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生命体征PPT优秀课件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4℃,直肠温度持续 升高超过41 ℃,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达43℃ 很少存活,
观(2)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察
渐升 伤寒
骤升
肺炎
体温上升期
高热持续期
骤退 大叶 肺炎 疟疾
渐退 伤寒 风湿 热
退热期
产 产热>散热
热
肌肉代谢增加:
寒战、疲乏
散 皮肤血管收缩: 热 皮肤苍白、干燥
• (一)体温过高:
• 又称发热,是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 调节中枢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等 原因,使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导致 体温超过正常范围。
发 感染性发热
热
(infective fever)
原
因
非感染性发热
(noninfective fever)
由常病见原,体主以要外由的各 种病物原质体引引起起,。如变 态湿见反热于应、各性药种疾物急病热、()风无 菌慢性性坏传死染物病质和的吸 收感(染大性手疾术病后。、内
体温可上升0.2-0.3℃
生理变化
肌
肉
剧烈肌肉活动可使骨骼肌紧张并
活
强烈收缩,产热增加。
动
小儿哭闹也可使体温暂时升高。
生理变化
其 体温增高
他 体温下降
日常生活中沐浴、 进食、情绪激动、
精神紧张等因素
均安可静出、现睡体眠温、一饥时饿性、增高 服用镇静剂后可使体温下降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一)发热 (二)体温过低
出血、大面积烧伤、 癌、白血病)、体 温调节中枢功能失 常(颅脑损伤、中
暑)
观 察
(1)发热程度的判断
临床分度:以口腔温度为例:
程度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控制情绪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监测血压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遵医嘱用药
04
R
特殊人群护理
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进行持续的医疗观察和管理。
健康档案建立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五官科、妇科等,以及心电图、B超等辅助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潜在的疾病。
饮食计划
喂食技巧
饮食卫生
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避免患者呛咳或窒息。
保持喂食环境的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03
02
01
用温水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为患者更换干净的内衣,保持内衣的清洁和干燥。
更换内衣
身体擦洗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患者的干燥和舒适。
更换尿布
根据天气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干燥。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生命体征的观察基础护理技巧常见疾病护理特殊人群护理生命体征异常及处理基础急救措施
01
CHAPTER
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值为36.0℃-37.0℃。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肿瘤,体温降低可能提示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
正常范围
最常使用的是腋测法,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擦干腋窝,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腋窝,5分钟后读取数值。
总结词:血压升高、血压降低
详细描述
血压升高: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休息、平复情绪等措施。
血压降低: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加强营养等措施。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以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
监测血压
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
遵医嘱用药
04
R
特殊人群护理
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基本信息、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进行持续的医疗观察和管理。
健康档案建立
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内外科、五官科、妇科等,以及心电图、B超等辅助检查,以早期发现并预防潜在的疾病。
饮食计划
喂食技巧
饮食卫生
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避免患者呛咳或窒息。
保持喂食环境的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03
02
01
用温水为患者擦洗身体,保持身体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为患者更换干净的内衣,保持内衣的清洁和干燥。
更换内衣
身体擦洗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患者的干燥和舒适。
更换尿布
根据天气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更换衣物,保持衣物的清洁和干燥。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生命体征的观察基础护理技巧常见疾病护理特殊人群护理生命体征异常及处理基础急救措施
01
CHAPTER
生命体征的观察
正常值为36.0℃-37.0℃。体温升高可能提示感染、炎症或肿瘤,体温降低可能提示休克、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营养不良。
正常范围
最常使用的是腋测法,将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擦干腋窝,将体温计置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夹紧腋窝,5分钟后读取数值。
总结词:血压升高、血压降低
详细描述
血压升高: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休息、平复情绪等措施。
血压降低: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是由于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原因引起,需要进行加强营养等措施。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PPT课件

0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生命体征的测量 方法
01
02
03
04
体温测量
使用水银体温计或电子体 温计,测量时注意腋下松 紧适度,测量时间一般为 5-10分钟。
脉搏测量
使用手指或耳廓触摸法, 测量时保持安静,避免干 扰。
呼吸测量
观察胸廓或腹部起伏,注 意保持安静,避免干扰。
血压测量
使用血压计,测量时注意 袖带松紧适度,听诊器放 置位置正确。
课程大纲概述
生命体征的评估方法与正常值
异常生命体征的识别
介绍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的评估方法及正常值范围。
讨论常见异常生命体征的表现、原因及对 患者的潜在影响。
异常生命体征,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 和应对策略。
结合实际病例,分析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 理在临床中的应用,并进行实践操作训练 。
《护理学基础》生命体征的评估 与护理ppt课件
• 引言 • 生命体征的评估 • 生命体征的护理 • 特殊情况的生命体征护理 •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01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标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护理工 作的要求日益提高,掌握生命体 征的评估与护理成为每位护理人 员的基本技能。
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 握生命体征的评估方法,了解异 常生命体征的识别及护理要点, 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生命体征异常的应急处理
高热
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 冰敷、酒精擦浴等,同
时给予药物降温。
脉搏过快或过慢
保持安静,给予吸氧, 严重者需使用药物治疗
。
呼吸困难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 吸氧,必要时使用呼吸
机辅助呼吸。
血压异常
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PPT课件

常见病:
见于疟疾
不规则热
特点: 发热无规律 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病: 流感 肿瘤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病情观察 降低体温 补充营养与水分 保证病人舒适
高热患者应每4小时测量1 次;降至38.5℃以下时, 改为每天测量4次;降至正 常水平3日后,改为每天测 量1次
心理护理
(二)体温过低
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 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 判断标准:体温低于35 ℃ 原因: –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不 良、药物中毒、重症疾病。 – 产热减少:重度营养不良、极度衰竭、内 分泌疾病:如甲低等。 – 散热过多:低温环境、皮肤异常、低温麻 醉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口温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最方便,但易引起交叉 感染
舌下热窝 3~5min
禁忌
婴幼儿、昏迷、精神异 常、口腔疾病、口鼻手 术、张口呼吸
体温的测量方法
测腋温
特点
部位 时间 适应
安全易接受,但准确 性不高
腋窝 8-10min 口鼻手术、呼吸困难 者
禁忌
腋窝或肩关节有创伤 者、消瘦者
体温的测量方法
• 体核温度 – 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 – 特点:高、稳定、不易测量。 • 体表温度 – 皮肤温度 – 较低,易测量,易受影响
临床所指的体温是平均体核温度。
一、
1. 体温的形成
– 由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 解而产生
2. 产热与散热
– 产热 产热过程:化学方式 产热器官:肝脏和骨骼肌 基础代谢 – 散热 食物特殊动力作 散热过程:物理方式 用肌肉活动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部位
平均温度 37.0℃ 37.5℃ 36.7℃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 (2)优秀课件

部位 腋下 口腔 直肠
正常范围 36.0~37.0 ℃ 36.3~37.2 ℃ 36.5~37.7 ℃
平均温度 36.5 ℃ 37.0 ℃ 37.5 ℃
(二)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影响因素
昼夜 年龄 性别 运动 药物 其他 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一) 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是指机 体在致热源的作用 下,体温调节中枢 的调定点上移,使 产热增加、散热减 少,引起体温升高 并超过正常范围。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症发热等。
想一想
病人李某,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40℃,拟诊发 热待查于上午8时入院。测T40.3 ℃,P110次/min, R28次/min,BP135/90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 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卧床不起,食欲差。上 午8:20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8.9 ℃,大量出汗, 口干,下午2 :00体温升至39.8 ℃。
(二)体温过低
定义: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 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及极 度衰竭的病人。
症状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 呼吸减慢、皮肤苍白等。
三、体温测量的方法
(一)、体温计的种类
(三)测量体温的方法
❖ 用物准备
❖ 步骤:备齐用物、做好解释。 ❖ 口温:将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测量3分钟。 ❖ 腋温:腋窝深处夹紧。测量10分钟。 ❖ 肛温:轻插肛门3-4厘米,婴儿只需将贮汞槽轻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
4. 护理措施
1.降低降温: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病情观察:测T:q4h,正常3d后→1-2次/d 3.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等 4.休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 5.促进舒适、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动脉 壁状况
三、脉搏测量的方法 1.目的 判断脉搏有无异常,间接了解心 脏的功能状态,为疾病的诊断、治疗、 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操作要点及 注1.安意静事时项测量
2.测量部位、时间准确 3.勿用拇指诊脉 4. 偏瘫患者、肢体损 伤的患者测量健侧肢体。
呼吸的第观三察节及护理
学习内容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二、异常呼吸的观察及护理 三、呼吸测量的方法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
1.速脉 成人安静状 态下脉率>100次/分 称速脉或心动过速。 常见于:发热、甲亢、 大出血、疼痛等
2.缓脉 成人安静状 态下脉率<60次/分 称为缓脉或心动过缓。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
(一)脉率 异常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
(二) 脉律 1.间歇脉 异正常常脉搏中提前出现一次较弱的 脉搏,而后又正常延长的间隙
测口温
部位:水银端斜 放于舌下热窝处 嘱病人闭口用鼻 呼吸 勿用牙咬勿说话 测温3min
测腋温
腋下有汗应先 擦干 水银端放于腋 窝正中,紧贴皮 肤,屈臂过胸 测温10min
测肛温
取好体位 润滑肛表 插入深度:3-4cm 测量时间:3min
㈢ 测量体温的方法
注
三防
意 防碰碎爆裂
事 项
防测量不准 防意外发生
什么是呼吸?
概念:机体在新陈代谢的过程中要不断地 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外界环境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一、正常呼吸
☺正常成人安静及状生态理下变: 化
频率16-20次/分、节律规则、均匀平稳无声 ☺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
症状
发抖、血压降低、心跳、 呼吸减慢、皮肤苍白等。
三 (一、)体、体温温测计的量种的类方法
(三)测量体温的 方法
❖ 用物准备
❖ 步骤:备齐用物、做好解释。 ❖ 口温:将口表水银端放于舌下热窝,测量3分钟。 ❖ 腋温:腋窝深处夹紧。测量10分钟。 ❖ 肛温:轻插肛门3-4厘米,婴儿只需将贮汞槽轻
插入肛门即可,测量3分钟。 ❖ 擦净、读数、记录、消毒、绘制曲线。
部位 腋下 口腔 直肠
正常范围 36.0~37.0 ℃ 36.3~37.2 ℃ 36.5~37.7 ℃
平均温度 36.5 ℃ 37.0 ℃ 37.5 ℃
(二)体温 的生理性变 化
影响因素
昼夜 年龄 性别 运动 药物 其他
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5-1.0℃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一) 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源 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要素一:病因
吸、脉搏加快、尿量减少。头 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Fra bibliotek 体温过高的评估
(3)体温下降 期(退热期)
特 点:散热增加而 产热趋于平衡,
体温下降至 恢复正常。
退热方式:渐降和骤降
临床表现:大量出汗、皮 肤温度降低。
3.常见热型
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稽留热
特点:持续高热、
波动范围<1℃。 常见于肺炎性肺 炎、伤寒等。
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护理优秀课 件
什么是生命体征?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机体内 在活动的客观反映,也是衡量机体 状况正常与否的重要指标,临床上 统称为生命体征。
第一节、体温的观察及护理
体温:指身体内部温度,也称体核温度。其特 点是:使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正常体温及其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体温 成人体温正常范围及平均值
定点上移,使产热增加、散热
减少,引起体温升高并超过正 要素二:
常范围。
作用部位
要素三: 作用结果
㈠ 体温过高的评估
1.发热程度
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0℃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6-41.4℃
高达43℃极少存活
常见于流行性感 冒、癌症发热等。
不规则热
想一想
病人李某,发热一周,体温持续在39-40℃,拟诊发 热待查于上午8时入院。测T40.3 ℃,P110次/min, R28次/min,BP135/90mmHg,神志清楚,面色潮 红,口唇干裂,体质消瘦,卧床不起,食欲差。上 午8:20给予退热剂后,体温降至38.9 ℃,大量出汗, 口干,下午2 :00体温升至39.8 ℃。
(三)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
体温计的消毒法: 常用消毒液70%的 乙醇,1%的过氧 乙酸、0.5%碘伏 等。
脉搏的第观二察节及护理
一、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脉率: 脉律:
动脉壁状况:
成人 正常
正常动脉壁柔
安静 状态 下脉
脉搏 搏动 均匀,
软、光滑、有 弹性
率为 间隔
61次00脉动0-脉搏壁强的弱时相弹:间等性取。。决于动脉充盈度、脉压大小,
体温过高的评估
驰张热
特点:体温39
℃以上 、波动范 围>1℃。最低温 度高于正常。 常见于败血症、 风湿热、化脓性 疾病。
间歇热
体温过高的评估 特点:体温骤然
升至39 ℃以上 、 持续数小时或更 长,然后下降至 正常或正常一下 有规律的反复发 作。 常见于疟疾。
体温过高的评估
特点:发热无 一定规律,且 时间持续不等。
2. 发热过程及表现
(1)体温 上升期
特
点:产热大于散热,体温升高
上升形式:有骤升和渐升两种形式
临床表现:畏寒、疲力不适、皮肤苍 白、无汗、皮肤
温度下降等,有些患者出现寒战。
㈠ 体温过高的评估
(2)高热持续 期
特 点:产热和散热 趋于平衡 体温持续在 较高状态
持续时间: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 临床表现:皮肤潮红、灼热、口唇干燥、 心率、呼
请问:1.李某发热呈何热型?
4. 护理措施
1.降低降温: 物理降温或 药物降温
2.病情观察: 测T:q4h,正 常3d后→1-2 次/d
3.补充营养和 水分:高热 量、高维生 素、高蛋白 等
4.休息:酌情
(二)体温过低
定义: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 低。
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 及极度衰竭的病人。
2.脉搏绌脉 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 率。
二、异常脉搏的观
察
2020/11/21
(三)强 弱异常
1而高动.洪有脉热脉力瓣、:关甲常强亢见大、 闭不全等。 2而于休.丝无:克脉力大、:出主常细血见弱、 动脉狭窄等 3弱于心.交交:脏替替高病脉血:常压强见性 等。 4.水冲脉:骤
异常脉搏的观察
多见于动脉硬化的病人 早期仅可触知动脉壁弹性 消失,呈条索状 严重时不仅硬且迂曲甚至 呈结节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