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合集下载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1.管桩的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及龄期(常压养护为28d,压蒸养护为1d)后方可沉桩;2.进场管桩应检查桩的型号规格、长度、壁厚(95mm)、是否有断裂(如有断裂应标识)、出厂日期、桩尖是否符合要求(成品桩外观: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3.静压法沉桩:采用顶压式桩机时,桩帽或送桩器与桩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抱压式桩机时,夹持机构中夹具应避开桩身两侧合缝位置;4.送桩器应与管桩匹配做成圆筒形,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打性;桩帽和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孔径不宜小于管桩内径的1/5~1/3,应使管桩内腔与外界连通;5.桩位放样后,先由总包复测,后由监理复核,桩位的放样偏差是否符合群桩≤20mm、单排桩≤10mm的要求(桩位偏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桩位、桩长度要认真复测、切记);6.第一节管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桩锤、桩帽或送桩器与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7.沉桩过程中应经查观测桩身的垂直度,若桩身垂直度偏差超过1%时,应找出原因并设法纠正;当桩尖进入较硬土层后,严禁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板的方法纠偏;8.沉桩过程中,出现贯入度反常、桩身倾斜、位移、桩身或桩顶破损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沉桩,会同设计、勘察、总包、业主、监理等共同分析原因,等查明原因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9.接桩时,其入土部分管桩的桩头宜高出地面0。

5—1m;10.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导向箍,以便与上节就位,接桩时上下节桩段应保持对直,错位偏差不宜大于2mm;11.接桩焊接前应先确认管桩接头是否合格,上下端板表面应用铁刷子等处理干净,坡口处应刷至露出金属光泽,并清除油污和铁锈;12.接桩焊接时,宜先在坡口圆四周上对称点焊4—6点,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施焊宜对称进行;13.焊接采用手工焊接时,焊接层数宜为三层,第一必须用Φ3。

2mm电焊条打底,确保根部焊透,第二、三层方可用粗焊条(Φ4mm或Φ5mm),一般采用E4303或E4316焊条,内层焊渣必须清理干净后方可施焊外一层,焊缝应连接饱满,电焊厚度宜高出坡口1mm,其质量应符合GB20205-2001中二级焊缝要求;14.焊接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时,所用的气瓶上必须装有预热器和流量计,气体纯度不得低于99.5%,在使用前要做放水处理,瓶内压力应大于1.0Mpa,焊丝直径≤2.0mm时的气体流量宜控制在10—25L/min,焊接层数宜为三层,焊缝应连接饱满,厚度宜高出坡口1mm,其质量应符合GB50205—2001中二级焊缝要求;15.焊接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可继续沉桩,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后立即沉桩;16.明浜、暗浜、松软地基未经处理不得沉桩,待处理好后再沉桩;17.管桩装卸时要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和在场地上以直接拖拉桩身方式来代替运输;18.沉桩前管桩吊运要保持平衡,防止桩身碰撞受损,以保护桩身的完整;19.桩的堆放场地要平整、坚实,产品应按规格、类型分别堆放,桩的两端0。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工程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工程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52
首先,预应力管桩单桩承载力高,与传 统的预制桩相比,相同截面的管桩单桩承载力 要高出数倍。 其次 ,管桩的施工工艺简单,主要有锤 击和静压两种,两种施工工艺适用性都较强, 特别是静压工艺更是在近期发展迅速 ,在城市 市区有逐步取代锤击工艺的趋势。 最后, 预应力管桩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检测方法简便,有较好的经济效果, 从而受到 建设、施工、设计各方的青睐。 随着管桩基础的广泛应用, 在工程设计 和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也日益显现, 本文将对这 些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 多专业人员的关注, 深人研究,为预应力管桩 的应用提供帮助。
二.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控制
预应力管桩应用之所以如此广泛,有其
自身突出的优点 :
对桩身的不利影响,根据广东地区的工程经 验: 打?300 桩宜用 D25- D35 锤,打?400 桩宜 ? 议Quk- 0.67Rsmo 一 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取值 三.预应力管桩桩尖的选择 用 D35- D50 锤 ,打?500 , ?550 桩宜用 D50 预应力管桩的承载力取值近年来有不断 合理选择桩尖在管桩激基础设计中非常重 D62 锤 ,打?600 桩宜用 D62- D80 锤。收锤标 升高的趋势,一方面是因为管桩生产工艺不断 准通长是指管桩施工时最后三阵的贯人度或最 要, 合适的桩尖能降低施工时管桩破损率, 保 改进, 管桩质量越来越有保证; 另一方面随着 后一米的锤击数。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 证管桩承载力的有效发挥。 预应力管桩规范中 列出的桩尖有十字型桩尖、圆锥型桩尖、开口 它的广泛应用, 设计、 施工经验越来越丰富, 术规程》规定: 管桩基础的收锤标准控制指标 对它的高承载力越来越有信心。总的来说, 现 宜通过打试桩确定。但是实际工程中,有的没 型桩尖三种。十字型桩尖应用最为普遍,其破 阶段管桩的承载力取值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有试打桩又没有足够的经验和依据,通常会提 岩能力强, 容易加工, 价格便宜, 但其穿越厚 但是就各设计单位个体来说,取值水平相差却 高收锤标准,这种做法看似提高了管桩基础的 砂层能力较差; 圆锥型桩尖穿越厚砂层能力较 较大。拿400 和500 直径桩来做比较,类似地 安全度,实际却给管桩留下了疲劳破损的隐 强, 但遇地下障碍物时容易倾斜, 造价较高, 质,95mm 壁厚 400 管桩取值最低的为特征值 患, 往往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根据广东地 所以应用较 少; 开口型桩尖穿越厚砂层能力 1000KN, 最高的为特征值 1500KN, 125mm 壁 区的经验, 按管桩规范规定的贯人度收锤,完 强, 挤土效应低, 价格较高, 一般用于桩径较 厚 500 管桩取值最低的为特征值 1800KN, 最 全可以保证管桩的承载力要求。穿越摩擦层较 大,布桩较密的场地。除此之外,经过一段时 高的为特征值 2500KN,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 厚 ( 超过 20 米) 的管桩收锤标准宜稍做放松 , 间的摸索 ,广东地区又出现了一些改良桩型, 的差别, 其原因是预应力管桩规范中计算管桩 在深圳地区,类似的管桩基础最后贯人度控制 其中锯齿型的十字型桩尖应用较多,锯齿型桩 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在工程设计中运用效果不是 在 50- 80 已被多家设计单位采用, 最后检验的 尖有以下两种形式 : 太理想,计算结果偏低,又无法做到每个工程 结果均能满足设计要求。静压桩应用的经验也 都事先做静载试验来确定单桩承载力,现行的 表明: 设计承载力相同的管桩, 采用静压工艺 办法只能通过以往类似工程的试验数据和规范 时,人土长度往往比采用锤击工艺时较短,这 给出的计算公式综合考虑来确定,这样的方法 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规范规定的贯人度在一定 难免造成各单位取值的较大差异。笔者认为现 条件下可以适当放松。在深圳地区有一个典型 阶段多数设计单位以管桩桩身承载力为依据, 的例 子值得 大家总结 思考 : 蔚蓝 海岸 的 1 、 考虑场地具叭地质情况来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方 、 I 、l 期工程场地地质条件较好,包括冲洪积 u 法比较合理。总的原则是: 地质条件好,桩人 层在内的 摩擦层在多数地段厚达33- 45 米, 设 土深度大取大值,但也不宜太高,有些单位的 计时组织专家论证, 按不同的桩长确定不同的 锯齿型桩尖一 锯齿型桩尖二 取值接近管桩的桩身承载力,笔者认为不妥, 收锤标准 : 对单桩承载力标准值为 1600KN 因为管桩自身在生产、养护过程中往往存在一 的?400 桩,采用 D46 锤 ,落距 2.0 米,桩长 些缺陷, 如桩身微裂缝, 桩内壁浮浆过厚、桩 28 米以上的贯人度为 280mm/ 10 击; 对单桩承 锯齿型桩尖用于持力层岩面倾斜, 局部有 身微弯曲等, 在人土的过程中桩身受到锤击、 载 力标准值 为 2500KN 的?500 桩 ,采用 D62 ? 硬层的场地效果很好,解决了普通十字型桩尖 抱压等因素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桩身承载力; 对 在该类场地中容易断桩的问题,但是在制作时 锤,落距 2.0 米 ,桩长 35 米以上的贯人度为 于单桩和两桩承台下的桩 , 往往存在一定的弯 250m m/10 击。结果工程进行顺利, 桩端大部 应将钢板适 当加厚。 以上是本人对预应力管桩应用的一些粗浅 矩, 使管桩并不是轴心受压,限制了桩身承载 分未达到强风化岩,基本无烂桩, 静载试验良 力的发挥。地质条件复杂、桩长偏短 ( 小于 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 论述,由于水平有限,本文中难免出现错误和 疏漏 . 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果。 10 米) 取小值。对于端承摩擦型桩基来说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过程中的注意及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过程中的注意及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过程中的注意及措施汇报人:2023-12-3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前的准备•打桩过程注意事项目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运输与堆放•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验收与检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目录0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前的准备在打桩前,应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障碍物清理干净,并进行场地平整,确保打桩机能够稳定作业。

场地平整对于施工区域内的淤泥、软土等不良地质条件,应进行适当的处理,防止打桩过程中出现下沉、倾斜等问题。

清理淤泥场地平整与清理根据施工图纸和规划要求,确定每个桩的位置,并做好标记。

在打桩前,应对每个桩位进行复核,确保位置准确无误,防止出现错位、偏差等问题。

桩位放线桩位复核确定桩位桩材准备与检查根据施工需要,采购合格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并确保运输过程中不出现损坏、断裂等问题。

桩材检查在打桩前,应对每根桩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等,确保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02打桩过程注意事项打桩机械选择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桩基设计要求和现场环境,选择合适的打桩机械,确保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操作注意事项打桩机械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安全事故或工程质量问题。

打桩机械的选择与操作打桩顺序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周围环境、施工条件及设计要求,合理安排打桩顺序,以减小施工难度和影响。

考虑因素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打桩顺序,可采用跳打、分层打设等方式,以降低对周围环境和已完成桩基的影响。

优化建议打桩顺序的确定打桩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质量监控在打桩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定期检查桩位、垂直度、贯入度等参数,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异常处理遇到异常情况,如贯入度突变、桩身倾斜等,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0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运输与堆放运输方式与注意事项运输方式采用平板车或吊车进行运输,确保管桩在运输过程中稳定、安全。

注意事项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管桩发生剧烈振动或碰撞,以防损坏。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几个问题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桩身强度高( C60 ~C80) ,沉桩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周期短,造价低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物基础中。

管桩在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局限性,这就给技术和施工人员带来许多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混凝土管桩;施工问题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具有桩身强度高,沉桩能力强,单桩承载力高,施工周期短,造价低、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从2005 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取代传统实心预制方桩、沉管灌注桩等基础类型,已成为建筑地基处理的主要桩型。

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问题1.1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施工中的问题总结近几年全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设计、施工经验,以及在本地区的资料和现场施工、监理的经验,拟讨论以下问题:1.1.1 设计桩长与实际施工桩长不符问题。

在实际施工时,经常会出现试桩时,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不符,即使在地质报告所提供的勘测点位置打桩,桩长度也存有偏差,1.1.2 预应力管桩桩身质量预应力管桩桩身砼强度设计为C60 至C80 ,主要是依据粒径不大于25mm的碎石作为混凝土骨料,标号不低于52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高效减水剂等。

虽然管桩通过离心法工艺和蒸高。

但混凝土标准件试块,试压强度是否能真正代表预应力管桩的强度,尚存疑问1.1.3 桩位偏差过大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桩的偏位,放线放桩之后,在锤打或压桩前还需再一次复测桩中心位。

如果在施工工程中造成偏差过大,超过设计要求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将影响施工进度并增加施工难度,造成经济损失。

1.1.4 预应力管桩焊接质量和接头连接问题接桩焊接时,施工单位采用非专业焊接人员施工,施工技术欠佳,质量管理意识薄弱是影响施工焊接质量的主要原因1.1.5 截桩施工问题截桩施工中采用非专业施工人员施工,机械切割不到位,用重锤凿断,造成装身受损,桩接头表面混凝土受到破坏,桩顶标高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等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问题解决2.1 设计桩长与实际施工桩长不符在实际施工时,经常会出现试桩时,实际桩长与设计桩长不符,即使在地质报告所提供的勘测点位置打桩,桩长度也存有偏差,给施工选择桩长造成很大麻烦,对桩长度变化控制很难把握。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防治对策
静压预应 力混凝 土管桩施工中常见 的质 量 问题及 防治对 策
司 )
与 传 统 的 混 凝 土 预 制 桩 比 较 , 应 力 混 凝 土 管 桩 具 有 桩 身 强 预 度 高 ( 6 ̄ C 0 , 桩 能 力 强 , 桩 承 载 力 高 , 工周 期 短 , 价 低 C 0 8) 沉 单 施 造 等 优 点 。预 应 力 管 桩 主 要 有 三 种 类 型 : 应 力 高 强 混 凝 土 管 桩 ( 预 代 号 P C ; 应 力 混 凝 土 管 桩 ( 号 P ; 应 力 混 凝 土 薄 壁 管 桩 H )预 代 C) 预 ( 号 PC 。 代 T ) P C桩 、 C桩 适 用 于抗 震 设 防 烈 度 不 大 于 7度 的 地 区 ; 使 H P 若 用 于 抗 震 设 防 烈 度 较 高 的地 区 , 需 另 行 验 算 。P C桩 适 用 于 抗 则 T 震 设 防 烈 度 小 于 7度 的 地 区 , 震 设 防 烈 度 为 7 的 地 区 需 另 行 抗 度 验 算 ;T P C桩 不 得 用 于 抗 震 设 防烈 度 大 于 7 的地 区 。 度 下 面 就 静 压 施 工 法 在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管 桩 沉 桩 施 工 中常 见 的 质 量 问 题 及 防 止 对 策 加 以剖 析 。 1 挤 土 效 应 和 振 动影 响 原因分析 : 预应 力 管 桩 属 于 挤 土 类 型 , 往 由于 沉 桩 时 使 桩 四 往 周 的 土 体 结 构 受 到 扰 动 , 变 了土 体 的应 力 状 态 , 生 挤 土 效 应 ; 改 产 桩 机 施 工 过 程 中焊 接 时 间 过 长 ; 的 接 头 较 多 而 且 焊 接 质 量 不 好 桩 或 桩 端 停 歇 在 硬 夹 层 ; 工 方 法 与 施 工 顺 序 不 当 , 天 成 桩 数 量 太 施 每 多、 压桩 速率 太快 、 桩 过 多 过 密 , 剧 了挤 土 效 应 。 布 加 防治 方 法 : 1 控 制 布 桩 密 度 , 桩 距 较 密 部 分 的 管 桩 可 采 用 () 对 预 钻 孔 沉 桩 方 法 , L 约 比 桩 径 小 5 — 10 M , 度 宜 为 桩 长 的 孑径 0 0M 深 1 —1 , 工时应随钻随打 ; 采用 间隔跳打法 , 在施 工过 程 中 / /施 3 2 或 但 严禁形成封闭桩 。 () 制 沉桩 速率 , 般 控 制 在 I /i左 右 ; 制 定 有 效 的 沉 桩 2控 一 mmn 并 流水 路 线 , 根 据 桩 的 入 土 深 度 , 桩 较 密 集 , 地 狭 长 , 端 距 建 并 若 场 两 筑 物较 远 时 , 从 中间 向两 端 进 行 ; 桩 较 密 集 , 一 侧靠 近 建 筑 物 宜 若 且 时, 宜从 相邻 建 筑 物 的 一 侧 开 始 , 由近 向 远 进 行 ; 数 多 于 3 桩 0根 的 群 桩基 础 , 从 中心 位 置 向外 施 打 ; 台边 缘 的桩 , 承 台 内 其 他 桩 应 承 待 打 完并 重 新 测 定 桩位 后 , 插 桩 施 打 ; 围 护 结 构 的 深 基 坑 中 的 静 再 有 压管桩, 宜先 压 桩 后 再 做 基 坑 的 围 护 结 构 , 样 的施 工 顺 序 可 以 避 这 免 由 于基 坑 四周 的 围护 结 构 使 压 桩 的土 体 无 法 扩 散 , 成 先 施 工 的 造 管 桩 被后 施 工 的 管桩 挤 上 来 , 桩 的 承 载 力 达 不 到 设 计 要 求 , 避 使 又 整 坚 硬 , 桩过 程 中 , 机 容 易 产 生 不 均 匀 沉 降 , 身 极 易 发 生 偏 沉 桩 桩 移 ;3 施 工 中桩 身 不 垂 直 , 帽 、 身 不 在 同一 直 线 上 ; 4 接 桩 时 () 桩 桩 () 桩 身 、 帽 不在 同一 直 线 上 ;5施 工 顺 序 不 当 , 致 应 力 扩 散 不 均 桩 () 导 匀 ; 其 是 有地 下 室 深 基 坑 的 承 台 相 邻 桩 身 过 近 过 密 , 先 施 工 的 尤 使 边 已有 孔 洞 , 施 工 一 面 时 桩 身极 易 滑 动 ;6沉 桩 过 程 中 遇 到 大 再 () 块坚硬物, 把桩 挤 向一 侧 ; 7 采 用 预 钻 孔 法 时 , 孔 垂 直 偏 差 较 大 , () 钻 沉 桩 过程 桩 又 沿 着 钻 孔倾 斜 方 向发 生 偏 移 ;8 桩 布 置 过 多过 密 , () 沉 桩 时 发 生挤 土 效 应 ; 9 基 坑 开 挖 方 法 不 当 , 次 性 开 挖 深 度 太 深 , () 一 使 桩 的一 侧 承 受 很 大 的 土压 力 , 使桩 身 弯 曲变 形 。 防 治 方 法 : 1 静 压 桩 桩 机 施 工 前 注 意 机 械 设 备 的 维 修 , 避 () 以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的技术要求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的技术要求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的技术要求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基础施工技术,它具有承载力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为了确保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质量和施工效果,有一系列的技术要求需要严格遵守和执行。

本文将深入探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的技术要求,并分享我对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1. 材料准备在进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各种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浆、钢筋等。

这些材料应该符合相应的标准,质量可靠,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性。

2. 设计要求在进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确保设计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要求。

设计要求包括桩长、桩径、预应力钢束的布置、预应力力值的确定等,这些要求直接影响着桩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3. 施工准备在进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是场地的平整和清理,以确保施工场地的安全和整洁;其次是机械设备的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转;还包括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组织,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4. 施工工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施工工艺包括成孔、灌注混凝土、张拉钢束等环节。

在成孔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孔径和孔深,并确保桩身的垂直度和直径符合要求。

灌注混凝土时,应采用振捣方法,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在张拉钢束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力值,并严格控制预应力的偏差。

5. 质量检测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质量检测包括对材料的检测、桩身的检测以及预应力力值的检测等。

这些检测工作应由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施工的技术要求包括材料准备、设计要求、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等方面。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要求进行施工,才能确保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的质量和安全性。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7 E桩 号 :4 5
00 o 00 o 00 o O 00 o 00 o 00 o 00 o 1 00 o
- _
b )



\一 /
有桩身截 面力学 阻抗减 小的情况 , 经挑选其 中接桩位置 桩身截 后 面力学阻抗减小最 为明显的三根桩做静载 法验证检 测 , 桩竖 向 单 抗压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

唱他 加
8642 8642 246802 m也
咖 0 咖 咖 咖 咖 咖 咖
咖 咖 0 咖 咖 咖0 咖 咖咖 咖咖
预 应 力混 凝 土 管桩 应 用 中 的几 个 问题
李 壮 志
摘 要: 对预应力 混凝 土管桩在应用 中出现的桩身完整 性 问题 进行 了探讨 , 分析 了造成桩身 完整 性问题 的几个原 因, 从 而为解决预 应力 混凝土 管桩在 应用 中桩 身的质量 问题提供 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 预应力混凝 土管桩 , 桩身 完整 性, 时域波形 图
中 图分 类 号 : U4 3 1 T 7. 文献标识码 : A
预应 力混凝 土管桩 由于桩 身质 量稳 定可靠 、 度高 、 桩承 测来 对施工质量做综 合评 价。文 中试从 桩身完 整性 抽样 检测谈 强 单
载力高 、 施工效率 高 、 综合造 价低等特点 , 目前在 国内尤其 东南沿 预应 力混凝土管桩在应用 中出现 的几个 问题 。 海得到广泛的应 用。
维普资讯
第3 3卷 第 2 3期 20 0 7 年 8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 TECTURI
V0. 3 No 2 13 . 3
Au . 20 g 07
米 米

简述预制桩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简述预制桩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

简述预制桩施工需要注意的问题摘要:预制桩因其生产成本低,配筋率小,节约钢材,单方混凝土承载力大,施工简单,技术难度低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但由于与之相关的设计、检测规范及图集种类繁多,以及大量新技术、新桩型的出现,导致部分技术及管理水平不高的施工单位,不能很好领会规范、图集和设计图纸的意图,出现了大量工程事故。

本文按照预制桩施工的顺序,总结了混凝土预制桩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试桩,检测1.前试桩。

1)根据桩基图中试桩要求或已经提供的试桩图进行施工前试桩。

从以往的工程经验看,此工作一定要做。

一来可以检测打桩设备及场地情况,可以为后期打桩工作省去很多麻烦;二来可以根据试桩情况及试桩报告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桩型、桩长及桩数等,及时采购合适桩型。

2)根据规范“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桩侧与桩端的岩土阻力达到极限状态;当桩的承载力由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加载。

”即试验桩应做至岩土达到极限状态或桩身破坏,不可继续用做工程桩使用。

因此试桩定位应尽量避开工程桩。

3)试桩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极限承载力,并扣除设计桩顶标高至地面部分桩侧阻力,确定工程桩最终承载力。

4)试桩数量应满足图纸设计要求,且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当预计工程桩总数小于50根时,试桩数量不应少于2根。

1.打桩方案。

1)根据现场情况及桩基布置图合理设计打桩方案,合理控制打桩流水顺序。

沉桩的推进方向宜逐排改变,且同排桩可采用间隔跳打方式进行。

对桩数较多的情况,为防止桩的挤土效应造成桩基本身破坏或对周边设备管线及既有建筑造成影响,可先打中间,然后向四周对称施打。

2)合理安排打桩进度,每工作台班打桩数量宜适度控制。

1.桩选型。

1)根据图纸选择正确的桩型,常见的预制桩有普通空心管桩、空心抗拔管桩、竹节桩、空心方桩、实心方桩等,不同桩型应按照相应的图集选用,常用的有国标图集10G409、20G361,省标图集苏G03-2012,企标图集Q/321183 JH002-2022、Q/321183 JH004-2020、Q/320582 ZD018-2020等。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要点分析.doc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要点分析.doc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要点分析1、管桩的定位测放桩位时,在桩位中心处用钢筋头打入土中,然后以钢筋头为圆心、桩身半径为半径用白灰在地上划圆,使桩头能依据圆准确定位。

管桩基础施工的轴线定位点和水准基点应设置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一般要求距离群桩的边缘不少于30m.2、管桩的堆放与起吊管桩在装车、卸车及现场到过时,现场辅助吊机采用两点水平起吊,钢丝绳夹角必须大于45管桩在施工现场的堆放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管桩应按不同长度规格和施工流水作业顺序分别堆放,以利于施工作业。

2)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3)若施工现场条件允许,宜在场面上堆放单层管桩,此时下面可不用垫木支承。

4)管桩叠堆二层或二层以上(最高只能叠堆四层)时,底层必须设置垫木,垫木不得下陷入土,支承点设在离桩端部0.2倍的桩长处,并应在垫木处用木楔塞紧以防滚边。

垫木应选用耐压的长木方或枕木,不得使用有棱角的金属构件。

5)打桩施工时,采用专门吊机取桩、运桩。

若立桩采用一点绑扎起吊,绑扎点距离桩端0239L(L为桩长)。

3、管桩的垂直度控制管桩直立就位后,采用两台经纬仪在离桩架15m以外正交方向进行以观察校正,校正的要求是打入前垂直控制应在0.3%以内,成桩后垂直应控制在0.5%以内。

每台打桩机配备一把长条水准尺,可随时量测桩体的垂直度和桩端面的水平度。

4、管桩压入施工注意事项1)应做好压桩力等技术参数的记录,遇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以便妥善处理。

2)严格控制终压条件,保证压桩质量。

注意用水准仪对最后一段沉桩情况的观测看变形是否己趋近于零,油压表显示终压力是否已稳定地达到要求的终压力。

或者桩机是否真正出现浮机,卸荷时桩身是否有明显的回弹,卸荷后残余沉降是台控制在2030哪以内。

3)对于土层分布极不均匀的场地,不能根据邻近己压桩的桩长来配桩,以免出现余桩太多或送桩太深的现象。

当桩压至接近平地面时,注意观察压力表的凑数,与邻近桩平地面时的压力值作比较,如果相差不大,则可以参照邻近桩长来配桩如果相差很大,读数比邻近桩低很多时,需考虑比邻近桩更长的接桩;读数比邻近桩大很多的需考虑比邻近桩更短的配桩。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冯远山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 冯远山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冯远山摘要: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项目施工水平的高低,因此,施工单位应将质量管控环节纳入到检测工作范围当中,以提高施工人员质量管控意识,并促使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规范自身操作行为,避免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质量问题;预防措施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1.1桩身断裂桩身断裂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未根据《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来检查桩身混凝土强度及其管壁薄厚度,最终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桩身弯曲及断裂的现象。

第二,由于地勘只是以点代面的方式进行勘探,难免在实际压桩过程中遇到地质深层的孤石情况,从而出现了桩身断裂的现象。

例如,在厦门市集美区杏林湾“英村市场、住宅小区工程”1#楼162#和2#楼114#、116#桩均在入土8-12米左右时,压力产生突降,桩身并伴有异响,且压力无法上升。

4#楼803#、825#、849#、853#桩均在入土7—15米左右时,压力产生突升。

以上桩号与同承台及周边承台的桩长和地勘报告相差较大,最终出现了质量问题判断为断桩或以遇孤石,而后采取补桩的方式对其问题展开了补救行为。

此外,部分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忽视对管桩原材料质量检测,继而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桩吊运过程中出现的断裂现象。

1.2桩身垂直度偏差不符合要求如果管桩桩身的垂直度存在不合理的偏差,则会直接影响管桩的施工质量,其原因主要有:第一,管桩桩头不平整,桩身弯曲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桩尖与桩纵轴线偏离过大而影响桩身垂直度偏差的合理性;第二,压桩时,桩身存在不垂直的现象;第三,管桩进入土层后,在障碍物的阻挡下会导致桩尖偏向一边,影响垂直度;第四,在两节或两节以上管桩施工过程中,管桩不处于相同轴线水平上,呈现弯曲现象,影响桩身垂直度;第五,管桩的数量过多,如果上部是深软弱土层,在管桩间距比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沉桩施工时,就很容易产生挤土效应,导致相邻的管桩之间存在桩体偏位问题,致使其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合理;第六,通常,静压桩机自重和配重的重量较大,在沉桩施工中很容易出现机架不均匀沉降现象,又或者在静压桩机移动的过程中挤压了软弱地基,就会使得相邻的管桩桩体出现倾斜偏位问题;第七,如果土方开挖过程中不注意控制深度,就会使得桩身在较大土压力下出现弯曲变形而影响垂直度偏差值。

预应力管桩使用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预应力管桩使用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预应力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提要】本文主要从岩土工程的观点来探讨预应力管桩的应用条件,提出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工程勘察问题;②单桩承载力问题;③收锤标准问题;④不宜应用管桩的工程地质条件问题。

经过十年来的推广应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较新型的基桩已被广东土木界所接受。

广东现有管桩厂四五十家,年生产量四百万米左右,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以上。

目前广东高层建筑桩基主要采用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和预应力管桩。

在10-40层楼房的基础工程中,原来采用人工挖孔桩和冲钻孔灌注桩的,有不少已被预应力管桩所替代,这是因为预应力管桩具有工程造价较便宜、质量较可靠、长度易调整、施工速度快、监理方便、检测时间短、现场简洁等优点。

但是,若对管桩的应用条件认识不清,对使用方法掌握不当,也会发生工程质量问题。

下面就设计预应力管桩基础应注意的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管桩的应用条件了解管桩的应用条件,对控制管桩基础的设计质量非常有益。

管桩的制作质量要求已有国家标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92)。

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前者代号为PC桩,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为C60或C70;后者代号为PHC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一般要经过高压蒸养才能生产出来,从成型到使用权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管桩按抗裂变距和极限变距的大小又可分为:A型、AB型、B型,有效预压应力值约3.5~6.0Mpa的有效预压应力,打桩时桩身混凝土就可能不会出现横向裂缝,所以,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采用A类或AB类型桩就行。

目前,广东地区常用的管桩规格如表1。

常用管桩规格表:外径(㎜)壁厚(㎜)混凝土强度等级节长(㎜)承载力标准值(KN)适用楼层30065-75C60-805~11600.~9006~12 40090-95C60-805~12900~17006~18 500100C60-805~121800~235010~30 550125C805~122000~270020~35 600105-130C806~131800~250010~30管桩的施工方法即沉桩方式有六七种之多。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设 计 桩 长 与 实 际 施 工 桩 长 不 符 的 原 因 主 要 有 以 下几个 方面 :
我国管桩按 抗裂弯 矩 的大小 分 为 A 型 、 AB 型 、 B型 。 其 含 义 既 是 管 体 上 混 凝 土 有 效 预 压 应 力 大
工程 的迅速发展 , 量 的高 层建 筑 、 跨 度 桥 梁 、 大 大 高
速 公 路 、 口 、 头 等 工 程 均 需 要 优 质 的 桩 基 。 预 制 港 码
混 凝 土 桩 是 重 要 的 桩 基 材 料 ,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桩 是 而
锤 击 贯 人 度 或 油 压 值 达 到 了 , 设 计 深 度 不 到 。 结 而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管 桩 具 有 桩 身 强 度 高 , 桩 能 力 沉 强 , 桩 承 载 力 高 , 工 周 期 短 , 价 低 、 境 无 污 染 单 施 造 环
等优点 , 20 年开始 在长 春地 区大面 积 推广 , 从 05 取
代 传 统 实 心 预 制 方 桩 、 管 灌 注 桩 等 基 础 类 型 , 成 沉 已 为 长 春 地 区 建 筑 地 基 处 理 的主 要 桩 型 。 总 结 近 几 年 全 国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管 桩 设 计 、 工 施 经 验 , 及 在 长 春 地 区 的 资 料 和 现 场 施 工 、 理 的 经 以 监 验 , 讨 论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管 桩 施 工 中几 个 问题 : 拟
而 且 焊 接 质 量 不 好 或 桩 端 停 歇 在 硬 夹 层 ; 工 方 法 施
与 施 工 顺 序 不 当 , 天 成 桩 数 量 太 多 、 桩 速 率 太 每 压 快 、 桩 过 多 过 密 , 剧 了 挤 土 效 应 桩 体 上 浮 将 肇 致 布 加 工 程 桩 试 桩 变 形 过 大 、 载 力 降 低 。 结 果 会 导 致 桩 承 长 度 与 实 际 不 符 ; 恢 复 期 桩 周 土 未 充 分 固 结 预 应 ④ 力 管 桩 在 沉 桩 过 程 中 将 使 桩 周 和 桩 端 一 定 范 围 内 的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预应力管桩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预应力管桩是一种高性能、高质量的地基处理工程,其应用广泛,常常被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港口码头等工程的基础建设中。

但是,预应力管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质量控制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在预应力管桩工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十分重要。

以下是预应力管桩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质量控制要点。

1. 钢筋及预应力钢束质量控制在预应力管桩的施工中,钢筋及预应力钢束的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1.1 钢筋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钢筋的质量,首先对钢筋进行查验,对不合格的钢筋立即予以更换。

1.2 预应力钢束的质量控制与钢筋相比,预应力钢束需要更加严格的质量控制,由于预应力钢束直接影响着桩体的受力情况,因此不得存在质量问题。

在选用预应力钢束时,应提前进行试验,排查潜在的质量问题,保证预应力钢束的合格率。

2. 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环节是预应力管桩工程中的关键过程,对工程质量和寿命的影响重大。

2.1 混凝土的配制控制在混凝土的配制中,粉料的掺量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搅拌,同时对混凝土的骨料比例、水灰比等进行控制,避免出现水泥不足或过多等质量问题。

2.2 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掌握好浇筑深度和浇筑速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同时掌握好浇筑时间,防止混凝土失效。

在施工过程中,应严禁出现空鼓、夹渣、裂缝、气孔等现象,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

2.3 混凝土养护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后,应尽早对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时间一般为14天左右,养护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水分和温度,防止混凝土过早干燥。

同时,应防止混凝土表面空鼓和龟裂等问题。

3. 管片的质量控制管片是预应力管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预应力管桩工程的强度和稳定性。

3.1 管片的制造在制造管片时,应严格控制管壁厚度和管径,避免管片出现不合格问题。

同时,对管壁的打砂、除锈和涂漆等工作进行质量掌控。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过程中的注意及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过程中的注意及措施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过程中的注意及措施默认分类 2009-10-06 15:03 阅读219 评论0字号:大中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打桩过程中的注意及措施(2009-09-26 14:30:00)1 前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管桩)在施打过程中,由于经受高温能量桩锤的反复冲击,在桩顶部和桩身均产生打桩应力,而且应力的峰值波动较大,有时还会超过桩静态极限承载力的允许应力,使桩顶部的混凝土在打桩过程中受到破坏或桩身出现环向裂缝,致使打桩中断,甚至危及桩的完整性,以至于使桩的承载力与耐久性受到削弱。

因此,在管桩基础施工中,绝不可忽视打桩应力的影响。

2 打桩应力的形式打桩应力是在打桩过程中产生的,其主要形式有压应力和拉应力,大小、形式与桩锤、土体抗力、打桩操作有关。

打桩应力可以通过PDA动测仪探测到。

一般管桩多采用中高能量柴油锤施打,也可以用落锤施打。

桩顶部在桩锤的打击下,产生高值压应力,以压力波的形式迅速传到桩底,并产生反射应力波。

当桩顶部的初始压应力向下传到桩尖时,如果桩尖处土层的阻力很大,那么反射的是压应力波,反射波传到桩顶,如果桩顶部的自由度大,压应力波又以拉应力波的形式向下反射。

如果桩尖处土层阻力很小,那么,向上反射的是拉应力波。

桩截面任意点的应力值是向下传递的压应力和向上反射的拉应力的代数和。

据有关工程实测资料显示,打桩应力的峰值多数在35~50MPa之间,拉应力在有些情况下甚至达到50MPa以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拉应力是由拉压交替作用的。

打桩应力的产生是复杂的,受打桩阻力、打桩机具、打桩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具体分析。

3 影响打桩应力的主要因素在管桩基础施工中,普遍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由于不规则的高压应力作用,造成桩顶部混凝土的破损(如图1所示);二是由于不规则的拉压应力的作用,产生环向裂缝或混凝土破损(如图2所示)。

这两种情况都是不规则的高值打桩应力超过桩的极限强度所致。

根据统计情况分析,导致产生高值打桩应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3.1 在打桩方面,主要是桩垫不好,偏心打桩所致。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可 以。
考 虑 作 为 管 桩 持 力 屡。但 若 隔 层 厚 度 只有 1 m甚 至 ~2
1c 其下又为软弱层或一般 土层 , 0m, 管桩必须穿越这个 隔层 , 但这个 隔层 又很坚硬 , 很难穿越 。
c石灰 岩地 区不宜应 用 ; 察是 设 汁的前提 , . 勘 错误 的勘
管桩的施工方法 即沉桩方式有很多 。 目前哈尔滨地 区采 用的多为静压沉桩工艺 , 即采用液压式静力压桩机将 管桩压 到设汁持力层 。无噪音 , 特别适用于市 区施工 。 管桩桩 尖形 式 主要 有 三 种 : 十字 型 、 圆锥 型 和开 口型。 前两种属 于封 口型 穿越 砂层 时 , 口型和 圆锥 型 比十 字型 开 好 。 1 桩 尖 一 般 用 在 人 土深 度 为 d m 以上 且 桩 径 墓 开 3型 O 50 m 的管桩工程 中 , 5r a 成桩后桩身下部约有 1 / / 3~1 2桩长 的 内腔被 土体 塞住 , 土体 闭塞效果来 看 , 桩承 载力不 会降 从 单
Pr b e i n P l u d t n Dei n OfCo c ee o ll sI i Fo n a i sg n r t l e o Tu u a i i r sr s i g F r e b l rP l W t P e tesn o c e h
Hu n u’ ig a g S nn S i e h i L
(os egAd e hnitOHi ̄a Pve (o gei L N. rp Ci a aBru FeDsn nR黜 st e nigrle N.E ien tO o3GuO ha i yua) rt i It e f l n on ) u o 2 nnrg d f 2 o nRl e f w
近 2年来 , 预应 力混凝土管桩在哈尔滨作为一种 较新型 的基础形式 已被 大家所接受 , 这是 因为预应 力混凝 土管桩有 工程造 价较便 宜 、 量较可靠 、 质 长度易 调整 、 施工 速度 快 、 监 理方便 、 检测时 间短 、 现场清沽等优点 。但是 , 对管桩 的应 若 用条件认识 不清 , 对使 用方 法掌握不 当 , 电会发 生工 程质 量 问题。下面就设计 预应 力混凝 土管桩基础 应注 意 的问题谈

预应力管桩在设计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预应力管桩在设计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k y p o e h twes o l a te to oi e in n n sn fp e te s d ppepl . e rblmst a h u d p y atnin t n d sg i ga d u igo r sr se i ie
关键词 : 预应 力管 桩; 端持 力层 ; 压桩 终压 值 ; 极 限承载 力 桩 静 桩
摘要 : 文笔者 结合 自己对 预应 力管 桩设 计 设计 应 用 中应 注意 的几 个 关键 问题 做 了适 " 3的分 析 , - 并 提 出 了一 些管桩 设计 方 面的建议 , 以供 同行 参考 。
Abtat sr c :Th uh rc mb n ste d sg i g e p re c fte p e te s d ppepi n h eae tras ie h r p ra ay i o e ea e a to o i e h e in n x e in e o h r sr se i l a d t e rltd maeil,gv s te p o e n lss fsv rl e
Ke rs rsrse iepl; i on u p rn yrs t akn i n l rsuevle pl ut t e r gc p ct ywo d :petesdpp i pl p it p ot gl e;t i jc igpl f a esr au ;i lmaeb ai a ai e e s i a ac ei p e i n y 中 图 分类 号 :U 7 T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 00)8 O 1- 1 10 — 3 12 1 l 一 1 5 0
Va u g n e i g l e En i e rn

谈预应力管桩施工常见问题

谈预应力管桩施工常见问题
收 稿 日期 :0 2 0 —2 2 1 - 11 作者简介 : 谢 岩 (9 6 , , 1 6 一) 女 工程 师
质 量可靠 、 震性强 、 抗 耐打性好等优点 , 被广泛 应用 到各类 工程项 挖施工 幅度过大 、 械操作不规范 , 机 直接 接触桩 身 , 管桩 在外 力 的
目中 , 基本 已取代 了以往 传统 桩基 础施 工 的沉管 灌 注桩 。然 而 , 作用下 出现倾斜等 。 在 实际进行预应 力管桩 的施 工 时 , 受质量 管理 水平 、 目设 计 质 项 5 桩身 断裂现 象 : ) 长期 以来 , 国多数 的工程 项 目在进 行预 我 量、 生产操作 行 为 等多 种 因素 影 响 , 易 出现桩 身 断 裂 、 顶 位 应力 管桩的施工时 , 极 桩 均会不 同程度 的出现桩身 断裂 现象 。对 于这
沉 桩施工时 为加设 缓冲垫 , 也将 引起桩 顶碎裂 现象 。值得 注意 的 行 开展应对处理 工作 。对此 , 先应 将质 量 缺陷 的具 体 形式 、 首 部
是, 施工 时对于桩 尖持 力层 、 收锤 标准 的错 误选 择 、 度设 计 , 过 也 位 、 规模报 送至项 目的业 主部 门、 监理 机 构 , 再组 织 相关 的技 术 、
是导致预应力管 桩顶端 出现碎裂 的一个技术性 因素 。
设计 、 施工 、 管理人员 加以分析 、 究 , 研 同时制 定完 整 、 可行 的处 理
3 单桩承 载力 不足 : 于预 应力 管桩 施工 的单 桩承 载力 , ) 对 其 方案 , 最后 由项 目的设计部 门出具详 细 的设计 变更通 知书。 目前 , 国内有关 预应力管桩施工的处理技术 , 较为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 主要是依据 项 目的设 计要 求 加 以确 定 , 倘若 无法 达到 有关 标 准 ,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一、引言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常用的桩基施工方式,具有承载能力高、抗侧力强、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设计方案审核:在施工前,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施工要求和安全规范。

2. 材料准备:准备好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所需的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张拉钢束等。

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 管桩制作: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作工作,包括模板制作、混凝土浇筑和钢筋安装等。

4. 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基坑的开挖工作。

确保基坑的平整度和尺寸符合施工要求。

5. 基坑检查:在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基坑的检查工作,包括地质条件、基坑排水和土壤稳定性等方面的检查。

三、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管桩安装:在进行管桩安装时,应采取适当的施工方法,确保管桩的垂直度和位置准确。

在安装过程中,注意避免管桩的变形和损坏。

2. 钢筋张拉:在混凝土管桩施工中,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是重要的一步。

应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张拉工作,保证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力符合要求。

3. 浇筑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适当的浇筑方式,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同时,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避免产生太多的气孔和缺陷。

4. 端头处理:在混凝土管桩施工完成后,应对管桩的端头进行处理。

主要包括切割、修整和封口等工作,确保端头的平整度和密封性。

5.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土壤和水体。

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搭建防护设施和合理排放废水等。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材料检验:对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规格和预应力钢束的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施工现场检查: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包括管桩安装、钢筋张拉和混凝土浇筑等施工工作的检查。

预应力管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预应力管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预应力管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对策
一、施工前准备不足。

解决办法:提前完成施工前准备,包括地质调查、施工图设计、施工
技术方案制定等,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并认真执行。

二、钻孔杆对接不正确。

解决办法:应及时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使其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
及时完成钻孔杆的校准工作,分层排列和定位,以确保钻孔杆的正确对接。

三、混凝土硬度过低。

解决办法:采取加热保温措施,调整调制,降低水泥比例,提高混凝
土表观密度,增加外加剂,改善水泥耐久性,加快水泥固化作用;加强施
工技术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监控和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硬度。

四、金属材料焊接质量不佳。

解决办法:及时进行钢筋焊接预处理工作,清除钢筋面上的油污、水分、铁锈等污染物;进行微观检查,检查钢筋断口、缺口处是否存在脱硫、气孔等缺陷;制定一定的焊接质量控制标准,把握焊接质量,以保证金属
材料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李劲工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具有施工质量好而快,适应性强,价格适中等突出的优点,成为建筑工程中首选和应用最多的桩型。

笔者通过多个工程设计施工的实践,有几点较深刻的体会:
一、地层中有坚硬夹层时选用管桩宜慎重
汕头地区处于滨海相交互沉积土地层,一般35~50m深处才出现粗砂层和花岗岩地层。

上部30多米为沙土互层,有时夹杂较厚的淤泥软土。

在沙土互层中往往出现一定厚度的分布均匀或不均匀的坚硬沙层,有时是贝壳岩化或贝壳碎片胶结层。

当地层中出现坚硬夹层,是否选用管桩应考虑:(1)首先要较准确地摸清坚硬夹层的性质、厚度及分布、标贯击数等物理力学指标。

研究坚硬夹层有无可能全部或局部做为持力层。

(2)结合打桩机具考虑。

锤击或静压桩机功率都有大小之分,例如锤击桩机冲击体质量一般为2.5~10t,常用的为5t或6t锤,相应常用的静压桩机压力一般为5000KN~6000KN。

坚硬夹层标贯击数30~40击左右时可以选用上述桩机。

但最终应选择夹层最难穿透的部分通过试打桩来验证。

除了高功率的桩机较少外,不宜一味追求重锤高压,随着桩机功率的加大,桩身破损的可能性也加大,选择时要结合管桩的质量及地质条件全面考虑。

(3)通过试打桩校验。

在地质资料质量较高的情况下,坚硬夹层的组成成分、厚度及分布可能较为准确,但由于当前存在的种种因素,例如标贯的设备不标准,触探杆长校正系数的取值和标贯深度的换算不一致,以及普遍采用水冲成孔法造成检测误差较大等诸多原因,使得地勘单位提出的地层标贯击数有时准确性较差,常偏低或偏高。

其次是管桩的穿透能力与打桩机具、管桩质量、布桩密度及施工方法等都有关。

因此,现场试打桩校验管桩贯穿坚硬夹层的实际能力至关重要。

一般是选择估计最难穿越的地段试打。

二、对地层中的坚硬夹层可以采取的措施
(1)研究坚硬夹层可否部分利用作为持力层,从而使桩长和单桩设计承载力分区。

对于基础而言,桩长基本一致和单桩设计承载力一致,有利于基础均匀受力,沉降小而均匀。

但是在有坚硬夹层的地质条件下,强求桩长和承载力一致会造成施工困难,造价增高。

如果能利用部分坚硬夹层作为持力层,桩长和桩承载力分区,而通过调整基础和上部结构,尽量克服基础受力和沉降不均匀的问题,则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在施工过程中,对不能穿透坚硬夹层,或以坚硬夹层为持力层,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值的桩,应区别对待,进行妥善处理。

管桩基础选择穿透坚硬夹层或以部分坚硬夹层作为持力层时,在施工中往往不会很理想,可能有些桩始终不能穿透夹层。

此时不应再勉为其难,事倍功半,甚至造成桩身严重破损,成为废桩。

针对这种情况应进行分析,区别对待。

一种情况是,管桩虽然未能穿透夹层,但静压桩机反映的压力值已达到或超过单桩设计极限承载力(如果是锤击法施工应对照收锤标准或通过检测确定)。

例如,C厂房A区有6根φ400桩打到20多m时,桩机压力值已达4400KN以上,完全能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故不再往下打。

第二种情况是以坚硬夹层为持力层,当桩长由于层厚关系不宜再往下打时,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值。

仍举C厂房为例,有4根桩打到30 33m时,为保证桩尖地层厚度不宜再往下打,桩机压力值只达到1900KN 即实际单桩极限承载力值 ,针对这种情况,在同一承台的旁边进行加桩,并适当调整承台尺寸。

3 为增强管桩的穿透力,可采用厚壁型高强度桩和开口桩尖。

个别桩非穿透坚硬夹层不可时可采用钻机导孔手段,但会增加施工难度和造价。

三、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预应力管桩有锤击和静压两种施工方法,应尽可能合理选择施工方法。

1 锤击管桩机通常为5~6t锤,已有功率达到10t锤的桩机,静压管桩目前压力只能达到6000KN。

锤击法穿透力较强,需要穿透较厚较坚硬的夹层,例如厚度近10m,标贯击数30击以上时,宜选用锤击管桩。

2 地质情况较复杂,持力层较软弱或单桩设计承载力偏低时,宜选用静压管桩。

静压法沉桩过程中压桩力都能反映出来,有经验的施工人员能够根据终压值、桩长、土层情况判断出是否已达到或超过单桩设计承载力,也能迅速判断出达不到设计值时再加压的效果如何,从而做出是否终压的决断,达到控制较复杂的地质情况的目的。

四、在施工中一般以桩长和终压值或收锤标准进行双控,以保证施工质量
纯摩擦桩以桩长控制即可,磨擦端承桩则应进行双控。

当持力层很厚且均匀时,桩长的控制可以放宽,桩尖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桩打深点或浅点都可以,无大的影响。

当持力层厚度不是很大或者不均匀时,桩长的控制就十分重要。

JGJ94 94规范规定进入持力层深度:粘土、粉土>2d 桩径 ,砂土>1.5d,碎石>1d。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尖以下持力层厚度>4d。

实际在设计施工中其桩尖下持力层一般控制在5d以上。

当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与保证桩尖下持力层的足够厚度有矛盾时,应以后者为主兼顾前者。

如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施工中磨擦端承桩进行双控是保证施工质量和桩基安全的重要措施。

如选定的持力层,当桩长已达到极限,但桩的承载力未达到设计值时,应中止不再往下打,而另采取补桩、调整基础承台等补强措施。

(作者单位:汕特房地产开发总公司)
A锤击法
用柴油锤或液压锤作业
(1)锤击管桩基础的地质条件
1、适宜作锤击管桩的地层
主要有坚硬的粘性土层;密实的碎石土层;密实的沙土层和粉土层;较厚的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
2、不宜作锤击式管桩基础的地层
1)土层中含有较多难以清除的孤石、障碍物
2)不宜作持力层且又难穿透的夹层
3)管桩难以灌入的岩面上无适合作桩端持力层的土层或岩石埋藏较浅而且倾斜较大的土层。

4)上覆土层松软,下层坚硬,软硬突变的土层。

5)不适宜作持力层的有新鲜岩面的石灰岩地层
(2)合理地选择施工机具
B 静压法
用抱压式液压压桩机或顶压式液压压桩机作业。

(1)静压管桩基础的地质条件
1、适宜作静压管桩的地层:
均匀坚硬的粘性土层;中密、密实的碎石土层、粉土层;全风化岩,强风化岩层。

2不适宜作静压管桩的地层::
1)与锤击管桩基础相同的含有孤石和障碍物较多的;有薄而又坚硬的夹层;石灰岩;“上软下硬,软硬突变”
以及基岩埋藏较浅且倾斜较大的地层。

2)现场地表土层松软,又未经处理因而容易发生陷机的场地,要求场地表层土压强
≥120kpa。

3)桩端持力层为中密~密实砂土层,但其上覆土层几乎全是稍密~中密砂土的场地。

(2)压桩机的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