取样复查,评估结果的准确性,联系临床后,发出报告.。
-检验科三大常规
红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 运送到肺而呼出体外。这一切功能主要 通过其内所含血红蛋白(Hb)来完成的。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 →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失血
4.尿比重 (specific gravity,SG)
正常:1.015-1.025 SG降低:<1.010左右 提示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
SG增高:>1.020
可诊断脱水、急性肾炎、高 热、心衰、休克等尿量减少。
(三)尿液化学检查 1.尿酸碱度(pH)
正常:弱酸性, pH值约6.5 ⑴酸性尿:酸中毒、高热、痛风、维C 等药物。 ⑵碱性尿: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路感染
2. 蛋白质定性检查
①正常:定性(—)
②蛋白尿:尿液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 0.15g/24h称为蛋白尿。 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蛋白尿:见于高热、剧烈运动后产生, 为一过性蛋白尿,定量<0.5g/日。 ②病理性蛋白尿:持续性蛋白尿 见于:肾实质病变,如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肿瘤肾淤血,妊娠中毒症,药物中毒等。
一文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
一文带你读懂检验科“三大常规”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无法避免的。
当我们到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或者就诊的时候,接触最多的便是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等“三大常规”,听得最多的话也是“查个血吧”、“查个尿吧”等,这些都是检验科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现在就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三大常规”都是什么?怎么看报告单?一、三大常规项检查指什么?(一)血常规血常规是当今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和普遍的检查手段之一,在人体血液中主要包括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血细胞中常用于临床辅助诊断的项目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其中白细胞的正常成年人范围为4.0-10.0×109/L,当白细胞数量出现明显波动情况时需警惕疾病存在,升高则考虑为细菌感染、急性化脓性感染、白血病等病变原因引起,降低则考虑血液病、病毒感染、肿瘤化疗因素引起;成年女性红细胞的正常范围为3.5-5.0×1012/L,当红细胞数量升高时考虑与严重脱水、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有关,降低则需警惕贫血、出血等疾病的发生;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其数量变化可作为血栓性疾病与多种出血等疾病发生诊断指标。
血常规检查可对血细胞数量、形态及分布情况等进行清晰观察,便于对患者病情诊断情况、血液状况进行判断,血细胞检查在贫血、腹痛、头晕、感冒等病症患者诊断中可作为有效辅助方式。
血红蛋白成年女性正常值范围为115-150g/L,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前者降低情况多发生在婴儿期、妊娠中后期机体中,主要因血原料不足引起,而升高情况在高原地区人群、新生儿、婴儿等机体中,后者降低考虑与急慢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素有关,而升高则与大面积烧伤、脱水、严重呕吐、肿瘤、肾脏疾病等因素有关。
(二)尿常规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过滤和小集合管、肾小管的重吸收与分泌后形成的,其后在流经输尿管,短暂贮存于膀胱内,最终经尿道排出体外。
检验科三大常规
大便常规是消化道疾病的初步筛查方 法,有助于发现肠道炎症、感染、消 化道出血等常见疾病,为临床诊断提 供重要依据。
检测方法与仪器
检测方法
大便常规检测包括肉眼观察、显微镜检查和实验室化学检测等方法。
检测仪器
显微镜、离心机、染色剂、粪便潜血试验仪等。
临床意义与解读
临床意义
大便常规检测结果对于诊断肠道疾病具 有重要意义,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 、消化道出血等。
微生物培养
总结词
微生物培养是通过人工方法在实验室培养微 生物,以检测和鉴定病原体的检查。
详细描述
微生物培养常用于临床诊断,通过对感染部 位分泌物的培养,可以发现引起感染的病原 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为临床医生提
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案。
Hale Waihona Puke 05检验科三大常规的未来发展
自动化与智能化
自动化技术
检测方法与仪器
检测方法
血常规检测通常采用自动化血液分析 仪进行,包括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 然后通过仪器进行自动检测。
仪器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血液分析仪品牌包 括希森美康、贝克曼、日立等,这些 仪器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准确 性高等优点。
临床意义与解读
红细胞计数与血红蛋白测定
反映贫血、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有助于诊 断贫血和指导输血治疗。
结果解读
尿常规检测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例如,对于尿 液中出现蛋白质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肾功能和肾脏超声等,以明确诊断和治 疗方案。
03
大便常规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大便常规是检验科三大常规检查之一, 通过对大便的性状、颜色、细胞、寄 生虫等指标的检测,评估肠道健康状 况。
2024检验科血、尿、便三大常规解读
2024检验科血、尿、便三大常规解读01尿液常规检查一般尿常规检验包括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比重、尿PH值、尿中白细胞、亚硝酸盐、蛋白质、葡萄糖、尿酮体、尿胆原、尿红细胞等内容。
尿量:成人:(1.0~1.5)1∕24h;儿童(1-12岁):(0.3~1.5)1∕24h.尿量增多:多尿(>2.51∕24h\①生理性:饮水过多、精神紧张、出汗少等;②病理性:糖尿病、慢性肾炎、尿崩症、高血压肾病等。
尿量减少:少尿(<0.41∕24h)和无尿(<0.11∕24h\①生理性:饮水过少、出汗多、高热、脱水等;②病理性:各种肾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及肾后性疾病等。
颜色:正常人的尿液颜色为淡黄色,也会随着饮水量、活动、饮食的改变而略有不同。
常见的异常尿色有以下几种:1、深茶色尿:胆红素阳性,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
2、红色尿: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结石、肿瘤、感染(包括结核\肾小球肾炎等等。
此外,有些药物也可以引起红色尿,如氨基比林、苯妥英钠、利福平等,因此发现血尿时一定要首先排除这些「破坏分子」的影响,结合患者临床症状逐一排除,寻找病因。
3、啤酒样至酱油色尿:血红蛋白尿,见于蚕豆病等。
4、乳白色尿、乳糜尿、脓尿:常见于丝虫病,或尿内含有大量无机盐类透明度:正常新鲜尿液,多数是清晰透明的,除放置过久和女性分泌物污染的尿可稍混浊外,尿液混浊多见于尿酸盐结晶、乳糜尿、脓尿、血尿。
比重:正常范围1.005~1.030。
尿比重受年龄、饮水量和出汗的影响,婴幼儿的尿比重偏低。
尿比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肾脏的浓缩功能,故可作为肾功能试验之一。
1、比重增高:尿少时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尿增多时见于糖尿病;2、比重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大量饮水。
PH值:正常范围是4.6~8.0o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
1、偏低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饥饿、严重腹泻、呼吸性酸中毒、发热等。
三大常规
关于三大常规演讲稿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次做这样的演讲,有什么讲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谅解。
我讲得不是很深奥的学问,但我讲的一定是很重点,今后你们的工作中很常见的知识。
今天我同大家一起来讲解一下关于检验科最为基本的常规检查,也就是下面我会讲到的三大常规,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
三大常规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和“大便常规”,三大常规的结果应该怎样分析、理解和记忆呢,它与临床有多大的关系呢?下面讲述一些大家不知道但又应该知道的一些知识。
去医院看病,免不了要作一些检查,其中三大常规最常用。
在无病理情况,三大常规值都处于正常范围,但当患了疾病,或身体受到某种(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机械的)不良刺激和创伤时,机体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平衡条件受到破坏,其检验的某些正常值就发生变化了。
检验科向临床医生提供的检验报告便可作为临床诊断病情的重要依据。
血常规检验科的常规检查看似简单,其实也不难。
首先向大家讲一下血常规,现在急诊化验室有三台血常规的仪器,其中两台是西斯米康的不同的型号仪器,还有一台高级一点的是拜尔的,检测原理大致相同,都包括了电阻抗法也叫做库尔特原理、多角度偏振光散射检测、射频技术等。
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液的细胞部分。
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
血常规的检查意义在于,及早发现和诊断某些疾病,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感染,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同时可以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1.红细胞(RBC):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最多,在针尖大小的一点血中,可有几百万个其寿命为100—120天。
记得细胞工程有位年轻的老师问过我,为什么离心以后有的人的血清很多,有的人的很少?其实这完全可以用红细胞的量的多少来解释。
2.血红蛋白测定(HB):贫血涉及许多因素,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就是最基本的检查,这两项检验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警惕,及时发现与营养、消耗、遗传以及贫血有关的因素。
贫血分级按照30、60、90分四级。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确保患者留取的尿液标本具有 代表性,避免污染或掺假。
标本处理
及时处理尿液标本,避免细菌 滋生或化学变化影响检验结果 。
仪器校准
定期校准尿液分析仪,确保检 测结果的准确性。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 ,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03
大便常规检验
大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外观
记录大便的形状、颜色、质地等
检验科三大常规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常规检验 • 尿常规检验 • 大便常规检验 • 其他常规检验项目 •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
01
血常规检验
血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通过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评估患者的感染和炎症情 况,以及可能存在的恶性 肿瘤。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
红细胞计数和形态可以反 映患者的贫血或红细胞增 多症,以及可能存在的血 液系统疾病。
实验室标准化
实验室标准化是血常规检验质量的 重要保障,包括实验室内部的质量 控制、室间比对试验等。
02
尿常规检验
尿常规检验的基本内容
01
02
03
04
尿液的外观
颜色、透明度、浑浊度等。
尿液的化学成分
比重、酸碱度、蛋白质、糖分 、酮体等。
尿液的细胞成分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 。
其他
尿液中是否存在管型、结晶等 异常物质。
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措施
检验报告的审核
对检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不确定度评估
对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估,量化分析结果的误差范围,提高 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
检验科"三大常规项"检查具体指什么?医学检验有三大最基础、应用最广泛、最为大家熟悉的项目,它们就是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属于检验科的三大常规项,通过这三样检查能够查出人体的健康状况,患有哪些疾病,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三大常规具体能够检查什么。
一、血常规血常规主要指通过观察血细胞数量变化、形态分布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并筛查疾病,这是一项十分神奇的检查方式,无论内科、外科、妇科、男科,也不管是发烧、咳嗽、头痛、腰痛都可用它进行检查,通过观察血液细胞数量及形态的变化,可作为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相关疾病的依据;血常规更多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明确受检者是否是因其他疾病而引起的血液变化,通过血常规能够发现许多疾病的苗头。
拿到一张血常规报告单,我们不需要看那些复杂的中文和繁琐的数字,因为每一张报告单中的指标都有相对应的参考值范围,且会在这一项指标存在升高或降低时标记↑↓符号,所以受检者只需要在报告单上对应寻找即可,一般高出或低于正常值一点并无大碍。
血常规检验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有三种数据,第一种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来讲,相对性增高通常是由于血浆容量减少,致使血液中有形成分相对增多形成的暂时性假象,多见于脱水血浓缩时,常由严重呕吐、多次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尿崩症、大剂量使用利尿药等引起,绝对性增高多与组织缺氧、血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骨髓加速释放红细胞有关,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如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较为常见,其特点为红细胞及全血容量增加,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见于肺源性心脏病、阻塞性肺气肿、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降低也分为两种,其一为生理性降低,多见于生长发育迅速而导致造血原料相对不足的婴幼儿、妊娠中后期血容量明显增加而引起血液稀释的孕妇,以及造血功能减退的老年人;而病理性减少则是在提示疾病,需要查明病因;第二种为白细胞,生理性变化为:早晨较低,傍晚较高;餐后较餐前高;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时较安静状态下偏离;月经期、妊娠、分娩、哺乳期亦可增高;新生儿及婴儿明显高于成人;吸烟亦可引起白细胞增高;病理性增多原因有:急性化脓性感染,尤其是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如腋肿、脑膜炎、肺炎、阑尾炎、扁桃体炎等 ;某些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组织损伤如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 ;急性大出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如肝癌、胃癌、肺癌等 ;代谢性中毒如糖尿病酣症酸中毒、尿毒症等 ;某些金属如铅、汞等中毒。
三大常规标本采集法
血清生化
血清
采血后不需颠倒混匀→ 静置1小时→ 离心
无(内壁涂有血液附壁防止剂)
黄色 橙色
快速血清生化 试验
快速血清生化 试验
血清 血清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 次→静置20分钟→离心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 8次→静置20分钟→离
心
分离胶、促凝剂(内壁涂有血 液附壁防止剂)
促凝剂:纤维蛋白酶(内壁涂 有血液附壁防止剂)
LOGO
肾病科
三大常规标本 指的是什么
血常规
尿常规
大便常规
三大常规标本的采集
一、血常规标本采集法 二、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法 三、粪便常规标本采集法
血液标本的采集
护理目标:标本采集符合检查目的,不发生溶血,抗凝标本无凝 血,达到室前检验标准。
操作重点步骤1.核对医嘱、患者、标本容器。2.评估患者的病情、 静脉情况。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方法及采血前后的注 意事项。4.根据评估结果和采血的目的选择恰当的静脉、抽血方 法和抽血器材。5.严格遵守“一般护理技术操作原则”、“无菌 技术操作原则”、“标准预防原则”。6.医疗废物按“感染性医 疗垃圾”处理。7.标本尽快送检验室检验。8.急查项目立即送检, 获得结果回报立即报告医生。
响血清钾的检验值。 采血管数较多时,蓝色凝血管先采十分必要,因为随着采血时间的延长,凝
温馨提示:
注意试管 及进血针 头的角度
正确的混合血液和抗凝剂
温馨提示::
●●一般情况下不在输液时留取血标本。如因抢救等原因需要在 输液同时采血的,一定要在输液对侧采集标本
●●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 即放松止血带),以免引起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造成血液 某些成分的改变,特别是测定乳酸时不可使用止血带,否则结果 偏高。
三大常规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 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 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 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 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 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尿常规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
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 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 中有形成分。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 重要价值,亦常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 线索 。
1、尿量
[正常参考值] 成人:1.0-1.5L/24h,或1mL/(h· kg体重);小儿:按kg 体重算比成人多3-4倍。 [临床意义] 1.尿量减少 (1)生理性饮水少、出汗多等。 (2)病理性常见于肾炎、尿毒症肾功能衰竭、休克、脱水、 严重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2.尿量增多 (1)生理性出汗少、饮水过多、饮浓茶、酒精类、精神紧 张。 (2)病理性尿崩症、糖尿病、慢性肾炎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细胞主要生理功能
是作为呼吸载体从肺部携带氧输送 到全身各组织,并将组织中的二氧化碳 运送到肺而呼出体外。这一切功能主要 通过其内所含血红蛋白(Hb)来完成的。
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 血红蛋白测定(hemoglobin,Hb)
[参考值] 成年男性 成年女性 新生儿
RBC (4.0—5. 5)X1012/L Hb 120--160g/L RBC(3.5—5.0)X1012/L Hb 110--150g/L RBC (6.0—7.0)X1012/L Hb 170--200g/L
血红蛋白(Hb) 红细胞测定(RBC)
Hb和RBC测定---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1)年龄:新生儿出生前↑→出生后↓→生后 15天逐渐降至正常。 (2)性别:男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高于女性。 (3)妊娠:妊娠中晚期→血容量↑→血液稀释 →生理性贫血。 (4)气压:高原居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代偿 性↑。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嗜酸性粒细胞:(E)0.5~5% 嗜碱性嗜细胞:(B)0~1% 单核细胞: (M)3~8% 淋巴细胞: (L)20~40%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1 、WBC增多见于: (1)生理性增多: 新生儿、妊娠期、分娩、疼痛和情绪激动等。 (2)病理性增多: 1)急性细菌性感染,尤其是化脓性球菌引起 的感染; 2)严重组织损伤/大量的血细胞破坏;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5)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中性粒细胞 循环中的WBC 嗜酸性粒细胞 包括5种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分类计数:是将血液制成涂片,经染色后 在油镜下进行分类,求得各种类型白细 胞的比值(百分数)。
白细胞计数(WBC)
参考值:WBC(4~10)×109/L
3.白细胞分类计数
参考值:
中性粒细胞:(Nsg)50~70%
Hb和RBC测定---临床意义
2.病理性变化
增高: 分为三种情况: ①相对性增高,又称假性增高。 见于休克、严重脱水、出汗、大面积烧伤。 ②继发性增高,又称代偿性增高。 见于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 ③原发性增高:见于原因不明的骨髓增殖性疾 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Hb和RBC测定---减少临床意义
思考
患者,女,15岁,因不慎受凉,出现了发 热,体温:38.8℃,恶寒,咽喉疼痛,鼻 塞。隧到医院诊治,医生说:先扎个手指 看看。 1.医生说的“扎个手指看看”目的是什么?
扎完手指,结果出来了: 白细胞:2.26 ×109/L 淋巴细胞:0.76 根据以上检查,此患者最有可能的是细菌 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应不应该应用抗生素?
2. 尿糖定性试验
①正常:尿糖定性试验阴性。 ②糖尿: 若定性阳性则为糖尿,称为糖尿。 见于:① 生理性糖尿。 ② 病理性糖尿: 暂时性糖尿:颅脑外伤,脑血管病、胰高血 糖素分泌过多等。 血糖增高性糖尿:如糖尿病。 肾性糖尿: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假性糖尿:某些药物影响,如Vit C、 异烟肼、水杨酸等。
(一)尿液标本采集和保存
1.清洗、清毒 留中段尿时先清洗外阴、尿道口,将标本留于 消毒试管。留尿要避开月经期。 2. 时间 通常以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最理想。 但特殊检查则应按实验的要求留取,如:24小 时尿蛋白定量,3小时尿细胞计数。 3. 保存 收集的新鲜尿液最好半小时内送检。
(二)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检验科三大常规
常用实验检查
实验检查: 1 通过检查→获得病原体、病理变化脏器功能状 态等方面的资料→协助诊断、观察病情或制订 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2 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正确采集标本, 观察结果。做好检查前准备和解释工作。 3 什么叫“三大常规”? 4 实验检查范围: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液 生化、免疫学检查。
粪便检查
粪便检查目的:
(1)了解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 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 (2)了解消化功能状况。 (3)协助诊断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
(一)粪便颜色和性状
正常粪便:成人呈黄褐色、成形, 婴儿呈黄色或金黄色。 临床意义: (1)粘液脓样/脓血便 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直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 (2)鲜血样便: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 (3)米泔样便:见于霍乱。 (4)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 (5)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
白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2、WBC减少见于: 1)病毒感染; 2)某些阴性杆菌感染; 3)血液病如再障、某些白血病; 4)理化损伤如接触放射线、应用某些 药物。 5)其他:SLE病、脾功能亢进等。
嗜中性粒细胞
增多:
1.多见于细菌感染,轻度感染即可增加; 2.中毒性疾病; 3.反应性增大:急性溶血、手术后、局部组织坏 死等; 4.血液疾病 减少: 1.病毒感染 2.血液疾病 3.理化因素
血小板
血小板是血细胞中最小的一种,它是从骨 髓巨核细胞的细胞质脱落之片段所形成的, 它体积虽然很小,但有很好的聚集和黏附 功能,参与人体的止血和凝血过程,维护 人体的健康。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
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 PLT增多: PLT >400×109/L。 ①原发性增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粒、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②继发性增加:急、慢性炎症、IDA、癌症、 急性出血等。血小板多<500×109/L。
尿液检查
尿常规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 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 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一旦发现尿异常, 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亦常 是提供病理过程本质的重要线索。
尿液检查
尿液一般检查
检查内容: (一)尿液标本采集和保存 (二)尿液一般性状检查 (三)尿液化学检查 (四)尿沉渣显微镜检测
4.尿比重 (specific gravity,SG)
正常:1.015-1.025 SG降低:<1.010左右 提示肾浓缩功能严重受损。
SG增高:>1.020
可诊断脱水、急性肾炎、高 热、心衰、休克等尿量减少。
(三)尿液化学检查 1.尿酸碱度(pH)
正常:弱酸性, pH值约6.5 ⑴酸性尿:酸中毒、高热、痛风、维C 等药物。 ⑵碱性尿: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 尿路感染
2. 蛋白质定性检查
①正常:定性(—)
②蛋白尿:尿液蛋白定性阳性或定量> 0.15g/24h称为蛋白尿。 临床意义: ①生理性蛋白尿:见于高热、剧烈运动后产生, 为一过性蛋白尿,定量<0.5g/日。 ②病理性蛋白尿:持续性蛋白尿 见于:肾实质病变,如肾炎、肾病综合征、 肾肿瘤肾淤血,妊娠中毒症,药物中毒等。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①造血物质缺乏 → 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 胞性贫血; ②红细胞丢失↑→失血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溶血性贫血; ④骨髓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上根据Hb↓程度将贫血分为
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贫血:男Hb<120g/L,女Hb<110g/L; 中度贫血:Hb<90g/L; 重度贫血:Hb<60g/L; 极度贫血:Hb<30g/L。 按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分类,将贫血分成三大类 1.红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破坏过多 3.失血
2.尿液气味
气味:正常尿液放置呈氨臭味。 临床意义:特殊气味提示某些疾病 慢性膀胱炎,尿潴留→氨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烂萍果味。 受食物影响(葱,大蒜)→特殊气味。
3.尿量
正常成人尿量:1.0~2.0L/24h,平均1.5L 多尿(polyuria):> 2500ml/24h
① 暂时性多尿见于饮水过多或应用利尿药后。 ②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肾小管疾病、 ARF多尿期、精神性多尿(常伴尿频)。 少尿(oliguria):<400ml/24h;<17ml/h。 无尿(anuria):<100ml/24h。 少尿或无尿可见于:各种原因所致休克、创伤、严 重脱水、急性重型肾小球肾炎,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管 坏死、慢性肾衰竭终末期、各种原因所致尿(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概述: 指对外周血中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和质量的 化验检查。 检查内容: 白细胞计数(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红细胞计数(RBC) 血红蛋白测定(Hb) 血小板计数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
(四)粪便隐血检查
参考值:正常---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消化道出血。
练习
1.痔疮出血,大便的颜色为: 2.胃出血达50ml是,大便的颜色为: 3.细菌性痢疾是,大便的颜色为: 4.吃了大量猪红后,大便的颜色为:
谢谢
PLT减少---临床意义
(2)PLT↓→自发性出血倾向。 ①血小板生成减少:再障、白血病、放射性损 伤、骨髓纤维化;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或消耗增加,SLE、病 毒感染、药物、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紫癜、先天性因素。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肝硬化、血液被稀释。
知识点
1.白细胞病理性增多,最常见于细菌性感染; 2.病毒感染时大多白细胞总数是减少的; 3.嗜酸性粒细胞的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 4.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病毒性疾病; 5.红细胞减少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6.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与止血,当其减少时,患 者会有出血倾向。
白细胞分类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
(1)增多: ①过敏性疾病; ②寄生虫病; ③某些皮肤病; ④某些恶性肿瘤。 ⑤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⑥传染病:猩红热; ⑦某些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性疾病。
白细胞分类计数
嗜碱性粒细胞
增多: ①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与急性白血病 鉴别的重要指标; ②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③某些转移癌及骨髓纤维化。 减少-------无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