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选修三《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地理选修三2.2:《 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学设计

地理选修三2.2:《 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学设计

地理选修三2.2:《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学设计地理选修三2.2:《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学设计旅游资源评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明确旅游资源的价值;能够结合实例,评价旅游地的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与其他条件。

3.学会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差异性观念评价某区域的旅游资源,认识旅游资源评价对旅游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考试说明和近年高考的情况,本课重点是旅游资源的评价。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能否全面、准确、辩证地评价某区域的旅游资源。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问题:你或你周围的亲戚朋友去过哪些旅游景点旅游?问问他们选择该景点的理由和去后的感受?如果你有外出旅游的机会,最想去中国的哪些旅游景区?谈谈你选择的理由?教师收集相关问题的答案,提前收集相关区域的景点分布图和景观图。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展示中国著名旅游景点分布图,问题:你周围的亲戚朋友去过哪些旅游景点旅游?问问他们选择理由和去后感受?如果你有外出旅游的机会,最想去中国的哪些旅游景区?谈谈你选择的理由?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有效利用和合理开发的前提。

对科学制定旅游开发规划,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有定量、定性分析。

探究活动2: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

②投影展示1:中国主要著名的旅游景点分布图及相关景区图片景观图、中国地形图、交通线分布图等初步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优越的地理位置可增强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旅游交通条件决定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和旅游资源开发的难易程度空间:游客主要来自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

中国客源主要来自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国际客源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和日本等国。

社会文化背景:政治局势、政策、卫生保健、开放程度及风俗习惯等。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教案-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選修3[人教版]第二節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評價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旅遊資源開發的基本條件。

2.初步學會評價旅遊資源開發的條件。

教學重難點:重點:對旅遊資源開發條件的評價難點:旅遊資源的價值分析教具準備:多媒體投影以及課件教學方法:電化投影、設問導疑、教師講解相結合。

教學過程:一、資源價值(一)評價旅遊資源的品質主要看其是否具備較高的美學價值、科學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具有“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高品質的旅遊資源,才會對旅遊者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1.美學價值——自然風景名勝區對旅遊者產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自然景觀的美包括哪些類型?景觀美的核心。

說明:山水組合可產生動與靜、剛與柔、曠與幽等不同美感。

人們常說的“山無水不活,水無山不轉”,就是山水在自然構景中相依相存關係的充分體現。

在山水風景的基礎上,動植物不僅豐富了自然美的內容,而且使自然界煥發生機;變化萬千的氣象,以及氣候上的季節變化,使自然美因時因季而不同。

2.科學價值眾多的風景名勝區,在地學上往往都具有某種典型性。

探究並討論:說明下列風景名勝區分別具有什麼科學價值?①夏威夷的火山②東非的大裂谷③瑞典的峽灣風光④我國的泰山、廬山⑤桂林山水、路南石林⑥黃山⑦長江三峽(提示: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東非大裂谷、我國的泰山、廬山的形成與斷層有關,瑞典的峽灣風光是冰川侵蝕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黃山為高山花崗岩地貌;長江三峽是典型的河流峽谷地貌,由流水的侵蝕作用形成。

對研究地質地貌有重要作用。

另外許多名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是生物資源豐富的地區。

風景名山對研究高山氣候、山地垂直自然帶、雲霧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3.歷史文化價值——主要指人文景觀而言人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文物古跡(如古建築群、摩崖石刻、書畫題記,以及名人活動的遺跡和舊址等),對於研究歷史上的社會、經濟、文化藝術、工程建築等,都具有重要的這兩幅圖分別展示了我國古代和古埃及人民建築工程史上的偉大奇觀,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人教版选修三地理优秀教学案例: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人教版选修三地理优秀教学案例: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案例导入,通过展示某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引发学生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地理实践能力。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引导学生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3.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积极交流、合作,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4.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归纳
1.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让他们分享各自小组的评价结果和开发建议。
2.教师针对学生的小组评价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
3.强调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实用性。
2.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3.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增强他们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认识。
4.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旅游资源开发实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际意义。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旅游资源的热爱和保护意识,使他们能够自觉地参与到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中。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学案(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学案(共4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学案(共4页)【学习目的】〔一〕知识与技艺1.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明白旅游资源的价值。

2.学会评价旅游地的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备与其他条件。

〔二〕进程与方法1. 运用实例,比拟不同景区的资源价值。

2. 针对某一著名景区,正确评价其开发条件的优劣,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起探求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兴味。

2. 养成迷信剖析效果的方法;树立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观念。

【基础梳理】知识点一资源价值评价规范:主要是看资源的①__________,即美学价值、②__________价值、历史文明价值和③________价值四个方面。

知识点二天文位置与交通知识点三客源市场1.位置评价:对客源市场的剖析与评价,是停止旅游资源开发的⑥________。

2.评价目的:客源地、游主人数、游客量的⑦____________、停留时间、⑧_________,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明水平等。

3.基本目的基本目的影响结果客源地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兴旺国度和地域,如⑨______、⑩______、⑪________⑫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近经济兴旺地域或国度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应用的价值⑬远离经济兴旺区的资源知识点四基础设备1.内容2.意义:基础设备决议了旅游地的⑳________________和效劳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应用。

二、以黄山为例剖析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资料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黄山是典型的花岗岩地貌;黄山大地普及古亭阁、古宗祠,犹如一座自然历史博物馆。

资料二:黄山山上酒店宾馆较少,基本都建在海拔1000米以上,价位在700元/宿左右,旺季入住需提早预定。

资料三:资料四:资源价值:〝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花岗岩地貌具有较高的迷信价值,古亭阁、古宗祠众多,具有较高的历史文明价值,经济价值高。

高中地理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名师制作优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明确旅游资源的价值;学会评价旅游地的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与其他条件。

2.过程与方法:运用实例,比较不同景区的资源价值;针对某一著名景区,正确评价资源开发条件的优劣,提出合理化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兴趣;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发生的对象,它为什么能吸引游客?为什么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来证实这些问题。

一.资源价值【学生活动】快速阅读教材第一框内容,思考并归纳总结:a.影响资源价值的是哪三个方面?归纳:资源质量(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集群状况(能否与其它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地域组合状况(与相邻景点在景观特征上的差异)b.资源质量通过哪些价值来体现?点拨: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一)资源质量1.美学价值思考: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教师点拨:(略)2.科学价值举例说明(略)3.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4.经济价值(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思考:在资源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孤立的景点与景观群中的景点比较,哪一种旅游价值大?点拨:单个孤立的旅游景观,即使有特色,但开发价值并不一定高。

只有在一定地域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获得较高开发效益,故旅游资源的结构和规模应是其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三)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归纳】:开发一个旅游景区,第一,要看这个旅游资源是否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名师制作优质教案: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1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三《旅游地理》名师制作优质教案: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1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月日星期节
年班
月日星期节
年班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
2.初步学会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图片资料和生活实际直观了解旅游资源所具有
的资源价值。
2.通过对案列武夷山景区开发条件的评价,使学生初步初步学会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方法。
提问:什么是客源地?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哪些?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问: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哪些?
如何评价基础设施条件?
阅读案例,对武夷山景区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回答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回答Leabharlann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标记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
教师举例进行讲解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教师举例讲解
学生阅读教材并回答
教师讲解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高考链接
黄山机场位于黄山市屯溪区(见图),设计年吞吐量为90万人次,目前实际年吞吐量在32万人次-50万人次之间。2011年,黄山市接待的游客数量高达3 000万人次。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黄山机场实际吞吐量与黄山市接待游客量相差较为悬殊的原因。
导入
新课
一、旅游资源开发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一)、资源价值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三)、客源市场
(四)、基础设施
(五)、案例分析——武夷山景区
通过图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性)

人教版选修三地理说课稿: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人教版选修三地理说课稿: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然后,我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布置以下作业:1.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相关学术论文或案例分析,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新研究成果和实际应用。2.实践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旅游资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开发条件评价,并撰写评价报告。通过这样的作业布置,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如学生对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理解困难,以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不足。应对这些问题,我将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示范,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我将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以提高他们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作业、测试和反馈来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调整教学方法、提供额外的辅导或重新设计板书内容,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案例教学法则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这两种教学方法都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学习者通过主动探索和构建知识来实现学习。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需要具备对旅游资源的基本认识和分类知识。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方法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运用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际评价。此外,学生可能对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存在困惑。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旅游资源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了解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主要内容。

3.结合实例,学会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方法。

一、资源价值1.自身评价指标⎩⎪⎨⎪⎧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2.其他评价指标⎩⎪⎨⎪⎧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二、地理位置与交通1.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2.评价⎩⎪⎨⎪⎧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能够提高旅游区的可进入性地理位置较偏:游客较少交通条件得到改善:游客量增加三、客源市场1.地位: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2.评价:基本指标包括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

3.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4.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四、基础设施1.内容(1)公共设施: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

(2)配套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2.意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或比较落后,则会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1.只有自然旅游资源才具有美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不具有美学价值。

(×)2.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

(√)3.客源市场评价的指标是指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不包括游客的年龄。

(×) 4.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景区的经济收入。

(√)5.下列有关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B )A.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不影响其开发价值B.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C.优越的位置和方便的交通,能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D.偏远的地理位置,游客相对较多6.有关旅游资源开发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具备了较高的审美价值或历史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其游览价值一般较高B.旅游活动区的规模是由当地开发部门决定的C.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价值一定高D.艺术价值高的旅游资源,其功能一般表现在科学考察方面[总结深化]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质量进行评价,看其是否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选修3教案 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选修3教案 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2.2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地评价学案<人教版选修3)【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地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地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地影响.2.理解旅游资源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对旅游资源开发地影响.3.初步学会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科学地评价.4.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地基本内容.5.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地开发条件.基础梳理知识点一资源价值评价标准:主要是看资源地①__________,即美学价值、②__________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③________价值四个方面.知识点二地理位置与交通知识点三客源市场1.地位评价:对客源市场地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地⑥________. 2.评价指标: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地⑦____________、停留时间、⑧_________,以及游客地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基本指标影响结果客源地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⑨______、⑩______、⑪________⑫___________ __________ 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地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地价值⑬____远离经济发达区地资源1.2.意义:基础设施决定了旅游地地⑳________________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地开发利用.思维点击1.旅游资源地价值具体表现有哪些?2.在资源价值相同地情况下,孤立地景点与景观群地景点比较,哪种旅游价值大?景点多是不是一定游览价值大?3.旅游资源地开发价值与所在地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地关系是怎样地?一、旅游资源地价值旅游资源地价值主要表现在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地是______________,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地是____________.这些景物都具有____________价值.答案 苏州园林太湖石 苏州虎丘塔 经济思路剖析 苏州太湖石以“瘦、皱、漏、透”而极具观赏性,虎丘塔作为文化古迹而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这些景物都能吸引游客而产生经济价值.变式训练1读“张家界景区地风景图”,分析张家界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地(>A .美学价值B .科学价值C .历史文化价值D .经济价值 二、以北京为例分析旅游资源地开发条件北京是我国重要地旅游胜地,有着发达地旅游业,其旅游资源地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地其他条件包括投资条件、施工条件、现有地开发条件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等.首先,旅游资源地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地持续支持,旅游资源所在地地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给予投资者地优惠政策等因素,都直接影响投资者地开发决策.其次,旅游资源开发工程必须考虑工程量地大小和难易程度.工程建设地自然基础条件(如地质、地貌、水文、气候等>和物资供应条件(如设备、建材、食品等>直接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地投资大小和工期长短.另外,对那些已具有一定开发利用基础地旅游资源,评价时应注意总结以往开发过程中地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下一步旅游资源地开发和保护提供建设性地方案.典例剖析2下图为“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该地发展乡村旅游地有利条件.(2>根据图中所示乡村观光点,你认为旅游区内可以开展哪些参与性地旅游活动?答案(1>亚热带山地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位于阿里山和日月潭两大著名景区之间,客源较稳定;交通方便,通达性好.(2>茶、果蔬等采摘;插花;垂钓;酿酒;动物饲喂等.思路剖析本题以台湾中部山区某乡村旅游区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旅游景区地发展条件和发展规划.(1>小题分析发展乡村旅游地有利条件,应从所在区域地地理位置、旅游资源地类型、著名景点知名度、交通通达性等方面分析.(2>小题从图中乡村观光点地分布和组合情况分析.变式训练2我们伟大地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可供游览地风景和名胜古迹数不胜数.据此回答(1>~(2>题.(1>读下图,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胜地地优势在于(>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地季节特点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地游览价值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2>有关下图中两处旅游名胜地资源评价,正确地是(>A.二者都具有较高地历史文化价值B.青藏铁路地通车为布达拉宫旅游资源地开发提供了便利地交通条件,使客源市场扩大C.由于三峡水利工程地兴建,出现了“高峡出平湖”,三峡段一日千里地景象已不存在,故游览价值不高D.长江三峡目前客源仅限于湖北、湖南两省易错易混点对资源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地影响理解不清错题诊断下图是“华北平原某城市平面图”,读图回答问题.(1)该城市吸引游客来这里地旅游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评价该地旅游资源地开发条件.(3>若在该城建一所疗养院,你认为建在(A、B、C、D>哪里较好,为什么?答案(1>国家森林公园、古代大型园林、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2>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交通便利,近经济发达地京津唐地区;地区接待能力强,环境承载量大.(3>B.近森林公园和水域,环境清幽.错因分析容易出错地地方:一是对资源地价值考虑不全,没有考虑到资源地地域组合状况、资源地集群状况;二是没有考虑到图示地区距经济发达区近.旅游资源地质量旅游资源是否值得开发,如何开发,必须先分析其具有地价值.其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比较好理解.历史文化价值属于人文景观所有,人文景观主要是人类作用地结果,一旦形成必然具有这种价值;各种旅游资源地多种价值吸引了众多旅游观光者,促进了旅游业地发展,即所有旅游资源地使用都会产生经济价值.而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属于自然景观,是一种客观存在,需要人们去挖掘,只有人们认定后才具有,而这种认定是漫长地旅游资源地集群状况有些资源虽有一定地质量,但如果在一定地地区范围内只是个孤立地景点,无法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这样地旅游资源开发价值也不大.不同类型地旅游资源在同一地区出现,有助于延长游客在该地区地游玩时间,使该地区对远处游客地吸引力增强景观地地域组合状况如果所要开发地资源与邻近地景点雷同,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就会大大下降.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地价值才能得到更大地发挥对点练习错误!1.有关旅游资源价值地叙述,正确地是(双选>(>A.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地核心B.自然景观多具科学价值,人文景观多具历史文化价值C.旅游资源地使用会产生经济价值D.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价值不具有经济价值2.请设计一个表格,将下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并说明它们地特性和具有地价值.①锡林郭勒草原②傣族泼水节③蓬莱地“海市蜃楼”④四川九寨沟⑤敦煌莫高窟⑥中华世纪坛错误! 3.黄山市是我国著名地旅游目地地.图甲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地分布,表乙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地调查结果,完成下列要求.图甲(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地主要特点.(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地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4.分析下图所示岛屿成为世界著名旅游目地地地优势条件.活动(P25>武夷山景区(1>资源价值①美学价值武夷山具有优美地自然景观,其中九曲溪自然风光独树一帜,以秀水、奇峰、幽谷等诸多美景享有盛誉.②科学价值武夷山是我国典型地丹霞地貌分布区,又是世界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显著.③历史文化价值武夷山文化遗存丰富,包括公元前1世纪地汉城遗址和宋代思想家朱熹学术活动地书院遗址等.此外,山上还有许多寺院、道观、亭台等古代建筑和历代名人地摩崖石刻.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地游览价值高,游客数量多,旅游业发达,有巨大地经济效益.(2>地理位置与交通武夷山景区位于我国福建省西北部,邻近江西省;对外交通便捷,有公路、铁路、航空线通往全国各地,已成为福建省对外旅游交通地中心.(3>客源市场武夷山地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而且与武夷山地距离较近.我国地北方、华中地区距离武夷山较远,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前景广阔.国际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以新加坡、日本为主地亚洲,而欧美和大洋洲因距离较远,客源市场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前景广阔.(4>基础设施武夷山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多家宾馆、酒店,有较强地接待能力.基础梳理①质量②科学③经济④可进入性⑤心理顾虑⑥前提⑦季节变化⑧客源地与旅游地地距离⑨西欧⑩北美⑪日本⑫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地距离⑬优于⑭水⑮交通⑯通信⑰住宿⑱购物⑲文化娱乐⑳接待能力思维点击有在一定地域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地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定地开发规模,获得较高地开发效益.3.旅游资源所在地地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优越地位置和方便地交通,能够提高旅游区地可进入性,增加游客数量.地理位置偏远地旅游景区,路途交通费用过多,耗时过长,出入不畅,会增加旅游者地心理顾虑,游客相对较少.变式训练1.A[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地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张家界为自然风景名胜区,具有很高地美学价值.] 2.(1>C(2>B[第(1>题,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风景优美,具有较高地游览价值.第(2>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评价.就旅游价值看,布达拉宫侧重历史文化价值,长江三峡侧重生态环境价值,A项错误.青藏铁路地开通使进藏条件大大改善,扩大了客源市场,B项正确.三峡大坝地建设又形成了新地旅游资源,其价值增大,客源市场扩大,故C、D项错误.]对点练习1.BC[该题知识点涉及旅游资源地分类及相应地价值和功能.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学价值地核心;人文景观以一种精神文化地形式及气氛出现在旅游区内,更多地体现出历史文化价值;自然景观多具科学价值;旅游资源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地区(省市区>.(2>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地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解读(1>注意分析表中黄山市外省市游客地分布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方面,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如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等地游客较多,所占比例较大;另一方面,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如浙江、上海、江苏、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游客较多,所占比例较大.(2>要从图中分析屯溪区在交通状况、服务设施、周围景区分布等方面地优势,即可得出正确答案.4.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地处地中海地岛屿,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有海滨浴场、海域、山地等自然旅游资源;以及世界遗产、名胜古迹等人文旅游资源.交通设施完善(有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通达性好.解读解答该题要分两步走,一是明确旅游资源评价地思路,即从资源状况、交通通达性、客源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分析;二是从图中获取有效地信息,把图中地信息与思路对接.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 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课件(共39张PPT)

华山(断块山)
天坑
丹霞地貌
一般具有科学价值的往往都是自然
景观,而人文景观有许多就不具备了, 反而人文景观更多的具备的是历史文化 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
主要指人文景观
文物古迹越古老、越稀少就越珍贵, 越是出自名家之手,历史价值也就越大。
武当建筑群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 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 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
类型丰富,搭配协调,与其他景点 共同构成景观群,旅游价值大。
2、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邻近的旅游景点如果景观雷同,那 么质量高的景点其游览价值大。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地 理
位置优越, 交通方便



交 通
位置偏远, 交通不便
游客“进 的来,出 的去,散 的开”
路途费用 过多,时 间过长, 出入不畅
游人众多
开发 价值 大
开发
游人稀少
价值

交通不便的地区,旅游资源质量再好,也不具有 开发价值。
三、客源市场
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 并不一定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是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源市场。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
客源地
游客人数 游客量的季节变化 停留时间
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
客源地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 高,他们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 旅游的条件。
答案:B
谢谢!
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基础设施
1、资源价值
(1). 美学价值
主要指自然景观
美学价值是自然风景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 根本原因。
自然景观美: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
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高中地理选修三人教版: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课时)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选修三人教版: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课时)教学设计
2.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旅游活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为本章节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3.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能够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多角度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4.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主动参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学习过程。
-评价该旅游景点开发条件的优势与不足。
-提出合理可行的改进措施。
2.针对本章节学习的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撰写一篇小论文,主题为:“如何平衡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要求如下:
-论点明确,论述充分,具有说服力。
-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条理清晰,语言表达准确。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九寨沟成为著名旅游景点的优势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兴趣。
-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学内容:
-讲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及特点,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与联系。
-介绍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地理位置、资源特色、基础设施、市场潜力等方面的评价。
2.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结合PPT展示,让学生系统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相关知识。
-通过案例分析,讲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具体应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旅游景点作为研究对象。
-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评价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作业布置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学案(共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学案(共6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学案(共6页)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学习目的:1、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熟习每局部外容的罕见实例2、结合实例,运用知识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停止评价重点: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难点:依据资料,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预学案】一、自主学习:〔一〕资源价值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从哪些方面停止?2、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包括对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求思索旅游资源的,即状况;还要思索景观的状况。

〔二〕天文位置与交通1、如何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2、举例说明交通的影响?(三)客源市场1、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的大小,有时不一定与其旅游价值成正比,而是在很大水平上取决于2、位置:对客源市场的剖析与评价,是停止旅游资源开发的3、评价客源市场两个最基本的目的是什么?4、以后国际上客源地多是5、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6、从旅游地来说,开发价值与经济兴旺地域有何关系?〔四〕基础设备1、公共设备是指什么?2、配套设备是指什么?3、基础设备是如何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班级:2.18 小组:先生姓名:运用时间:2021年4月18日二、自学检测:1.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对旅游资源自身停止评价,即要评价资源的质量,看其能否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迷信价值、历史文明价值和经济价值。

据此完成(1)~(3)题。

(1)以下旅游景色区中,具有较高的地文迷信价值的是()①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②云南石林③甘肃敦煌的莫高窟④法国的卢浮宫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以下旅游资源中具有较高历史文明价值的是()A.雅鲁藏布江大峡谷B.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C.钱塘江大潮D.鄱阳湖的留鸟(3)以下景观既有迷信价值,又突出了历史文明价值的是()A.埃及金字塔B.云南路南石林C.四川九寨沟D.东非大裂谷2..云南乃古石林距路南石林约10千米,这里风景优美,但是到此旅游的人员稀少,缘由是( )A .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差B .交通方便C .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差D .接待才干不够3.巴黎有许多旅游胜地,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巴黎圣母院等,这说明巴黎的旅游资源〔 〕A.迷信价值高 B.文娱性强 C.通达性好 D.地域组合性好4.客源市场评价的最主要目的包括〔 〕A 客源地、游主人数B 游主人数、游客量的时节变化C 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D 游主人数、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5.庐山的旅游接待才干比黄山大,是由于〔 〕①庐山景色区的面积比黄山大 ②庐山山上有一个较宽的平台,建有小镇,黄山没有 ③庐山旅游景区的面积比黄山大 ④庐山旅游的食宿旅游条件较黄山方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1)下面两幅苏州景区图片中的景物,具有突出美学价值的是________,具有较高历史文明价值的是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学案(共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学案(共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学案(共3页)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学习目的:1.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四个方面内容。

2.结合案例,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停止评价或对旅游业区位停止剖析。

3.掌握高考真题及模拟题中关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答题方法。

小组相互交流讨论:一、你喜欢旅游吗?近段时间在斗门哪里游玩过?说说自己的所见所感。

二、看过斗门旅游宣传视频,斗门有哪些景点对你有吸引力,你将会下次和家人或许冤家一齐去游玩的,为什么?案例探求:阅读以下关于珠海斗门旅游业的相关资料,小组讨论完成效果。

斗门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端,珠海市的西部,东连中山市,北倚江门市,与澳门水域相连,有广珠轻轨约一小时可达广州南站,江珠高速可达北部江门,西部沿海高速、珠海小道衔接珠海郊区,另外还有珠海机场高速中转珠海金湾国际机场。

斗门气候暖和湿润,年平均气温22.5℃,7月平均气温为28.5℃,1月平均气温为15.0℃,全年可游。

斗门境内有海拔581米,被誉为〝珠江门户第一峰〞的黄杨山;享誉海外外的御温泉度假村和万盛乡村俱乐部,颇具旅游和历史研讨价值的赵氏菉猗堂、张世杰墓和斗门古街。

金台寺依山傍水,香火鼎盛,另外还有湿地公园、水松林奇观,十里莲江美不胜收。

待瓜果成熟时节,比如6月荔枝成熟,7~8月龙眼成熟时节,斗门生态果场、无机农场吸引一大批游客来体验采摘和农家乐趣。

据悉,去年斗门旅游接待人数633万人次、总支出10.6亿元,区分增长11.9%和13%,开展势头良好。

往年斗门区人民政府与斗门区××局展开了乡村旅游年活动,把斗门丰厚的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等资源结合起来,其中春季系列活动有斗门各景点的樱花、油菜花、格桑花等赏花野游活动,还有丰厚的新春庙会、花灯会、舞狮扮演、戏曲扮演等节庆活动。

金台寺、御温泉、菉猗堂、接霞庄、斗门旧街等景点继续遭到追捧。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讲课文档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优质讲课文档
第二十一页,共24页。
课后作业
(2015年全国卷2) 九黄机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川主 寺镇(下图),距九寨沟和黄龙景区分别为88千米和43 千米,目前已开通成都、重庆、西安、上海、北京、杭 州、广州等地至九黄机场的多条航线,近年来九黄机场 旅客年吞吐量维持在170万人次,远超设计能力。
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去九寨沟、黄龙旅游的游客多数乘 飞机抵达的原因(10分)。
上图是近5年都江堰和青城山的客 流量示意图。
说出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 两景区的客流量差异,并分析其主
要原因(10分)。
第十九页,共24页。
自检互评
说出都江堰水利工 程和青城山两景区的客 流量差异,并分析其主 要原因(10分)。
青城山的客流量远大于都江堰。(2分)青城山夏季可避暑, 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有(2分),加之其他旅游项目的吸引,
第三页,共24页。
四川必去十景
九寨沟
第四页,共24页。
四川必去十景
黄龙
第五页,共24页。
四川必去十景
峨眉山 第六页,共24页。
四川必去十景
都江堰 第七页,共24页。
四川必去十景
青城山 第八页,共24页。
四川必去十景
宽窄巷子 第九页,共24页。
四川必去十景
乐山大佛 第十页,共24页。
四川必去十景
第二十三页,共24页。
再见
你去或者不去,四川的美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只是你说走就走的年纪 从不等待
出发吧 趁年轻
第二十四页,共24页。
改进措施
完善交通网
环境承载力小(面积小) 开发周边新的景点与之配套
客流量集中在秋季(晒秋) 其他季节开发新的旅游项目 实行淡旺季节售票制度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条件。

2.初步学会评价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难点:旅游资源的价值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以及课件
教学方法:电化投影、设问导疑、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资源价值
(一)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1.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探究活动: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哪些类型?
自然景观的美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其中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的核心。

说明:山水组合可产生动与静、刚与柔、旷与幽等不同美感。

人们常说的“山无水不活,水无山不转”,就是山水在自然构景中相依相存关系的充分体现。

在山水风景的基础上,动植物不仅丰富了自然美的内容,而且使自然界焕发生机;变化万千的气象,以及气候上的季节变化,使自然美因时因季而不同。

2.科学价值
众多的风景名胜区,在地学上往往都具有某种典型性。

探究并讨论:说明下列风景名胜区分别具有什么科学价值?
①夏威夷的火山②东非的大裂谷③瑞典的峡湾风光④我国的泰山、庐山⑤桂林山水、路南石林⑥黄山⑦长江三峡
(提示:夏威夷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东非大裂谷、我国的泰山、庐山的形成与断层有关,瑞典的峡湾风光是冰川侵蚀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山为高山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由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

对研究地质地貌有重要作用。

另外许多名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是生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风景名山对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3.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如古建筑群、摩崖石刻、书画题记,以及名人活动的遗迹和旧址等),对于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图2.9中国长城;图2.10埃及金字塔
这两幅图分别展示了我国古代和古埃及人民建筑工程史上的伟大奇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4.经济价值
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探究活动:在资源价值相同的情况下,孤立的景点与景观群中的景点比较,哪一种旅游价值大?
单个孤立的旅游景观,即使有特色,但开发价值并不一定高。

只有在一定地域内,多种类型旅游景观协调布局和组合,形成一定规模的旅游资源结构模式,才能形成一定的开发规模,获得较高开发效益,故旅游资源的结构和规模应是其评价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三)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如果所要开发的资源与邻近的景点雷同,甚至在质量上还略逊一筹,其游览价值就会大大下降。

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旅游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图2.11天柱山风光
图2.11展示了天柱山优美的风光,结合文字资料,掌握以下知识:①长期以来,天柱山景区游人稀少的原因是交通不便;②近年来,由于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开通,游人大增。

2.12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以下内容: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从飞机通航后,游客量大增。

便利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

课下探究活动:列举出因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而增强了吸引力的世界著名旅游点(区)。

三、客源市场
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客源市场评价的主要指标有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其中,客源地、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是两个最基本的指标。

1.客源地:
⑴概念:游客的来源地;
⑵客源地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⑶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如国际上的西欧、北美、日本。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

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图2.13 我国城市居民出游率陆出行距离变化曲线
我国城市居民旅游的客源市场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80%的出游市场集中在距客源地500千米以内的范围内。

四、基础设施——决定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
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图2.14 庐山旅游略图
图文结合,了解到:庐山每年夏季有大量游客来山上避暑,原因与庐山的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有很大关系。

案例①:武夷山景区
通过对案例①的学习,了解到:①武夷山景区自然景观优美,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丹霞地貌和生物多样性)、历史文化价值(丰富的文化遗存),具有极高的旅游资源价值。

②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条件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③武夷山的国内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国际客源市场主要分布在以新加坡、日本为主的亚洲。

游客多,市场广阔。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图2.15武夷山景区旅游略图
通过图2.15了解了武夷山著名景区、景点的分布。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根据案例,结合图2.15,试对武夷山景区的开发条件进行评价
提示: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性格,自由组合分组。

2.仔细阅读本案例,各组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评价项目,并通过新闻媒介、网络、书籍等进一步收集有关信息。

3.小组信息汇总,进行组内讨论。

4.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课下探究:选择其他世界遗产或是学校所在地附近的某一旅游景区,从旅游资源本身和外部环境,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进行简单的分析评价。

(提示:可通过新闻媒介、网络、书籍等收集有关信息。


板书设计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资源价值
(一)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
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三)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
三、客源市场
1.客源地
2.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
四、基础设施
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
配套服务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