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流利地朗读。
3.能够理解生字词和句子。
4.能够按要求完成课文内容理解题目。
5.能够模仿横批。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熟练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生字词和句子。
2.完成课文内容理解题目。
四、教学准备
1.课文教材
2.PPT课件
3.生字词卡片
4.黑板和彩色粉笔
5.计时器
五、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阶段
1.绘制好教学大纲
2.准备好所有课程材料
2. 课堂导入
1.向学生介绍课文内容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课文学习阶段
1.老师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生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3.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分组讨论课文内容
4. 拓展练习
1.请学生模仿横批
2.让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编故事
5. 总结与作业布置
1.复习课文要点
2.布置完成课后习题的作业
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学生参与积极,表现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生字词和句子的理解上遇到了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下节课将增加互动环节,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七、教学反馈
根据本节课的情况,我将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6》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6》教案设计一、教学背景•教学内容: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6》。
•教学对象:学生。
•教学目标:–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强化感知、感悟能力,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学会运用“改写法”达到形象深化,提高语文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预习设计•阅读与复述:让学生在家自学课文内容,然后复述课文。
同时,鼓励学生留意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提问和思考:提供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如“小葫芦对小熊做了什么?小熊是怎么态度发生了变化的?小熊与小葫芦的友谊为什么会变得更加紧密了?”等。
2. 上课设计•课前复述:让学生互相复述课文,帮助记忆和掌握重点内容。
•导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朋友之间友谊的变化,引出课文中人物情感变化的话题。
•阅读讲解:以课文为例子,鼓励学生理解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强化感知、感悟能力。
•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文中改写“迟迟不回家”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进行自己的改写,强化文字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分享自己改写的内容,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理解。
3. 课后作业设计•书写复述: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通过书写形式复述课文,以检验掌握情况。
•问答练习:提供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并回答,如“小葫芦为什么迟迟不回家?”、“小熊发现小葫芦还有什么缺点?”等。
•改写练习:让学生继续进行改写练习,深化文字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阅读讲解法:通过阅读文章,让学生理解人物的情感变化。
•模仿练习法:通过模仿“迟迟不回家”的情景,帮助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创造性,进行自己的改写。
•组织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课文理解。
四、教学效果评价•在课堂练习中,学生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这个主题的感受和理解进行了讨论和分享。
•教学评价考核方式是以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为评价标准,分别通过课前预习、上课练习及课后作业练习来评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单元。
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包括精读课文《观潮》、《走月亮》,以及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字词句篇”等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景观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表达。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体验。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案例教学法:分析课文中的典型语句,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表达自然景观。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关于自然景观的图片、文字资料,用于课堂讨论和展示。
3.作业本:准备学生的作业本,以便于批改和反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自然景观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观潮》,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然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
2. 理解词义,学运用。
( 1)小组交流,理解词语的意思。
( 2)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指导并小结。
①打头阵:率领人马在前面进攻。喻处事积极,在前面带头做。
造句:让那些人先去打头阵,我们再跟着加入。
②挑大梁:意思是泛指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承担关键的任务,
承担对全局有主要作用的工作。比喻起骨干作用。
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戏剧家。 有一次在国外, 他看到一个小姑娘, 长着一双
闪亮的大眼睛,头上戴着大红蝴蝶结,显得聪明伶俐。萧伯纳非常高兴,同她玩
了很久。
临别的时候,萧伯纳把头一扬,幽默地对小姑娘说: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的
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闻名的萧伯纳!”
“先生,您就是萧伯纳?”“怎么,难道我不像吗?”“可是,您怎么会说
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会有新的收获。
( 6)
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 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 丰富自己
对文章的理解。
2. 学生自由读句子,说说你读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3. 学生自由发言。
4. 学习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读书方法。
( 1)画出相应的词语;
3. 我拓展,我积累。
第 6 页共 7 页
小结: 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 试着记一记: 一日为师, 终生为父; 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了解词语含义的理解,积累运用到写作中。】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蔬菜, 知道了碰钉子等词语什么意思, 怎样 用,还学积累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等一些八字的成语,知道怎样用这些来 指导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今天的收获真不少呀! 六、课后作业:积累惯用语及八字成语,写在积累本上。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
3.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4.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5.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
【核心素养】能梳理、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教学重点】1.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2.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自主交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阅读书籍的时候,在文中空白处对文章进行点评和注解,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掌握书中的内容,还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广泛的知识。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阅读中批注的话题吧。
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2.课件出示课本“交流平台”内容。
3.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4.说一说通过这几段话你了解到的关于批注的知识。
预设:我发现这几段话告诉了我们:在什么地方作批注、怎样作批注、作完批注怎么办。
5.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6.全班交流。
7.教师讲解。
(1)批注的位置。
(2)批注的分类。
(注释、提要、批语、警语)(3)作批注的注意点。
①用语简洁、精练,语言通顺,不能太烦琐,用自己的话准确概括,做到言简意赅。
②在原书的空白地方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标出原句,写不下可另附其他纸张。
如果该书你准备阅读多次,注意每次用不同颜色的笔批注。
(4)批注符号的正确使用。
三、学习“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
2.教师领读词语。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
4.学生再次认读,说一说这些词语出现在生活中的什么地方。
(生活中识字)5.引导学生把词语和图片用线连起来,再读一读。
6.在小组内交流连线是否正确,并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识字。
四、学习“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第一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及反思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及反思一、教案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语文园地六》。
2. 教学目标•理解并能够朗读课文•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能够简单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准确•难点:对课文进行简单的表达和感悟4. 教学方法•听说结合:通过听、说、读的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合式教学:结合唱歌、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通过引言或图片引出本课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展开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生词和句子,确保学生理解。
第三步:练习1.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完成相关练习和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步:总结1.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6. 教学评价•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思考。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
二、反思本次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
首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非常关键的。
我发现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要注重生动形象的描述,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在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表达和互动,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最后,需要不断总结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带来帮助。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经验和教训,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语文园地(教案)教学目标1. 结合本单元的阅读批注,交流并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韭、芥”等8 个生字。
3. 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4. 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5. 能积累6 个八字成语。
教学准备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结合本单元的阅读批注,交流并总结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 联系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韭、芥”等8 个生字。
教具准备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Ⅰ交流平台1. 导入: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用批注的方法阅读,下面我们梳理、总结一下作批注的角度和方法。
(板书:语文园地批注的方法)2. 分小组,展开交流。
(1)课件出示交流提示。
①组内学习。
②全班交流,归纳总结。
③填写表格。
(2)完成表格,教师指导。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唤醒学生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通过合作梳理与交流,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丰富认知,激发学生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的兴趣。
Ⅱ识字加油站1. 情境导入,认读词语。
(1)同学们平时和妈妈去过菜市场吗?(课件出示各类蔬菜的图片)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8 个词语,让学生认读。
2. 观察这些词语,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1)学生朗读观察。
(2)自由发言,教师指导。
①这些词语都是蔬菜的名称。
②除了第一行“韭菜”的“韭”和第二行“辣椒”的“椒”不是草字头以外,其他注音字都是草字头。
(3)识记生字。
提示:“韭”是象形字,“非”表示韭菜,“一”表示土地;其他都是形声字,可用形旁声旁的方法识记,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式进行趣味识记。
(板书:归类识字)3. 同桌互读蔬菜名,圈出自己喜欢吃的蔬菜的名字。
【设计意图】先借助图片识词、分类识记生字,最后回归生活识字,整个过程扎实有效。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交流自己在阅读中进行边读边批注的方法和收获。
2.认识常见蔬菜的名称,学习书写蔬菜名称。
3.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运用的场合。
4.阅读、体验、积累八字成语。
教学重点认识常见蔬菜的名称,学习书写蔬菜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注意运用的场合。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课件出示句子。
A.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读文章时,遇到写得好的地方、有启发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随时都可以作批注。
B.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
C.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
D.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学生认真读句子,体会句子的意思,在组内交流阅读时作批注的体会。
3.选代表在班级交流阅读时作批注体会。
4.师生共同评价。
二、识字加油站1.出示表示蔬菜的词语。
韭菜芥菜芹菜青蒜辣椒莲藕红薯芋头2.读一读,记一记,想一想,你认识这些蔬菜吗?3.同桌之间交流,你还认识哪些蔬菜,记得菜名。
4.多读几遍词语后,抄写表示蔬菜名称的词语,记住字音和字形。
三、词句段运用(一)你知道下面词语的意思吗?说说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打头阵挑大梁占上风破天荒栽跟头敲边鼓开绿灯碰钉子1.读词语,想想表达的意思。
2.在小组内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打头阵】比喻冲在前边带头干。
【挑大梁】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占上风】保持优越位置。
【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栽跟头】比喻失败或出丑。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
【开绿灯】比喻准许做某事。
【碰钉子】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3.交流一下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二)选一个词,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
害怕生气自豪快乐着急伤心1.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例如写“害怕”⊙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部编版)

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交流平台”教给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学习方法。
“识字加油站”中认识和识记菜蔬。
“词句段运用”教会学生使用生动的俗语和学习表达不同的心情。
“日积月累”旨在积累八个字成语。
阅读文章时学会用批注的方法,本单元课文、“交流平台”进行了学习和总结。
俗语学生平时关注得较少,把俗语用贴切,是教学和日常生活都要重视的。
选一个表达心情的词语用描写动作来表现这种情感是一个难点。
1.把时间和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
2.充分利用书本上提供的范例引导学生发现并及时总结学法。
3.“词句段运用”中要重视积累和运用并重,更要在运用中体会。
4.“日积月累”侧重理解、背诵成语。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补充一些成语。
【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批注法阅读文章。
2.学会围绕重点词语写一段话。
3.理解、背诵成语。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安慰别人。
通过具体动作的刻画表达人物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俗语和成语的魅力。
重点围绕重点词语写一段话,通过具体动作的刻画表达人物心情。
难点通过具体动作的刻画表达人物心情。
理解、背诵成语。
1课时一、交流平台1.回顾本组学习内容,交流阅读课文的方法。
2.交流平台主要讲了什么?概括出来。
(批注法来阅读文章)3.用这种方法对文章作批注。
(1)阅读文章要在什么地方作批注。
好的地方(词用得好、写得生动); 有启发的地方、有疑问的地方、重点的地方(中心句、中心词、文章的关键句)。
(2)批注的方法:画一画,写一写。
(3)作批注对学习有什么好处。
4.同桌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的想法,给自己带来启示。
二、识字加油站1.同学看图片上的事物,你在超市中看到它们摆放在哪个区域?它们分为哪一类?学会归类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2认读这些字,你有什么发现?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极大地丰富我们的餐点,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营养,它们叫什么?我们吃的是它们的哪一部分?图文对照,边记字,边思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一、关于读文章作批注的地方,下面不适合的一项是( )A.遇到写得好的地方。
B.有启发的地方。
C.有疑问的地方。
D.浅显易懂的地方。
二、读下面的小短文,用以上方法作批注。
萧伯纳是英国有名的戏剧家。
有一次在国外,他看到一个小姑娘,长着一双闪亮的大眼睛,头上戴着大红蝴蝶结,显得聪明伶俐。
萧伯纳非常高兴,同她玩了很久。
临别的时候,萧伯纳把头一扬,幽默地对小姑娘说:“别忘了回去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闻名的萧伯纳!”“先生,您就是萧伯纳?”“怎么,难道我不像吗?”“可是,您怎么会说自己了不起呢?请回去也告诉您的妈妈,就说今天同您玩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萧伯纳愣住了,他觉得刚才自己太自以为是了,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
后来,萧伯纳常对人说:“一个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骄傲,要永远谦虚。
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启迪。
三、根据意思写出三字词语。
(1)开亮绿色的信号灯,比喻准许做某事或为某事提供方便。
( )(2)比喻承担重要的、起支柱作用的工作。
( )二、给下面蔬菜贴上菜名。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差之毫厘,谬miù以千里。
● 病从口入, 祸huò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sì马难追。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1)学生自由读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读,提示“差、谬、驷”的读音。
(3)引导:说说你读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4)学生自由发言。
预设:我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八个字的成语。
2.理解词义。
(1)引导:你大概知道哪些词语的意思?在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重点指导。
①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谬:错误。
“毫厘”与“千里”是反义词,分别比喻微小和巨大。
词语的意思是:开始相差一小点,结果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中的情节,并通过插图理解书中文字的含义;2.探讨故事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提高团队协作;二、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的主要发展线索;2.理解故事中涉及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2.分析故事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2.板书3.彩色插图4.小组合作活动的道具五、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教材《语文园地》,请学生观察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大概内容,并简要介绍故事背景。
第二部分:正式学习(30分钟)1.学生听教师朗读故事,师生共同讨论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2.学生跟读故事,并配合板书上的关键词,加深印象;3.教师指导学生分组,针对故事中的一个情节展开小组合作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4.学生阅读故事中相关知识点,理解难点。
第三部分:拓展学习(15分钟)1.学生自行阅读课外相关故事,扩展对人物性格的理解;2.学生模仿故事中的情节,编写小故事。
第四部分:总结及检测(10分钟)1.学生展示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并进行展示评比;2.教师出示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深入理解了故事的情节发展以及人物性格特征,提高了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合作能力。
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受情感,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语文园地》这篇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掌握生词和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义,能够准确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作者鲁迅,了解他是怎样写作《语文园地》这篇文章的。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读、说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学习《语文园地》,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义,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和意义;2. 学习《语文园地》的作者鲁迅,了解他的写作方式和创作动机。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2. 教具:录音机、幻灯片、图片资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与课文相关的音频素材,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语文园地》这篇课文的前半部分,大家还记得吗?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
在开始之前,我为大家准备了一段相关的音频,让我们先来听一下。
2. 学习课文(25分钟)(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跟读)教师:请大家认真听录音,跟读课文。
3. 理解课文(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图片资料,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同学们,在课文中,作者写了一个园地,这个园地里有很多不同的东西,请你们仔细看看这些图片,看看你们能不能和课文的内容联系起来。
4. 词语学习(15分钟)(教师出示包含重点词语的幻灯片,学生读音,理解意义)教师:我们接下来要学习一些重点词语,请大家跟着我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
(教师依次出示幻灯片,学生读音)5. 认识作者(10分钟)(教师介绍鲁迅并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语文园地》的作者是谁吗?没错,他就是鲁迅先生。
鲁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于我们的课文《语文园地》来说,鲁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园地,让我们去感受语文的魅力。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图;•能够从文本中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能够朗读诗文,理解其中的意义,并表达出相应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意图;•理解诗文的意义,并能表达出相关的感悟。
三、教学难点•找出古代诗人的创作意图;•理解抽象诗文中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教师:PPT课件、教学实物、题材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
•学生:课前预习相关内容,课堂参与积极。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或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学习诗文让学生朗读诗文,带领学生理解作者的用词和句式,引导学生分析诗文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3. 情感交流让学生围绕诗文中的情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看法。
4.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仿写或创作与诗文相关的作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 总结回顾通过小结和讨论,巩固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古代诗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从文本中获取情感和意义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七、课后作业1.阅读《语文园地六》中的其他诗文,思考作者的情感表达;2.完成一篇关于古代诗歌的短文,表达你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
愿大家都能成为懂得欣赏、热爱文学的好读者!。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六》优质示范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优质示范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阅读理解和写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
但同时,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阅读理解能力不强,写作思路不清晰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阅读理解技巧。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写作思路的清晰性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教学。
2.课文材料:准备课文及相关阅读材料,方便学生阅读。
3.写作纸张: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写作纸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味。
同时,教师对课文进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通过讨论,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总结批注的内容和方法。
2.补充识字量。
3.学会使用固定词语,能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并积累八字固定短语。
教学重点:1.明白批注的重要性,学会作批注。
2.会认8个生字,会用8个特殊词语,会背6个固定短语。
3.学会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心情。
课时安排:1课时一、交流平台1.出示名人批注和教材中的批注,导入话题。
导语:谁能告诉我,这些内容叫什么吗?(生答批注、旁批等均可)没错,这个就是批注,旁批其实是它的一种形式。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很早就出现了,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以前对儒家经典等书的注释。
是不是很古老呀?2.教师指导批注形式,学生交流、总结批注内容。
预设:批注的形式有三种,一是眉批,即批在书头;二是旁批,即批在句子旁;三是尾批,即批在一段之后。
教师可以搜集相关图片,一一展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
关于批注内容的分类,可以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批注,教师再补充比较精彩的批注,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
批注的内容大概有四类,即注释、提要、批语和警语。
不要求学生表达得非常准确,意思表达出来后教师再进行提炼即可。
3.引导学生体会批注的意义。
预设:点名学生讲述作批注和阅读他人批注时的感受,教师加以引导。
概括而言,自己作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他人的批注可以了解他人对文章1的看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4.教师提点批注方法,总结内容。
小结:看来人人都很认可批注对研究的帮助作用。
那么,人人记得养成这种好的研究惯,不要让它成为空口说哦。
当然,人人在作批注的时候也要讲究体式格局方法,圈点勾勒、文字表述要清楚清楚明了,可不能把书当做草稿纸哦。
二、识字加油站1.联系实际生活,激趣导入。
导语:老师前天去菜市场买菜时,发现有些菜自己居然叫不出名字,还得请教卖菜的师傅们。
你们平常去菜市场的机会更少,有些同学可能连一次菜市场也没逛过吧?为了防止你们像老师这样只会吃不会认,这堂课我们就来逛一逛“菜市场”。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

语文园地六教学目标1.交流作批注的方法及心得。
2.了解草字头大部分与植物或蔬菜相关,认识常见的蔬菜的名称。
3.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词语,会用动作描写表现不同词语的含义。
4.积累一些有关为人处世的八字格言。
5.了解一些词语、俗语的含义,会用合适的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表达心情。
重点1.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词语,会用动作描写表现不同词语的含义。
2.积累一些有关为人处世的八字格言。
难点1.交流作批注的方法及心得。
2.了解一些词语、俗语的含义,会用合适的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表达心情。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收集积累俗语。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经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怎样作批注,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作批注的方法。
预设:画线、写感受、写心得。
2.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这节课我们来整理一下作批注的方法。
(1)首先,批注可以写在什么位置?预设:文章的开头、字词句的中间、段或者文章的结尾。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同时课件出示:作批注的位置:眉批:批在书头上。
旁批:字词句的中间,书的左右侧。
尾批:段或者一篇文章的结尾。
(2)其次,批注用什么符号来写呢?预设:优美句段画横线或波浪线,好的词语画三角号或圆圈,不懂的地方画问号。
同学们说的这些都很有用,老师整理了一些批注秘籍,多媒体出示:3.交流批注。
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加深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吧。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是学会作批注,虽然在前面课文的学习中有学习批注,但不够系统,在“交流平台”这里,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熟知作批注的方法,从而很好地应用到平时的读书学习中去。
二、识字加油站1.学习了作批注的方法,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下面的这些字有什么规律。
课件出示词语:韭(jiǔ)菜.芥.(jiè)菜.芹.(qín)菜.青蒜.(suàn)辣椒(jiāo)莲藕..(ǒu)红薯.(shǔ)芋.(yù)头(找学生读生字,教师适时纠错,如“蒜”是平舌音,“薯”是翘舌音,“芋”是四声,不是二声。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能流畅朗读。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习的诗歌知识,进行表演。
3.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诗歌。
4.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热爱,增强对节日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能力。
•难点:正确运用语音语调朗读诗歌。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语文园地六》2.课件:包括课文内容及相关图片资料。
3.音频设备:用于播放课文录音及朗读。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回顾节日文化知识。
2.播放音频,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内容。
第二部分:学习1.学生跟随音频朗读课文,重点标出生字和生词。
2.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梳理诗歌结构和语言特点。
3.教师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第三部分:表演1.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2.让学生互相评价,提出表演中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3.教师点评每组表演,肯定表现出色的学生。
第四部分:总结1.老师带领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2.强化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节日活动。
五、课后作业1.背诵本课诗歌内容,并朗读给家人听。
2.搜集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并做简单的展示。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发现,学生在诗歌朗读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多加练习和引导。
在未来教学中,需要更多针对节日文化的课程设计,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现能力。
如果有任何建议或意见,欢迎大家提出交流。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六(人教部编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六》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文章和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几个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汉语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汉语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方面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分组名单。
4.相关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故事或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标题、作者、主要内容等。
3.操练(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认读和理解,可以通过卡片游戏、小组竞赛等方式进行。
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或进行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针对课文内容进行相关写作练习,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
同时,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 教案

1.能梳理、总结作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1.能梳理、总结作批注的方法和意义。
2.能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认识“韭”等7个生字。
3.能正确理解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打头阵、挑大梁”等惯用语;能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的心情。
4.能积累6个八字成语。
课件。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让我们一起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语文园地)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
(1)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出示课件2)这一单元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就像《牛和鹅》,文章故事性强,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赶这一部分时,作者将鹅的________,“我”的________,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以及对“我”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细致刻画,把“我”被鹅追赶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可以归纳为四部分: , , ,;《陀螺》通过叙述作者用一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从中悟到了“________”的道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梳理学过的课文内容,对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2)学习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的方法。
(出示课件3)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
(3)总结作批注的意义。
①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会有新的收获。
②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己作的批注,了解别人对文章的想法,丰富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2.识字加油站。
(出示课件4、5)韭菜芹菜青蒜辣椒莲藕红薯芋头(1)自由读词语,把难读的生字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借助泡泡,引导学生把蔬菜名和对应的插图连起来,理解词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习作写信活动分析: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学习写信。
课本上给出了一篇书信范例,意在通过这样直观的呈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信的格式是怎样的,知道信里可以写什么内容,明确写信的好处。
此外,课文还告知了寄信之前需要写信封的事,让学生了解寄信的流程。
教学时,不但要指导学生把握书信的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特点,还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写信的兴趣,鼓励学生与异地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
一般来说,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学会敞开心怀,勇敢讲述自己的见闻、情感,再加上课堂上的学习、交流,学生写好一封信并不困难。
培养学生写信的能力,不仅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应用文这一特殊文体,更能帮助学生维系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
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写信及信封的方法。
2.能够运用书信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3.培养热爱写信的爱好,提高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重点难点:1.能够运用正确的写作格式写一封信。
2.注意书信中语言表达的精确度、明确性及简洁性。
3.注意情感的真实动人。
教学准备:教师:1.多媒体课件。
2.提前安排学生思考想给谁写信。
学生:准备信封、信纸和邮票。
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1.播放《见字如面》《信·中国》等朗诵名人书信的视频片段,师生共同聆听故事。
2.说一说名人的书信带给自己的感受。
思考: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信中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让你生发出什么情绪?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对“信”这一文体的理解。
过渡: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
在古代,它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不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也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情怀,还有报平安的深层含义。
现在,交流信息的手段日益丰富,但书信仍然具有其特殊的魅力。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这一文体,学习如何写一封信。
二、研读范例,交流方法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书信范文,分组讨论。
思考:(1)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交代了什么内容?(2)信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1)这封信是小杰写给自己的叔叔的,他告诉叔叔自己搬进了新校园,很开心,同时传达了家人对叔叔的问候。
(2)①格式方面:书信可分为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六个部分。
第一行写称呼,应顶格。
第二行空两格后写问候语。
第三行开始为正文部分,可以分为若干段来写。
祝福语可以接在正文后,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
另起一行时要注意,祝福词单独一行空两格,无标点;祝福的内容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后面一般加感叹号。
署名和日期分别占一行,均写在右侧。
顺口溜:称呼顶格写,后面用冒号。
问候空两格,谦虚有礼貌。
正文空两格,内容最重要。
结尾另起段,祝福不可少。
署名右下方,不要太潦草。
日期写精确,标于右下角。
②内容方面:书信的目的是互通消息、交流感情,那么内容就应该是告知收信人自己的消息,询问收信人的相关情况,传达自己对收信人的感情,所有自己想知道的或想让对方知道的都可以写在信中。
3.再读范文,教师点拨重点。
过渡:书信的正确格式我们都已经了解了,它的正文部分才是我们的写作重点。
那么书信的正文部分该怎么写呢?可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吗?还是说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请大家再读一读范文,看看小作者是怎么处理书信正文的。
(1)引导学生说清楚主要内容。
明确:这封信的正文部分有三段,第一段是回复收信人寄书的消息,第二段是告知自己搬进新的校园,最后一段是询问收信人过年是否回来。
从内容上可以看出,第二段写得最为详细,这也是该信的重点内容。
作者先讲述好消息是什么,再描述新校园设施齐全、先进,最后写大家的感受,内容具体,情感真挚。
而每一段的内容都饱含着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让读者体会到了小作者与叔叔之间浓厚的亲情。
(2)教师总结归纳写信的要领。
明确:要想把信写得体,就要在确保格式正确的基础上表达真情实感。
信里的话必须是写信人自己的语言,表达的应是写信人自己的心声。
在具体的写作中,要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情感抒发自然。
同时要注意,书信的语言相对来说比较简洁,事情写清楚,感情表达明白即可,不需要大段的铺陈和细致的刻画。
4.出示信封,交流写作的注意事项。
(1)引导学生观察信封的结构,讨论信封上需要填什么信息。
明确:需要填收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地址,需要双方的邮政编码,同时需要邮资即购买邮票。
(2)学习信封的正确填写格式。
明确:左上角写收信人的邮编,中间横线或空白处先写收信人的地址,再写收信人姓名,最后写寄信人地址,右下角写寄信人的邮编。
所写内容要正确无误,收信人的地址要具体,保证邮差能准确投递。
三、精选素材,完成初稿1.教师出示习作要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确定写作对象。
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什么心里话不好当面对老师或亲友说?你们有没有什么事想要向别人倾吐或请教?试着给他们写一封信吧。
收信人可以是你们的老师,可以是你们远方的朋友,可以是你们尊重的长辈……想一想,你们最想给谁写信呢?2.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想要诉说的内容,确定正文内容。
预设:学生只要有话可说,表达自己的心声即可。
教师可以进行提示,如可以写自己的建议、要求、愿望,可以表达感谢,可以发表见解,可以写自己的见闻、遭遇,等等,让学生不要因为新的文体而受约束。
3.练习写作。
学生根据交流的内容,仿照例文的格式,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写一封信。
4.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四、点评习作,修改誊写1.投影出示几篇典型的习作初稿,师生集体修改。
评议重点:(1)格式是否符合要求;(2)正文表达是否通顺明白;(3)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
2.学生尝试自己修改习作。
修改重点:(1)改正错别字、错用标点;(2)改正读不通顺的语句;(3)改正格式错误的地方;(4)看看哪些地方需要补充,哪些地方可以删去。
3.小组间交流习作,互相修改评分。
4.小组推选佳作进行朗读展示,教师点评。
点评重点:(1)内容真实,有条理;(2)态度真诚,感情真挚;(3)用语礼貌,符合双方的身份;(4)详略得当,语言简洁。
【优秀习作范文】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亲爱的妈妈:您好!妈妈,感谢您让我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里。
您和爸爸十分疼爱我,尤其是您!①您每天工作特别忙,还亲自给我穿衣服、收拾书包、送我上学……总之我的一切生活都由您料理。
我想自己做这些事,可您总说我是个孩子,只要用心学习就行。
可是,妈妈,我想对您说,您对我太溺爱了。
②记得有一次,放学之后我要去学英语。
那天您和爸爸都没时间,我就自己去了英语学校。
事后,我高兴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您,本以为这样做会得到您的夸奖,夸我长大了,然而我得到的却是您严厉的训斥。
您担心我会遇到坏人,您担心我过马路会不小心,您担心……③在生活中,我去刷碗,您怕我把碗打碎;我洗袜子,您说我洗不干净;我帮您收拾房间,您说我捣乱。
妈妈,我已经10岁了,是四年级的学生了,再也不是蹒跚学步的小孩子了。
④我的好妈妈,我知道您深深地爱着我,可是,您应该让我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照顾自己,因为我终究要长大,要独自去外面上学、工作……我真的担心那时您会受不了,更担心我无法独自生活。
妈妈,我想对您说,您给了我翅膀,就让我自己去飞吧!⑤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您的女儿玲玲2018年5月16日句段赏析:①开头先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②列举妈妈在生活上对“我”的照顾,引出文章中心:妈妈太溺爱“我”。
③举具体事例说明妈妈对“我”的溺爱。
④继续写妈妈的“包办”让自己感到不舒服。
⑤结尾意味深长,请求妈妈让“我”学会独立。
总评:本文是一封给妈妈的信。
开头先感谢妈妈对自己的爱,接下来笔锋一转写这种爱是溺爱,并列举生活实例来证明,最后恳请妈妈让自己学会独立。
文章情真意切,语言流畅,表达婉转,让人容易接受。
2.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引导学生交流写信的好处。
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和写作,大家是不是对书信有了一定的认识呢?由于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的交流方式相比古代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人说不需要再使用书信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好处:1.书信是交流感情、心得、见解的绝佳手段;2.书信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3.写信有充足的时间整理自己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想法;4.有些话不适合口头表达,可通过写信来说明;5.书信更显真诚;6.书信可以留作纪念,随时回味;7.书信在某些场合更加正式……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积累形容人优秀品质的词语,掌握一首送别诗。
3.懂得语言表达中语气的变化。
教学重点:1.掌握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提升对语言的感悟运用能力。
2.积累、运用形容人优秀品质的词语。
3.鉴赏并积累感知《别董大》一诗。
课时安排:1课时一、交流平台1.教师出示部分课文的标题,启发学生回忆文章内容。
导语:这几篇文章都是我们学过的课文,大家应该还记得它们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吧。
谁来帮大家回忆一下呢?(教师指名进行回答,如答案有偏差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看来大家对这些课文的主要内容记得都很清楚。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就能对文章形成一个初步而全面的认知,能够快速理解文章,为进一步深入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那么,怎么做才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呢?回忆一下,你是怎么把握下列课文的主要内容的?你还知道哪些方法?1.《观潮》2.《梅兰芳蓄须》3.《普罗米修斯》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并将交流的方法与书中的内容进行对应。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
方法归纳:①抓住课文的标题;②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③串联文章讲的每一件事;④抓关键词句进行提炼;⑤摘录中心句段……4.拓展运用,随堂练习。
教师可以出示其他课文或课外选文,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小结:学习不仅要讲究刻苦精神,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好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让我们的学习事半功倍。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归纳技巧,同时也要注意灵活地运用这些技巧,让自己的学习之路更加畅通。
二、词句段运用1.教师出示周恩来、梅兰芳二人图片,激趣导入。
过渡:刚刚和大家一起回顾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梅兰芳蓄须》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两篇文章的主人公周恩来和梅兰芳给你们分别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要用四字词语来形容他们的话,你们觉得哪些词语比较合适?(学生回答)这些词语都是形容人的优秀品质的。
那么,还有哪些词语可以形容优秀的人呢?课文中出示了八个词语,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2.出示“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引导学生朗读词语,教师纠正字音。
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正音:“凛”字是前鼻音;“秉”字是后鼻音;“阿”是多音字,此处应读“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