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二模语文试卷讲评共74页文档
海淀二模语文试卷名师点评及备考建议
海淀二模语文试卷名师点评及备考建议海淀二模语文试卷名师点评及备考建议距离20xx年高考的最终时刻还有最后30天,毫无疑问,一切试卷分析都应该直接从这个数目字出发。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要探讨的,不应该仅仅是试题贴近最终高考趋势的程度,而是学生应该如何对待从这套试卷当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接下来这最后一个月要采取的终极备战方案。
在对海淀、西城二模语文试卷进行分析的两篇文章中,我将分别处理这两个问题。
20xx年海淀二模语文试卷点评让我们先对这次的海淀二模试卷做一个总体评价。
应该说,这次海淀二模的试卷较一模整体上有很大进步,总体难度有所下降。
其中,基础知识、文言文等难度把握可以说恰到好处,尤其是诗歌鉴赏,其对犹及的考查不单指向情感主旨,而且涉及到了诗歌鉴赏平时较少涉猎的结构方面,应该说对考生的要求有所提高,但并不过分。
阅读延伸的'评分标准,也与去年高考343的分布照应得分毫不差。
当然,这套试卷当中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现代文阅读考的是一篇小说,北京这几年除了春季高考考过一次小说以外,小说根本不在出题人的考虑范围之列,但注意到这篇小说的考查题型与散文区别不算很大,对人物形象的考查被揉进了阅读延伸题中,就答题要求而言,其较一模《黑白苏州》那些过分强调细节的答案也要平和许多,因此不算跑偏太多。
作文采取的材料作文形式,应当也在遭到诟病之列,但好在其隐含意义(慎独)较易发掘,总比去年海淀一模的沙漠大黄要好不止一个档次,从这个意义上说,姑且就让我们将这些离经叛道的题目当做海淀特色好了。
那么,这份试卷可能会反映考生的那些问题,考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在最后的30天,应当做哪些准备工作呢?语文各知识点备考建议基础知识复习:就基础知识而言,字音字形、近义词辨析以及病句属于不能错的题,如果出现错误,意味着这一年的复习在基础方面缺失过多,最后30天完全补上可能性不大,建议选择字音字形和病句作为切入点,将这一年做过的所有题做一个梳理。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世间万物皆有声音,整个宇宙都在低声吼叫。
从宏大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能量在不断流动,这种流动正是一切声音的根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能被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其中有自然发生的声音,也有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音乐的声音。
雷鸣、风吼、虎啸、猿啼等声音现象,构成了复杂万端的自然声响。
自然声响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如“呦呦鹿鸣”“要哽草虫”“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些诗句都是以自然声响起兴。
自然声响和谐而有韵味,唤起了人的诗情,激发了审美感受,入诗后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在这里,审美对象与人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声音之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而这正与人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音乐的声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以人声和乐器声作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无确切含义。
但音乐的声音却能表现人的感情,并激发人的感情,在表达情感的功能上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它甚至是最有优越性的。
声音有情绪意义。
《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声成文,谓之音。
”又由于心对物之所感的心境不同,也就产生了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
声音有色彩感。
朱光潜先生在《近代实验美学》中介绍,美国学者请一班学图画的学生听两曲乐调不同的乐曲,并要他们随时把音乐所引起的意象画在纸上,结果发现,各人所画的图画情景虽有差异,而情调和空气却十分相近:乐调喜悦时各图画的情调都很生动,乐调凄惨时各图画的空气都很黯淡。
人们常说的“着色的听觉”,从上述事例中大体可见。
在实验人对声音的色彩感觉时,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听高音产生白色感觉,中音产生灰色感觉,低音产生黑色感觉。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讲评课件(海淀二模试卷讲评)
一模
①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 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 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 即“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的体裁为七言古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 感人至深。 ②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 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4分) ③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 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4分)
一模
18.文章第三段语言灵动、意境优美,请从修 辞的角度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分) 19.作者为什么深爱着家乡的桥?统观全文作 答。(4分) 20.“家乡的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请任 选一点角度对“家乡的桥”或你所熟悉的某 座桥进行评价。(可以从实用、美学、历史、 人文、道德教化等角度进行评价)(6分)
海淀区第二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讲评
审题
审题能力是一种阅读能力 审题:重点、要点、思路
总体稳定局部调整稳中求进
语文特色 语文知识 语文能力 理解鉴赏 评价运用 注重基础 全面覆盖 系统呈现 内外兼顾 关注生活
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一、基础知识(选料鲜活)
字音字形(类型) 词语辨析(语境) 成语运用(理解) 语病判断(典型) 文学常识(全面)
期末
②这首词即景言情,感慨今昔,追怀旧游。 上阕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现手 法。(2分) ③“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请 从炼字和意境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四、小阅读(高考说明与考题)
海淀二模试卷讲评
海淀区二模语文一、选择。
(共12分。
每小题2分)1.A2.D3.B4.B5.C6.A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粗犷.(ɡuǎnɡ)哺.育(bǔ)呜咽.(yè)牵强.附会(qiǎng)B.暂.时(zàn)细菌.(jǔn)琐屑.(xiè)厚此薄.彼(bó)C.广袤.(mào)炫.耀(xuàn)狭隘.(ài)轩然大波.(pō)D.恣.意(zì)脸颊.(xiá)嗤.笑(chī)断壁残垣.(yuán)2.依据对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判断词语意的一项是思都不.正确..A.和.蔼——心平气和.解释:“和”有“平和、和缓”的意思。
判断:“和蔼”指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
B.举.措——举.一反三解释:“举”有“举动;提出”的意思。
判断:“举措”指举动、措施;“举一反三””指举出一件事情就可类推而知其他许多事理。
C.当.之无愧——锐不可当.解释:“当”有“承当、承受;阻挡、抵挡”的意思。
判断:“当之无愧”指承当某种称号或荣誉,能够当得起,不用感到惭愧;“锐不可当”指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D.左顾.右盼——三顾.茅庐解释:“顾”有“拜访;转过头看、看”的意思。
判断:“左顾右盼”指拜访朋友时,盼望早点见到;“三顾茅庐”指三次到草庐中去看望他,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
3.在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一项是..A.这个年轻人,因为生活阅历浅,思想不够成熟,作品难免幼稚,可能会贻笑大方....;但其中蕴涵的朝气却是最宝贵的。
B .端午节,我国南方盛行赛龙舟。
竞赛时,各个竞赛队在浪花里随波逐流....,奋勇前进。
C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激励优秀青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D .刚参加工作的李明,面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深感书到用时方恨少.......,因此,他积极参加了单位的业务学习。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讲评课件(海淀二模试卷讲评)
五、现代文阅读
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4、文本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5、文本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6、文章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 7、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8、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 9、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感情地把握和评价
①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 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题目 寓旨。(2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 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2分) ③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 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12.①(2分)送别 杨柳(2分) ②(2分)明快;低沉。(意思对即可) ③(6分)王诗以新奇的比喻,把无形的惜别之 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1 分),从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 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深厚(1分)。 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 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仿佛画舸载着诗 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 重(1分)。(意思对即可)
一模
18.文章第三段语言灵动、意境优美,请从修 辞的角度对这段文字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 (4分) 19.作者为什么深爱着家乡的桥?统观全文作 答。(4分) 20.“家乡的桥”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请任 选一点角度对“家乡的桥”或你所熟悉的某 座桥进行评价。(可以从实用、美学、历史、 人文、道德教化等角度进行评价)(6分)
17.(4分)C E(A本文以时空交错的行文方式,穿连起湖光塔 影、人文历史);B“湖光塔影的四季景象与自身的人事酸辛” 不相照应;D“朝霞”的象征意义牵强附会) 18.(4分)①甲:载着;乙:摇曳。(2分)②分析:示例一: “载着”形象地表现出满湖月光,随水波轻漾的景象(2分)。 示例二:“摇曳”生动地表现出轻拂的柳丝映照在湖光月色里, 柳姿、湖光、月色随轻波荡漾的景象(2分)。(意思对即可) 19.(4分)文中写了三个梦,既指作者儿时做的探索小岛秘密 的梦,也指作者儿时、两个孩子探索未知奥秘的梦想(2分)。 湖光塔影秀雅迷人的燕园,还是唤起孩子们(或年轻人的)人 生梦想、启迪他们智慧的摇篮(2分)。 20.(6分)①美丽的湖光塔影是燕园的象征,表现了燕园的自 然之美(2分)。②鼓鼓的半旧的书包代表着一代代不断追求 人类智慧的燕园学子(或燕园学子孜孜以求的精神)(2分)。 ③湖光塔影与书包相结合的画面,揭示出燕园积淀着丰富的历 史人文内涵(或燕园是中国文化知识、人文精神的圣殿)(2 分))。(意思对即可)
海淀区高考二模试卷讲评课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考生在材料分析部分普遍能够提取有效信息,但在分析深 度和答案组织上存在一定问题。部分考生在分析材料时缺 乏深度,不能全面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要点;同时,部分考 生的答案组织不够合理,条理不够清晰,导致失分。因此, 考生需要加强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能力,提高答案组织的 规范性和条理性。
合理规划时间
制定复习计划
根据自身情况和科目难易程度,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科学分配时间
对每个科目和知识点进行科学的时 间分配,确保复习进度和质量。
适时调整计划
根据复习进度和自身情况,适时调 整复习计划,以达到最佳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试卷结构
试卷由10个单选题(每题2分)、5个 多选题(每题3分)、3个简答题(每 题10分)和2个综合题(每题20分) 组成。
试卷难度分析
总体难度
本次试卷难度较为适中,考查内容均为学科核心知识点,但部分题目涉及较为 灵活的应用和综合分析能力,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题型难度
单选题难度较低,多选题难度适中,简答题难度较高,综合题难度最高。其中, 简答题和综合题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整合能力和应用能力,是本次考试的 难点。
详细描述:阅读部分整体难度适中,但时间控制较为关键, 部分同学因阅读速度慢导致时间分配不合理,失分较多。
总结词:注重细节
详细描述:部分题目细节性较强,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文 意才能作答,部分同学在这一点上存在不足。
总结词:全文理解
详细描述:部分同学在理解全文大意的题型上存在困难, 容易因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不足而失分。
填空题部分
海淀二模语文试卷讲评解析
有以尽其细也。二子其亦有此志乎?
概括信息:
遍访详览,之,悉,概,观大,尽其细
评分标准:逐一(全部) (1分)观览南岳上的幽洞异 岩(1分),既要从整体上(1分)观看,又要了解它 们的细微之处(1分)。 (共4分)
12.文中说“天地之蕴奥,每多有所秘藏而不可 以骤知”,意思是说,世间的奥秘,大多隐秘深 藏,不能轻易被人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 生活实际,谈谈这句话带给你的思考。
A.精明能干 B.持家有道
C.世俗小气 D.热爱生活
文本依据:
买菜的大都是主妇, 为一日三餐的性价比,她 们使出浑身解数,在这里“斗智”一番。就连 平素娇弱的女性,为了准备一桌丰盛可口的饭 菜,一进菜市场,便也仔细地挑拣蔬果,麻利 地装进大袋小袋……
4.填入文中横线④处的句子,与上下句衔接 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生活中使用“敬语”能让谈吐文雅。如 请人批评用“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勿送用“留步”。
D.“谦词”是日常交际中表示谦虚的言辞。 如“蓬荜生辉”“抛砖引玉”“鼎力相 助”“洗耳恭听”都属于谦词。
谦辞:表谦虚或谦恭
答案D,敬语,表示感谢时的客气话。
考查学生应知应会的古代文化常识。在初高 中学习基础上,基于生活应知常用。
海淀二模语文试卷及评分标准 解读
字音字形
词语作用(近 义词辨析、词 语运用 连贯衔接
文学文化常识
语病的判断及 修改 对联
期中 15分
√
近义词 成语
√
语病判 断
期末 15分
一模 17分
√
√
近义词、 成语 成语
二模 15分
√
近义词 成语
2024年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2024.05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优良的船舶技术、先进的航海水平和一流的出口商品,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
其中,造船和航海是使海上贸易之路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而“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又为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注入了动力。
上世纪70年代,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六支木桨和一具黑陶独木舟模型,证明7000年前的先民已掌握了原始的造船技术。
汉代时,船帆已得到广泛使用,桨、橹、碇(相当于锚)等属具也已有完备的配置。
三国时期的船不仅体型大,且已开始使用多桅多帆。
至宋元时期,船舶技术已高度完善,不单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还以游碇稳定船身。
泉州后港渚出土的南宋木船,是方艄、高尾、尖底的福船类型的海船,其多重板船壳结构也凸显了造船工艺的先进。
明永乐三年(1405年),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揭开了序幕。
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长四十四丈四尺(约151.8米),阔一十八丈(约61.6米)”,船体长宽比控制在2.46左右,以避免因船身过长而在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发生断裂;船舵采用升降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舵叶入水深度。
不仅如此,船舵既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平衡舵,又是明代新发明的开孔舵,这样既能够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轻便。
船的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使之便于在狭窄水域航行。
同时,船队还普遍使用了带爪木杆石锭与带横棒多爪铁锚等,更制作了特大型铁锚,这在世界造船历史上都是领先的。
可以说,很长时间内,中国的造船技术都保持在世界顶峰水平,直至清代实行海禁政策,对外海上贸易受到极大压制时,才逐步落后于西方。
(取材于何国卫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航海技术的精确度会出现飞跃式进步?这与下西洋船队的任务有关。
有重要影响的琉球国航海文献《指南广义》里提到,郑和船队“纳贡累累”。
要带着贡品平安地穿过岛礁众多的海域,就必须提高航行技术的精确度。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2025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1.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小石潭记》)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奔驰的快马(《三峡》)C.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日:白天(《送东阳马生序》)D.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徧:同“遍”,遍及(《曹刿论战》)2.选出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2分)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
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鸦鸦的一团人。
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
天是晴的。
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①③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绝非易事,但工匠精神的远不限于此。
倘若没有发自肺腑的热爱,怎有废寝忘食的付出?没有的追求,怎有出类拔萃的卓越?没有的境界,怎有脚踏实地的淡定?工匠精神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的生命哲学,也有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解析(word版)
北京海淀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及解析(word版)内容预览: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语文2021.6考生须知1. 本试卷共8页,六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
考试时刻150分钟。
2. 在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名称、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考试终止,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解剖(pāo) 联袂(mèi)剔透(tì)谆谆教诲(z hūn)B.寒噤(jīn)细菌(jūn)祈祷(qí)得陇望蜀(l&oacu te;nɡ)C.氛围(fēn)折本(shé) 恣睢(zì)鲜为人知(xi ǎn)D.胚胎(péi)脊梁(jǐ)污秽(suì) 扣人心弦(xi& aacute;n)2. 对下列各组词语中两个加点字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和谐——和煦解说:两个“和”字意思相同,差不多上“温顺”的意思。
B.熟知——精巧解说:两个“精”字意思不同,“熟知”的“精”是“透彻通晓”的意思;“精巧”的“精”是“认真深入”的意思。
C.满载而归——载歌载舞解说:两个“载”字意思相同,差不多上“装载”的意思。
D.莫名其妙——名正言顺解说:两个“名”字意思不同,“莫名其妙”的“名”是“说出”的意思;“名正言顺”的“名”是“名义”的意思。
3. 结合语境,依次填写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都市色彩景观设计的实施能够使都市成为舒服美观的人居环境,如何正确实施则有赖于对都市色彩的研究和设计。
尽快将那个研究课题纳入到都市规划和都市设计的总体框架中去,能使都市规划部门在实际操作中对此进行有力地指导和治理。
2024年5月北京海淀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5月北京海淀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2024.05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三年级组织“与你相约,续梦前行”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
语文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戏剧表演和诗歌朗诵两个专题活动,邀请你参与到活动筹备与总结的工作中,帮助完成以下任。
【活动筹备】“成长有‘戏’”戏剧表演1.同学们为自己表演的剧目《范进中举》设计了海报,请你协助完成下面的任务。
(1)在海报的方框里用正楷字书写“与你相约,续梦前行”八个字,补上毕业季系列展示活动主题。
(1分)(2)将海报上关于作家的相关信息补充完整。
(1分)(3)同学们要在海报上加入原著中范进的一句话,与画面相配。
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2分)【甲】是了。
我也记得是中的第七名。
【乙】噫!好!我中了!2.下面是同学们根据《孙权劝学》改编的课本剧剧本,请帮助作出选择。
孙权劝学时间建安十五年的某天傍晚地点孙权府邸人物孙权、吕蒙(孙权不停地踱步,时而摸摸胡子,时而背手低头沉思,神色严肃)吕蒙(轻步上前,向孙权行礼,神态恭谨)主公,有何吩咐?)孙权(面对吕蒙,言辞恳切)尊君如今已是吴国掌事之人,不可以不学习呀!吕蒙()可是,臣实在是军务繁忙,学习……这,再等等吧。
孙权()孤难道是想让你精研儒家经典,成为学官吗?只是希望你粗通文略,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比孤还多?孤常常读书,自感获益良多啊!吕蒙(躬身行礼致谢)诺!(1)剧本中有两处舞台说明尚待完成,选出设计最贴合角色特点的一项(2分)A.吕蒙面露难色孙权轻哼一声,语含失望B.吕蒙面露难色孙权轻叹一声,语重心长C.吕蒙面带疑惑孙权轻哼一声,语含失望D.吕蒙面带疑惑孙权轻叹一声,语重心长(2)孙权与吕蒙的对话中使用了多种称谓,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主公B.尊君C.臣D.孤“青春如诗”诗歌朗诵会3.下面是某同学为诗歌朗诵会创作的一首散文诗,请你帮助完成以下工作。
梦想是一片云彩,在天空中飞翔,这飞翔化作了曼妙的情思。
海淀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
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高三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5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3分)C2.(3分)D3.(3分)B4.(3分)A5.(6分)参考答案:①技术的发展②航海技术的交流与提升(或“航海技术精确度的提高”)③计程④测深⑤航行前选拔培训人才⑥团队的协作【评分说明】一处,1分。
③④顺序可调换。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6.(3分)A7.(3分)C8.(3分)A9.(3分)B10.(6分)参考答案:孟子:①禹曾向天举荐益,但由于益辅佐禹的时间短,给百姓带来的恩泽少;②而启自身贤德,能够继承禹之道。
③所以百姓最终选择了启,是民意(或“天意”)。
韩愈:①没有贤人继位时,传位他人会引发相争而致天下大乱;②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使不贤德,尚可维持社会秩序。
③所以禹传子是为后世百姓考虑得深远。
【评分说明】一点,1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11.(3分)C12.(3分)B13.(6分)参考答案:①前六句写出了月下边关广袤苍凉的自然之景、戍边战士的孤独寂寞之情,②尤其是胡笳、秋雁等意象的使用,更将悲秋与伤离结合,把思乡之愁、盼归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③第七句的“况是”二字,将诗意又推进了一层,④将边关征戍的客子与深秋月明之夜独自登楼怀远的思妇联系在一起,⑤拓展了诗歌的时空意境,加深了对征戍之苦、怀人之切的体悟。
【评分说明】①2分:其余每点1分。
其中,⑤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14.(8分)(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老鱼跳波瘦蛟舞泣孤舟之嫠妇(3)同俗自媚于众妇后人哀之而不鉴之(4)舟遥遥以轻飓风飘飘而吹衣【评分说明】一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或字迹不清,该句不得分。
15.参考答案:(1)(4分)①香菱本为乡宦之家的千金,家世出身不亚于贾府庶岀的迎春和探春。
②先是元宵节走失被拐,后遭薛蟠霸抢为妾,之后被夏金桂折磨致死。
【评分说明】①出身,1分,②命运,一点1分,两点3分。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
海淀区2023年高二年级学业水平调研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8分。
1.(2分)D2. (2分)A3. (2分)C4. (2分)D5.(4分)答案示例一:①本文重点说明了当代中国拱桥提出和运用了无支架施工,新的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主要使用钢铁混凝土等优质材料进行修建。
使拱桥建设获得了巨大发展。
(2分)②本文先写中国古代石拱桥建设获得巨大成就,以此突出当代中国拱桥在继承上的发展。
(1分)③“中国拱桥的当代发展”这一题目统领本文内容,符合实用文简洁、朴实、易懂,实用性强的特点。
(1分)答案示例二:①本文重点说明了中国工程师提出和运用了无支架施工,新的混凝土浇筑等技术;主要使用钢铁混凝土等优质材料修建拱桥。
使拱桥的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
(2分)②本文先写中国古代对世界拱桥建造的巨大贡献,再写中国今天在拱桥建造技术、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巨大贡献。
(1分)③“中国拱桥——享誉世界的‘金字招牌’”这一题目统领本文内容,准确且形象,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1分)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19分。
6.(2分)B7. (2分)C8. (2分)A9.(4分)参考答案:①听到岩洞的水声,懂得了高官显位给人带来的不过是身外之物,恬淡宁静的生活才是人的内心需求。
②游览岩洞深处,却随众返回而没有看到泉流山石的胜境, 在感到可惜时流露出做事不应因随众心理而丢失自己初心的体悟(或做事不应因随众而失去更好机遇的体悟)。
③记述游览山水经历不应采纳怪诞、流俗之说,而应体现自己的真实经历及感受。
(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得4分)10.(8分)(1)倒;差错(每空1分)(2)答案示例:材料③中孔子评价禹“其德不爽,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可见禹品德高尚,仁爱诚信,这体现了孔子“政者,正也”“子欲善而民善矣”中所表现的为政以德、德化民众的政治观。
材料③中孔子评价禹“亹亹穆穆,为纲为纪”“左准绳,右规矩”,可见禹举止端庄,勤勉不倦,以规矩纲法来约束自己,并成为万民的榜样,这体现了孔子“子帅以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即君主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万民表率的政治观。
北京海淀2024学年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北京海淀2024学年高三二模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对“海丝博览会”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会徽以汉字“海”的“氵”偏旁为创意出发点,融翱翔的海鸟、满载的福船、胜利的“V”、跨越的桥梁、澎湃的海浪等元素于创意中。
B.会徽由三条“V"造型的线条组成,寓意着海丝博览会已成为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友谊增长之桥、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
C.三条“V"造型线条由外向里越来越小,象征着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少,未来各国之间的贸易合作情景会越来越美好。
D.三条“V造型线条也体现出海丝博览会的包容性,代表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家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2、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后面的题目。
12月7日16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和德二号A/B卫星、天仪16/17卫星、天启四号A/B卫星发射升空。
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记者注意到,受火箭发射影响,昨天傍晚,北京上空出现“奇观”,“龙状云”刷爆朋友圈,其是如何形成的呢?北京市气象局在官方微博对此作出了解释,火箭升空时的尾迹被太阳余晖照亮,就形成了这样的航迹云。
因为火箭尾流中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铝粒子,这些粒径比较小的粒子被喷口喷出后在高层大气中所受的阻力比较小,因此能够持续好几公里。
由于平流层和中间层之间的循环气流,造成火箭流场远端与空气混合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因而将尾迹吹成了螺旋状。
我们人眼所见的火箭尾迹主要来自于尾流中含铝的固体推进剂燃烧生成的三氧化二铝粒子散射太阳光所致。
海淀区年语文二模试卷分析-公开课件
回报给版权方。
②对学生的教育,如果在生活上“怀里抱着走”,在课 业上“鞭子赶着走”,那么将 无穷,很难培养出 国家需要的人才。
③每次会议,闫书记都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常 说: 人民的事业需要我们讲真话,而不负责任的
是事业的绊脚石。 A.效益 A. 效 A. 效益 A. 效益 A. 效益 A. 效
C.中华文理学院中文系孔立远教授博览群书、学养深厚、才 气横溢,他的诗文犹如天马行空,令他的学生十分佩服。 D.肖仁福的小说《权规则》是一本表现权利背景下各色 人等
心态的作品,对官场上尔虞我诈现象的讽刺批判入木三分。
答案: B. 不肖子孙,意为儿子不像父亲。指子弟品性不好 或没有出息,此处语境应为“不孝子孙”
了中国传统的戏剧美学理想, 它是人类共同的宝贵文
化遗产。
B. 畜牧局下发通知, 要排查并打击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
加有害物质及在畜禽饲养、贩运过程中使用“瘦肉精”
等违禁药物。
成分残缺
C. 甲状腺减低症简称“甲减”,发病率高达5%,但在人 群中知晓率却很低,多数人不但没听说过这种病,甚 至还很不了解这种病。
题功能划分
激励与发展
高考一模Biblioteka 二模期中 期末调研
摸清 起点
诊断与调研
预测与评估
终点 冲刺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单选
1 2 默写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 正确的一项是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首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A. 水蒸气
逻辑有误
D. 以色列军方一位发言人说,以色列军队几天前就开始 占领了靠近以色列北部边境的两个黎巴嫩村庄中的阵 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二模语文试卷讲评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