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本:16《青山不老》(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并对肆虐、盘踞、淤泥等词语有一定的认识。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事顺序,掌握关键句词的用法。

3、培养一定速度的默读方法并学习浏览的阅读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恰当的速度默读和略读课文2、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和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以及口头和书面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4、联系实际生活,展开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感悟老人对家乡的情感和伟大的精神,以及深化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沟通和认同。

【教学工具】课件pocomaker【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件导入1、讨论:学生自由简单阐述对我国环境破坏的认识,进而推入对土地沙化的了解。

3分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给以最大的空间,让学生……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为学生展现现实、感性的土地沙化状况,从而挖掘文章创作的特殊的社会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5分钟。

师:看完这个短片,你们有什么心得体会可以一起来交流一下吗?是的,风沙防治刻不容缓,社会各阶层也日益增加对沙化的关注,而那些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晋西北,探望一位为环保事业无私奉献的老人。

(板书:青山不老)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默读文章,同时并不提前浏览文章的“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理解的能力),注意控制好时间。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这一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学写倡议书。

教学流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懂环境之险恶1、出示词语:肆虐盘踞记载铁锹绿波劲挺价值山川共存日月同辉指名学生带读词语,然后请学生从这些词语中任选几个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故事发生在中国晋西北,这里以前的环境如何?指名学生交流[课前自学第二题]。

学生用“恶劣”一词概括环境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恶劣”程度还不够,恶劣中还有几分危险,圈出第二自然段“险恶”一词。

老师板书:险恶二、感受奇迹1、出示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

引:有一个山野老汉在这样险恶的环境下,竟创造了这样一块绿洲。

学生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2、这两个自然段具体地介绍了这块绿洲。

作者受到震撼把他称之为奇迹。

出示句子:十五年啊……奇迹。

老师板书:奇迹3、学生读句子,想想哪里体现了“了不起”?学生抓住数字,从老人“植树时间长”“绿化面积广”两个角度感受到了老人绿化家园的决心大,成绩突出,认为这很了不起。

4、过渡:这些数字概括地介绍了这块绿洲。

老汉创造绿洲真了不起。

快速默读课文,概括地说一说你还从哪些事中读出了老汉的“了不起”?学生交流概括老人十五年如一日“早出晚归”“孤独坚守”“放弃享福”。

老师板书:早出晚归、孤独坚守、放弃享福5、学生根据老师的板书说一说“老人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三、理解“青山不老”1、过渡:出示第七自然段。

青山为证,绿树为凭。

这一奇迹让作者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作者为什么从这一句话中选取了“青山不老”四个字作为文章的题目?默读课文,想一想,完成[课中共学第一题]。

3、小组交流汇报,全班补充。

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来谈,一是青山在以老人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保护下会长青、常绿。

二是老人创造奇迹的精神永垂不朽,代代相传。

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到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执着精神、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学策略)1.正确理解“归宿、劲挺、荡漾、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了解背景1.课件出示山西省地图,认识晋西北的位置。

2.出示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

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风沙四起、黄沙漫天、飞沙走石、荒无人烟、穷山恶水、土地沙漠化)3.课件出示绿意盎然的山林图。

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幅山林图吗?(树木茂密、生机勃勃、绿树成荫)4.同学们,这两幅图都来自中国的晋西北的风光,为什么有如此大的不同呢?你们可知道,这绿意盎然的林海背后,凝聚着一位可敬老人毕生的心血和执着的追求。

是他为一块块黄土披上绿衣,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认识这位老人吧!5.齐读课题:青山不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1.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

2.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2.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词语认读,正音。

课件出示:粼粼肆虐盘踞记载擎天铁锹拐杖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合作,感悟奇迹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2.小组交流。

3.小组展示,教师点拨。

(1)老人创造的奇迹:①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点拨:一亩约六百六十七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六十平方米,那三千七百亩林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的面积?谈谈你的感受。

(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凭一己之力,绿化面积竟如此广阔!)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了不起的奇迹!②窗外是参天的杨柳。

……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两个“全”字让人感受到了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③杨树、柳树,如臂如股……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青山不老学习目标:1. 了解《青山不老》的作者、内容及背景。

2. 理解文章的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信息。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4. 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学习重点:1. 学习《青山不老》的内容和背景知识。

2.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信息。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青山不老》的书名和封面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联想与《青山不老》相关的词语和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提问:你知道《青山不老》是什么意思吗?Step 2: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青山不老》,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文章的主旨。

Step 3:深入了解(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青山不老》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意义。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对《青山不老》的认识和理解。

Step 4:综合运用(15分钟)1. 学生分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与《青山不老》相关的小故事或剧本。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相互评价和改进。

Step 5:巩固提高(1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文章的整体复述和归纳。

2. 学生通过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述的方式,表达对《青山不老》的理解和感悟。

Step 6:课堂总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回答问题:你对《青山不老》有什么新的认识?扩展延伸:1. 学生可以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青山不老》的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2. 学生可以进行一次班级朗读比赛,展示自己对《青山不老》的朗读技巧和理解水平。

3. 学生可以模仿《青山不老》的写作风格,练习写作技巧。

Step 1: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青山不老》的书名和封面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文章的内容。

2. 引导学生联想与《青山不老》相关的词语和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案-19*青山不老-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教案-19*青山不老-

教学设计
荐阅读。

开启
学习新起点。

小组自主评价机
制。

略读课文的学
习方法,阅读
相关文本。

现实现互评和自
评,但评价落实到
口头上比较困难。

板书设计19*青山不老
(学生生成预设)
奇迹了不起精神不老无私奉献造福后代
......
教学反思教学优点:环节清晰、评价语较个性化、学生观较好、学生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在略读课文中得到充分训练。

教学不足:小组自主学习环节过程中,学习活动不够细,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

”落实得太粗糙,小组合作环节用时过多,教师总结升华环节用时太少。

帮助学生体会“青山不老”内涵环节,链接的相关资料也不足,学生没有从文中发散到更多造林治沙这群人的精神。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青山不老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9青山不老 人教部编版

19.青山不老【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重点】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通读全文,学会圈点钩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借助工具书解决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书上圈画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

【知识链接】荒漠化的成因:从自然因素看,土质疏松,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荒漠化的防治: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或答: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等亦可)预习案一、解释下列词语。

粼粼:险恶:盘踞:归宿: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二、全文段落层次划分与归纳。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三、填空:3、他觉得种树是,屋后的青山就是。

探究案探究点一:青山不老这篇课文的中心句是什么?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探究点二:从文中列举出两个最感动人的事例?并分别写出自己的感悟。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导学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青山不老导学案

19*《青山不老》导学案
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
家园更加美好而献出自
己的一份力量。

对比阅读,理解“青山不老”
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1.看今日之青山:这是一片怎样的青山?找出描写青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景象?
2.想昔日之青山:这条山沟以前是怎样一番景象?想象画面。

3.悟“青山不老”之含义:经过刚才对“青山不老”的对比学习,现在说说你对“青山不老”是怎么理解的。

预设(1):不老的是青山,那片绿将是永恒的,代代常绿的;
预设(2):不老的是老人,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将永存。

(板书:精神永存)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能够理解老人身上执着的精神。

通过默读相关的语段,学生也能深刻地理解老人身上保护家园、造福他人的无私。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9青山不老》教案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9青山不老》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

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

山西霍州人。

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险恶.(wùè)归宿.(sùxiù)不禁.(jīn jì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精品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青山不老》精品导学案

19*《青山不老》导学案
五、指导交流,升华拓展(用时:5分钟) 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
自己的价值。

他已经将自
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
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
存、与日月同辉了。

2.面对这位老人,你想说
什么?写一段话来表达。

(2)另一种东西指什
么?(创造的绿洲以
及留下的精神与山
川共存,与日月同
辉。

)
(3)青山是不会老的
——不老的是老人
身上的精神。

2.练笔表达:
老爷爷,您真了不
起!您为让大地披上
新绿付出了艰辛的
劳动。

老爷爷,您是
我们学习的榜样,我
们要像您一样保护
环境,为人类赖以生
存的地球家园更加
美好而献出自己的
一份力量。

2.要充分给予学生思
考和书写的时间,可以
提示学生表达自己对
老人的敬重和赞美。

学生励志寄语: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要明白时间就像日历一样,撕掉一张就不会再回来。

要懂得“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

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孩子们,踏踏实实的学习,现在启航,展开你自信和智慧的双翼,乘风踏浪,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收获无限风光吧!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加油吧!孩子们。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精品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9《青山不老》精品导学案

19《青山不老》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出示晋西北的沙漠、沙尘暴等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师:那篇荒无人烟、穷山恶水之地就是中国的晋西北。

有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

3.出示治理沙漠的相关图片。

4.这节课,我们来认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一起学习第19课《青山不老》。

5.板书课题——青山不老6.齐读并质疑。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以及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二)过程与方法自主阅读,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大胆自信交流,学会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小组交流,理解文章中心,感受老人的情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敬老爱老,产生对老人的崇敬之情;热爱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学习重点:1.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

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

学习难点: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

三、字词运用(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字音组词。

记载.(zǎi zài)载重险恶.(è wù)厌恶不禁.(jìn jīn)禁止归宿.(sù xiù)星宿(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对尊长或宾客尊重有礼貌。

(恭敬)2.比喻共同渡过困难。

(风雨同舟)(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茁壮)的大树(粼粼)的波光(肆虐)的狂风(恶劣)的环境(宏伟)的设想(起伏)的波浪四、示范朗读(全文配音朗读)五、初读感知1.问题引领:(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2)默读课文,思考: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2.学习提示:(1)检查预习情况,朗读词语并说说你对词语的理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本文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以“我”进村采访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聚焦大山深处的普通人。

文章叙述了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用十五年的时间在晋西北沙漠,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的感人故事,由衷地赞美了老人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朽的生命意义。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因此把学生学习重点放在阅读策略上,围绕略读导读关键问题“课文为什么要以青山不老为题”展开,在读找、讲、思、议的过程中,通过关键句,解读“青山不老”的两层意思。

(二)教学目标1、能借助鱼骨图,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句,评析语句内涵,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并能用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提升阅读力。

3、能体悟老人的高大形象和高尚情怀。

(三)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2009年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全国举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位晋西北的山野老人,一个手端一杆旱烟的瘦小老头却得到了很多人的提名,推荐人是著名的新闻记者---梁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梁衡写的人物报道:青山不老。

来,我们一起读课题。

第二板块:出示单元导读页,明确学习目标1、首先我们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青山不老》这篇略读课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关键句,并画出来。

3、交流。

第三板块:抓关键句,把握主要观点1、作者是怎么一步步得出这个观点的呢?请你边读边找关键句,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大题。

2、校对作业本题目。

我们发现这张鱼骨图的上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克服的困难,下面一排讲的是老人15年来——创造的奇迹,他所创造的奇迹其实就是——这片青山。

3、现在你能借助这个鱼骨图简要地说说文章写了关于老汉的什么事?作者在讲好这个故事的时候,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青山是不会老的。

第19课《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9课《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举例解释:如在分析文章结构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别并理解文章中的过渡句和段落,如“岁月流转,青山依旧”这一句是如何连接前后文,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通过具体实例的剖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难点内容,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青山不老》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一个地方,让你觉得无论何时都很美丽,仿佛不会变老?”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青山不老》的奥秘。
第19课《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19课《青山不老》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以下内容:
1.熟读课文,理解并掌握生字词;
2.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作者对自然、家乡的热爱;
3.领略文章的抒情、描写手法,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4.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主旨,提升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学习“青山不老”的含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树立绿色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词语理解:本节课的核心词汇,如“青山不老”、“绿意盎然”等,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其意义和用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学生,采用更为生动、具体的教学方法,如引入更多生活中的实例,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此外,我还将在课堂上增加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另外,实践活动中的小练笔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他们在模仿文章描写手法时,有的能够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而有的则稍显生硬。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写作训练,如句子仿写、段落改写等,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青山不老》教案导学案
四、再读全文,积累拓展
1.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2.交流读后感受。
引导:你想对老农说什么?还想对别的什么人说点什么吗?
教学后记
1.自由读课文,根据提示思考问题,勾画答案,批注感受。
2.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学过程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喻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15年啊,绿化了的8条沟,……买了一台电视机。”
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③课文的哪些部分还具体些到了这一奇迹?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五自然段。
3.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①“大环境”──险恶。
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险恶?
学生用文中语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话。
②“小环境”──艰苦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艰苦?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
4.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青山不老
大环境──险恶
创造奇迹
小环境──艰苦
教具学具
教法选择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课件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谈话:上一课中,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81岁的老人,他从65岁开始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
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这一切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带着这份感动,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描写作者感受的话。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紧扣“奇迹”,体会老人对土地的热爱,以及绿化家园的艰辛与毅力。

2、围绕“学疑”,抓住关键疑问,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3、通过阅读、感悟、练笔,体会人物情感,领悟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老人绿化家园的艰辛与毅力。

三、【教学预设】四、【唤起感动】发现一道风景五、【学情交流】感悟一片情怀1、围绕《“感动中国”推荐表》,交流预习收获2、围绕《我的阅读疑问》,盘点预习疑难3、梳理学情疑问,确定学习目标六、【聚焦“奇迹”】体验一段人生话题一:“15年创造的奇迹”1、从数字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关注数字——对比理解——直观奇迹2、从大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关注险恶——影像刺激——反衬奇迹3、从小环境中理解“15年创造的奇迹”关注年龄——体味生活——深化奇迹话题二:“15年奇迹的背后”1、出示村干部的《工作手记》,练笔,交流2、出示《造林功臣碑》的文字,齐诵,提升3、回归学情疑问,讨论交流,深化解读七、【推荐阅读】铭刻一种记忆〖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2】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2.通过深入阅读,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解语言背后的深刻含义。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时间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我国晋西北地区的与青葱临海的画面,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二)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今天我们就去了解一个和他有关的奇迹。

(三)预习探究1 检查预习(1)检查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2)指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教案第【1】篇〗《青山不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理解语言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课题“青山不老”的含义,理解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

导语:通过《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我们深深地领悟到: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也太容易破碎了。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

今天,我们要随着作家梁衡去认识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守护青山的山野老农。

1983年,梁衡采访这位老人后写下了这篇《青山不老》,当时老人已经81岁高龄了。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课题并质疑讨论。

质疑:青山是没有生命的,为什么说它“不老”?(带着问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交流学习方法。

过渡:本文是这个单元的第一篇略读课文。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略读课文了,那么学习略读课文一般从哪里入手?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生交流:阅读课文导语;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边读边想象……预设:这里让学生说说自己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既是对学习方法的一次整理,也是提示大家在这节课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去自学、自悟。

2、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1)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

(2)带着问题去读: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一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可以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还可以在课文的留白处做旁批。

3、检测预习情况,抽读词语。

肆虐盘踞险恶绿洲治理劲挺荡漾领悟宏伟归宿如臂如股风雨同舟三番五次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标出段落序号。

2、说说课文各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积累】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

【方法与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情感与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拓展与延伸】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我国的绿化状况和相关的感人束缚。

【重、难点突破】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黄土高原的情况吗?向学生展示并进行相关讲述。

然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一位老人却创造了一个世人不敢想象的奇迹。

板书:青山不老二、学习课文,看阅读提示中的三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思考、交流。

教学提示:可根据阅读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带动全文的学习,由于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可采取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学习本课。

教学参考:如,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通过读课文、质疑问难、朗读想象等途径,使学生认识到老农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

在学生对老人创造的奇迹产生敬慕的状况下,转入对奇迹背后故事的探究:“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这个问题可以从这座山沟所处的大环境和这个院子所处的小环境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想象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山沟所处的自然环境非常恶劣,老农才坚定了改造的决心;尽管老农生活条件艰苦,甚至自己的老伴和奋斗者相继离世,但他依然不懈地努力进行改造,造福大家。

通过老师的引领,使学生从对他们所取得成绩的惊叹转移到对老农以及其他山林改造者的敬佩,以此来深化理解课文。

三、思考交流“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教学提示:课文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统领全篇的中心句,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的感悟和这句话的含义,点明文章所表达的意旨。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青山不老公开课教案第【1】篇〗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非常有幸参与区语文教研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备课、教学,让我也尝试了新教材略读课文的教法。

下面我就来说说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意图。

【教学理念与目标】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强**育要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我将此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将此理念贯穿渗透在自己本节课的教学中,来制定教学方法。

《青山不老》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来学习课文,从而培养他们阅读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质量。

根据以上这些,从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教学目标拟定如下。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⑴能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敢于质疑。

⑵能够利用导读解决疑难,培养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⑶能够运用写作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并从中获得感悟。

3、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及过程】这篇略读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

一、首先,提出质疑,初步感悟让学生第一次拿到文本时,通过阅读,整体感知,能捕捉并提炼课文的重要信息,对《青山不老》这篇课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补充课堂中学生的反馈情况)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培养了学生细心读书、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补充学生提出的问题)今天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集中,实际只要解决了“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那么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其次,利用导读,解决问题,升华感悟我利用略读课文中的导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9 《青山不老》课前预习导学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19 《青山不老》课前预习导学

课文解读
1.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文中找出相 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2.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样的奇迹? 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 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 不起的奇迹。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 么作用?
原来
现在
原来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在文中 找出来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 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 种东西。
“另一种东西”指的是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
老的。
课外作业
1.想象一下如果你见到了这位老人,你 想说对他些什么呢?
2.课外搜集有关保护环境的感人故事或 宣传标语,做一期有关保护环境的主题板报。
2.老人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了这样的奇 迹?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当地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 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引用这句话的作用是 什么?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 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怎样理解“命运的选择”和“生命的归宿”?
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告诉了 我们什么道理?
课前预习导学
• 一、解决课文生字、新词。
• 二、理解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 三、了解作者。
• 四、了解晋西北以前的恶劣环境。
• 五、课文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和说明方法?分别在什么地方

有什么作用?
如何减轻沙尘暴的危害呢?说说 你的办法。
整体感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青山不老
导学案设计
课题
青山不老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教学
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领悟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精神。
课前
准备
1.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绿色山林的视频。(教师)
2.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状况的文字资料。(师生)
画出并出示句子:
1.六十五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
2.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
3.他已经八十一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
4.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1.在学生读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老人的老?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重点感受老人的苍老,为进一步感悟“奇迹”做铺垫。
四、指导阅读,感受“奇迹”(用时:14分钟)
1.引导学生交流: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1)课件出示: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体会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想象老人战胜恶劣环境的场景,教师要做必要的提示:老人面对大环境的险恶会怎样做?面对小环境的艰苦会怎样做?
五、指导交流,升华拓展(用时:5分钟)
1.指导学生交流: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
出示句子: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2.面对这位老人,你想说什么?写一段话来表达。
1.交流汇报。
(1)“这样”指什么?(植树造林、造福后代。)
(2)“另一种东西”指什么?(创造的绿洲以及留下的精神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
(3)青山是不会老的——不老的是老人身上的精神。
2.练笔示例:
老爷爷,您真了不起!您为让大地披上新绿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2)小组汇报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学生对词语的分类标准的感悟可能会有困难,教师可适当提示:每组词都是描写什么的?与什么有关?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教师可提示学生按照“谁做了什么?”来概括。
三、再读感知,老人的老(用时:8分钟)
再读课文,引导学生说说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老人确实年岁大了、老了。用“____”画出句子,并用“·”标出重点词语。
1.在这里教师可对晋西北的环境、气候进行总结。
2.在学生质疑时,教师要加以提炼,将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并鼓励学生质疑。
二、自读课文,自学感知(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自读课文,认识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初检自学情况。
(1)分组读词语,说说老师为什么如此分类。
①肆虐 盘踞 险恶
(2)体会写法: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绿浪滚滚、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暗示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3)交流: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2.结合具体句子总结汇报:
(1)“大环境”——险恶。
(2)“小环境”——艰苦。
3结合大环境的险恶和小环境的艰苦进行想象和表达。
老爷爷,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要像您一样保护环境,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而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理解“青山是不会老的”的含义,一 Nhomakorabea要抓住“另一种东西”进行挖掘感悟。
2.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和书写的时间,可以提示学生表达自己对老人的敬重和赞美。
学习小提示:
同学们,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每一位同学都应该相信“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老师坚信你们一定会给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加油吧!孩子们。向着目标前进,努力,努力,再努力。
3.查找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的资料,了解我国晋西北地区沙化现象以及植树造林的状况。对晋西北环境有初步认识。(学生)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创设情境,导入文本(用时:5分钟)
1.出示中国地图,认识晋西北的地理位置。
2.播放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引导学生畅谈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出示老人图片,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认识一位老人,他在晋西北这块土地上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青山不老。
4.质疑:通过学文你想了解什么内容?
1.观看地图,了解晋西北的位置。
2.观看我国晋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相关图片资料,畅谈感受。
3.初识老人,齐读课题。
4.质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老人?他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为什么青山不老?
②绿洲 治理 劲挺 荡漾 领悟 如臂如股 宏伟
③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归宿 与山川共存 与日月同辉
(2)引导学生联系上面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小声速读课文,按照自学提示,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
2. (1)分组读词语,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思考分类的标准:第一组是描写晋西北环境的;第二组是描写绿洲的;第三组是描写老人的。
(2)课件出示: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3)引导学生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奇迹?
2.引导讨论: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
3.启发口头表达:你能想象出老人战胜恶劣环境的困难,种树的一个场景吗?
1.汇报并感悟重点句子。
(1)理解词语:如“绿色的波浪”“涛声”“粼粼的波光”。
1.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要从两个重点句子入手,抓住句子中的词语、数字让学生进行感悟。这两个句子要配上相宜的图片,作为烘托,以便帮助学生理解。还要重视朗读,可以采用引读的方式,让学生能深刻理解“奇迹”。
2.理解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感悟第2自然段,理解“大环境”,结合第3自然段的感悟理解“小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