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2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影响
实数的教学反思和课后反思一、实数的教学反思哎呀,说起实数,我就想起了那个头疼的数学老师。
那天,他拿着一根手指,神秘兮兮地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都是虚无缥缈的,就像我们手里这根手指一样。
但是,有一种东西却是真实存在的,那就是实数!”我们都被他的话逗乐了,心想:“老师,您这是在卖关子呢!”可是,当我们开始学习实数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它并不是那么简单。
我们要学会什么是实数。
老师说:“实数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字,它们有大小、有正负。
比如,1、2、3这些都是实数。
”可是,当我们遇到负数的时候,就开始犯难了。
老师说:“负数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让人感到沮丧和失望。
但是,负数也有它的好处,比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正数和零之间的关系。
”听完老师的讲解,我们终于明白了负数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要学会如何比较实数的大小。
老师说:“比较实数的大小就像是我们比较物品的价值一样。
我们要看它们的正负;然后,如果它们的正负相同,就看它们的绝对值;如果它们的绝对值也相同,就看它们的小数部分。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终于掌握了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
学习实数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比如复数。
老师说:“复数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双胞胎兄弟,虽然长得一模一样,但是性格却大不相同。
”听了老师的比喻,我们都觉得豁然开朗。
原来,复数只是实数的一种特殊形式,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就能掌握它。
二、课后反思学习实数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数学的魅力。
虽然实数有时候会让我们感到困惑和挫败,但是只要我们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断地尝试和探索,就一定能够攻克难题。
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要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争取在实数这个领域取得更大的进步。
我还意识到了与同学们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在学习实数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渊源及启示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渊源及启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5世纪以后,欧洲各国的贸易商人开始向东方地区进口各种奢侈品和罕见物品,逐渐开拓出一条连接东、西方的贸易路线。
这使得欧洲的学者、科学家收集到了来自东方的各种知识和技术。
从人文主义到实证主义的转变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就是人类思想的解放和启蒙。
在这个时期,发生了由人文主义到实证主义的转变,文学、艺术、哲学、政治和科学等领域都发生了非凡的变化。
人文主义主要关注人类的自由和尊严,他们推崇古代罗马和希腊的文化,认为人类通过熟练的语言和文化表达自己的理念,然后通过美满的生活来拥有自己的价值。
实证主义主张通过观察和实验来发现真理,认为现实是可以被探索和解决的。
科学的发展近代科学与技术的兴起得益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进步,欧洲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开始关注实证主义的思想,注重观察,实验和推断。
这使得科学研究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科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和证明,他们寻求发现新的知识并证明这些知识的价值。
科学研究的兴起也是由1517年的宗教改革运动引起的,信仰不被允许商讨的趋势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身体和地球上的自然现象,这一转向催生了近代科学。
另外,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化也催生了科学的发展,工业革命、城市化和民主化使得社会对科学技术的需求变得更加广泛和急迫。
科学的转变也受到了新兴科技的推动,包括火炮、望远镜、打印机和钟表等新发明的发明。
科学研究的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成为高质量研究的特点就是精细的实验和系统化的分析和推理。
科学家们认识到,他们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自己的理论,并用统计学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性,这些方法使得科学的研究更加现代化和精确。
技术的进步在科学为技术提供了新颖的思路和技能之后,技术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和进步。
在18和19世纪,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一系列的技术新革命,包括纺织业、铁路运输和通信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的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也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
现代科技概论(第三部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史
开普勒的三定律是天文学的又一次革命,它彻底 摧毁了托勒密繁杂的本轮宇宙体系,完善和简化 了哥白尼的日心宇宙体系。也正因如此,开普勒 被人们称为“太空律师”。
20
3、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物体保持圆周运动需要一种向 心力”; 4、英国物理学家虎克:“天体离运转离引力中心越近、引 力越大” 5、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万有引力定律--F=Gm1 m2 /r2 .
4
新兴资产者为了加速资本和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开拓新市 场,获得劳动力,迫切需要进行大规模远洋探险,航海探险 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它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又发 现了新大陆,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它推动了天 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推动了造船技术等 的进步。航海探险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向人们展示了一种 开拓进取精神。 • 远洋探险的代表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 代表人物: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
1、描绘了太阳系的真实结构,正确说明了一些天象; 2、结束了长达1000年之久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使得天文学建立在科学 的基础之上; 3、它是自然科学向宗教神学的挑战,自然科学从此从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15
布鲁诺和伽利略对于“太阳中心说”的发展
1、1584年,布鲁诺出版了《论无限性、宇宙及世界》,发 展了“太阳中心说”,提出了太阳系和宇宙无限性的思想; 2、1632年,伽利略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 体系的对话》(简称《对话》),支持哥白尼的思想。
现代科技概论(第三部分 ):
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1
讲解内容:
1、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2、近代两次工业技术革命
2
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历史分期:
5-15世纪--欧洲中世纪; 15-18世纪--自然科学在欧洲大力发展的世纪;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摘要:中国古代在科技和经济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15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迅速落后于西方,这主要是因为西方产生了近代科学革命,科技革命又促进工业革命,使西方经济突飞猛进。
为什么近代科学仅产生在西方,而科学史上曾经遥遥领先的东方世界却没有孕育出近代科学,本文就目前中外学者的研究进行了概括。
关键词:文艺复兴、资本主义萌芽、宗教改革一、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前期科学技术的产生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近代前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航海探险的时代和文艺复兴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近代科学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中世纪以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神奇速度一下子发展起来,其首要原因应归功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中世纪后期,即公元14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兴起,然后波及英法等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一方面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依托,一方面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研究课题、资料和必要的物质手段。
近代科学技术就是在资产阶级创业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2.航海探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为此,新兴的资产阶级急需打开通往外界的通道,特别是开辟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道,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冒险家先后组织船队进行航海探险。
航海探险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首先,它证明了大地是球形又发现了新大陆,这就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它也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和力学的发展。
航海必备的工具是精确的星图、星表和航海地图,而通过航海又为这些学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航海需要船和炮舰,这又推动了与这些制造技术相关的力学和数学的发展。
航海探险开拓了欧洲人的眼界,使他们从狭小的欧洲走向广阔的亚非美,所见所闻丰富了他们的思想,航海探险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开拓进取精神,激励人们为探索其他自然奥秘而努力。
近代科技 (2)
近代科学技术的历史背景 一、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947年达.迦马 到达印度 1519年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真理求之于渊源,除实践之外,别无通达真理之 路。” “因信称义”---马丁.路德
三、四大发明传入欧洲
第五节 第一次技术革命
一、蒸汽机的发明与技术革命的兴起 瓦特发明、改进蒸汽机 1782 单位时间一马力耗煤: 萨弗里 纽可门 瓦特 80千克 25千克 4.3千克 二、工业革命及历史意义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 工业的过程。 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为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奠定了基础,提高了生产的社会化程度。
•
是15-16世纪向当时的宇宙图式挑战的巨人之一;从而 赋予新奇思想以生机,使其后来发展成为我们现在知道的 科学;他的理论是酝酿那场精神革命的主要力量,它使得 人类从以自我为中心的沉湎状态中摆脱出来。
二、传播和发展日心说
1584年布鲁诺《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
1632年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二、地质学的确立 魏纳 水成论 1777 赫顿 火成论 居维叶 生物地层学研究方法,灾变论 赖尔 《地质学原理 》1830年 “地球的面貌是缓慢变化的,引起这种变化的自然力是今 天可以观察到的。”
第二节 十九世纪的物理学和数学
一、能量守恒定律与热力学研究 热质说----运动说 能量守恒定律:炮身钻孔(汤姆森), 冰块实验(戴维21岁) 迈尔 首次提出能量守恒,1842(28岁) 赫姆霍兹 《力的守恒》,1847(26岁) 焦耳 《论热的机械当量》1849(31岁) 卡诺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 熵的概念 熵增原理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业革命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重要历史背景之一。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以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生产模式迅速兴起。
蒸汽机、纺织机械等新的生产工具和机械设备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同时,工业革命也带来了城市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基础。
二、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启蒙运动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历史背景。
18世纪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倡导人类通过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社会。
他们批判迷信和封建主义的观念,提倡自由、平等和民主。
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推广,为科学思维的普及和科学研究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自然科学的进展与发展自然科学的进展和发展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重要前提。
17世纪末至18世纪,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拉瓦锡的《化学原理》等经典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近代科学研究的新阶段。
这些著作系统总结了当时的物理学和化学知识,奠定了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
同时,随着科学仪器的发展和实验方法的改进,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如电磁学的兴起、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等,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四、军事需求和战争的推动军事需求和战争的推动也是近代科学技术产生的重要因素。
近代战争的规模和武器装备的升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增加。
例如,火药的发明和改良、火炮和火箭的研制等,都是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
军事技术的发展不仅加速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且对于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社会变革的需求近代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市化、交通和通信的发展,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推动。
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的发展。
近代科学为什么诞生在西方
西方为什么能出现近代科学摘要近代科学中,西方社会的成就占主要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西方科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介绍哥白尼日心说理论、身体的血液循环理论对教会的权威挑战以及经典力学的形成,最后介绍了数学体系的形成。
最后得出资本主义的形成、航海和文艺复兴为科学的突破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思想解放的西方,在古希腊思想的基础上,科学家通过缜密的逻辑推理和实验,不断挑战落后理论,推出新的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又促进工业革命,使西方经济突飞猛进。
关键词:文艺复兴西方科学家西方科学文化自然辩证法1、近代前期科学技术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前期科学技术的产生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近代前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资产阶级革命、航海探险的时代和文艺复兴的时代,这样的时代为人们提供了勇于开拓、积极进取的精神,近代科学革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1.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中世纪以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神奇速度一下子发展起来,其首要原因应归功于资本主义的兴起。
中世纪后期,即公元14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首先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兴起,然后波及英法等国。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一方面迫切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依托,一方面又为科学发展提供了研究课题、资料和必要的物质手段。
近代科学技术就是在资产阶级创业过程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1.2航海探险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充足的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为此,新兴的资产阶级急需打开通往外界的通道,特别是开辟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道,以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冒险家先后组织船队进行航海探险。
航海探险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首先,它证明了大地是球形又发现了新大陆,这就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它也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和力学的发展。
航海必备的工具是精确的星图、星表和航海地图,而通过航海又为这些学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航海需要船和炮舰,这又推动了与这些制造技术相关的力学和数学的发展。
航海探险开拓了欧洲人的眼界,使他们从狭小的欧洲走向广阔的亚非美,所见所闻丰富了他们的思想,航海探险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开拓进取精神,激励人们为探索其他自然奥秘而努力。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又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 手工工场、 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 用新工具、 新能源, 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 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 任务和要求, 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同时, 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 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 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 还 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能够支持、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 的科学人材,使他们从事科学研究。
2.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如:建立良好的科学教育基础和保持较高的科学普及水平。
科学不可能孤立 地产生, 必须有相应的科学普及、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教育和国民科学素质才有可 能产生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队伍。
政策保护。
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 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即欧洲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重视科技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3.人文主义、 地理大发现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为科技发展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主要著作 / 天文学 / 《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物种起源》 《人类的起源》 生物学 《人在自然界 中的地位》 //成就与贡献 日心说 证明日心说 “近代科学之父” 万有引力定律三大力学定律进化论 论证人猿同祖 进化论逐渐被接受 改良蒸汽机 推动电力广泛应用 人物 哥白尼伽利略牛顿 达尔文赫胥黎 瓦特 爱迪生 国别 波兰 意大利 英国 英国英国英国 美国 研究领域物理学 动力了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一、十字军东
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一、十字军东征在渡过500年最黑暗的年代后,到11世纪时,欧洲开始了为时200年的十字军东征。
这次远征在形式上是打着夺回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宗教旗号,实质上是在摆脱穷困、掠夺财富、扩大教会势力等诸多因素的支配下的侵略战争。
其结果是一方面促进了整个欧洲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恢复和城市的复苏;另一方面,在东方文明、古希腊文明和他们所继承的罗马文明的融合中,推动了一种新文明的诞生。
二、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15世纪下半叶,新工厂主、商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他们要求扩大贸易和到海外去寻找财富,远洋航海和探险事业应运而生。
西欧各国最初是为了寻找从海上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结果,意大利航海家哥仑布(C.Columbus,1451-1506)1492年发现了今天称作美洲的新大陆。
葡萄牙海员麦哲伦(F.deMagalhaes,1480-1521)率领的船队从1519年8月10日到1522年9月8日实现了环球航行的壮举。
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社会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这场航海探险中所体现出的自信和冒险精神,也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发端于意大利,随后波及整个欧洲的反神学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宗教神学的黑暗统治和封建专制,借助复兴古典文化运动,利用古希腊文化中蕴藏的世俗观念、民主思想、理性主义和探索精神,与宗教神学中的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经院哲学相抗衡。
他们在文学、绘画等方面极力宣扬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从14、15世纪开始,在西欧与中欧国家兴起,运动的目的是改革教会,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教义,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改革政治制度的要求。
五、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在欧洲的传播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在中世纪陆续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历程(2012)解析
2.经济方面
(1)经济发展:15世纪前后,随着西欧国家商品经济的发展,在
意大利及西欧沿海的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7~18世纪,英、法、北美等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进一步发 展,进入到工场手工业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及新贵族得以壮大。 (2)世界市场: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
►问题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中的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 哲学和科学的发展。其思想核心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 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 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反对教会的精神禁锢和罗马教廷的权威统治。它既 是一场社会政治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运动。马丁· 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的主 张,实际上是尊重每个人自己对信仰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这其实就是鼓吹思想的自由,也表达了对人的尊重。宗教改革使千千万万 的民众打破了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 播和发展。 十四、十五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冲击宗教神权的束缚,以 解放人们的思想,在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宗教改革也表达了人文主义的诉求, 冲击了罗马神权的统治。批判神权、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文艺复兴 和宗教改革共同的人文主义倾向。前者主要在知识阶层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 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他们并不能作出任何肯定的 决定。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 根本就不是法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卢梭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康德
A【解析】解答本题应分析材料信息并结合启蒙思想家 的代表思想进行分析判断。“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 了……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反 映了主权在民的主张,这是卢梭的主要主张。伏尔泰主张天 赋人权,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康德强调理性和自由,故B、
英国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英国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英国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英国是世界科学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中心,早在17世纪初期,英国科学家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科学成就。
随着时间的推进,英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发展,成为世界科学的龙头之一。
本文将按照不同的科学领域介绍英国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物理学近代物理学的兴起与英国科学家牛顿的发明密不可分。
1642年,牛顿出生在英国林肯郡的小镇。
在1649年到1651年间,他为学习好数学而发誓永远不再与女性交往。
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物理学、天文学以及数学的三大革命。
这本书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物理学的认知。
同时,英国在现代物理学的其他领域也不断取得成果,例如电子学、热学和原子物理学等等。
化学英国是化学领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18世纪,英国的卢瑟福福德开创的导电性实验以及19世纪英国无机和有机化学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英国化学家这个名号自然也属于英国学者的第一代代表人物之一。
在苏格兰,大马士革钢的制造引领技术领域,同时英国制造业如今仍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主导地位。
生物学生物学是英国科学的又一个实力领域。
英国在19世纪持续不断地发展生物学。
遗传学是英国生物学的引领者之一,杂交水稻技术的创始人是艾斯顿博士,这种技术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这种技术可以首先将具有诸多优良特质的种植物进行杂交,从而获得更高产和耐性更强的种植物品种。
此外,英国在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医学等领域也有很多杰出的成就。
总结英国近代科学的兴起与发展的历程犹如一道壮观的风景线,展现着一代代学者的辛勤劳动。
牛顿、吉布斯、达尔文、哈维等等名人们为英国科学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全球化的时代,英国科学家们继续推进各项研究,为整个世界带来了诸多的科学成果,也在各个领域不断追求科学的创新和突破。
未来,英国科学的路还很长,但是从历史的渊源,这个国家在近代科学的历史发展中,绝对赢得了一个闪耀的地位。
科学技术概论 第三章 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近代科学的主要成就
1、天文学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1724—1804)提出 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虽然这只是一种 高度猜想性的假说,对于当时的天文学影响不大, 但它本质上是给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打开了第一个 缺口。1796年法国的拉普拉斯出版了《宇宙系统 论》,独立地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与 康德相比更加完善,数学认证更加严密,因此星 云假说受到了普遍关注,被称为康德—拉普拉斯 星云假说。
(2)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
• 14至15世纪的西欧各国中主要工业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有 了很大改进,纺织业、冶金业等生产技术发展很快。随着 工业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技术也有很大进步。生产技术 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劳动分工,使生 产活动越来越专业化,开始形成许多较大规模的产品专业 化地区,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增加了产品的数量。工 农业产品不仅能满足本地的消费,而且适应了国内外广大 市场的需求,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也促进了欧洲货 币经济的发展。这种商品货币经济日益瓦解着封建社会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生产准备了条件,促进了 资本主义的萌发。发展资本主义需要资本的积累,资本的 积累必须通过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发展来实施,这就促 使货币需要量的相应增加
• 4)发现抗毒素 • 法国医生贝林到蜚声世界柯赫卫生研究所从事细菌研究工 作。 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也慕名来到这儿。一天,他俩 在花园里散步, 北里柴三郎说“中国古代医书上有一条 医理,叫做‘以毒攻毒’”。 贝林“心有灵犀一点通”, 简短的交谈,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在1889年法国医学学会 的年会上,他首次提出了“抗毒素免疫”的新概念,并向 与会者阐述了以毒攻毒的原理。历经近400次试验,贝林 终于发现,将曾感染过破伤风杆菌而存活的动物血清,注 入刚感染破伤凤杆茵的动物体内,可以预防破伤风病症的 发作。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受过破伤风的动物血清中, 有着对抗破伤风毒素的抗毒素,它可“中和”毒素,使之 失效。医学上称之为“抗毒素的被动兔疫”。正因为如此, 贝林被称为免疫学,尤其是血清治疗法的创始人。关于血 清,奥地利著名医学家卡尔· 兰德斯坦纳 (Karl· Landsteiner)发现了A、B、O、AB四种血型中的 前三种,于1930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
课题12-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课题12.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1.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2.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1)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①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解放,推动了天文学革命和牛顿力学的建立,近代科学兴起和发展。
②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达尔文的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
①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②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这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3.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区别(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
(4)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4.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生物进化论补充材料斯宾塞与社会达尔文主义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之前,斯宾塞已形成普遍进化的思想。
另外,他也从马尔萨斯那里接受了生存斗争的观念。
1851年,斯宾塞发表《社会静力学》,引起知识界的注意。
此后,他完成了10卷本的《综合哲学》的创作。
达尔文《物种起源》问世后,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种社会哲学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
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
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学术价值,不能完全否定。
但是这种观点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搬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公开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
近代科学的兴起
近代科学的兴起近代科学的兴起一、前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以科学为核心的近代社会,而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了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可谓一个重要而里程碑式的时期。
本文将以中国十八世纪以来的科学变革为切入点,介绍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影响、核心特征、贡献以及其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适应。
二、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和影响从18世纪开始,中国科学开始了跨越前两千年的沉寂,由西方模式的科学理念引入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此后,中国社会不断进行科学改革,科学思维的推广和实践,社会文化也受到了深远影响。
20世纪以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先后经历了科学理念及运用专业化、科技结构调整、科研重点转移、科研组织改革等等,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理念和研究模式,在农业、医药、天文、能源、材料、计算机等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三、近代科学的核心特征近代科学的核心特征,主要包括科学实践、历史文化、思想模式和系统科学。
首先,科学实践是近代科学的核心,它将客观实践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以实现理性认识世界的目标;其次,历史文化是近代科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在科学发展中起到指导作用;再次,思想模式是近代科学最重要的特征,它反映了某种文明思想在科学开发过程中的影响;最后,系统科学是近代科学的发展的重要方式,将多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形成系统性科学知识,带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四、近代科学的贡献近代科学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它使我们对自然界掌握更多实践的知识,催生了许多科学技术,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其次,它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念,让人们以科学的态度来探索自然科学;第三,它也改变了人类社会政治制度,推动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使社会进步;最后,它影响了世界经济发展,加速了科技进步,促进了群众福祉的提高。
五、中国及其他国家的适应中国在近代科学发展中,从西方传入的科学理念和模式中寻求自身发展的突破口和出路,科学大会、科学日活动等都是中国大力推行科学实践和前沿研究的具体体现。
近代科学的兴起概念
近代科学的兴起概念
近代科学的兴起是指在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以欧洲为主要发源地,科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标志着科学研究从追求哲学和宗教原则转向实证观察和实验验证,以及从研究自然界及其规律转向研究人类及社会现象。
近代科学的兴起源于启蒙时代的思想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概念和特点:
1. 实证主义:近代科学强调通过观察、实验和验证来获得真知。
科学家们弃用传统的哲学和宗教观点,并通过实证主义的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2. 现代科学方法:近代科学使用的科学方法包括假设、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
这些方法不仅仅关注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还强调通过实验来验证和修正理论。
3. 客观性和普遍性:近代科学追求客观真实,并试图寻找适用于所有情况的普遍定律和规律。
4. 科学革命:近代科学经历了一系列的科学革命,如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的力学理论、牛顿的经典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突破性理论和发现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运行规律的认识。
5. 学科分化和专业化:近代科学的兴起导致了学科的分化和细分,形成了现代
科学的各个学科领域。
近代科学的兴起对社会和人类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推动了工业革命和技术创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近代科学的兴起也带来了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为科学家培养提供了基础。
它还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质的更深入的理解,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指导。
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话说装备(五十)10.3969/j.issn.1671-489X.2019.01.001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新乔 赵晓宁 任熙俊1 前言追求对事物本源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是人类前进的前提。
人文主义观念引发的16世纪之后的科学变革非同小可,它打开了人们的视野,使社会增加了更多的包容性,自然科学在整个欧洲突飞猛进地发展,推动人类社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广泛的规模向前发展。
人类几千年来一直在相信宗教,相信金钱财富,相信帝国王朝。
15世纪之前,人类相信孔子、释迦牟尼、耶稣。
一直到15世纪,人类开始认识科学,以前认为不能解决的贫困、疾病和战争,都可以通过科技去完成。
在这一背景下,社会强烈呼应教育变革,推动教育成为国家和广泛覆盖全体公民的事业,使科学教育有了科学依据和强大的生命力,带动了科学教育持续发展的科学教育是近代教育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近代教育变革和科学革命为西方近代科学教育的发展开辟世纪,近代科学教育在经历了漫长的16—19三个多世纪的曲折探索后,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教育体系,发展科学教育成为共识,科学教育相继进入欧美诸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到19世纪后半期,发端于国家主导的、民众与官方达成广泛共识的科学教育的建制化潮流,推动科学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在建制化(各种有关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和机构、规章和制度形成及发展的过程)的背景下,政府机构开始对科学教育重新规划,科学教育逐渐被大多数西方国家纳入义务教育体系,获得稳定的体制基础,走上全面发展轨道。
科学教育建制化对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具有重大转折意义。
这不仅是对教育技术装备产生需求而言,也意味着扩大的规模化供应,适应性的分类设施开始出现,为教育技术装备的发展、融入教学体系、成为课程内容重要载体,提供了基本前提条件。
科学教育与教育技术装备产生和发展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无论从哪一视角观察科学教育进入教育教学体系的过程,都可以看到科学教育与教育技术装备的产生和发展的紧密联系。
近代科学的兴起教案
近代科学的兴起教案教案:近代科学的兴起一、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科学的背景和历史背景。
2.了解近代科学的特点和科学家的重大发现。
3.能够比较传统科学和近代科学的不同之处。
4.能够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近代科学?2.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典型科学家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三、教学过程1.什么是近代科学?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传统科学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区别。
在传统科学中,人们主要使用观察、实验和性质描述方法来理解世界。
相反,近代科学使用定量方法,特别是利用数学和科学实验来解决问题。
2.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与典型科学家老师可以介绍一些近代科学的主要发展历程,以及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和他们的发现。
下面是一个例子:160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威廉·吉尔伯特通过实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大磁铁,并首次使用“磁极”这个术语。
1660年,皇家学会在英格兰伦敦成立。
1676年,尼古拉斯·斯塔诺门沃尔夫通过望远镜首次观察到土星的环。
1687年,艾萨克·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引领了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方向。
1735年,约翰纳斯·卡普勒首次察觉到流星雨的周期性,给予人们更多关于宇宙的理解。
175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在美国费城的一个实验中首先证明了闪电是一种电现象。
1766年,欧拉使用“函数”这个术语,开创了数学和物理学的新分支。
1796年,爱德华·詹纳研制出了第一种小儿科疫苗,为现代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
3.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老师可以和学生讨论近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近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工业革命和全球化进程,并且对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它也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世界更加深入的了解。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讨论:老师可以分组让学生针对近代科学与传统科学的区别等问题讨论,并就问题交换意见。
2.案例分析:老师可以将富兰克林的闪电实验或詹纳的小儿麻疹疫苗作为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的重大发现和其对社会的影响。
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近代科学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
15世纪中叶是欧洲历史上的重要转变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于此同时,科学本身为争得自己的独立地位,摆脱宗教的桎梏,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实验科学的兴起,更使自然科学有了独立的实践基础。
2、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主要原因或政治前提在于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逐渐建立并日益加强;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3、科学的世纪
科学的世纪是指称近代科学全面繁荣的19世纪。
19世纪科学发展的规模和成熟远远超过17世纪的科学革命,热力学、光学、电磁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等学科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大都进入到理论综合的新阶段。
扩展资料
在自然科学为争取独立而同神学的斗争中, 有两个突出的事件: 一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发表, 二是血液循环理论的提出。
前者在对大宇宙———天体结构的解释上, 把天地翻转过来, 用太阳中心说推翻了被宗教奉为神明的托勒密地球中心说, 被称之为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一次科学革命———天文学革命。
后者在对小宇宙———人体结构的解释上, 冲破了神学所说的人体内部不会有循环运动的信条, 使生理学、解剖学、医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这两个事件作为划时代的标志而载入史册。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
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与发展一、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1.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科学知识,又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近代自然科学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产物,手工工场、大机器生产不断地采用新工具、新能源,追求最高的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和技术上向科学家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这是推动自然科学创立与发展的前提。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掌握政治权力,他们需要把自然科学作为反对宗教统治争取思想自由的理论武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向自然科学提出大量的研究课题,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以及新的科学实验条件。
能够支持、吸引和稳定一批优秀的科学人才,使他们从事科学研究。
2.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前提。
如:建立良好的科学教育基础和保持较高的科学普及水平。
科学不可能孤立地产生,必须有相应的科学普及、有较高程度的科学教育和国民科学素养才有可能产生一定数量和水平的优秀科学家队伍。
政策保护。
欧洲先进国家进行保护科学发展的政策,允许自由讨论学术问题和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等等又为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即欧洲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重视科技发展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3.人文主义、地理大发现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科技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反对盲从和迷信,提倡独立的学术研究,为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统治作舆论准备,它打破了教会的精神统治,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政治思想基础,为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近代自然科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中拉开序幕的,首先向宗教神学发起冲击的是天文学。
随后的宗教改革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对科学革命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地理大发现也有重要意义,它以实践证实了地圆学说,为建立新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奠定了基础,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更重要的是它所引起的思想观念的革命,它用实践突破了所谓经典知识界限,使人的思维方式从权威的盲目崇拜中解放出来。
近代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的科学发展历程1. 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启蒙: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催生了人文主义思潮,由此激发出对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新兴兴趣。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如达·芬奇、哥白尼和哥伦布等,他们在天文学、解剖学和地理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实验科学的兴起:17世纪,随着实验科学的兴起,科学方法开始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研究方式。
伽利略以其实验方法和天文学研究而闻名,他的成就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 牛顿的物理学理论:牛顿于17世纪末提出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里程碑式的物理学理论,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他的理论深深影响了整个科学界,并成为科学方法和思维的重要范式。
4. 化学和生物学的建立:18世纪,气体及化学物质的基本性质开始得到研究和解释,化学与物理学逐渐分离成独立的学科。
随后,生物学也开始发展起来,随着显微镜的发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研究的重点。
5. 发电和电磁学:19世纪,电学和磁学的研究逐渐相互融合。
法拉第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迈克尔逊和莫雷利通过干涉实验证实了光的波动性,这一系列的发现奠定了电磁学和光学的理论基础。
6. 辐射和相对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理论,彻底改变了经典力学的观念。
同时,对辐射现象的研究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大突破,这使得量子力学逐渐成为物理学的重要分支。
7. 基因和生物技术的突破:20世纪中叶至今,生物学的研究进入了基因时代。
DNA结构的发现、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的突破,使得人们对生命的理解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同时,生物技术的发展也创造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应用领域。
8. 太空探索与宇宙学:20世纪,人类开始了探索太空的征程,航天技术的发展让人类能够登上月球并向宇宙深处进发。
现代宇宙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对于宇宙的起源、构成和演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以上仅是近代科学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每个领域的详细发展历程和贡献都更为广泛和复杂。
近代科学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众多的变革和机遇,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2.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
1.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2.近代思想解放与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发展的关系
(1)近代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①文艺复兴中的思想解放,推动了天文学革命和牛顿力学的建立,近代科学兴起和发展。
②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达尔文的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提供了直接的物质条件,推动了新的思想解放。
①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②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法国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这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的神学思想,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3.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区别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3)中国传统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科技重理论。
(4)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4.16-18世纪中国和欧洲科技的结局及其原因
生物进化论补充材料
斯宾塞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的哲学家、社会学家。
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之前,斯宾塞已形成普遍进化的思想。
另外,他也从马尔萨斯那里接受了生存斗争的观念。
1851年,斯宾塞发表《社会静力学》,引起知识界的注意。
此后,他完成了10卷本的《综合哲学》的创作。
达尔文《物种起源》问世后,斯宾塞马上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
这种社会哲学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
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
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其学术价值,不能完全否定。
但是这种观点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搬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公开主张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
正是以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理论依据”,早期资本主义才得以“理直气壮”地在各国内部对广大民众施行压榨和掠夺,并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对其他国家和民族发动殖民战争,进行殖民统治,以实现其原始的资本积累。
因为,按照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的“伦理”“强者”可以欺凌和压榨“弱者”;“优秀民族”可以掠夺、统治乃至任意宰割“劣等民族”。
显然,殖民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武器”,正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泛滥,会造成下面的恶果:①为了“强兵”而竞相扩充军备。
②为了“强兵”就必须“富国”,而“富国”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工业化,于是几乎全球所有
国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③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以动物界的“弱肉强食”现象来看待人类社会,是把人类兽性化,其结果只能是人类社会的颓败,而不是真正的进步。
所以,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全球的泛滥,只能导致人类向兽类的退化,甚至是向比兽类更兽类的退化,而绝不可能有利于人类向更美好的生命形态进化。
《天演论》
《天演论》英文书名直译应为《进化论与伦理学》。
作者赫胥黎是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的朋友,也是达尔文学说的忠实拥护者。
《天演论》分导言和正文两个部分,正文是赫胥黎1893年在一次学术讲座上的讲稿,导言是1894年他在讲稿付印前添写的,较正文还长些。
书的前半部分介绍进化论,后半部分讲伦理学。
《天演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生物不是万古不变的,而是不断进化的;进化的原因在于“物竞天择”,“物竞”就是生存竞争,“天择”就是自然选择;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人类,不过人类文明愈发展,适于生存的人们就愈是那些伦理上最优秀的人。
进化论学说的基础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奠定的,赫胥黎坚持并发挥了这一思想。
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东方老大帝国的羸弱暴露无遗。
甲午海战的惨败,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到了危亡的关头。
此时,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
该书问世产生了严复始料未及的巨大社会反响,维新派领袖康有为见此译稿后,发出“眼中未见有此等人”的赞叹,称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
严复选译了部分导言和讲稿的前半部分。
严复翻译此书不尽依原文,而是有选择地意译,甚或借题发挥,因此鲁迅先生说严复“毕竟是做过《天演论》的”。
一个“做”字,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严复翻译此书的良苦用心。
联系甲午战争后国家危亡的状况,严复借《天演论》向国人发出了“与天争胜、图强保种”的呐喊,指出再不变法将循优胜劣败之公例而亡国亡种!《天演论》揭示的这一思想,结合介绍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及西方哲学思想,使当时处于“知识饥荒”时代的中国知识界如获至宝,产生了振聋发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