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练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期末复习题一、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
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__)(2)险.躁则不能治性(__________)(3)年与时驰.(__________)(4)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诫子书》中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并驱如故.______ ②顾.野有麦场______ ③意.暇甚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练及答案.docx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练一、填空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3)人不知而不愠( )•(4)吾日三省吾身(•)(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非宁•静无以致远()■ (8)年与时驰(•)(9)恐前后受其敌()• 仃0)及其家穿井(•)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1)俄而雪骤(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5)以刀劈狼首()■ (6)身亡所寄,废寝食者(■)3.辨析一词多义。
f 可以为师矣(做)(1)为(为人谋而不忠平(替)⑵其 (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7而改之(他的)「禽兽力变诈几何哉 (助词,的)相委而去 (连词,表顺承,下车引之 (代词,他)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但是)闻之于宋君(代词,指“丁氏穿井得⑶而 温故血知新(连词,表并列) ⑷之一人"一事) 4.古今异义。
(1) 与儿女讲论文义• • (2) 可以为师矣• • (3) 饭疏食,饮水(4)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驰骋)I ).有闻而传Z 者(听说)A.相委而去(舍奔) ■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元方入门不顾B.尊君在不C.思而不学则殆D.其一犬坐于前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Z(按时温习)B.下车引Z(拉)C.国人道之(讲述)D.传不习乎(传授)• • • •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B.左将军王凝Z妻也• • •c.其人舍然大喜,晓Z者亦舍然大喜I).未若柳絮因风起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安静的环境)• •C.学而时习之(按时)D.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 •6.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练习(共七篇,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点汇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论语》十二章【原文】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一、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二、解释加点词语1. 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三、通假字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四、古今异义词语1.学而时习..之时();()。
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Word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蒲松龄《狼》两则,回答问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
欻一狼来,瞰担中肉,似甚涎垂,步亦步,随屠尾行数里。
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
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①取之。
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空。
狼乃止。
屠即径归。
昧爽②往取肉,(a)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
逡巡(b),则死狼也。
仰首(c),见狼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
时狼皮价昂,直③十余金,屠小裕焉。
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注】①蚤:通“早”。
②昧爽:拂晓。
③直:通“值”,价值。
(1)将“审视、遥望、近之”分别填入【乙】文a、b、c三处,正确的顺序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②一狼洞其中________③有屠人货肉归________④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________(3)翻译下列句子。
①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②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缘木求鱼,狼则罹之,亦可笑已!”作者认为【乙】文中狼“可笑”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遥望;近之;审视(2)看,视;名词用作动词,挖洞;卖;暂且(3)①狼也狡猾啊,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②当时狼皮价格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小赚了一笔。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因往晓之________②终日在天中行止________③奈何忧其坏________④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2)与“杞人忧天”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意思相反的成语是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②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
(4)这则寓言嘲讽了什么样的人?如果从积极的方面看待“杞人忧天”,你会做怎样的评价?【答案】(1)告知,开导;行动,活动;为何,为什么;同“释”,解除、消除(2)庸人自扰;高枕无忧(乐天安命)(3)①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②你踩踏着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
(4)嘲讽了一些为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而担心的人。
评价:一些事情虽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还是有可能发生的。
我们要在灾难发生之前,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就去开导他;晓:告知,开导。
②句意为:整天都在空气里活动。
行止:行动,活动;③句意为: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奈何:为何,为什么;④句意为: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也很高兴。
舍:同“释”,解除、消除。
(2)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
本文具有讽刺意义。
可以寻找词典的解释。
庸人自扰,其意思是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从这则寓言中得出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庸人自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 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与练习题精编(一)《论语》十二章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日:每天(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5)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6)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7)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8)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9)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10)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11)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斯:代词,这,指河水(12)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13)博学而笃志..笃志:坚定志向。
笃,坚定(14)切.问而近思切:恳切(15)仁.在其中矣仁:仁德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
3.内容理解。
(1)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做到“人不知而不愠”的益处有: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②宽容对待他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2)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论语》仍然获益匪浅。
请结合文中有关学习态度方面的语句,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示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提醒人们学习要有虚心好学的态度。
我们周围一定存在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一定存在有缺点、有错误的人。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
【优选】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边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 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 于身。
其阴逾⑤ 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 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 衽:席子。
④ 濡(rú):沾湿。
⑤ 逾:通“愈”,更加。
(1)解说以下划线的词。
①徙衽以从阴 ________②其阴逾去 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详尽表此刻: 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
【答案】( 1)挪动;走开(2)这个方法用在白日是奇妙的,而用在夜晚是蠢笨的。
(3)夜晚也跟着树影挪动席子(4)要见机而作,适应变化,不可以够仅凭经验做事,不要固步自封【解析】【解析】( 1)①句意为: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跟着树荫走。
徙:挪动;② 句意为:树影越移越远了:去;走开。
(2)句中要点词语有:是,这;于:在;夕:夜晚。
句意为:这个方法用在白日是奇妙的,而用在夜晚是蠢笨的。
(3)文中郑人“拙”详尽表此刻“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4)此题观察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
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挪动;走开;( 2)这个方法用在白日是奇妙的,而用在夜晚是蠢笨的;②是 / 吾剑之所从坠(3)夜晚也跟着树影挪动席子;(4)答案示例:①状况老是在不停变化,不可以够只用老眼光、老方法去解决新问题,否则就会碰钉子。
② 拘泥执拗,不知变通,是不可以够办成事情的。
③ 客观世界在不停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必然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
【谈论】⑴ 观察对常有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徙能力。
新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
新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ó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1)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_______③孔子观于周庙________④虚则敧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恶有满而不覆者哉!(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_______方面的问题。
【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答案】(1)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以……为乐;优点;参观;空(3)①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②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4)态度;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解析】【分析】(1)本题划分技巧:①句子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②关联词划分;③介词划分:而、以、于等。
①好之者(主语)/不如乐之者(谓语)。
②孔子(主语)/使子路取水试之。
(2)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乐,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善”是一词多义:善良,好,擅长。
“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专项练习七: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人教部编版七上语文期末复习专项练习七: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世说新语》二则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尊君在不 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为: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________ 今义:子女太丘舍去.古义:________ 今义:往、到3.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友人惭.原意为:羞愧,耻辱,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 ____4. 重点实词(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内集:_____________(2)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______________(3)俄而..雪骤.俄而:______________ 骤:______________(4)白雪纷纷何所似.似:______________(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______________ 拟:______________(6)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_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7)陈太丘与友期行..期行:___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___(8)期日中..日中:______________(9)太丘舍.去舍去:______________ 舍:______________(10)相委..而去相:______________ 委:______________(11)下车引.之引:_____________(12)元方入门不顾.顾:______________5. 文言虚词(1)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________(2)公欣然.曰 ______________(3)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4)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5)陈太丘与.友期行 _____________(6)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7)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8)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9)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二、重点句子翻译。
【精品】部编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
【精品】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含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⑤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⑥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B.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公大笑乐C. 可以为师矣为人谋而不忠乎D.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匹夫不可夺志也(2)翻译下列句子。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孔子自述其人生经历时说自己到七十岁时做事才能不随心所欲,不越过法度。
B. “三省吾身”“三人行”的“三省”“三人”分别指“三次进行反省”和“几个人”。
C. 孔子认为在与人交往中即使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要动怒。
D. 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安贫乐道的君子精神。
【答案】(1)A(2)复习学过的知识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3)C【解析】【分析】(1)A都表示承接。
B以……为乐/高兴。
C成为/替。
D志于/志向。
(2)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故:已经过去的(指已经学习过或已经掌握的知识)。
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3)A项错,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B项错,“三”表示约数,很多。
D项错,不是孔子,是颜回具有安贫乐道的君子精神。
故答案为:⑴A;⑵复习学过的知识有新的体会,就可以成为老师了;⑶ C。
初中七年级 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未几,一鹤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
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鹤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一种凶猛的鸟。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狼洞其中洞:洞口B. 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C. 鹊巢其上巢:筑巢D. 集古木上集:停息、聚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3)【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中的鹊是怎样的呢?【答案】(1)A(2)①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②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3)①有情义,乐帮助;②会动脑;③善求助,④懂感恩。
【解析】【分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句子意思,依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依据语境判断字词意思。
A.洞: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
故选A。
(2)①重点词语:变诈:诡诈;止:只是;句意: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②重点词语:谢:致谢。
句意: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3)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故事情节,抓住鹊的行为表现的描写,理解形象,最后体会文章所说明的道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练习题第一篇:咏雪《世说新语.言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的义理。
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骤:急,紧。
欣然:高兴的样子。
然:……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未若:倒不如。
因:凭借。
即:是。
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轶事。
【内容理解】文中哪些地方透露出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参考答案:(1)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2)从“公欣然”和“大笑乐”可以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第1页共49页兴。
【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写谢家小辈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人高雅的生活情趣。
第二篇:陈太丘与友期行《世说新语.方正》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梳理练习 文学与文化常识+文言文知识+古诗文(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梳理练习文学与文化常识一、填空题1.《春》的作者是,著名散文家、、学者,字,江苏扬州人。
其主要作品有散文《》《》等。
2.《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原名,字舍予,北京人,著名作家。
代表作品有《》《》等。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的称号。
3.《观沧海》一诗的作者是,字,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与其子、合称“三曹”。
4.《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其小说代表作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代表作有《》《》等。
5.《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是,原名周树人,字,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代表作有小说集《》《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和杂文集《热风》《坟》《》等。
6.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合称为“ 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名,字,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和家,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并称,与。
二、选择题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里描写了一个“温晴”的冬天。
这篇文章的作者的话剧作品有《龙须沟》《茶馆》等。
B.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李白字太白,杜甫字子美。
C.写景抒情散文《春》,描写了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了春天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D.明代戏曲作家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天净沙”是词牌名。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C.《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当代作家史铁生,他的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等,散文有《我与地坛》《欧游杂记》等。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其二》)【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①,奔入伏焉。
狼自苫②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③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④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⑤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⑥,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⑦能作此谋也!(选自蒲松龄《狼·其三》)【注】①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②苫:用草编的席子。
③顾:但是。
④盈:满。
⑤豕:猪。
⑥移时:过了一段时间。
⑦乌:哪里,怎么。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②顾野有麦场________③股直不能屈________④遂负之以归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屠乃奔倚其下太丘舍去,去后乃至B. 其一犬坐于前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C.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以吹豕之法吹之D.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为人谋而不忠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
(4)【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屠户的机智,请结合两篇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一日/吾日三省吾身B. 贵乎慎始/不义而富且贵C. 顾而笑曰/顾野有麦场D. 至使久而即乎其故/温故而知新(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3)《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请用原文回答,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答案】(1)C(2)俯而读 /仰而思 /思而弗得/ 辄起绕室以旋。
(3)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
(或:要重视学习开始阶段习惯的养成。
)【解析】【分析】(1)A项,前一句句意为:一天。
日:天。
后一句句意为: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日:每天。
B项,前一句句意为: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贵:可贵。
后一句句意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贵:富贵。
C项,前一句句意为:回过头笑着对我说。
顾:回头看。
后一句句意为:后头看到田野里有个打麦场。
顾:回头看。
D项,前一句句意为:以至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故:原来的,旧的。
后一句句意为:已经攻克,鲁庄公问其中的缘故。
故:原因,缘故。
故选C。
(2)“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的意思是:(我)低下头就读书,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
新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乙】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球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①遽(jù):迅速,急忙。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郑人有且置履者________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________③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④不亦惑乎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②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你认为【甲】文段中“郑人”可笑的地方表现在哪里?(4)有人说,【乙】文段写的是“蠢人蠢事”,请简要概括这个“蠢人”所做的“蠢事”。
(5)读了【甲】【乙】两则寓言后,你得到的共同的启示是什么?【答案】(1)将要;测量;坠落;迷乱,糊涂(2)①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②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写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3)尺码是根据脚量出来的,自己亲自去买鞋居然还要先量尺码;买鞋时,尺码忘带,还要回去拿;别人反问问题的症结所在,他还执迷不悟。
(4)一个渡江的楚人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船停后,便从记号处跳入水中寻找落水的剑。
(5)做事不可以拘泥、死板,要善于变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①句意为: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
且:将要。
②句意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度:测量。
【精品】部编七年级 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精品】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意与日去(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
C.文中点出了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立志,学习和惜时。
D.“俭”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
【答案】(1)明确,鉴定;增长;意志(2)①君子的品行,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D【解析】【分析】(1)本题注意“广”,是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增长。
(2)本题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夫”,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淫”,过度;“冶性”,陶冶性情。
(3)D.“静”是本文的核心词语,是修身养德的基础,“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
故答案为:(1)明确,鉴定;增长;意志;(2)①君子的品行,用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②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3)D。
【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2)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3)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可.以.为师矣
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D.未若柳絮因.风起
5.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安静的环境)
C.学而时.习之(按时)
D.淫慢则不能励.精(振奋)
6.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B.人不知而不愠.(生气)
C.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驰骋) D.有闻.而传之者(听说)
1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练及答案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元方入门不顾 B.尊君在不 C.思而不学则殆 D.其一犬坐于前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 B.下车引.之(拉) C.国人道.之(讲述) D.传.不习乎(传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练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
《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练
一、填空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实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3)人不知而不愠.(
)
(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7)非宁静无以致.远(
)
(9)恐前后受其敌.(
)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虚词。
)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B.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家中无井便外出浇田、打水,常一个人在外居住。)
C.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晚年自己守着破旧的房子痛惜过去,什么时候到这种地步呢?)
D.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做到安静专一就不能高瞻远瞩。)
三、翻译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3
译文: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译文: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
7.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2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专项练及答案 译文: 8.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译文:
)
(1)为
(2)其
(3)而
(4)之
4.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今义:指子女。
(2)可.以.为师矣
古义:
今义:可能、许可。
(3)饭疏食,饮水.
古义: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
今义:几何学的简称。
二、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相委.而去(舍弃)
答案 一、1.(1)约定 (2)玩耍 (3)生气,恼怒 (4)每天 (5)越过 (6)以……为快乐 (7) 达到 (8)疾行,指迅速逝去 (9)敌对,这里是攻击的意思 (10)待,等到 2.(1)不久,一会儿 (2)趁、乘 (3)才 (4)对,对于 (5)用 (6)无,没有 3.(1)做 替 (2)它的 他的 (3)连词,表顺承,就 连词,表转折,但是 连词,表并 列 (4)助词,的 代词,他 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 4.(1)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2)可以凭借。 (3)冷水。 (4)多少,意 思是能有多少。 二、1.C C 项,“驰”是逝去的意思。 2.B “不”通“否”,表示否定。 3.D D 项,“传不习乎”中的“传”作名词用,应解释为“老师传授的知识”。 4.B A 项,今义是“表示可能”,古义是“可以凭借”;B 项,古今义同为妻子;C 项,今义 是“房舍”,古义是“同‘释’,消除”;D 项,今义是“因为”,古义是“凭借”。 5.B B 项,“静”是安静专一。 6.C “将复何及”的意思是“又怎么来得及呢?” 三、1.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2.友人感到惭愧,走下车来拉他。 元方走入家门,连头都不回。 3.只知道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没有收获,只知 道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感到疑惑。 4.博览群书,并且志向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 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5.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宁 静专一就不能高瞻远瞩。 6.用宁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7. 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8.杞国有个人担忧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自己的身 体无处可藏,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
(1)俄.而.雪骤(
)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
(5)以.刀劈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
(4)吾日.三省吾身(
)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8)年与时驰.(
)
(10)及.其家穿井(
)
(2)未若柳絮因.风起(
)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6)身亡.所寄,废寝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