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乳腺肿瘤的影像表现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影像诊断2》幻灯片PPT
小血管丛。患侧乳腺静脉影管径较健侧增 粗,双侧血管横径比大于1:1.4时提示血 管增粗由恶性病变所致。血运有明显增加 者,代表癌细胞分化差,转移时机较多。
右
乳
血
浸 润
管
性
增
导
粗 且
管 癌 侵
杂
及
乱
周 围
组
织
排 笔 状 血 管
边缘不规那么的粗大索条状影,可伴恶性 钙化。假设侵及大导管,可在乳头与肿块 间出现粗大导管相,即“癌桥〞形成。
围
组
织
张在肿块周围产生细条状致密影。发生 于乳腺顶尖部的粗大淋巴管形成笔直的 细线样致密影,形似塔尖。
塔
右
尖
乳
征
低
分
化
腺
癌。
密度均匀致密,无低密度脂肪中心,境界 可模糊不清。隐匿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 转移可先于乳腺肿块出现。
癌肿浸润淋巴结,透亮脂肪中心消失,呈实心
左
淋
乳
巴
浸
结 转 移, 其
右 乳 浸 润 性 小 叶 癌,
癌 桥 形 成。 左 乳 单 纯 癌
。
角形致密影。病理上由癌床、炎性性细 胞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由乳腺癌 引起的牛角征较致密,易合并钙化。
悬韧带增粗-----牛角征
牛
角
征
左
,
乳
悬
浸
韧
润
带
性
增
导
厚。
管
癌。
左
乳
浸
润
牛 角
性 导 管
征
癌, 侵
及
周
乳腺影像诊断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李坚
五、乳腺恶性肿瘤
乳腺的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癌的放射学诊断
(影像学检查诊断报告系统 )
.
1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
• 临床:触诊 • 影像学:乳腺X线、超声 、MRI、PET/CT • 病理:术前穿刺活检
2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 简介
美国放射学会(ACR)在多家机构协作下制定的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NCI)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P)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美国医学协会(AMA) 美国外科学会(ACS) 美国病理学会(CAP)
6
1类(category 1)
乳腺X线摄影显示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 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 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均归于此类。如果临床扪 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 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3类 或4A类。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 的淋巴结门(侧面观)或者中央低密度(淋巴结 门的轴向观)均视为正常淋巴结,属1类。
7
2类(category 2)
• 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 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 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 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 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均属此类
• 但是,肿块边缘清楚并不是排除恶性病变的必然 条件,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应该注意扪诊, 并召回旧片进行比较,或者随访观察其变化,因 此,可能分别被评价为0类或3类
18
右乳纤维腺瘤,边缘清楚,见窄细透明晕。
19
密度
• 密度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 比,分为高、等、低(不包括脂肪密度)和脂 肪密度四种描述。
• 大多数乳腺癌呈高或等密度; • 极少数乳腺癌可呈低密度; • 乳腺癌不含脂肪密度,脂肪密度为良性表现。
(影像学检查诊断报告系统 )
.
1
乳腺癌的诊断现状
• 临床:触诊 • 影像学:乳腺X线、超声 、MRI、PET/CT • 病理:术前穿刺活检
2
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 简介
美国放射学会(ACR)在多家机构协作下制定的 美国国家癌症协会(NCI)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P) 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 美国医学协会(AMA) 美国外科学会(ACS) 美国病理学会(CAP)
6
1类(category 1)
乳腺X线摄影显示乳腺结构清楚而没有病变显示。 乳腺囊性增生症、小叶增生、腺病(统称为纤维 囊性改变或结构不良)均归于此类。如果临床扪 及肿块,并有局限性不对称性改变,尽管最后诊 断为硬化性腺病,亦不能归入此类,可能归入3类 或4A类。乳内淋巴结、腋前份淋巴结显示低密度 的淋巴结门(侧面观)或者中央低密度(淋巴结 门的轴向观)均视为正常淋巴结,属1类。
7
2类(category 2)
• 肯定的乳腺良性肿块(如纤维腺瘤、纤维脂肪腺 瘤、脂肪瘤、单纯囊肿、积乳囊肿、积油囊肿)、 肯定的良性钙化(如环状钙化、边界清楚的短条 状钙化、粗的斑点状钙化、稀疏的大小较单一的 圆点状钙化、新月形的沉积性钙化等)均属此类
• 但是,肿块边缘清楚并不是排除恶性病变的必然 条件,对于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应该注意扪诊, 并召回旧片进行比较,或者随访观察其变化,因 此,可能分别被评价为0类或3类
18
右乳纤维腺瘤,边缘清楚,见窄细透明晕。
19
密度
• 密度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 比,分为高、等、低(不包括脂肪密度)和脂 肪密度四种描述。
• 大多数乳腺癌呈高或等密度; • 极少数乳腺癌可呈低密度; • 乳腺癌不含脂肪密度,脂肪密度为良性表现。
乳腺影像学诊断课件
著变化Biblioteka 学习交流PPT22
乳腺肿块
• 形状
• 边缘
圆形、卵圆形 分叶状 不规则
圆形 小叶形 磨玻璃 边界欠清 毛刺 晕征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乳腺良性肿块
• 边界光滑 • 圆形或卵圆形 • 可见特征性钙化 • 超声为囊性
学习交流PPT
25
乳腺良性肿块
皮脂腺囊肿
• 紧邻皮肤,但病变处皮肤无变化 • 病变较稳定 • B超为低回声囊性物,紧邻皮肤
学习交流PPT
35
乳腺良性肿块
脂肪瘤
• 边界清晰,脂肪密度 • 较常见 • 体积可以很大 • 也可类似于正常的脂化小叶
学习交流PPT
36
乳腺良性肿块
错构瘤 • 其内可见脂肪组织
学习交流PPT
37
乳腺良性肿块
积乳性囊肿 • 哺乳期或哺乳后女性 • 脂肪含量高呈低密度 • 蛋白质含量高呈高密度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乳腺检查方法
• 钼靶X线照像 • B超 • MRI • 红外线
学习交流PPT
5
乳腺钼靶照像
• 钙化 • 肿块 • 腺体结构紊乱
学习交流PPT
6
乳腺病变分布
学习交流PPT
7
乳腺的钙化
• 钙化形态 • 钙化大小 • 钙化分布 • 钙化密度
学习交流PPT
8
乳腺良性钙化
• 皮肤钙化:
呈蛋壳样分布。 • 肿块边界清。 • B超显示肿块为实性物质
学习交流PPT
18
乳腺良性病变
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
• 密度增高影 • 边界不清 • 营养不良型细小、不规则钙化,簇状或散在
乳腺肿块
• 形状
• 边缘
圆形、卵圆形 分叶状 不规则
圆形 小叶形 磨玻璃 边界欠清 毛刺 晕征
学习交流PPT
23
学习交流PPT
24
乳腺良性肿块
• 边界光滑 • 圆形或卵圆形 • 可见特征性钙化 • 超声为囊性
学习交流PPT
25
乳腺良性肿块
皮脂腺囊肿
• 紧邻皮肤,但病变处皮肤无变化 • 病变较稳定 • B超为低回声囊性物,紧邻皮肤
学习交流PPT
35
乳腺良性肿块
脂肪瘤
• 边界清晰,脂肪密度 • 较常见 • 体积可以很大 • 也可类似于正常的脂化小叶
学习交流PPT
36
乳腺良性肿块
错构瘤 • 其内可见脂肪组织
学习交流PPT
37
乳腺良性肿块
积乳性囊肿 • 哺乳期或哺乳后女性 • 脂肪含量高呈低密度 • 蛋白质含量高呈高密度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4
乳腺检查方法
• 钼靶X线照像 • B超 • MRI • 红外线
学习交流PPT
5
乳腺钼靶照像
• 钙化 • 肿块 • 腺体结构紊乱
学习交流PPT
6
乳腺病变分布
学习交流PPT
7
乳腺的钙化
• 钙化形态 • 钙化大小 • 钙化分布 • 钙化密度
学习交流PPT
8
乳腺良性钙化
• 皮肤钙化:
呈蛋壳样分布。 • 肿块边界清。 • B超显示肿块为实性物质
学习交流PPT
18
乳腺良性病变
硬化性腺病(sclerosing adenosis)
• 密度增高影 • 边界不清 • 营养不良型细小、不规则钙化,簇状或散在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ⅰ)积乳囊肿形成较早期、水分较多时,可表 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致密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 其内可因脂肪聚集而出现小透亮区,囊壁较厚, 囊壁周围可有完整或不完整的透亮环,此种表现 类型可称为致密型积乳囊肿。
精选版课件ppt
31
➢ ⅱ)积乳时间较长时,水分吸收,乳汁稠厚, 或积乳囊肿内含大量脂肪或脂质成分,则表现 为圆形或卵圆形部分或全部高度透亮的囊性结 构,囊壁光滑整齐,此型可称为透亮型积乳囊 肿。因此,积乳囊肿表现为致密型还是透亮型, 主要取决于囊肿内容物成分。
精选版课件ppt
33
乳腺致密型积乳囊肿(患者于停止哺乳后发现右乳肿物,逐渐增大)
a.右乳X线头尾位,显示右乳内肿块,边界清楚,外形轻度分叶,
密度与腺体接近,其内可见不规则粗颗粒状钙化;b.MRI平扫矢状
面T2WI;c.MRI平扫横断面T1WI;d.MRI形轻度分叶,病变于T1WI呈低信号,
• ③触诊时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质韧、
活动,与皮肤无粘连。
精选版课件ppt
14
• ④纤维腺瘤起源于小叶内纤维组织及腺上皮组 织。
• ⑤在组织学上,此瘤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还 是以纤维组织为主要成分,各例不同,故有的 作 者 称 之 为 腺 纤 维 瘤 (adenofibroma) , 有 的 则 称之为纤维腺瘤。其发生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 的反应过强有关。
花状高密度影,部分呈肿块样改变
精选版课件ppt
27
❖ 双乳囊性增生病x线和MRI表现
a.右乳X线头尾位;b.左乳X线头尾位;c.MRI平扫横断 面T1WI;d.MRI平扫横断面T2WI。X线表现双乳多发大小 不等圆形卵圆形影,边缘光滑、锐利,密度与邻近腺体密度 近似;MRI平扫显示双乳腺内多发大小不等肿物,T1WI低 信号,T2WI高信号,呈液体信号特征,边缘清晰光滑,内 部信号均匀
精选版课件ppt
31
➢ ⅱ)积乳时间较长时,水分吸收,乳汁稠厚, 或积乳囊肿内含大量脂肪或脂质成分,则表现 为圆形或卵圆形部分或全部高度透亮的囊性结 构,囊壁光滑整齐,此型可称为透亮型积乳囊 肿。因此,积乳囊肿表现为致密型还是透亮型, 主要取决于囊肿内容物成分。
精选版课件ppt
33
乳腺致密型积乳囊肿(患者于停止哺乳后发现右乳肿物,逐渐增大)
a.右乳X线头尾位,显示右乳内肿块,边界清楚,外形轻度分叶,
密度与腺体接近,其内可见不规则粗颗粒状钙化;b.MRI平扫矢状
面T2WI;c.MRI平扫横断面T1WI;d.MRI形轻度分叶,病变于T1WI呈低信号,
• ③触诊时表现为类圆形肿块,表面光滑、质韧、
活动,与皮肤无粘连。
精选版课件ppt
14
• ④纤维腺瘤起源于小叶内纤维组织及腺上皮组 织。
• ⑤在组织学上,此瘤是以腺上皮为主要成分还 是以纤维组织为主要成分,各例不同,故有的 作 者 称 之 为 腺 纤 维 瘤 (adenofibroma) , 有 的 则 称之为纤维腺瘤。其发生与乳腺组织对雌激素 的反应过强有关。
花状高密度影,部分呈肿块样改变
精选版课件ppt
27
❖ 双乳囊性增生病x线和MRI表现
a.右乳X线头尾位;b.左乳X线头尾位;c.MRI平扫横断 面T1WI;d.MRI平扫横断面T2WI。X线表现双乳多发大小 不等圆形卵圆形影,边缘光滑、锐利,密度与邻近腺体密度 近似;MRI平扫显示双乳腺内多发大小不等肿物,T1WI低 信号,T2WI高信号,呈液体信号特征,边缘清晰光滑,内 部信号均匀
乳腺影像诊断(全套231页PPT课件)
Rod-like Ca++
粗糙鈣化:爆米花樣鈣 化為纖維腺瘤
棒狀鈣化:導管 擴張常見
• 典型良性鈣化
– 圓形鈣化 :常為良性 – 中心透亮鈣化 :邊緣光滑,常見於壞死、纖維腺
瘤和導管碎屑鈣化 – 蛋殼樣邊緣鈣化 :多見於囊腫壁,其次脂肪壞死
中心透亮鈣化
Lucent-centered Ca++
蛋殼樣鈣化
– 前方(胸肌前方、腺體後方) – 後方(胸肌後方)
• 纖維囊包繞著植入物 • 影像檢查應注意有無植入物移位,
最好加攝90度側位片。
矽膠隆乳術後
自體脂肪移植隆乳
豐乳術後
隆乳術後
(七)男性 乳腺發育
乳腺影像診斷
乳腺惡性腫瘤
乳腺癌臨床
年齡:40-60歲, 中國1/5 <35歲 臨床症狀
✓腫塊:不可移動腫塊, ✓皮膚桔皮樣,皺縮 ✓疼痛 ✓乳頭回縮、乳頭溢液 ✓血管擴張 ✓皮膚僵硬 ✓淋巴結腫大
良性 • 纖維腺瘤、囊腫
– 卵圓形-圓形 – 低-中等密度
• 錯構瘤、積乳囊腫
– 混雜密度
• 惡性 – 不規則 – 密度較高 – 邊界不清 – 毛刺 – 分葉
(二)鈣化
• 典型良性鈣化
– 粗糙鈣化:爆米花樣鈣化為纖維腺瘤 – 棒狀鈣化:導管擴張常見
良性鈣化
Coarse Ca++ (popcorn)
•簇狀
分佈 distribution 線狀 linear
段樣 segmental 區域性
彌漫性 diffused
• 惡性鈣化大部分位於導管內,良性不位於導管內。 • 大約 1/3 顯示鈣化而臨床未觸及的腫塊,影像上亦不伴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3、增强扫描:急慢性乳腺炎呈轻到中度强化,脓肿呈环形强化,中心 无强化,若脓肿内有气体,则可见气液平面。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浸润型导管癌及Paget病 • 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乳头回缩、溢液和溢血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5
X线表现
⑴直接征象: •肿块(大小、密度、形状、边缘) •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证据) •局限性浸润 ⑵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乳腺结构紊乱 •血运增加、血管增多 •腋窝淋巴结肿大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浸润型导管癌及Paget病 • 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乳头回缩、溢液和溢血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5
X线表现
⑴直接征象: •肿块(大小、密度、形状、边缘) •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证据) •局限性浸润 ⑵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乳腺结构紊乱 •血运增加、血管增多 •腋窝淋巴结肿大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 PPT
叶状肿瘤
(二)影像表现
1、X线表现 多较巨大,界清,有分叶,多有完整包膜,周围组织呈推移改变
2、MRI表现 形态学特征为明显分叶状外形,边缘清晰锐利 平扫T1为不均低信号,T2呈不均较高信号,内部可有出血、坏死或粘 液样变,囊腔的存在被认为是叶状肿瘤较为特征的表现 增强检查多为明显强化,TIC曲线类型多为渐增及平台
最新 PPT
囊实性结节
最新 PPT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瘤
最新 PPT
乳腺癌
叶状肿瘤
(一)临床与病理
属于乳腺纤维上皮型肿瘤,由纤维、上皮两种成分共同构成 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亚型 多较巨大,常呈分叶状,质地韧,界清,多有较完整包膜 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叶状肿瘤都易复发,主要是血行转移 以中年妇女居多,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
错构瘤
最新 PPT
错构瘤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
(一)临床与病理
乳管增生
非典型乳管增生
非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
(一)临床与病理
肿瘤局限于乳腺导管系统,未侵犯基底膜和周围间质 临床上大多数DCIS患者触及不到肿块,由X线发现恶性钙化
而诊断 原位癌转移率3%,20年生存率可达97%,因此对于DCIS早
(二)影像表现
1、X线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密度明显不均,部分肿块在致密的背影上 出现多个透明区,呈蜂窝状;或者在低密度的背景上散布致密结节, 如水中浮岛。部分肿块致密,轻度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界限不清。 瘤体内外均为脂肪组织者可清晰显示出包膜 2、MRI表现 T1、T2上因成分含量不同而不同,多以脂肪组织信号为主 需与乳腺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最新腺P瘤PT 鉴别
最新 PPT
叶状肿瘤-交界性或低度恶性
最新 PPT
叶状肿瘤-鉴别诊断(左乳)纤维腺瘤
最新 PPT
错构瘤
(一)临床与病理
为正常乳腺组织异常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少见瘤样病变,并非真肿瘤 触诊质地软硬不一,呈圆形或卵圆形,活动度好 病变主要是脂肪组织组成,混杂不同比例的腺体和纤维组织
最新 PPT
错构瘤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
(二)影像表现
1.X光表现 主要征象:单纯肿块 肿块伴钙化 局限性致密或两侧乳腺密度不对称 局部结构扭曲,孤立导管扩张 次要征象:乳头回缩,皮肤增厚、牵拉内凹,淋巴结肿大,血运增加 鉴别诊断:肿块:与良性肿瘤、囊肿、肉芽肿性病变鉴别 不对称致密:与乳腺增生症及慢性炎症鉴别 结构扭曲:与硬化性腺病鉴别
导管原位癌-单纯钙化
❖ 单纯钙化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单纯肿块型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软组织肿块伴钙化
❖ 胡央宁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结构扭曲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钼靶显示不清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
(一)临床与病理
好发于绝经期前后的40-60岁妇女 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疼痛 为癌细胞透过基底膜,扩散至导管外间质,是乳腺癌最常 见的病理类型,约占乳腺癌的80%
纤维细胞异常增生
乳腺纤维腺瘤
最新 PPT
(二)临床与病理
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管两种成分增生共同构成的 良性肿瘤
临床症状:年轻女性多见,偶尔发现,多无不适, 偶尔可有疼痛生长缓慢
触诊光滑、质韧,活动度好
最新 PPT
(三)影像表现
1、X线表现 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多为1~3cm 边缘光滑,可有分叶,周围有薄层晕环 部分见粗大钙化,“爆米花样”
期检出非常重要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
(二)影像表现
占所有检出乳腺癌的1/3,30%-50%发展为浸润性癌 钼靶:
90%有钙化(多形性、线样分支状等,簇状、导管或段性 分布) 可以表现为:单纯钙化、肿块、肿块伴钙化、结构扭曲 MRI: 强化方式无特异性:非肿块,肿块 形态学的权重往往大于血流动力学表现 钼靶有微钙化而MRI无强化最新病P灶PT 者仍需穿刺活检
最新 PPT
(二)影像表现
2、MRI影像表现 从形态学分析:表现为:规则结节,不规则结节,囊实
性结节型和隐匿性病灶,导管样强化 从TIC曲线分析:纤维轴心结构有别于真正的肿瘤血管,
使对比剂渗透的速度相对缓慢,有文献曾报道导管内乳 头状瘤和浸润性导管癌在早期强化率上有显著差异,导 管内乳头状瘤一般有相对较低的早期强化率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分布部位,有无扩张导管相连、 TIC强化曲线等需与腺病最新结P节PT 、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相 鉴别
常见乳腺肿瘤的影像表现
最新 PPT
常见乳腺肿瘤
良性
纤维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叶状肿瘤 错构瘤
恶性
导管原位癌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粘液腺癌
最新 PPT
乳腺纤维腺瘤
(一)病因和病理变化
卵巢功能期
雌激素
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 敏感性增加; 小叶内纤维细胞雌激素受 体的量和质异常
导管内乳头状瘤
(一)临床与病理
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 尤多发于40-50岁妇女,乳头溢 液为主要表现
起源于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恶 变率(6-8%)
由增生上皮衬覆于纤维血管轴心 表面而形成的具有乳头状、树枝 状生长模式的乳腺疾病
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最新 PPT
(二)影像表现
1、X线影像表现 导管造影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结构扭曲
最新 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乳癌
最新 PPT
双乳癌(左导管原位癌,右乳浸润癌 )
最新 PPT
浸润性小叶癌
(一)临床与病理
非特殊性浸润癌的一种,占所有乳腺癌的5%-15% ILC 灶常呈“跳跃”式分布(常残存正常乳腺组织),肿 瘤细胞常一致,小而圆,瘤细胞黏附性差,散布在纤维性 间质中,在早期阶段常不损害内在解剖结构,常无明显肿 块出现,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生长方式,而致临床与影像 诊断困难,特别是致密性乳腺更易漏诊
最新 PPT
(三)影像表现
2、MRI表现 平扫T1多低或中等信号,T2根据组成不
同表现为不同的信号强度 约64%的纤维腺瘤中可见胶原纤维组成的
分割,较为特征性表现 动态增强多表现为缓慢渐进的均匀强化或
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离心强化
最新 PPT
纤维腺瘤
最新 PPT
纤维腺瘤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
(二)影像表现
2.MRI表现 敏感性可达100% 直接征象: 肿块:毛刺状边缘、环状强化、外形不规则 非肿块:节段性或成簇的导管样强化 动态曲线:流出型(III) 间接征象:皮肤和乳头改变 淋巴结肿大 结构紊乱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肿块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伴钙化
叶状肿瘤
(二)影像表现
1、X线表现 多较巨大,界清,有分叶,多有完整包膜,周围组织呈推移改变
2、MRI表现 形态学特征为明显分叶状外形,边缘清晰锐利 平扫T1为不均低信号,T2呈不均较高信号,内部可有出血、坏死或粘 液样变,囊腔的存在被认为是叶状肿瘤较为特征的表现 增强检查多为明显强化,TIC曲线类型多为渐增及平台
最新 PPT
囊实性结节
最新 PPT
导 管 内 乳 头 状 瘤
最新 PPT
乳腺癌
叶状肿瘤
(一)临床与病理
属于乳腺纤维上皮型肿瘤,由纤维、上皮两种成分共同构成 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亚型 多较巨大,常呈分叶状,质地韧,界清,多有较完整包膜 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叶状肿瘤都易复发,主要是血行转移 以中年妇女居多,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
错构瘤
最新 PPT
错构瘤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
(一)临床与病理
乳管增生
非典型乳管增生
非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
(一)临床与病理
肿瘤局限于乳腺导管系统,未侵犯基底膜和周围间质 临床上大多数DCIS患者触及不到肿块,由X线发现恶性钙化
而诊断 原位癌转移率3%,20年生存率可达97%,因此对于DCIS早
(二)影像表现
1、X线表现 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密度明显不均,部分肿块在致密的背影上 出现多个透明区,呈蜂窝状;或者在低密度的背景上散布致密结节, 如水中浮岛。部分肿块致密,轻度密度不均,边缘模糊,界限不清。 瘤体内外均为脂肪组织者可清晰显示出包膜 2、MRI表现 T1、T2上因成分含量不同而不同,多以脂肪组织信号为主 需与乳腺脂肪瘤,脂肪肉瘤、纤维最新腺P瘤PT 鉴别
最新 PPT
叶状肿瘤-交界性或低度恶性
最新 PPT
叶状肿瘤-鉴别诊断(左乳)纤维腺瘤
最新 PPT
错构瘤
(一)临床与病理
为正常乳腺组织异常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少见瘤样病变,并非真肿瘤 触诊质地软硬不一,呈圆形或卵圆形,活动度好 病变主要是脂肪组织组成,混杂不同比例的腺体和纤维组织
最新 PPT
错构瘤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
(二)影像表现
1.X光表现 主要征象:单纯肿块 肿块伴钙化 局限性致密或两侧乳腺密度不对称 局部结构扭曲,孤立导管扩张 次要征象:乳头回缩,皮肤增厚、牵拉内凹,淋巴结肿大,血运增加 鉴别诊断:肿块:与良性肿瘤、囊肿、肉芽肿性病变鉴别 不对称致密:与乳腺增生症及慢性炎症鉴别 结构扭曲:与硬化性腺病鉴别
导管原位癌-单纯钙化
❖ 单纯钙化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单纯肿块型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软组织肿块伴钙化
❖ 胡央宁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结构扭曲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钼靶显示不清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
(一)临床与病理
好发于绝经期前后的40-60岁妇女 临床症状常表现为肿块,伴或不伴疼痛 为癌细胞透过基底膜,扩散至导管外间质,是乳腺癌最常 见的病理类型,约占乳腺癌的80%
纤维细胞异常增生
乳腺纤维腺瘤
最新 PPT
(二)临床与病理
由乳腺纤维组织和腺管两种成分增生共同构成的 良性肿瘤
临床症状:年轻女性多见,偶尔发现,多无不适, 偶尔可有疼痛生长缓慢
触诊光滑、质韧,活动度好
最新 PPT
(三)影像表现
1、X线表现 类圆形肿块,密度均匀,多为1~3cm 边缘光滑,可有分叶,周围有薄层晕环 部分见粗大钙化,“爆米花样”
期检出非常重要
最新 PPT
导管原位癌
(二)影像表现
占所有检出乳腺癌的1/3,30%-50%发展为浸润性癌 钼靶:
90%有钙化(多形性、线样分支状等,簇状、导管或段性 分布) 可以表现为:单纯钙化、肿块、肿块伴钙化、结构扭曲 MRI: 强化方式无特异性:非肿块,肿块 形态学的权重往往大于血流动力学表现 钼靶有微钙化而MRI无强化最新病P灶PT 者仍需穿刺活检
最新 PPT
(二)影像表现
2、MRI影像表现 从形态学分析:表现为:规则结节,不规则结节,囊实
性结节型和隐匿性病灶,导管样强化 从TIC曲线分析:纤维轴心结构有别于真正的肿瘤血管,
使对比剂渗透的速度相对缓慢,有文献曾报道导管内乳 头状瘤和浸润性导管癌在早期强化率上有显著差异,导 管内乳头状瘤一般有相对较低的早期强化率 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分布部位,有无扩张导管相连、 TIC强化曲线等需与腺病最新结P节PT 、纤维腺瘤、乳腺癌等相 鉴别
常见乳腺肿瘤的影像表现
最新 PPT
常见乳腺肿瘤
良性
纤维腺瘤 导管内乳头状瘤 叶状肿瘤 错构瘤
恶性
导管原位癌 浸润性导管癌 浸润性小叶癌 粘液腺癌
最新 PPT
乳腺纤维腺瘤
(一)病因和病理变化
卵巢功能期
雌激素
小叶内纤维细胞对雌激素 敏感性增加; 小叶内纤维细胞雌激素受 体的量和质异常
导管内乳头状瘤
(一)临床与病理
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的女性, 尤多发于40-50岁妇女,乳头溢 液为主要表现
起源于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恶 变率(6-8%)
由增生上皮衬覆于纤维血管轴心 表面而形成的具有乳头状、树枝 状生长模式的乳腺疾病
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最新 PPT
(二)影像表现
1、X线影像表现 导管造影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结构扭曲
最新 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乳癌
最新 PPT
双乳癌(左导管原位癌,右乳浸润癌 )
最新 PPT
浸润性小叶癌
(一)临床与病理
非特殊性浸润癌的一种,占所有乳腺癌的5%-15% ILC 灶常呈“跳跃”式分布(常残存正常乳腺组织),肿 瘤细胞常一致,小而圆,瘤细胞黏附性差,散布在纤维性 间质中,在早期阶段常不损害内在解剖结构,常无明显肿 块出现,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生长方式,而致临床与影像 诊断困难,特别是致密性乳腺更易漏诊
最新 PPT
(三)影像表现
2、MRI表现 平扫T1多低或中等信号,T2根据组成不
同表现为不同的信号强度 约64%的纤维腺瘤中可见胶原纤维组成的
分割,较为特征性表现 动态增强多表现为缓慢渐进的均匀强化或
由中心向外围扩散的离心强化
最新 PPT
纤维腺瘤
最新 PPT
纤维腺瘤
最新 PPT
最新 PPT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
(二)影像表现
2.MRI表现 敏感性可达100% 直接征象: 肿块:毛刺状边缘、环状强化、外形不规则 非肿块:节段性或成簇的导管样强化 动态曲线:流出型(III) 间接征象:皮肤和乳头改变 淋巴结肿大 结构紊乱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肿块
最新 PPT
浸润性导管癌-肿块伴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