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三年级科学下册 吹泡泡教案 首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泡泡》

设计思路: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既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孩子们经验的提升和视野拓展。“吹泡泡”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一种小游戏,它不仅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在生活中可以尝试着做的,而且还蕴含着许多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于是,我选择了“泡泡”这一来自孩子生活的、熟悉的、好玩的事物作为切入点,让孩子自已探究不同形状的泡泡棒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可以用哪些材料制作泡泡棒、什么东西可以制作泡泡水、如何制作泡泡水,在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能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培养孩子反复实践、不断尝试、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尝试、猜测、记录、验证中,使孩子真正在“做中玩、玩中思、思中得”。从而激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动手实践探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活动预设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探索实践的需要,体验游戏的快乐。

2、在讨论、记录、交流中积累和提升经验,并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会进行对比探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玩中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活动重点:

在玩游戏活动中,学会一种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测结果――动手实践――探究结果”。

活动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大胆、合理的猜测,并按照科学方法开展实践探究活动。

活动对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取玩中探究的方式,通过分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会进行实践探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的准备:

学生的准备:自制泡泡液、泡泡棒,每小组一把剪刀,一支笔;

教师的准备:不同形状的泡泡棒,每小组适量可变形的细铁丝、吸管、杯子、汤匙、统一配制的泡泡液、食用盐、白糖、白醋、实验记录单等。

二、活动的实施(本课)

(一)创设问题情境

用学生熟悉的校门来引入,引出要注意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与现象。

【用学生熟悉的学习环境来引入,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留心生活、注意观察是很有必要的,它也是一种学习的手段。】

(二)活动一:放飞五彩泡泡,让学生进行观察、发现。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活动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活动中去,是提高活动有效的关键之所在,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学习的问题,并以此作为探究的出发点,能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到研究性活动中。

因此我先让学生自由地玩吹泡泡的游戏,这样可以使学生初步感知吹泡泡游戏的乐趣,在调动起学生的感官与兴趣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发现,使观察发现的问题产生于学生的玩中,更有效地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中。】(三)活动二: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按照“提出问题——猜测问题——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渗透对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比探究记录单(1)

不同形状的

泡泡棒

三角形吸管其它形状

猜一猜

能吹出

泡泡吗?

可能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实际结果

我们探究发现

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

组长: 记录员:

小组成员: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为了更好体现与践行这一理念,我让学生在玩中提出问题,在玩中进行科学探究,这样既可以使探究实践活动与问题紧密联系,突出研究内容,又可以让学生乐于探究,保持探究的兴趣与积极性。老师先进行必要的示范后再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体验探究,获得对探究过程的初步感性认识,掌握基本的探究方法,形成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活动三:运用学到的对比探究的方法,进行实践活动.

1、教师提供食用盐、白糖、苏打、醋,让学生猜测:添加不同物品后,吹出来的泡泡可能会产生什么变化? 怎样吹才能吹出大泡泡?

2、出示探究要求:

实践探究小法宝一:1、分别在不同泡泡液中添加白糖、食用盐、红墨水。

2、同时在泡泡液中添加糖和盐。

3、添加物品后要充分搅拌,完全溶解后再吹。

法宝二:

注意比较添加不同物品后,吹出来的泡泡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有什么不同,及时记录。

3、动手探究,验证猜测的结果,得出探究结论。

对比探究记录单(2)

添加不同的物品添加白糖添加食用盐添加白醋同时添加()和()猜一猜

可能出现

什么现象

实际结果

我们探究发现

注: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比

组长: 记录员:

小组成员: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可见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的示范与指导还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前一环节的指导与“帮扶”中让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后,为学生创设尝试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用刚才感知的科学探究方法及过程进行实践体验,从而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与体验。】

4、延伸:在泡泡液里还可以添加什么原料,可以让泡泡吹得更大,更不容易破,回家自己动手做探究。

【亲历实践、深度探究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为了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深入探究,我为学生提供了课后延伸内容,把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当然这只是预设,也许课堂中会生成让更有意思、更有深度的问题。】

5、进行创意吹泡泡表演

【由于学生现场演示吹泡泡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可以在学生吹泡泡时捕捉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进行展示、点评,以提高学习效益。】

六、参考文献:

教育部编制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

邹开煌教授编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南》第二部分《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方法》中的“学会做实验”这一章节。

七、附小资料:

1、吹泡泡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游戏,自从有了水和表面活化剂,就有了泡泡,表面活化剂是肥皂和其他清洁剂的主要组成成分,它与水结合能减少液体的表面张力,这使得液体能够不受阻碍地流过麦杆状的小管子,遇到空气后,这些薄膜开始向外扩张,直到最终与小管子分开,形成一个泡泡。人们吹泡泡的历史至少已经有400年了,在17世纪的画作中,就有表现孩子们用陶管吹泡泡的场景。

2、泡泡液是一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吹出多彩的泡泡是这种水溶液在形成较为稳定的气泡后,自然光在液膜上干涉而形成五颜六色的现象。

3、泡泡之所以是圆的,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水的表面是它的皮肤,它要紧紧的连在一起圆球状是拉的最紧的形式。吹出的泡泡向上飞,是因为空气比重的原因,刚吹出的泡泡是热空气,变冷后就会下沉。

4、牛顿因痴迷于吹泡泡被人们喊作“疯子”,那些五彩缤纷的泡泡不也曾带着他的幻想漫天飞舞吗?爱幻想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