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教学设计-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_七年级政治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法律的基本知识教案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法律的基本知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261a7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4.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法律的基本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3. 理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保障。
二、教学重点1. 法律的概念和特点。
2. 法律的作用与意义。
三、教学难点1. 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保障。
四、教学准备1. 人教版初中政治七年级上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和教学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此处省略介绍内容,仅提供教案大纲。
第一课时:法律的概念与特点教学内容:1. 了解法律的概念。
- 法律的定义和涵义。
-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 法律的来源和形式。
2. 掌握法律的特点。
- 法律的普遍性。
- 法律的强制性。
- 法律的公正性。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则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概念解释: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法律的定义,与道德进行简单比较,并介绍法律的来源和形式。
3. 特点讲解:逐一介绍法律的普遍性、强制性和公正性,并给出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4. 深化理解: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作用。
5. 小结:概括归纳法律的概念与特点,并对重点内容进行强调。
6. 拓展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身边法律相关的案例,并进行分析。
第二课时:法律的作用与意义教学内容:1. 了解法律的作用。
- 维护社会秩序。
- 保护人民利益。
- 促进社会良好发展。
2. 掌握法律的意义。
- 公正与平等的基础。
- 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保障。
- 个人权益和自由的保护。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有关维护社会秩序的视频进行引入,激发学生对法律作用的思考。
2. 作用解释: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解释法律的作用,包括社会秩序、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3. 意义解析:逐一介绍法律的公正与平等,以及对社会进步、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的保障,给出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4. 深化理解: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教材中提到的案例中所起到的作用与意义。
2023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案
![2023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1f60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5.png)
2023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生活需要法律教案主题和目的本教案的主题是“生活需要法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法律相关,所以我们需要学习法律知识。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如何遵守法律,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并且学习如何在生活中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法律的风险。
教学内容1. 什么是法律?法律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根本保障。
法律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确立的一套规则和程序,是国家行使权力和保障民众权益的工具。
法律具有强制力,必须得到执行,否则就会受到制裁。
2. 法律的种类中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
其中,宪法是最高法律规范,是中国法律体系的总纲领,而法律是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普遍适用的具体法规,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按照法律授权制定的规章,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针对本地区的具体法规,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某些法律实践问题做出的裁判规定。
3. 生活中需要学习的法律知识生活中许多问题都与法律相关,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以避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
比如:•交通安全法律知识:规避交通事故,学生需要了解如何遵守交通规则、如何正确使用交通工具、如何行车文明等。
•网络法律知识: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使用网络的,因为网络的普及,学生需要了解网络世界中的法律规定,比如涉及到网络侵权,网络言论自由等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在日常消费中,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知识,以避免受到不良商家的欺诈,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
•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知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需要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比如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如何避免非法侵害等。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介绍“生活需要法律”,启发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了解。
让学生了解到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2. 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讲解什么是法律,介绍中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
初中政治法律教案模板
![初中政治法律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32606d8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c.png)
初中政治法律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和尊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起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思考。
2. 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环节二:新课讲授(1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法律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 教师讲解法律的特征,包括法律的国家性、法律的普遍性、法律的强制性等。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规范行为等。
环节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环节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
2. 学生分享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决心。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法律作用和意义的短文。
2. 学生收集相关的法律案例,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3. 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提高法律意识,培养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初中政治对法律的讲解教案
![初中政治对法律的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ee179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7.png)
初中政治对法律的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法治观念,能够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2. 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国家强制力、明确公开、普遍约束力等特点。
3. 法律的作用: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民权益、规范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作用。
4. 法律与生活: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既要遵守法律,也要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 教学难点:法律与国家强制力的关系,法律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性,引出法律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案例,如交通违法、盗窃等,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5. 总结提升: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
6.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撰写一篇短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长期效果: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意识,如是否自觉遵守法律、能否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
初一政治教案-七年级政治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
![初一政治教案-七年级政治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https://img.taocdn.com/s3/m/0f0ebde6941ea76e59fa0410.png)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件。
6、小结,提出行为要求。
三、发散训练:
1、读读想想议议
2、P18思考与练习3。
[答案]第一事例使我们认识到社会主义道德能够补充我国法律的不足,并促进贯彻实施。
第二事例使我们认识到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地守法、护法。
板书设计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的道德的联系
一、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的守法、护法。
练
习
题
设计课
内
外1、读读想想议议
2、思考与练习3
教后改进意见。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政治生活离不开法律教案.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政治生活离不开法律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5cb59ed284ac850ad02425d.png)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政治教案生活离不开法律教案生活离不开法律(一课时)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规范作用和对人们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行动上学法、用法、爱法、护法。
学生分析通过对生活中规则重要性的了解,初中生开始培养自己的公民意识,但仍然有不少中学认为自己只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就可以了,认为法律是远离自己生活的要求,也不知道法律还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它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国家生活的保障。
必须让学生懂得我们所处的现代社会,是法制不断健全的社会。
它要求人们必须知法、守法,时时处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办事。
综合设计思路以马丽的生活为导线,通过有目的地引入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一步步引出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与法律有关的事例,从学生遇到的、正在思考或能引起兴趣的生活事件出发来引发其思考、感悟,以引起学生对新课学习的欲望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给学生带来情感感知具体情境,领悟教材内容,并真正体会到每一个公民都必须要知法、守法,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教学过程: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个朋友,她叫马丽,现在正读初一,她最近一段时间碰到了一些事情,有些她知道,有些却不清楚,我们去看看大家能否帮帮她,并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遭遇:1、一天,班级里同学小何带来了一个漂亮的xxx ,并在同学们面前炫耀,让大家非常羡慕。
上体育课了,大家都去操场上锻炼,等到回到教室后,突然,小何大叫起来“我的xxx 不见了,谁拿了我的xxx ”,大伙儿连忙去报告班主任李老师。
李老师通过判断,认为xxx 可能是同班同学拿的,这时有同学在下面说,“李老师,你来检查一下我们大家的书包吧,看看有没有”,马丽却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妥当,你认为呢?为什么?2、教室里,马丽听到坐在自己前面的男同学刘浩,正在悄悄地对同桌说,近段时间在每天傍晚放学后,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不准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否则就不客气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c5d558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93e6278.png)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大单元教学设计概述】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城,着力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既是本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也是整套教材法律部分的起始单元。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通过法治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因此,加强法治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要求。
未成年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法治意识如何,关系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能否实现。
受生理发育、心理发展的限制,未成年人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因此,必须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融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本单元统领整个法律部分的学习,力图展现法律包含的公正、自由、和谐等因素。
教材注重法律知识的学习,强调法治思想、法治精神的渗透,着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着手带领学生了解法治的进程,了解法律的特征和作用,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感受法律对青少年的关爱,引导学生自觉尊崇法律,学会依法办事,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二、内容结构与主要观点本单元由导语、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组成。
第九课、第十课各设两框。
单元导语蕴含着本单元的主要观点和核心概念,承前启后,层层深入地点出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引导学生感悟法治对国家和个人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做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
(-)【知识结构】用法的习惯(P103)①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总息相关(P85) ②法律服务、指导人们的生活(P85)③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_______________ (P86)J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①法律的含义(P87) ------------------------- 法治②法治的重要性、要求(P87)的脚步生活需要法律 法律在我们身边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P88)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P91)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P92) . 法律的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力(P92)J法律保P走进法治天地①法律的规范作用(P92-93)②法律的保护作用(P94)用型㈣ ①我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原因(P96)我们而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殊保护/②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P97)法律为我 1「护航X ①我国保护未成年人 合法权益的法律(P97)感受法f ②保隙未成年人令法的关■J 权盍的四道防线(P99)八③我们要珍惜权利,求(PIO1)树立法户意识。
初中政治法律的教案
![初中政治法律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6b45f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8b.png)
初中政治法律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难点:1. 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法律?你们对法律有什么了解?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法律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特点: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普遍约束力,以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 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问:法律有哪些作用和意义?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a. 法律具有规范作用,可以引导人们正确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b. 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c. 法律具有制裁作用,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d. 法律具有教育作用,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治素养。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和意义:案例1:某男子盗窃他人财物,被警方抓获并依法处理。
案例2:某企业违法排放废水,被环保部门查获并依法处罚。
2.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这些案例中,法律起到了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依法处理?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法律在这些案例中起到了规范行为、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依法处理是因为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违法行为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法律的基本概念、特点、作用和意义。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法律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当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提高法治素养。
第三课 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第三课 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806243be23482fb4da4c74.png)
第三课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第三依法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1 我国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
2 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
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的重要性。
二、能力目标1 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所为,对照有关法规,具有初步的正确判断多种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否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2 结合打击各种经济犯罪分子的实例,能够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思想觉悟目标明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道理,提高法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起着规范,促进、保障作用的认识,依法规范自己作为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教学重点1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2 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学难点1 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 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教学安排3时。
第一时复习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第二讲的主要内容吗?(学生回答。
)导入新第二主要讲社会公共生活与法律的关系。
今天我们讲第三,经济建设与法律的关系。
下面请同学们边看书边列出本的知识框架结构,并写在笔记本上。
(学生写完后,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
)一、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板书)我们现在先一起看一段话,讨论几个问题。
(投影)依法行政管好资1998年3月31日下午,周永康受命履新之后,首次在原地矿部同记者见面,并接受采访。
国土资部是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四个部门之一。
周部长介绍田地资部的主要职能是:土地资、矿产资、海洋资等自然资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
他指出:“承担起国家赋予的这一职能,搞好国土资部的工作,不仅对当前的经济建设,而且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资是可持续发展三大要素(人口、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周永康部长认为:“国务院决定将原地质矿产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和国家测绘局四个部门共同组建为国土资部,是对我国的自然资相对集中统管的措施,通过对土地、地下有矿藏和海洋自然资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有利地推动经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
初中政治法律课教案
![初中政治法律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f3682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4.png)
初中政治法律课教案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监督权的概念和内容;2. 培养学生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能力;3. 提高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1. 公民的监督权的概念和内容;2. 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1. 公民的监督权的法律依据和保障;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行使监督权。
教学准备:1. 教材和政治法律相关资料;2. 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通过播放新闻报道,引起学生对公共事务的关注;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公民,我们是否有权利监督政府和公共事务?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公民的监督权的概念和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公民的监督权的法律依据和保障;2.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行使监督权;3. 教师强调正确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性和方法。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行使监督权的场景;2. 各小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提出问题和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公民的监督权的概念和内容的掌握程度;2. 学生正确行使监督权的意识和能力;3. 学生关注社会、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闻报道和案例分析,引起了学生对公民监督权的关注和兴趣。
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建议。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未能对每个学生的观点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反馈。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延长课堂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和交流。
此外,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公民监督权的重要性和方法。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77f12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9.png)
初中关于法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知道法律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3.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什么,法律的特征和作用。
2. 基本法律常识:宪法、刑法、民法等。
3.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遵纪守法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授法律的基本概念:介绍法律的定义、特征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讲解基本法律常识:介绍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概念,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5. 讨论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让学生谈谈对遵纪守法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法律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要遵纪守法。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法律知识教育教材。
2. 案例: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3.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课后实践让学生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遵守法律法规,做到遵纪守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第1课时 走近法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政治 第1课时 走近法律教案第1课时 走近法律
![第1课时 走近法律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品政治 第1课时 走近法律教案第1课时 走近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02c4b8e302d276a201292e5f.png)
<<走近法律>>公开课教案一、学情分析初中学生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已经接触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包括法律,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在学校里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因为教师、家长、学校要他遵守所以才遵守,没有真正意识到规则能够帮助人们开展正常的生活。
因此必须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一些规则,体会到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并进而了解法律也是一种特殊的规则,从而树立起最基本的法律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公民。
三、教学难点法律的三大特征四、教学重点规则的分类、法律的作用五、教学方式制作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例,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尊重规则,尊重法律。
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请大家阅读一则案例。
有一位父亲因为离婚把怨气发泄在了儿子身上,他经常打骂儿子,有时还不让孩子上学,可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还理直气壮地说:“孩子是我的,我有权这样做。
”教师:你是否赞同这位父亲的说法?为什么?学生1:不赞同,因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学生2:不赞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保护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学生3:不赞同,因为这位父亲不懂得:未成年人有依法受教育权利,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相应的制裁。
他这一说法体现了不懂法、不知法。
教师:是啊,在现实学生活中,一些人对法律的无知和法律观念的淡薄,导致了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
第三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三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8ced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a.png)
第三课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使学生掌握我国法律对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基本规定。
3.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基本概念和法律规定。
2.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制度是什么吗?(2)引导学生回答: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3)过渡:那么,如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2.理论讲解(1)讲解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概念1)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通过法律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一种经济制度。
2)为什么需要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有利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讲解我国法律对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基本规定1)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相关法律法规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禁止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保障产品质量,维护市场秩序。
3.案例分析(1)案例一:某企业非法经营,损害消费者权益1)分析:该企业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讨论:如何依法维护消费者的权益?(2)案例二:某公司涉嫌垄断行为1)分析:该公司违反了《反垄断法》,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
2)讨论:如何依法打击垄断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4.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1)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初中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教案范文
![初中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422ab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2.png)
初中政治《法律标准经济行为》教案范文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就难以防止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末教案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下面是帮大家的初中政治《法律标准经济行为》教案范文,希翼对大家有所匡助。
知识与技能:我国标准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平等、公平、老实信誉等原那末。
过程与方法:结合打击各种形式经济犯罪的实例,对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青少年学生虽然还没有直接参加经济建立工作,但是它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并参预其中的经济活动。
因此,让学生从小承受和培养法治经济的知识和思想,对他们目前和今后依法参预各类经济活动、标准自己的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本框的教学重点为我国标准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及其规定的平等、公平、老实信誉的原那末。
我国如今的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之一,使市场来已发挥作用的根抵,在竞争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会使某些经济活动的参预者抛开职业道德,甚至置法律于不顾,采取不正当的交易手段,伤害其他经济活动参预者的利益,严重扰乱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的秩序,因此,让学生及早理解标准我国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的名称、内容及其平等、公平、老实信誉的原那末,从小养成依法参预经济活动,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将这部份内容作为本框的教学重点。
经济活动的参预者都要依法标准自己的行为也是本课及本框的重点。
市场经济的开展需要法律标准消费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的参预者依法标准自己的行为,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保证经济活动和经济建立的顺利发展。
此外,本框内容涉及的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内容根本为人们所熟知,所以,没有教学难点和疑点。
平等、公平、老实信誉原那末的教法建议在讲我国法律规定的平等、公平、老实信誉的原那末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人们深恶痛绝的欺骗性交易行为的例子,即:反面实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教学设计
|初一七年级政治教案
_七年级政治教案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有关规定,知道我国法律是怎样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以法律为武器同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障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3、觉悟目标:在让学生明白我国法律对经济建设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守法、护法意识和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自制课件1套;
2、多媒体电脑1台、数字投影仪及投影屏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听说过《山西假酒案》吗?
2、教师介绍山西假酒案:1998年初,山西文水县人王青华杨万才等人,利用甲醇勾兑成假酒然后售卖,造成几百人饮用后中毒,其中,26人死亡。
3、提问:
(1)、你恨这些制造、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人吗?你认为我们国家应该把这些人怎么办?
(2)、这说明我国经济建设离不开什么?
4、板书课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
二、新课:
(一)、《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
1、提问: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什么?
2、提问: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作了哪些规定呢?请大家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思考。
3、学生回答提问。
多媒体显示宪法对我国经济制度的规定:
一、宪法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
4、提问:你知道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哪些成分吗?
5、提问:什么是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呢?
6、利用多媒体显示“东风公司生产的汽车销往世界各地”的插图及公司简介,教师提问:东风公司属于什么所有制经济?
5、提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米积台镇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建起了大量的镇办企业。
你能举出几家我们米积台镇办企业的名称吗?
6、学生举米积台镇办企业的例子,教师提问:这些企业属于什么所有制经济?
7、我们荆州市有一个很有名的洗衣粉生产厂,生产的洗衣粉名扬中国,在中央电视台上都作过广告,你知道这个厂的名字吗?
8、后来这个厂又和德国的玻尔公司合资生产玻尔洗衣粉,现在的活力28集团又属于什么所有制经济呢?在这种所有制经济中的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成分吗?是哪一部分呢?
2018年《涉税服务相关法律》高频考点:担保物权的特征
【内容导航】
担保物权的特征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物权法【知识点】担保物权的特征
担保物权的特征
担保物的分割、部分灭失或者转让,被担保债权的分割或者部分转让,均不影响担保物权,担保物权人仍然能够完整地行使其担保物权
担保物灭失、毁损或者被征收,而受有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时,担保物权人有权就该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行使其权利
【举例】甲以所有的一栋4层小楼为乙的100万债权设定抵押担保。
①假设该小楼被分割为甲、丙各自享有2层,则乙对甲、丙各自所有的房屋均享有抵押权。
②假设乙将50万债权转让给丁,则乙、丁均可对4层小楼享有抵押权。
③假设甲向乙清偿50万,则乙的剩余50万债权对4层小楼仍享有抵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