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经济增长_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

合集下载

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关系郑振龙陈蓉(《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2期)Zvi Bodie和Robert C.Merton在他们合著的《Finance》一书中开篇明义:“金融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如何进行资源跨期配置的学科”。

这一看来与经济学含义颇为相似的金融学定义难免让人疑惑:包含了众多子学科的金融学体系能在这一定义下得到涵盖吗?金融学其实就是以金融领域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吗?还是有着其独有的学科特征?回顾历史,人们会对金融学科产生种种疑惑是并不让人感到惊奇的。

在这样一个发展时间很短,且涵盖了诸如公司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商业银行管理学、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等子学科的学科体系中,“学科逻辑混乱”曾经是研究者对其所下的结论。

然而,伴随着市场现实的发展和金融研究者的不断努力,金融学的学科脉络逐渐走向清晰完整,学科特征日益显著。

因此,我们终于可以对上述几个问题做出基本的回答:第一,现代金融学分为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两个部分,而Bodie和Merton所给出的定义显然是针对微观金融提出的,又被称为新古典意义上的金融学定义。

第二,在金融学体系中,宏观金融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看做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或者可以理解为现代(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的货币演绎。

而微观金融学则不能做类似的理解,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显现其独特的学科特征。

可以说,今天的微观金融学,已然发展成为一门虽然与(微观)经济学联系密切但确实有所不同的独立学科,其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微观金融学所特有的“无套利分析”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这一思想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是没有的。

在本文的后面部分,我们将着重阐述第二个问题,即微观金融学研究方法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区别。

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对第一个问题,即现代金融学的基本学科体系进行一定的回顾和分析。

一、一个历史的视角:宏观金融学和微观金融学众所周知,在其漫长的历史中,西方主流经济学所经历的是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历程,而金融学则恰恰相反,最早的金融研究是从宏观层面开始的,包括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1821)等人对整体市场价格水平和相应的货币供求问题以及利率决定等问题的研究;新古典后期的经济学家们,如Wicksell(1898),则通过利息理论把宏观金融问题与一般经济问题(如经济增长和经济危机)等结合起来考虑。

用微观思维解释宏观问题的例子

用微观思维解释宏观问题的例子

用微观思维解释宏观问题的例子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个人生活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宏观问题,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气温上升、极端天气频发等现象。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个人的日常行为入手。

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能源使用、交通方式、垃圾处理等行为,都会对碳排放和温室气体的增加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使用高能效电器、减少私家车使用、增加废物回收等小行为,都是减缓全球变暖的微观措施。

通过这些个人层面的行为改变,可以减轻对环境的负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宏观层面的气候变化问题。

二、经济衰退与消费者行为经济衰退是一个宏观经济现象,表现为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上升、企业投资减少等。

通过微观思维,我们可以从消费者的支出行为入手来解释经济衰退。

在经济不景气时,消费者通常会减少支出,优先考虑必需品而非奢侈品,这种消费模式的变化会导致整体需求下降。

企业在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会减少生产和投资,从而引发更大的经济放缓。

消费者的微观行为模式通过累计效应影响整个经济体的表现,从而解释了宏观经济衰退的成因。

三、贫困问题与家庭经济贫困问题是一个广泛的宏观社会问题,其解决涉及到国家政策、社会福利等多个层面。

通过微观思维,我们可以从家庭经济的角度来理解这一问题。

家庭的收入来源、支出结构、教育水平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家庭的经济状况。

一个家庭如果面临高昂的医疗费用、教育支出或低收入,那么它就更可能陷入贫困状态。

家庭经济的微观状况反映了贫困问题的具体表现和成因,帮助我们理解宏观层面的贫困现象。

四、公共卫生危机与个人健康习惯公共卫生危机,如传染病的爆发,是一个宏观层面的健康问题。

在面对这样的危机时,我们可以从个人健康习惯入手来解释其传播和控制。

个人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接种疫苗等,直接影响疾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

例如,在流感季节,个人的预防措施和健康习惯能显著降低感染率。

微观层面的健康习惯对公共卫生危机的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个人行为的改善,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传播,从而在宏观层面控制公共卫生危机。

从经济结构调整论我国金融发展方向

从经济结构调整论我国金融发展方向

从经济结构调整论我国金融发展方向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结构也经历了极为深刻的调整与变化,同时金融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文章主要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影响,并从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拉动内需方面来探讨我国金融未来改革发展方向。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china has undergone profound structural changes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gregated economy, which also promotes the progress of industry of finance. the article lays emphasis on the economic influence over economic structure,including the structure of industries, trade and consumption, and focuses on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y structure, facilitating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high-tech intensive enterprises and stimulating domestic demands to research on our substantive reform of finance in the future.关键词:经济结构;金融发展;改革方向key words: economic structure;financial development;substantive reform of finance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142-03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

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金融体系发展完善可以为实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实现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的增长也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制度等,这些组成部分协同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资源配置渠道。

例如,金融市场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使得企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获得所需的资金,并将这些资金引入实体经济中,从而促进了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

另外,金融机构通过贷款、担保等方式帮助企业获得融资,这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扩大生产和就业等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金融体系还通过金融中介的方式将闲置资金引导到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其次,经济增长也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支撑。

经济增长意味着市场规模扩大、企业盈利能力增强等,这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需要融资的企业和个人主体,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和深度。

此外,经济增长还会刺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促进金融创新和发展。

例如,随着经济增长,人们对风险保障和投资增值的需求也将增加,金融市场就需要提供更多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此外,经济增长还将增加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提高它们的金融资源积累和技术能力,进一步促进了金融发展。

然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相互制约的关系。

一方面,金融发展不当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当金融体系中存在监管不完善、风险管理不当等问题时,金融发展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聚集,进而扰乱金融市场的运作,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不仅会对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损失,也会传导到实体经济中,导致经济增长的放缓甚至停滞。

另一方面,经济增长过快可能也会对金融体系造成不利影响。

快速的经济增长可能导致一些产业过度扩张,泡沫形成和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从而给金融体系带来风险和不稳定因素。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
1 、基 本 概 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1地 方 政 府投 融 资 平 台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 指地方政 府为 了城 市基础设施 的投资建 设 , 所组建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城建开发公司 、城建资产经营公 司等各 种 不 同类型的融资公司 ,这些公 司通过地方政府所划拨的土地等资产组建 个资产和现金流大致 可以达 到融资标准的公司 ,必要时再辅之 以财 政 补贴等作为还款承诺 ,重点将融人 的资金投入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
地 方 政 府 投 融 资 平 台可 持续 发 展 策 略研 究
— —
基 于宏观 、 中观 、微观视角
李 波
摘 要 :2 0 0 8年全球金 融危机爆发 ,中国政府为了保持 经济增 长,稳定就业水平 ,实施 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 定的货 币政策。地方政 府投 融资平 台成为刺激经济增长、拉动投资最为活跃 、最为引人注 目的投 资主体 。经过几年的发展 ,地 方政 府投融资平 台从数 量到规模均 迅速扩 张。截止 2 0 1 3年 6月底数据 ,全国各级政府投 融资平 台超过万 家,债务余额超过 2 0万亿 元。本文介 绍 了中国地方政府投 融资平 台 现状及存在 的问题 ,并基于宏观 、中观 、微观 的视 角对地方政府投 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 关键词 :地方政府 ;授融资平台;可持续发展

府 的财政 收入仅是 “ 吃饭财 政” 。然而 ,地方 政府 所从事 的公共基础 设 施 多为公益性 。因此 ,在原有的财税制改革 的基础上 ,应多赋予地方 政 府更多 的财力 。三是应该改变过 于追求 C D P从 而导致重 复浪 费的盲 目 投 资的政绩考核制度 ,而应该 同时也将地方政府债务率和还债水平列 入 地 方政府 官员政绩考核。 4 .2从 中观 层 面视 角 分析 是地方政府应 该规 范投融 资平 台 ,并公 开投 融资平 台资产 负债

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区别

金融学与经济学的区别

有很重要的区别金融学是研究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的学科。

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处于不可分割状态,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它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金融学的基本内容。

金融学的内容极其丰富,它不仅限于金融理论方面的研究,还包括金融史、金融学说史、当代东西方各派金融学说,以及对各国金融体制、金融政策的分别研究和比较研究,信托、保险等理论也在金融学的研究范围内。

金融理论的主要课题有:货币的本质、职能、地位和作用;信用的形式、银行的职能、及其地位和作用;利息的性质和作用;现代货币流通的特点和规律等。

经济学专业业务培养目标: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基础专业知识,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中外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l.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2. 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应用技能;3. 了解中外经济学的学术动态及应用前景;4. 了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5. 熟悉党和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法规;6. 掌握中外经济学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经济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金融学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和货币流通处于不可分割状态,把信用和货币流通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它们本身的运动规律和它们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与其他经济范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金融学的基本内容。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理论演进与实践路径

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理论演进与实践路径

财经理论研究2024年 第1期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理论演进与实践路径李岩松,杨素娟(新疆理工学院 经济贸易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克苏 843100)[摘 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建立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重要性已经被大部分国家所认可。

本文通过分析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起源、发展,从政策的假设条件到执行工具的各个层面,研究了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总结了宏观审慎政策理论基础、政策工具。

通过构建封闭经济体、静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发现,实施宏观审慎政策需要在产出、通货膨胀间进行权衡取舍。

从社会整体福利角度出发,宏观审慎政策的确能够避免金融失衡,特别是当经济陷入金融顺周期性时,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改善经济所处的失衡状态,提高社会福利。

[关键词]宏观审慎;微观审慎;逆周期;信贷周期[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863(2024)01-0026-13一、引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作用使得学界、监管当局认识到金融监管体系的变革迫在眉睫,以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对原微观审慎监管体系进行重新审视刻不容缓。

近年来,面临国外纷繁复杂的局势变化,一国金融稳定不再是孤立、偶发的个体事件。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已经表明,金融危机极易转化为经济危机,从金融市场、资本市场蔓延至实体经济。

在重视宏观审慎监管的同时,部分观点对过去的金融监管政策提出了批判与质疑,从防范危机的角度,认为现行监管体系无法满足金融稳定的客观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追本溯源,厘清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的关系,对于完善宏观审慎政策体系、建立现代金融监管、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Mckinnon[1]和Shaw[2]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20世纪60—70年代的金融监管措施会导致“金融抑制”,而放松管制则会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理解经济新视角》导读:在当今社会,经济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三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三个领域的概念、联系和应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新视角。

一、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变动、企业经营决策等内容。

当我们研究一家企业如何决定产品价格、生产数量和投入因素时,就是在应用微观经济学理论。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在宏观经济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国民收入总量、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等宏观层面的经济现象。

当我们研究国家的经济增速、货币政策的调控和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时,就是在应用宏观经济学理论。

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及应用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学科。

它包括了政府干预经济、市场机制、经济组织等内容。

当我们研究政府对市场的监管、税收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时,就是在应用政治经济学理论。

从上述的概念及应用来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三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个体经济单位,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整体经济现象,而政治经济学则是二者之间的桥梁,研究的是经济制度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三者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构成了经济学的一个完整体系。

在个人观点和理解方面,我认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是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微观经济学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宏观经济学帮助我们把握国家经济的全貌,而政治经济学则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经济制度间的差异和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三者的结合运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对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联及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联及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联及教学衔接问题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联及教学衔接问题。

在将介绍研究背景、问题意义和研究目的。

随后,正文部分将探讨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关联性分析、教学现状以及教学衔接问题。

特别关注如何有效促进两者教学衔接的方法。

在分析教学衔接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总结研究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关联性分析, 教学衔接, 效果促进, 重要性, 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两大分支,在经济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何进行决策以满足其需求,研究市场结构和价格形成机制等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研究国民经济总体状况、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宏观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往往是分开单独讲授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知识残缺”的情况,无法将两个领域中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联性和教学衔接问题备受关注。

如何有效地搭建起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桥梁,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理解经济学知识,成为当前经济学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1.2 问题意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研究的两大分支,二者在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及应用领域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

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两门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经济生活和经济规律。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发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教学衔接并不够紧密,学生往往在理解这两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方面存在困难。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削弱了经济学教育的整体质量。

深入研究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联及教学衔接问题,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和应用,也对提高经济学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联分析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联分析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联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扩大,而金融发展则是指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互为促进和支撑。

首先,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这将带动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会不断增加,金融机构将为其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

例如,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购买设备和原材料,银行等金融机构就可以提供相应的贷款和融资服务。

因此,经济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其次,金融发展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金融发展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金融机构的发展使得资金能够更加便捷地流动起来,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同时,金融机构的创新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促进了创新和创业活动的开展。

例如,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借贷平台等新型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融资服务,推动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因此,金融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然而,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经济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的积累,引发金融危机。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美国经济增长过快,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了金融危机。

因此,经济增长需要与金融发展相互协调,避免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

另外,金融发展也需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

金融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会逐渐增加,这需要与经济增长的需求相匹配。

如果金融发展过快,可能会导致金融机构的风险和不稳定性增加,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金融发展需要与经济增长相互协调,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

经济增长为金融发展提供了市场和机遇,而金融发展则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近年来,金融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机构及市场的壮大不仅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渠道,也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

金融发展可以被理解为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加,包括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等方面的发展。

而经济增长则指的是一国或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反映了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

首先,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满足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需求,而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

金融机构通过向实体经济提供融资服务,促进了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进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同时,金融市场的良好运行也为企业的创新和扩大产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其次,金融发展对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投资者的风险承担能力增强,投资渠道也更加多样化。

这促使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时更为务实,更愿意将资金用于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领域。

通过引导资金流向创新型企业和高科技产业,金融发展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了经济的增长质量。

然而,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过度金融发展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泡沫和风险的积累,进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金融危机在近几十年来曾多次发生,这一点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因此,合理规范金融市场,防范金融风险,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维持良好的必要条件。

此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地区差异。

发达经济体由于具备更健全的金融体系和市场规模,对金融发展的依赖程度更高,并且更能够从金融发展中获得更多经济增长的红利。

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相对不发达,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

这就需要发展中国家继续加大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力度,进一步提高金融效率,增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金融市场作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金融市场发展的角度深入探讨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一、金融市场发展的意义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供有效的资源配置平台,为不同主体之间的资金流动提供了便利。

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金融市场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创新和发展。

金融市场提供了融资和投资的渠道,为实体经济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二、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

首先,金融市场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为经济增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在金融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了资源浪费的可能性,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其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增加经济的融资渠道,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

通过金融市场发展,企业可以更便捷地获得资金支持,实现其生产和经营的扩张,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再次,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高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持。

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稳定的金融市场将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金融市场发展的路径选择要实现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确保金融市场发展的合规性和稳定性。

金融市场监管的意义在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防范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水平。

透明度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基础,只有透明的市场才能保证投资者的信息获取和决策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再次,加大金融市场创新力度,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金融市场创新是实现金融市场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和企业的融资需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金融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竞争力以及促进社会繁荣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随后讨论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具体作用。

首先,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金融市场的健全与发展,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企业提供获得资金的途径,促进投资和创新活动的开展。

此外,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也提供了风险管理和保险服务,降低了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

其次,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国际化与全球化。

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各国之间的金融往来日益频繁,资本的跨国流动也得到了极大的便利。

这种跨国金融活动不仅有助于提高各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还推动了国际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此外,金融发展还有助于提升经济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通过金融市场的完善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创业者和企业家能够更容易地获得融资和投资,从而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

金融机构还通过风险投资和创业股权投资等方式,为具有创新潜力的企业提供支持和资金,推动高新技术和创新产业的发展。

然而,金融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一方面,金融活动的过度发展可能导致金融泡沫和风险的积聚,给经济带来不稳定性。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的不健全和监管不力可能导致金融乱象和金融风险的暴露。

因此,为了确保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总而言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金融发展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创新的开展。

同时,金融发展也有助于国际化与全球化进程的推动,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金融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需要通过有效的监管和风险管理措施来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最后,我们应该认识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依存的,只有在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下,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从微观基础到宏观基础看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从微观基础到宏观基础看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

经济评论 2003年第4期ECON OMIC REVIEW N o.4 2003从微观基础到宏观基础看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汪浩瀚 摘要:对经济学基础的思考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而对微观与宏观经济基础的构建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各宏观分支理论争论的焦点。

自凯恩斯革命后,由于宏观经济学缺乏相应的微观经济基础,导致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引发了为宏观经济学寻找微观基础的潮流;近些年来,又出现了尝试为微观经济建立宏观基础的后瓦尔拉斯宏观经济理论,这种新的理论试图超越微观基础,从而揭示现代各宏观经济理论纷争的实质。

关键词:微观基础 方法论的个人主义 宏观基础 自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提出之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主要是围绕着微观和宏观两大基础范式:资源配置范式和凯恩斯范式展开的,但在古典经济学体系里,整个经济理论没有微观和宏观之间的区分,也没能意识到从个体层面和总体层面观察经济,其结论会产生显著差异,更没有对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内在联系予以过多的关注。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经济运行应是协调平稳的,只有实际产量能产生实际影响,经济自身能克服短期的失衡,恢复到均衡水平上来。

凯恩斯革命后,凯恩斯的总量分析模式使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产生了分立:在微观经济领域,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居于统治地位;而在宏观经济领域,凯恩斯宏观失业非均衡理论占据主流位置。

由于在凯恩斯经济学里,宏观行为或总量规律并不是由微观行为推演而来,而是依据价格刚性假设和三个基本心理规律来构筑,微观均衡分析难以成为宏观非均衡分析的微观经济基础①,因此,古典主义宏观思想与凯恩斯主义宏观思想的激烈交锋在整个宏观经济的分支理论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凯恩斯宏观理论与一般均衡理论存在着明显的不相容性,也是新古典经济学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微观基础的基本含义与方法论问题一般来说,由于微观层面上经济行为者之间具有分散性和非平稳性,人们总是试图理想化地在宏观现象与微观现象之间建构一个统一的或至少是相容的理论体系,近几十年来,经济理论力图发展一种精致复杂的分析结构来连接微观与宏观的脱节。

第十八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十八章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十八章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一节金融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及其衡量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

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组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特征的金融结构。

一般来说,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等状况有别的因素组合,形成发展程度高低不同的金融机构。

可用于度量金融发展程度的:一是金融结构状态的数量指标;二是金融发展状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

1.金融内部结构指标(1)主要金融资产(如短期债券、长期债券和股票等)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

(2)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率,该比率是用以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的尺度。

(3)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由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该比率可用以进一步衡量金融机构化程度。

(4)主要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及保险组织)的相对规模。

(5)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称为“分层比率”,用以衡量金融机构间的相关程度。

(6)主要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如公司本身的资本积累)和外源融资(主要指通过金融渠道的资本融入)的对比。

(7)在外部融资方面,国内部门(主要是国内金融机构)和外国贷款人在各类债券和股票中的相对规模等等。

2.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1)金融相关率。

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2)货币化率指一国通过货币进行交换的商品与服务的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论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的判断:——从纵的方向看,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资产的增长比国民财富的增长更为迅速。

——从横的方向看,经济欠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比欧洲和北美国家的金融相关率低得多。

——通过上述金融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指标(如人均GDP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和人均生产率增长率等)多视角的对比实证检验,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近年来,金融发展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市场参与者的创新活动相互促进,对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尝试分析两者之间的互动与相互依存关系。

首先,金融发展为经济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和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金融市场,个人和企业可以获得资金,以满足其投资和经营的需求。

金融市场的发展,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扩张,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选择,并提高了融资效率。

这将直接导致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中,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其次,金融发展改善了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

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刺激了企业和个人的投资积极性。

此外,金融创新的不断推动使得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和风险分散成为可能,有效减少了经济体系的系统风险。

这种良性循环通过金融发展的推动,使得经济体系更加稳定,提高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然而,金融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

不负责任的金融创新和金融市场的过度膨胀可能导致不稳定的金融环境和金融危机。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杠杆和风险管理失灵导致的。

因此,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适当的监管政策和制度建设是确保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良好关系的关键。

此外,金融发展还面临着结构性问题。

尽管金融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但金融资源的配置并不总是合理的。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金融发展倾向于过度关注投机性活动,而忽视了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

这种“金融化”的趋势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脱节,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因此,引导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相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经济增长需要金融发展提供支持,而金融发展又依赖于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循环反映了两者之间的联系。

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和重要支撑,对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金融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本文将探讨金融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探讨其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金融业作为资金的中介,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金融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方式,将社会的闲置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推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消费需求的增长。

金融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供给,还加强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增长。

其次,金融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金融机构通过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工具的开发,为创新型企业和项目提供了资金支持和风险投资,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提高。

在金融业的支持下,一批新兴产业得以发展壮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可以说,金融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之一。

此外,金融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服务的提供,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融资渠道,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

同时,金融机构也通过金融市场的发展,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分散渠道,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这些都有利于促进经济的良性竞争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金融业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一方面,金融业的腐败和不良资产问题可能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和金融风险的加剧。

另一方面,金融业过度发展和泡沫化现象也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因此,在金融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金融业作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金融业的发展不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供给,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还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产业的升级,提高了经济的竞争力。

然而,金融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防范。

金融市场与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与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与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金融市场与金融发展——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在现代经济中,金融市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金融市场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一、金融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 资源配置效率提升金融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地将资金流向高效率、高产出的领域,帮助实体经济进行投融资活动。

通过金融市场,企业可以获得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2. 促进企业创新与发展金融市场能够提供企业融资的平台,为企业创新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筹集到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帮助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资源的流动性和灵活性。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金的快速流动,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经济增长。

二、金融市场对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1. 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投资者的需求。

这不仅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金融工具和支持。

2. 增强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为金融机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推动了金融机构的创新与发展。

金融机构通过提供更加专业化、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并扩大了金融市场的规模。

3. 构建健全金融体系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促进金融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通过建立更加规范和透明的金融市场规则,加强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可以减少金融风险的出现,提高金融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良性循环的互动关系。

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的加速也可以促进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具体来说,经济增长可以带动金融需求的增长,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扩大和深化。

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与经济发展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在现代社会中,金融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金融体系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金融市场是企业与个人进行融资和投资的场所,为资源配置提供了高效的机制。

金融市场的发展能够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经济活动的扩大和深化。

通过金融市场,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融资,进一步扩大生产和投资规模,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同时,个人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进行投资,实现个人财富的增值,进一步激发经济活力。

其次,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金融体系是指由各种金融机构、市场和制度组成的系统。

一个健全的金融体系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和支持。

首先,金融体系可以提供资金的存储、转移和风险管理等功能,帮助各类经济参与主体实现理财和风险分散。

其次,金融体系可以提供融资渠道,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此外,金融体系还能够提供支付结算和风险管理等服务,提高经济交易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然而,金融体系改革对经济增长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国家都进行了金融体系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和稳定性,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完善金融制度和法规等。

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可以进一步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稳定性和竞争力,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总结起来,金融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增长密不可分。

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经济活动的扩大和深化;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发展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充分的金融服务和支持;而金融体系改革对于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注重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发展,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完善金融制度和法规,推动金融体系改革,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3期N o.3,2006浙 江 社 会 科 学ZHEJIANG S OCI AL SCIENCES2006年5月M ay.,2006金融与经济增长: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叶 敏内容提要 金融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话题。

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嵌入增长,或者在一般均衡中嵌入货币以及不确定性,都将引起复杂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可能包括商业周期和通货膨胀。

很不幸的是,金融中介与增长的问题和这些都密不可分。

另外,它还与收入分配有关。

循着熊彼特主义者和发展经济学对增长的不同理解,本文从金融中介的微观机制出发,结合至宏观来理解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证上的进展,并同时指出了理论可能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联盟 金融中介 经济增长 信贷配给作者叶敏,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

(北京 100871)导 言金融(制度或者机构)与经济增长这一领域是目前比较活跃的学术领域之一。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二十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金融是怎样类型的一种中介?金融中介的发展是否影响经济增长?若是的话,金融中介是以什么样的机制影响经济增长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有一种最优的金融(制度或者机构)结构?政府能否通过某些控制金融的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否反过来也影响金融发展?这些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金融(制度或者机构)所起的作用并没有被人们认识清楚。

金融的发展史是与世界经济的增长史联系在一起的。

而在另一边,金融的衰退与经济衰退、经济周期联系在一起。

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金融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至今仍是模糊不清的。

世界银行对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并没有起到人们预期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就金融和经济增长问题在理论和实证上展开讨论。

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嵌入增长,或者在一般均衡中嵌入货币以及不确定性,都将引起复杂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可能包括商业周期和通货膨胀。

很不幸的是,金融中介与增长的问题和这些都密不可分。

另外,它还与收入分配有关。

这就同时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理论的协调。

宏观和微观本身在经济学理论中是没有界限的。

微观理论中的个人选择容易在某种程度上加总构成宏观理论中的总量,尤其是在个体之间存在同质性的时候。

这意味着理论研究有在微观和宏观之间打通的可能性。

在金融与经济增长这一问题上,在一般均衡中引进中介和货币,引进增长;在宏观增长模型中引进契约形式,都是可能的尝试。

与上述情况相反的是,实证研究在微观和宏观之间存在着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微观方面的进展何为金融中介?目前的金融中介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共同基金公司,银行,以及发展中国* 作者感谢Ed G reen教授,以及柯荣住师兄的有益讨论,当然本文文责自负。

189叶 敏:金融与经济增长: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家中出现的互助会、合作社以及基金会等等。

本文按照Boyd和Presco tt(1986)的理解,甚至个人借贷之间形成的网络也可以加入其中。

这些金融形式在现有的金融理论中有纷繁芜杂的解释。

探讨微观形式的金融机构在整体表现上是否具有同样的特征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根据Boyd 和Prescott(1986)的论述,金融机构的五个特征化事实分别为:(1)金融中介从个体集合中的某个子集借钱并且带给另一个子集。

(2)借款人与贷款人都相当多。

(3)金融中介的信息集与借款人的信息集不同。

(4)金融中介对可能的借款人进行信息搜集,这一过程是花费成本的,这些信息被用来分配贷款以及设定条款。

(5)与借款人相比,金融中介拥有更丰富的依赖于不同状态的支付权益,即经济具备不确定状态。

一般来说,尽管还可能存在别的特征化事实,但这五个特性几乎是大家公认的。

根据这五个特性,在处理金融中介问题的过程中将会出现逆向选择、道德危机,以及跨期的选择这些问题。

前两个问题是与信息不对称相连的。

S ti g liz&W eiss(1981)开创了研究信贷配给的先河,而信息经济学中关于道德危机、逆向选择的模型多如牛毛,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还有资金总量约束的效应,比如Scheink-m an&W e iss(1986)以及H or m str o m&T iro le (1998)。

Townsend(1978),D ia m ond(1984),Boyd and Prescott(1986),W illia m son(1987)以及Green-w ood and Jovanov ic(1990)、K i n g and Lev i n e (1993)强调通过对获得和处理企业和管理者的信息成本的节约,金融中介能够影响资源的分配。

不管是促进资本分配还是生产力增长,更好的金融中介是更低的成本信息生产者。

Townsend(1978,1979)开启了研究金融中介理论的大门。

因为根据阿罗 德布鲁体系的一般均衡理论,金融中介是不被经济需要的。

货币在这个体系中仅仅是一种一般等价物,与其他的一般等价物是没有区别的。

在固有的经济模型中,关于生产和交易的技术都被假定是凸的,关于凸性的假定限制了人们对专业化分工作出解释,因为后者是角点解。

显然,金融中介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这解释了传统理论为什么没法对金融中介给出解释。

To wnsend(1978)通过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克服了非凸的问题。

他指出,金融中介的存在节省了经济中两两交易的交易费用。

他构建了一个资源分配的合作博弈,在这个问题中,两两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是作为均衡解出现的,它内生于个体的选择之中。

基于风险共享的考虑,人们有动机互相交易,不过交易是耗损资源的,对于每个双边交易都存在一个固定的成本,这就产生了非凸性。

金融中介的出现使得整个经济中的交易成本降低,因此在一般的意义上说,经济是有动力出现金融中介的。

给定个体的偏好和技术,作者在合作博弈的意义上刻画了核分配(core a ll o cation),即最终的禀赋和投资品、资本品是如何在个体中分配的;并且给出了一个非合作博弈,它的均衡解与核分配是等价的。

遗憾的是,作者仅给出了关于交易的资源分配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等价,以及相当抽象和相当弱的两个结论。

他指出,1)如果存在均衡,那么均衡是在核之中;2)所有的核分配都可以被构造成为非合作博弈的均衡。

这就是说,作者并没有给出均衡的存在性证明,也没有给出均衡的唯一性证明。

因此,是否存在作者所谓的均衡都不能保证。

因此,基本上模型将金融中介的作用定位为节省交易成本,金融中介起作用的领域是分配领域。

正如作者指出的,同质性的假定使得信息不对称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道德危机和逆向选择,异质性的假定将使得模型变得非常复杂。

而在模型已经只能得到这么弱的结论的基础上,不再适宜引进复杂性。

处理其他的金融中介的特性只能改变模型的假定来完成。

根据上文所述的五个特征化事实,Boyd和Presco tt(1986)在设定模型的时候,事实上将金融中介看成一个联盟,在这个联盟中,个体的投资与消费以及回报都由联盟来决定。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并不区分是哪类金融机构,一概将金融中介看成联盟形式,这样,不管是互助会、合作社,还是银行在文中都得不到区分,当然金融中介是否具有实体形式都显得不重要。

这在一方面跳出了我们之前研究的框架,从而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由于文中只研究了简单的直接机制,即个体对谎报自己的类型并没有兴趣,把视角限制在显示原理上,因此,作者并没有安排形成联盟本身以190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及个体之间交易的成本,这使得模型得出了形式上很漂亮的结论,并且也因此为模型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迈出了一步。

作者得到一个私人信息核分配,这个分配是帕累托有效的,而金融中介是这个有效安排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中介在均衡中以联盟的形式出现因此是内生的。

因而,该模型在成为理论原型方面显然是成功的。

在该模型的环境中,处理逆向选择以及通过评估的方式生产信息是金融中介的两个特性。

这个区分事实上很重要,作者同时引进了信息不对称以及不确定性来表明金融中介的作用。

事实上,作者还比较了中介与证券市场的不同,认为后者并不具备生产信息的功能,因此,这篇文章为构建在不同的环境中不同的金融结构是否最优划出了分水岭。

原则上,正如作者意识到的,该文的框架可以分析金融结构的不同。

而在之前的文献中,基本上金融中介都只被引进一个特性,处理不确定性(To wnsend,1978)或者是信息不对称。

这也使得我们认识到,金融中介处理的契约形式到底是逆向选择、道德危机还是对不确定性环境中交易成本的节约是有很大区别的,到底现实中的金融中介是处理哪个或者哪几个特性是非常有趣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出现了两大类机制来克服这一问题。

一类是自我报告的机制,而且是自我真实报告的机制,这一类机制得以存在依赖于好信息的公布会得到收益。

另一类则是监督审查的机制,这类机制在于使对个体不利的坏信息显形,花费信息成本以避免坏的结果。

因此,对这两类机制的契约形式的考察就可能可以归纳到一个统一的维度上去。

但是另一方面,金融中介生产信息,不论是不确定性还是不对称信息,这些信息被用来处理分配则是统一的。

这篇文章的框架原则上可以发展出一个金融与增长模型。

不过困难之处在于金融联盟的这一框架同时涉及到个体之间的分配问题,而同时要在一个经济增长模型中处理此事并不容易。

当然,金融中介以联盟的形式在金融与经济增长领域出现并不令人陌生。

甚至可以说,这种研究将可能成为范式。

二、宏观方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量化表现1)资本存量、个体同质性与经济增长对于金融中介如何影响经济增长以及总体的经济行为,经济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

熊彼特认为通过影响储蓄的分配而并不必然是改变储蓄率来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使得熊彼特主义者倾向于金融发展对生产力增长和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影响,典型的代表者是A gion and H o w itt(1988)和K ing&Levine(1993)。

而很多发展经济学文献则强调对于经济增长来说,资本积累是最主要的因素。

根据这样的观点,更好的金融中介主要是通过提高国内的储蓄率以及吸引外国投资来促进经济增长的。

在一般的意义上,已有的分析金融与增长的理论都试图表明,金融机构(制度)能够促使某些个体进行更多的储蓄并将这些储蓄转化为投资,因此促进经济增长。

目前,将制度尤其是金融制度技术化,是人们在分析金融制度促进经济增长的普遍范式之一。

Jere m y G reenwood&Boyan Jovanov ic(J PE,1990)以及Benc i v enga&Sm ith(RES,1991)就是这一范式的应景之作。

Jere m y Greenwood&Boyan Jovanovic(JPE, 1990)将金融机构(制度)的作用描述为:通过有成本但有限的研发,使个体投资在两种技术中较大收益的那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