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讲解学习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
带你认识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多次重要的变革和创新。
本文将带领读者回顾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从中了解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和变革方向。
第一次教育改革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迅速展开。
在这个时期,教育政策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改革的目标是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
课堂教学的核心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96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现代化建设。
在这个时期,教育改革集中在推广“大课间”(即大容量教室)和实行“生产教育”的教育实践中。
这些改革试图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教育的规模,并加强教育与生产的有机结合。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教育改革也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在这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实施了院系调整与专业设置的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教育质量和效益。
同时,初等和中等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课程改革、教材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等。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全面深化的新阶段。
教育改革的核心逐渐由提高教育资源配置向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转变。
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以及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水平。
近年来,我国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改革力度。
特别是2013年实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提出“立德树人”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
此外,我国还推行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等一系列重要的改革措施。
总结一下,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经多个阶段,每一次改革都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同时,推动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未来,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更加注重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需要持续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质,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
(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
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
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三、第三次课程改革(1959~1962)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 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 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教材。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八、来自八次课程改革(2001~)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了安排,并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1964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可 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五、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实 行草案突出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54年,根据颁布的学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人民教 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完成,并于同年秋季发行。
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对这套教材内容作了精简。 1953~1958年,教育部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 语。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重要考点八:新课程改革
【考点1】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
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1953—1957年的第二次课程改革。
根据教学计划,教育部于1956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1957—1963年的第三次课程改革。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重视学科与育人的作用;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
1964—1976年的第四次课程改革。
全国进入混乱状态,全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1978—1980年的第五次课程改革。
以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修订颁发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
1986—1996年的第七次课程改革。
这一时期的课改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在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确立了“一纲多本”的课程改革方略;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敢于突破以往课程改革中的诸多禁区。
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评价等方面。
八次课程改革历程PPT课件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 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 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 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18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 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 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 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 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 力培养。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 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 完毕。
2001年,颁发《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 [2001]21号)。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 教基[2001]17号)。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23
1、五十年代特别是解放初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大众教 育和工农教育。
20
第七次:1992--1998年。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1994年,国 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 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法》正式颁发。在此期间,国家教委正式颁发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 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整体设 计。课程结构由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组成,还留 有地方课程。
2.60年代至90年代,重新回到具有中国传统的“精英教育” 。
3.第八次课程改革出现新的动向:素质教育为基本取向的 课程改革。
规模最大的2次:学习苏联教育学,形成新中国教育模式。 最近一次:概念重建(从教育思想和课程范式转型的角度说 ,是第二次)——钟启泉:要进行“新一轮强有力的概念重 建运动。”
1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1964春节座谈会上,“学制可以缩短”,“现在课程 多,害死人”,“现在的考试,用对付敌人的办法,…… 我很不赞成,要完全改变”, 1965年底,毛泽东更是把对 教育的抨击扩大到整个教育制度: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 我很怀疑。从小学到大学,一共十六七年,20多年看不见 稻、梁、菽、麦、黍、稷,看不见工人这样做工,看不见 农民这样种田,看不见商品是这样交换的,身体也搞坏了, 真是害死人。” 这一时期的课改出现了新的动向:首次提出设置选修 课;实行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重视地 方教材、乡土教材的编写,但政治挂帅,教育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沦为为阶级斗争服务。
2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 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 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模仿 前苏联的痕迹明显。
7
了建国初期确立的单一的、整齐划一的、所有课程均为必 修的课程结构模式。其四,在课程政策方面,“教育革命” 其四, 其四 时期通过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给了地方一定的课程权限, 有助于照顾不同地方的差异和提高地方参与课程改革的热 情。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在新中国首度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结合的教科 书制度。这些改革无疑是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第一,过多的生产劳动和浅薄的强调教 育与实际的结合,冲击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学生的 身心健康,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二,课程改革受到领袖人物个人意志的直接影响, 使课程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性极差。
6
1963年5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重 新确立了各学科的性质、任务和基本的教学内容,强调 “双基”的掌握和训练,再次复归统一的教学大纲。 1964年前后,“教育革命”的宣传与实践波澜再起。 这次课改的成绩:首先,它正视1954年在初中取消外 首先, 首先 语课程的不足,在初中重新开设外语课程,使中小学的课 程体系复归完整;其次,在经历了“教育革命”的冲击之 其次, 其次 后,重新确立了建国以来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掌握的传统,强调语文、数学、外语等工具课程的学习和 教学要求的提高,以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需要,在 课程内容方面致力于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其三,在课程结 其三, 其三 构和制度方面,它首次在中小学课程中设置选修课,打破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
(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
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
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的历程第一次:(1949——1952)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
第二次:(1953——1957)削减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发行了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对理论性有所加强,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第四次:(1966——1976)文革,学校课程和教学历经了一场灾难。
第五次:(1977——1985)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第七次:(1992——2000)突出了以德育为首,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第一次将活动与学科并列为两类课程。
第八次课程改革:根本任务: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主要任务: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
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核心任务:是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务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尤其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核心的任务。
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最终目标是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条件,改变培养出来的人能够比传统方式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以下将回顾我国课程改革历史。
首次课程改革是在1978年,这一年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开始。
当时,教育界面临的重大任务是推进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调整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的课程建设关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同时倡导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初步实施这一改革后,我国教育水平显著提高。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1990年代进行了第二次课程改革。
这一次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
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注重知识的质量和深度,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这一改革也引入了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提供更多工具和资源。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教育界逐渐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质疑。
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我国展开了第三次课程改革,旨在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这次的改革关注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界加强了课程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体验。
同时,新的课程改革也推动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需求的变化,我国的教育体制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国进行了第四次课程改革。
这一次改革主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信息素养。
新的课程改革注重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发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的更紧密合作,扩大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潜力。
总的来说,我国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每一次改革都试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再到现在注重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素养,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
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和数学。
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第六次课程改革(2010年)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创新创业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七次课程改革(201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育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第一章_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5、1977—1980年:第五次课程改革 第二,为配合教学计划草案,教育部颁 布了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5、1977—1980年:第五次课程改革 第三,重建人教社,组织“中小学教材 编写工作会议”。 1978年集中编写第五套全国通用的十年 制中小学教材,于1978年秋开始在全国 使用。
①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中小学课程体系, 但模仿前苏联的痕迹仍很深; ②课程变动过于频繁,教材又跟不上需要, 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 ③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 课程设臵不尽合理。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3、1957—1963年:第三次课程改革 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 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 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 劳动者”。
4、1964—1976年:第四次课程改革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国进入 混乱状态,全国没有了统一的教育方针, 没有了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 科书,有的只是各地自编的生活式教材, 生活、社会、革命构成了全部的课程。 。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5、1977—1980年:第五次课程改革 1976年,粉碎四人帮,1977年教育战 线开始拨乱反正。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 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为起点, 开始了课程领域内的拨乱反正。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5、1977—1980年:第五次课程改革 第一,《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规定:中 小 学 学 制 十 年 , 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78年颁布修订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 作条例(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小学暂行 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对课程设臵进行 了原则性说明。
课改十年回顾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
2004年 海南、广东、山东、宁夏四省区
2005年 江苏 2006年 福建、浙江、安徽、天津、辽宁 2007年 北京、黑龙江、 吉林、陕西、湖南 2008年 江西、山西、河南、新疆(新疆兵团) 2010年 将全部进入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回顾
此次课程改革的进程:
第一阶段: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1998年) 第二阶段: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验准备 阶段(1999-2001年7月)
第三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实验与高中新课程方
案形成阶段(2001年7月—2004年) 第四阶段:义务教育课程反思、全面推广与高中 第五阶段:课改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7年—)
丰富了课程的类型和内容
由过去中小学单一的必修课、单一的学科课程 的这种体制,发展到今天的学科课程、综合课 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各类选修课以及技术类 的课程等等,现在世界发达国家,国际上那些 领先国家的学校中,应该有的这些课程类型以 及课程内容,在我们学校的课程方案当中,都 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良性需求,就是学科课 和必修课,非常单一,而且我们延用了一些课 程的概念术语,都跟国际上有很大的距离。
谢谢大家!
2005年关于课程改革的学术论争
新闻媒体、民间会议、网络上的讨论沸沸扬 扬 教育理论界的学术争论(王策三、钟启泉, 新课程的理论基础,素质教育) 一些课程标准受到质疑(语文、科学、物理) 高中课改进程减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义务教育新课程
42个实验区 0.5%-1% 570个实验区 18%-20% 1642个实验区 40%-50% 2576个实验区 70%-90% 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我国的课程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持续不断地推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将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进行回顾。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课程改革开始从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迈出新的步伐。
在解放前,中国受到殖民主义封建思想的束缚,教育发展滞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迫切需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进行了系统的课程改革。
这一阶段的改革主要侧重于解放思想、批判封建主义教育,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劳动者。
二、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主要目标是适应市场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这一阶段的改革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方面做出了尝试。
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模式。
三、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21世纪初,我国进一步推动了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
这一阶段的改革着重强调实践教育和跨学科学习,推动学校减负,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此外,我国也加强了对教师培养的重视,提高教师素质,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当前的课程改革当前,我国正致力于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育内容方面,课程改革主要是减少课程负担,优化课程设置,开展跨学科学习和选修课程。
在教学方法上,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
此外,我国还推行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我国的课程改革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符合国情的课程改革体系。
这一体系不断完善,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我们相信我国的课程改革一定会不断推进,为培养更多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提供持续的支持。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历次课程改革
历次课程改革自从我国实行教育制度以来,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回顾我国历次课程改革的进程,并分析每次改革的影响和成果。
一、初期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我国实行了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这种课程形式综合了各学科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初期课程改革暴露出教学过程单一、缺乏实际应用等问题。
二、课程管理中心改革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深化改革。
在课程改革方面,成立了国家课程管理中心,加强对课程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这一改革措施使得课程的体系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然而,由于改革推行时间短暂,对教育主体和教育教学过程的调整不够到位,这次改革暴露出了实施难度大、教材教法矛盾等问题。
三、素质教育导入到了1990年代,中国教育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展开。
这次改革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倡导学科整合,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学科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然而,由于教材和评价方式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制约,一些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上遇到了困难。
四、终身学习理念的引入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开始引入终身学习理念,使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育系统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了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此外,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源共享。
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展望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我国的课程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落实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自主个性学习---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泉港区南埔中心小学:林惠仙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借此机会与大家交流学习。
但我非名师、大师之辈,所以水平有限,希望大家多多包容与指导。
同时,我也真诚希望接下来的交流学习或多或少能给大家的教学带来几点启迪与思考。
老师们,当我接受这个任务时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今天,我到底要与大家谈些什么,如何谈?为此,久久难以定夺。
凑巧恰逢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十年之际教育部颁布新课程标准。
我想就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重回这十年的历程。
因为这十年我们是真正与新课程一起走过,一起成长的。
所以,今日我的讲座主题就是—《“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
分为三部分:第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念等方面解读;第二、新课标修订说明;第三、实施教学几点建议。
希望大家结合这十年来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重新审视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目标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念解读过渡语:老师们,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性质的认识,大家有普遍的共识它是一门基础性,工具性极强的基础学科。
它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医学、航空、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尤其,20世纪中叶它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从而引起全世界各国的重视。
那小学数学作为基础的基础,我们的培养重点应放在哪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是否有反思过我们的教学到底应给予学生什么呢?我国此次基础教育改革提出大背景是什么?它的改革目标、任务又是什么呢?当前,国际数学课程改革大趋势是怎样的?国际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数学课程发展的主要趋势:──大众数学的兴起。
面向全体学生,建立大众数学。
注意提高人的素质,更多地考虑满足未来日常生活和就业的需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注意学生个性、兴趣、能力的差异,实行区别化的课程与教学。
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
基础教育“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八次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专门领域和热门话题。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拐点上,对“八次课改”的历史轨迹与研究脉络做一番回顾,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前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其研究的未来发展。
一、历史轨迹在新中国60余年的历程中,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与之相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经历了不同的历程,其大致路径及其重要细节如下。
第一次课改(1949-1952):改革旧制度,统一新政策,建立新课程新中国成立前夕,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其《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提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据此,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各科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对旧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根本改革。
例如,中学取消了旧中国规定的“党义”、“公民”、“军训”等科目,设置了“革命常识”、“共同纲领”、“时事政策”等学科,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0年9月,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出版会议,确定了全国统一供应中小学教材的方针。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普通中学的宗旨和教育目标,并通过了《中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以及中学政治等7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草案。
1951年8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及师范教育会议,通过了《小学暂行规程》(1952年3月颁布,明确小学学制为5年,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和音乐课程,四、五年级增设自然、历史和地理),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小学教学计划》。
1951年10月,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学制做出了新的规定。
其中,小学部分缩短了修业年限,改“四·二”学制为“五年一贯制”,入学年龄为7岁;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中国课改回顾
中国课改回顾一、课改之前的教育状况咱都知道,以前的教育啊,那可有点古板。
就拿上课来说吧,基本上就是老师在讲台上拼命讲,学生在下面拼命记笔记。
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大多就是按照课本按部就班地来。
学生们呢,学习的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感觉就像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且评价学生的好坏基本上就是看考试成绩,分数几乎决定了一切,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压力特别大,只知道埋头苦读,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可能就没那么强了。
二、课改的启动后来啊,大家都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于是就开始了课程改革。
这就像是一场教育界的大变革。
改革之初呢,就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
比如说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看成绩啦。
这时候,教学方法就开始变得多样化起来。
老师们也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像小组讨论啊,探究式学习啊,都慢慢走进了课堂。
课程的设置也更加丰富了,不再是以前那种单调的几门课,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
三、课改中的困难与挑战不过呢,这课改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首先就是老师的观念转变很难。
很多老师教了一辈子书,都是按照老方法来的,突然要改变,真的很不适应。
而且新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和更多的精力投入,这对老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再就是家长方面,有些家长只认成绩,看到孩子成绩稍微有点波动就开始担心,对课改的一些新举措不理解,觉得还是老方法靠谱。
还有就是教学资源的问题,像一些农村地区或者偏远地区,硬件设施跟不上,想开展新的教学活动也很困难。
四、课改取得的成果但是呢,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课改还是取得了不少成果的。
现在的课堂啊,真的比以前活跃多了。
学生们不再是闷头听讲,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且现在的评价体系也更加多元化了,除了成绩之外,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被重视起来。
课程也更加贴近生活实际,学生学的东西不再是纸上谈兵,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六、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5)
1981年,教育部对《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的小 学部分作了修改,调整了教学时间和课程设置,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 德课”,恢复地理和历史课,增设了劳动课,外语课改为有条件的学校在四、 五年级开设。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八、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
57.4 60
50
44.6
百分比%
40 32.932.4
30
校长
19.7
教师
20
8.4
10
0.6 2.5 0.6 0.8
0 太重 比较重 尚可 不太重 不重
图1:校长和教师对高中生学习负担的看法
我国课程改革历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一、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1952)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1941年制定的《六年制中学 各科课程标准草案》为蓝本,进行中学课程修改并实施。
1950年,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中等学校暂行校历》。 1951年8月,政务院颁布改革学制令,重新规定中小学学制,实行小 学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 三年。 1952年教育部又颁发《四、二旧制小学暂行教育计划》。 1952年中央核准,公布了《小学暂行规程》、《中学暂行规程》,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小学的性质、 任务及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原则或教材等,初步奠定了新 中国中小学课程的框架。
198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这个教学 计划规定,从高中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并将劳动技术教育列入正式课程。这 个计划首次提出分科性选修,分为侧重于文科、理科的两类教学计划,高二 分流。从此时起,开始形成高中文、理分流的办学模式。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七、第七次课程改革(1986~2000)
1961年起陆续出版发行,供试验10年制的学校选用。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四、第四次课程改革(1963~1964)
1963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和
《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
《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
(草案)》,对文化课、政治课和生产知识课程,对生产劳动和假期,都作
1984年教育部提出了“关于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的安排意 见”,并分别颁发了《全日制六年制城市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和《全日 制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城市小学和农村小学的数学、外 语、自然常识、劳动课程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六、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1985)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义务教育法》,规定全国分期分批普及义 务教育。
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 (试行草案)》。
1992年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将“教学计划”更名 为“课程计划”。这个课程计划第一次将小学和初级中学的课程统一设计, 并且根据各学校学制的不同情况,将课程计划中的课程表分为“六三制”和 “五四制”两种。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为两大类:学科类和活动类,课 程表中还留有空间让地方安排课程。
了安排,并确立了以“双基”为重点的课程模式。
1964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中小学教育的“春节讲话”,提出“学制可 以缩短”,“课程可以砍掉一半”。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五、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1980)
1978年,教育战线拨乱反正。教育部制定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 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中小学实行十年制,小学五年,中学五年。这个实 行草案突出了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改革。
1954年,根据颁布的学制、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有关规定,人民教 育出版社开始编写新的中小学教材,1956年完成,并于同年秋季发行。
1957年,根据教育部指示,对这套教材内容作了精简。 1953~1958年,教育部每年都要颁发一个新学年的教学计划,根据 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对课程做一些调整,变动最多的是政治和外 语。
40 35 30 25 20 13.5 15 10 5 0
不到1小时
36.2 1~4小时
26.3 15.5 8.6
4~8小时 8小时以上 没有时间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七、第七次课程改革(1986~2000)
由于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从原有的中学课程体系中分离出来。 高中课程结构需要进行调整。 1990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一个《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 作为新普通高中教学计划颁发前的过渡性教学计划。 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同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相衔接的《全日制普通 高中课程计划(试验稿)》。从1997年秋委季开始在天津、江西、山西进 行试验。 2000年1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加快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对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 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试验修订 稿)》,并在全国10多个省试验。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三、第三次课程改革(1959~1962)
1959年5月17日,中共中央转发了教育部党组《关于编写普通中小学 和师范学校教材的意见》。教育部决定重新编写中小通用教材。
1960年下半年开始,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缩短学制、提高程度的指示 精神,编写10年制中小教材。
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八次课程改革 二、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1958)
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国民经济“一五”计划。毛泽东主席主持中央政 治局会议讨论教育工作,决定抽调大批干部编写教材,成立语文和历史两个 教学问题委员会,分别研究语文、历史教学和教材的编写方向和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