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备课.docx
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计算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由于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学生对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不难掌握,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你能说几个百分数吗?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几个百分数?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0.45=1.2=0.6=二、导入新课根据分数与小数化成互化关系,请同学们猜测一下,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吗?是的,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
在生产生活中,为了简便,经常需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互化。
(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探索新知。
1、认真阅读课本80。
例1:小数化百分数认真看书观察每一步转化的过程,重点看1.4和0.123每一步的过程。
然后学生交流改写结果。
注意让学生说说方法,如:是怎样把一位小数1.4改写成百分数的?1.4是一位小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小数的位数不够你是怎么处理的?改写的依据是什么?2、总结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 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
(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激发:1、填表。
(投影出示)因数壹五壹五0 壹五00 壹五000因数5 5 5 5积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或10倍、100倍、1000倍……2、口答:壹五×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3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35 158 200 87 65 164 4122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
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4、比一比。
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
看谁的数度快!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
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揭示课题)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1)交流猜想。
(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2)整理认识。
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2、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
(1)圈一圈。
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议一议。
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3)全班交流。
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4)问题启发: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备课
五年级上册数学备课
一、课程目标
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际应用。
2.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与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
3.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4.认识负数,理解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1.小数乘除法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3)能够进行小数乘除法的实际应用,如购物计算、单位换算等。
2.多边形面积
(1)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够解决与多边形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土地面积、铺地砖等。
3.分数加减法
(1)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
(2)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能够解决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食品分配、时间计算等。
4.负数初步认识
(1)了解负数的概念,知道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
(2)理解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温度表示、海拔高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小数乘除法、多边形面积、分数加减法、负数初步认识。
2.难点: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理解分数的概念和正负数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教具演示等。
五年级电子版教案数学上册(通用7篇)
五年级电子版教案数学上册(通用7篇)五年级电子版教案数学上册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教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所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诉他图书所在位置。
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教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个概念。
3、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联系具体生活场景和经验,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3)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方程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1)
《方程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docx(1)教案:《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主要涵盖第101页至第103页的相关内容。
这部分内容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方程的解的意义以及方程的解法等。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实质,掌握解方程的方法,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的构成要素。
2. 掌握方程的解法,能够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3. 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的意义以及方程的解法。
难点:方程的解法,特别是对于含有未知数的运算。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 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小明有苹果和香蕉两种水果,苹果的个数是香蕉的3倍,如果小明吃了2个苹果,那么剩下的苹果和香蕉的个数相等。
请问,小明原来有多少个苹果和香蕉?2. 引导学生发现这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运算问题,需要寻找一个等式来表示这个问题。
二、例题讲解(15分钟)1. 讲解例题:解方程 2x + 3 = 7。
2. 引导学生发现方程的解法:先将方程中的常数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然后进行运算求解。
3. 强调方程的解的意义:方程的解是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
三、随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解方程 3x 4 = 1。
2. 引导学生发现解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四、方程的解法(10分钟)1. 讲解方程的解法:加减法、乘除法。
2. 通过具体例子讲解方程的解法步骤。
五、板书设计(5分钟)1. 在黑板上列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的意义、方程的解法。
2. 通过板书设计,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六、作业设计(5分钟)1. 作业题目:(1)解方程 4x + 5 = 19。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五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五单元简易方程第1节用字母表示数52—53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能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
3、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
4、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感受符号化思想,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便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生活中,我们都见过哪些字母?它们都代表什么呢?学生自由汇报结合课件出示你们看,字母不仅和生活密切相连,简洁地表示一些特定的名称、场所或标志,而且在数学王国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习例1(1)彤彤11岁对吗?老师比刚才这位同学大30岁。
(幻灯片)现在你知道老师几岁吗?怎么算的?(2)当彤彤1岁时,2岁,6岁,18岁时老师多大?怎样才能用一个概括的式子简明地把你们的年龄,和任何一年老师的年龄都表示出来呢?(3)你怎么想,就怎么写。
自己开动脑筋。
学生思考交流师:当a是一个具体岁数时,a+30 表示什么?(4)比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不仅简单明了,而且具有一般性。
a+30 随着a的变化而变化,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
(5)字母的取值范围:师:根据你的经验,可以是哪些数?(6)代入求值当彤彤11岁时,老师的年龄是多岁?(7)小结例1:2、自学例2(1)课件:航天知识(2)看书例2,思考问题,自主学习。
(3)课件:自学提示:1、说说省略乘号的习惯写法。
幻灯片2、6x表示什么?3、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4、例1中a与例2中x,表示的数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4)课件:为什么人到月球上举重是地面的6倍。
五年级的数学上册的教案(8篇)
五年级的数学上册的教案(8篇)五年级的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探究有关的数学信息,发展初步的分数乘法的能力。
2、知识目标: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计算出一个分数乘以另一个分数的结果。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分数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生能够熟练的计算出分数乘以分数的结果。
教学方法: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教学准备:教学参考书、教科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计算下列分数乘法运算题。
3/11×39/16×1221×5/14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并提问学生说说自己如何计算的?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整数乘以分数,整数乘以分子,分母不变。
注意两种约分方式。
)二、讲授新课教师出示课本例题:一张长方形的纸条,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剪去剩余部分的1/2。
此时,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如果第三次再剪去剩余部分的1/2,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教师让学生思考这个例题,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1/2×1/2?分析第一次剪去它的1/2,第二次再剪去剩下的1/2,那就是1/2的1/2。
也就是1/2×1/2教师让学生从图中看出是1/4,让学生从1/2×1/2=1/4中思考,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说说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
并对学生的说法给以鼓励。
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总结出分数乘以分数的运算法则:分数乘以分数,分子乘以分子作为分子,分母乘以分母作为分母。
验证法则:让学生折纸验证3/4×1/4?,并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本7页中的插图,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初步理解求分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三、巩固练习做课本8页试一试,1/4×2/3;3/5×2/9;7/8×5/14让学生运用分数乘以分数的法则来进行计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师:生活中有许多图形,老师今天准备了4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课件逐一出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让学生发表意见。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4:七巧板是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图二: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方法一: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
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算。
(板书:转化)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方法二:添补法: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加法的概念和算法。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算法。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的加法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正确书写加法算式并进行计算。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加法的概念和算法。
(2)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算法。
2、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原理。
(2)掌握进位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纸条、彩色笔3、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两个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算式,让学生先进行口算计算,然后向学生出示有关加法概念的图片或视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理解加法。
(2)教师鼓励学生结合图片或视瓶中的具体情景,理解加法的含义。
2、呈现新知(1)教师出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计算步骤,向学生讲解进位的概念和作用。
(2)教师示范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注重进行解题思路的分析和方法的合理性。
(3)师生共同完成练习册上的例题,让学生逐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算法。
3、引导训练(1)教师布置相关的小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并核对答案。
(2)教师巡视学生完成情况,对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纠正。
4、操练总结(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加法算式的互相检查和订正,对于错误的做法进行指导和解释。
(2)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加法算法的灵活运用。
五、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每天整理并计算家中的生活开支,做加法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加法的概念和算法有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算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反思与展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主要围绕加法的概念和算法展开了教学活动,并侧重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算法。
人教版数学五上全册备课
人教版数学五上全册备课一、教材概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
本册共有十个单元,内容涵盖了整数运算、小数运算、长度、容量、质量的换算、面积和体积的概念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正负数的加减运算;(2)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3)掌握长度、容量、质量的换算方法;(4)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并能应用于解决问题。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3)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变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2)培养学生的积极合作、互助学习的精神;(3)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培养他们的坚持不懈和自强不息的品质。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整数加减运算(1)对学生进行预习,了解整数的概念和加减法的运算规则;(2)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整数加减的运算方法;(3)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问题,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运算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小数的四则运算(1)对学生进行预习,了解小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的规则;(2)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3)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和综合运用,巩固学生对小数四则运算的掌握。
3.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换算(1)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概念;(2)通过练习和游戏,帮助学生掌握长度、容量和质量的换算方法;(3)通过情境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面积和体积的概念(1)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示讲解,引导学生理解面积和体积的概念;(2)通过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3)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运用面积和体积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板书法:将关键概念、公式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板书,方便学生随时回顾。
2.设计情境:通过生活实例和情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3.组内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年级教案上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
五年级教案上册数学教案(精选8篇)五年级教案上册数学教案篇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不同的估算方法来解决超市购物问题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性过程与方法:学会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准确计算乘加、乘减教具运用: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例8主题图妈妈带100元去超市购物。
妈妈买了2袋大米,每袋30.6元。
还买了0.8㎏肉,每千克26.5元。
剩下的钱还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够买一盒20元的吗?2、引导学生读题,列表整理题中的数学信息单价数量总价大米30.62肉26.50.8鸡蛋1012013、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
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二、分析与解答1、自主尝试解答学习要求(1)请大家独立解答这个问题,在解答完之后想想还有其他的方法。
(2)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解题方法给同学们讲清楚。
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分析列举学生的解法,学生可能出现。
30.6×2=61.2(元)26.5×0.8=21.2(元)61.2+21.2=82.4(元)100-82.4=17.6(元)因为10<17.6<20,所以够买一盒10无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1袋米不到31元,2袋一不到62元,肉不到27元,再买一盒10元的鸡蛋,总共不超过62+27+10=99(元),所以够买一盒10元的鸡蛋,不够买一盒20元的鸡蛋。
师:第一种方法大家读懂了吗?生解释想法。
师:第二种方法呢?学生阅读,并进行解读交流。
小结: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
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于实际数。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1教学目标和要求1.经历从时间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
2.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2.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准备1.让学生客气课前收集百分数的`资料。
2.计算机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1.教师结合自己学校的足球对的`数据呈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让学生自己解决“比一比”中让学生罚点球问题,接着讨论“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的问题。
学生讨论后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体会百分数的比要性,从而引入百分数,(教师板书)二、教学百分数的读写写作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三、介绍百分数的意义1.教师通过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比如各种酒类的浓度表示,让学生体会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相比关系,不表示一个数的值,所以百分数也叫百分比或者百分率。
2.练一练让学生结合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说明上面题目中百分数所代表的具体意义。
“罚点球”其实就是求一个人的进球率,“哪个品种发芽情况好”指的是发芽率。
三、教“读一读说一说”1.让学生看课本插图,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每个情境百分数的意义。
2.教师鼓励学生自己“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在全班交流。
四、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全班讲评。
五、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应用题。
3.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师: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备课
季度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平均气温(℃)
-10
15
20
-5
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
2、练习一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3、阅读: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练习一第9 10题。
教
学
反
思
通过本课例题的学习,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零度、海平面的分界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弄清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练习有层次和变化,不但巩固所学内容,更为下一节课作好准备。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2、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3、试一试:
(1)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2)-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6题。
+2700
-900
+3700
2、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二、教学例4
1、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生ຫໍສະໝຸດ 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教学难点
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篇)五班级数学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详细情境,理解按比例安排的意义。
2、把握按比例安排的计算方法,并能较娴熟地运用按比例安排的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实际问题。
培育同学良好的分析理解力量,提高计算力量。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添学习数学的自信念和胜利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按比例安排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敏捷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预备:纸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老师谈话这几天我们始终在学习有关人体神秘的学问,除了我们学过的,你还了解到那些有关人体的学问?〔同学依据课前调查沟通回答〕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那请你们认真观看情境图。
2、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同学观看回答,老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明明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爸爸的体重7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7:3〔2〕你能依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同学口答。
老师板书出问题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解决第一个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1〕你想解决那个问题?可以依据那些信息解决?〔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体重30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4:1〕〔2〕体重30千克与4:1有什么联系?〔3〕线段图或折纸的方法表示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吗?同学同位合作完成,然后小组沟通自己的想法。
老师巡察。
2、展现沟通〔1〕同学展现沟通线段图,结合信息说明图意。
〔2〕老师引导口述信息并画出线段图假如用一条线段表示30千克体重,水和其他物质应当怎样表示?为什么?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表示?〔3〕要求体内的水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会计算了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完成。
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爸爸体内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各有多少千克?3、探究算理〔1〕老师巡察的过程中指明不同解答方法的同学到前面板书解法一:4+1=5解法二:3054=24〔千克〕 30 4/4+1 =24〔千克〕3051=6〔千克〕 30 1/4+1=6〔千克〕〔2〕让两种不同解法的同学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每一步表示的含义。
(完整word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备课教案
玉溪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学科数学课题1、小数乘整数年级五年级初稿编撰教师邹彩霞授课教师授课班级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
2、会正确地计算和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修改意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具教学过程一、引入尝试: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及算理。
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1)例1:燕子风筝每个3.5元,买3个燕子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
)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3)理解意义。
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理。
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3.5元×10 3 5角× 3 × 31 0. 5 元÷10 1 0 5角105角就等于10.5元(6)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教学过程2.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
)⑴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
板书: 0.72× 5(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
(3)示范:0. 7 2 ×100 7 2× 5 × 53. 6 0 ÷100 3 6 0(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因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因数0.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最小公倍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目标:1、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学习任务:任务一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任务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激情导课1、师:同学们,看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最小公倍数)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知识?(倍数)2、师:(出示课件)谁会求这俩个数的倍数?有了这个知识做铺垫,相信我们这节课一定会学的很轻松。
3、(出示目标)理解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请同学们默读一遍,并牢牢的记住它。
二、民主导学任务一一、任务呈现师:过几天,我们五年级的同学将外出旅游,高兴吗?小兰也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玩,可从7月1日起,小兰的妈妈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们打算等爸妈全部休息时,全家一块儿去。
那么在这一个月里,他们可选那些日子去呢?你会帮他们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要求:先独立思考,不会的小组商量。
提示:每4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3天休息一天,每6天休息一天就是工作5天休息一天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学习情况三、展示交流1、师:他们可选那几日外出?(12、24)你是怎样选出来的?根据回答板书;妈妈的休息日:4 8 12 16 20 24 28 ---- 4的倍数爸爸的休息日:6 12 18 24 30 -----6的倍数。
共同的休息日:12 24 -----4和6的公倍数最近的一天:12------4和6的最小公倍数还可以用集合图来表示,2、仔细观察两组数据有什么特征?3、再次强调4 的公倍数就是妈妈的休息日6 的公倍数就是爸爸的休息日4 和6的公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的共同休息日4、最近是哪一天?1212也是这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最小公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五年级一班学科:数学姓名:学期备课一、学情分析五年级三班现有学生48人,男生27人,女生21人。
多数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在平时学习比较认真、努力、主动,他们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学习新知识较快,具有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
这些学生平时作业认真,每次完成的质量也很好,测验成绩稳定,并且成绩也较好。
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后进生,他们对学习数学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学习不主动,数学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和分析应用题的能力都不强,加之对学习马马虎虎的态度,平时没有较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贪玩,老师留的作业不认真完成, 这些学生在各种测验中成绩不尽人意,还需要加倍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对称、平移和旋转;简易方程;因数与倍数;多边形的面积;统计。
小数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丰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而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数学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册教材的难点教学内容.四、教学措施1•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品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题、练习题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及思品教育因素,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度的对学生进行思品教育。
通过计算和应用题的解答,培养学生仔细的良好学习态度,以及题后验算的良好习惯。
2•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小数乘除法要求学牛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关键是理解意义、掌握方法。
重点要让学生知道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是根据积德变化规律来确定的。
(2)重视基础,要求适度。
小数乘除法的计算要求“比较熟练”,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只要求达到“正确\同时对口算的训练要给予一定的重视,要掌握口算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3)运用规律,合理计算。
整数的运算定律对小数的计算同样适用,教学时要培养学生观察题中的数据,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合理运算的意识,并注意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计算教学的开放性。
(4)验算检查,养成习惯。
小数的乘除法计算可以进行相互验算,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要进行“步步为营”或者“一步三回头”式的检查,重要的是使检查和验算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检查和验算,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真、塌实的学习态度和作风,让学生终生受益。
3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
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数学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蕴含的因素,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五、教学时数及进度安排第一单元小数乘法第1—3周第二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第4—5周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6—9周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第10—11周第五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第12—15周第六单元因数和倍数第16—17周第七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18周总复习笫19—21斤单元备课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整数乘法运算律、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在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些小数乘法的初步经验。
这些对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构建新知识是十分有益的。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小数除法及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以及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计划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2课时信息窗2:小数乘以小数3课时信息窗3:积的近似数1课时小数连乘、乘加、乘减1课时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练习课1课口寸我学会了1课时课时备课对比学习9月6日(1) 指生描述图意(2) 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算理4、你能解决这些生活中的问题吗?自己试一试。
(1) 海豚1小时能游2. 4千米,25小时能游多少千米?(2) 一头大象每天吃青草0. 45吨。
照这样计算,36头大象1天 能吃多少吨青草? 5头大象一周能吃多少吨呢?(3) 已知口萝卜每千克1. 20元,豆角每千克4. 50元,青椒每千 克3. 40元。
问:① 买1・5千克白萝卜和1. 5千克豆角,一共要花多少元钱? ② 如果让你来采购,你想买什么?算一算需要多少元钱? 三名学生台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完成后,半牛•纠错,评价做题利书写情况并规范做题步骤。
四、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4.8 X9 0. 12 X3 5 X5. 80. 28 X30. 165 X47. 96 X72、笔算练习0. 32X47 1.6X52 64X0. 25 1. 37X21四名学生台上做,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完成后集体订正反馈,找分别找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情景再现3、课本第3页第1题, 简单的运用小数乘整数解决问题的情境题 小数乘整 数,先按照 整数乘法来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 位小数,就 从积的右边 起数出几位 点上小数课时备课9月7日观察因数和积的关系找生板演竖式,教师重点讲解易错的地方。
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课时备课9月8日课时备课9月9日0.8X7= 0. 24X0. 2= 3. 5X0. 1= 0.2X0. 4二0. 7X8= 1. 5X6= 1. 3X0. 07= 10. 3X2 =2、根据算式填空。
教科书第8页第4题。
134X3= 40256X15二84013. 4X3-( )56X1.5=( )1. 34X0. 3=( ) 5.6X1. 5二( ) 0. 134X0. 03=( )0. 56X1. 5=( )正确运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1)先让学生独立填空,要一组一组的填。
填完后想一想有什么规律?(2)再全班交流,说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计算,再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4.9X0.01 = 3.15X1.4=5.8X 1 二4.9X0. 99= 3. 15X0. 6二5. 8X1.2= 4. 9X 1 = 3. 15X 1 二5. 8X0. 9=学生独立完成后,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大?在什么情况下积比第一个因数小?明确:当一个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数小。
当一个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数大。
4、先说出每次乘的积比笫一个因数大还是小,再计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1、一个因数比1大,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大;2、一个因数比1小,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小。
教后记:注意引导学生探究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探究。
课时备课9月12日达的意思为什么取近似值?明确近似值的实际意义。
课时备课9月13日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冃标,要靠大家自学,怎么自学?请看自学指导:1、判断对错复习整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练习巩固课时备课9月14日数。
体会简便运算的简便性。
小组比赛讨论纠正教后记:小组比赛练习,激发学习动力。
课9月15日教后记:逐步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课时备课9月16日四、解决课本上的问题1、出示第一个情景图①指名读题②分析列式方法③独立列式计算④集体订正2、出示第二个情景图①指名读题②分析列式方法③独立列式计算④集体订正3、观察第三个情景图①指名读题②提出数学问题③分析列式方法④独立列式计算⑤集体订正五、巩固练习1、不计算,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4・ 85X1. 025 ()68. 57X4. 62 ()52. 1x2・ 7 ()0・ 001X5. 7 ()0. 123X2. 005 ()2、观察下面的算式,估计它们的结果,再计算。
4. 6X5. 32= 4. 6X0. 532=0. 46X53・ 2= 460X0. 0532=你有什么发现?4、根据57X49=2793,你能很快地写出下面各题的积吗?5・ 7X49二5・ 7 X0. 49二570X4. 9= 0・ 057X0. 49=探究新知练习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估算0. 057X4900二57000X0. 49二六、题组检测1.列式计算。
(1)4个5. 02是多少?用加法:用乘法:(2)4. 8的5倍是多少?(3)-个数是1・02的5・3倍,这个数是多少?2、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飞向太空的航天员。
他在太空展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长0. 15米、宽0・1米。
还有一面未展示的大号联合国国旗,这面联合国旗长1・8米、宽1・2米。
你知道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米吗?七、课堂小结小数点移动规律练习比赛课堂小结教后记:系统整理,使知识内化。
单元备课教学计划轴对称图形1课时平移与旋转1课时图案美1课时课时备课9月19日师追问眼睛观察容易岀现误差,你能验证吗,生动手做一做来验 证 教师演示这些图形对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的过程,总结板书轴对 称图形、对称轴,强调关键词(对折、完全重合)2、探究已学图形的对称轴生回忆所学图形,教师倡议研究它们是否轴对称图形,并找出相 应的对称轴 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边操作边交流。
完毕,指派各组代表说一说交流结果,其他学半质疑,辩论,达 成共识。
选派一个代表画出总结的图形形成的表格3、学习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画法教师出示红点例题请学生思考:如何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 形 提示:想一想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完全重合后的两点到对称轴什么关系 怎样画更简捷生结合提示讨论交流,之后尝试画图(提示规范画图),教师演 示其中之一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