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案例汇总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情景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情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问题情景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情景创设的方式,将抽象难解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有效问题情景创设案例。
1.购物问题小明去超市买水果,他给了售货员10元,买了一斤苹果和一斤香蕉。
如果一斤苹果3元,一斤香蕉2元,小明还剩下多少钱?这个问题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得出结果,既练习了加减法,又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比较问题小华和小明都参加了100米比赛,小华跑了10秒,小明跑了12秒。
请问小明比小华慢了多少秒?这个问题情景创设通过设置参赛比赛和比较跑步时间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运算和比较,培养了学生对数值大小的概念和比较能力。
3.物品分组问题小红和小绿一共有8个苹果,他们要平分这些苹果,应该每个人分几个?这个问题情景创设通过将苹果的数量固定为8个,让小红和小绿进行数学运算,培养他们的公平分配意识和分数概念。
4.商场打折问题商场在圣诞节期间举行了打折活动,一件原价100元的衣服打7折,小明要买一件这样的衣服,需要付多少钱?这个问题情景创设通过设置购物打折的场景,让学生进行百分比的计算和折扣计算,培养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手表时间问题现在是上午9点钟,小明妈妈告诉他,上学时间还有20分钟,请问小明还有多少时间?通过以上的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景创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情境创设案例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情境创设案例分析案例1:在数学课堂上,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利用小白兔和大灰狼的故事穿插教学。
教师充当大灰狼,学生扮演小白兔。
只要小白兔计算准确,大灰狼就可以让小白兔回家,计算错误大灰狼就要实施惩罚。
为了加强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带上大灰狼的头饰、模仿大灰狼的语气、运用一些夸张的动作,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达到了在游戏中学习的目的。
一个刚刚从幼儿园升级为小学生的孩子,对于很多事情都不理解。
他们喜欢教师的肯定,知道教师表扬的事情就是正确的。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加以肯定。
当然,教师的表扬需要掌握好一定的度,对于学生的错误,教师也要适当地提醒,并多加运用鼓励性的语言。
例如:“虽然这次有一点点的小错误,但是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改正的,并且会很出色的完成任务。
”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意识到错误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自信,保证学生逐渐进步。
教学中抓住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教师点燃,只要教师的方法应用得当。
案例2:在学习“七巧板”时,教师可以课前准备一个“藏宝图”,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拼七巧板,谁拼的形状越多、谁就可以打开“藏宝图”的一角,这样课堂上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拼摆,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打开了“藏宝图”,最终得到了奖励。
教师可设置一些具有奖励言语的粘贴等等。
针对低年级学生展开的教学一定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
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为以后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案例3:在讲“比多少”时,为让一年级的学生初步认识“同样多”、“多”、“少”的含义,笔者创设“小猪请客”的故事情境:小猪请来了小兔,为每只小兔都准备了一只胡萝卜。
“现在每只小兔都得到了一只胡萝卜,最后胡萝卜没有剩余、小兔也没有剩余,我们说胡萝卜和小兔一样多。
小兔为小熊准备了好吃的蜂蜜,它发给每只小熊一罐蜂蜜,结果还剩一罐,我们就说蜂蜜比小熊多,小熊比蜂蜜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一、引言情境创设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趣和生动的环境,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实用性。
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被广泛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情境创设案例。
二、情境创设案例1. 店铺清单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能够计算简单的货币运算。
情境创设:教师将一家店铺的清单贴在黑板上,清单上列出了各种商品的名称和价格。
教师扮演店主的角色,学生扮演顾客的角色。
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可以根据清单上的价格自由选择商品,但是需要计算好支付的金额。
学生可以用自己的“零钱”购买商品,教学通过模拟购物的场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2. 小动物比赛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几何形状认知能力,学会用几何形状描述物体。
情境创设:教师将教室桌子上的一些几何形状放置在地上,如圆球、长方体等。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用这些几何形状拼凑出自己所选择的动物形状。
比赛开始后,每个小组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其他同学,其他同学可以猜出所拼凑出的动物形状。
通过这个情境创设的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几何形状的认识。
3. 游乐园排队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据统计能力,学会用图表展示和分析数据。
情境创设:教师告诉学生他们将去一家游乐园游玩,但是这个游乐园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排队等候。
教师给出每个项目的等候时间,学生将这些数据统计下来,并且用柱状图来展示这些数据。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项目,统计和展示该项目的等候时间。
学生将整个游乐园的等候时间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出等候时间最短和最长的项目。
通过这个情境创设的活动,学生可以提升数据统计和图表分析的能力。
三、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是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的例子:1. 购物情景:在学习货币和计算金额时,可以设计一个购物情景,让学生扮演顾客或者店员的角色。
学生可以用货币进行购物,并计算金额。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可以实际操作,深入理解货币和金额的概念。
2. 分组情景:在学习分数和分数的加减时,可以设计一个分组情景,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班级中有30个学生,老师要将他们分成3组,每组应该有多少人?学生可以通过具体操作,理解分数和分数的加减。
3. 量的比较情景:在学习长度、重量和容量的比较时,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比较。
让学生拿不同长度的绳子进行比较,比较不同重量的物体的重量,比较不同容量的容器的容量。
通过这样的情景创设,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的量的大小关系。
4. 时钟情景:在学习时间的概念和读时的基本技能时,可以设计一个时钟情景。
老师可以用一个大型时钟模型,让学生观察并读出不同的时间。
学生也可以自己制作一个小型时钟,并进行模拟读时的操作。
通过时钟情景创设,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时间的概念和读时的技能。
5. 游戏情景:在学习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时,可以设计一些数字游戏。
老师可以出示一组数字卡片,让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学生也可以进行数字猜大小的游戏,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判断谁的数字更大。
通过游戏情景创设,学生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通过以上的情景创设,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在设计情景时,应注意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主动学习。
在情景创设过程中,可以结合多种教学资源,如教具、图片、实物等,以加强学生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希望以上的例子可以给教师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创设情景提供一些借鉴。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方法。
下面我将以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的方法和意义。
一、例子一:用物品模拟数学概念在教学整数加法时,可以使用物品来模拟正数和负数的运算。
可以拿出一堆小石子,认为它们代表正数,然后再拿出一个红色的石子,认为它代表负数。
通过让学生模拟加法运算,比如拿走三个石子(相当于减去三个正数),再加上一个红色石子(相当于加上一个负数),最后统计剩下的石子数量,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运算的实际意义和结果。
这种情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二、例子二:用游戏引入几何概念在教学平行线和垂直线时,可以通过游戏来引入这些几何概念。
可以设置一个迷宫游戏,要求学生从迷宫的起点走到终点,但是只能沿着平行线和垂直线走。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亲自体验平行线和垂直线的特性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解题能力。
这样的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几何知识,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例子三:用实际生活问题引入数学方法在教学面积和体积时,可以引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
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小花坛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它的面积是某个固定的数值,然后让学生根据给定的面积计算出合适的尺寸。
这样的情景创设可以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四、例子四:用图表展示数学关系在教学数据统计时,可以使用图表来展示数学关系。
可以使用柱状图来展示不同水果的销售数量,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图表中的数据。
这样的情景创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图表阅读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情景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情景创设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有效问题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设计情景,提出有效问题,是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之一。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情景创设,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
情景一:小明的生日蛋糕小明今年7岁了,他的生日即将到来,妈妈准备给他买一个特别的生日蛋糕。
妈妈想知道小明最喜欢的数字,于是问他:“小明,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多少呢?”小明想了想回答说:“我最喜欢的数字是12,因为12是我的生日。
”在这个情景中,老师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1. 你们知道小明为什么喜欢数字12吗?2. 你们觉得小明的生日是哪一天呢?3. 如果小明的生日在一年中的第几天,能用什么方法来算出来呢?4. 如果小明的生日在星期几,又该如何计算呢?5. 如果不是12岁生日的话,用什么数字代替12才会更符合生日呢?通过这个情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小明为什么喜欢数字12,让学生了解到“12”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小红的生日马上到了,她收到了一些生日礼物,其中有一款拼图。
小红很喜欢这个拼图,但是她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块拼图,于是她想与妈妈一起数数。
在这个情景中,老师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1. 小红能不能自己数出这个拼图一共有多少块呢?2. 如果小红数数的方法不够快,有没有更快的数数方法呢?3. 如果现在有一块拼图消失了,小红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拼图的数量呢?4. 如果把拼图分成几组,每组数一遍,结果会不会更快呢?5. 如果把拼图按照形状、颜色进行分类,就可以更快地数出拼图的数量吗?情景三:小华家的菜市场小华妈妈带她去菜市场买菜。
小华看到了一些水果,包括苹果、香蕉和橙子。
小华妈妈说,她准备给小华买10个水果,但是具体买几个苹果、几个香蕉、几个橙子,要让小华来决定。
在这个情景中,老师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1. 小华能不能自己计算出来,要买几个苹果、几个香蕉、几个橙子呢?2. 如果现在有一些水果被卖完了,小华能用什么方法来确认还需要买几个呢?3. 如果小华妈妈改变了计划,不再准备给小华买10个水果了,小华又该如何调整计划呢?4. 如果小华能够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要买的水果数量,会不会更方便呢?5. 如果小华将水果按照颜色或者大小来分类,再进行计算,会不会更便捷呢?通过以上情景的设计,我们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的设计至关重要。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模式的不断改革,教师们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情境创设的实践。
一、实践案例一: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来创设学习情境。
通过使用数学教具、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在教学中,我曾利用彩色的小球来讲解数学中的加法和减法,这些小球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过程。
教师还可以利用校园、家庭等真实的情境来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在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上测量不同形状的运动场地,让他们亲自体验测量的过程,从而深入理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游戏化教学是当前教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通过创设情境来设计各种数学游戏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一种常见的游戏化教学方式是利用数学题目设置不同的关卡,学生需要通过解题来“闯关”,从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在数学课堂中,我曾设计了一个“数学挑战赛”的活动。
在这个活动中,我分别布置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题目,学生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题目,并在每个关卡中获得相应的奖励。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们在竞争中不仅能增强数学运算能力,还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三、实践案例三:情境创设与角色扮演结合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举个例子,当学习解方程时,可以设计一个情境:某个小偷从商店偷走了一些商品,经过一番抓捕,警察将小偷逮捕归案,但商店老板却不知道被偷了多少商品。
学生们可以分成小组,扮演警察、商店老板、小偷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既能深入理解数学内容,又能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场景或真实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参与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进行情境创设的具体案例。
1. 足球比赛计分情境:引导学生以足球比赛的形式进行数学计分。
让学生分组,每个小组代表一个足球队,用小球代表比分,比如红队得一分,就往红队一边放一个小球。
目的:通过足球比赛的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数学计分的概念,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超市购物情境:搭建一个小超市场景,准备一些小型商品,学生可以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结账。
目的:通过超市购物的情境,学生可以理解货币的概念,学习计算购物总价、找零和计算利润等实际应用问题。
3. 学校野餐情境:组织学生进行学校野餐,每个学生要准备一份食物。
老师提供一些原材料,学生需要计算出自己准备的食物所需的材料数量。
目的:通过学校野餐的情境,学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比例,计算食材量,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4. 搭积木情境:让学生利用积木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或形状,然后要求他们计算出所用积木的数量和总面积。
目的:通过搭积木的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几何形状和计数的概念,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
5. 世界地图情境:在教室中张贴一张世界地图,让学生选取一个国家或地区,查找相关信息并制作海报展示。
目的:通过制作海报的情境,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面积、语言等信息,学习使用图表和统计数据。
6. 旅行预算情境: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假设要去一个城市旅行,他们需要计算出旅行所需的费用,并制定旅行预算。
目的:通过旅行预算的情境,学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计算旅行费用、预算和时间等问题,培养他们的经济观念和计划能力。
通过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真实场景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将更加深入和实际,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小学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有效的情景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下面我们就以一些实际的情景创设为例,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情景创设。
例一:玩游戏学习数字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字概念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环。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的概念,老师可以进行一场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字。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数字和相对应的物品数量。
然后,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分发一些卡片。
接着,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学生需要迅速找出和这个数字相对应的卡片。
这样一来,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不仅能够巩固数字概念,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集体协作能力。
例二: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应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是贯穿于生活的,因此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和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情景创设,让学生在实际中学习数学知识。
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或者附近的超市,让学生进行数学小调查。
统计校园内各类植物的数量、测量超市内商品的价格和重量等等。
通过这些实际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例三:数学运算与游戏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运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数学运算往往是一件枯燥的事情。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将数学运算和游戏结合的情景创设。
老师可以用一副扑克牌,利用扑克牌的大小和花色进行数学运算。
将黑桃视为加法、红桃视为减法、梅花视为乘法、方块视为除法,然后出示一张扑克牌,学生需要根据这张扑克牌上的数字和花色进行相应的数学运算。
这样一来,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运算,既能够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又能够增强他们的趣味性。
例四:图形与手工制作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图形的特点,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图形与手工制作结合的情景创设。
老师可以以折纸为例,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来学习各种图形的特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情境创设案例。
1. 购物结账在教授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设计一种情境:学生们扮演顾客,老师扮演售货员,通过购物结账的过程来进行加减法的练习。
学生们需要选择商品,并计算出总价,然后准备支付。
老师会告诉学生们需要支付多少钱,并帮助他们找零。
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学生们可以将抽象的加减法与现实生活中的购物行为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理解能力。
3. 微积分中的变化率在教授微积分中的变化率概念时,可以设计一种情境:学生们扮演运动员,老师扮演教练,教练要求学生们跑一段距离,并记录下每个时间点的位置。
学生们需要计算出每个时间点的速度(即位置的变化率),并绘制速度-时间图。
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学生们可以将抽象的变化率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运动行为联系起来,提高对微积分的理解。
4. 转化单位在教授单位转换的时候,可以设计一种情境:学生们扮演建筑工人,老师扮演设计师,设计师给学生们发放了一张建筑图纸,需要学生们根据图纸上的尺寸要求购买建筑材料。
学生们需要将图纸上的尺寸转换成具体的单位长度,并前往商店购买材料。
通过这种情境创设,学生们可以将抽象的单位转换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购物行为联系起来,提高对单位转换的理解。
通过以上的情境创设,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教师在设计情境创设时应注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尽可能让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案例系列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案例系列教学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中创造一个有情境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主动探索和构建数学知识。
下面是我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系列情境创设案例:案例一:购物计算情境设置:在一个小超市,学生们需要购买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
任务:每个学生分别拥有一定金额的零花钱,他们需要根据所拥有的金额和商品价格进行购物,并计算出剩余的零花钱。
学生操作:学生们根据商品的价格,选择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并计算出所需支付金额和剩余的零花钱。
案例二:田地分割情境设置:在一个农田中,需要将田地按照一定比例分割成几个小块。
任务:学生们需要根据田地面积和比例计算出每个小块田地的面积。
学生操作:学生们可以使用图纸模拟田地的形状和面积,根据比例计算出每个小块田地的面积。
案例三:设计平面图情境设置:学校要建设一个新的操场,学生们需要设计操场的平面图。
任务:学生们需要根据给定的操场面积和要求设计操场的平面图,并计算出每个设施的面积。
学生操作:学生们可以使用纸和尺子进行平面图的绘制,根据面积要求计算出每个设施的面积。
案例四:制作比例尺情境设置:学生们需要制作一个可用于测量地图距离的比例尺。
任务:学生们需要根据比例尺的要求计算出比例尺的长度,并制作出比例尺。
学生操作:学生们可以使用尺子和纸进行实际测量和绘制,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比例尺。
案例五:飞行任务情境设置:学生们扮演飞行员,在一次飞行任务中需要根据速度和时间计算飞行的里程。
任务:学生们需要根据给定的速度和飞行时间计算出飞行的里程。
学生操作:学生们根据公式距离=速度×时间进行计算,并得出最后的飞行里程。
通过这些情境创设,学生们可以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且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情境创设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使学习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5篇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5篇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情境创设的研究课题的研究意义:(1)从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长期以来,我国小学数学过分强调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和系统性,教学内容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现实,课堂上教师教、学生学,以教师为主,以教材为主的满堂灌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是在抽象的数学世界与儿童的现实生活中构建一种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必然要回归到现实生活的意识。
创设情境在这方面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从情境创设的特性作用来看:本课题主要探究的是如何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及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出丰富的教学情境,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超越狭隘的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学习内容,让数学课“活”起来。
这也是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的。
我认为:过去数学课堂中知识呈现方式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课堂显得毫无生气,作为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之一创设情境,给小学数学课堂带了积极的影响。
情境作为课堂知识的载体,本身就是为数学学习服务的,然而对情境的创设不乏有教师对它非理性的热捧。
我们要正确认识情境创设对教学内容、学生发展等带来的影响,合理创设有效的情境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面对丰富的新课程资源,更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从而搭建知识桥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创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创建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例子,来说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情景创设。
例1:购物情景创设在教学加减法时,可以利用购物情景来进行情景创设。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商品图片或者玩具模型,然后让学生扮演购物员和顾客的角色,模拟真实的购物情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购物结账。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虚拟的钱,然后让他们选择商品购买,并通过计算找零的方式来加强他们的计算能力。
例2:日常生活情景创设在教学时钟和时间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模拟日常生活情景来进行情景创设。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起床、吃早饭、上学、做作业、吃晚饭、睡觉等各种日常活动,然后要求他们用时钟表示每个活动的时间,并进行计算。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掌握时钟和时间的概念,还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面积和周长的概念时,可以通过建筑情景来进行情景创设。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设计一个小花园或者一个小房子,然后要求他们计算花园的面积和周长,或者房子的地板面积和墙面周长。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掌握面积和周长的概念,还可以在实际情景中应用这些知识。
在教学分数概念时,可以通过食物分配情景来进行情景创设。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糕点或者水果,然后让学生们将这些食物按比例分配给同学。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将学会如何使用分数进行食物的公平分配,并理解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大小比较和推理问题时,可以通过比赛情景来进行情景创设。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体育比赛,然后要求他们用大小比较和推理问题来分析比赛结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体育比赛中,并更好地理解大小比较和推理问题的概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实践研修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的提出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能很快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探求的动机。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对于创设情境理解片面,不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或情境创设不够恰当合理,“生活化”浓而“数学味”淡;只注重形式,不管实效。
那么如何创设合理的数学情境就非常值得研究了。
二、精心组织,扎实有序开展研究自立项以来,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搜集各方面资料,讨论完成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并对课题方案进行了解读,启动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
确保了课题研究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扎扎实实进行。
自课题研究实施以来,我校课题组成员,针对三到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边实施,边反思。
对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类别、创设方法、及情境创设合理性的展开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课题组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把公开课作为研究课题的主要途径,全体课题组成员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都先后展示了自己的课题研究课。
并积极进行了反思和交流。
每位课题组成员,都撰写研究论文、教学札记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
研究工作开展的扎实有序,取得了一定成果。
三、研究中发现情境教学应遵循以下几个的原则:A、真实性,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本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真实情感和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因此,如果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要求学习和应用的情境具有真实性。
B、实效性,一个短小的故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一次操作、一次实践活动、一次小比赛甚至开门见山的做几道数学题等都会激发兴趣,唤起他们的参与情感,激活他们的思维,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学习,而不是为营造表面的情景而“作秀”或非得讲故事、买东西不可。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是一些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境的例子。
1. 商场购物:学生可以扮演购物者的角色,给定一些商品的价格和数量,让学生计算总金额并找零的问题。
例如:“小明去商场购买一双鞋子,价格是200元,他给了500元,需要找他多少钱?”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公交车乘客:学生可以模拟公交车上的乘客,给定一些乘客的上车站和下车站,然后让学生计算每位乘客的乘车距离和票价。
例如:“小红从A站上车,到B站下车,距离是3公里,票价是2元,请问她需要支付多少钱?”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距离和票价的关系,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3. 餐厅就餐:学生可以扮演顾客或者服务员的角色,在餐厅就餐的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的数学计算。
例如:“小明去餐厅吃饭,他点了一份鱼香肉丝,价格是30元,加上服务费和税费,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加法和乘法运算,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消费意识。
4. 数字游戏:学生可以参与一些数字游戏,通过解决问题来竞争得分。
例如:“每个人都得到5个数字卡片,然后根据卡片上的数字,用加法或者减法运算得到一个特定的目标数字,谁能率先得到目标数字就是胜利者。
”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练习运算能力和快速思维,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能力来选择合适的题材和难度,确保问题情境既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够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问题情境的设置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种提供学生实践与探究机会的有效教学方式。
通过建立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可以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1.小明有4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个苹果?
这个问题情境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苹果模型或者画图来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加法运算的概念。
2.一只小鸟从树上掉下来,落地的时间是3秒,它掉下来的速度是多少?
这个问题情境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小鸟掉下来的距离和时间,计算小鸟的掉落速度,从而理解除法运算的概念。
5.小红买了一瓶牛奶,牛奶有500毫升,她每天喝牛奶100毫升,这瓶牛奶可以喝几天?
这个问题情境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牛奶的总量和每天喝牛奶的量,推算出这瓶牛奶可以喝几天,从而掌握除法运算的概念。
7.某个班级有40个学生,其中女生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一半,男生的人数是多少?
这个问题情境可以用于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
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女生人数的一半推算出男生人数,从而掌握乘法运算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学生可以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景创设例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情景创设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下面是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情景创设例子。
1.购物情景:在学习货币和货币兑换的时候,可以创设一个购物情景。
教师可以扮演商店老板的角色,学生扮演顾客的角色,通过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练习用不同面额的货币进行支付和找零的操作,加深他们对货币概念和数学计算的理解。
2.小熊吃蜂蜜:在学习分数的概念和运算时,可以创设一个小熊吃蜂蜜的情景。
教师可以用小熊和蜂蜜图案的卡片,让学生将蜂蜜均匀分配给小熊,通过这个情景,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如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法等。
3.图形建模: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性质时,可以利用实际的物体来创设情景。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积木搭建不同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图形的特点和性质,并掌握相应的术语和概念。
5.计算距离:在学习长度单位和换算时,可以创设一个计算距离的情景。
教师可以拿出测量用的尺子,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通过比较和计算,学生可以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培养他们的测量能力和数学思维。
6.时间管理:在学习时间单位和计算时,可以创设一个时间管理的情景。
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不同的时间任务,如计时赛跑、做练习题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理解时间单位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
通过以上的情景创设,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数学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情景创设的例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习内容,设计更多有针对性的情景创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案例汇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案例汇总(过程性资料三)一、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教师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绿草地,一只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小猴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哄堂大笑。
教师见机引导学生讨论,小猴为什么会感觉颠簸?一生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角。
走起来当然会颠簸。
”教师引导学生再看屏幕:小猴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小猴仍然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
“这个车轮没有角,但走起来为什么还颠簸呢?”教师的提问,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了老师的提问,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二、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计算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②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③半径是2厘米的圆。
④半径是3厘米的圆。
在计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该怎样办呢?圆的面积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我们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情景由教师创设,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去研究,课堂呈现出浓厚的探究氛围。
三、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列出如下一组算式后,我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得数。
①9999×9+9999=?②127×36+127+63×127=?③(100+8)×125=?④98×35=?当学生听老师说出得数后,感到惊奇不已,这时我趁机导入新课: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你就会知道老师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
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急于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别迫切。
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四、复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出示问题:某班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解题前,教师设问:“怎样理解…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 %中的数量关系”一句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整个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放飞场。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教学案例分析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一)案例一:《千克的认识》问题情境的创设:师:同学们请认真看图(教师动画播放大象和蚂蚁拉手腕比赛,比赛刚开始,蚂蚁就败下阵来,全班学生哈哈大笑)师:笑过之后应该有思考,这样的比赛公平吗?生:不公平。
师:为什么?生:它们的力气相差太大,一个属于重量级,一个属于轻量级。
师:你是怎样知道它们谁轻谁重的?生:用眼睛看出来的。
师:你很会观察,还有吗?生:可以用体重计测量出他们的体重,比一比就知道了。
师:你的方法很独到。
见过体重计吗?(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出重量单位——千克。
)(二)案例二《9加几》问题情境的创设:师:春节就快到了,张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
(话音刚落,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后教师的提问,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大家踊跃地举手发言,在学生的诸多回答中,有这样新奇的回答:生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许多树。
生2:我发现了有一位女同学在往卖气球的阿姨那跑,我想她可能是要买些漂亮的气球吧。
生3(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图的右下角有几条白,我想是草地里有毛毛虫吧?针对上述这三种回答,这位教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即时的评价,因为学生这样的回答,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三)反思:1、案例一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精心剪裁,目的明确,结合教学目标选择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成层次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诱导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使得学生集中精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能。
2、案例二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很新颖,但其所提的问题不明确且过于宽泛,使学生摸不到头脑,正是因为这样宽泛的一问,使得她把学生思维引入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
这时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在这样宽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迁移起到了作用,他们会把自己所看到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研究案例汇总
(过程性资料三)
一、例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教师问:“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明汽车的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绿
草地,一只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小猴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哄堂大笑。
教师见机引导学生讨论,小猴为什么会感觉颠簸?一生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角。
走起来当然会颠簸。
”教师引导学生再看屏幕:小猴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小猴仍然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
“这个车轮没有角,但走起来为什么还颠簸呢?”教师的提问,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了老师的提问,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二、在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计算下面四个图形的面积:①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②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③半径是2厘米的圆。
④半径是3厘米的圆。
在计算出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学生提出了下面的问题:圆的面积计算还没有学过,该怎样办呢?圆的面积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我们能否用割补法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来
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情景由教师创设,问题由学生提出,方法由学生去研究,课堂呈现出浓厚的探究氛围。
三、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列出如下一组算式后,我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得数。
①9999×
9+9999=?②127×36+127+63×127=?③(100+8)×
125=?④98×35=?当学生听老师说出得数后,感到惊奇不已,这时我趁机导入新课:学习了这节课之后你就会知道老师是怎样很快算出得数的。
这样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学习兴趣特别浓厚,急于找到方法的心情也特别迫切。
让每个学生都处于惊奇、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四、复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出示问题:某班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男、女生各有多少人?解题前,教师设问:“怎样理解‘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80 %中的数量关系”一句话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整个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的放飞场。
有的说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5/4,有的说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1/5,有的说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1/4,也有的说男生、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
4/9、5/9,还有的说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5……学生从各个角度对其中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教师鼓励学生:“看谁的解法多!”此时,自然会有多种解答方法从学生的笔下涌出。
另外,可以问题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意识,使学生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进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化、步步发展、层层提高。
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太阳能的支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就是这样一个学生生活中的寻常事例,一下子把生活与数学联系起来,使枯燥的数学题变得亲切、灵动起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中,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更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能见度越高,问题激活思维的程度就越好,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
只有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时,学生才能够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真正被激发,如此获得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才有可能被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也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
六、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统计”时,设计这样的情境:1.出示操场上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体育活动的录像;2.老师提问:如果老师在班中组织一次球类比赛,到底哪一类球类比赛最受同学们欢迎呢?请大家讨论一下,帮助老师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3.
讨论并反馈。
指出要了解哪一类球赛最受欢迎,先要了解每一位同学最喜欢的一种球类活动是什么(收集数据),其次要看喜欢每种球类活动的人数有多少,看看哪种球类活动喜欢的人数最多(分类整理)……这样,学生不仅认识了统计过程,而且还培养了统计的观念。
可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必须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数学
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
七、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上课一开始就神秘地问学生:“谁有办法知道校门口草坪的面积?”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分组讨论,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结果应运而生,老师很轻松地引导学生得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教学中设置疑问,不是为了难道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和热情,产生自主探索的内驱力,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
八、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森林里有两只小熊,他们为一件小事争论不休,为什么呢?就为他们手中的巧克力,都说自己的大,对方的小”,这时教师出示两块平行四边形的涂色卡纸,即两块“巧克力”。
问学生:你们能帮助这两只小熊吗?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引发出学生的思考。
怎样才能比较这两块“巧克力”的大小?只有通过计算才能更科学、准确地比较。
诱发学生思考怎样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更进一步渗透通过计算才能科学准确比较的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