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2022至2023年年初二语文上期中考试(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
![2022至2023年年初二语文上期中考试(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https://img.taocdn.com/s3/m/3fd9016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e4.png)
名句名篇默写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③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④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⑤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⑥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写诗人完全陶醉,流连忘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徙倚欲何依②芳草萋萋鹦鹉洲③长河落日圆④月下飞天镜⑤烈士暮年⑥将以遗所思⑦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
需要注意“徙倚”、“萋萋”、“暮”、“遗”的书写,理解型默写⑦抓关键词“流连忘返”。
选择题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
”文中的“大迁移”是指()A. 国民革命军北伐B. 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C. 北方少数民族南迁D. 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答案】D【解析】D项“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是文中所说的“大迁移”。
可分析“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一句,只有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才有如此大的“武装宣传”力度。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美国记者埃德加·斯洛的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___和__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答案】毛泽东周恩来【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知识积累。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82575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6.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是“飞黄腾达”?A. 一帆风顺B. 马到成功C. 青云直上D. 水到渠成答案:C2. 下面哪个词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A. 鞍B. 庵C. 俺D. 按答案:D3. 下面哪个句子的语序是错误的?A. 山上有一个石洞。
B. 她把书放到了书架上。
C. 他正在院子里种花。
D. 真热!天上没有一片云。
答案:D4. “渐行渐远渐无书”这句诗的作者是谁?A. 苏轼B. 杜牧C. 王之涣D. 王安石答案:C5.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句诗描绘的是什么景象?A. 农村生活B. 农田景色C. 道路风景D. 城市街道答案:A二、填空题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共有__五__颗星,颜色有:__红__色、__黄__色。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吴__承__恩__。
3. 一年有__四__个季节,分别是:__春__、__夏__、__秋__、__冬__。
4. 成语“一去__二__三__里__”表示行走的距离远,为了强调这一点,现在也常用来表示离开的距离远。
5. 《水浒传》中,宋江是__梁山泊__的好汉之一。
三、简答题1. 简述一个你喜欢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说明你喜欢它的原因。
答案略。
2. 解释词语“山河”在文学创作中的象征意义。
答案略。
3. 请从古代诗词中选择一首你喜欢的,并写出其中的两句。
答案略。
四、作文题请根据以下要点,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字的作文。
- 我的梦想是什么- 为什么我有这个梦想- 我会怎么样去实现这个梦想答题略。
The document above provides a sample of "Midterm Chinese Exam Questions for Grade 8 (with answers)". It includes multiple-choice questions, fill-in-the-blank questions, short-answer questions, and an essay question related to the topic "My Dream".。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ac42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0.png)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赖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13分)
(3分)因为小鸟的跳跃,冬天的风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因为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树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一个要点1分)
(2分)天空或空间
(4分)因为鸟儿来树木带来了舞蹈音乐,/带了生机与活力,/让人在沉寂的静止的树林中感受一种自然的灵气,/一种活动的生命的感悟。(一个要点1分)
(3分)“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此题答案唯一且必须用文章原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13分)
鸟是树的花朵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艘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2
【乙】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袁宏道《游高梁桥记》节选)
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4分) 为坻( ) 参差( ) 鳞鬣( ) 窈窕( )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C.其岸犬牙参差 D.精蓝棋置,丹楼珠塔 5、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②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6、两文都写到了“水”,有人说柳宗元写的胜过袁宏道,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80576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78.png)
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初二语文2024.11说明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
3.试题答案一律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6分)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成功申遗。
同学们兴致盎然地组织了探索中轴线的文化活动。
活动一:探古老的中轴北京中轴线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七个多世纪,其城市历史悄.然演进至今,镌.刻着北京城市发展的记忆。
中轴线(wǎn)如一条长龙,从钟鼓楼一路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正阳门,直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甲】这便是北京中轴线的15处遗产点。
北京中轴线的建造初(zhōng),在于完美呈现中国传统都城建筑规划的理想模式。
这种模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中就有记载,而北京中轴线是中国现存历代都城中最为完整地展现《考工记》理想都城规划范式的实例。
这条长达7.8公里的中轴线上,各类建筑因为所处位置和环境【乙】功能和重要性的不同,形成对建筑形制、尺寸、装饰、材料与色彩的差异化设计,完美体现了和谐统一、均衡包容的美感。
1.下列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画线词语的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悄然(qiāo)宛如镌刻(juàn)初衷B.悄然(qiāo)婉如镌刻(juàn)初忠C.悄然(qiǎo)婉如镌刻(juān)初忠D.悄然(qiǎo)宛如镌刻(juān)初衷2.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
【乙】、B.【甲】——【乙】、C.【甲】。
【乙】,D.【甲】——【乙】,活动二:探鲜活的中轴在地下熟睡了半个世纪后,一只明代的石雕镇水兽在正阳桥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被考古人唤醒。
通州区初二期中考试卷语文
![通州区初二期中考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63ec755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0.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B. 蹉跎岁月(cuó)C. 鸿毛(hóng)D. 瞒天过海(m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B. 学校在周末组织了一次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环保活动。
C. 她的优秀品质和勤奋学习的精神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3.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美轮美奂B. 满载而归C. 鸿毛片羽D. 惊天动地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B. 夜晚的星空,繁星点点,犹如一颗颗钻石镶嵌在黑幕上。
C. 他的眼睛犹如两颗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D. 这座山峰高耸入云,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5.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下列诗句分别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 下列词语出自哪篇课文?()(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 下列成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1)悬梁刺股()(2)卧薪尝胆()(3)指鹿为马()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9.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24e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3e.png)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选择题1. 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对牛弹琴”相同?A. 对症下药B. 班门弄斧C. 画蛇添足D. 拔苗助长答案:B2. 下面哪个词与“选辑”意思相近?A. 编选B. 精选C. 被选拔D. 单项选择答案:A3. 下列哪组词都是拟声词?A. 咆哮、叮咚、拍手B. 美丽、高富帅、珍贵C. 苗条、矮小、高大D.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答案:A4. 请问“鹅黄”是哪种颜色?A. 红色B. 黑色C. 白色D. 黄色答案:D5.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描写春天的?A. 滴滴涕泪如雨下B. 多情自古空余恨C. 黄河远上白云间D. 梅须逊雪三分白答案:C客观题1. 请简答:什么是成语?(10分)答案:成语是由一些汉字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固定搭配的词语。
2.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杨洪基是谁?(5分)答案:杨洪基是一位中国流行歌手。
3. 请简述第二段课文的中心思想。
(15分)答案:第二段课文主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要坚持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4. 根据第三段的描述,简述杨洪基面对困难时的态度。
(10分)答案:杨洪基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
5. 请分析本文的写作目的。
(10分)答案:本文的写作目的是通过描述杨洪基的故事,鼓励读者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面对困难,努力追求成功。
主观题1. 请你选择一幅图片,并描述它给你的感觉。
(30分)答案:略2. 请你根据自己的经历,描述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
(30分)答案:略3. 请你谈谈你的梦想以及为实现梦想所做的努力。
(40分)答案:略注意:此份试题仅供参考,请以老师发放的实际试题为准。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11002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e.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风和日丽C. 惊弓之鸟D. 鸡鸣狗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学校决定在下周举行一场运动会,旨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
C.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它能让我感到心灵的宁静。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却从不骄傲自满。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夜空中的星星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脸色苍白,仿佛被风吹过一样。
C.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
D. 那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高尚,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B. 那个地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C. 他做事总是优柔寡断,结果错失了许多好机会。
D. 她的演讲铿锵有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旅游。
B. 他把书拿起来,看了看,然后又放下了。
C. “你昨天去哪儿了?”“我去图书馆借书了。
”D. 他看到小明的成绩单,高兴地说:“你这次考得真好!”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荡漾B. 稻谷C. 融化D. 沉沦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训练。
B.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D. 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努力。
8.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座山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远方。
B.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
C. 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语文初二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77cb3a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1b.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翻译: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摆的样子。
B. 惊愕(jīng è)翻译:十分惊讶,吓得不能说话。
C. 殷切(yīn qiè)翻译:非常恳切。
D. 蹙眉(cù méi)翻译:皱着眉头,表示不高兴。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
B. 为了完成作业,小明熬夜至深夜,导致身体极度疲惫。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B.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D.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奋进与奋发B. 喧哗与喧闹C. 奔跑与奔驰D. 聪明与智慧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变换后: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B.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变换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我们要努力学习。
C. 原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变换后:今天天气真好,公园可以去玩。
D. 原句:小明唱歌很好听,跳舞也很棒。
变换后:唱歌很好听的小明,跳舞也很棒。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C.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地面冲刷得干干净净。
D. 他的脸色苍白,显然是生病了。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爱集体。
B. 如果你今天不来,我就自己去了。
C.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做事很认真。
D. 他不但唱歌好听,跳舞也很棒。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 试卷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 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db02b50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3.png)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生活中的每一次礼遇,都是生命的馈赠;每一份付出,都是情感的坚守。
对美好的灵魂,我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敬·岁月】一、积累与运用(29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2024年巴黎奥运会顺利闭幕。
16天,91枚奖牌,中国运动健儿在观众屏息敛声的期待中留下了无数精彩瞬间。
有全红婵xiāo(▲)洒转体后的水花消失术;有潘展乐在混合接力泳中以摧枯拉朽之势创造的惊天大逆转;有王楚钦、孙颖莎不负众望拿下国乒首枚奥运混(▲)双金牌的默契配合;有盛李豪精准瞄靶后的波澜不惊;有郑钦文问鼎网球女单后的筋疲力尽……拼搏不息,奋斗不chuò(▲)。
汗水,泪水,超越极限,逆风翻盘,都给人惊喜,都值得我们致敬。
(1) 给加点字注音。
(1分)混(▲)双(2) 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xiāo(▲)洒②不chuò(▲)(3) 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A. 屏息敛声B. 摧枯拉朽C. 不负众望D. 筋疲力尽2.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大美山川,牵动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的魂思,营造了特有的中式浪漫。
面对“①▲,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有了偶遇早春的喜悦。
面对“②▲,猿鸟乱鸣”,陶弘景有了想与知音共赏美景的冲动。
面对“树树皆秋色,③▲ ”,王绩有了秋上心头的孤寂。
面对“庭中有奇树,④▲ ”,女子有了思念丈夫的寄托。
面对“⑤▲,望峰息心;⑥▲,窥谷忘反”,追名逐利者有了放下名利的脱俗。
面对“⑦▲,▲ ”,王维有了对大漠壮观之景的无限遐想。
面对“⑧▲,▲”,崔颢对故乡浓浓的思念涌上了心头。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①不因此一举,那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②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
2024北京人大附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人大附中初二(上)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efa14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7.png)
人大附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年级期中练习语文2023年10月31日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姓名、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20分)(一)新秋初始,年丰时稔,北京文化活动“好戏”连连。
学校小记者团开展“文化看北京”主题活动。
请你参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共16分)【活动一:新闻眼关注北京文化论坛】小记者团准备编辑一份北京文化论坛的新闻简报在“校园网”中发布,以下是小睿记者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从书写、用词、标点等方面检查和修改。
9月14日至15日,以“传承优秀文化促进交流合作”为主题的2023北京文化论坛成功举办。
600多位中外嘉宾跨越山海相聚北京,在精彩纷呈的主论坛和分论坛上,聆听专家学者的真知卓.见;在美轮美奂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上,共赴融贯古今、交流中外的奇妙文化之旅;在鹤立鸡群的北京文化地标中,感受北京文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在这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盛会上,与.会嘉宾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入的理解来审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论坛期间,嘉宾分四路探访北京。
“这里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
”指着宽阔的水面,与运河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北京市北运河管理处高级工程师白文荣说。
___①___“以前这也曾是条污染河,连蛤蟆跳水里都得憋口气。
”近年来,治污、植绿、清理违建,打出运河治理“组合拳”,②雨水、再生水、生态补水,展现运河焕彩新面貌。
现如今,这儿已成为了绿色生态带。
运河边上,重檐叠角、雕梁画栋的大光楼巍峨耸立,周身遍布精美砖雕的燃灯塔上2248枚铜铃锃.亮。
探访嘉宾由忠.感叹到:“真美呀,大运河!宛若一条时光轴,串联起一处处历史遗存和现代都市风光,形成一幅幅生生不息的运河风景画!1.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作出判断。
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
![上海市建平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2bfb7587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3.png)
上海市建平实验中学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初二语文(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文言文(26分)1.古诗文默写。
①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③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
⑤乐乐假期和父母一起来到三峡景区游玩,听到山谷间有凄厉的动物鸣叫声,乐乐说道,这一定就是《三峡》中描绘的“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乙】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狭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乙】【丙】的作者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名)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列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诗中“徙倚”指徘徊,【乙】文“沉鳞”指沉在水中的麒麟。
B.【甲】诗首联以叙事为主,开篇即交代时间、地点及人物。
C.【乙】文写景有高低的变化,【丙】文写景则有动静、远近的变化。
D.【乙】文先发表感慨再写景议论,【丙】文先叙事写景再抒情议论。
5.【乙】文中的“实是欲界之仙都”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丙】文中的“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达了作者______之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大昕观弈予观弈于友人所。
一客数败,嗤①其失算,辄欲易置之,以为不逮己也。
语文八上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八上期中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34a6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5.png)
语文八上期中考试试题一、基础知识(共3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注意书写规范。
- (1) 他站在高高的山岗上,眺望着远方的山川,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ài)慕之情。
- (2) 春天的田野里,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bó)勃。
2. 根据题目所给的成语,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入括号中。
- (1)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矍铄,(A. 精神焕发 B. 精神抖擞 C. 精神饱满 D. 精神焕发)。
- (2) 经过一夜的大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行人(A. 步履蹒跚B. 步履维艰 C. 步履踉跄 D. 步履艰难)。
3. 根据题目所给的句子,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
- (1)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是老师和同学们心目中的好学生。
- (2) 尽管天气寒冷,()他还是坚持每天早晨跑步。
二、阅读理解(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金色的麦田,硕果累累的果园,无不展示着大自然的慷慨。
然而,秋天也是离别的季节,它让人想起那些逝去的亲人和友人,那些无法再续的往事。
每当秋风起,落叶飘零,心中便涌起一股淡淡的哀愁。
文章中,作者回忆了与父亲一起度过的秋天。
父亲是一个勤劳的农民,每年秋天,他都会带着作者去果园采摘苹果。
那时的果园,苹果挂满枝头,红彤彤的,像是秋天的信使,传递着丰收的喜悦。
父亲会小心翼翼地摘下苹果,然后递给作者,告诉他:“这些苹果是大地的恩赐,要珍惜。
”作者那时还小,不太懂得父亲的话,只是觉得苹果好吃。
随着时间的流逝,作者渐渐长大,父亲也渐渐老去。
最后一次和父亲一起采摘苹果,是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年。
那时,父亲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轻松地爬上树了,但他还是坚持要亲自去摘。
他说:“这是最后一次了,我想再尝尝这苹果的味道。
”那一次,苹果的味道似乎特别甜,甜到让人忘记了所有的苦涩。
如今,每当秋天来临,作者都会独自去果园,看着那些挂满枝头的苹果,心中充满了怀念。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a6eb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e.png)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题年级:初二科目:语文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6个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纸、机读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7分)2024年10月9日,北京八中举行第67届田径运动会,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弘扬体育精神,初二年级举办以“点亮青春之火,弘扬体育精神”为主题的语文活动,邀你加入其中。
活动一理解体育精神体育运动,是力与美的展现,更是人类坚毅美好品格的载体。
赛场上,总有运动员在不断挑战人类极限。
他们以非凡的勇气和坚强的毅力,迎接艰巨严酷的挑战,创造独一无二的传奇。
2024年那个炽热的夏天,奥运之火闪耀巴黎,中国选手郑钦文以2-0的比分战胜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兰选手斯瓦泰克晋级决赛,并于8月3日以2-0的比分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夺得女单冠军,创造历史。
她说:“我很累,但我还可以为国再打3个小时。
”当国乒男单的夺冠重任压到樊振东一人肩上时,樊振东仍坚定自信地揭开了这场“命运之战”的序m ù,正可谓“九万里风鹏正举”,绝境面前,他不惧挑战!就在全体观众屏息敛声的一刹那,樊振东大斜线直接得分,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他已拿下决胜局,那一刻,振聋发聩的掌声响彻体育场上空。
2004年出生的潘展乐在男子100米自由泳项目中,用46秒40的成绩打破世界记录,夺得金牌,为中国游泳队赢得了荣誉,也让“中国速度”载入世界历史,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天赋与努力的结晶,更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挑战的勇敢尝试。
体育精神展示者中国风采,更zhāng显者中国精神。
“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说,“这种拼搏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体现。
”1.有同学对这段文字中的字音、字形、词义有疑问,以下判断正确的是()(2分)A.“炽热”要读作“chìrè”,在这里既表现天气炎热,又指代热情洋溢的气氛或激烈的情绪。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教育集团树人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b490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b0.png)
扬州树人学校2024–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八年级语文2024.1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积累运用(39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滞.留(zhì)禁锢.(gù)油光可鉴.(jiān)笔耕不辍.(cuò)B.翘.首(qiào)诘.责(jié) 殚.精竭虑(dān) 诚惶.诚恐(huán)C.瞥.见(piē )脸颊.(jiá)屏息敛声(bǐng) 正襟.危坐(jīn)D.锃.亮(cèn g)悄.然(qiāo)纷至沓.来(tà) 深恶.痛绝(wù)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B. 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夫的怜悯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剧烈了。
C.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清秀旖旎的阳岭风光令游客流连忘返....。
D. 城市绿化必需因地制宜....,突出环境爱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为了避开中小学不再发生踩踏事故,××局要求学校常常性地开展平安教化。
B. 随着我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 读者深受宠爱的鲁迅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D. 中国体育健儿正在主动备战2024 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
B.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C.王老师走进初三(5)班教室,问道:“作业写完了吗,同学们?”D.《使至塞上》的颈联被誉为“杜绝千古”,清人黄培苏认为其妙处在于“‘直’‘圆’二字极锤炼,亦极自然”。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432c0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1.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huǎng ruò)沉湎(chén miǎn)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B. 谦逊(qiān xùn)恍若(huǎng ruò)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C. 惊愕(jīng è)沉湎(chén miǎn)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D. 谦逊(qiān xùn)恍若(huǎng ruò)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由于天气的原因,原定于今天上午举行的运动会不得不推迟。
C. 他的勤奋刻苦,使他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老师鼓励我们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青出于蓝B. 雪中送炭C. 略知一二D. 一举两得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静静地挂在天空。
B. 小明的成绩像过山车一样,一会儿上升,一会儿下降。
C. 这本书的内容像一条龙,贯穿了整个故事。
D. 老师的话语像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
5. 下列诗句中,意境优美的一项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位思想家?答:孔子7. 《离骚》是哪位诗人的代表作?答:屈原8.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哪首诗?答:《虞美人·听雨》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哪首诗?答:《无题》10.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哪首诗?答:《题西林壁》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要说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含义。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4c050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25.png)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初二语文第一部分(1~2题 13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北京时间8月3日,在万众瞩目的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中,21岁的郑钦文,犹如一匹隐藏巨大潜力的黑马,一路披荆斩棘,在网球女单决赛中一骑绝尘,赢得冠军,为中国队在奥运网球女单摘得历史上首枚金牌,刷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的奥运最高纪录。
郑钦文在采访中曾说:“落后时,看到台上的国旗,有股精神在支撑着我,一直很想为中国拿一块奖牌。
”从她朴实而又铿锵的话语中,从她敢打敢拼的精神中,从她比赛现场每一个【甲】________、逆风翻盘的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她的动力源泉。
【乙】这其中有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更有对网球的热爱与坚守。
虽然是首次出征奥运,但郑钦文凭自身实力完美向世界展示出中国00后小将风彩——在非绝对强项的领yù()中也能大放异彩,超越自我,创造历史。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潜力________ ②领yù________(2)材料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修改。
(3)指出填入【甲】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屈不挠B. 任劳任怨C. 坚贞不屈D. 殚精竭虑(4)【乙】处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 请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新闻探究活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字)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19时20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返回指令,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
返回舱成功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抵达着陆现场。
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
(2)你获得了采访航天员的机会,请设计一个采访问题,让大家了解航天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的情况。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13d11f0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f.png)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语文期末考试的成功果实需要汗水来浇灌,坚持做八年级期中考试题吧。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基础知识与运用( 30分 )1、根据下面语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阅读“爱国情怀”这一单元中的课文,倾听已届风烛cán_______年的海外游子的心声,体会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品味著名科学家始终juàn________念着祖国的深情,领悟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酬_______的忧愤,感受古代外交家维护国家尊严、不辱使命的凛________然正气……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惊惶眷恋千锤百练无精打彩B、矫健瞭望心驰神往可见一般C、逶迤募集脍炙人口据理力争D、蹊跷姹异莫明其妙气势汹汹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8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B、古今中外,许多名人先哲用他们讳莫如深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大千世界的洞察,对人生万象的感悟。
C、今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把我国三位航天员成功送入浩瀚的太空并出舱行走,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空前绝后的成就。
D、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因沦落深山而自弃。
4、选出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2分 )A、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B、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C、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灼伤眼睛。
D、弟弟不但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 )( 2分 )A.我们吃了一顿傣家风味的饭菜:芭蕉花、烤肉、炒蕨菜……B.忽然间,我觉得,这不就是唐诗中所说的“入云深处亦沾衣”吗?C.他是真的没有听到我的话呢?还是故意装作没听见?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优美的恋歌!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2分 )①由于没有了狼的控制,鹿大量繁殖,越来越多,首先遭殃的便是草,它们很快被吃光,草没有了,鹿也难逃厄运。
2024年北京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北京市初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b1601c7a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d.png)
2024年北京市语文初二上学期期中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惬意(qiè)恣睢(zì)B. 骈进(pián)狡黠(xiá)C. 荫庇(yìn)挑剔(tì)D. 蓬蒿(hāo)慰藉(jí)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 脍炙人口鞠躬尽粹B. 不屑置辩莫名其妙C. 妇儒皆知贻笑大方D. 世外桃园精雕细琢3、题目: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词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A. 招呼(zhāo hū)抚摸(fǔ mō)领略(lǐng lüè)B. 沉着(chén zhù)拥挤(yōng jǐ)沉默(chén mò)C. 拉伸(lā shēn)扩张(kuò zhāng)塑造(sù zào)D. 混淆(hùn xiáo)混沌(hùn dùn)混合(hùn hé)4、题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对同事也关心帮助。
B.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环保知识竞赛。
C.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D. 我对他的建议表示赞同,认为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炽热(zhì)憎恶(zèng)B、玷污(diàn)狭隘(ài)C、倔强(juè)贮蓄(chǔ)D、参差(cēn)粗犷(kuàng)6、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斓婉转鞠躬尽瘁B、慷慨淅沥眼花缭乱C、追溯震撼废寝忘食D、嘹亮琐屑再接再励7、请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汉字,并将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班级姓名
一、按要求答题:(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阴晦(huì)造诣(yì) 跻(jì)身
B、锭(zhàn)子称(chèn)心孱(chán)弱
C.村氓(máng) 腹(fěi)诽惘(wǎng)然D、瑟(sè)索嗤(chī)笑愕(è)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敝帚自珍广袤无垠笑耕不缀通霄达旦
B、茶毒生灵蝇营狗敬废寝忘食真知灼见
C、千锤百炼至死不喻怨天忧人镇定不迫
D、忠心耿耿偃旗息鼓蹉跎岁月幕天席地
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同志们亲手纺的线织的布做成衣服,空着格外,也格外。
A、舒服爱护
B、舒服爱惜
C、舒服爱护
D、舒服爱惜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句是()
A、我们应该发扬宽敞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B、春天的足球场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C、科学进展到今天,谁也可不能速写地球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D、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一辆纺车》是吴伯萧写的一篇叙事性专门强的抒情散文,文章以怀念纺车为线索。
B、《马说》一文是唐朝代文学家韩愈写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的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C、《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是唐朝闻名诗人刘禹锡。
D、《故乡》和《论雷锋塔的倒掉》作者差不多上鲁迅,体裁差不多上小说。
二、按原文默写(6分)
1、只要春风吹到的地点,。
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
3、予独爱莲之,,,,香远益清。
4、世有伯乐,。
,而伯乐不常用。
5、然而我又不情愿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们而生活。
也不情愿他们都如闰土的而生活,也不情愿,都如别人的而生活。
三、阅读:
这来的便是闰土。
尽管我一见便明白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经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差不多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专门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明白,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如此的。
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红包和一支和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专门兴奋,但不明白如何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样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信了,脸上现出喜悦和凄凉的表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他的态度终于尊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看起来打了一个寒噤;我就明白,我们之间差不多,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话。
1、文中从哪五个方面对闰土进行了肖像描写?答:身材、、、
2、“大抵是如此的”中的“如此”指的是()
A、这来的便是闰土
B、又不是我经历上的闰土
B、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D、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
3、闰土外貌发生如此庞大变化的要紧缘故是()
A、岁月流逝打下的深深印痕
B、家庭景况专门不如意,受苦受累太多。
B、C、心理觉得苦,却又难以形容出来D、残酷的剥削和繁重的压迫所致。
4、选段中“我看起来打了一个寒噤,我主明白,我们之间差不多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中
A、“我明白”的依据是。
B、“厚障壁”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它的本体是。
5、对第一段明白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一段以描写为主,以不同方面刻画了中年闰土的肖像。
B、第2句是记叙中的议论,指出眼前的闰土与青年闰土已判若两人。
C、“我经历中的闰土”是指前文所描写的月夜瓜地刺猹、教“我”雪地捕鸟,告诉“我”
许多新奇事的淳朴英俊、爽朗、勇敢的青年闰土。
D、刻画中年闰土的肖像,最终目的是反映中国农民生活的贫困。
(2)、《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中的“伯乐”是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B、文中的“千里马”是指有才能的人。
C、中的“食马者”是指愚妄浅薄的统治者
D、文中“天下无马”的“马”是指没有才能的
人。
3、对本文作者的表达的思想感情明白得最准确的是()
A、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B、对在位者不能发觉和使用人才进行批判。
C、对统治阶级不能重用和奖励人才,致使人才流失表示惋惜。
D、对统治阶级中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的人给以确信。
4、下面各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从三到万》
从教学的过程来说,不管学什么,教的人总要从易而难,逐步深入
....
浅出把知识教给学生。
因此,好的教师在开始的时候,应该给学生一个印象,觉得入门不难,往后才能越学越有信心。
而学生假如自命不凡,看到入门专门容易,就把老师一脚踢开,那么,他就什么也学不成。
正如那个富翁的亲小孩一样,他以为从此不必请老师了。
殊不知他全然还不曾入门,只学会一、二、三,关于所谓“六书”等起码的知识一点也不明白,因此他父亲叫他给姓万的亲友写请贴,他就闹见笑了。
实际上,一、二、三这三个字的确专门好认,而从三到万,从文字结构上说却通过了复杂的变化。
要明白得这些变化,也看起来其他各种知识一样,必须逐步学习,同时需要老师
教,不可能只.凭什么天才就能够专门
..
快学会的。
假如完全没有人教,倒专门可能人什么也学可不能。
我们之因此应该重视教师的作用,理由也就在此。
1、这两段文字的论点是()
A、教师要逐步深入地把知识教给学生
B、学生假如自命不凡,就什么也学不到。
B、要明白得文字结构上的变化,需要老师教D、学习过程中应当重视教师的作用。
2、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逐步深入”强调教学必须遵循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B、“越……越”表示程度随着条件进展而进展,表达了语言的准确性。
C、“只”表示限于某个范畴。
用上“只”表示不论学什么,不能凭“天才”表达了语言的严密。
D、“专门”副词,表示可能的程度相当高,表达了语言的准确。
3、给第一段分层:①②③④⑤
4、选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1 举例论证2 道理论证3 对比论证4 比喻论证A、1 2 B、1 4 C、1 2 3 D、2 3 4
(4)课外阅读
家里尽管一贫如洗,但母亲情愿省吃俭用,省下钱请了一位先生。
到10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
到年底的时候在母亲的再三督促下,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专门严格,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
我背向着他立着背书。
背不出时候,他提一字,就叫我回转来把手掌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专门重地打下来。
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躯体所无法幸免的感受,因此失声地哭了,然而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
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提一字,再打一下。
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旁边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哭着,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将就说着:“打得好”。
现在看来,如此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如此野蛮的教育法;现在想起这些,仍旧念着我的母亲。
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肿得有半寸高,偷向灯下一照,通亮。
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地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1、文段所定要紧事件发生的时刻是,地点是。
2、文段所写的要紧人物是()A、父亲B、母亲C、先生D、“我”
3、文段的重点是表现()
A、“我”幼年时读书的痛楚
B、父亲对“我”学习上的严格管教
C、母亲在教子读书上深沉的爱
D、当年教育方法的落后与野蛮
4、看到“我”背不出书而遭重打,母亲什么缘故一边饮泣吞声,一边又将就说“打得好”?以母亲这种态度和做法,“我”是如何样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