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手工钢筋算量步骤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1]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1d0465d5c1c708a1284a4461.png)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手工计算钢筋的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 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 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 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 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 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 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 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2、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3、钢筋抽样常用公式钢筋算量基本方法小结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梁的纵向钢筋锚入支座的长度,首先判断直锚能否满足La, 1、(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La ,则直锚La 即可;2、La>(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则伸至支座对边,并做15d 弯钩;3、(支座宽度-1个保护层厚度)<0.4 La ,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4、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二排,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钢筋是建筑中常见的材料,经过测算后,我们才能确定钢筋的数量,以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钢筋数量。
本文将从计算公式的原理、计算方法、计算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原理手工计算钢筋公式的原理是根据建筑设计图纸上的结构图,计算出各种构件之间的距离和间距,然后按照相关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钢筋数量。
二、计算方法钢筋的计算方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勾勒出钢筋的分布范围。
2、测量出每根钢筋的长度和直径。
3、计算出每种尺寸的钢筋所需数量。
4、计算出总钢筋用量。
1、勾勒出钢筋的分布范围。
首先,根据建筑设计图纸上的结构图勾勒出钢筋的分布范围,包括梁、柱、板等钢筋的布置范围。
2、测量出每根钢筋的长度和直径。
在勾勒出钢筋分布范围之后,需要测量每根钢筋的长度和直径。
一般来说,钢筋的长度要比设计图纸上的长度略长一些。
3、计算出每种尺寸的钢筋所需数量。
根据实际需要,勾勒出每种直径的钢筋数量。
钢筋的直径一般有6、8、10、12等多种规格。
计算每种规格的钢筋数量时需要考虑其空间利用率和强度,同时满足建筑结构所需。
4、计算出总钢筋用量。
最后,将不同直径的钢筋数量相加,计算出总钢筋用量,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三、注意事项1、在计算钢筋用量时,还需要考虑钢筋的间距和使用范围,避免钢筋的过多或过少,导致建筑结构的不稳定。
2、需要特别注意建筑的结构设计和规范,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依据具体的尺寸和数量进行计算。
总结:手工计算钢筋公式是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环,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出建筑结构所需的钢筋数量,确保建筑的安全性。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遵循建筑结构的设计规范和注意事项,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和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计算钢筋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需要根据结构荷载、构件尺寸和工作状态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计算。
下面是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及方法,供参考。
步骤一:确定设计荷载和工作状态在进行钢筋计算之前,首先要明确结构的设计荷载和工作状态。
设计荷载包括活荷载和静荷载,活荷载指建筑物自身重量以及人、物、雪等的荷载;静荷载是指建筑物的自重。
工作状态又分为正常工作状态和临时工作状态。
步骤二:确定构件尺寸和受力状况根据建筑设计图纸,确定构件的尺寸和受力状况。
对于钢筋混凝土构件来说,一般有梁、柱和板等构件。
在确定尺寸时,要将尺寸符合标准要求,并满足建筑设计的需求。
在确定受力状况时,要明确荷载的受力方向、大小和作用位置。
步骤三:计算内力根据构件的尺寸和荷载的作用位置,计算出构件受力后所产生的内力。
这些内力包括弯矩、剪力和轴力等。
弯矩是构件纵向受力产生的弯曲效应,剪力是构件横向受力产生的剪切效应,轴力是构件轴向受力产生的拉伸或压缩效应。
步骤四:确定钢筋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根据内力的计算结果,确定钢筋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
在确定截面尺寸时,要满足构件受力的要求,防止出现裂缝和扭曲等现象。
在配筋时,要根据钢筋的抗拉和抗压性能,满足构件的强度要求。
步骤五:计算钢筋的数量和长度根据钢筋的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计算出钢筋的数量和长度。
数量计算可以根据钢筋的面积和规格确定,长度计算可以根据构件的长度和间距确定。
步骤六:绘制配筋图根据计算结果,将钢筋的位置和长度等信息绘制在配筋图上。
配筋图要包括构件的位置和尺寸,钢筋的位置和数量,钢筋的直径和间距等。
步骤七:检查核对在完成手工计算钢筋之后,进行检查核对。
核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各项设计要求是否满足。
总结: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包括确定设计荷载和工作状态,确定构件尺寸和受力状况,计算内力,确定钢筋截面尺寸和配筋要求,计算钢筋数量和长度,绘制配筋图,检查核对。
在计算过程中,要保证计算准确性和合理性,满足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需求。
手工计算钢筋步骤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步骤及方法步骤一:确定结构荷载和强度等级在进行钢筋计算之前,首先需要确定结构荷载,包括活载、恒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确定适当的强度等级,如C25、C30等混凝土强度等级。
步骤二:确定截面尺寸和配筋率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和荷载计算结果,确定截面的有效宽度和高度。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选择合适的配筋率。
对于框架结构,一般采用0.75%~2%的配筋率;对于板、墙等单个构件,一般采用0.1%~0.5%的配筋率。
步骤三:计算抗弯承载力和配筋面积根据截面尺寸和荷载计算结果,利用弯矩和截面抗弯承载力的公式,计算截面的抗弯承载力。
然后,根据结构的设计要求,计算最小配筋率、最小配筋面积和最大配筋面积。
步骤四:确定钢筋直径和间距根据计算得到的最小配筋面积和最大配筋面积,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和加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钢筋直径和间距。
一般来说,可以根据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受拉、受压区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钢筋直径和间距。
步骤五: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据截面的几何形状和布置方式,计算钢筋的长度。
为了保证钢筋的质量和施工的准确性,一般采用标准长度的钢筋,并适当预留余量以便于连接和固定。
步骤六:绘制配筋图和制定施工方案根据钢筋计算结果,绘制详细的配筋图和示意图。
在绘图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钢筋的交叉和重叠,并保证钢筋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同时,为了方便施工和检查,应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格式标注钢筋的编号、直径和间距等信息。
步骤七:进行验算和调整完成所有的钢筋计算和绘图工作后,应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
根据验算结果,检查和调整钢筋的数量、直径和布置方式,确保满足结构设计要求和施工安全。
手工计算钢筋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数学公式和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设计规范的要求和限制。
同时,需要考虑施工的实际条件和加工的可行性,调整计算结果以满足实际施工要求。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做好记录和归档工作,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进行验证和评估。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 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 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 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 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 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 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 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教你如何一步步学习手工钢筋算量

教你如何一步步学习手工钢筋算量框架梁A. 首跨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其它梁A.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_4

---------------------------------------------------------------最新资料推荐------------------------------------------------------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 1/3 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 0. 9 倍,并交错布置; 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 04G101-3 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 LA (最1 / 11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 =500 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 Hn 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 2、梁:梁钢筋应按照 03G101 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 1/3Ln,二排 1/4Ln, Ln 是左右两跨较大值) , 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手算钢筋的步骤

(三) 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宽度-1 个保护层厚度)<0.4 La ,应与设计沟通,改变钢筋直径或支座宽度,以满足≥0.4 La ;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 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
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102854_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

手工计算钢筋的步骤以及方法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钢筋预算和实际的钢筋下料是不一样的。
我们所说的钢筋预算就是按照建筑的规范或标准平法图集的要求计算出来的钢筋。
而下料还要考虑很多施工现场的要求,例如我们的钢筋断点的位置在实际的施工中是有规定的,必须断在跨中1/3的范围内,构件交错的地方要注意钢筋的避让等。
在我们拿到结构图纸后,首先分析此建筑是什么结构形式、大致有哪些构件、基础是什么类型。
然后我们一般剪力墙按照从下向上的顺序,也就是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计算。
(一)基础:这里介绍几中常见的基础。
1、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中用的较多,在计算钢筋中要注意的就是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取边长或宽度的0.9倍,并交错布置;2、筏板基础:一般用于剪力墙结构,我们可以仔细学习一下04G101-3中的内容,例如对于下沉子筏板中的钢筋中的钢筋应伸出板边LA(最小锚固长度)等方面一些具体要求。
3、条形基础:一般用于砖混结构。
(二)上部构件:1、柱:柱钢筋比较简单,只有纵筋和箍筋。
纵筋要注意底层的基础插筋问题,顶层柱纵筋对于边柱、中柱、角柱的锚固长度的区别可以参见(03G101);箍筋要注意加密区长度的取值问题:底层柱根加密>=Hn/3,柱上部加密长度>=Hn/6、>=500取大值,还要注意柱搭接范围内应该加密。
(其中,Hn是指所在楼层的柱净高)2、梁:梁钢筋应按照03G101进行计算。
梁有上部通长筋、支座负筋(一排1/3Ln,二排1/4Ln,Ln是左右两跨较大值),底筋一般按照每跨分别向两边支座伸入锚固长度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剪力墙:剪力墙中的构件一定要计算完全。
其中包括:墙体分布钢筋(有水平钢筋和纵向钢筋,要注意墙和墙交接部位的水平钢筋的锚固、各种转角锚固要求是不一样的)、翼柱的钢筋(墙和墙交接的部位形成的柱子)、剪力墙的连梁钢筋(门窗洞口上面形成的连梁)、暗柱钢筋(门窗洞口两侧形成的暗柱)、端柱钢筋(剪力墙端头的柱子)、暗梁钢筋(由于构造的要求在墙体中所配置的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手工钢筋算量步骤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三、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剪力墙墙身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二)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三)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三、柱(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常见问题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 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1.87d≈1.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