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核素的起源:核合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宙中核素的起源:核合成*
徐仁新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综述了宇宙早期核和恒星合成过程,阐明了宇宙中各种类型核素的起源。
关键词:核素;核合成;天体物理学
The origin of nuclide in the universe: Nucleosynthesis
Xu Renxin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The nucleosynthesis processes of early universe as well as of stars
are reviewed. The origin of nuclide in the universe is explained.
Keywords: nuclide; nucleosynthesis; astrophysics
“天体物理学”本质上属物理学科,它具有物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它与一般物理学之间的主要区别只体现于获取实验事实的途径上。天体物理学有两大职能。首先,它能够让我们了解人类所处的宇观环境,这有益于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另一职能源于它的“物理”角色:检验、改善和发展物理学基本规律。本文将介绍的核素起源研究充分地体现了这两大职能:既让我们打破核素起源的神秘感,其中所涉及的宇宙或恒星若干物理过程又是难得的天体“实验室”。
宇宙中的核素起源于核合成;主要有两个阶段。一、宇宙早期核合成过程,其主要产物是氢和氦;在天文学上将这两种元素称为轻元素,其它元素称为重元素。二、若干恒星核合成过程是重元素形成的主要场所。
1宇宙的热力学演化与早期核合成
按目前较普遍接受的信念(既“第一性原理”),基本相互作用具有破缺的局域规范对称性,失称的原因是真空对称性自发破缺。真空从对称态转变为失称态的过程称为真空相变。相变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是当今宇宙中物质和辐射的来源。极早期宇宙处于非常高温状态(温度T > 1028K ~ 1015GeV),存在大量能够导致重子数不守恒反应的重质量正反粒子对。由于存在C和CP破缺,并且宇宙处于非热平衡膨胀状态,当T降至1028K以下时,必将导致宇宙中正物质比反物质略多1010分之一左右。随着宇宙的膨胀、降温,正反物质最终湮灭成光子(即目前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或中微子,未湮灭的“少量”正物质就是当今宇宙中的物质(如质子、中子、电子,等)。
早期宇宙主要由夸克和轻子、光子等组成。在T≈ 1GeV时发生强子化过程,形成质子、中子。它们处于
p + e- ↔ n + νe,p + νe↔ n + e+,(1) 的弱作用化学平衡中。中子、质子的数目比为
n p exp[/()]
n
m kT
n
=-∆,(2) 其中∆m = m n-m p ~ 1.3MeV。当T~1MeV时(宇宙年龄t~1s),弱作用率~宇宙膨胀率;再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3002)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基金(G2000077602)资助项目。
后,p 、n 间的弱作用平衡(1)破坏。故中子、质子的数目比将冻结于
n p 1~exp[ 1.3]~6n n -。 (3)
核合成的第一步是p+n ↔D 。由于高能光子裂变D ,这时还不能合成D 。只有当光子能量小于D 的结合能2.23MeV 时,D 才不会被分裂。有两个因素影响D 分裂:1,温度,2,重子与光子数密度之比η。实际的分析指出,当温度降至T D ~0.1MeV (t ~100s )时,才能大量合成D ,进而通过
D + D → 3He + n
D + D → 3H + p
3He + D → 4He + n
很快合成4He 。考虑到100s 内中子衰变,核合成时的比值要修正为n n /n p ~1/7。
在上述核合成过程中,初原料为p 、n ,终产物主要为4He 以及剩余质子(1H )。由此可以得到4He 的质量占总产物的比Y ,
n p n n p n p 2(/)211(/)4n n n Y n n n n ==≈++。 (4)
这一结果与天文观测比较一致:目前宇宙中约1/4为4He ,3/4为1H 。这是宇宙早期核合成过程理论的成功之处。此外,该理论还能够较好的确定重子与光子数密度之比η和中微子代数目N ν。
2 恒星内部的核燃烧过程
由于质量数为5或8的核素极不稳定,在宇宙早期不能大量合成重元素。目前我们观测到重元素的合成,往往与若干恒星过程有关。
2.1核燃烧的条件 太阳为什么发光? 太阳的基本参数为
质量:M = 2⨯1033 g ,
半径:R = 7⨯1010 cm ,
光度:L = 4⨯1033 erg/s 。
若认为发光的能量来源于引力能,E g ~G 2M /R ~ 4⨯1048 erg ,太阳所能维持的发光时标(称为Kelvin-Helmholtz 时标)t k ~ E g /L ~3⨯107年。然而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发现地球已经存在46亿(~109)年了,远大于t k 。因此引力能不是太阳发光的主要来源。
如果认为能量来源于热核反应,太阳的发光时标可达到~1011年。以41H →4H e +2e ++2νe 反应为例,忽略中微子带走的能量,每四个氢核要放出Q = (4m p -m α)c 2 = 4.3⨯10-5 erg ≈ 27 MeV 的能量;平均每个氢核释放ε = Q /4 ~ 1.1⨯10-5 erg 的能量。所以,要维持发光,太阳每秒有 ~L /ε ~ 3.6⨯1038个氢核发生聚变。因此太阳氢核聚变产能的时标为~M /(m p )~1011年。 恒星内部能够发生核聚变吗? 据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知,轻核聚变或重核裂变都会释放能量。然而,原子核间存在的Coulomb 势垒将阻碍轻核的聚变。让我们做一简单估计。质量数为A 原子核的半径为r N = 1.2A 1/3 fm ;在距离小于r N 的区域核力才起作用,而大于r N 时以Coulomb 作用为主。因此核电荷数为Z 1、Z 2,质量数为A 1、A 2的两个核之间的Coulo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