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研究生)课程论文201611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工业大学2016 /2017 学年第1学期

《知识产权》

课程结业论文

论文题目:华为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思考及解决途径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任课教师

论文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11 月18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华为公司相关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1)

(一)2010年摩托罗拉诉华为案 (1)

(二)华为、中兴诉小米案 (2)

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案件的解决途径 (3)

(一)、2010年的摩托罗拉诉华为案 (3)

(二)、华为、中兴诉小米案 (3)

三、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4)

[参考文献] (6)

摘要

近期,中国华为诉韩国三星案引发通信届和科技界的热议,这是国内科技通信企业首次对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发起知识产权诉讼,意味着中国企业在专利市场上的被动局面已经开始扭转。但在国内,虽然华为、中兴向小米发送律师函讨伐专利侵权的消息在网络上传得沸沸扬扬,但事件的三方当事人要么直接否认,要么“不予置评”,让等着看戏的围观者们扫兴不已。华为中兴缘何不起诉小米专利侵权?在此,笔者将通过对华为系列知识产权案例的简要分析,对华为知识产权战略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提出我国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有效途径的建议与思考。每年都有大量的科技通信企业因知识产权纠纷遭受巨大经济损失,给自身企业形象和国家海外战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妥善应对及有效解决科技通信企业知识产权纠纷对我国科技通信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海外战略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华为;知识产权;侵权;

一、华为公司相关知识产权案例分析

(一)2010年摩托罗拉诉华为案

双方原来合作十年,摩托对外销售的产品由华为提供。合作过程中华为不可避免地向摩托提供了大量技术和商业秘密。2010年摩托罗拉宣布要把自己的无线

网络业务卖给华为的竞争对手诺西,然后又在美国把华为公司给起诉了,起诉华为侵犯它的知识产权并索赔。华为想通过利用中国本土的司法保护力量维护合法权益。因为一旦摩托罗拉根据交易协议向诺西进行交割,必将导致华为商业秘密被披露给华为的直接竞争对手。华为想在中国通过司法手段阻止这个交易的达成,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沟通发现在当时情况下,禁令很难拿到。后来没办法,华为远赴重洋,只好去美国反诉,去摩托罗拉总部所在地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区联邦法院起诉,请求禁止摩托罗拉将华为商业秘密提供给诺西。比较幸运的是美国法官根据提交的证据材料,当天就支持了华为的主张,颁发了临时禁令。后来经过开庭审理,初步禁令也给颁发了。就是说在剥离华为的知识产权财产之前,这个交易不能够进行交割。一年后,和解结案。这个案子一开始,摩托通过诉讼向华为高额索赔,最终结果是摩托向华为付钱了事。这个诉讼我们的体会是,中国一定要有一个比较好用的针对预期侵权的禁令制度,只有有一个好的司法机制,才能保证你的权益不受侵犯。另外,华为在ITC受到越来越多的337调查,在美国的诉讼也非常的多。我们也想运用中国类似的手段来运用我们的专利,发现当前的制度不是特别的给力。

(二)华为、中兴诉小米案

华为、中兴向小米发送律师函讨伐专利侵权的消息上传得沸沸扬扬,但当事人要么直接否认,要么“保持沉默”,让围观者们摸不着头脑。但事实上,这一事件的背后恐怕还有更复杂的原因。简单来说,高通所把持的手机专利垄断权尽管已被华为、中兴一一瓦解,但华为和中兴要像高通一样利用专利去收钱,恐怕

还并不容易,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两家公司目前还并不具备高通公司那样坐收专利费的能力。

二、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案件的解决途径

(一)、2010年的摩托罗拉诉华为案

在摩托罗拉宣布把无线网络业务卖给华为的直接竞争对手诺西后,想通过国内的司法手段阻止交易的达成,但是发现是不可行的。华为在此时忽略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特性---地域性。在中国注册的专利技术在国外不一定有保护,就算有保护,因为两国法律的差异性往往不能使用国内的司法途径去解决在国外发生的纠纷。最后华为只好去美国起诉并申请禁制令。好在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法律比较健全,在当天就能同意华为的申请。鉴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的特性,如地域性,时效性等,国内在海外发展的企业都应该熟悉和专研此类法律和案例以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华为、中兴诉小米案

再观国内,华为、中兴向小米发送律师函讨伐专利侵权,但是却未诉之法院,这又是为何?华为和中兴重视知识产权,主要是在和海外对手打交道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这是因为海外知识产权诉讼标的动辄上亿美元,没有知识产权就跟战斗者没有武器一样。目前国内公司重视知识产权都是因为要和海外市场打交道,比如今年3月21日联想就用1亿美元购买了21项专利组合。但是回到国内市场,情况就大不一样,一旦走上诉讼程序,意味着花费很大的精力获得很少的补偿。

为副总裁宋柳平4月11日在深圳举行的一个知识产权论坛上便表示,中国司法系统平均8万元一件专利的赔付价格,严重影响了专利实际价值,期望今后有上亿元的诉讼判决在国内出现。这其实是因为国内知识产权环境不佳,从上到下对知识产权的价值并无充分认识,诉讼虽然获胜,但是却无法让盗窃者付出代价,这种胜利和失败差别不大。这里看出国内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远不及国外。专利持有人要维护自己的权利要耗费的精力和财力远远大于最后得到的赔偿。这都造成了国内知识产权维权的难度增加,纵容了违法的发生。要跟好的解决这些侵权案件,需要企业和国家的重视,需要大环境的改观。

三、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思考

华为在过去这么多年以来的国际化过程中,遭遇过一些挑战和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不同国家遭遇的各种问题,我们也发现国内制度和环境方面的某些不足。后边的建议也是依据这些具体的案例。在2003年的时候,思科诉华为,据报道这是思科在历史上第一次当原告,这是华为第一次真正的当被告,号称当年通信业第一案。一年半之后双方和解。华为并没有向对方赔偿。而华为应诉所花费的律师费却不菲。这起诉讼是华为迈向国际化过程中的一次洗礼。为什么当时华为在美国的授权专利非常少的情况下,能够低成本解决这么一个大型的国际诉讼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想除法院调查所查清的事实之外,可能是一个因素是华为有较多的中国专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以及研发制造地,使中国专利有独特的许可价值,这一点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是非常有利的。而这些案例都引发我们对知识产权的思考。根据国知局网站上公布的截止今年十月份的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