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专利申请号的新变化

合集下载

中国专利文献编号

中国专利文献编号

中国专利说明书的编号体系由于1989年和1993年的两次调整而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1988年为第一阶段,1989年~1992年为第二阶段,1993年以后为第三阶段。

列表举例说明如下。

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的编号体系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三种专利申请号由8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

(2)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沿用申请号。

专利号前的ZL 为汉语“专利”的声母组合, 一 般用在专利公报或检索工具中。

共用一套号码的编号方式,突出的优点是方便查阅, 易于检索。

不足之处是:由于专利审查过程中的撤回、驳回、修改或补正,使申请文件不可能全部公开或按申请号的顺序依次公开,从而造成文献的缺号和跳号(号码不连贯)现象,给文献的收藏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1989年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作了调整。

第二阶段:1989年~1992年的编号体系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自1989年开始出版的专利文献中,三种专利申请号由9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如 89103229.2,增加小数点后面的计算机校验码,其它含义不变。

(2)自 1989年开始出版的所有专利说明书文献号均由7位数字组成,按各自流水号序列 顺排,逐年累计。

起始号分别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自CN1030001A 开始,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号自CN1003001B 开始,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自CN2030001U 开始,外观设计申请公告号自CN3003001S 开始。

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

1993年1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专利法,伴随1994年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 ),1995年4月开始公布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为此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又有新变化。

第三阶段:1993年后的编号体系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均给予国家申请号,仍由9位数字组成。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介绍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介绍

前苏联及俄罗斯发明说明书的类型及法律特征严笑卫1991年和1992年在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发明保护领域通过了两部具有根本性转变的法律,从而导致前苏联和俄罗斯的专利文献在名称、组成和内容上发生重大变化。

自1931年至1991年7月1日以前,前苏联对发明实行发明人证书及专利的所谓“双轨制”保护并采取完全审查制。

因此,发明说明书具体划分有以下4种形式:1.授予发明人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1。

2.授予补充发明人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2。

3.授予专利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3。

4.授予补充专利证书的发明说明书,文献类型标识代码为 A4。

1991年7月1日“前苏联发明法”生效。

正是这部法结束了历时60年的“双轨制”保护制度,采用国际通行的单一专利制度。

在实施该法的过渡时期,对要求授予发明人证书的申请规定为:1991年7月1日尚在审查过程中的发明人证书申请,或对申请已做出授予发明人证书决定的,以及在1991年7月1日已授予发明人证书有效期自申请提交之日未满20年的,前苏联专利局根据发明人与申请人共同提交的书面请求授予专利权。

属于最后这种情况,即根据发明人证书剩余有效期转换的专利,原有的文献号编排顺序不变,也不再出版转换后的说明书全文。

只是在《发明》公报的“转换为专利的发明人证书”通告栏中公布这些专利文献号码清单。

转换的专利号共有6689件,其中3981件在1992年的公报中通告,2708件于1993年通告。

对在1991年7月1日还未授予发明人证书的申请,将专利权授予前苏联国家发明基金会。

这类专利共有100余件。

法律还规定,在1992年7月1日前未提交上述书面请求的原已颁发的发明人证书仍然有效。

对要求授予专利的申请规定为:1991年7月1日前已授予的发明专利,有效期尚未届满的视为根据“苏联发明法”授予的专利。

随着1991年12月26日前苏联的解体,统一的发明保护领域被打破。

从专利申请看技术创新的趋势

从专利申请看技术创新的趋势

从专利申请看技术创新的趋势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竞争,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专利作为一种保护知识产权的手段,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专利申请趋势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技术创新的趋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专利申请的数量、技术领域、国家差异等方面来探讨技术创新的趋势。

一、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专利申请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据国际专利组织(WIPO)的数据显示,全球专利申请数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国家,诸如中国和印度等国,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更加迅猛。

这一现象表明,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二、技术领域的变化和创新热点技术创新的发展是与各个领域的创新需求密切相关的。

在近年来的专利申请中,一些领域的技术创新呈现出明显的热点趋势。

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大幅增加。

这些领域的兴起与社会的需求变化、科技的进步以及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一些传统领域如能源、电子、制造等仍然是技术创新的重要研究方向,不断出现新的技术背后的专利申请。

三、国家差异和技术创新的竞争不同国家在技术创新方面的表现也存在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专利申请数量和技术领域的分布上。

一些国家如美国、中国、日本等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领先地位。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则在专利申请方面仍然相对较低,需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此外,不同国家在技术领域的分布也存在差异,一些国家在某些领域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而其他国家则在其他领域有所突破。

这种国家间的角力也推动着全球技术创新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专利申请趋势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技术创新的发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

技术创新的趋势不仅体现在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还体现在技术领域的多样化和国家间的竞争中。

中国专利申请编号

中国专利申请编号

中国专利申请编号
中国专利申请号是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受理专利申请时给予的唯一标识号码。

申请号对于申请发明创造的临时保护、专利文献的索引以及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申请号的编号体系经历了多次变革。

在最新的编号体系中,申请号由13位数字组成,包括申请年号、申请种类号和申请流水号三个部分。

其中,申请年号表示专利申请受理的年份,申请种类号用1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表示发明,2表示实用新型,3表示外观设计),申请流水号用7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的顺序号。

申请号中还包括一个小数点和一个计算机校验位。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专利申请号与中国专利公开(公告)号、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等是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编号规则和含义。

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和识别。

PCT编号说明

PCT编号说明

国际申请公布,不
为 WO+4 位年
2008.12.31
A2
2004/000003A2 带国际检索报告
布号按年连续编排, 代/6 位阿拉伯
2003-12-31
文献类型按 A1,
数字号码+文献
国际检索报告在 WO
A2,A3 进行区分。 种类标识代码
A3
后公布,带有修订 2004/000003A3
(A1,A2,A3)
文献动态与服务专利文献研究表1国际局公布的国际申请说明书文献编号情况出版年代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19781019200207a3a2文献类型国际申请公布带有国际检索报告国际申请公布不带国际检索报告国际检索报告在后公布带有修订的扉页a120027420031230a3a2国际申请公布带有国际检索报告国际申请公布不带国际检索报告国际检索报告在后公布带有修订的扉页国际申请公布带有国际检索报告表现形式wo8603580a119860619wo0122902a220010405wo0122902a320011025wo02051231a120020704wo02067564a220020829wo02067564a320021010wo2008136029a120081113wo2004000003a220031231wo2004000003a320050106wo2009124327a120091015wo2009064654a220090522wo2009064654a320090813wo2009064654a420091015文献号的标准形式及说明woyynnnnnkn为wo2位年代5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a2a3woyynnnnnnkn为wo2位年代6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a2a3woyyyynnnnnnkn为wo4位年代6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a2a3woyyyynnnnnnkn为wo4位年代6位阿拉伯数字号码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1a2a3a4a8a9每件申请给予一个国际申请公布号公布号按年连续编排文献类型按a1a2a3a4a8a9进行区分

专利说明书种类识别代码及其含义.

专利说明书种类识别代码及其含义.
23

根据WIPO PCIPI制定的ST.16专利文献 类型识别代码,2001年1月2日美国专利说明 书种类标识代码全面调整,下面括号中的标 识为调整后的代码。目前已经出版的专利说 明书种类有以下几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4
美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


特点:
(1)申请号为多年循环编号(一个循环期约为一百万号),系列码含义 (申请种类、起始年代) 发明专利申请、植物专利申请01/000001—28/000001(自2004年12月至今 进入系列码为11的循环期)。 例:08/101840为一件植物专利申请号,08/101841则为一件发明专利 申请号。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9/000001~ 临时专利申请 60/000001~ 单方再审查请求 90/000001~ 双方再审查请求 95/000001~ (2)自2001年出版的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开号按年编排,例 US2001/0000001A1 (3)其它专利文献号按各自流水号系列顺排
4
中国专利说明书 1.1985-1992年各类说明书

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 这是一种未经实质性审查、尚未授予专 利权的说明书。发明专利申请提出后,经初 步(形式)审查合格,自申请日(或优先权 日)起满18个月即行公布,出版发明专利申 请公开说明书(见图1)。1985年出版至今。
5
申请号 发 明 2003 1 0100002. X 专利号 ZL 2003 1 0100002. X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发明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2003 8 0100002. X
2003 2 0100002.5 2004 9 0000001.3

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

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

澳大利亚专利文献编号及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新变化分类文档处霍庆云随着2001年5月24日澳大利亚新的专利种类——创新专利(innovation patent)产生以来,澳大利亚专利局于2001年9月开始酝酿使用新的专利文献号码系统及新的文献标识,并经过两年的准备,于2003年8月7日启用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和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一、 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将专利和创新专利的号码分别按以下方式编排:1.专利申请号与授权专利号使用同一号码系列。

专利申请号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组成:年代4位数字,申请序号6位数字,申请序号从200000号开始。

完整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3200008,授权专利号同样为2003200008。

2.创新专利(innovation patent)于2001年5月24日开始替代原来的小专利(petty patent)。

创新专利申请号也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构成。

申请序号从100000号开始编排。

完整的创新专利申请号为2003100005,授权创新专利号同样是2003100005。

3.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也为临时专利申请号规定了编排方式,同样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构成。

申请序号从900000号开始编排。

为了便于区别新旧澳大利亚专利编号体系,现将新、旧专利编号体系通过下表做一对照:编号体系 专利种类 申请号 授权专利号 创新专利 N/A N/A旧体系专利 12345/2001 516345旧体系 临时申请 PA1234创新专利 2001 100005 2001 100005专利 2003 200008 2003 200008新体系临时申请 2003 900000二、 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采用WIPO的国际标准,将原来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A1、B1、B2和B3扩展为A1、A2、A4、A5、A6、A8、A9、B1、B2、B4、B8、B9、C1、C4、C8和C9,并赋予相应的名称。

专利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实用新型授权号

专利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实用新型授权号

专利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实用新型授权号专利申请号、授权公告号、专利号?专利号的组成方法如下: a.申请号的组成:年份(2位)-专利类型(1位)-流水号(5位)-.X(校验位)。

如02126306.x,前两位02表示2002年申请的;第三位的1表示发明专利(如果是2则表示实用新型专利,3则是外观设计专利,8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发明专利申请;9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PCT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第四至八位表示当年的流水号,也可看作是2002年第26306位申请者;最后.X为校验位,是指以专利申请号中使用的数字组合作为源数据经过计算得出的1位阿拉伯数字(0至9)或大写英文字母X。

专利申请号于2003年底作了更改,其中年位为四位,如02年申请的,则用2004表示;专利类型没变,流水号由原来的五位升到现在的7位,如200410001635。

b.公开号:亦称专利文献号,在专利的初审结束后,给予公开号,组成方式为“国别号+分类号+流水号+标识代码”,如CN1340998A,表示中国的第340998号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授权阶段是怎样的?刚刚在超凡申请过实用新型专利,刚拿到授权,主要是以下两个步骤:(1)授权:在通过初步审查后,审查员会发出授予专利权通知书。

申请人在接到授予专利权通知书之后,需要办理以下登记手续: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专利登记费、授权当年的年费、公告印刷费以及专利证书印花税。

(2)颁发证书:申请人在办理登记手续之后即可获得专利证书。

此段时间约为2-3个月左右。

实用新型多久可授权实用新型,从申请日到授权公告(拿到专利证书),6-8个月。

实用新型目前没有加快程序。

基本上一样,不过实用新型是一定要提供附图的,至少一幅。

实用新型专利多久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递交申请以后4个月左右授权,授权了需要及时缴纳登记费,印花税和年费,科易专利站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助到您!实用新型专利拿到了授权通知书意味着专利已经授权吗?此时申请号已经成为授权号了?实用新型伐经过实质性审查,拿到授权通知书后在办理了相关手续并拿到专利证书后就是授权了,这时申请号就是专利号了。

专利文献编号体系

专利文献编号体系

一、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三种专利申请号由8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如88100001,前两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三位数字表示专利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后五位数字表示当年申请顺序号。

(2)一号多用,所有文献号沿用申请号。

专利号前的ZL为汉语“专利”的声母组合,一般用在专利公报或检索工具中。

共用一套号码的编号方式,突出的优点是方便查阅, 易于检索。

不足之处是:由于专利审查过程中的撤回、驳回、修改或补正,使申请文件不可能全部公开或按申请号的顺序依次公开,从而造成文献的缺号和跳号(号码不连贯)现象,给文献的收藏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因此,1989年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作了调整。

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自1989年开始出版的专利文献中,三种专利申请号由9位数字组成,按年编排。

如89103229.2,增加小数点后面的计算机校验码,其它含义不变。

(2)自 1989年开始出版的所有专利说明书文献号均由7位数字组成,按各自流水号序列顺排,逐年累计。

起始号分别为: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自CN1030001A开始,发明专利申请审定号自CN1003001B开始,实用新型申请公告号自CN2030001U开始,外观设计申请公告号自CN3003001S开始。

首位数字表示专利权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

1993年1月1日起实施修改后的专利法,伴随1994年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PCT),1995年4月开始公布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为此中国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又有新变化。

此阶段的编号特点:(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均给予国家申请号,仍由9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受理专利申请的年号,第三位数字表示国际申请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

第四位数字9或8表示国际申请,后四位数字表示进入国家阶段的顺序编号,小数点后第九位数字是计算机检验码,如94190001.0。

专利号码简介

专利号码简介

专利号码简介1.6专利号码简介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专利号吗,有的产品在包装上明确写明自己是专利产品,在当年我还是个外行人的时候,对于这些产品总是保有一种敬意,但是现在基本上都没有了。

因为绝大多数产品标注的专利号码都是外观设计专利,前面我已经说了,外观设计专利只要申请了就会授权。

现在教会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该项专利的保护期以及类型,对于发明专利可以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无需太多敬意。

中国的专利号码经历了两次修改,具体怎么改的也不需要知道。

只需要知道要么是前两位,要么是前四位,表示的是申请日的年份,接着的一位表示专利的类型。

年份2003年开始由四位数字表示申请年份,在2002年之前都是用两位数表示年份。

类型年份之后的一位数字表示类型,1为发明,2为实用新型,3为外观设计,8为PCT申请的发明,9为PCT申请的实用新型。

序号在年份码和类型码之后的所有数字都是序号而已,这个序号仅仅起到区别作用,没别的用处。

最末尾的地方,一个点,一位数字,是计算机序号,没有特殊含义。

所以看到任何专利号码就马上可以知道这项专利是什么时候申请的,结合专利保护期大致可以知道该项专利在哪一年会失效。

也可以知道该项专利的类型是什么,只有发明专利才是比较有档次的。

胡编几个专利号。

2008 1 2039483.9,就是2008年申请的一项发明专利,因为发明专利授权一般需要3年的时间,因此在2009年的时候肯定还没授权,趁此时机多加使用并不会构成侵权。

93 2 34758.X,就是1993年申请的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由于外观设计专利只保护10年,2003年的时候该项专利已经失效,所以2009年该项专利肯定失效了,你可以尽情地使用,不可能侵权。

99 3 38485.0,就是1999年申请的一项外观设计专利,在2009年内该项专利就要到期失效了。

看到这个3,就应该知道该项产品不过是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并不是该项专利产品具有了与众不同的特殊功能。

最新消息:欧盟专利申请的重大变化

最新消息:欧盟专利申请的重大变化
商业战 略
B sn s rt g u ie s ta e y S
最新消息 :欧盟专利 申请 的 在一 重大变化
巴德勒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ad he B re l P g n eg  ̄C r t p e rc n r1 a e b r ) h i o h r O k e ̄ s B ] T o sFid i名知识产权律l对最近欧洲 h ma r et e  ̄ j J 币 专 利法的一些重要变动进行报导
S o r s : i l t p p e s vt a
c a g sf rE h n e U o p t n p l a a e t pi n a c
L eadi n elec ualpr ng i t l t oper y l yer t aw s Chrs opher it Br Uck nerand Thom as F i r ede ofBar dehl e Pagenber g r epor om e i por antchanges t he l es ton s m t o t at t Eur ean pat t l s op en aw
了申请过程 ,为申请人提供 了便利。在此,我们对与专
的几 项 修 订作 一 大 致 了 解 。 笔 者 将 先 列 出 欧洲 专 利法 中

n e e e 1 . 2 0 t e e r g lto s f h D c mb r 3 0 7 h n w e u a i n o t e
E p a aetC n e t n(P ) a nfre B t uo e nPtn o v ni EC c mei oc. u r o
sn e t e . e a n me t a e b e i to u e ic h n a f W me d n s h v e n n r d c d

日本专利号规则

日本专利号规则

日本说明书出版及编号刘小青王一民近年来,日本特许厅对其专利法进行了多次修改。

因此,日本专利说明书的出版及编号方式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一、日本特许(专利)说明书出版及编号情况:1、日本特许(专利)说明书1996年前出版及编号情况:在这个阶段,日本特许说明书的公开(告)号与申请号分别按公布年编号,以本国纪年为前缀(2000年后改为公元年),专利号则采用连续编号。

2、日本公表特许说明书1996年前出版及编号情况3、日本特许(专利)说明书1996年后出版及编号情况1996年日本专利法修改,取消了授权前的异议程序,相应修改了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编号方式。

发明专利的特许公报改为连续编号方式公告,取消前缀纪年,起始号自2500001开始。

4、日本公表特许说明书1996年后出版及编号情况二、日本实用新案(实用新型)说明书出版及编号情况1、日本实用新案(实用新型)说明书1994年前出版及编号情况在这个阶段,日本实用新案(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公开(告)号与申请号,与发明一样分别按公布年编号,以本国纪年为前缀(2000年后改为公元年),专利号则采用连续编号。

2、日本实用新案(实用新型)说明书1994年后出版及编号情况1994年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改为登记制,对专利编号进行改变:1)对94年1月1日前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仍沿用原编号方式予以公开和公告。

2)对94年1月1日后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告时使用“登录实用新案公报”,采用连续编号方式,取消前缀纪年,起号自3000001U开始。

1996年日本专利法修改后,对于1994年1月1日以后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继续按原连续号序列编号公告。

对于1994年1月1日以前申请的,截止到1995年底已公开但还未实审的实用新型专利,取消了原旧编号方式,公告时使用“实用新型登录公报”,采用连续编号方式,取消前缀年,起号自2500001Y2开始。

这个阶段的说明书出版及编号情况如下:三、日本意匠(外观设计)说明书出版及编号情况四、说明:1.公表公报----日本特许厅出版的日本作为专利合作条约组织(PCT)指定国的日文专利说明书。

美国专利文献的新变化

美国专利文献的新变化

美国专利文献的新变化严笑卫陈卫明一、美国专利说明书的种类美国于1790年通过了第一部专利法,正式建立了专利制度并出版专利文献。

但是,有正式文献编号顺序的专利说明书于1836年出版。

截止到2001年3月15日之前,美国出版的专利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1、发明专利(Utility Patent)发明专利总量占美国各类说明书的95%以上。

内容涉及:一般和机械、化工及电气领域中的各种新颖、独特的方法、设备、产品、物质组合等。

与各国的发明专利别无二样,因此,“Utility Patent”(直译为实用专利),一般翻译为发明专利。

说明书编号从1836年的第1号排起,迄今已突破600万件。

发明专利保护期原为17年,自授权日起计算。

1995年6月8日以后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保护期改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

2、植物专利(Plant Patent)美国自1930年起开始保护植物发明,规定:“任何人的发明、发现及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出的独特的植物新品种,包括培育出的变态的、变异的、新发现的种子苗(除了块茎繁殖的植物和非栽培状态下发现的植物),都可以申请植物专利。

”1931年开始出版说明书。

植物专利的保护期为20年,自申请日起计算。

植物专利的附图应当具有技术表征,应揭示该植物所有鉴别性特点,当色彩是新品种的鉴别性特点时,附图必须是彩色的。

3、设计专利(Design Patent)美国于1843年开始出版设计专利。

设计专利只保护物品的外观,而不保护物品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的特点;设计专利的保护期为14年,自设计专利的授权日起计算。

4、再版专利(Reissued Patent)再版专利又翻译为再公告专利,1838年开始出版并单独编号。

这是一种在发明专利授权后2年之内,发明人发现说明书或附图由于非欺骗性失误、或权利要求过宽或过窄而影响原专利的完全或部分有效性。

这时美国专利商标局可根据发明人提交的再版专利申请,对上述问题进行修正,授予再版专利。

澳大利亚专利文献编号及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新变化

澳大利亚专利文献编号及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新变化

澳大利亚专利文献编号及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新变化分类文档处霍庆云随着2001年5月24日澳大利亚新的专利种类——创新专利(innovation patent)产生以来,澳大利亚专利局于2001年9月开始酝酿使用新的专利文献号码系统及新的文献标识,并经过两年的准备,于2003年8月7日启用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和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一、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将专利和创新专利的号码分别按以下方式编排:1.专利申请号与授权专利号使用同一号码系列。

专利申请号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组成:年代4位数字,申请序号6位数字,申请序号从200000号开始。

完整的发明专利申请号为2003200008,授权专利号同样为2003200008。

2.创新专利(innovation patent)于2001年5月24日开始替代原来的小专利(petty patent)。

创新专利申请号也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构成。

申请序号从100000号开始编排。

完整的创新专利申请号为2003100005,授权创新专利号同样是2003100005。

3.新的专利文献编号体系也为临时专利申请号规定了编排方式,同样由年代和申请序号共10位数字构成。

申请序号从900000号开始编排。

为了便于区别新旧澳大利亚专利编号体系,现将新、旧专利编号体系通过下表做一对照:二、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新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采用WIPO的国际标准,将原来的专利文献类型标识代码A1、B1、B2和B3扩展为A1、A2、A4、A5、A6、A8、A9、B1、B2、B4、B8、B9、C1、C4、C8和C9,并赋予相应的名称。

A1——未经审查的标准专利申请、分案标准专利申请或小专利申请的第一次公布(First publication of an unexamined standard patent application or the divisional standard/petty application of a standard patent/patent application);A2——修改的第一次公布(Amended first publication);A4——创新专利授权公告(Publication of granted innovation patent);A5——创新专利申请公布(Publication of an innovation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togrant);A6——修改的创新专利授权公告(Publication of amended granted innovation patent);A8——A级公布的文献著录项目数据更正(Corrigenda to the bibliographic data of an A level publication);A9——A级公布的专利说明书更正(Corrigenda to the patent specification of an A level publication);B1——受理的标准专利申请的第一次公告(First publication of an accepted standard patent application);B2——受理后的专利申请公告(Publica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acceptance);B3——小专利授权公告(Publication of a granted petty patent);B4——创新专利证书授予公告(Publication of a certified innovation patent);B8——B级公布的文献著录项目数据更正(Corrigenda to the bibliographic data of a B level publication);B9——B级公布的专利说明书更正(Corrigenda to the patent specification of a B level publication);C1——受理的或授权的标准专利或小专利的修改(Amended accepted or granted standard/petty patent);C4——已确认为创新专利的修改(Amended certified innovation patent);C8——C级公布的文献著录项目数据更正(Corrigenda to the bibliographic data of a C level publication);C9——C级公布的专利说明书更正(Corrigenda to the patent specification of a C level publication)。

专利的申请号、公开号、公告号、专利号

专利的申请号、公开号、公告号、专利号
自1998年开始,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国际申请的申请号再次发生改变,仍由9位数字组成,其中第3位数字为8时,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第三位数字为9时,则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后五位数字表示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顺序编号,其他含义不变,如98805245.8,98900001.X。
A1——附有检索报告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
A2——未附检索报告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
A3——单独出版的检索报告;
A4——对国际申请检索报告所作的补充检索报告。
此外,还有两种经过修正的欧洲专利申请说明书,在文献种类标识代码A后分别加注一位阿拉伯数字8或9表示:
A8——专利申请说明书的更正扉页;
A9——专利申请说明书的全文再版。
2·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是怎样的?
答:中国专利文献的编号体系包括六种,即:
申请号——在提交专利申请时给出的编号;
专利号——在授予专利权时给出的编号;
公开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的编号;
审定号——对发明专利申请审定说明书的编号;
公告号——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编号
授权公告号——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或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的编号
(2)国内三种专利申请的申请号组成及其含义与第二阶段的申请号相同。
(3)自1993年开始出版的发明专利说明书、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外观设计授权公告中的专利权授予编号都称为授权公告号,分别延续原审定号或原公告号序列,文献种类标识代码相应改为C、Y、D。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出版时的说明书名称以及文献编号均纳入相应的说明书及文献编号系列,不再另行编排。
一次公布:一般是实行登记制和完全审查制的结果。通常出版已授权的专利说明书或公告的说明书。此时文献号为专利号或公告号。

专利申请分类号g06v10

专利申请分类号g06v10

专利申请分类号g06v10
G06V10是专利分类中的一个分类号,属于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分类)的一部分。

IPC 分类是根据1971年签订的《国际专利分类斯特拉斯堡协定》编制的,是目前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

它根据专利和实用新型所涉不同技术领域,对专利和实用新型进行分类。

在IPC分类中,G部代表物理学,而G06则代表计算技术、计算设备、数字数据处理。

G06V代表的是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

因此,G06V10可能是与图像处理或计算机视觉相关的特定技术领域的分类号。

请注意,具体的分类号可能会随着IPC分类表的更新而发生变化。

因此,为了获得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建议查阅最新的IPC分类表或咨询专业的专利代理人。

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

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

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是指在专利审查过程中,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的修改和补正所产生的申请号。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专利申请的审查进程和结果。

本文将围绕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展开讨论,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申请人可能面临的情况。

一、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的定义和意义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是指在专利申请过程中,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的修改和补正所产生的新的申请号。

这些修改和补正可能涉及到申请的范围、技术特征、权利要求等内容,旨在进一步完善申请文件,使其符合专利法规定的要求。

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的产生通常是由于申请文件在初审阶段被发现存在缺陷或不符合规定,需要申请人进行修改和补正。

这个过程是正常的,也是专利审查的一部分。

通过对申请文件的修改和补正,申请人可以进一步明确发明创造的范围和技术特征,提高专利申请的质量和可行性。

二、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的申请和办理流程申请人在收到专利初审意见书后,如果发现申请文件存在缺陷或不符合规定,可以通过提交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来进行修改和补正。

具体的申请和办理流程如下:1. 申请人收到专利初审意见书后,仔细阅读并分析意见书的内容和要求;2. 根据意见书的指示,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和补正;3. 修改和补正完毕后,申请人准备相关材料,包括修改说明书、权利要求书等;4. 申请人提交申请材料,同时填写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的申请表格;5. 申请人缴纳相应的申请费用;6. 专利局收到申请材料后,进行初步审查,确认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合法性;7. 如果申请材料符合要求,专利局会为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生成新的申请号,并将其通知申请人;8. 申请人可以通过专利局的在线系统查询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的办理进展。

三、申请人可能面临的情况和应对策略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号的产生,通常意味着申请文件存在一定的缺陷或不符合规定。

申请人在办理这一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情况:1. 审查周期延长:专利审查基础变更申请会导致审查周期的延长,因为专利局需要重新审查修改和补正过的申请文件。

专利标号命名逻辑

专利标号命名逻辑

专利标号命名逻辑一、引言在专利申请过程中,专利标号是对专利申请进行唯一标识的重要信息。

合理的专利标号命名逻辑可以提高专利的辨识度和管理效率,有助于专利申请的审查和后续的专利权保护。

本文将从命名逻辑的角度探讨专利标号的命名规则和准则。

二、专利标号的组成专利标号通常由一组数字、字母和符号组成,用于唯一标识一项专利。

根据国际惯例和各国专利法规定,专利标号通常包含以下几个要素:1. 国别代码:表示专利所属的国家或地区,如CN代表中国,US 代表美国。

2. 申请年份:表示专利申请的年份,一般以四位数字表示,如2021年可用2021表示。

3. 申请流水号:表示专利在该年份内的申请顺序,一般为数字或字母的组合。

4. 分类代码:表示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或分类,一般采用国际专利分类系统(IPC)或国家专利分类系统。

三、专利标号命名逻辑为了保证专利标号的唯一性和规范性,专利标号的命名逻辑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准则。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专利标号命名逻辑:1. 顺序递增命名逻辑:专利标号的申请流水号按照顺序递增的规则进行命名。

例如,CN2021123456、US2021000123。

2. 分类组合命名逻辑:将分类代码与顺序递增的申请流水号组合在一起命名。

例如,CN2021123456A、US2021000123B。

3. 国别加年份命名逻辑:将国别代码和申请年份加在申请流水号前面进行命名。

例如,CN2021-123456、US2021-000123。

4. 预留号加流水号命名逻辑:专利局在每个年度开始前会预留一批专利号,后续的专利申请按照预留号加流水号的规则进行命名。

例如,CN2021-1-123456、US2021-1-000123。

四、专利标号命名的考虑因素在确定专利标号命名逻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唯一性:专利标号应具有唯一性,以便在专利申请和管理过程中进行准确的识别和查询。

2. 顺序性:专利标号的命名逻辑应具有一定的顺序性,便于对专利进行排序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
申请号举例
说明
DE
德国
1 95 00002.1
2 95 00001.5
3 99 02380.1
4 99 03073.7
5 89 00001.2
6 89 00001.4
10 2004 000001.7
20 2004 000001.3
50 2004 000001.4
60 2004 000001.9
3 04 30800.5
第6-10位数字表示00000-99999之间的申请顺序号
2001年பைடு நூலகம்月24日以后的编号体系:
创新申请号用10位数字表示,其中:
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第5位数字“1”表示创新专利申请*
第6-10位数字表示00000-99999之间的申请顺序号
*2001年5月24日澳大利亚正式建立创新体系,创新专利逐步取代原有的“小专利”,经形式审查即可授权,有效期由6年改为8年。
第二个破折号后的7位数字表示申请顺序号
申请顺序号大于700000的表示PCT申请。
WO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PCT/DE79/00016
PCT/IB94/00041
PCT/CA2004/123456
2004年前的编号体系:
PCT=表示PCT申请
斜线中的字母代码表示PCT申请受理国(局)
斜线中的数字表示PCT申请年号
各国专利申请号的新变化
专利文献部严笑卫霍庆云
为便于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我们对各国专利申请号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跟踪。在这里我们将各国的专利申请号与原有的专利申请号汇总列表如下,以有利于方便的使用各国的专利文献。
在资料汇总中为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特将专利文献使用频率较高的国家优先列出,并按国家代码的英文字母排序。
AU
澳大利亚
PA0001
81895/87或
1993 46915
2002 9 01123
2002 2 00345
2001 1 00123
2002年7月5日前的编号体系:
P=临时申请,1970.1.1~2002.7.5提交的临时申请按PA0001~ PA9999,PB0001~ PB9999形式编排,依次类推。
10-2002-0123456
10-2002-7012345
1999年前的编号体系:
前2或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后6位数字表示申请顺序号
申请顺序号大于700000的表示PCT申请。
1999年后的编号体系:
前2位数字表示申请种类,其中:
10=专利
20=实用新型
30=工业品外观设计
40-50=商标
第一个破折号后的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U 200150001(7)
1986-1999年的编号体系:
结构:种类+申请年号+顺序号+校验位。
种类用字母代码表示,其中:
P=发明申请,U=实用新型申请
前2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中的数字为计算机校验位。
2000年以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略有改变,其中:
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第5位数字“5”表示进入国家阶段的PCT发明和实用新型申请
実願=实用新型申请,意願=外观设计申请
平=平成年(日本天皇纪年)
前2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平5年=1993年)
2000年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略有改变,其中:
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日本天皇纪年改为公元年)
国家
申请号举例
说明
KR
韩国
95-012345或
1995-012345
95-701234或
1995-701234
6=欧洲专利(用英、法文提交并指定德国的,1989年开始使用)
2004年以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种类+申请年号+顺序号+校验位。
种类用2位数字表示,其中:
10=德国专利申请
11=进入国家阶段的PCT专利申请
12=补充保护证书申请
20=实用新型申请
21=进入国家阶段的PCT实用新型申请
22=拓扑图申请
5=欧洲专利(用德文提交并指定德国的)
6=欧洲专利(用英、法文提交并指定德国的)
第3-6位数字:申请年号
第7-12位数字:申请顺序号
第13位数字:计算机校验位
商标和工业品外观设计申请号同前
国家
申请号举例
说明
ES
西班牙
P 8802029(0)
U 8900627(5)
P 200100123(1)
U 200100123(1)
P 200150001(7)
表示标准专利申请号
斜线后的数字,或无斜线序列中的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标准专利申请(也称完整专利申请)每年从10000号开始排序。
2002年7月5日以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申请年号+申请种类+顺序号
申请号用10位数字表示,其中:
前4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
第5位数字“9”表示临时专利申请
第5位数字“2-7”表示标准专利申请
()中的数字为计算机校验位
JP
日本
特願昭46-69807
実願平5-22143
意願平5-12345
特願2000-312828
実願2001-8488
意願2000-123456
2000年前的编号体系:
结构:种类+申请年号+顺序号。
特願=专利申请
昭=昭和年(日本天皇纪年)
前2位数字表示申请年号(昭46年=1971年)
4 04 02118.2
1995-2003年的编号体系:
结构:种类+申请年号+顺序号+校验位。
种类用1位数字表示,其中:
1=国家专利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PCT申请,补充保护证书申请。
2=实用新型申请,拓扑图申请
3=商标
4=工业品外观设计(1997年开始使用)
5=欧洲专利(用德文提交并指定德国的,1989年开始使用)
第2条斜线后的5位数字表示PCT申请顺序号
2004年后的编号体系:
斜线中的4位数字表示PCT申请年号
第2条斜线后的6位数字表示PCT申请顺序号
(未完待续)
国家
申请号举例
说明
AT
奥地利
A 1234/95
GM 123/95
A 733/2003
GM 158/2003
2000年前的编号体系:
结构:申请种类+顺序号+申请年号
A=表示专利申请号的字母代码
GM=表示实用新型申请号的字母代码
2000年后的编号体系:
结构不变。专利申请号和实用新型申请号每年从1号开始排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