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会动的玩具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各种会动的玩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各种会动的玩具,如、小车、气球等。
2. 制作会动玩具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剪刀等。
3. 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会动的玩具,引发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玩具的特点和运动方式。
Step 2: 探索会动玩具的制作方法(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会动玩具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制作会动的玩具。
3. 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会动玩具,如小车。
4. 学生动手制作会动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Step 3: 展示和分享(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会动玩具,描述其运动方式和特点。
2. 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意见。
Step 4: 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观察力、动手能力等。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期望。
二、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会动玩具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评价学生在展示和分享过程中的表达和合作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兴趣。
三、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制作会动玩具的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学生参观玩具博物馆,了解玩具的发展历史。
3. 开展会动玩具创意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五、教学资源1. 会动玩具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2. 制作会动玩具的教程和示范视频。
3. 相关科学知识资料,如玩具原理、运动方式等。
永动机玩具原理
永动机玩具原理引言:永动机玩具是一类能够自主运转并不断产生动力的玩具,给人以惊叹和好奇之感。
然而,永动机玩具并非真正的永动机,其原理是基于一系列巧妙的设计和物理原理。
本文将介绍永动机玩具的原理,并解释其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万有引力原理永动机玩具的原理之一是基于万有引力原理。
在这类玩具中,通常会利用重力作用来产生动力。
例如,常见的铁球轨道玩具,通过将铁球从高处释放,利用重力加速度使其沿着轨道滚动。
这种运动过程中,铁球会不断转化为动力,使得玩具保持运动。
二、弹力和弹性势能永动机玩具的另一个原理是基于弹力和弹性势能。
例如,弹簧玩具中的弹簧可以储存弹性势能,当弹簧收缩或伸展时会产生动力。
通过利用弹簧的弹性特性,可以使玩具持续运动。
类似地,弹力球也是利用弹性势能产生动力的玩具,当球体被压缩时,弹力会使其迅速弹回,产生连续的动力。
三、磁力原理磁力原理也是永动机玩具的常见原理之一。
磁力玩具中通常使用的是磁铁和磁性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磁悬浮球玩具就是利用磁铁和磁性球之间的磁力互斥或吸引来实现悬浮效果。
通过调整磁铁的位置和方向,可以使磁性球保持在空中运动,形成看似永不停止的运动。
四、摩擦和动能转化摩擦和动能转化也是永动机玩具的常见原理之一。
例如,摆锤玩具中的摆锤通过摩擦力和动能转化来实现持续运动。
当摆锤摆动时,摩擦力会逐渐减小其动能,但同时也会将一部分动能转化为摆锤的运动动力,从而使得玩具持续摆动。
五、动能守恒定律动能守恒定律也是永动机玩具原理的一部分。
根据动能守恒定律,一个物体的动能可以通过转化或传递来保持不变。
因此,永动机玩具中的动力转化过程通常是基于动能守恒定律的。
例如,动能转化球道玩具中的小球会沿着球道不断滚动,当小球到达球道的末端时,它会再次返回起始点,形成循环运动。
六、风力原理永动机玩具中还有一些是基于风力原理的。
例如,风车玩具就是利用风力驱动叶片旋转,从而产生动力。
通过利用风力的能量,可以使风车持续旋转,实现持久的动态效果。
二年级上册自然:会动的玩具教案会动的玩具——发条玩具
二年级上册自然:会动的玩具教案——会动的玩具——发条玩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条玩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发条玩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发条玩具的制作过程。
2.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发条玩具样品和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自己的发条玩具作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发条玩具作品,引出发条玩具的话题。
2. 讲解:教师展示发条玩具样品,讲解发条玩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动手制作发条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4. 观察:学生观察发条玩具的运动原理,总结发条玩具的特点。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发条玩具的制作方法和观察要点。
6. 拓展: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制作更多有趣的发条玩具。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发条玩具的制作方法和特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制作发条玩具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评价学生在观察发条玩具运动原理时的认真程度和思考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发条玩具的创意制作,并将作品与家人分享。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讲解了发条玩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2. 学生是否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掌握了发条玩具的制作技巧?3. 学生对发条玩具的观察和思考是否有所提高?4. 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八、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发条玩具的制作和展示活动,增进家校互动。
2. 组织学生参观玩具博物馆,了解各种玩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
3. 开展发条玩具创意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4. 结合数学学科,让学生探究发条玩具的运动规律。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发条玩具的制作和运动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
师:上次让你们完成了调查表《会动的玩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还有什么玩具,是怎样更多的玩具启动的方法。
活动反思:
活动过程: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欣赏丰富多彩的玩具。
宝宝们,今天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玩一玩吧。
师:请你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是什么?它是怎么玩的?
幼儿自由参观玩具展,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通过相互介绍,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初步探索玩具不同的玩法。
1.鼓励幼儿自选玩具,自由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活动内容
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探索启动玩具的不同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往,体验和他人分享玩具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探索启动玩具的不同方式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搜集各类玩具。
2.《幼儿画册》第三册第17页调查表。
方法与手段:通过观察法、讲解法、操作法探索启动玩具的不同方式。
孩子在玩一玩,说一说中了解不同的玩具有着不同的启动方式,初步认识发条、电动、拖拉等一些启动方式。
四、游戏:“玩具找朋友”。
引导幼儿根据玩具不同启动方式重新分类摆放,比如:惯性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充气玩具、机械玩具等。
幼儿自主的根据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为自己的玩具找朋友
通过游戏找朋友,让孩子更深的认识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帮助玩具分类。
2.交流反馈,感受到各种玩具的玩法。
三、发现不同的玩具具有不同的启动方式。
1.幼儿自由结伴,尝试不同的玩具操作,比较它们不同的启动方式。
2.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小青蛙上了发条就会跳,小火车打开开关就会跑)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详细内容包括:了解简单机械原理,探索会动的玩具的工作原理,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会动的玩具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机械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会动的玩具的工作原理。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会动的玩具(如拨浪鼓、摇摇乐、旋转木马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胶水、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会动的玩具,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动?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拨浪鼓为例,讲解其工作原理,引导幼儿理解简单机械原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观察其他会动的玩具,分析其工作原理。
4. 动手操作(1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让幼儿设计并制作自己的会动玩具。
5. 成果展示(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强调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简单机械原理2. 会动的玩具工作原理3. 观察与分析4. 动手操作与创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会动的玩具,并画出设计图。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设计出具有创意的会动玩具,并画出设计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幼儿对简单机械原理的理解程度如何?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观察其他会动的玩具,尝试解释其工作原理,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会动的玩具的工作原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动的玩具》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会动的玩具》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各种会动的玩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操作会动的玩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观察和了解各种会动的玩具。
2. 学习操作会动的玩具,探索其运动原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会动玩具的运动原理。
2. 能够独立操作会动的玩具。
四、教学准备:1. 各种会动的玩具,如遥控汽车、、小鸟等。
2. 操作手册或指导图。
3. 记录表格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各种会动的玩具,引导他们说出玩具的特点和运动方式。
2. 探究:分发玩具,让幼儿独立操作玩具,观察其运动原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实践:让幼儿分组合作,用玩具编排一个小节目,展示对运动原理的理解。
5. 反思:让幼儿填写记录表格,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附:反思表格姓名:_______活动名称:会动的玩具我在活动中的表现:1. 我能认真观察和描述各种会动的玩具。
2. 我能独立操作玩具,探索其运动原理。
3. 我能与同伴合作,编排一个小节目。
我在活动中的收获:1. 我知道了会动玩具的运动原理。
2. 我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3. 我学会了合作和分享。
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究过程,共同探索家中的会动玩具。
2. 环境创设:在教室角落设置“会动的玩具”展示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激发同伴的探究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会动玩具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分析幼儿的反思表格,了解他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成长。
八、教学建议:1.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适当增加会动玩具的种类和难度。
中班科学活动滚动的玩具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滚动的玩具教案反思中班科学活动滚动的玩具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操作活动,了解轮子的特性及用途,激发幼儿的尝试兴趣,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滚动的玩具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了解轮子的特性及用途。
2.激发幼儿的尝试兴趣,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1.每人一小筐,内有带轮子的列具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积木各一块。
2.小推车、书若干。
活动过程一、幼儿自由玩桌上的东西,激发幼儿的兴趣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以在桌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你面前的东西,看看谁玩的方法最多、最有趣。
幼儿自由玩,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幼儿谈一谈,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玩的?二、幼儿第一次尝试:找出能滚动的东西师:刚才小朋友玩的方法很是有趣,现在老师请小朋友动脑筋。
试一试、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可以滚动的?把不可以滚动的东西放到前面塑料筐里。
幼儿尝试并找出能滚动的东西:带轮子的玩具、轮子。
三、幼儿第二次尝试:认识轮子的特性及用途1.提问:为什么这些玩具都能滚动呢?2.出示轮子后提问:这是什么?(轮子)轮子是什么样的?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如果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做轮子会怎能么样呢?你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有轮子的?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吗?四、第三次尝试:探索轮子能省力师:(出示小轮车和书)我这里有小推车和书,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比赛,一个用小推车运书,一个小朋友用手抱书,看谁跑得快,谁愿意来试一试?为什么用小推车快呢?幼儿自由组合,二人一组,比赛运书、运玩具,看谁快。
幼儿通过尝试,理解轮子能省力。
五、结束在比赛的热烈气氛中,自然地结束本活动。
活动反思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
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体运动》,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会动的玩具,探索玩具动起来的原因,动手制作简单的会动玩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会动的玩具的特点,知道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玩具动起来的原因,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会动的玩具、演示用玩具、教学课件。
学具: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小木棒等)、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各种会动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玩具的特点。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喜欢的会动玩具,讨论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一个会动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讲解玩具动起来的原理,如弹性、重力、惯性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观察一个会动的玩具,讨论并记录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动手制作(15分钟)教师发放手工材料,讲解制作步骤。
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成果展示与交流(10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有趣的会动玩具2. 内容:玩具动起来的原因制作简单会动玩具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会动的小兔子玩具作业要求:利用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按照课堂所学制作步骤,完成一个小兔子玩具。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会动的玩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讨论和制作活动。
但在讲解玩具动起来的原理时,部分幼儿理解困难,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一个会动的玩具,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精品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动植物》第三节《会动的玩具》。
本节课将围绕“会动的玩具”这一主题,详细讲解玩具为什么会动,以及动力的来源等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会动玩具的基本原理,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沟通与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会动玩具的原理,并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会动玩具。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会动玩具样品、教学PPT、实验器材(如电池、小马达等)。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画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会动玩具样品,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观察玩具为什么会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例题讲解(10分钟)结合教学PPT,讲解会动玩具的原理,如弹簧、齿轮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会动玩具,观察其原理,并在纸上画出玩具的构造。
4. 动手操作(15分钟)教师演示制作一个简单的会动玩具,然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制作自己的会动玩具。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会动的玩具》2. 内容:玩具为什么会动?动力来源:弹簧、齿轮、电池、小马达等制作简单会动玩具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会动的小兔子玩具。
答案:利用弹簧和彩纸,制作一个会动的小兔子玩具。
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解释会动玩具的原理。
答案:会动玩具的原理是利用弹簧、齿轮等部件,通过力的作用,使玩具产生运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了会动玩具的原理,并能够动手制作简单的会动玩具。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幼儿的掌握程度,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
例如,可以让幼儿尝试制作更复杂的会动玩具,或者引导幼儿探索其他科学原理。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动的玩具》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各种会动的玩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各种会动的玩具,如:汽车、飞机、等。
2. 玩具的部件和功能,如:轮子、发动机、按钮等。
3. 玩具的组装和拆卸,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观察和了解各种会动的玩具,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各种会动的玩具,如:汽车、飞机、等。
2. 玩具的部件和功能介绍资料。
3. 玩具组装和拆卸的工具,如:螺丝刀、扳手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各种会动的玩具,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与讨论:让幼儿观察玩具的部件和功能,引导他们说出玩具的特点和作用。
3. 动手操作:分组进行玩具的组装和拆卸,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分享与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感受,引导他们相互交流和合作。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引导他们反思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6. 拓展活动:让幼儿自己设计一个会动的玩具,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观察和讨论环节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积极观察、认真听讲并参与讨论。
2. 评价幼儿在动手操作环节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组装和拆卸玩具,并注意安全。
3. 观察幼儿在分享与交流环节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感受,并倾听他人的意见。
4. 评价幼儿在总结与反思环节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5. 观察幼儿在拓展活动环节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创造性地设计一个会动的玩具,并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七、教学建议:1. 在观察和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玩具的部件和功能,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观点。
幼儿园科学活动《玩具动起来》中班优质教案分享
幼儿园科学活动《玩具动起来》中班优质教案分享教案背景:孩子们对玩具充满好奇,他们喜欢观察、操作各种玩具,却往往不知道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
本节科学活动旨在引导孩子们探索玩具动起来的原因,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活动目标1.了解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2.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合作精神。
二、活动准备1.玩具:各种会动的玩具,如小车、飞机、等。
2.材料准备:电池、电线、开关等。
3.教具:PPT、图片、视频等。
三、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1)组织孩子们做简单的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引导孩子们分享运动过程中的感受,如快乐、兴奋等。
2.导入活动(1)出示各种玩具,引导孩子们观察并说出玩具的名称。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动起来吗?3.探索活动(1)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发一个玩具。
(2)引导孩子们观察玩具的结构,思考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3)每组派代表分享探索成果。
4.动手操作(1)分发材料,每组制作一个简单的玩具。
(2)引导孩子们按照步骤进行操作,如安装电池、连接电线等。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5.成果展示(1)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制作过程。
(2)教师对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1)回顾活动过程,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1.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制作玩具。
2.组织孩子们参观科技馆,了解更多关于玩具的知识。
3.开展科学实验,探索电池、电线和开关的奥秘。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在动手操作环节,孩子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玩具动起来的原因,还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部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将不断改进,提高活动质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充满欢乐和知识的科学世界!重难点补充:一、活动目标1.重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玩具动起来的基本原理,如电能转化为动能。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会动的玩具》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会动的玩具》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玩具的特点,知道玩具动起来的原因。
2.通过操作和观察,发现玩具运动的不同方式。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4.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玩具的特点,发现玩具运动的不同方式。
难点:探究玩具动起来的原因,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各种会动的玩具(如惯性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等)。
2.环境准备:布置好活动场地,确保安全。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什么玩具呀?幼:我喜欢玩小汽车、我喜欢玩飞机、我喜欢玩娃娃……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特别的玩具,它们会动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展示玩具师:这是惯性玩具,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动起来的吗?幼:用手推一下就会动。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师:这个是发条玩具,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动起来的吗?幼:要拧紧发条才能动。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师:这个是电动玩具,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动起来的吗?幼:要用电池才能动。
师: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幼儿尝试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3.探究玩具动起来的原因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这些玩具动起来的方式都不一样,那它们为什么会动呢?幼:因为它们里面有电池、因为有发条、因为用手推……师:对,这些玩具动起来的原因都不一样。
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它们内部的秘密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内部结构,了解玩具动起来的原理)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玩具都有什么特点吗?幼:它们都会动、它们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它们有不同的动力来源……5.制作自己的玩具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个会动的玩具呢?幼:想!师:那我们一起来动手制作吧!(教师发放材料,指导幼儿制作玩具)6.展示和分享师:小朋友们,你们制作的玩具都完成了吗?一起来展示一下吧!(幼儿展示自己的玩具,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玩具,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玩具运动的不同方式,激发了幼儿的探究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会动的玩具》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玩具的种类和特点,学会制作简单的动态玩具。
2.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玩具的名称和特点。
2. 学习制作简单的动态玩具。
3. 探索玩具的运动原理。
三、教学准备:1. 各种玩具样本或图片。
2. 制作动态玩具的材料(如纸张、小棍、橡皮筋等)。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玩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讲解玩具的运动原理,引导幼儿思考玩具是如何动起来的。
3. 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简单的动态玩具,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动态玩具,大家一起欣赏。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幼儿们积极参与制作动态玩具,展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对玩具的运动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断提出问题并积极探索。
通过这次教学,幼儿们不仅学会了制作简单的动态玩具,还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鼓励幼儿发挥创意,探索更多的科学知识。
六、教学目标:1. 深化对动态玩具的认识,了解不同类型的动态玩具。
2. 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类型的动态玩具,如弹跳玩具、风力玩具等。
2. 学习制作更复杂的动态玩具。
3.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态玩具的运动原理。
八、教学准备:1. 各种动态玩具样本或图片。
2. 制作复杂动态玩具的材料(如塑料瓶、纸杯、小电机等)。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各种动态玩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2. 讲解:讲解不同类型动态玩具的运动原理,引导幼儿思考它们是如何动起来的。
3. 制作:指导幼儿制作更复杂的动态玩具,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4. 观察与实验:让幼儿观察和实验,了解动态玩具的运动原理。
5.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动态玩具,大家一起欣赏。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设计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设计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标:1.能积极参加活动,探索启动玩具的不同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往,体验和他人分享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汽车、飞机等各种惯性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并讨论玩具的摆放。
2.三个筐。
活动过程:1.欣赏丰富多彩的玩具。
幼儿自由参观玩具展,幼儿可以介绍自己带来的玩具。
2.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鼓励幼儿自选玩具,自由操作,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与方法。
请幼儿说说自己玩的什么玩具,以及是怎样玩的。
3.发现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开启方式。
幼儿自由结伴,尝试不同的玩具操作,比较它们不同的开启方式。
师:我发现刚才小朋友都玩得很开心,现在请小朋友说说你刚才玩了什么玩具?你是怎么让它们动起来的?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如:小青蛙上了发条就会跳,小火车打开了开关就会跑。
(请小朋友分类摆放)总结:××玩具、××玩具、××玩具我们用手推着动的,手放了以后它们还会动,它们有个好听的名字叫惯性玩具;××玩具、××玩具、××玩具都需要上了发条才会动的,我们也给它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发条玩具;我们再来看一下××玩具、××玩具、××玩具它们都是靠什么动起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肚子里都藏了什么东西?(电池)原来它们是靠电池才动起来的,打开开关按纽电源接通了它们才会动起来。
所以它们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电动玩具。
4. 幼儿再次探索进一步感知外力作用对玩具动起来的影响。
师:刚才小朋友都把玩具宝宝分类了,那小朋友再想想如果我玩发条玩具的时候,发条拉的短一点和拉的长一点会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再看一看惯性玩具,如果我推的重一点和轻一点,它们开的又有什么不一样呢?(幼儿带着老师的问题进一步探索。
幼儿园科学活动《会动的玩具》
科学活动《会动的玩具》一、教学内容:科学活动《会动的玩具》二、教学目标:1.能积极探索玩具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的。
2.乐于参加探索活动,并有良好的操作习惯。
3.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三、教学准备:幼儿自带玩具:惯性玩具、电动玩具、拖拉玩具、机械玩具(发条)以及遥控玩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积极探索玩具是靠惯性、发条、电能等动力动起来的。
难点:能用恰当的词句,简单讲述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观察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感官参与法。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一、开始部分。
鼓励幼儿初步探索玩具的不同玩法。
(1)鼓励幼儿自由的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2)请幼儿说说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3)将幼儿带来的玩具按不同的玩法分类摆放。
玩玩具并进行交流不同的玩法。
玩具分类,说明理由。
给予幼儿自由探索玩具的机会,在感官的多种参与中,发现秘密,同时感受玩玩具的快乐。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交换玩具玩,进一步探索各种玩具的不同玩法。
你刚才玩过什么玩具?怎么玩的?(1)出示打开的发条玩具供幼儿观察。
为什么拧了发条玩具就会动起来?1.探索不同种的玩具的玩法,在教师的逐一展示中,发现不同玩具动起来的方式。
2.探索遥控1.再次给予幼儿玩不同玩具的机会,在操作中,不断感受玩具动起来的方法,也在教师的有意识提供的不同玩具的玩法中,加深对玩具不同玩法的体验。
七、教学反思:在活动前我让幼儿带来了自己最喜爱的玩具。
因此在导入部分我请带玩具的小朋友来介绍自己的玩具名称和玩法。
每个幼儿带来的玩具都是不同的,为了让幼儿认识不同的玩具名称,我结合ppt向幼儿介绍,如:惯性玩具、发条玩具、电动玩具、遥控玩具等。
幼儿对玩玩具非常感兴趣,所以活动中我穿插了与同伴分享玩具这一环节。
让幼儿能够自由结伴交换玩具、探索新玩具的玩法,并从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分享玩具的快乐。
幼儿在交换玩玩具的过程中都很兴奋,和同伴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着。
二年级上册自然:会动的玩具教案会动的玩具——发条玩具
二年级上册自然:会动的玩具教案——会动的玩具——发条玩具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条玩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发条玩具的原理:发条存储能量,释放能量使玩具动起来。
2. 发条玩具的制作方法:剪、折、粘、拼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条玩具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难点:发条玩具的创意设计和制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发条玩具样品和制作材料。
2.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等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发条玩具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发条玩具的特点和原理。
2. 讲解:教师讲解发条玩具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理解发条如何存储和释放能量。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发条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制作过程。
4. 制作: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和制作方法,自己动手制作发条玩具。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发条玩具,互相评价和交流制作心得。
7. 拓展: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制作更具特色的发条玩具。
8. 作业:学生完成制作一个发条玩具,下节课进行展示。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制作任务。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制作发条玩具的过程和成果。
2. 学生对发条玩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发条玩具的历史和现状。
2. 组织学生参观玩具博物馆或相关展览,加深对发条玩具的了解。
3. 开展发条玩具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制作水平。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和学生的反馈。
2.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
3.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
九、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中班科学教案会动的玩具
中班科学教案会动的玩具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物理现象》第二节《会动的玩具》。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不同的动力原理,如弹力、重力、离心力等;探索并理解玩具动起来的原因;学习简单机械原理在玩具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动力原理,能举例说明。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生活中其他会动玩具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简单机械原理在玩具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的动力原理,学会观察和分析会动玩具的工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会动的玩具(如弹跳青蛙、旋转木马、上弦小车等)。
学具:手工制作材料(如硬纸板、塑料瓶、绳子、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各种会动的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玩具为什么会动吗?”2.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弹跳青蛙为例,详细讲解弹力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会动玩具,观察、分析并记录其动力原理。
4. 动手操作(10分钟)学生利用学具,尝试制作一个会动的玩具,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会动玩具,分享动力原理和制作过程。
六、板书设计1. 《会动的玩具》2. 内容:动力原理:弹力、重力、离心力等玩具工作原理:示例讲解、分组讨论制作过程:动手操作、巡回指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会动的玩具,它们是靠什么动力原理工作的?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对动力原理的理解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科学探究兴趣;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动手操作的指导与反馈4. 作业设计的实践性与思考性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针对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关键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会动的玩具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玩具的种类和特点,知道不同玩具的玩法。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种玩具,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玩法。
2. 学习简单的物理原理,如轮轴、杠杆等。
3.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4. 进行团队游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各种玩具,了解它们的玩法和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简单的物理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学准备1. 各种玩具,如轮船、汽车、飞机、等。
2. 物理教具,如轮轴、杠杆等。
3. 游戏场地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玩法。
2. 基本概念:教师介绍轮轴、杠杆等物理原理,并演示它们在玩具中的应用。
3. 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玩具,感受物理原理的作用。
4. 团队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并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玩具种类、特点和玩法认识的掌握程度。
3. 评估幼儿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4. 观察幼儿在团队游戏中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内容,并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幼儿一起探索科学的乐趣。
2. 组织幼儿参观科学展览或者科学实验室,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开展科学主题活动,如科学小实验、科学故事会等,让幼儿进一步探索和了解科学知识。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玩具和物理教具的安全性,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克服困难。
3.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会动的玩具托班科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会动的玩具托班科学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探索兴趣。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活动准备:1. 各种会动的玩具,如遥控车、、气球等。
2. 玩具操作说明书。
3. 音乐CD。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会动的玩具,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玩具的特点和运动方式。
3. 操作:教师演示如何操作玩具,让幼儿自己尝试操作。
4. 探索: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玩具的运动规律,如遥控车的方向控制、的动作等。
5. 创意:教师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新的动作或游戏。
6. 合作: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或游戏。
7.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中的发现和体验,总结玩具的运动特点。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和目标,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探索和操作。
2. 环境创设:教师在教室环境中布置相关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
3. 教学评价:教师对幼儿的活动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内容:1. 观察不同类型的动力玩具,如电池驱动的火车、风力驱动的飞机模型等。
2. 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如摩擦产生静电,让幼儿体验动力产生的原理。
3. 创意制作自己的动力玩具,如用纸杯制作的直升机。
七、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的动力玩具,让幼儿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
2.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动力产生的过程。
3. 创作法:鼓励幼儿动手制作自己的动力玩具,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展示各种动力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2. 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幼儿体验动力产生的原理。
3. 分组进行动力玩具的制作,教师提供材料和指导,鼓励幼儿动手操作。
4. 展示和分享制作的动力玩具,让幼儿体验创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