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教案
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
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德育工作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渗透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决定制定各学科德育渗透实施方案,将德育工作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二、目标原则1. 目标:通过学科德育渗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原则:坚持德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注重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个体差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调动学生主体作用。
三、具体措施1. 语文学科(1)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2)通过文言文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3)通过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 数学学科(1)结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结合数学史,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3. 英语学科(1)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增进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和尊重;(2)开展英语角等活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合作意识;(3)引入英语励志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 物理学科(1)结合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探究精神;(2)通过物理学史学习,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3)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能源、环保等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5. 化学科(1)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增强环保意识;(2)结合化学知识,介绍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3)通过化学科普,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学科德育渗透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校学科德育工作;2.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德育渗透意识和能力;3. 完善评价机制,将学科德育渗透纳入教师教学评价体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4. 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科德育渗透中的重要作用。
初中道法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初中道法学科渗透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道法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原则,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道德规范: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负责任、助人为乐等。
2. 道德观念:公平正义、团队合作、爱国守法、敬业奉献等。
3. 德育故事:古今中外的道德典范和感人事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道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刻理解道德的意义。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道德典范和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道德争议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反思自己的道德行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道德判断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评价,评估学生的道德判断力。
3. 道德行为: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评估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道法教材。
2. 案例素材:古今中外的道德典范和感人事迹。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德育教育的日常化,将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2. 结合时事热点,选取具有时代感的案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实践能力。
4. 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道德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5.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计划
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学科德育浸透工作方案1一、指导思想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培养品德优良的学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包含着这一层意思,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进展施行的,而素质教育又是把德育放在一个很大的位置上加以考量的。
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成为新课程下的一个崭新的话题。
德育浸透是基于科学课程标准的育人因素。
《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中就表达初德育方面的目的,在“科学探究”和“科学知识”两大目的中也有详细的表达。
在进展科学教学时,我们要发挥在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不要在科学教学中带上沉重的“镣铐”,偏离教学的根本。
要处理好教学和德育教育的问题关系,这也是科学教学过程中德育浸透的一门艺术。
二、详细措施1、利用教材文本浸透德育教育就目前的科学教材而言,假如牵强附会的话,每一课都可以挖掘德育教育内容。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那种挖掘很容易让课堂的情感付之东流。
因此,在这里强调应该是“科学的利用”而并非是“努力的利用”文本来施行德育教育。
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最重要的是把握好教材,把握好教材文本,寻找德育教育的切入点。
可以这样说,老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浸透才能完全取决于老师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
所以,老师要研究教材文本的依托性、前瞻性和德育的浸透性。
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切入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更应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
科学课程的德育价值就蕴藏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之中。
把握好每一个蕴含的教育契机,并扑捉到它,使它成为最有效的德育教育资。
如三年级《我看到了什么》一课,安排了“看图上的大树”、“回想以前在大树前看到什么”、“到一棵真正大树前看到什么”、“和同学们交流”等内容,通过经历上述活动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要实事求是。
随着学习的深化到中高年级又转向情感价值的培养上来。
在物质的溶解性实验时,在这方面就落实的好了,大局部学生可以做好,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道德素养。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5篇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德育渗透教案1一、教学设计说明:作为政府权力行使的三个环节之一的执行环节——依法行政,体现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本节设计主线是让学生通过两段情景材料谈谈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这种做法的认识,探究对政府的这种不作为对人民群众、对政府自身、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危害,使学生加深对依法行政的重要性的认识。
同时提出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管理水平以及政府如何做到审慎用权科学民主决策。
主要内容是学习依法行政的原因和意义以及如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政府如何科学民主决策等。
二、研讨主题:新授课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运用三、课堂评价:1.学生参与度:由于学生已在前一天晚上对本课的自主探究学案做了预习,因此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
2.问题设计:设计编排合理,在课本基础上对梯度思考有所改进,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所提高。
3.教师引导:新课导入自然顺畅,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缺乏向纵深发展。
4.课堂对话:教师富有亲和力,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融洽。
5.知识落实:梯度思考回答问题合理,正确性高。
注重知识的落实与巩固。
学生记忆较快。
6.总体评价:从教学过程来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较好,识记熟练,探究问题的意识较强,但学生探究时的问题引导有偏离主题的现象。
四、课后反思1.成功之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通过情景导入,课堂自然顺畅,学生巩固落实较好。
最后知识体系构建符合本课的主旨。
2.个人特色:自主学案编排合理,导入自然。
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课堂互动效果好。
3.存在问题: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虽有探究意识,但学生小组在探究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初中历史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并重视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价值和作用;2.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尊重和敬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3.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主要事件和英雄人物;3.明白历史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和价值;2.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和爱国精神的理解和尊重。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教科书》;2.幻灯片、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3.笔、纸等教学用具。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启发学生对历史教育的思考和认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学习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15分钟)1.通过教材讲解,介绍中国近现代史主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特点;2.通过问题讨论和互动,激发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兴趣和思考。
三、探讨历史教育的价值和作用(15分钟)1.与学生讨论历史教育对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性;2.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意义和作用。
四、展示历史文化遗产(10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和尊重;2.引导学生探索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体会;2.引导学生对历史教育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反思,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悟。
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参观历史文化景点,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亲身体验和感受;2.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
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历史教育的心得体会;2.选择一个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撰写一篇有感情和思考的文章。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
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11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精选11篇)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努力从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两方面入手,系统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教学理论,按要求上好每一堂课,不断探究符合学生实际而又能推动其长远开展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续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天生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针对学生的德育根底,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
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标准自己的行为。
三、具体措施:(一)识字与写字方面。
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爱好,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会使用字典、词典,锻炼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标准、端正、整洁。
(二)阅读方面。
结合学校的“文化阅读”活动,发动学生多些朗读,标准学生发音,使学生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时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独立思考,学会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存,理解生词的意义。
引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留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
(三)习作方面。
引导学生留心四周事物,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留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常积存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奇感的词句;依据表达的需要,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能够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并且情愿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欢乐,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标题: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数学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包括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等。
2.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渗透点,如公平与正义、合作与分享、责任与尊重等。
2. 设计并实施一些有针对性的数学活动,以促进学生德育素养和数学水平的提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数学学科知识,以及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案例和教学资料。
2. 确定适合学生年龄和学习水平的数学活动和任务。
3. 准备教学过程中可能需要用到的教具、练习题和评价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 结合与德育教育相关的案例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与数学学科有关的德育主题,如公平、正义、合作等。
2. 提出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数学学科中体现德育素养。
二、知识探究:1. 选择适合的数学学科知识点,与德育主题进行关联,例如以解方程为例,引出公平正义的概念。
2. 设计实践性任务,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培养他们的德育素养。
三、合作交流:1. 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任务,鼓励他们共同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在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实践应用:1. 规划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实际的数学实践,如组织数学棋盘游戏,解决数学迷题等。
2. 引导学生在数学实践中体验公平与正义,并培养他们在活动中展现的合作精神和团队责任感。
五、总结评价:1. 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学科与德育教育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2. 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包括数学学科水平和德育素养的表现,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肯定。
教学延伸:1. 将数学学科与更多的德育主题进行渗透,如诚信、自律等,设计更多的实践任务和活动。
2. 扩大德育教育在其他学科中的渗透力度,促进跨学科的德育教育。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学科知识,掌握相关技能。
2.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获取知识。
2.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科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形成积极的学科情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
2. 学生能够认识到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学科知识的德育内涵1. 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分析学科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第二课时: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1. 举例说明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课时:学科思维方法的培养1. 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如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
2. 培养学生运用学科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课时:学科情感的培养1. 引导学生感受学科的美,培养学科情感。
2. 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课时:学科道德规范的学习1. 引导学生了解学科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等。
2. 培养学生遵守学科道德规范的习惯,提升个人品质。
三、教学措施:1.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注重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能力。
3. 学生的学科情感态度及道德规范表现。
五、教学时间:1. 第一课时:45分钟2. 第二课时:45分钟3. 第三课时:45分钟4. 第四课时:45分钟5. 第五课时:45分钟六、教学内容:第六课时: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 分析学科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
初中渗透德育的教案
初中渗透德育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3. 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道德教育: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团结互助等。
2. 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历史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
3. 思想教育: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观念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道德故事、名人名言、歌曲、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道德观念、爱国主义精神、思想觉悟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道德行为和不良行为,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类似问题。
4.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如道德演讲、征文比赛、文艺表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5. 总结提升: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和思想觉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道德观念、爱国主义精神、思想觉悟等方面的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道德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判断和处理类似问题。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锻炼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道德演讲、征文比赛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知识。
初中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初中语文渗透德育教案篇一: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初中语文教育中德育的渗透利用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进行渗透德育教育,既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语文老师的责任。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和重要性1、是更好地实现中学德育目标、促进中学德育工作开展的需要。
从中学阶段德育的目标来看,有许多方面与语言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一致、相符合,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都有着十分直接或间接的体现。
所以,在进行初中语言教育过程中,根据中学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语言教学的一些内容进行强化,将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水平,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学德育目标,促进中学德育工作开展。
2、是完善中学德育内容、充实中学德育手段的需要。
中学阶段德育的内容,在初中语言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
同时,语言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也对中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
另外,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实现对中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中学德育手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初中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中学德育手段。
3、是解决当前初中语文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
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中学不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就难以意识到初中语文教学对中学生德育的重要意义,不注意发挥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初中语文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上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的层面,对教材的德育内容挖掘的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初中语文教师功底不够扎实,上课方式、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初中语文教学加强对中学生的德育。
这都影响到初中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学科渗透德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在学习学科知识的也要注重德育的培养。
2. 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等德育素养。
3. 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激发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热爱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2.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3.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教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实践方法,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介绍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视。
2. 讲解:讲解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出具体的方法和策略。
3. 案例分析:分析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案例,让学生具体感受德育的实践效果。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自己所学的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分享彼此的思考和经验。
5. 总结:总结学科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强调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也要注重德育的培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对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学生思考力: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能力和思考力。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认可程度,以便进行教学改进。
六、教学实践:1. 设计与学科相关的德育活动,如科学实验中的诚信、合作等。
2.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内容,适时引入德育教育,如数学教学中的公平、正义等。
3. 组织学科知识的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历史教学中的实地考察、文化传承等。
七、德育评价:1. 学生道德行为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内外道德行为表现,了解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
2. 学生学科成绩评价:评估学生在学科知识学习中的进步,了解德育对学科学习的促进作用。
小学美术《学科德育渗透》教案
此外,课程中的德育渗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描绘社区,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我觉得这个目标在本次教学中得到了较好的实现,学生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关注了社区的美,也关注到了社区中的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社区的特点,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美术手法表现社区的特色。在这部分,我发现学生们对于线条、色彩的运用还存在一些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他们,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他们掌握这些基本技巧。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进行了创作实践。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意思维,将个人情感融入作品。我觉得这个环节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仅提高了他们的美术表现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我们的社区》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自己生活的社区?”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社区的美好与和谐。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小学美术《学科德育渗透》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学科德育渗透》教案,本章节内容基于《人美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七课《我们的社区》。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引导学生了解和观察自己生活的社区环境,关注社区的美好与和谐;2.培养学生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社区生活的热爱和赞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3.德育渗透:通过描绘社区,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第一章:导入与目标设定1.1 教学背景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学生对德育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进一步深化1.2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二章: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内容选取适合的语文教材,包括古诗、散文、小说等结合德育主题,选取有关道德、品德、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文章2.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音频等第三章:德育教学设计与实施3.1 德育教学设计确定每个课文的德育主题,如诚信、友善、尊重他人等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2 德育教学实施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德育元素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第四章:德育教学评价与反馈4.1 德育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法,如口头提问、小组讨论、作文写作等对学生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价,包括态度、参与度、思考能力等4.2 德育教学反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德育素养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措施5.2 教学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将德育融入语文教学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第六章:案例分析与讨论6.1 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育案例,涉及不同年龄层和社会背景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及其背后的道德观念6.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第七章:小组合作与实践活动7.1 教学内容设计小组合作项目,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安排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7.2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德育知识付诸实践第八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8.1 教学内容探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德育方面的相互作用分享成功案例,分析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点8.2 教学方法采用讲座法,邀请专家或家长分享经验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方式第九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9.1 教学内容探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联系分析德育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促进作用9.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第十章:教学评价与反思10.1 教学评价设计评价方法,如德育知识测试、心理素质评估等对学生的德育水平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10.2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改进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与目标设定补充和说明: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德育的意义。
学科实施德育教育渗透方案
官池镇拜家小学学科实施德育渗透透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在各学科教育活动中都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文化知识、态度技能、价值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加强道德教育在新课程各学科中的渗透,有利于“整体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培养中潜移默化、点滴浸润实现的。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积极实施德育渗透。
二、学科德育渗透的途径1、德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内容。
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道德意识的渗透培养。
2、结合学科学习渗透学科中有些内容在德育意义上很有代表性,有些内容本身就是很好的德育教材。
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向学生传输道德文化知识。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学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由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特点决定的:(1)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2)教师形象具有教育性;(3)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4)明确掌握知识与加强德育的关系;(5)注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指导;(6)深入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
因此,学科教材本身就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一句话,具有教育性。
3、结合课堂练习应用渗透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仅有道德文化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在组织课堂活动时,要多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4、结合课外活动渗透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德育得到有效延伸,更灵活贴切地实施德育。
让学生自主地我学我育、学用结合,从而提高育人质量。
三、学科德育渗透的内容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2、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的行为习惯教育;3、渗透中华传统美德教育;4、渗透爱国主义教育;5、渗透集体主义教育;四、学科德育渗透要求1、学校、德育工作者、学科教师要端正德育思想,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育人观,正确评价学生。
2024年道德与法治学科德育渗透计划
在2024年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法治意识和公民素养。
以下是一份针对2024年的德育渗透计划,旨在通过学科教学,将德育内容有机融入课程,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1.道德观念培养: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传统美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能够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准则。
2.法治意识提升:加强法治教育,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培养他们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公民素养培育:通过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公共事务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结合时政热点:紧跟国内外重大时事,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2.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道德与法治内容,通过问题探究、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3.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法律宣传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
三、具体实施措施1.课堂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讨论、辩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与法治的相关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主题活动:定期举办以道德与法治为主题的班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3.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形成家校合力。
四、评价与反馈1.过程性评价:通过观察、作业、课堂表现等,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进行持续评价,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策略。
2.终结性评价:通过考试、项目评估等形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促进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五、保障措施1.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德育与法治教育相关的培训和研讨会,提升教师的德育渗透能力和法治教育水平。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9篇
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9篇小学学科渗透德育工作计划 (1)1、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小学英语教材选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
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实施中西文明礼仪教育是一大重点。
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称谓、问候、告别、重大节日问候的得体运用,能对一般的赞扬、请求作出适当反应等。
如早上见面互相说声"Good morning",新年互相祝贺"Happy new year"、互送贺卡,得到别人帮助记住说声"Thank you"。
2、渗透良好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教师要结合不同话题教学内容灵活地联系学生实际,对其进行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锻炼习惯教育。
如《PEP英语》,PEP 4 UNIT 2谈论时间,让学生在课文故事学习中学会珍惜时间,安排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以下案例均选自《PEP英语》教材);PEP 2 UNIT 3谈论水果,通过熊猫盼盼吃水果的故事,教育学生不能贪嘴,要养成科学地食用水果的习惯。
3、渗透社会美德教育社会美德内容广泛,英语学科要和其它学科一道全面渗透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等美德教育。
如pep4谈论职业,让学生知道每种职业都是社会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人人平等,人人都在为社会作贡献,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pep 2第二单元I can sing arain bow教学,让学生体验到了欣赏彩虹、唱彩虹歌的乐趣之后,告诉学生:彩虹虽然美丽,但现在很少见了,因为空气变的越来越不清洁了,我们人人都要做环保卫士才能看到彩虹;pep 4 atthe farm教学,学习动农场里的动物,孩子们无不发出友好欢快的笑声,我适时告诉学生:鸟类和其它有益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要多关心他们、保护他们。
4、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英语教育属跨文化教育。
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形成对待外来文化和本国文化的合理的跨文化心态,既不可形成妄自尊大、闭关锁国的心态,也不可形成崇洋媚外、妄自菲薄的心态。
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教案模板
【课题名称】:XX学科德育渗透教学【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XX学科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德育情感。
【教学重点】:1. 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XX学科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教学难点】:1. XX学科复杂理论的把握。
2. XX学科实践操作中的难点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教学资源。
2. 教学辅助工具(如实验器材、模型等)。
3. 学生预习情况调查。
【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时事热点、生活实际或学生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要求。
二、讲授新课1. 按照教学计划,详细讲解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结合教学案例,分析XX学科的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学科价值。
3. 针对教学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示范。
三、德育渗透1. 结合XX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科学习。
2.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等德育情感。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实践操作1. 安排学生进行XX学科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XX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德育渗透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2. 学生参与度如何,学习效果如何。
3. 德育渗透是否有效,学生的德育情感是否得到提升。
一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优秀8篇
一年级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案优秀8篇德育活动课教案篇一班会目标1、正确认识自己所背负的压力,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
2、树立自强进取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让学生初步形成主动磨练自己的意识,培养勇于承受压力的能力。
班会形式故事交流、学生讨论、励志名言交流、宣誓、合唱班会准备1、要求全班学生对“如何对待压力”先做一定思考。
2、制作课件。
流程及内容第一个环节:导入通过埃及的一个古老的传说引入。
(明确:人要生存就必然担负着许多责任和压力。
)第二个环节:看动画《蜗牛与黄鹂鸟》听歌曲。
要求同学们据动画中的一些启示去归纳出自己的答案。
第三个环节:展现三个小故事。
学生提供其他的故事,互相交流故事中得出启示。
(明确:前进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有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意识。
)第四个环节:念念励志名言。
(为自己提供座右铭,为自己打气。
明确:应正确对待压力。
)第五个环节: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小结。
(反思自己的做法,并改进)第六个环节:共同宣誓(班级励志,互相鼓励,化压力为动力,促进自己追求理想。
)第七个环节:播放周杰伦的《蜗牛》。
全班同学合唱。
第八个环节:班主任讲话,总结。
班主任寄语同学们,雄鹰到达金字塔顶尖,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上去。
而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
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
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
我相信定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掉下来再爬。
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只要你上去了,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如果我们的生命不为自己留下一些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你的生命就是白过的。
人生是一个背着“壳”前行的过程。
不管壳有多重,希望同学们能够像蜗牛那样,化压力为动力,凭借自己的执著和自强,爬上自己心中的金字塔。
德育课的教案篇二课题:学会宽容教学目的:引导学生明确对别人宽容的重要性,了解宽容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三、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活动角、剪刀、水彩笔、木棒、纸。
四、教学媒体的选用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书角,
2 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2、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并立志为人民、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的一代新人。
年月
1、引导观察,比较大小。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创设冲突,引发争论。
师:你能画一个很大的角吗?
3、在视频仪上展示,提问:你认为哪个角大?为什么?
4、直观演示:
①课件演示:有两边重合,向左旋转;②拉活动角
5、师:根据观察和活动,上面的角到底谁大,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说一说哪一个角大?
2、学生画角,小组讨论。
3、学生仔细观察,感知它的变化
4、学生拉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距离有关) 让孩子经历实践活动沟通了学生经验与知识的联系,获得感性知识并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交叉开的程度有关,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总结欣赏延
伸 1、师:这节课,每位小朋友都开动脑筋,经历指、画、做、摸、想等活动,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完成板书,认识角。
六、自我评价
1、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回归生活。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时,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个悠扬动听的音乐和一幅幅美的图片和建筑物,这样一个情境,不仅让学生看到了角的广泛应用,并感受到了数学的魁力,从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做角—操作内化、实践体验 1、谈话: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谁的手最巧?
2、师巡视
3、师:通过展示你们发现了什么? 1、做角:用毛线、吸管、小棒等学具做角。
2、交流做法
3、展示、相互评价
4、议一议 做、比、议、评,体会解决问题策略性的多样化,这一过程即巩固对角的认识,又为学习角的大小架起了桥梁。
(三)感知大小—实践活动、感悟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认识角
一、教学目标的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
画角:看来大家对角的认识有些不同,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
3 谈话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意义的角具有仕么样的特点呢? 1、说生活中的角
2、指角 (选择自己喜欢 的图形)
3 画角:在纸上试画,说说画的角是怎样的)
为学生学习数学角创设具体情境打开思路,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生活中的具体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根据
②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课件演示(实物图:五角星、扇子、山羊等)
1、观察交流、初步理解角的形成过程
2、学生画角
3、汇报你是怎样画的
4、汇报角各部分名称
5、学生练习、评价 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过程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然后通过看、画、找等多种感官活动初步建立角的表象,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体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一)、操作感知、自主构建
1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从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
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画角、课件演示(从一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的线)。
3、师:动动小手也画一个角,好吗?
4、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画的。
5、学习角各部分名称(自学教材)。
6、练习内化、丰富表象、课件演示。
①判断,深化表象(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