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与经济增长_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第3期N o.3,2006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IANG S OCI AL SCIENCES
2006年5月
M ay.,2006
金融与经济增长: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
叶 敏
内容提要 金融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话题。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嵌入增长,
或者在一般均衡中嵌入货币以及不确定性,都将引起复杂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可能包括商业周期和通货膨胀。很不幸的是,金融中介与增长的问题和这些都密不可分。另外,它还与收入分配有关。循着熊彼特主义者和发展经济学对增长的不同理解,本文从金融中介的微观机制出发,结合至宏观来理解这一问题在理论和实证上的进展,并同时指出了理论可能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联盟 金融中介 经济增长 信贷配给
作者叶敏,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生。(北京 100871)
导 言
金融(制度或者机构)与经济增长这一领域是目前比较活跃的学术领域之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是二十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金融是怎样类型的一种中介?金融中介的发展是否影响经济增长?若是的话,金融中介是以什么样的机制影响经济增长的?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有一种最优的金融(制度或者机构)结构?政府能否通过某些控制金融的政策来影响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否反过来也影响金融发展?这些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金融(制度或者机构)所起的作用并没有被人们认识清楚。
金融的发展史是与世界经济的增长史联系在一起的。而在另一边,金融的衰退与经济衰退、经济周期联系在一起。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怎样的金融政策来促进经济增长至今仍是模糊不清的。世界银行对大量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援助并没有起到人们预期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就金融和经济增长问题在理论和实证上展开讨论。
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中嵌入增长,或者在一般均衡中嵌入货币以及不确定性,都将引起复杂的反应,这些反应有可能包括商业周期和通货膨胀。很不幸的是,金融中介与增长的问题和这些都密不可分。另外,它还与收入分配有关。这就同时涉及到宏观和微观理论的协调。宏观和微观本身在经济学理论中是没有界限的。微观理论中的个人选择容易在某种程度上加总构成宏观理论中的总量,尤其是在个体之间存在同质性的时候。这意味着理论研究有在微观和宏观之间打通的可能性。在金融与经济增长这一问题上,在一般均衡中引进中介和货币,引进增长;在宏观增长模型中引进契约形式,都是可能的尝试。与上述情况相反的是,实证研究在微观和宏观之间存在着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
一、微观方面的进展
何为金融中介?目前的金融中介的表现形式有很多,比如共同基金公司,银行,以及发展中国
* 作者感谢Ed G reen教授,以及柯荣住师兄的有益讨论,当然本文文责自负。
189
叶 敏:金融与经济增长: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
家中出现的互助会、合作社以及基金会等等。本文按照Boyd和Presco tt(1986)的理解,甚至个人借贷之间形成的网络也可以加入其中。这些金融形式在现有的金融理论中有纷繁芜杂的解释。
探讨微观形式的金融机构在整体表现上是否具有同样的特征是一个有趣的问题。根据Boyd 和Prescott(1986)的论述,金融机构的五个特征化事实分别为:(1)金融中介从个体集合中的某个子集借钱并且带给另一个子集。(2)借款人与贷款人都相当多。(3)金融中介的信息集与借款人的信息集不同。(4)金融中介对可能的借款人进行信息搜集,这一过程是花费成本的,这些信息被用来分配贷款以及设定条款。(5)与借款人相比,金融中介拥有更丰富的依赖于不同状态的支付权益,即经济具备不确定状态。一般来说,尽管还可能存在别的特征化事实,但这五个特性几乎是大家公认的。
根据这五个特性,在处理金融中介问题的过程中将会出现逆向选择、道德危机,以及跨期的选择这些问题。前两个问题是与信息不对称相连的。S ti g liz&W eiss(1981)开创了研究信贷配给的先河,而信息经济学中关于道德危机、逆向选择的模型多如牛毛,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还有资金总量约束的效应,比如Scheink-m an&W e iss(1986)以及H or m str o m&T iro le (1998)。
Townsend(1978),D ia m ond(1984),Boyd and Prescott(1986),W illia m son(1987)以及Green-w ood and Jovanov ic(1990)、K i n g and Lev i n e (1993)强调通过对获得和处理企业和管理者的信息成本的节约,金融中介能够影响资源的分配。不管是促进资本分配还是生产力增长,更好的金融中介是更低的成本信息生产者。
Townsend(1978,1979)开启了研究金融中介理论的大门。因为根据阿罗 德布鲁体系的一般均衡理论,金融中介是不被经济需要的。货币在这个体系中仅仅是一种一般等价物,与其他的一般等价物是没有区别的。在固有的经济模型中,关于生产和交易的技术都被假定是凸的,关于凸性的假定限制了人们对专业化分工作出解释,因为后者是角点解。显然,金融中介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这解释了传统理论为什么没法对金融中介给出解释。To wnsend(1978)通过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克服了非凸的问题。他指出,金融中介的存在节省了经济中两两交易的交易费用。他构建了一个资源分配的合作博弈,在这个问题中,两两交易是有交易成本的,金融中介是作为均衡解出现的,它内生于个体的选择之中。基于风险共享的考虑,人们有动机互相交易,不过交易是耗损资源的,对于每个双边交易都存在一个固定的成本,这就产生了非凸性。金融中介的出现使得整个经济中的交易成本降低,因此在一般的意义上说,经济是有动力出现金融中介的。给定个体的偏好和技术,作者在合作博弈的意义上刻画了核分配(core a ll o cation),即最终的禀赋和投资品、资本品是如何在个体中分配的;并且给出了一个非合作博弈,它的均衡解与核分配是等价的。
遗憾的是,作者仅给出了关于交易的资源分配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等价,以及相当抽象和相当弱的两个结论。他指出,1)如果存在均衡,那么均衡是在核之中;2)所有的核分配都可以被构造成为非合作博弈的均衡。这就是说,作者并没有给出均衡的存在性证明,也没有给出均衡的唯一性证明。因此,是否存在作者所谓的均衡都不能保证。因此,基本上模型将金融中介的作用定位为节省交易成本,金融中介起作用的领域是分配领域。正如作者指出的,同质性的假定使得信息不对称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道德危机和逆向选择,异质性的假定将使得模型变得非常复杂。而在模型已经只能得到这么弱的结论的基础上,不再适宜引进复杂性。处理其他的金融中介的特性只能改变模型的假定来完成。
根据上文所述的五个特征化事实,Boyd和Presco tt(1986)在设定模型的时候,事实上将金融中介看成一个联盟,在这个联盟中,个体的投资与消费以及回报都由联盟来决定。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并不区分是哪类金融机构,一概将金融中介看成联盟形式,这样,不管是互助会、合作社,还是银行在文中都得不到区分,当然金融中介是否具有实体形式都显得不重要。这在一方面跳出了我们之前研究的框架,从而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由于文中只研究了简单的直接机制,即个体对谎报自己的类型并没有兴趣,把视角限制在显示原理上,因此,作者并没有安排形成联盟本身以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