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教学案例
一、“对话·感悟”主体性教学模式结构图
二、模式简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标》提出的这些全新理念对我们从事文言文的教学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同此,我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结合《新课标》,设计了“对话·感悟”主体性教学模式。
1、古文引路,揭示课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重点,树立大语文观,我先让学生先复习平时积累的古文古诗词。复习学习古文的方法,然后引入本课,揭示课题。
2、初读感知,体会韵味
教学文言文,只有会读,才知其意;只有会读,才懂其情。在本环节让学生自己读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再通过学生反复练读及教师的指导点拨,使学生能够读通全文,并体会文言文的节奏美。
3、深入探究,疏通文意
语文离不开词句的组成。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文章都是通过字词句展现出来的。同此,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中品味到伯牙子期之间的知音之情,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去理解与感悟,将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4、拓展延伸,体会情感
在前面的环节中,“读”是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的重要途径,是贯穿教学始终的学习手段,“品”是对文章进行精细阅读,唤醒主体意识,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情感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那么,本环节重点为“悟”,主要是一种提高性阅读,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
语言魅力,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一读、一品、一悟,有效地突破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5、丰富内容,感情升华
这一环节播放《高山流水》之音,这不仅仅是古文朗诵时的背景音乐,它还诉说着一段知音的千古佳话,同时也为学生展现了一段古代音乐的艺术美,感受到古代文字的魅力,真正懂得“知音”的含义,使知音的含义得到升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三、典型案例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的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能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感受艺术的美好。
教学过程:
伯牙绝弦
课前活动
1、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积累中,老师发现大家积累了许多古诗,还有些同学背诵了一些古文。今天,老师给你一个展示的平台,把你积累的背给大家听,好吗?
2、学生交流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这句话流传至今。
⑵“巧言令色”是一个成语。我们现在所说的成语,好多出自古文,比如上课要专心致志就出自《学奕》这篇文章。
⑶“温故而知新”学习就应如此。
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大家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㈠导课
1、这节课我们再来运用上面的方法学习一篇文言文。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故事——伯牙绝弦。
2、齐读课题(注意“弦”读xián)
㈡解题
1、题目是什么意思?
2、“绝”怎么解?
3、生:“绝”就是断绝,“伯牙绝弦”就是伯牙断绝了琴弦。
师:他用自己的话表达了这个意思,这就叫变通,我们学习文言文就要这样学会变通。
㈢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下面同学们自己读读这篇古文,看看能不能把它读准读通。
2、生自由读一读
3、谁再来读一读
4、朗读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是不一样,文言文特别要注意断句。跟老师一起读这篇古文好吗?一句一句的跟老师来读,注意听体会古文特有的节奏。
5、师领读。
6、谁来读给大家听。
7、他注意到停顿了,很有文言文的韵味,可见刚才听的十分专心。
8、为了让大家都能读出古文的节奏,老师标出了停顿号,自己读一读。
9、看大家读的这么专心,一定感受到古文的魅力了,齐读。
㈣学习课文
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几遍读下来,我们都知道文中主要写了那两个人?
2、齐读第一句,你对他们有何了解?
3、“善”是何意?“鼓”呢?你怎么知道的?
4、好,他就用了结合注释的方法来学习。
5、他们一个是擅长鼓琴,一个是善于听琴。
6、我们齐读这句
第二、三句:“伯牙鼓琴——若江河!”
1、再读读课文,从课文中哪些句子你能体会到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用笔把它画出来。
2、你画的是哪一句?指名读。
3、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曰:三人行,必有我师,下面以二人小组的形式一起来理解。
4、交流。
5、伯牙心中所想体现在哪个字上?(志)
6、①当作牙鼓琴志在高山,此时,钟子期心中浮现出一座什么样的高山?
②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峨峨)
③读一读,读出泰山的巍峨。
④伯牙所想,子期仅用了一个“峨峨兮”就表现了出来。古人讲话可真是简约而不简?。从子期的话中间,你还有从哪些词上体会到“伯牙——琴,钟——听”
⑤“善哉”——好啊!
⑥“哉”是一个语气词,相当于现在的“啊”,“善哉”就是好啊!既然“善哉”是表示赞叹,我们变通一下,用现在的表达方式,肯定不只“好啊”这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⑦“真棒啊!”“了不起啊!”
⑧你也真了不起,读一读这句话。
⑨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了子期在表扬赞美伯牙的琴声,谁再来赞一赞。
⑩指名读
a、发自肺腑啊!
b、读出了五岳之首的气势
⑾让我们一起向子期那样赞美伯牙,一起读
7、①我们来看下一句,谁来读,说出你的理解。
②谁再来读,读出你的感受。
a、读出了江河的浩荡
b、浩瀚无边的水呀!
8、过渡:高山也罢,流水也罢,伯牙喜鼓琴,钟子期善听
这就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第四句: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1、通过对刚才两句的理解,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刚才,他的理解中说“念”意思是:心中所想,看看文中也有一个和“念”意思相近的词,谁发现了(志)
3、学习就要联系上下文
4、是啊,当伯牙鼓琴(引读)
5、善鼓的伯牙如此弹琴,善听的子期都能听懂,这才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6、同学们,其实伯牙和子期只是偶然相遇,读这个片段,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