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复习PPT课件
(2)根据时间判断: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有两个,两个交点的地方时是确定 的,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的为晨线,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的为昏 线。
(3)根据昼、夜半球判断 ①昼半球的东界为昏线,西界为晨线 ②夜半球的东界为晨线,西界为昏线 (4)在常见的侧视图中,我们可以利用“左夜为晨,右夜为昏”这一规律来 解题,也就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在左右的位置判断晨线或昏线, 晨线左边一定是夜半球右边一定昼半球,昏线正好相反。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纬度
晨昏线与 经线圈重合
春分日或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或9 月23日前后
晨 昏 北极圈内 线 为极昼
与 极 圈 北极圈内 相 为极夜 切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为 15°/时(或1°/4分)
速
度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 减
平均约1°/天
平均约 30千米/秒
近日点快 (1 月初) 远日点慢(7月初)
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目前存在 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北半球 昼 夜 等 长
化 南半球
→昼越来越长 →最长→越来越短→ →夜越来越短 →最短→越来越长→
→昼越来越短 →最短→越来越长→ →夜越来越长 →最长→越来越短→
昼 夜 等 长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3)根据昼、夜半球判断 ①昼半球的东界为昏线,西界为晨线 ②夜半球的东界为晨线,西界为昏线 (4)在常见的侧视图中,我们可以利用“左夜为晨,右夜为昏”这一规律来 解题,也就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半球在左右的位置判断晨线或昏线, 晨线左边一定是夜半球右边一定昼半球,昏线正好相反。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纬度
晨昏线与 经线圈重合
春分日或秋分日
3月21日前后或9 月23日前后
晨 昏 北极圈内 线 为极昼
与 极 圈 北极圈内 相 为极夜 切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为 15°/时(或1°/4分)
速
度
线速度
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 减
平均约1°/天
平均约 30千米/秒
近日点快 (1 月初) 远日点慢(7月初)
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目前存在 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北半球 昼 夜 等 长
化 南半球
→昼越来越长 →最长→越来越短→ →夜越来越短 →最短→越来越长→
→昼越来越短 →最短→越来越长→ →夜越来越长 →最长→越来越短→
昼 夜 等 长
病 原 体 侵 入 机体, 消弱机 体防御 机能, 破坏机 体内环 境的相 对稳定 性,且 在一定 部位生 长繁殖 ,引起 不同程 度的病 理生理 过程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件PPT模板
• 4、“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区别和联系: • 相同点:地球是球形。 • 不同点: • 地心说,地球不动,其他星体绕地球转。 • 日心说,太阳不动,其他星体绕太阳转。
1-3 证明地球在自转
• 1、法国物理学家傅科研究摆时发现: 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盘上,将 摆摆动起来并且慢慢地转动圆底盘时, 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圆盘的转动而 转动,而是基本不变。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 欢 迎 下 载 !
• 4、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 现已为世界所公认。
• 5、现在我们已经能通过人造卫星等直 接观测到地球确实在自转。
1-4 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迎来黎明
• 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而 发生的现象。
• 2、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 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决定了各地迎 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东边早, 西边晚。北京先迎来黎明,然后依次是 重庆、成都、乌鲁木齐。
的线叫做经线。 12、世界各地的新年钟声自东向西依次敲
响。 13、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合理的解释
是: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转。
1-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这个 轴称作地轴。
2、北极星的位置并不是在头顶正上方,而 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3、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 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 都是做成倾斜的样子,而不是为了好看。
1-8 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7、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8、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交替现象。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造成不同的
1-3 证明地球在自转
• 1、法国物理学家傅科研究摆时发现: 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盘上,将 摆摆动起来并且慢慢地转动圆底盘时, 摆摆动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圆盘的转动而 转动,而是基本不变。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 欢 迎 下 载 !
• 4、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 现已为世界所公认。
• 5、现在我们已经能通过人造卫星等直 接观测到地球确实在自转。
1-4 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迎来黎明
• 1、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自转而 发生的现象。
• 2、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 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 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决定了各地迎 来黎明的时间和顺序也不同,东边早, 西边晚。北京先迎来黎明,然后依次是 重庆、成都、乌鲁木齐。
的线叫做经线。 12、世界各地的新年钟声自东向西依次敲
响。 13、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合理的解释
是:地球围着太阳公转的同时自转。
1-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1、地球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这个 轴称作地轴。
2、北极星的位置并不是在头顶正上方,而 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3、北极星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 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 都是做成倾斜的样子,而不是为了好看。
1-8 极昼和极夜的现象
7、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 8、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公转形成四季交替现象。 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造成不同的
地球的运动专题复习PPT精品课件
(3)地球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 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 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 切的两切点,除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地的某两 纬线圈(纬度度数相同)相切。
24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 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
↓
周期
是真正周期。②太阳日,秒,是真正周期。②回 黄赤交角 自转一周360°59′,24 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
小时,是昼夜更替的周 一个周期,365天5时48
↓
期
分46秒
太阳直射点
①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 南北移动
速度
其他各点均为15°/小时。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 (南北回归
(3)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以遥远的恒星为参 照物,地球自转了360°;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由于 一天中地球还要绕日公转,因此地球绕太阳旋转了 360°59′,时间是24小时,这是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是 人类使用的基本时间单位。
4
1.图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位于中心的公转图。
21
特别提醒
(1)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即为地 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角。
(2)最小太阳高度角为地方时24时的太阳高度角,也就 是一日中最小的太阳高度角。H最小=φ+δ-90°公式中H 为最小太阳高度,φ为所求地点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 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如果 所求出H最小≥0,说明此日该地区出现极昼。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 变 北半球用右手表示, 南半球用左手表示, 掌心向上,四指代 表物体原来的运动 方向,大拇指指向 即为物体运动的偏向
24
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 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
↓
周期
是真正周期。②太阳日,秒,是真正周期。②回 黄赤交角 自转一周360°59′,24 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 23°26′
小时,是昼夜更替的周 一个周期,365天5时48
↓
期
分46秒
太阳直射点
①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 南北移动
速度
其他各点均为15°/小时。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 (南北回归
(3)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以遥远的恒星为参 照物,地球自转了360°;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由于 一天中地球还要绕日公转,因此地球绕太阳旋转了 360°59′,时间是24小时,这是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是 人类使用的基本时间单位。
4
1.图示地球的公转运动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太阳位于中心的公转图。
21
特别提醒
(1)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即为地 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角。
(2)最小太阳高度角为地方时24时的太阳高度角,也就 是一日中最小的太阳高度角。H最小=φ+δ-90°公式中H 为最小太阳高度,φ为所求地点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δ 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如果 所求出H最小≥0,说明此日该地区出现极昼。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 变 北半球用右手表示, 南半球用左手表示, 掌心向上,四指代 表物体原来的运动 方向,大拇指指向 即为物体运动的偏向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件2021年人教版地理初中总复习共26张PPT
(1)地球运行列公转轨道甲位
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北极圈
(2)地球从乙位置公转到丁位置,北半球昼长的变化情况是( ) A.昼变长 B.昼变短 C.昼先变长,后变短 D.昼先变短,后变长
读太阳光照图(2)写出各点的地理坐标:
A
;B
;(1)
M点属于 半球; 纬度(填高、中
关于该图,说法错误的是( )A. 此 时南半球的悉尼为盛夏时节B. 此时十堰 的白昼时间为一年中最长C. 此时整个南 极圈都处于极昼状态D. 此时十堰的正午 杆影达到一年中最长
看“地球公转图”和“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1)B点位于
(东、西半球)半球,
(低、中、高)纬度地区。(2)A、B、C三
四、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二分二至日的产生 • 四季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 昼夜长短的变化 • 极昼极夜的产生 • 正午太阳高度及正午影长的变化 • 五带的产生
6.22
3.21
9.23
12.22
北回归线 3.21
赤道 南回归线
春季:3月、4月、5月 夏季:6月、7月、8月 秋季:9月、10月、11月 冬季:12月、1月、2月
一、地球自转
方向 周期 绕转中心
自转
绕转速度?
侧视图
俯视图
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 逆时针方向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
二、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 昼夜更替 • 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 •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 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 一天中影长的变化
三、地球公转
公转 方向 周期 绕转中心
《地球的运动》单元复习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PPT课件
地球公转
影长的四季变化
圭表:
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 定节气用的仪器,由圭和表组成。
圭表可以测季节的原因:
正午时刻,物体影子随季节 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制作简易圭表: 一年四季影长的变化规律:
地球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1年(365天) • 轨道:椭圆形,有近日点和远日点 • 地轴:倾斜角不变
地球公转导致的现象:四季变化 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昼夜交替对生物的影响:
• 昼伏夜出,如猫头鹰、老鼠等。 •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 大雁南飞 • 冬眠
整理:本单元主要科学概念
认识地球
地球的结构: 由内到外依次是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海陆分布: 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
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 白天和黑夜不断重复的现象。
昼夜交替的假说: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1. 地球是球体。
2. 所有日月星辰都围绕地 球转。
日心说:
1. 地球是球体。
教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六年级上册(最新)
第二单元 微小世界
目录
1. 我们的地球模型 2. 昼夜交替现象
回顾: 本单元我们学了什么?
目录
1. 我们的地球模型
认识地球
2. 昼夜交替现象
3. 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地球自转
4. 谁先迎来黎明
5. 影长的四季变化 6. 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地球公转
7. 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 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 一周。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件
地球运动是地理学的基础,包括自转与公转。自转引起昼夜交替,周期为太阳日,产生地方时与区时的差异,以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公转则导致四季更替,周期为恒星年,速度在近日点快、远日点慢。光照图判读是理解地球运动的重要手段,通过判断南北半球、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等,可以确定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此外,地球结构划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倾斜角度造成的,飞行时的时间换算方法,以及根据北极星仰角确定地理位置的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地球的运动 ----自转和公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自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 间 旋转中心 公转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24小时 一年
地轴
太阳
2
地 球 的 自 转
2018/6/13
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逆时针 顺时针
4
2018/6/13
5
春秋分日
北半球的夏至日
66.5
0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23.5
有太阳直 0 射现象 0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现象
2018/6/13
0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道
终年炎热
23.5
0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0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13
66.5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北半球的冬至日
时间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3.21 6.22 9.23
太阳直射点 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 夜状况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四季划分 3、4、5月 6、7、8月
昼夜平分 9、10、11月 昼短夜长 12、1、2月
冬至日 12.22
90 66.5
0
0
北 极 圈
23.5
0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0
0
23.5
0
南 回 归 线
66.5
0
南 极 圈 90
0
五 带 的 划 分
66.5
0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23.5
0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道
0
23.5
0
66.5
0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昼 极夜现象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
自转 方向 转动一周所需的时 间 旋转中心 公转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24小时 一年
地轴
太阳
2
地 球 的 自 转
2018/6/13
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 从南极上空看
逆时针 顺时针
4
2018/6/13
5
春秋分日
北半球的夏至日
66.5
0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23.5
有太阳直 0 射现象 0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现象
2018/6/13
0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道
终年炎热
23.5
0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0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13
66.5 有极昼极夜现象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北半球的冬至日
时间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3.21 6.22 9.23
太阳直射点 位置 赤道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 夜状况 昼夜平分 昼长夜短
四季划分 3、4、5月 6、7、8月
昼夜平分 9、10、11月 昼短夜长 12、1、2月
冬至日 12.22
90 66.5
0
0
北 极 圈
23.5
0
北 回 归 线
赤 道
0
0
23.5
0
南 回 归 线
66.5
0
南 极 圈 90
0
五 带 的 划 分
66.5
0
90 北寒带 北 极 圈
0
23.5
0
北温带 北 回 归 线 热 赤 带
道
0
23.5
0
66.5
0
南 回 归 线 南温带 南 极 圈 南寒带 0 90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昼 极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