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观察记录
下册历史听课记录
下册历史听课记录
历史听课记录:下册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课程主题:中国近现代史
讲课教师:XXX老师
听课人:XXX
一、课程概述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XXX老师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二、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及其影响。
难点:如何理解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及其相互关系。
三、授课方法
XXX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问答、小组讨论等。
她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课堂互动
在课堂上,XXX老师积极与学生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问题。
学生们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问题和观点。
五、课程评估与反馈
本节课的讲解内容充实、生动有趣,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很大。
我也认为XXX老师的讲解清晰明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近现代史有很
大的帮助。
同时,我也建议老师可以在某些细节方面进行更深入的讲解,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影响。
六、总结与建议
总体来说,本节课是一堂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历史课。
通过XXX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对于中国近现代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建议老师可以在某些难点问题上加强讲解,并增加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历史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展示并适时给予鼓励和评价。
针对学习目标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解答。学生按学习合作小组对自学目标进行展示
各合作小组之间开展竞赛。
1、学生自我展示。学生自我展示形式单一。
2、各组开展竞赛也只局限了书中的内容。
学生展示过程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在学习小组进行竞赛时,也可以对书外的内容作出补充。扩大学生知识面。
2、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学生不易理解。显空洞。
可以采用图片模式或者视频模式,学生观察,更利于学生对国民革命、蒋介石、汪精卫等历史人物进行有效学习。“右倾投降主义”也可采用此类方法。特别是危害,更易于学生理解。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2、南昌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和意义;
3、为什么毛泽东主张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
4、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井冈山会师的意义?
1、整个教学过程全都在学生的自学。对学生的思维的启发不够。
2、学生引导根本没有。
在学生自学的同时,应该采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理解历史。比如:故事法、情景创设、或者情景再现等手段使学生深入了解本科内容。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
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承上启下
1、能够回顾前期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引导,是学生有效的进入新课的准备。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一堂课的观察报告
一堂课的观察报告观察报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观察日期:XXXX年XX月XX日观察地点:某中学历史课堂观察对象:历史老师XXX及全班学生一、观察背景为了深入了解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我特地选择了一堂历史课进行实地观察。
本次观察主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观察过程1. 课前准备:历史老师XXX早早地来到了教室,与学生们进行了一些互动,询问了他们对上一节课的掌握情况,并提醒大家准备好课本和笔记。
2. 课程导入:上课铃声响起,老师首先通过一个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 知识讲解:老师利用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详细讲解了本节课的历史知识点。
在讲解过程中,她不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主动回答。
4. 小组讨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老师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活动。
学生们积极参与,相互交流观点,课堂氛围十分活跃。
5. 课堂互动:除了传统的讲授方式,老师还设置了问答环节,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这种互动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 课程总结:临近下课,老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课后作业。
她还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观察结论通过本次观察,我发现历史老师XXX的教学方式十分生动有趣。
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参与课堂活动。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学习效果良好。
同时,老师也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回答他们的问题,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建议与展望1. 继续加强课堂互动:老师可以更多地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引入更多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利用历史影片、实物展示等手段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历史听评课记录
历史听评课记录
日期:2021年5月10日
被评课教师:张老师
本次听评课记录旨在对张老师的历史课进行观察和评价,以下
是对课堂内容的详细记录。
课堂内容
1. 张老师在本堂历史课上选择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作为
主题,通过幻灯片展示了相关内容。
2. 张老师讲解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介绍了不同
朝代的重要成就和文化遗产。
3. 张老师引用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名人的名言,让学生更好地理
解历史背景和内涵。
4. 张老师结合图片和视频资源,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实物文物,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5. 张老师在课堂中设有几个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们通过合
作讨论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课堂评价
1. 张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扎实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过程和重要事件了如指掌。
2. 张老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们对历史知识保持了高度的兴趣。
3. 张老师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促进了学生们的合作和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张老师能够引用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5. 张老师请学生们积极参与讨论,倾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并给予积极的回应与鼓励。
综上所述,张老师的历史课给学生们留下了积极的印象。
他教学内容扎实、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希望张老师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保持良好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意识。
课堂观察报告
课堂观察报告在今天的历史教学研讨活动中,刘老师承担了对刘耀局老师的研讨课——《美国南北战争》课堂观察,分别从学生活动、教师行为、师生互动、教师的提问及解决方式、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处理这五个维度进行相应的观察记录,并对其中的教师行为做了详细的关注。
下面,刘老师将结合刘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将这个观察记录向老师们做个汇报。
一.在教师行为这一维度的观察中,周老师成功地扮演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在介绍林肯时,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人物,首先设置了开放性的问题:“对于美国总统林肯,你们知道关于他的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对于学生的回答及时点评,有的放矢,学生侃侃而谈,讲到很多林肯的故事,此时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对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油然而生。
在此之后选用了两段材料,介绍他在竞选时的演讲和当选后的声明,让学生分析,林肯对奴隶制的态度是什么?既然反对,为什么不去废除,反而是无意干预?前后态度发生了变化,是否矛盾?分析当时的实际情况后学生自然而然的得出结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然,使学生认识到林肯处处以大局为重,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要位置。
恰当的利用视频资料,解决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林肯在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前后的思想变化,把林肯作为一个常人来对待,真实呈现他在这项政策出台前他的担心犹豫,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个政策的作用。
第二,从教室的提问及解决方式维度看,刘老师做到了问题设计层次化,解决方式多样化,理答方式科学化。
②充分运用地图、图片和图示,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历史地图形象直观,包含了很多信息,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
讲美国领土扩张时,刘老师用了动态的领土扩张地图,颜色鲜艳,清晰明了,形象直观,利于学生了解;对于奴隶制扩张的漫画,刘老师先给他们介绍了背景,画面的主要人物,问:这是在美国领土扩张的过程中南北双方产生的一个新矛盾,谁看明白了,可以给大家讲解。
寓思于图,以此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表达能力;讲内战爆发时主要结合了《内战形势示意图》,使学生对于南北双方的地理位置、势力范围有了大概地了解,再看南北双方力量对比表,思考为什么北方在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形势下,却屡战屡败?言简意赅的分析出北方失利的原因,使学生对于战争的曲折进程有一定的了解,为后面林肯采取措施挽救战争埋下伏笔。
初中历史区观察记录
初中历史区观察记录日期:[填写日期]观察员:[填写观察员姓名]观察目的本次观察的目的是了解初中历史区的情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研究情况等方面,以便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观察内容1. 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2. 教学方法和教师行为3. 学生研究情况和课堂参与度4. 教室环境和教学资源5. 其他观察的重要细节观察记录1. 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 教师使用了《初中历史教材》第一册的第三章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 所用教材内容与课堂讲解内容相符,教材内容包括了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教学方法和教师行为:- 教师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和图文并茂的讲解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回答。
3. 学生研究情况和课堂参与度:- 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积极的研究态度,认真听讲并积极回答问题。
- 少部分学生存在分散注意力和缺乏积极参与的情况。
4. 教室环境和教学资源:- 教室环境整洁有序,课桌椅摆放整齐。
- 教室内设备齐全,包括多媒体设备、黑板和教学工具等。
5. 其他观察的重要细节:- 教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教师给予了学生及时的反馈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观察结论综合以上观察内容,初中历史区教学质量较高,教师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然而,仍需关注部分学生在课堂中的分散注意力和缺乏积极参与的情况,提供更个性化的辅导和激励。
改进建议1. 针对分散注意力和缺乏积极参与的学生,可以采用更加互动的教学形式,如小组合作研究或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学生提问和互相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3. 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肯定他们的努力,并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支持,帮助他们克服研究困难。
4. 继续提升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不断更学资源,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小学历史课下学期听课记录全集
小学历史课下学期听课记录全集第一课:古代文明的发展- 主题: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内容:- 研究了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三个古代文明的基本情况,包括它们的政治制度、宗教、文化艺术等方面。
-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了这些古代文明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 导师还分享了这些古代文明走向衰落的原因,引发了同学们对于现代社会的思考。
第二课:世界探险家- 主题:认识世界探险家及他们的贡献- 内容:- 研究了一些著名的世界探险家,如哥伦布、麦哲伦等,了解他们的探险路线及主要发现。
- 了解探险家们背后的动机和目标,认识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贡献以及对于世界发展的影响。
- 通过影片和图片展示,激发了同学们对于探险精神和探索未知的兴趣。
第三课:中国古代历史- 主题:回顾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内容:- 研究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如夏商周的更替、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秦始皇的统一等,了解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演变的影响。
- 讨论了一些著名的古代人物,如孔子、屈原等,并了解他们对于中国文化和思想的影响。
- 通过展示古代文物和文化遗产,加深了同学们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第四课:现代历史事件- 主题:探索现代历史中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内容:- 研究了一些重要的现代历史事件,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战等,了解这些事件对于世界的影响和变革。
- 研究了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如亨利·福特、等,并分析他们对于现代社会的贡献和意义。
- 通过观看纪录片和阅读新闻报道,加深了同学们对于现代历史事件的了解和认识。
以上是本学期小学历史课的听课记录全集。
每一堂课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旨在帮助同学们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并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历史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人教宋代社会风学科历史年级初一教材版本课题版貌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明确、恰当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活动学生的?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注重联系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体现本质?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详略得当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教学资源合理内外教学资源?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注重方法指导导和培养?补充视点:学生主动性高教学改进建议:学生活动应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题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补充视点:教学改进建议: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学科年级教材版本课题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者: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补充视点:教学改进建议: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学科年级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视点观察者:教材版本观察记录课题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
初三历史听课记录25篇
初三历史听课记录25篇篇一篇二:《秦朝的速亡和西汉王朝的建立》评课稿授课人:授课班级:七(1)班听课教师:政史地组全体教师评课人:政史地组全体教师主评人:评课地点:政教处评课内容:本课的内容分为四部分: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重点是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
导学案设计符合洋思教学模式,课堂上从大的方向上讲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精神。
下边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优点:1、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
2、教材处理比较科学,内容正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
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1力水平。
老师在教学设计上没有照本宣科,把课本上的答案搬下来让学生答,而是精心设计了几个有深度的问题。
3、教学过程设计合理,层次清楚。
4、绝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让学生讨论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并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且能大胆质疑。
5、时间控制合理。
6、能对知识及时进行梳理,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特别是最后对本节课的小结,既梳理了本课知识,又为前后知识的联系做了铺垫。
建议:1、当堂训练的两个问答题题可改为:?秦朝灭亡的原因和教训有哪些,?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如何,有何意义,这样既照应了学习目标,突出了重点,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2、文景之治不是课标要求,它只是为下了一节《汉朝的大一统》做铺垫,只需让学生了解一下,可不做要求。
3、适当引导学生看看文中的地图和图片,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之,这堂探究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过渡自然。
整堂课是通过教师的精导妙引和学生的观察、分析、讨2论进行的,课堂气氛轻松和谐。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不当之处,望见谅。
篇三:2011年秋季历史听课记录2澄迈县白莲中学教师听课评课记录表评课1、本课通过情景导入,生动形象,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历史课堂观察记录
历史课堂观察记录日期:[填写日期]学校:[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填写班级名称]教师:[填写教师姓名]观察人:[填写观察人姓名]---背景介绍历史课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科学,通过研究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文化身份,培养历史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次观察将记录历史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学生反应,以便更好地了解历史教育的实施情况。
观察内容1. 教学目标:观察教师在本节历史课中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目标应当明确、具体,以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培养相应能力为导向。
2. 教学内容:记录教师讲解的历史知识点、事件和人物,包括教材内容和补充教学素材。
注意观察教师的讲解方式、引导问题以及学生的参与程度。
3. 教学方法:观察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小组活动、多媒体展示等方式。
评估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引导性和互动性,并记录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反应和表现。
4. 学生反应:观察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表现和反应,包括对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参与程度、兴趣程度以及个别学生的特殊表现。
记录学生的问题和疑惑,以及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引导和解答。
5. 评价和总结:对本次历史课堂的观察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教师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历史课堂的深入发展。
观察记录1. 教学目标教师在本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帮助学生理解封建社会的组织结构和特点,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轨迹。
2. 教学内容教师以PPT为辅助,详细讲解明清时期的封建社会结构、皇帝的权力和各级官员的职责。
同时,还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了明清时期的政治版图和城市建设,丰富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想象力。
3.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了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先通过讲解教授历史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针对具体案例展开讨论,提高他们对历史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讨论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
4. 学生反应学生对历史课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课堂观察记录
《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课堂观察记录【关键词】课堂观察教学诊断观察目的:罗捷老师是一位年轻教师,此次观察的目的主要是发现他教学中的不足,促使他向成熟教师转变。
课堂观察分工:李杰老师注意其对重难点的把握、马志民老师注意其讲解方法的灵活性、肖光老师观察其教态及教学语言。
课堂类型:年轻教师常规课教学观察记录与点评第1~2分钟导入:教师用PPT文件演示出一组图片(包括洪秀全雕像、桂平金田村风光),配合图片进行导入,教师讲述广西一直是中国不太发达的地区,也很少出现影响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大事,然而发生在中国近代的太平天国起义却是一次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运动的最高峰。
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者点评:导入方式虽然传统,但很好地结合了广西地方特色,将课本知识与乡土历史相结合,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方式,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导入方式。
第3~5分钟教学过程:结合PPT演示文稿讲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原因。
就课本知识层面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回答问题:“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并很快在课本上找到了答案。
教师给予回答问题的学生以赞许。
PPT演示板书设计(一)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1.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2.阶级矛盾的激化3.自然灾害严重观察者点评: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难以在阅读中形成自己的思维,仅仅是机械地找出课本上已有的原因,因此,随之而来的教师的表扬也就很难达到有效激励的效果。
观察者建议:授课者可将问题设置得更加深奥一点。
考虑到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思考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原因同历史上你所了解的原因有什么相同之处,同时又有什么样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加以引导。
这个环节可以多花一些时间,让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农民起义这种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的现象的规律性原因,加深学生对于中国历史的理解,也可以由这个问题引发对于今天的启示。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柳育芝
(作业)
学员姓名
柳育芝
学员单位
平凉七中
观察时间段
一节课
观察对象
程超
授课内容
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呼吁改革,终于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课堂活动气氛活跃,学生能积极参与,讨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也让学生讨论的话,参与度更高,发言的人也越多。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点将巩固知识,效果较好。
注重学习内容的反复演练
教师速度过快,对于难点知识可适当加以解释。
本课对学生阅读、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表述、等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培养
展示学习目标,重难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பைடு நூலகம்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1.议一议:戊戌变法后,康有为、梁启超逃亡国外。谭嗣同不肯逃走,不久,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谭嗣同的死值得吗?
2.边看视频边思考,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国热情,让学生感知、理解、认识历史.
有点唐突,可引导学生回顾《马关条约》的影响,说明殖民地化加深,学生才能理解变法的原因。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了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以及意义,接着解释了公车的含义。通过变法的过程,结束,评价完成了本课的学习。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3.对南北战争的意义,没有引导学生分析对当今的启示。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老师在教学中只是注重了知识教育,应试教育。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内战前美国的社会矛盾和对林肯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学习,查阅资料等方法,学生讨论,再引导他们归纳。2.学习历史要达到“借古鉴今”.。
真正要进行教学改革,发挥学生教学的主体作用,就应该在备课时科学设计问题,注重学生的学习思维,用心组织学生探究学习。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在这堂课上,老师只是滔滔不绝,知识讲授没问题。但是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老师并不了解。
本节课知识重点讲的透彻,把握较好。把内战的根本原因,内战的意义讲授得清晰。
1.这个导入有利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复习巩固. 2.有利于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但是引入用时太长,冲淡了教学主题。
复习导入应该充分分析学情,教情以及授课内容。其次,切忌用时太长.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1.教师直接讲述了内战前美国的社会矛盾。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作业模版)
学员姓名
张少斌
学员单位
城固徐家堡初中
观察时间段
2013.10.15
观察对象九年级历史授课来自容美国内战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复习导入:1. .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美洲的殖民化,谁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18世纪什么事件使北美独立?2.北美独立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
历史是一门科学,不能只是纯粹的知识讲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历史高效课堂观察量表
探究
时间:
内容:有无明确的学习要求指导?组员的参与状况如何?小组长组织协调作用发挥怎样?
展示
点评
时间:
内容:展示点评有无明确分工?学生点评与老师讲解有无形成有效互补?
教师有无科学评价?
当堂
检测
时间:
内容:检测题目与学习目标是否一致?题目是否有效进行处理?学生当堂达成度如何?
历史高效课堂观察量表(三教学手段的运用与落实)
时间:
地点:
记录人:
主要观察对象:教学手段
观察内容
观察细节
记录内容
课本
课堂上有无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如何体现的?
学案
有无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学案?学生填写使用情况如何?
黑板
有无将板演的内容进行合理的预设与规划?有无将重要的内容书写在黑板上?板书设计有无艺术性?
课件
课件的功能定位是否合理?课件内容是否生动、深刻、简练?是否与学案、板书等其他手段协调统一?
其他
内容
4.其他
内容
历史高效课堂观察量表(二教学流程的设计与调控)
时间:
地点:
记录人:
主要观察对象:教学流程
观察பைடு நூலகம்容
观察细节
记录内容
课堂
导入
时间:
内容:采取什么方式导入新课,效果怎样?
预习
展示
时间:
内容: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是否系统、合理?展示问题是否与重点突破有效互补,是否进行了必要的提升?
自主
学习
时间:
内容:有无明确的学习要求指导?学生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怎样?
其他
历史高效课堂观察量表(四 学生学习的状态与效果)
时间:
地点:
中学历史大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历史教研组于2022年10月15日开展了中学历史大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历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活动主题1. 深入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策略;2. 分析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 探讨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4. 交流历史教学经验,分享教学心得。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1. 时间:2022年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8:30-11:302. 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教研组长致辞,介绍活动背景及目的;2.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历史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3. 分组讨论:教师按照年级或课题进行分组讨论,交流教学心得及经验;4. 专题发言:各组代表进行专题发言,分享讨论成果;5.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提出建议和展望。
五、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教研组长在致辞中强调了本次教研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希望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2. 专家讲座知名历史教育专家就“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策略”进行了专题讲座。
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学的要求;(2)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3)历史教学评价的改革;(4)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3. 分组讨论教师们按照年级或课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如何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处理历史教材中的争议性问题?(4)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相互学习、借鉴。
4. 专题发言各组代表分别就讨论成果进行了专题发言,分享了以下观点:(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3)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认真完成学案,抓重点,总结知识结构
补充视点:
无Hale Waihona Puke 教学改进建议:课件中的材料题要是能在作业中再次出现,学习效果会更好。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
任职学校
龙泉中学
任教
学科
历史
任教年段
初二
姓名
周春青
观察视角
四、学得如何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
任职学校
龙泉中学
任教学科
历史
任教年段
初二
姓名
周春青
观察视角
一、教什么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
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实施标准..
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
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
是,根据学生水平掌握不同知识点,体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
可以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对个别学生在课上进行个别辅导
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
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
教师能够细心聆听学生的不同意见,并灵活积极的回应
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利用歌曲引入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效果良好,作业时间充分
注重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注重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
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适时点拨和引导
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合理使用教材和多媒体,展现课堂知识
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如教给学生做材料解析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补充视点:
确立指导思想
教学改进建议: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
任职学 校
龙泉中学
任教
学科
历史
任教年段
初二
姓名
周春青
观察视角
二、怎么教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
是。通过预习展示,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纠正
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能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并及时反馈回授
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能
补充视点:
针对易错问题重点强调
教学改进建议: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应让学生重点记忆
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
任职学校
龙泉中学
任教
学科
历史
任教年段
初二
姓名
周春青
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能。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师生共同探讨解答
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
启发式提问10次以上,无无效提问
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
能
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
能。设计题目由易到难,有基础性到开放性。
观察视角
三、怎么学
观察记录
观察视点
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
布置预习,通过预习展示,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点拨纠正
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
是
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
整堂课都在小组合作,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补充视点:
及时纠错
教学改进建议:
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
留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
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
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通过合作探究得到有效解决
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
大多数能够完成,个别学生有待提高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
学生对同一问题有独特的思考和创见,老师根据问题及时引导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