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https://img.taocdn.com/s3/m/27aba4f0a8114431b80dd894.png)
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202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2.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3.一般认为,婴儿从( )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
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4.在( )阶段,儿童有了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在( )阶段儿童的行为不能用简单的道德标准加以评价。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道德阶段 C.自律道德阶段 D.道德理想阶段 6.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 ) A.涂鸦期 B.象征期 C.联想期 D.定形期7.无论是皮亚杰的理论还是柯尔伯格的理论,他们都强调( )对道德成熟的影响。
A.认知能力 B.智力 C.成熟 D.教养 8.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 B.气质 C.能力 D.性质 9.下列(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帮助C.合作 D.攻击性行为 10.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中获取信息称为( )。
A.观察学习 B.自我学习 C.直接学习 D.强化学习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心理活动量的增减。
( √ ) 12.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 × ) 13.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5a648b551810a6f52486b0.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2.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
A. 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3.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4.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
A.反射练习时期 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 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时期5.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 )阶段。
A. 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6.孤儿院孩子往往没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行为,也不能建立起对人对已的信任。
这是因为他们缺乏( )。
A. 早期依恋关系 B.正常母爱C.细心照料 D.必需的营养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
A. 重复 B.独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 D.命令8.下列( )不属于亲社会行为。
A.谦让 B.帮助。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3.doc](https://img.taocdn.com/s3/m/acd23d4ccc7931b764ce150d.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个体心理发展2.知觉3.自传体记忆4.自我中心5.社会性游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4.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另一种是------------。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6.学前儿童的----------是学前儿童音乐表现能力、欣赏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7.随着年龄的递增,儿童的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 ,最后发展到------。
8.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和---------。
9.华生强调-----------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强调对____。
10.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3.简述依恋的特征。
四、论述题(16分)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五、案例分析题(20分)材料: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的事情。
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的,但实际上有极细微的差异。
先后参加实验的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异。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个人玩。
有时其他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他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2020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4816096f1aff00bfd51e29.png)
2020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年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年月国开(中央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岁B.~岁C.~岁D.~、岁 .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 .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 .(B)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A.微笑B.哭泣C.愤怒D.张嘴 .随着认知和言语水平的提高,儿童的自我中心减少,能从母亲的角度看问题,这一阶段处于依恋的(D)阶段? A.无分化阶段 B.低分化阶段 C.依恋形成阶段 D.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 .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A)。
A.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B.上下关系和水平关系C.垂直关系和横向关系D.横向关系和水平关系 .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B)。
A.后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 .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C)。
A.岁B.~岁C.~岁D.岁 .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C)阶段?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二、判断题(每小题分,共分) .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答案]对 .六个月以前的婴儿以内隐记忆为主。
[答案]对 .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答案]错 .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答案]对 .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a692aa8956bec0975e379.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感觉2.记忆策略3.形式运算4.儿童“观点采择”能力5.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两大类。
2.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以及____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3.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____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4.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____、____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5.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____、____及定型期。
6.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____、____和____。
7.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和____。
8. 9-13岁的儿童处于____。
此时儿童对男性和女性所持有的各种性别角色概念是以____的要求和____的期待为依据的。
9.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____而习得新行为。
10.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具有若干个极限点。
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是按照____进行学习的。
三、筒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
3.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16分)维果茨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五、案例分析题(20分)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https://img.taocdn.com/s3/m/b93f8cae2e3f5727a5e962ee.png)
2021-2022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2022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正确答案0-6岁 2.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 )。
正确答案纵向研究 3.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
正确答案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4.( )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正确答案哭泣 5.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 )进行思考。
正确答案表象 6.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在与周围人们的交往中,逐渐形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哈普特称之为( )。
正确答案垂直关系和水平关系 7.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的期望的儿童处于( )。
正确答案习俗水平 8.角色游戏的出现主要在( )。
正确答案3-6岁 9.获得守恒性和可逆性概念是在( )阶段?正确答案具体运算阶段 10.哪个阶段的儿童能对自己所画的图形赋予意义?( ) 正确答案联想期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 √ ) 1研究表明,出生后第一周内的婴儿不具有大小恒常性。
( × ) 1儿童视觉的发展表现在视觉集中、视觉敏度的发展、颜色视觉的发展。
( √ ) 1新生儿的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 √ ) 1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 × ) 1 -般来说,儿童3岁能辨别上下,4岁辨别前后,5岁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
( √ ) 1随着抽象思维的萌芽,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
( √ ) 1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最初的思维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的思维。
( √ ) 1儿童是否具有假设演绎运算能力是判断他智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202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39588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b.png)
202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岁,9岁B.0-3岁C.0-6岁D.o-13岁,14岁2.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3.一般认为婴儿对(d)的颜色有不同的反应。
a、出生后1个月B.出生后2个月C.出生后3个月D.出生后4个月4.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5.(a)是婴儿的第一种社交行为。
a、微笑B.哭泣C.愤怒D.张开嘴6.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性格B.气质C.能力D.天性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
a.重复b.独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8.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a、他律道德等级B.习俗前等级C.习俗等级D.习俗后等级9.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c)。
a.1岁b.2-3岁c.4岁d.7岁10.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兴奋性、不平衡性、快速性和突然性。
相应的气质类型为(a)胆汁性、血性、粘液性、抑郁性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12.发展阶段显示出质的变化。
(√)13.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14.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15.新生儿视觉调节功能差,视觉焦点难以随物体距离变化。
(√)16.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7.八个月或九个月前的婴儿对物体有永久性的理解。
( ×)18.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19.儿童的自传体记忆与语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对话和交流可以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014047bed5b9f3f90f1c67.png)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 C.0—6岁 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电大最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电大最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65488ba8114431b90dd8fe.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2.亲社会行为3.实证研究法4.记忆策略5.自我中心语言二、填空题(每空l分。
共24分)1.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组成的。
2.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 ---------- 、---------、--------三种方法。
3.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的评价。
4.尽力减少环境中的-----------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发展阶段中。
6.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为主。
7.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二———————一在先,————随后,——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8.-------------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9.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一、——----------————、———————————————————10.多通道知觉主要指——————--—一、——---------、————之间的联合。
11.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相反,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全的——--------,或者是—------------—的原因造成的。
2022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材料
![2022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85117f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87.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小朋友发展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1.个体心理发展2.知觉3.自传体记忆4.自我中心5.社会性游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学前小朋友心理学是研究---------学前小朋友心理年龄特性和发展规律旳科学。
2.---------是生命旳最基本特性之一,是生物界旳普遍现象。
3.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很难随客体远近旳变化而变化。
4.8个月后来旳婴儿重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另一种是------------。
5.皮亚杰将小朋友旳道德水平分为------、----------、-----------6.学前小朋友旳----------是学前小朋友音乐体现能力、欣赏能力旳基本和前提。
7.随着年龄旳递增,小朋友旳社会性游戏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从---------到平行游戏,从平行游戏再到-------------- ,最后发展到------。
8.小朋友旳性别概念重要涉及三方面旳内容:-----------、一--------和---------。
9.华生强调-----------对塑造小朋友行为旳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强调对____。
10.格塞尔觉得,个体旳发展取决于--------- ,而成熟旳顺序取决于------决定旳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简述个体心理发展旳基本规律。
2.简述小朋友思维发展旳一般趋势。
3.简述依恋旳特性。
四、论述题(16分)试述妈妈对胎儿发育旳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五、案例分析题(20分)材料:她易于察觉别人不易察觉旳事情。
在实验中,两根铁丝本应是等长旳,但事实上有极细微旳差别。
先后参与实验旳10个同龄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这个差别。
她不喜欢说话,喜欢一种人玩。
有时其她小朋友凑过来玩,她也不说话,只是厌烦地把她们推开,更不易与陌生人接触。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ea692aa8956bec0975e379.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感觉2.记忆策略3.形式运算4.儿童“观点采择”能力5.自我导向的装扮游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两大类。
2.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__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以及____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3.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____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4.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____、____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5.学前儿童绘画能力的发展可以分成三个阶段:____、____及定型期。
6.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结构,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包括____、____和____。
7.儿童的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__和____。
8. 9-13岁的儿童处于____。
此时儿童对男性和女性所持有的各种性别角色概念是以____的要求和____的期待为依据的。
9.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____而习得新行为。
10.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中,教学的性质具有若干个极限点。
第一个极限点是3岁以前的儿童,他们是按照____进行学习的。
三、筒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
3.简述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16分)维果茨基是如果看待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的?对我们的儿童教育有何启示?五、案例分析题(20分)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小一班的毛毛从幼儿园回家一直噘着小嘴,一副可怜的样子。
电大最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电大最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34a14b3c1ec5da50e27059.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2.亲社会行为3.实证研究法4.记忆策略5.自我中心语言二、填空题(每空l分。
共24分)1.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组成的。
2.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 ---------- 、---------、--------三种方法。
3.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到对--------------的评价。
4.尽力减少环境中的-----------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操作性游戏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发展阶段中。
6.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为主。
7.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二———————一在先,————随后,——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8.-------------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9.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一、——----------————、———————————————————10.多通道知觉主要指——————--—一、——---------、————之间的联合。
11.电视的负面效应并不是电视媒体天生就有的,相反,这些负面效应是由于社会对媒全的——--------,或者是—------------—的原因造成的。
2022-20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
![2022-20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https://img.taocdn.com/s3/m/49876abd03d8ce2f006623c8.png)
2022-202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502)盗传必究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三山实验”说明了该阶段儿童思维处于( )阶段。
A.自我中心B.他我中心C自我一他我中心D.超越自我中心2.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个性B.气质C.能力D.性质3.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 )。
A.重复B.独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4。
判断是非时能注意到家庭和社会期望的儿童处于( )。
A.后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D.超习俗水平5.下列哪类游戏随年龄增大而减少?( )A.独自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6.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 )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C.0-6岁D.0-13、14岁7.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 )。
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8.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 )。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B.出生后一年C.出生起D.出生后两年9.儿童通过多次尝试,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
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 )。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C.抽象思维阶段D.具体思维阶段10.婴儿的动作与目的与手段已经分化,智慧动作出现,该阶段的行为模式处于( )。
A.反射练习时期B.习惯动作时期C.有目的动作形成时期D.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 √ )12. 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 √ )13. 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 √ )14. 八九个月以前的婴儿就有客体永久性的认识。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7ca240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3.png)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婴幼儿心理发展2.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3. 心理发展的定向性4. 感知规律5. 幼儿智力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A. 连续性与阶段性B. 定向性与顺序性C. 可逆性D. 不平衡性2. 以下哪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最快?A. 幼儿前期B. 幼儿期C. 童年期D. 少年期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A. 敏锐性B. 准确性C. 积极性D. 精确性4. 以下哪个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A. 遗传决定论B. 环境决定论C. 心理分析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5. 以下哪个不是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A. 外露性B. 不稳定C. 深刻性D. 广泛性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 请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3. 请简述幼儿言语发展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请论述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
2. 请论述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 小明,4岁。
最近妈妈发现小明在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总是喜欢争抢玩具,甚至动手打别的小朋友。
请分析小明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2. 小红,6岁。
最近妈妈发现小红在家里总是喜欢自言自语,有时候还与玩具说话。
请分析小红这一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 婴幼儿心理发展:婴幼儿在生长过程中,心理活动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2.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普遍的、典型的特点。
3. 心理发展的定向性:指儿童心理发展在方向上的稳定性,即在一定阶段内,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相对固定。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4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4](https://img.taocdn.com/s3/m/99bddc3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00.png)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2011年7月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发展的差异性2.记忆恢复3.形式运算4.亲社会行为5.合作游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和____ 两大类。
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____ ,再------------ ,然后是____ 。
3.儿童一般先掌握____,再掌握 -------------- 。
实词中最先掌握____。
4.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____水平,____阶段。
5.处于____的儿童开始逐渐画人,但是这些“人”具有同一个特征,那就是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因此,人们把儿童早期画的“人”,称为一-------------一。
6. 6-8岁的儿童所持有的关于男性和女性的各种认识,是以男女之间在机体上所存在的____ 和 ------------为依据的。
7.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____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的矫正。
8.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 ------------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
9.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 ,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____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2.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
3.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四、论述题(16分)试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五、案例分析题(20分)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
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
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
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
202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39588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b.png)
2021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 0-8岁,9岁B.0-3岁C.0-6岁D.o-13岁,14岁2.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b.吮吸反射c.转向反射d.张嘴3.一般认为婴儿对(d)的颜色有不同的反应。
a、出生后1个月B.出生后2个月C.出生后3个月D.出生后4个月4.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a.动作b.表象c.语言d.形象5.(a)是婴儿的第一种社交行为。
a、微笑B.哭泣C.愤怒D.张开嘴6.在人的各种个性心理特征中,(b)是最早出现的,也是变化最缓慢的。
a、性格B.气质C.能力D.天性7.下列不是儿童自我中心语言范畴的有(d)。
a.重复b.独白c、双人或集体独白D.命令8.下面哪一阶段不是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提到的?(a)a、他律道德等级B.习俗前等级C.习俗等级D.习俗后等级9.将结构性游戏作为最主要的游戏形式的儿童年龄是(c)。
a.1岁b.2-3岁c.4岁d.7岁10.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兴奋性、不平衡性、快速性和突然性。
相应的气质类型为(a)胆汁性、血性、粘液性、抑郁性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
(√)12.发展阶段显示出质的变化。
(√)13.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14.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15.新生儿视觉调节功能差,视觉焦点难以随物体距离变化。
(√)16.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再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17.八个月或九个月前的婴儿对物体有永久性的理解。
( ×)18.幼儿只有机械识记没有意义识记,没有必要引导其进行意义识记。
(×)19.儿童的自传体记忆与语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对话和交流可以促进自传体记忆的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def44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e.png)
国家开放大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第一模块单项选择题1.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分类,1个月至1岁属于()。
A.出生和新生儿期B.婴儿期C.学步儿期D.早期学前儿童期2.成熟势力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
A.格赛尔B.华生C.弗洛伊德D.皮亚杰3.以下不属于脑科学最新研究方向的是()。
A.理解脑B.保护脑C.运用脑D.模拟脑4.以下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人文因素的是()。
A.遗传B.文化环境C.人际关系D.家庭氛围5.如果听话,给予表扬、奖品,属于()。
A.惩罚B.负强化C.正强化D.消退6.()奠定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物质基础。
A.营养B.遗传C.环境D.教育7.皮亚杰通过“三山实验”证实,该阶段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明显的()特点。
B.自我中心C.泛灵论D.客体永久性8.班杜拉将他人(如,榜样)的行为所受到的强化对学习者本人产生的影响称作()。
A.替代强化B.自我强化C.正强化D.负强化9.格赛尔通过()断定,学前儿童的学习发展取决于生理成熟,成熟是推动学前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A.双生子爬楼梯实验B.延迟满足实验C.感觉剥夺实验D.经典条件反射实验10.()只能适应固定不变的环境。
A.条件反射B.无条件反射C.有意后注意D.刺激11.幼儿在电视里听到的广告语,不知不觉就记住了,有时候还会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突然蹦出一句动画片里的台词。
这属于()。
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形象记忆D.动作记忆12.幼儿在叫“妈妈”时,这个词往往代表多重意思。
有可能是要妈妈抱,有可能是要吃东西,或者是要玩具等。
这说明幼儿语言发展属于()阶段。
A.双词句阶段B.连续音节阶段C.单词句阶段D.初步掌握口语阶段13.以下不属于学前儿童永久存在的无条件反射动作的是()。
B.眨眼反射C.吞咽反射D.巴宾斯基反射14.教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推测幼儿的心理世界,属于()的表现。
A.思维的概括性B.思维的抽象性C.思维的具体性D.思维的间接性15.乔姆斯基的语言获得模型,证明了他是()的代表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大《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专科)各章期末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8.9岁B.0—3岁 C.0—6岁 D.0—13.14岁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A.横向研究B.纵向研究C.平行研究D.实证研究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学前儿童心理学是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及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对)6.个体心理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反映的是心理发展的社会性特征。
(对)7.发展的连续性重点描述量的增减(对)8.发展的阶段性揭示质的变化(对)9.个体心理发展:指一个人作为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10.(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11.(发展的差异性),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2.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3)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13.简述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14.试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1)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充实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体系,促进心理科学的发展。
为一切有关儿童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首先为学前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其次,儿童心理学为儿童心理健康、儿童医疗和保健提供必要的知识、此外,儿童心理学对一切与儿童有关的法律条文的制定、对儿童文学艺术的创作、儿童出版物的策划和装帧、儿童玩具的设计和制作、儿童服装的设计、儿童食品的开发和调配等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一、填空:1.我们通常所讲的遗传物质存在于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里,全名叫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DNA22.在怀孕后的第四周,胚胎第一个形成的就是(神经系统)。
3.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
4.儿童大脑机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5.新生儿的神经活动,主要在皮层下部位进行。
他们利用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来适应环境。
这些基本反射包括(食物反射)和防御反射、(抓握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惊跳反射等。
6.(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也可以笼统地把新生儿时期视为心理发生的时期。
7.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
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的(兴奋过程)比(抑制过程)占优势就越强,兴奋也就特别容易扩散。
8.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9.在儿童条件反射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刺激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那就是(语词)。
10.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叫(第二信号系统)。
11.事实证明,许多先天缺陷并不完全决定于遗传,而往往是由于(胎内环境的危害)与(遗传的某种相互作用)引起的。
12.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母亲年龄)、(育龄)、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Rh 因子以及情绪和态度等。
二、判断1.遗传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对)2.对于胎儿首先发展起来的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
(错)3.六七的儿童的脑重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脑重。
(对)4.明确的条件反射的出现被认为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对)5.母亲产生的长时间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影响。
(对)6.在怀孕后的头五个月,母亲生病对胎儿影响最大。
(错)7.母亲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太大或太小。
(对)三、问答1.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
四、论述1.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胎儿的发展受母亲的年龄、自身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因素影响。
在准备怀孕或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做到优生优育。
(要求列出各因素的影响及如何去做)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过程一、填空题:1.新生儿视觉调节机能较差,(视觉的焦点)很难随客体远近的变化而变化。
2.婴儿从(4个月)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性反应,能辨别彩色和非彩色。
3.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4.早期运动经验丰富的婴儿,对(深度)更敏感,表现出的恐惧也(越少)。
5.有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第一周)中,婴儿就具有大小恒常性了。
6.研究表明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前的婴儿)的记忆主要属于(内隐记忆)。
7.婴儿期的记忆主要是(再认),大约5个月左右,儿童对熟悉对象特点的明显变化,会给予新的注意。
8.婴儿末期回忆开始出现,主要表现是出现(客体永久性)和(延迟模仿)的行为。
9.7个月以后的婴儿能寻找从视野中消失的物体,说明婴儿已经具有了(回忆)。
10.年幼的儿童更倾向于(无意识记),随着年龄的增大,幼儿(有意识记)的能力逐步增强。
11.(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
12.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
13.皮亚杰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14.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只能对当前感觉到的事物施以实际的(动作思维),于阶段中、晚期,形成物体(永久性意识),并有了最早期的(内化动作)。
15.(前运算阶段),物体永久性的意识巩固了,动作大量内化。
16.在表象思维的过程中,儿童主要运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在头脑中将事物和(动作内化)。
17.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智慧发展的最重要表现是获得了(守恒性)和(可逆性)的概念。
1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社会性行为。
婴儿通过笑能引起其他人对他作出积极的反应。
19.一般来说,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在很大程度上是(反射性)的。
20.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4-5)岁幼儿能正确判断各种基本情绪产生的外部原因。
二、名词解释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客体永久性: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4.记忆恢复:学习某种材料后,相隔一段时间后所测量到的保持量,比学习之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
5.记忆策略:是我们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6.自传体记忆: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7.直觉行动思维: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
8.具体运算:儿童的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获得解决。
9.形式运算: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
10.自我中心: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三、简答1.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以无意识记忆为主,机械记忆和意义识记忆是儿童识记的两种方法并较多地运用机械记忆;再认好于回记忆;具有自传体记忆能力;有特殊的记忆恢复现象。
2.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直觉行动思维阶段;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3.简述儿童产生惧怕的原因。
熟悉环境的改变;被他人惧怕情绪感染;后天经验所致。
第四章学前儿童的社会化一、填空1.8个月以后的婴儿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开展交流活动,一种是(陈述),另一种是(请求)。
2.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口语表达能力)以及语用技能的发展等方面。
3.(4岁)以上儿童一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全部语音。
以后发音开始稳定,趋于方言化,即开始局限于本族或本地语音。
4.儿童一般先掌握(实词),再掌握(虚词)。
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和其他实词。
5.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积极词汇),即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也有一些(消极词汇),即或者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者虽然有些理解但不能正确使用的词。
6.皮亚杰研究了2—7岁儿童的语言,将儿童的语言划分为两大类:(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化语言)。
7.自我中心语言共分为三个范畴:(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的独白。
8.社会化语言有下列四种:(适应性告知)、(批评和嘲笑)、(命令)、请求和威胁(问题与回答)。
9.皮亚杰认为,在自我中心语言阶段,儿童之间的交谈没有(因果关系)的解释,只有对事物的描述和对事实的陈述。
10.语言获得理论有(先天获得论、语言习得论、相互作用论)。
11.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的(母爱剥夺实验)有力地说明了母爱对于儿童的不可替代性。
12.对儿童来说,(寻求亲近)是依恋的核心与基本的外在行为表现,而强烈的相互依存的(情感)则是依恋基本的内在心理压力。
13.有研究认为,婴儿期同伴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简单相互作用阶段)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
14.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行为的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儿童对(社会性行为的认识)、对情境信息的识别、(观点采择及归因)等。
15.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工具性侵犯),一种是(敌意性侵犯)。
16.儿童在2~4岁之间,攻击形式发展总趋势是:(身体攻击逐渐减少,言语攻击相对增多)。
17.柯尔伯格采用了(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作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18.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0—2岁)他律道德阶段(2—7岁)自律道德阶段)(7—12岁)19.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同伴群体中的评价标准出现之前,(教师)是影响儿童最有力的人物20、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3)水平,(6)阶段。
二、名词解释1.依恋: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
2.亲社会行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3.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儿童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来理解情境的能力。
三、简答1.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
1)儿童不考虑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他说话而自己讲话。
2)分重复、独白、双人或集体独白。
2.简述依恋及其表现。
1)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持久的情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