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变质岩鉴定特征共26页文档

合集下载

变质岩矿物鉴定特征

变质岩矿物鉴定特征

白云母:片状,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无色透明,低正突起,表面干净光滑,干涉色二级顶到三级底,颜色鲜艳,平行消光。

石英:粒状,粒径0.8mm左右,无解理无裂纹,无色透明,低正突起,表面干净光滑,一级亮灰干涉色,波状消光。

十字石:短柱状,金黄色,具多色性,吸收性,高正突起,表面干净,一级黄干涉色,横切面对称消光,纵切面平行消光。

石榴石:粒状,无解理,表面有不规则裂纹,无色或淡粉色,高正突起,表面干净,全消光。

黑云母:片状,极完全解理,深褐色,明显的多色性和吸收性,中正突起,干涉色二级顶到三级底,平行消光。

绿泥石:片状,绿色,明显的多色性和吸收性,中正突起,一级灰干涉色,接近于平行消光。

蓝闪石:长柱状,有两组完全解理,淡蓝色,明显的多色性和吸收性,中正突起,糙面发育,二级蓝干涉色,近于平行消光。

阳起石:棒状或针状,有两组完全解理,淡绿色,有弱多色性,中正突起,一级顶干涉色,横切面对称消光。

可见聚片双晶。

蓝晶石:柱状,有一组完全解理,无色,具弱多色性,高正突起,一级黄干涉色,斜消光。

微斜长石:柱状,有较完全解理,无色透明,低负突起,一级灰干涉色,斜消光,具格子双晶。

矽线石:长柱状,针状,纤维状,有一组完全解理,无色透明,中高正突起,二级蓝绿干涉色,平行消光。

有竹节裂特征。

方解石:粒状,有一组极完全解理,无色透明,闪突起,表面干净,珍珠晕彩高级白干涉色,对称消光,常见聚片双晶。

绿帘石:柱状,有一组完全解理,浅黄色,有多色性和吸收性,极高正突起,有糙面,斑杂而艳丽的干涉色,平行消光。

榍石:粒状,几乎不见解理,有裂纹,无色至浅黄色,有轻微多色性和吸收性,极高正突起,糙面显著,高级白干涉色,斜消光。

红柱石:柱状,具两组直交的完全解理,近于无色,有轻微的淡红色多色性,高突起,一级黄到一级红干涉色,平行消光,容易绢云母化。

堇青石:卵状,极少见解理,无色或浅蓝色,可正可负的低突起,柱状切面平行消光,常见三连晶、六连晶。

透辉石:粒状,有辉石式解理,无色透明,高正突起,表面干净,二级干涉色,常为斜消光,消光角大约40度左右。

变质岩鉴定手册

变质岩鉴定手册

变质岩鉴定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常涉及对矿物、结构、化学成分等多个方面的分析。

鉴定变质岩需要深入理解地质学和岩石学的知识,并借助实地考察、岩芯观察、显微镜观察等多种技术手段。

下面是一份简要的变质岩鉴定手册的概述,但请注意,这只是一个起点,详细的鉴定可能需要更多的信息和实践经验。

1.观察性质:
•颜色:变质岩的颜色可能受到其中矿物成分和含水量的影响。

•结构:观察岩石的结构,包括层理、褶皱、节理等。

•矿物组成:通过肉眼观察或显微镜下观察矿物组成,对变质岩中的矿物种类进行初步鉴定。

2.矿物学鉴定:
•透明矿物:利用显微镜观察透明矿物的光学性质,如双折射、消光等。

•非透明矿物:利用显微镜观察非透明矿物的颜色、形状、纹理等特征。

3.岩石学鉴定:
•岩石的组分:确定岩石中的主要矿物组成,包括母岩中的变质矿物。

•结构:观察岩石的结构类型,如层理、褶皱、节理等。

4.化学鉴定:
•化学成分:进行岩石样品的化学分析,了解其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的含量。

•矿物中的元素:对主要矿物中的元素进行化学鉴定。

5.地球化学鉴定:
•同位素:利用同位素分析确定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和起源。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指南,变质岩的鉴定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知识。

在进行具体的变质岩鉴定时,最好借助专业的地质学仪器和实验室技术,并参考相关的地质学手册和文献。

第八章动力变质岩

第八章动力变质岩

成分特征
1. 概述
成分特征
1. 概述
核幔构造 是应变颗粒边部或边界外被亚颗粒及重结晶颗粒所 环绕而形成的一种显微构造。在糜棱岩中常见。 应变颗粒中常发育波形消光、带状消光及变形纹等 显微构造,其边部发育一些细小的、位向差较小的亚 颗粒,再往外,是位向差较大的重结晶颗粒。亚颗粒 及重结晶颗粒组成“幔”部,变形颗粒力“核”部, 被“幔”所环绕,构成了核幔构造。
2 晶内塑性变形
包括直线滑移、双晶滑移、晶体的扭折 (1)直线滑移– 晶格滑移的距离是结晶学基本单位的整 数倍,滑移结果是仅改变矿物外形,不改变晶格方位。 (2)双晶滑移--晶格滑移的距离是结晶学基本单位的分 数,滑移结果是晶格方位也发生改变,结果产生机械 双晶。 (3)扭折—滑移中发生旋转,导致滑移面弯曲产生扭折。
部应变,产生如波形消光、扭折带、变形纹等显微构造,
成分特征
1. 概述
石英的波状消光和变形纹
变形带
扭折黑云母 具变形双晶的斜长石
成分特征
1. 概述
恢复作用是使变形晶体回复到未变形状态的作用过
程。通过恢复作用降低由变形作用而储存的应变能。
其结果是在矿物晶粒中产生亚颗粒而不形成新颗粒。
在正交偏光镜下仅见亚颗粒消光位略有变化。
成分特征
1. 概述
成分特征
1. 概述
镶嵌构造-亚构造、胞状构造。 晶粒由一些小晶块,即亚颗粒镶嵌而成。在正 交偏光镜下表现为不均匀消光。相邻亚颗粒方位差 仅1度至几度。亚颗粒大小一般为2-20μm,在透射 电镜或普通显微镜暗场域中,可观察到清晰的亚颗 粒边界。 亚颗粒是恢复作用的产物,在恢复过程中,晶内 的位错重新排列、抵消或攀移,以降低晶内的自由 能,形成小角度的亚晶界。由亚晶界所包围的亚晶 区即为亚颗粒。

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受原岩结构影响:粒度愈粗、矿物成分愈稳定,愈易 形成 变余结构。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二、变质岩的结构特征——变余结构
原岩为岩浆岩的变 余结构
变余斑状结构:斑晶与基 质均已发生变质,但仍然 保留斑状结构外形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变 余 斑 状 及 溶 蚀 结 构。钠 长 石 呈 变 斑晶,边 缘 有 变 余 溶蚀现象
na2o石英酸性斜长石云母绿泥石以及富铝变质矿物长英质系列石英长石系列砂岩中酸性岩浆岩及火山碎屑岩sio2高al2o3较低石英长石碳酸盐系列灰岩及白云岩富camgfeal贫si方解石白云石滑石透闪石等富camg变质矿物铁镁质系列基性岩浆岩铁质白云质泥灰岩富camgfe含al贫kna长石绿泥石阳起石等变质矿物超铁镁质系列超基性岩浆岩白云岩富mg贫caalsi滑石透闪石镁铝榴石等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一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矿物成分特征1出现一些岩浆岩沉积岩中都不出现的特征变质矿物如红柱石堇青石十字石矽线石蓝晶石硅灰石等它们分别产出于不同的pt条件
堇青石(cordierite):富镁的铝硅酸岩。 常与白云母共生,属中级变质矿物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滑石(Talc ) :常由富Mg矿物经低级变质形成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滑石(Talc ) :常由富Mg矿物经低级变质形成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一、变质岩的物质成分——矿物成分特征 (二)几个概念:
变质岩总论部分——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二、变质岩的结构特征——变晶结构
外貌上与岩浆岩的结晶结构相似,但是有区别:
全部由晶体矿物组成,没有火山玻璃 各个矿物颗粒几乎是同时生长,矿物自形程度较差。 矿物自形程度不表示结晶的先后顺序,而是代表矿物结 晶能力的大小。 变斑晶同时或晚于基质的形成,常含有较多的基质 柱状、片状及放射状矿物发育,常定向排列

变质岩的鉴定与成因解析

变质岩的鉴定与成因解析

变质岩的鉴定与成因解析一、引言变质岩是一类在地壳内发生变质作用的岩石,经过高温、高压和化学作用而形成。

本文将对变质岩的鉴定方法和成因进行解析,以增进读者对变质岩的认识和理解。

二、变质岩的鉴定变质岩的鉴定主要依靠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特征。

常见的鉴定方法包括显微镜下的薄片观察、化学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等。

1. 薄片观察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变质岩的薄片,可以看到不同矿物的晶体形态、颜色和排列方式,从而确定岩石的类型和成因。

例如,片麻岩中常见的矿物包括黑云母、长石和石英,而绿帘石片岩中则有绿泥石和石英等。

2.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鉴定变质岩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对岩石样品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岩石中各种矿物的含量和组成,从而推断出岩石的成因和演化历史。

例如,高铝型变质岩中富含铝和镁,而高温变质岩则富含铁和镁。

3. 热力学计算热力学计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鉴定方法,通过计算变质岩形成所需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来确定岩石的成因。

这种方法对于了解变质作用的过程和变质岩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变质岩的成因解析变质岩的成因是地壳内物质受到高温、高压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的结果。

具体的成因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热变质热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的变质作用,主要是由于岩石受到火山活动、岩浆侵入等热源的影响。

这种变质作用常见于构造活动剧烈、火山带和地热区域。

2. 压力变质压力变质是指岩石受到高压力作用下发生的变质作用。

在地壳深部或构造运动带来的压力下,岩石中的矿物可以发生形态变化和再结晶,从而形成新的岩石类型。

压力变质主要发生在造山带和断裂带等地质构造活跃区域。

3. 化学变质化学变质是指岩石受到流体或气体的作用下发生的变质作用。

这种变质作用主要是由于外部流体(如地下水)中的溶质和岩石发生反应,导致岩石中矿物的组成和结构发生改变。

化学变质通常发生在含水层、露头和断裂带等位置。

四、变质岩的意义与应用变质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应用价值。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描述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描述

(一)变质岩的基本特征1、变质岩的矿物变质岩既然是由火成岩或沉积岩等岩石变化而来的,那么其矿物成分一方面保留有原岩成分,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矿物。

如火成岩中的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及辉石等,由于本身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所以在变质作用下依然保存。

在常温常压下形成于沉积岩中的特有矿物,特别是岩盐类矿物,除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外,一般很难保存在变质岩中。

变质岩除了保存着上述火成岩和沉积岩中的共有继承矿物外,变质岩中还有它特有的矿物,如石榴石、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硅灰石、石墨、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透辉石、蛇纹石、绿泥石、绿帘石、滑石等。

2、变质岩的常见结构变质岩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粒度、形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常见类型如下:变余结构指变质岩中保留了原岩结构的一种结构。

如变余砾状结构、变余砂状结构、变余斑状结构等。

常见于变质较浅的岩石中,可借此了解原岩性质。

变晶结构是指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重结晶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一种结构类型。

按矿物颗粒大小可划分为:粗粒变晶结构粒径>3中粒变晶结构粒径3~1细粒变晶结构粒径<1如果按矿物的形态和颗粒的相对大小可分为: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粒状矿物(如石英、方解石等)组成,无明显的定向排列,如大理岩、石英岩等。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针状、柱状矿物组成,有些呈放射状、束状,常具定向排列,如角闪片岩、阳起石片岩。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组成,而且呈平行排列,如云母片岩。

斑状变晶结构岩石中主要由于矿物结晶能力的差异和颗粒大小的不同而形成的结构,其中结晶能力强的矿物形成了较大的变斑晶,如兰晶石片岩或石榴石片岩中的兰晶石、石榴石。

3、变质岩中的常见构造变质岩的构造系指各种矿物的空间分布和排列特点。

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类:变成构造主要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已形成的构造。

这类构造是变质岩中最重要的。

常见者有:板状构造是页岩或泥岩(粘土岩)在经微变质中所形成的一种构造。

动力变质岩鉴定特征

动力变质岩鉴定特征

Magmatic-hydrothermal
breccias
Stockwork veins
Magmatic Breccias
Igneous cement breccias
• This overlap means that genetic Phreatic breccias terminology is generally applied inconsistently
2. 动力变质岩类型 2.1 碎裂岩系列
以脆性变形为主,其显著特征是岩 石无定向或略具定向,具碎裂结 构或玻璃质碎屑结构,微破裂发 育,无或少有重结晶作用。按碎 基含量和性质划分为构造角砾岩、 碎裂岩及假玄武玻璃,反映随着 变形增强,粒度减小的趋势。
(1)构造角砾岩
具碎裂结构,角砾状构造。主要由较大 的( d > 2mm )的碎块(角砾)组成, 角砾碎块呈棱角状,大小混杂、排列 紊乱。基质由细小的破碎物(碎基) 和铁质、硅质、钙质胶结物组成。 构造角砾岩通常在断裂带,有时可宽 达数百米,延伸很长,可数百公里。
Structural control on breccia location
Fault breccias
Tectonic Breccias
Breccias in Magmatic-Hydrothermal Systems
1 - Magmatic-hydrothermal breccias
• Permeability enhancement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a subsurface breccia body allows for focussed fluid flow • Can precipitate abundant, well-mineralised cement which contains hypersaline & vapour-rich fluid inclusions • Rock flour matrix and clasts may be altered to high temperature mineral assemblages (e.g. biotite) • Containment and focussing of volatiles birth of a magmatic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Volatile-saturated intrusion undergoes catastrophic brittle failure due to hydrostatic pressure exceeding lithostatic load an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wallrocks

变质岩特征

变质岩特征

变质岩特征变质岩的特征,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岩石重结晶明显,二是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片理构造。

变质岩和火成岩相比,一般讲二者虽都具结晶结构,但前者往往具有典型的变质矿物,且有些具有片理构造,而后者则无。

变质岩和沉积岩相比,其区别更加明显,后者具层理构造,常含有生物化石,而前者则无。

同时,在沉积岩中除去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外,一般不具结晶粒状结构,而变质岩则大部分是重结晶的岩石,只是结晶程度有所不同。

一、变质岩的矿物大部分变质岩都是重结晶的岩石,所以一般都能辨认其矿物成分。

其中一部分矿物是在其它岩石中也存在的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辉石、磁铁矿以及方解石、白云石等。

这些矿物或是从变质前的岩石中保留下来的稳定矿物;或是在变质过程中新产生的矿物。

还有一部分矿物是在变质过程中产生的新矿物,如石榴子石、蓝闪石、绢云母、绿泥石、红柱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硅灰石、蛇纹石、石墨等。

这些矿物是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稳定矿物,可以作为鉴别变质岩的标志矿物。

变质岩中矿物常常是在一定压力条件下重结晶形成的,所以矿物排列往往具有定向性和矿物形态具有延长性,甚至像石英和长石这类矿物,也经常形成长条的形状。

二、变质岩的结构(一)变晶结构变质岩是原岩重结晶而成的岩石,具有结晶质结构,这种结构统称为变晶结构。

变质岩的变晶结构和火成岩的结晶结构,从成因和形态来看,都有所不同。

前者是基本上在固态条件下各种矿物几乎同时重结晶而成,所以矿物颗粒多为它形和半自形,其自形程度反映结晶力的强弱,结晶力越强,自形程度越好,而且矿物排列常具有明显的定向性。

后者是在熔融的岩浆逐渐冷却过程中,由各种矿物按一定顺序结晶而成,矿物晶粒的自形程度常反映结晶的顺序,且火成岩中除去部分矿物表现为流线、流层构造外,一般不具定向排列。

根据矿物颗粒大小和形态,可以把变晶结构分为如下若干种:1.粒状变晶结构又称花岗变晶结构。

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与鉴定方法

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与鉴定方法

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与鉴定方法变质岩是一种在地壳中经历了高温、高压和化学反应作用的岩石,其形成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赋予了它独特的岩石学特征。

了解变质岩的特征及其鉴定方法对于地质学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变质岩的岩石学特征以及常用的鉴定方法。

一、岩石学特征1. 成岩矿物变质岩的成岩矿物是其岩石学特征之一。

在变质过程中,原先的矿物会发生改变或生成新的矿物。

例如,在压力下,粉状的矿物例如黄铁矿、蛇纹石等会发生重新结晶从而形成新的矿物。

而在高温环境下,矿物的晶体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不同的变质程度和变质条件会导致不同的成岩矿物,进而影响到岩石的特征。

2. 岩石结构在变质过程中,岩石的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变质岩常常具有层状、块状或片麻状结构。

层状结构是指岩石中成分或性质有规则地在岩石中分布形成层状结构,如云母片麻岩。

而块状结构则表示变质岩中的矿物成分或性质均匀分布而不呈现层状结构。

片麻状结构则是指岩石中大块状矿物被细晶状矿物包围的结构,如花岗岩片麻岩。

3. 变形构造变质过程中,岩石会发生变形。

变形构造是变质岩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在变形过程中,岩石可以出现折叠、断层、推覆等结构。

这些变形构造记录了地质过程中的应力变化以及岩石的变形历史。

二、鉴定方法1. 岩石薄片观察岩石薄片观察是鉴定变质岩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可以查看岩石的成分、结构和矿物组合等特征。

可以通过测量矿物的晶体形态、光学性质、颜色等来识别矿物种类,从而进一步鉴定岩石的类型。

2. 化学成分分析化学分析是鉴定变质岩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岩石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可以确定岩石中不同矿物的含量及其相对比例。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X射线荧光光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等技术。

3. 矿物学鉴定矿物学鉴定是鉴定变质岩的关键方法之一。

通过对变质岩中的矿物进行鉴定,可以揭示岩石的成因和变质环境。

常用的矿物学鉴定方法包括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

动力变质岩

动力变质岩
Metamorphic Petrology. Prentice Hall.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三十九分。
Figure 23-27. Proposed mechanism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oliations. After Passchier and Trouw (1996) Microtectonics. Springer-Verlag.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三十九分。
• 塑性扭折的几何特征 (Vernon,1976)
• 位错示意图(引自钟增 球、郭宝罗,1991) b为Bergers矢量,它表 示已滑动部分的滑移方 向和距离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三十九分。
晶内塑性滑移与压溶现象比较(Best,1982;转引自 王仁民等,1989) a.原始颗粒;b.晶内塑性滑移;c.压溶,其中C 代表溶解表面,O代表原始颗粒轮廓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六点 三十九分。
Figure 23-2 a. Highest strain in areas near grain contacts (hatch pattern). b. High-strain areas dissolve and material precipitates in adjacent low-strain areas (shaded). The process is accompanied by vertical shortening. c. Pressure solution of a quartz crystal in a deformed quartzite (s1 is vertical). Pressure solution results in a serrated solution surface in high-strain areas (small arrows) and precipitation in low-strain areas (large arrow). ~ 0.5 mm across. The faint line within the grain is a hematite stain along the original clast surface. After Hibbard (1995) Petrography to Petrogenesis. Prentice Hall.

变质岩的主要鉴定特征

变质岩的主要鉴定特征

变质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变质岩的那些事儿。

你说变质岩啊,就像是一块经历了无数故事的石头。

它们可不像沉积岩那样,一层一层规规矩矩的,也不像火成岩那么火爆直接。

变质岩那可是有着独特的魅力呢!你看啊,变质岩的结构,那叫一个丰富多样。

有的像千层饼一样,一层一层的,那是因为它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被各种力量挤压、扭曲,就变成了那副模样。

这就好比一个人经历了好多磨难,脸上有了岁月的痕迹,是不是很形象?还有的变质岩里面有各种亮晶晶的矿物,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闪耀。

这可不是随便就能有的哦,那是它们独特的标志呢!再说说变质岩的颜色。

哎呀呀,那可真是五花八门!有黑色的,深沉得像个神秘的故事;有白色的,纯洁得像朵云;还有红色的、绿色的、蓝色的……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调色盘。

你想想,要是把这些变质岩摆在一起,那得多好看呀!变质岩的硬度也很有特点哦。

有的硬得像块铁,你怎么敲都敲不动;有的又比较软,稍微一用力就能留下痕迹。

这就好像人的性格一样,有的刚强,有的温柔。

还有啊,变质岩的纹理也是一大看点。

有的像波浪一样起伏,有的像蜘蛛网一样细密。

这都是它们在漫长的时光中形成的独特印记呀,就像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故事一样。

那怎么鉴定变质岩呢?这可得仔细观察啦!看看它的结构、颜色、硬度、纹理,再结合它出现的环境,综合判断。

这就像破案一样,要从各种蛛丝马迹中找到真相。

你说有趣不有趣?变质岩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有着重要的作用呢!它们可以用来做建筑材料,坚固又耐用;有些漂亮的变质岩还可以做成装饰品,摆在家里那可真是好看极了。

总之,变质岩就像是大自然的宝贝,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和魅力。

我们要学会欣赏它们,了解它们,从这些石头中发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下次你再看到一块奇怪的石头时,可别轻易放过,说不定它就是一块有着神秘故事的变质岩呢!。

常见变质岩的鉴定特征

常见变质岩的鉴定特征
大理岩
块状
方解石、白云石、有时含石墨、蛇纹石、橄榄石、石英、云母等
外表多为白色,因含杂质而呈各种不同的颜色和花纹,遇冷稀盐酸起泡,硬度3~3.5
由接触热液变质及区域变质而成
石英岩
块状
石英
纯者为白色,含杂质而呈灰、黄、红等各色,具油脂光泽,坚硬,抗风化力强
多为沉积石英砂岩,石英岩接触变质或区域变质而成
大面积分布,中等变质
千枚岩
千枚状
绢云母、绿泥石、石英等,肉眼较难辨认
外表以黄、绿、灰黑、青褐、红色为多,岩性致密,具丝线光泽
浅变质
板岩
板状
肉眼难辨认,含变质矿物绢云母、绿泥石
外表多为深灰色到黑色,大部为隐晶质,致密结构,可分裂成薄层的石板。击之,有清脆的石板声角页岩
块状
粘土矿物
为黑色至暗灰色,根据变质程度的深浅,含有堇青石、石榴石、红柱石等变质矿物,致密
常见于泥质岩石与酸性岩浆岩的接触带
矽卡岩
块状或
斑杂状
石榴子石、辉石、或绿帘石、符山石等
表面常为暗绿、暗棕色,晶形完整,粗大,常疏松多孔,有时为细粒或致密状,比重较大
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类岩石或中基性火山岩接触变质而成
脉状,剧烈错动带内分布
混合岩
条带状
眼球状
变化大,成分复杂
变质程度不同,岩浆岩与变质岩相互混合,经交代重结晶而成,成为角砾状、条带状、眼球状混合岩,变质岩基体少时,称混合片麻岩
千糜岩
千枚状
绢云母、绿泥石
重结晶显著,多组片理,矿物定向排列石英重结晶
深变质带
玻化岩
块状
玻璃质
颜色与原岩性质有关,由剧烈错动产生高温熔融后快速冷凝而成
蛇纹岩

动力变质岩

动力变质岩
43
(二)热接触变质岩的分类
热接触变质岩的一般命名原则: 次要矿物+主要矿物+基本名称 岩石的基本名称根据矿物成分、结构、构 造,具体的命名依据是: 1.具变余结构、构造的: 主要的新生矿物+“变质”+原岩名称 2.具变晶结构或变成构造的: 具定向构造的:按定向构造命名,如片岩、 片麻岩等;
44
3.不具定向构造的:
重结晶作用和新生矿物的形成:
应力一方面使矿物变碎,甚至成为细粉, 另一方面,这些获得较大表面张力的细粉还 有逐渐变大的趋势,即重结晶作用。伴随变 形而发生的重结晶作用称为动态重结晶;又 称构造重结晶。 当在一定的温度和溶液的参与下,可形 成一些新生矿物,如绢云母、绿泥石、绿帘 石等,这些矿物常定向排列,构成动力变质 岩的带状构造。
到云母片的定向排列和弯曲等。
26
糜 棱 岩



28
千枚岩
千枚状构造 岩石中的鳞片状矿物呈定向排列,沿定向排列方向可 劈成薄片,具较强的丝绢光泽,断面参差不齐。为千枚岩所特有。
5. 构造片岩
动力变质岩形成后,经过静态重结晶便 可形成构造片岩和构造片麻岩。岩石中矿物 几乎全部重结晶,粒度增大。岩石结构构造 与区域变质的片岩和片麻岩相似,但它们产 于构造带中,与其它动力变质岩相伴生。
47
48
中级变质:原岩的所以组分几乎全部发 生重结晶或变质结晶,因而,原岩特征基 本消失,出现大量的新生矿物,红柱石、 堇青石等特征变质矿物多呈粒度较粗、形 态完好的变斑晶,云母、石英、长石等矿 物粒度较细,呈紧密镶嵌状,构成典型的 角岩结构。代表性岩石类型为:红柱石角 岩、堇青石角岩、黑云母角岩等
长英质岩类的主要矿物是石英、长石, 这些矿物在热变质条件下属较稳定矿物,因 此这类岩石在热接触变质过程中变化不明显。 但碎屑岩中的填隙物较易于变化。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命名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命名

变质岩
等物理系列:在同一变质条件下(T、P范 围相同)形成的所有岩石。这些岩石中的 矿物共生组合的不同,是由原有岩石的化 学成分决定的。
变质岩可划分为五个等化学系列:
(1)泥质岩类:来源于泥质岩。 (2)长英质岩类:来源于砂岩、硅质凝灰岩和中酸性 岩浆岩。 (3)碳酸盐岩类:来源于灰岩和白云岩(可含石英、 粘土矿物等杂质)等钙质沉积物。 (4)基性岩类:由基性岩浆岩、凝灰岩及含显著数量 的Ca、Al、Fe、Mg的不纯泥灰质沉积物转变而来的变 质岩。 (5)镁质岩类:来源于超基性岩浆岩和绿泥石质及其 它富含Mg、Fe的沉积物。
4、变质作用的方式:原岩是通过什么途 径发生变质的? (1)重结晶作用:原岩中同种矿物在保持固态的条件下, 通过溶解,组分迁移,然后再沉淀结晶而不形成新矿物相的 变质方式称为重结晶作用。 • 岩石经重结晶作用后,主要表现为晶粒由小变大。一般来 说,原岩的成分愈单一、粒度愈小,则愈易发生重结晶作用, (除H2O、CO2外,封闭系统)。 (2)变质结晶作用(变质反应):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 压力范围内,在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使旧矿物消失、 新矿物形成的一种变质方式,这种方式是通过特定的化学反 应来实现的,这种化学反应通常称为变质反应。 主要有矿物的同质多像转变和形成新矿物组合的反应: Al2SiO5 = Al2SiO5 蓝晶石或红柱石 夕线石 方解石(Cc)+石英 = 硅灰石+CO2 ↑
学习情境三: 变质岩的识 别与描述
单元四:区域变质岩类的识别与描述 单元五:混合岩类的识别与描述
单元一:变质岩基本特征及其命名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概述
第二部分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 变质岩的命名
单元一: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及命名 任务1.1 掌握和理解变质岩的基本概念

第十四讲动力变质岩、混合岩鉴定

第十四讲动力变质岩、混合岩鉴定
动力变质岩类
• 动力变质岩是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 • 是原有各种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发生不同 程度的破裂、粉碎或塑性变形及重结晶 所形成的岩石。
一、动力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带的野外特点
• 1.地质分布上常呈带状,宽度和延长变化 很大,常斜切地层。 • 2.断裂带内的岩石具有特征的碎裂结构、 碎斑结构以及条带状构造和糜棱构造等。 • 3.断裂带内,岩性变化复杂,与原岩性 质、应力性质及构造作用的强度有关。
①基体:指的是混合岩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变质岩部分, 它具有变质岩的岩性,主要是各种区域变质岩、如斜 长角闪岩、片麻岩等。基体的颜色较深(暗色矿物较 多),有时由于受交代作用的影响,可能有一定程度的 变化,如粒度变粗、长英质增多、角闪石发生黑石母 化等。 ②脉体:指的是混合岩形成过程中处于活动状态的新 生成的部分,又称活动物质。它的颜色一般比基体浅, 通常是花岗质、长英质、伟晶质、细晶质或石英脉等。
三、主要动力变质岩类型
• 3.碎粒岩:是脆性岩石受到较强应力作用的产 物。岩石除部分矿物被碾成粉末状外,末粉碎 的部分矿物也多碎成较细的颗粒(0.02—0.1mm), 碎斑粒度0.1—0.3mm,粉状物和碎裂物呈无定 向杂乱分布,形成碎粒结构。 • 由于原岩结构很少保留,原岩性质难以推断, 可按主要矿物成分十碎粒岩来命名,如长英质 碎粒岩;若岩石几乎全部被碾成粉状,碎斑粒 度0.1—0.3mm ,形成碎粉结构时,称为碎粉岩。
三、主要动力变质岩类型
• 2.碎斑岩:碎裂程度较碎裂岩强,部分矿物被 碾成粉末,在粉末中存在较大的矿物碎屑,形 成碎斑结构,原岩结构可有不同程度的保留; 矿物变形现象很显著,碎斑粒度2—0.3mm 。 • 该岩石可根据残留结构或矿物成分推断原岩性 质,当原岩性质能确定时,可按次生结构十原 岩来命名,如碎斑花岗岩;若原岩性质不能确 定时均可称为碎斑岩,必要时在碎斑岩前缀以 主要矿物,如长英质碎斑岩。

动力变质岩鉴定特征共28页文档

动力变质岩鉴定特征共28页文档
动力变质岩鉴定特征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05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

05动力变质作用及动力变质岩

5.2碎裂岩类
5)碎粉岩 碎粉结构,块状、纹状构造;基本无碎斑,碎基 显微晶质-隐晶质(相当于粉砂级的粒度),可有结 晶。 6)构造熔岩 隐晶结构,层纹状、假熔岩状构造;原矿物成分 不清显,由微光性近均质成分组成,常含大量暗色杂 质,似火山玻璃质,故名;是高速应变时高温条件下 的产物。少见。
5.3糜棱岩类
0~4km,脆性变形,破碎为主; 4~10km过渡带,破碎、劈理化,可有少量重结 晶或变质结晶;
>10km,韧性变形为主,常伴有重结晶-变质 结晶的发育。
5.1概述
2)环境条件 Ps为主导作用,向深部有T的递增;T还受应变速 率的控制(正相关),但T总体低,C少。 3)变形变质过程 高应变速率时,为浅部、脆性;当温度很高时, 可产生构造重熔(非晶态高温流变);低应变速率时, 为韧性,结晶普遍,过程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
碎基≤10%
碎裂岩化+原岩名称
10~50% 碎裂+原岩名称
50~90% 原岩成分+碎裂岩
注意:碎基、碎斑是相对粒度大小,粒化、破碎 是以原矿物粒度为参照系。
5.2碎裂岩类
花岗碎裂岩
5.2碎裂岩类
3)碎斑岩 碎斑结构,块状、带状构造;粒化明显,碎基很 多,结晶无或弱,可定向;其中碎斑为原岩矿物的残 粒,近于原矿物颗粒大小,与碎裂岩中碎斑可为矿物 集合体不一致。碎斑含量<10%,碎基大都为细-显 微粒级,可有少量结晶。 4)碎粒岩 碎粒结构,块状、带状构造;基本不含碎斑,碎 基微-显微晶质(相当于砂级粒度),可有结晶。
5.1概述
4)岩石组合 平面上由应力强度决定分带性,对称时中心为高 强应变,向两侧围岩渐变; 垂深上由脆性→韧性渐变过渡; 岩石组合与所处的构造位置、错动方式、作用强 度、持续时间等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