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教学论文
论初中劳技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论初中劳技课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温岭市第三中学叶德夫内容提要:本文围绕着初中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问题,展开了教学改革尝试。
提出了“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多元评价”等创新教学方法,并应用于实践,证明这些教法是行之有效切的。
从而端正了学生的劳动态度,提高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劳动技术创新教学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多元评价创新思维创造能力一、观点与问题观点:一位伟人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复合人才,应是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使学生成为“会动手、能设计、爱劳动”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所以,劳动与技术课教学必须要求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运用“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的。
问题: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师生中形成了追求升学、追求分数的不良传统和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支配和被支配、控制和被控制的就范式教育。
学生在这种教育程式下,难免会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人才问题上出现的“第十名现象”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能力低下,不适应时代需求。
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教学现状,更是不尽人意,好多学校的劳技课程出现缺开或少开现象,特别到了初三(九年级),劳技课程早已被移用于其它学科教学(名存实亡),更谈不上利用劳技课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来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笔者有幸在市重点学校(该校曾被评为浙江省示范学校)任教,学校对各科教学十分重视,本人在几年来劳技课教学实践中,有条件对劳技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及改革尝试,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教学实践,并获得成功。
理想小学劳技课堂之我见论文
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之我见摘要:小学劳技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三方面阐述对小学劳技课堂的理解: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是实践的课堂、探究的课堂、开放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劳技课堂;实践;探究;开放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6-083-002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曾说过:“人是世界上最具有丰富性的生命,我们要把课堂作为师生生命发展的载体,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主动地发展,要关注学生的潜在发展,并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索知识,共同提高。
”作为实践性、综合性强的小学劳技课堂,如何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手脑并用,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呢?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认为构建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需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理想的小学劳技课堂,是实践的课堂开展劳技实践活动需要一定的设备和场所,没有设备和场所去谈实践的重要性那只能是纸上谈兵。
只有建设一定规模的劳技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场地、设备以及技术指导,才能使实践活动不断深入。
我校1998年学校自筹资金30万元,在校内开辟了占地(4.5亩)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的劳技实践基地星火园。
园内建立了劳技教室,配备了学生实践活动所需的五金工具,电子制作设备,缝纫工具,烹饪设施等。
学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在星火园开辟了六大活动区域:(1)温室栽培区,学习现代农业生产知识与技术,开展无土栽培、反季节蔬菜的种植、立体种植等活动;(2)动物饲养区,学习养鸽、蚯蚓、孔雀、金鱼、蚕、兔、羊等小动物饲养技术;(3)种植区,开展种植葱、蒜、毛豆、青菜、向日葵、水仙、一串红、月季一些简单的种植活动;(4)堆肥区,学习把畜禽的粪便、种植剩下的废料与学校的垃圾堆积发酵后制作有机肥料技术;(5)环保实践区,主要设施有:沼气池、风能、太能阳能热互补路灯、太阳能热水器、人造湿地、天然水畜水池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资源的循环利用知识;(6)气象观察区,主要设施有:百叶箱、雨量器、风向标、地温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简单的气象观测方法。
提高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点滴论文
提高劳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点滴思考摘要:我们深知: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此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乐学、会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目标。
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更多的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呈现“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主动”的良好课堂氛围,使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 落实总体目标,提高课堂实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征途中,劳技学科具有以劳辅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陶美、以劳促创新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在劳动技术实践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并不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准备条件。
因为课程的内容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息息相关,所以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所必需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了技术设计与技术操作的能力,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劳动技术准备条件。
2 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可见,教师设法使学生进入“受激发状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从事学习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新颖、别致的”开场白”、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投影、幻灯、录像、视频等直观手段,可以充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引起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例如《包饺子》是一项家务劳动,教师事先要求学生从家长那里咨询有关活面、拌馅、擀皮等有关知识,初步掌握包饺子的方法和步骤。
多媒体技术在劳技课堂教学中使用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劳技课堂教学中的使用劳动技术课是以实际操作为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术素质的一门实践性很强、教学内容广泛的学科。
目前,我国中小学及师范院校均开设了劳动技术课。
但它理论知识抽象,教学内容有时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因此,劳技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才能使学生获得比较准确的知识,掌握其技术要领,从而正确地指导学生的实践,这恐怕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如何揭示和总结劳技课的教学规律,如何优化劳技课教学,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运用现代化电教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来指导劳动技术课,已成为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及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上有不可取代的优势。
一、可以弥补劳技教师因知识面狭窄而难于授课的影响劳技课内容极其广泛,它涉及农业、工业、养殖、种植、生活服务、电子电器、工艺制作、传统文化、计算机技术、烹饪等诸多内容,劳技课教师面对如此广泛的知识、技能,或多或少均患有“先天缺陷症”,很难胜任全书内容的教学。
怎么办?有的学校只好由师资状况来确定开设的内容。
这样,就远离了大纲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有的学校则采用聘请校外临时教师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但聘请校外临时教师只有实践经验而没有上课水准,自身业务素质也有高有低,让他们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教学中采用电教设备进行教学示范,它不仅弥补了劳技教师知识技能面狭窄的“先天缺陷”,而且还能就地培训师资;从而为劳技课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它因根据教师水平而开设部分内容进行教学要好得多,能全面落实大纲的要求;它比聘请校外临时教师授课更规范、更省事,还省时省钱。
二、可以弥补教学中因时间、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劳动技术课是一门训练学生眼、手、脑并用,并以动手操作为主要特点的学科。
要求学生通过技术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劳动体验,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通过参与技术实践,掌握基本的技术知识与技能,能从事简单技术活动等等。
劳动教育论文最新4篇-最新
劳动教育论文最新4篇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
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劳动教育论文》,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篇一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作为21世纪大学生,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应当积极参加劳动,通过劳动锻炼我们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我们的'公众道德意识。
也正是出于此目的,学校在这学年开展了劳动课程,并且把校园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在劳动中有所启示。
在这一学年里,我们劳动课的任务就是打扫校园绿化带的落叶、垃圾等。
开始的第一天,我们就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可以想到以前清洁阿姨、叔叔们的辛苦。
虽然我们满头大汗,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这源于我们收获了人生中最有价值的知识。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当一学年的劳动结束了,我们切切实实感受到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在挥洒汗水的同时,为校园营造的那一个个清洁的环境,望着那一条条干净的马路,一个个被清空的垃圾桶,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一刻那些汗水还有疲惫的身体都变得不值一提。
我们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是名劳动者,辛勤付出,只为那一片片美丽的环境,只为营造一个美丽整洁的校园。
劳动的艰辛和劳动创造世界的真理,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劳动课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做人的态度。
学校这次组织的劳动课让我懂得了劳动不仅仅是为了金钱,底层的劳动者并不让人瞧不起,他们每天都付出辛勤的劳动,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我们每天有着一个好心情行走在校园里。
劳动创造财富,而我们的劳动就是营造了美丽的校园环境相对于劳动成果我们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
同时我还懂得了劳动需要互相帮助有合作精神。
这样才能发挥出每个人最大的特点和优点。
这一学年的劳动增强了我们对社会的认识。
学生也喜欢我劳技课了论文
学生也喜欢我的劳技课了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
看到学生一副萎靡不振的样子,我知道这又是一堂毫无生气的劳技课了。
果不其然。
你看,一些学生不但课堂所需的工具材料没准备,有的连书都懒得带了。
哎,我这个劳技老师真不知该如何面对这种局面!虽说劳技课每周只有一节,但它也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必修课程。
因为它的综合性强、操作性强,所以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对培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并爱上这门课呢?通过一段时间的课堂观察以及与学生的课后交流,我逐渐发现了一些学生对劳技这门课不感兴趣的大致原因。
在逐步改变完善教学方法的同时,与学生的积极沟通和交流,慢慢的一些学生也喜欢上了这门课。
看着他们对这门的真心认同和对知识的努力渴求时,我的心啊,就像三伏天吃了冰棒,那个爽!现在我就如何让学生认可并喜欢上劳技这门课,来谈谈我的一点浅显的看法。
一、要让学生认同它,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是根本。
著名的教育家苏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就要十分注意学生对所学东西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起学生急于求成的欲望。
同时,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从而把注意力转移到要学的知识上。
例如,在上《五彩的小花》这课时,我并不急于让学生马上进行编制,而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欣赏各个季节的不同花卉,首先把学生带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观看完后,再让他们描述看到的小花的形状、色彩和种类。
当大家还沉浸在享受的述叙中时,及时拿出事先编制好的各种花朵让学生欣赏、评论。
我知道,学生对实物的兴趣会更浓厚一些。
在学生一片惊讶和赞叹声中,我只当旁观者,并不发表意见。
学生边观察,边会问一些诸如:“老师,这个小花的花瓣是怎么编出来的?好漂亮啊!”“老师,小花的花叶一定很难编吧?我能不能编出来啊?”“老师……”等等一些问题。
初中劳技教学中注重育人实践与思考论文
浅谈初中劳技教学中注重育人的实践与思考摘要:作为旨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劳动技术教育,不仅要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而且要特别注意挖掘劳技学科自身潜在功能,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美的教育、科普教育和发展思维教育。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越学越会做,越学越聪明,将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关键词:劳技育人;实践;思考【中图分类号】g62劳动技术学科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它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程有着显著的不同,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劳技教育就更加显示出其重要意义,它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操作技能、认知(知道、领会)和情意(接受、养成)及个性素质的全面发展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何在劳技课教学中更好的体现出教育改革的思想,更好的发挥劳技课的教育、教学功能,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思考。
劳技教学贯穿思想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让学生经常进行劳动,“这件事在道德教育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劳技教学有着自己特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出特殊的教育功能。
这门学科的特殊性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重视作品质量的习惯,认识劳动的意义和珍惜劳动成果等。
除此之外,还具有实践性。
劳技教学过程主要以操作技能为主,并体现出寓意于做,做中受育。
以工艺“小蓬船”制作为例,先要在一定尺寸的小木块上进行测量、划线,画出船甲板、船侧板图的线条,再进行正确的锯割、锉削整形,使船体呈上宽下窄状,然后在船体的适当位置装上船舵、风帆、五星红旗等附件和设备。
还注意介绍发明家的事迹,爱迪生、包起帆等中外发明家的事迹,介绍我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给学生以巨大的鼓舞。
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与高架桥、地铁、汽车产业、计算机产业等息息相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动手和创造欲望。
因此,劳技教学中的情意目标得到落实,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营造育人环境也相当重要,劳技室也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育人环境。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确,认为劳技课是付课,不重视动手操作和学习。
构建高效和谐劳技课堂论文
浅谈构建高效和谐的劳技课堂【摘要】劳技是一门集创新、联想、实践的新型课程,所赋予学生以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同时也赋予了教育以生命的活力。
劳技课应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即要构建和谐的劳技课堂。
【关键词】劳技课和谐科学探究能力最近几年《中考说明》指出了对学生劳技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考察,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积极向上的审美情操,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探究能力。
这一举措,标志着国家正在实施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人才的规划,努力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蒂就是科学素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的竞争,国富民强取决于科学素养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正是接受科学知识,增强科学意识的最佳时期,促进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先入为主、事半功倍之效。
下面笔者结合几年来劳技课教学,浅谈一下构建和谐劳技课堂、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实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几点看法。
一要激发兴趣,增强和谐氛围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左右脑开发尚不平衡,好奇心极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容易接受新的概念和事物。
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误入歧途,甚至走入极端。
正确引导他们端正科学态度,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是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劳技课,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探究能力是最直接的途径,基本迎合初中学生的求知欲望。
实验现象的千变万化,明显直观,富有乐趣,容易吸引、感化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思维活动上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那些富有兴趣的实验现象,好像一个个涟漪,时刻波动着学生的大脑,推动他们树立探究的意志,努力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如在研究性学习中,笔者设计了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清水变牛奶、喷水出字、人造雷电、隔掌吸钉、光的色散、种子的萌发、动物的生活环境等实践活动,通过魔力、声、光、电、热等看得见听得着的奇妙现象、五彩缤纷的幻境、色彩绚丽的情景,把他们引入神奇的、具有情感的科学知识的殿堂,让他们在科学知识浩瀚的大海中遨游、遐想、余味无穷。
小学劳技教学论文
小学劳技教学论文小学劳技教学论文导语:教学论文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成果在写作上的表现,简单的说,就是教师将平时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并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劳技教学论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小学劳技教学论文一摘要: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的进步。
当代中国,科技突飞猛进,物质条件日益丰富,两代人看护一个子女的现象非常普遍,出现了许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
自己不能照顾自己的大有人在,学校需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的习惯。
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家长应改变鄙视体力劳动的偏见,让中小学生在劳动中锻炼成长。
关键词:中小学生劳动技术教育育人作用恩格斯说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正是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产生;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的发展;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美好的今天;同样,也只有劳动,才能创造出人类灿烂的未来。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劳动者努力工作,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使大多数家庭获得了良好的生活条件。
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子女一辈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艰苦创业、吃尽千辛万苦的父辈们,给了子女莫大的爱,甚至爱的没有了理性的思考。
于是乎,在我们的周围,不少家庭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出现了,父母只盼着孩子将来能考上大学,即使他们在家中“为所欲为”,父母也心甘情愿,在两代人的呵护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最简单、最轻松的劳动也与之无缘了。
去年,我曾遇见过这样一种情况:在一农村寄宿制中学校门口,一位母亲请求保安让她进入校园。
保安问何事,她说:“女儿在家中自己连鞋带都没系过,都是我给系,现在在学校住宿,实在不放心,来看看”。
我们也常见新闻媒体这样的报道:新生入学,校园内车水马龙、道路堵塞,几代人送子女报到,前呼后拥,办手续、扫宿舍、理床铺,一切父母代劳。
开学后,衣不会洗,地不愿扫,自己照顾不好自己的大有人在。
重视尝试,努力提高学生劳技作品制作成功率论文
重视尝试,努力提高学生劳技作品制作成功率[摘要]笔者通过重视学生尝试制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较为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劳技课中作品制作的成功率。
[关键词]尝试制作启发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成功感一、重视学生尝试是一种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式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是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向学生灌输知识,把学生当成容器一样填满喂饱,命令学生依样画葫芦,而应当高度重视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获得有创造性的新知识和新能力。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制作新作品时,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从陌生、一无所知到熟悉、有律可循的过程,这其中学生肯定要经历尝试制作过程,而且不同水平的学生经过的尝试也不相同,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重视通过学生的尝试来成功地制作劳技作品。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尝试,这符合辨证唯物主义中关于认识论的要求,人总是从实践中获得理论认识,再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高一层次的实践。
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需要和喜欢用生动、具体、直观的媒介来作为学习的有效途径。
这一阶段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往往拿到制作材料之后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起来,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多学生难以成功地制成作品,浪费了材料又淹没了制作的兴趣。
针对这个现实问题,笔者的策略是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重视学生尝试,亦即先让学生大胆尝试,学生在自己尝试中发现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努力地去解决问题;之后教师通过讲评首次作品,让学生明白如何能顺利地制作成功,学生在首次尝试制作中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在听教师的讲解时,学生一般会有种感同身受的体验,觉对教师的讲解很有钍对性;最后再要求学生把同一个项目做一次,这一次制作要比首次制作顺利得多,成功率明显地提高,从而大大提出高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
二、鼓励尝试应当反对盲试劳技制作有一定的规矩,如果放任学生盲目地胡乱制作,那么能够成功的学生将很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怎样鼓励尝试而尽量避免盲试呢?下面笔者结合《131型电动机的组装》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阐述。
优化教学示范 提高劳技课堂实效论文
优化教学示范提高劳技课堂实效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改进,辩证处理教与学,科学地把握劳技学科本位,尤其在技能、技法的学习上能够运用多种方法,给学生以恰当的指导示范是使学生建立视觉表象,形成操作技能的重要基础,体现着直观与抽象相一致的教学原则,能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结构要素,启发形象思维活力。
关键词:把握时机;规范内容;巧用方法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85-001现象:在平时的劳技课堂上,我们教师的做法是:在情境导入课题后,让学生欣赏一下范例,然后就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
一节课中学生在探究方面花费的时间太多,而基本的技能学生却没能掌握。
学生在实际制作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一会儿某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这怎么做?”一会儿另外一个学生也提出问题:“老师,这儿怎么做?”老师只好在学生之间穿梭讲解,示范指导,最后,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目标,只好草草收场。
在一些劳技教研活动中,也经常能听一些参加活动的教师讲,现在许多公开课中都没有教师的示范,教师“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屡见不鲜。
看来,在新课程下,我们许多教师忽视了示范的作用,使劳技课中学生技能技法的掌握大打折扣,也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效率。
分析:其实像我们劳技课中基本技能的学习中,讲授与示范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示范又是重中之重,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讲明白,使学生头脑中有个大概的印象,再通过观察、体会教师的示范,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
严谨的示范具有无与伦比的说服力,也是对理论讲授的良好检验。
它是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和技能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方式。
那么在我们劳技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来优化课堂教学示范,提高课堂有效性呢?本人结合自己课堂教学实践来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把握示范时机教师的示范要准确把握时机。
恰到好处的示范,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法,又能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小学劳动与技术论文
小学劳动与技术论文弛有度舍取得当【内容摘要】动与技术这门课程涉及到各种知识和操作技巧,和普通的文化课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它的操作性和实践性更强。
教材在编排上也是凸显了这一特点,主要包括个人制作、生活小技巧、社会生活等方面。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很多的现实问题,学生没有学习意识,学校设施不好,师资力量不够,家长不重视。
这种种原因就更需要教师的智慧,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花点心思,学会适当取舍,适合的内容可以进行延伸拓展,不适合的可以进行适当改编,甚至舍弃。
只有活用教材,因地制宜,才能让课堂焕发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取舍教材劳动与技术动技术这门课程是以学生亲身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操作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
它的拓展性特别强,有些在课堂上根本无法完成,课堂的时间有限,空间有限,我们小学的劳动与技术课在一周一课时还末能保证的前提下,作为我们一线教师,更应该努力寻找这一课程有效开发和实施的新途径。
所以,我们教师更要做好以教材为本,找准课外延伸的衔接口,选取适当的孩子们喜欢的延伸材料,有效整合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
而那可行性不强的内容也要适当的舍弃,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从教材和教室的约束中走出来,才能拥有一方自由翱翔的实践天地,也方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自信、收获。
、教材分析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要把握好教材的特点,吃透教材,指导学生更好地突破重难点,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组织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对于劳动与技术这门操作性强的课程而言更如此。
1、教材编写的用意动与技术课是以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
在我国,劳动技术课虽然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被列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教学中强调学生形成劳动观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强调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以劳动课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论文(写写帮整理)
以劳动课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论文(写写帮整理)第一篇:以劳动课教学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论文(写写帮整理)内容提要劳动技术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
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提问,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探究。
通过劳动实践对所学技术进行体验,感悟和运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意志品质,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在于学生是否创造了什么。
关键使他们学会怎样创造,引导学生养成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发展创造思维,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劳动技术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对中小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
开设劳动技术课,是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措施。
通过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健全的个性品质,对中小学生将来继续升学或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一、结合劳动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原则,做到“四尽量”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是劳动技术课的重要特点。
学生亲身参加劳动实践,从事实际操作是劳技课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
有关生活劳动和生产劳动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才能获得。
如在学习《缝制水碗套》一课中,结合缝制水碗套使学生获得攻针针法这一技能,经过熟练掌握后,诱导学生缝制其它物品的欲望。
通过劳动实践对所学技术进行体验,感悟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把知识学得更牢固,更完善。
我们应通过劳动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事业心”,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思维、创造想象、创造计划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劳动教育期末论文
大学劳动教育期末论文【篇一】大学劳动教育期末论文摘;要:探究实践,有效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劳技活动,基于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情,以《绣球花卷》校本课程为例,教师利用微课作为课堂主导,辅助学生主体现场实践,探讨教学过程。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设计;教学感悟一、教学设计理念与学习任务分析1.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中度:认识绣球花卷,掌握绣球花卷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2)重度:初步认识绣球花卷,在老师辅助下掌握绣球花卷的步骤和方法。
[技能目标](1)中度:通过观看微视频和老师的讲解,能独立揉面,均分剂子,通过搓一搓、摆一摆、压一压、整一整等系列动作掌握绣球花卷的制作,在制作过程中学会互帮互助,提高观察力和自主探究意识,体验动手制作的创意与乐趣。
(2)重度:在老师、同伴或助教家长的辅助下完成绣球花卷的制作,提高手部灵活性和动手能力。
[康复目标]通过学生观察作品并亲手制作绣球花卷,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劳动体验,增强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学会沟通与合作,培养学生对手工制作面点的兴趣,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康心态,获得劳动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充分揉面后均分剂子并搓成粗度长度相同的长面条。
[难点]制作绣球花卷的造型。
二、教学实录与设计意图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讲授新课[板书]绣球花卷。
[讲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和面、揉面、发面,提醒学生洗手,将提前发好的面团分发给学生,介绍不同颜色的果蔬粉。
[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做花卷前和面、揉面、发面的过程,为后面的制作做铺垫,同时加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投影]播放微视频《绣球花卷的制作》。
[讲授]教师提问绣球花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师生总结后现场制作演示。
[板书]揉、分、搓、摆、压、整。
[这一环节,借助微课视频,从视觉上直观学习绣球花卷的制作,初步掌握制作步骤和方法,观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说一说绣球花卷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再记忆,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谈如何在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谈如何在劳技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劳技课教学是学校创新教育的良好载体。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劳动与技术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火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发扬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劳技课创新能力问题情境教学环节展评欣赏生活实践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劳技课教学是学校创新教育的良好载体,在小学劳技教育中开展创新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师生在进行每一项劳动技术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闪烁出创新的智慧光芒。
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点,在引导学生学习有关劳动与技术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创新兴趣,点燃学生创新火花,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发扬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人。
作为教师该怎样在具体的教学中去实施呢?一、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开发创新潜质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乐观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与创新欲望。
教学中,学生在学到了某方面基本技能后,还想创造出自己更满意的作品,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探索创新的学习问题情景。
如在教学《会爬绳的福娃》一课时,同学们将做好的福娃进行爬绳比赛时,发现有的福娃爬得快,有的爬得慢,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提出这样的问题:福娃为什么能向上爬?为什么有的爬得快,有的爬得慢?我的福娃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改进才能使福娃爬得快呢?这些问题的提出,证明在学生的思维中已经有了探索。
提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组成部分,学生认识和发现了有价值的问题就等于确立了思维活动和主动探索的目标,它是科学发现的起点,也是开发、挖掘学生创新潜质的前提。
大学劳动教育论文2000字
大学劳动教育论文2000字人类起源于劳动。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创造了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保证了人类的延续和发展。
邓小平同志指出:“学校要给学生参加劳动的机会,劳动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值周劳动班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劳动教育、纪律教育、责任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每个班级每学年至少要承担一周的劳动值周工作。
目前,学生中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有所抬头,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忽视劳动素质教育是一个重要原因。
通过在劳动中进行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
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渗透德育,具有行知合一的最佳效果,与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人之成德乃在于力行”的主张相符。
毫无疑问,将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融入劳动教育是培养一代新人的一条重要途径。
可见,劳动课必须渗透德育教育,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种独特而全面的功效,有意识给以强化。
一、以德育为主题,树立健康的劳动观在目前重智力轻劳技的大背景下,学生心目中逐渐形成这样的观念: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做。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也被家长代劳。
这些都导致学生缺乏责任心,在学校的劳动中表现为对日常劳动和值日工作能不做就不做,有时勉强做一下,也是敷衍了事。
自私自利的多,主动为班级集体做事的少。
“劳动创造了人类。
”试想,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劳动技能都没掌握,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怎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呢?还谈什么爱祖国、爱人民?劳动课中的德育目标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劳动的成就感,让学生懂得劳动的重要性,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产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倾注自己的情感,寓劳动教育与德育一体,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劳动中,让学生感受到保持环境的整洁需要靠我们的辛勤付出,劳动并不可耻,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换来别人的赏识,服务别人,快乐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小学劳技教学,坚持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新城子寄宿制小学于海华
内容摘要:在中小学开展劳技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劳动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中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并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键词:基本技能实践激励评价劳技教育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按照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中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要求,坚持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
但从大范围看,开设劳动课的情况还很不平衡。
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课重视不够,不少学校劳动课师资、场地、教学设备严重不足,社会对开设劳动课的认识还有一定差距。
因此,劳动技术教育仍然是晋通中小学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薄弱环节。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
但由于种种原因,教育方针在有些地方和学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忽视劳动课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在中小学开展劳技教育,旨在使学生认识劳动在改造自然、变革社会中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艰苦朴素,遵守纪律,关心集体,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
的优良品质,并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在文化基础知识和劳动技术方面,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愈来愈明显。
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
现代家长很重视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很努力地培养孩子们在各方面的兴趣,但往往忽视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轻视劳动,使得现在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过份依赖父母。
有资料表明,各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差距不小:美国1.2小时,韩国0. 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在有着传统美德的我国平均每天只有12分钟。
造成现在高分低能、高才低能的人越来越多。
这种种情况实在让人担忧。
◇1《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说得很具体:"实施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这里将生产劳动提到了教育的社会本质高度,而劳动教育作为学生的一个重要素质则用一个"和"字提高到了与德、智、体、美四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坚持劳技教育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指将知识变为能力,即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劳技教育既要传授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践,做到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掌握劳动技能。
结合方式:一是先实践而后讲理论,重在达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目的。
传统教育重知识而轻能力,重传授而轻实践,重动脑而轻动手,重分数、学历而轻人的全面发展。
这就导致学校走进应试教育的死胡同,所培养出来
的人高分低能,与社会需要相脱离。
因此,要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就必须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观,现代劳技教育有利于学生贴近现代生活,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强化“劳动创造美”的劳动观念,培养起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相适应的操作能力、创造能力。
◇2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为使他们能健康地成长,在目前的情况下,必须帮助他们从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中解脱出来。
中学生可塑性强,教师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劳技教育,注重平时的劳技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开展好劳动技术教育的实践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喜欢实践。
劳技课上教师的首要职责不在于"教"在于导,在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如情境法,通过创设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情境,也可运用尝试发现法,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发现问题,并寻求答案。
教师不论用那种方法,都应注意以下两点:
1、教师要摆正位子甘当配角。
配角并不等同于消极参与。
教师应适时地参与学生讨论,并使学生忘却师生界限,消除学生的被驱使感。
2 、教师要包容学生的失败。
劳技课实践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尝试创造的过程,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正视失败,告诉他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畏首畏尾,封闭自卑,不敢尝试。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有竞争才有激情,才有动力。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竞赛,
无疑是激发学生持续保持积极性、主动性的促进力。
具体做法如:每一节劳技课从学生中选取男生女生代表队,男女生各两组,分组进行比赛,最后生成冠亚季军,淘汰一组。
被淘汰的组为冠亚季军制作标志,形式不限。
这种比赛形式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创造性思维。
可以相信,不断加强劳技教学,坚持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有益的劳技竞赛,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技能,而且定能培养出一代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高素质学生。
三、重视评价,巩固教学效果,让他们自觉学习进行实践。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激励评价”的原则。
在教学评价上,突出对学生积极性的评价,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
设计、创新的道路从来都是不平坦的,在此过程中允许一次次的失败。
学生的知识量毕竟有限。
在教学中对学生及行适当的鼓励,表扬他们对解决问题所作出的努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尽最大可能使他们的想法变成现实,使他们有成就,这是对他们最大的鼓励。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自觉端正学习态度,是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
学生自评:在实践中,要求学生随时检查自己做到了没有,做得对不对,与要求有多大差距,随时做到自我调整;学生互评:学生相互间的启发帮助,比教师一个人面对四十几个同学考虑得更周到、细致;教师评价:在上述的基础上,再由教师对学生作全面的评价,重点放在总结经验,明确下一步的努力目标上。
四、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结合。
劳技教学本质上是为学生掌握基本的生产与生活技能作准备
的教育,因此,与生活结合是其开放性与实践性的重要体现。
这种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巩固其所学知识,还可以美化生活,满足生活需要,直接实现劳技教育的实用、审美价值。
例如,学生学金鱼饲养、工艺手工、工艺编织、摄影等,都可以其成功的实践来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我校还定期把学生带到工厂、农村去参观与实习,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课堂里接受熏陶和训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的诞生,更重要的是标志着现代新课程观念的形成。
它表明,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把课堂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的学习中。
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
这样一门全新的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教学方法,尽快适应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