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实验技术指导书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作业指导书
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处理技术概述 (3)1.1 水资源与水循环 (3)1.2 水处理技术发展历程 (4)1.3 水处理技术分类及特点 (4)第2章水的预处理技术 (5)2.1 沉淀与浮选 (5)2.1.1 沉淀技术 (5)2.1.2 浮选技术 (5)2.2 混凝与絮凝 (5)2.2.1 混凝技术 (5)2.2.2 絮凝技术 (6)2.3 水的过滤技术 (6)2.3.1 快速过滤 (6)2.3.2 慢速过滤 (6)2.4 软化与除盐技术 (6)2.4.1 软化技术 (6)2.4.2 除盐技术 (7)第3章水的消毒与杀菌技术 (7)3.1 消毒剂及其特性 (7)3.1.1 氯制剂 (7)3.1.2 臭氧 (7)3.1.3 紫外线 (7)3.1.4 二氧化氯 (7)3.2 消毒方法及设备 (7)3.2.1 氯气消毒 (8)3.2.2 臭氧消毒 (8)3.2.3 紫外线消毒 (8)3.2.4 二氧化氯消毒 (8)3.3 杀菌技术及其应用 (8)3.3.1 超滤技术 (8)3.3.2 膜生物反应器(MBR) (8)3.3.3 光催化氧化技术 (8)3.4 消毒与杀菌效果的检测 (8)3.4.1 消毒剂残留检测 (8)3.4.2 微生物指标检测 (8)3.4.3 紫外线强度检测 (9)3.4.4 膜过滤效果检测 (9)第4章污水处理技术 (9)4.1 污水来源与特性 (9)4.2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9)4.3 缺氧生物处理技术 (9)第5章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 (9)5.1 污泥的性质与分类 (10)5.1.1 污泥的性质 (10)5.1.2 污泥的分类 (10)5.2 污泥浓缩与调理 (10)5.2.1 污泥浓缩 (10)5.2.2 污泥调理 (10)5.3 污泥稳定化处理 (10)5.3.1 好氧消化 (11)5.3.2 厌氧消化 (11)5.3.3 化学稳定化 (11)5.4 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与处置 (11)5.4.1 污泥土地利用 (11)5.4.2 污泥焚烧 (11)5.4.3 污泥建材利用 (11)5.4.4 污泥填埋 (11)第6章循环水处理技术 (11)6.1 循环水系统概述 (11)6.2 循环水的水质控制 (11)6.2.1 水质指标及标准 (12)6.2.2 水质控制方法 (12)6.3 阻垢与防腐技术 (12)6.3.1 阻垢技术 (12)6.3.2 防腐技术 (13)6.4 微生物控制技术 (13)6.4.1 物理方法 (13)6.4.2 化学方法 (13)6.4.3 生物方法 (13)第7章再生水处理与利用技术 (13)7.1 再生水概述 (13)7.2 深度处理技术 (14)7.2.1 活性炭吸附技术 (14)7.2.2 生物活性炭技术 (14)7.2.3 超滤技术 (14)7.3 膜分离技术 (14)7.3.1 反渗透技术 (14)7.3.2 纳滤技术 (14)7.3.3 电渗析技术 (14)7.4 再生水的应用与安全控制 (14)7.4.1 再生水的应用 (14)7.4.2 再生水的安全控制 (15)第8章海水淡化技术 (15)8.1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 (15)8.3 膜法 (15)8.4 结晶法及其他方法 (15)第9章水处理设备与工艺 (16)9.1 水处理设备分类及选型 (16)9.1.1 预处理设备 (16)9.1.2 主要处理设备 (16)9.1.3 深度处理设备 (16)9.1.4 辅助处理设备 (16)9.2 常规水处理设备 (16)9.2.1 混凝沉淀设备 (17)9.2.2 活性炭吸附设备 (17)9.2.3 生物处理设备 (17)9.3 特殊水处理设备 (17)9.3.1 反渗透设备 (17)9.3.2 纳滤设备 (17)9.3.3 超滤设备 (17)9.4 水处理工艺流程设计 (17)9.4.1 保证处理效果 (17)9.4.2 节能降耗 (17)9.4.3 操作简便 (17)9.4.4 灵活性 (17)9.4.5 安全可靠 (18)9.4.6 经济合理 (18)第10章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应用实例 (18)10.1 工业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 (18)10.1.1 某化工企业废水处理实例 (18)10.1.2 某钢铁企业废水处理实例 (18)10.2 城市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 (18)10.2.1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例 (18)10.2.2 某城市再生水利用工程实例 (18)10.3 农业排水处理与利用 (18)10.3.1 某灌区农业排水处理实例 (18)10.3.2 某农业园区雨水收集利用实例 (18)10.4 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 (19)10.4.1 某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实例 (19)10.4.2 某企业雨水收集利用实例 (19)第1章水处理技术概述1.1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关系到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
环境监测和水处理实验指导书(给学生)
V2——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时,NaOH标准溶液的耗用量mL;
CNaoH——NaOH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50.05——碳酸钙( CaCO3)摩尔质量,g/moL。
4、碱度
酚酞碱度(以CaCO3计)(mg/L)=
总碱度(以CaCO3计)(mg/L)=
式中:V3——酚酞作为指示剂时,Hcl标准溶液的耗用量mg/L
V4——甲基橙作为指示剂时,标准溶液的耗用量mg/L;
CHcl——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水样体积,mL;
50.05——碳酸钙( CaCO3)摩尔质量,g/moL。
六:注意事项
1、色度
(1)pH对色度影响较大,pH高时往往色度加深,故在测量色度时应测量溶液的pH。
2、浊度
配制浊度标准所用的标准品有硅藻土和高岭土,他们的成分都以Al2O3及SiO2为主,但Al2O3与SiO2的比例却相差很大,而且与产地有关。用各种高岭土及硅藻土配制的浊度标准液的吸光度相差很大,其结果可相差2~3倍。
(1)水样的浊度也可用光度法进行测定,即在波长为660nm处,用10mm比色皿测定浊度标准液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然后在同样的条件下测量水样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的浊度值。
(2)透光度的含义与浊光度相反,但二者都反映水中杂质对透过光线的阻碍程度。当对浊度的精确度要求不高时,也可测定水样的透明度,通过透明度与浊度换算表查得浊度。
3、酸度与碱度
(1)水样(尤其是废水和污染水)的酸度及碱度范围很广,测定时样品和试剂的用量、浓度不能统一规定。表1-1-1列出在不同酸度和碱度范围时,可供选择的样品量和标准溶液的浓度。
水处理工程污水实训指导书
水处理工程污水实训指导书水处理工程是工程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它主要负责处理来自各种来源的污水,把它转化成可以被人类使用或者排放的水体。
在现代城市中,水资源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和工业领域,因此水处理工程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污水处理技术,面对实际情况能够做出正确的处理决策,我们特别编写了一份《水处理工程污水实训指导书》。
一、前言本文档主要是为了帮助水处理工程师的学生,以及从事水处理工作的工程师,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流程,掌握处理技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档详细地介绍了污水处理流程和技术要点,包括了污水的收集和输送、污水的初步处理、污水的二级处理和污泥的处理等方面。
二、污水处理工程的流程污水处理工程的流程包括了污水的收集、污水的初步处理、污水的二级处理、污泥的处理等环节。
首先是污水的收集,污水收集系统主要是用来收集需要处理的污水,然后把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站。
在这个环节中,要求收集系统的设计要合理,以确保污水能够及时、稳定地输送到处理站。
其次是污水的初步处理,包括了预处理和初级处理两个步骤。
预处理主要是对污水进行初步的处理,把诸如杂物、漂浮物、沉积物等不需要处理的物质排出去。
初级处理则是利用物理或生化手段对污水进行处理,产生除去悬浮物和沉淀物的效果。
对于初级处理,可以采用沉淀池、格栅、口杯等设备进行处理。
污水的二级处理主要是进一步对污水进行处理,除去大部分悬浮物、沉积物、有机物质等污染物质,使污水变为可以排放或重复使用的水。
此环节的处理手段可以采用污泥活性池、膜处理、喷淋氧化、生物滤床等方式进行。
最后是污泥的处理,它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处理物,处理好污泥并重复利用,对保护环境和资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污水处理技术中,对于污泥的处理需要非常重视。
三、污水处理工程的实训指导针对初学者,我们主要关注污水处理流程上有些地方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 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和审查,确保设计可行、符合实际工况,能够便于调整和维护。
水处理实验指导书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水处理实验指导书姓名学号目录混凝实验 (2)絮凝沉淀实验 (6)滤料筛分级配实验 (12)过滤与反冲洗实验 (15)曝气充氧实验 (19)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Cr法) (23)生化需氧量BOD的测量 (26)离心泵性能曲线测试,水泵单泵与并联运行工况点综合实验 (29)总氮的测定 (34)总磷的测定 (37)三相生物流化床演示实验 (40)加压溶气气浮实验演示 (42)电解—电渗析实验演示 (45)反渗透实验演示 (49)氧化沟式微型污水处理系统演示实验 (52)一、实验目的1.进行原水混凝实验操作,了解混凝的现象、过程以及净水作用。
2.确定混凝剂的最佳用量。
二、实验原理硫酸铝加入原水之后,产生离解和水解作用,其产物为Al 3+、Al(OH)2+、+2Al(OH)、Al(OH)3等。
它们一方面通过压缩胶体的扩散层降低ξ电位,可减小胶粒之间的斥力,从而使胶粒脱稳互相聚合成大颗粒;另一方面,Al(OH)2+、+2Al(OH)、Al(OH)3 对大小胶粒有强烈吸附作用。
因此在胶粒之间进行架桥,颗粒逐渐变大形成细矾花,细矾花能粘结悬浮物质、吸附溶解杂质,与其他矾花粘结成粗矾花,从水中分离出来,使浑水得到澄清。
由于原水的水质复杂,影响因素多,故在混凝过程中,对于混凝剂品种的选用和最佳投药量的决定,必须依靠原水混凝实验来决定。
混凝实验的目的:在于利用少量原水、少量药剂并模拟生产中的混凝处理过程,解决上述问题,提供设计及生产上的依据。
实验设备是一台具有六个转轴的同步变速搅拌机,可以定时、变换转速。
实验时用六个烧杯盛等量水样,分别加入不同用量的药剂,经快速混合、慢速反应及沉淀,比较不同烧杯中水样的处理效果。
由于六个水样是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混凝的,所以根据它们之间效果的差异,经过分析比较就可以确定最佳投药量。
改变搅拌机的转速及控制搅拌时间,可以达到模拟水厂的混凝过程,因此,所得的投药量即为接近水厂生产运转中最佳的投药量。
水处理工程(污水)实训指导书
水处置工程〔污水〕实训指导书1.实训目的及任务水处置工程〔污水〕是给水排水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使学生掌握从事给排水和水环境庇护必需的水处置相关根底理论和技术方法、水处置工艺流程及遍地理构筑物的工作道理及设计方法。
水处置工程〔污水〕实训是水处置工程〔污水〕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局部,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培养学生对实际工程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水处置技术的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使学生获得独立进行一般水处置工程工程〔包罗城市污水处置厂、工业废水处置厂或处置站〕的运行操作、办理的底子职业技能及动手能力。
实训教学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实阐扬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缔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实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雅察问题、阐发和解决问题及动手操作能力。
加深学生对底子概念的理解,安定新的常识。
2、实训的底子要求实训是水处置工程〔污水〕的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实训,要求学生掌握污水处置的根底常识,进一步理解污水处置的道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污水处置常识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主不雅能动性。
本课程的实训方式主要有课程实训、学训结合、工学结合。
各实训环节的操作形式别离为,课程实训随堂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学训结合操纵独立实践的课时分散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每个模块内容学习结束后,安排相应的课时进行学训结合操作训练〔相关模块技术流程的操作运行〕。
工学结合是将污水处置的相关常识和操作技能附加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以顶岗实习或岗位操作实习的形式,在“2+1〞人才培养模式的“1〞中集中安排。
课程实训要求学生掌握水处置单体构筑物的布局道理及单位处置技术的底子操作方法。
学训结合要求学生在单体构筑物和单位处置技术了解的根底上,对污水处置工艺流程底子道理及各单位技术在不同流程中的作用进行认识,并通过运行操作,掌握常规污水处置工艺的底子操作要求和操作方法。
水处理实验指导书(6个)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环资学院实验一:微型微滤—超滤组合实验一.原理超滤又称超过滤,属于膜分离方法之一,是一种目前应用日益广泛的废水特别是工业废水处理方法。
其原理主要是在加压的情况下通过膜材料的机械隔滤作用,将水中的极细微粒或者水中大分子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因此膜孔隙大小是超滤膜过滤法的主要控制因素。
其过滤粒径范围最粗孔可达1um,最细孔可过滤分子量为30Å以上的分子。
一般应用的超过滤的孔径为30—500Å。
微滤又称微过滤,其原理和超滤相同,一般微滤管过滤范围是0.5um—0.1mm。
由于微滤膜孔径的范围正好在超滤孔隙范围之上,故在实际工艺中微滤可作为超滤以及其它更精细的膜分离过程的必不可少的保护性准备作业。
本实验装置正是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一工艺中实际使用的情况,为了使实验者以最少设备和最简单操作方式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处理工艺模拟,故将微滤与超滤有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新实验装置。
二.仪器及结构由2根管式微滤器和2根超滤器集成而成,4根管式微滤—超滤组合与水泵由不锈钢支架有机而牢固地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一体化实验设备。
微滤、超滤管每根管上下都有三通及取样阀,因此它们之间可以通过软管方便地连接成各种所需工艺形式。
所用的施压设备为一种高扬程自吸式单相水泵,由于水泵为自吸式水泵,因此盛原水容器及盛处理后水的容器可放于地上,靠水泵将水自吸而上。
三.技术参数微滤器:外管Φ42×280不锈钢管套,微滤膜Φ30×250,孔径 0.5-60μm;超滤器:外管Φ32×280不锈钢管套,超滤膜Φ23×260,孔径 50-200Å;加压水泵:自吸式;扬程50m,流量2.2t/h,电机电压 220V,功率 0.75kw;四.实验操作步骤(以间歇式处理为例)1.选定流程方案,进行硬件搭接,搭接中注意软管必须牢固连接于管嘴上,以免被水压撑脱。
2.往原水桶中注入定量原水。
水处理实验指导书
水处理实验指导书土木建筑学院谭娟于衍真邱立平冯岩2008年3月目录前言 3 实验须知 4 实验一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 5 实验二成层沉淀实验7 实验三过滤及反冲洗实验9 实验四混凝沉淀实验11 实验五电渗析实验14 实验六离子交换除盐17 实验七污泥比阻实验19 实验八污泥沉降实验22 实验九曝气充氧实验24 实验十水处理构筑物模型演示实验27前言《水处理实验》是给排水工程专业水处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课程可以加深学生对水处理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设计和组织水处理实验方案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进行水处理实验的一般技能及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整理实验结果,逐步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实验须知1、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以前,应做好实验前的准备。
(1)先详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和相关专业课本,搞清实验的原理和目的,使实验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以更好的指导实验。
(2)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对于每一步操作的内容、使用的设备仪器、观察和记录的内容、注意事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中贵重仪器的使用首先要请教指导教师,不得擅自使用,以免损害仪器。
(2)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分工做好实验的操作及数据的记录。
(3)对玻璃器皿必须轻拿轻放,小心清洗、以防打碎。
(4)在实验室做实验,不准吃食品,不准玩闹,注意安全。
(5)学生做完实验后,应将所用的玻璃器皿和设备擦洗干净并整理好,得到老师许可,才能离开实验室;如不慎损坏实验用品,应向老师报告登记,酌情赔偿处理。
3、实验结束后,应认真整理数据,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按照要求书写实验报告,及时上交。
实验一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对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有进一步理解。
2、通过绘制离心泵特性曲线,掌握分析离心泵性能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城镇及工业企业的给水排水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水泵是叶片式水泵,其中以离心泵最为普遍。
水处理操作作业指导书
水处理操作作业指导书操作章节一:操作概述水处理是指对原水进行净化和加工,以达到适合特定用途的水质要求的过程。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水处理操作的详细步骤和相关要点,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正确、有效地执行水处理任务。
操作章节二:设备准备在进行水处理操作之前,确保所需设备齐全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以下是设备准备的基本步骤:1. 检查过滤器:确保过滤器干净且安装正确。
如有需要,及时更换过滤器。
2. 调整化学剂供应系统:检查化学剂供应系统,保证化学剂储罐装满,并检查输送管道是否通畅。
3. 准备反应槽:清洁反应槽,确保反应槽内无任何杂质。
操作章节三:水处理操作步骤以下是水处理操作的基本步骤:1. 测量原水浊度和pH值:使用合适的仪器测量原水的浊度和pH值,并记录数据。
2. 混凝剂投加:根据水质要求和浊度测量结果,确定合适的混凝剂投加量,并将混凝剂逐渐投入反应槽中,同时搅拌混合。
3. 絮凝剂投加:根据混凝后的水样进行絮凝剂投加,确保水中的悬浮颗粒凝聚成大颗粒的团簇,方便后续的过滤操作。
4. 过滤:将混凝和絮凝后的水通过过滤器,去除固态悬浮物和颗粒。
5. 调整pH值:根据所需水质要求,调整水样的pH值,使其达到标准范围内。
6. 添加消毒剂:根据消毒要求,向水样中添加适量的消毒剂,确保水中的微生物被有效杀灭。
7. 混合和储存:将处理后的水进行充分搅拌混合,并将其储存于容器中,待用。
操作章节四: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水处理操作时,务必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安全眼镜等。
2. 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操作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混凝剂、絮凝剂和消毒剂等化学品,必要时应佩戴防护手套。
3. 小心操作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4. 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所使用的设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操作章节五:日常维护保养为保证水处理设备的长期有效运行,需要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污水处理站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污水处理站实验室作业指导书一:COD(化学需氧量)1对于COD值小于50mg/L的水样,应采用低浓度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氧化,加热回流以后,采用低浓度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
此用于出水COD的测定。
2该方法对未经稀释的水样其测定上限为700mg/L,超过此限时必须经稀释后测定。
3对于污染严重的水样。
可选取所需体积1/10的试料和1/10的试剂,放入10×150mm硬质玻璃管中,摇匀后,用酒精灯加热至沸数分钟,观察溶液是否变成蓝绿色。
如呈蓝绿色,应再适当少取试料,重复以上试验,直至溶液不变蓝绿色为止。
从而确定待测水样适当的稀释倍数。
4取试料于锥形瓶中,或取适量试料加水至20.0mL。
5 空白试验:按相同步骤以20.0mL水代替试料进行空白试验,其余试剂和试料测定)相同,记录下空白滴定时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1。
6校核试验:按测定试料提供的方法分析20.0m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的COD值,用以检验操作技术及试剂纯度。
该溶液的理论COD值为500mg/L,如果校核试验的结果大于该值的96%,即可认为实验步骤基本上是适宜的,否则,必须寻找失败的原因,重复实验,使之达到要求。
7去干扰试验:无机还原性物质如亚硝酸盐、硫化物及二价铁盐将使结果增加,将其需氧量作为水样COD值的一部分是可以接受的。
该实验的主要干扰物为氯化物,可加入硫酸汞部分地除去,经回流后,氯离子可与硫酸汞结合成可溶性的氯汞络合物。
当氯离子含量超过1000mg/L时,COD的最低允许值为250mg/L,低于此值结果的准确度就不可靠。
8水样的测定:于试料4中加入1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几颗防爆沸玻璃珠,摇匀。
将锥形瓶接到回流装置冷凝管下端,接通冷凝水。
从冷凝管上端缓慢加入30mL硫酸银-硫酸试剂,以防止低沸点有机物的逸出,不断旋动锥形瓶使之混合均匀。
自溶液开始沸腾起回流两小时。
冷却后,用20-30mL水自冷凝管上端冲洗冷凝管后,取下锥形瓶,再用水稀释至140mL左右。
水处理技术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水处理工程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与任务书(适用于给排水、环境专业)山东水利职业学院2013.4《水处理工程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水处理工程技术》课程设计目的《水处理工程技术》是给排水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污水处理厂设计是给排水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实训环节。
其目的是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方案论证,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流程,对处理构筑物进行设计计算,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很好地独立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实训的任务是,通过对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使学生掌握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方法,具备对处理构筑物进行设计计算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水质,合理地制定处理方案,合理平面布置污水处理厂。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课程设计是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训练过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要求如下:1、课程设计班级:给排水、环境A1112、课程设计时间:2周,2013.4.1—2013.4.123、任务要求。
课程设计的内容应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绘图能力,提高学生对工艺流程的理解为目标,设计深广度以基本达到扩大初步设计的要求为准。
同时要求指导教师要对课程设计题目精心准备,尽量采用实际工程作为设计题目,或者真题假做,方便地提供学生参考资料,并进行初步计算和设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污水处理方案的选定,工艺流程的选择。
2)构筑物的设计计算,构筑物连接管道的计算和选择,设备选型。
3)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要求所有的图纸必须用计算机绘图。
4、具体时间安排第一周:周一:分析所给条件,选择并论证污水处理工艺,完成工艺选择部分设计报告;周二:设计污水处理一级处理阶段,并计算各反应器数据;周三、周四:设计污水处理二级处理阶段,并计算各反应器数据;周五:设计污泥处理系统,并计算相关参数。
第二周:周一:设计辅助系统,并计算相关参数。
周二:整理、撰写设计书并开始绘图,包括各反应器简图和污水处理厂平面图、高程图;周三、周四:完成绘图;周五:整理设计成果,转化为电子版并打印,完成课程设计。
水处理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剂性能与水处理适应性实验混凝沉淀实验是水处理基础实验之一,广泛用于科研、教学和生产中。
针对某水样,通过混凝沉淀实验,选择混凝剂种类,投加量,确定最佳混凝条件。
本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1、应用混凝理论 , 模拟实际混凝过程。
2、针对某水样,通过几种混凝剂的混凝沉淀效果比较,选择最佳混凝剂和确定混凝最佳条件。
3、观察“矾花”的形成过程和混凝沉淀效果。
4 、本指导书仅供学生参考,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查找相关的专业书籍,确定实验条件和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实验过程中 , 以流速梯度 G 和 GT 值作为相似准数 . 通过搅拌作用 , 模拟实际生产中的混合反应的水力条件;针对某水样,利用少量源水 , 选择所需的最佳混凝剂和确定混凝最佳条件。
混合或反应的速度梯度 G 值 :(1)式中:P:在同一体积内每一立方米水搅拌时所需的平均功率( kg·m/m2·s )μ: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g·s/m2)P值的计算方法:式中:f:校正系数.ω:搅拌功率(kg·m/s)(2)式中n:搅拌机叶片转速(转/分)d:叶片直径.ρ:水的密度(1000/9.81kg·s2/m2)μ:水的动力粘滞系数(kg·s/m2)公式(1)仅适合于图1所示浆板搅拌的尺寸关系同时要求雷诺数在102~5x104的范围内。
当叶片和水体间尺寸与图一不符时,则由公式⑵求得的功率ω乘以校正系数f。
式中:D和H分别表示搅拌筒的直径及水深,h表示叶片高度,教正系数f适用于D/d=2.5~4.0,H/D=0.6~1.6,h/d=1/5~1/3的情况。
水的动力系数(μ)与水温的关系三、实验仪器、器皿和药品:1.混凝定时搅拌器2.浊度仪3.酸度计4.混凝剂:硫酸铝、氯化铁、聚合硫酸铝、聚合氯化铁,聚丙烯酰胺等四、实验步骤:(仅供参考):1、熟悉搅拌器、浊度仪和酸度计的使用 , 测量搅拌器叶片及水体容积的尺寸。
水处理实验指导
水处理实验指导(一)水处理实验具体组织安排1、实验开始时间为上午8:30;下午1:30开始;2、实验前请预习,在校园网-组织机构-教学机构-建筑工程学院-教学工作-资料下载。
做实验时,交实验预习报告给2目录实验一颗粒自由沉淀实验————————————5实验二过滤实验————————————————9 实验三混凝实验————————————————17 实验四曝气充氧实验——————————————22 实验五常用水处理工艺运行演示————————27附录一酸度计、溶解氧和浊度仪的使用—————————48附录二常规水质检测方法—————————————55绪 论给水排水工程是给排水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课程本身就不是一个纯理论性学科,而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而相关的实验技术更为重要,不仅一些现象、 规律、理论,而且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中的许多问题,也都离不开实验。
如给水处理工程中的混凝沉淀的药剂种类选择及生产运行适宜条件的确定需要通过实验测定,才能正确地选择。
同时水处理实验可应用于指导水处理规律的研究,改进现有工艺、设备以及研究新工艺、新设备。
因此在学习给排水工程有关专业课程的同时,非常有必要加强《水处理实验》课程的学习,注意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工程实践中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
一、 水处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与任务1.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加深对水处理基本概念、现象、规律与基本原理的理解;2. 掌握一般水处理实验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具有一定的解决实验技术问题的能力;3. 学会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实验的方法;4. 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测定、分析与处理,从而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5.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二、 水处理实验过程1实验准备工作(1)理论准备工作 (2)实验设备、测试仪器准备(3)测试步骤与记录表格的准备(4)人员分工2实验(1)仪器设备的安装与调试(2)实验(3)实验数据分析处理与实验报告①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②实验报告: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仪器、实验步骤(预习报告)、实验数据及分析处理、结论、问题讨论。
水处理实验指导书
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果。投加量不足不可能有很好的混凝效 果。同样,如果投加的混凝剂过多也未必能得到好的混凝效果。水质是千变万化 的,最佳的投药量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方可确定。
3. 如果流出亚甲基兰浓度为 10 mg / L ,求出活性炭柱炭层的临界值 D0 。
六、实验结果讨论
1. 间歇吸附与连续流吸附相比,吸附容量 qe 和 N0 是否相等?怎样通过实验求出 N0 值? 2. 通过本实验、你对活性炭吸附有什么结论性意见?本实验如何进一步改进?
实验二 混凝实验
一、 实验目的
图 1-l 间歇式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 图 1-2 连续式活性炭吸附实验装置
三、实验装置与设备
1. 升流式吸附装置 2. HY-2 型多用调速振荡器 3. 721 型分光光度计 4. 蠕动泵 5. 过滤装置 6. 秒表 7. 自动进样器等
1套 1台 1台 1台 若干
四、实验步骤
(一)吸附等温线 1. 将粉末活性炭在 150℃温度下烘干 3 小时。 2. 用电子天平称取 0.0、5.0、10.0、20.0、40.0、60.0、80.0 mg 粉末活性炭, 分别加入 7 个 100 ml 的比色管。 3. 分别在各比色管中加满 100 ml 0.0005 M 的亚甲基兰溶液,将比色管逐个固 定在振荡器上振荡 45 分钟。 4. 取下比色管,立即用漏斗滤纸过滤,滤液舍去最初与最后的部分,留中间部 分供分析用。 5. 测定各滤液中残留的亚甲基兰的吸光度,并根据亚甲基兰溶液浓度—吸光度 标准曲线查出滤液中残留的亚甲基兰浓度。(标准曲线以如下方法近似获得:测 定原始亚甲基兰溶液(0.0005M)的吸光度 A,在坐标系中得一点 A0,过坐标原点 及 A0 点作一直线即得)。
水处理实验技术指导书
水处理实验技术指导书实验课程水处理实验技术开课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学生姓名学号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水处理实验室制2016年5月目录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 (3)实验二硝化实验 (6)实验三反硝化实验 (10)实验四好氧吸磷 (13)实验五厌氧释磷 (15)实验六活性污泥性质的测定 (18)实验七曝气充氧实验 (19)实验八污泥过滤脱水-污泥比阻的测定 (24)说明1、每位同学自行打印指导书,指导书双面打印、装订。
2、每次实验每位同学均需携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要求认识几种混凝剂,掌握其配制方法,学会求得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值、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观察混凝现象,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微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胶体的表面作用,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①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ξ电位,实现胶粒“脱稳”;②同时也能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③网捕作用;而达到颗粒的凝聚。
混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要去除悬浮物和胶体,首先要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此过程称为脱稳。
脱稳的颗粒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且较密实的矾花容易下沉。
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较大矾花的过程叫混凝。
从胶体颗粒表层较大矾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可以划分为混合和反应两个阶段。
混合阶段要求浑水和混凝剂快速均匀混合,一般来说,该阶段只能产生用用眼睛难以看见的微絮凝体;反应阶段要则要求将微絮凝体形成较密实的大粒径矾花。
选择性能良好的药剂,创造适宜的化学和水力条件,是混凝的关键问题。
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
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不仅取决于混凝剂投加量,同时还取决于水的p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因素。
《水处理实验技术》指导书
《水处理实验技术》指导书实验一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一、颗粒自由沉淀实验颗粒自由沉淀实验是研究浓度较稀时的单颗颗粒的沉淀规律。
一般是通过沉淀柱静沉实验,获取颗粒沉淀曲线。
它不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而且也是给水排水处理工程中,某些构筑物如给水与污水的沉砂池设计的重要依据。
目的1.加深对自由沉淀特点、基本概念及沉淀规律的理解。
2.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并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计算和绘制颗粒自由沉淀曲线。
原理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 (斯笃克斯)公式。
但是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比重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通过静沉实验确定。
由于自由沉淀时颗粒是等速下沉,下沉速度与沉淀高度无关,因而自由沉淀可在一般沉淀柱内进行,但其直径应足够大,一般应使D ≥100mm 以免颗粒沉淀受柱壁干扰。
具有大小不同颗粒的悬浮物静沉总去除率与截留速度U 。
、颗粒重量百分率的关系如下:⎰+-=00)1(P SdP u u P E (3-1) 此种计算方法也称为悬浮物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法。
设在一水深为H 的沉淀柱内进行自由沉淀实验,如图3一且示。
实验开始,沉淀时间为0,此时沉淀柱内悬浮物分布是均匀的,即每个断面上颗粒的数量与粒径的组成相同,悬浮物浓度为C 0(mg /L ),此时去除率E =0。
实验开始后,不同沉淀时间I ;,颗粒最小沉淀速度U ;相应为 ii t HU =(3-2) 此即为t i ,时间内从水面下沉到池底(此处为取样点)的最小颗粒d i 所具有的沉速。
此时取 样点处水样悬浮物浓度为C i ,而000011E P C CC C C i i i =-=-=- (3-3) 此时去除率E 0,表示具有沉速u ≥u i (粒径d ≥d i )的颗粒去除率,而 0C C P ii =(3-4) 则反映了t i 时,未被去除之颗粒即d<d i 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指导】水处理作业指导书
【关键字】指导水处理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井冈山市赛文矿泉水有限公司1、目的为使操作人员正确对水处理工序的整个过程进行操作,对使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排除,指导操作人员准确操作,满足生产需求,特制定并执行本文件。
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水处理工序的操作及相应方法。
3、职责3.1品保部负责对水处理工序做出详细的规定并指导、检查、监督设备使用人按规程操作。
3.2 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4、水处理作业流程图注:☆为关键控制点5、生产工艺规程5.1水处理的运行1.系统开机程序:开气源、水源、余氯检测阀和总电源。
检查产水管道各个手动蝶阀是否正常开启,在超滤反洗管道取样阀处取样1杯检测余氯含量,并填写《水处理过程检验记录》。
2.前段开机:合上控制柜总电源开关,按通控制电路,总电源指示灯亮;检查气源、阀门、仪表和复位破真空装置,点击按钮,启动水处理前段处理系统;观察各个阀门、UV灯擦拭、压缩空气、曝气装置正常开启和精密过滤器排水,并填写《水处理运行记录》。
3.后段开机:打开控制柜侧面总电源开关,按通控制电路,总电源指示灯亮;检查气源、阀门、仪表和复位破真空装置,点击两个按钮,启动水处理后段处理系统;观察各个阀门、压缩空气、臭氧机冷却水正常开启和精密过滤器排水,并填写《水处理运行记录》。
4.运行时对水处理所有的仪表、流量计等记录1次/2h,并填写《水处理运行记录》、《品评记录表》。
5.运行时分别对水处理源水、砂罐后、炭罐后、超滤出口和氧化塔出口对过程水进行相关指标检验1次/2h,并填写《水处理过程检验记录》。
其中源水(CCP1)主要检测项目:感官(无异物、异味、无肉眼可见物)、水温、pH(6.3-7.3)、电导率(≥80μS/cm)、色度(≤15)、浑浊度(≤5);氧化塔出口(CCP2)主要检测项目:感官(无异物、异味、无肉眼可见物)、臭氧浓度(0.15-0.20ppm)、铁离子、锰离子(<0.4mg/L)等;6.系统停机程序:设备停止运行后,将储水罐的水排空,依次关闭总电源、余氯检测阀、气源和水源。
水处理实验指导书6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指导书环资学院实验六:混凝剂筛选实验一、实验目的1、观察混凝现象,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2、筛选最佳混凝剂,并确定该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
二、实验原理就混凝而言有以下四种机理:(1)双电层压缩机理胶粒双电层的构造表明其表面反离子浓度最大,距离胶粒表面越远,反离子浓度越低,最终与溶液浓度相等。
当向溶液中投加混凝剂,增加水中反离子,使胶粒扩散层压缩,ξ电位随之降低,斥势能也下降。
混凝剂投加量增加,ξ电位降到零,胶粒间斥能消失。
此点称为“等电点”,胶体易发生凝聚沉淀。
(2)吸附电中和机理吸附电中和作用是指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由于这种作用中和了胶粒部分电荷,降低其静电斥力,ξ电位也隨之减小,因此容易与其它颗粒接近而相互吸附失去稳定性。
但与此相反异号离子投加量过大,会使原来带负电荷胶粒变为带正电荷的胶粒,胶粒间会出现斥力和ξ电位增加,此时便发生再稳现象。
(3)吸附架桥机理吸附架桥作用是离子物质与胶粒的吸附与桥联,也可说成两个同号胶粒,中间由一个异号小胶粒电性相吸而连接在一起。
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线性结构,它们带有能与胶粒表面某些部位起化学变化的化学基团。
当二者相互接触时,基团能与胶粒表面发生特殊反应而吸附;高聚物的其他部分则伸展溶液中,可以和另一个胶粒发生吸附,这样高分子聚合物就起到架桥作用,使絮体长大脱稳。
若高分子混凝剂量过大,相应的胶粒少,上述高聚物的伸展部分粘连不上第二个胶粒,则时间过长就会被原胶粒吸附在其他部位上,这个高聚合物失去架桥功能,使胶粒处于稳定状态。
此时,胶粒产生了再稳现象。
(4)沉析物网捕机理]当金属盐类(铁或铝盐)、金属氢氧化物与石灰作混凝剂时,经水解后形成大量的氢氧化物固体从水中析出、下沉,它们可以网捕卷带水中胶粒形成絮状物。
这种作用基本是一种机械作用,混凝剂投加量与被除去的胶体杂质量成反比,即胶粒越少,投加混凝剂越多,反之则少。
混凝剂用量太大和太小,絮凝性能均不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处理实验技术指导书实验课程水处理实验技术开课实验室水处理实验室学生姓名学号开课时间至学年第学期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水处理实验室制2016年5月目录说明1、每位同学自行打印指导书,指导书双面打印、装订。
2、每次实验每位同学均需携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混凝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要求认识几种混凝剂,掌握其配制方法,学会求得一般天然水体最佳混凝条件(包括投药量、pH值、水流速度梯度)的基本方法。
2.观察混凝现象,从而加深对混凝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水中粒径小的悬浮物以及胶体物质,由于微粒的布朗运动,胶体颗粒间的静电斥力和胶体的表面作用,致使水中这种含浊状态稳定。
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后,由于①能降低颗粒间的排斥能峰,降低胶粒的ξ电位,实现胶粒“脱稳”;②同时也能发生高聚物式高分子混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③网捕作用;而达到颗粒的凝聚。
混凝是水处理工艺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它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要去除悬浮物和胶体,首先要消除或降低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此过程称为脱稳。
脱稳的颗粒在一定的水力条件下,才能形成较大且较密实的矾花容易下沉。
自投加混凝剂直至形成较大矾花的过程叫混凝。
从胶体颗粒表层较大矾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研究方便可以划分为混合和反应两个阶段。
混合阶段要求浑水和混凝剂快速均匀混合,一般来说,该阶段只能产生用用眼睛难以看见的微絮凝体;反应阶段要则要求将微絮凝体形成较密实的大粒径矾花。
选择性能良好的药剂,创造适宜的化学和水力条件,是混凝的关键问题。
由于各种原水有很大差别,混凝效果不尽相同。
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不仅取决于混凝剂投加量,同时还取决于水的pH值、水流速度梯度等因素。
投加混凝剂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凝效果。
投加量不足不可能有很好的混凝效果。
同样,如果投加的混凝剂过多也未必能得到好的混凝效果。
水质是千变万化的,最佳的投药量各不相同,必须通过实验方可确定。
三、实验步骤1.最佳投量确定的实验步骤如下:(1) 用6个1000mL的烧杯取原水,所取水样要均匀,以尽量减少取样浓度上的误差,放入搅拌机平台上。
(2) 测原水浊度、pH值。
(3) 确定能形成矾花的最小混凝剂用量。
通过往6个原水水样可分别加入不同数量的混凝剂的实验确定。
(4)以最小剂量为基准,在1~6号烧杯中分别加入最小剂量1/4、1/2、2/2、3/2、4/2、5/2的混凝剂。
开启搅拌机。
(5) 快速(300r/min)搅拌30s,中速(150r/min)搅拌5min,慢速(70r/min)搅拌l0min。
(6) 搅拌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矾花”的形成过程,“矾花”的外观、大小及密实程度等。
(可用相机记录)(7) 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将水样静止15min,观察并记录矾花沉淀的过程。
(8) 取50ml烧杯中的上清液,立即用浊度仪测定浊度,绘曲线,在图上求出最佳投量。
2.最佳pH值实验的步骤如下:(1) 用6个1000ml的烧杯取原水(水样要均匀),放人搅拌机平台上,本实验所用原水和机械搅拌实验时相同。
(2) 调整pH值,用移液管依次向6个烧杯中的前三个分别加入、、10%浓度的盐酸。
然后再向后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浓度的氢氧化钠,分别测出6个烧杯中各自的pH值。
(3) 再向6个已调好pH值的烧杯中加入机械搅拌实验所得到的最佳混凝剂量。
(4) 启动搅拌机,快速(300r/min)搅拌30s,中速(150r/min)搅拌5min,慢速(70r/min),搅拌l0min。
(5) 搅拌过程完成后,停机,将水样静沉15min。
(6) 取水样测定浊度,并与机械搅拌所得的结果相比较。
实验记录填人表1-1和表1-2中。
表1-1 混凝实验记录表表1-2 混凝现象观察记录表四、实验设备及药品1.六联搅拌机。
2.pH计。
3.光电浊度仪。
4.1000ml烧杯、1000ml量筒、100ml、200 ml烧杯。
5.1ml、2ml、5ml、10ml移液管各1支。
6.混合器。
7.1%A12(S04)3溶液。
8.1%FeCl3溶液。
9.10%的NaOH和10%的HCl溶液各1瓶。
根据班级具体分组情况,按上述要求配置五、实验结果分析和思考题1.绘制混凝曲线。
2.根据混凝曲线图确定两种药剂的最佳投药量和最佳适应范围。
3.总结分析各种混凝剂的特点、适用条件,主要优缺点。
实验二硝化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活性污泥法硝化过程的理解2、掌握活性污泥硝化速率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当前,氮素污染物是我国环境水体的主要污染成分之一,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较大。
危害主要表现为:(1)刺激地表水中植物和藻类的过度生长,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水中溶解氧下降、鱼类大量死亡以及水质变差;(2)氨作为硝化细菌的能源,在氧化过程中消耗溶解氧,造成水体缺氧,严重时使水体变黑发臭;(3)氨作为毒物,影响血液对氧的结合,使鱼类致死;(4)与氯气作用生成氯胺,影响氯化消毒处理效果;(5)氨转化成硝酸盐后,尽管消耗水体溶解氧的能力不再存在,但仍然能引起“富营养化”,污染饮用水的硝酸盐还可能导致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6)硝酸盐进一步转化为亚硝胺,则具有“三致”作用,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氮素污染物的来源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城市生活污水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和氨氮等形式存在,由厨房洗涤、厕所冲洗、淋浴、洗衣等带入,城市垃圾渗滤液含氨氮量也较高。
工业废水中的氮与工厂的生产原料、生产工艺和产品种类,以及工厂的管理技术和水平有关,因此各行业工业废水的含氮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差异较大。
此外,农村的畜禽养殖污水以及含氮化肥的使用也给水体带来大量的氮素污染物。
生物法脱氮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含氮污水处理中,基本原理是通过氨化作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再通过硝化反应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和硝态氮。
最后通过反硝化反应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而从水中逸出。
硝化反应包括两个基本的反应步骤:一.由氨氧化菌(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OB)参与的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NO2-)的反应(式1-1);二.由亚硝酸氧化菌(nitrite oxidation bacteria,NOB)参与的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NO3-)的反应(式1-2)。
NH4++3/2O2→NO2-+H2O+2H+(1-1)NO2-+1/2O2→NO3- (1-2)AOB主要有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亚硝酸叶菌属(Nitrosolobus)、亚硝酸弧菌属(Nitrosovibrio)、亚硝酸螺杆菌属(Ni trosospira)和亚硝酸球菌属(Nitrosococcus)等[8];NOB主要有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硝化球菌属(Nitrococcus)、硝化刺菌属(Nitrospina) 和螺旋菌属(Nitrospira)4个属(郑平,2010等。
上述AOB和NOB均以O2作为电子受体,所以硝化反应过程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另外,硝化菌属于化能自养菌,利用无机碳化合物如CO2、CO32-、HCO3-等作为碳源合成细胞菌体。
三、实验步骤1.活性污泥的准备(1) 用自来水清洗取自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3遍(清洗过程:将部分沉淀污泥置于塑料容器,补充自来水到塑料容器有效容积内,待污泥沉淀后,撇除上清液,此过程计算为1次清洗);(2) 取一定体积已清洗完的污泥放置于塑料容器,并将其定容到6L;(3) 将定容完毕的活性污泥混合液混合均匀后,取100mL混合液,并测量其污泥浓度(MLSS)。
2.药剂准备(1) 按照拟定的氨氮浓度要求,称取氯化铵。
假如拟定配置混合液体积为6L,NH4+-N浓度50mg/L,氯化铵(分子量为)称量质量计算公式为:*(50mg/L*6L)/(14*1000mg/g)=;(2) 按照拟定的碱度要求,称取碳酸氢钠。
假如拟定配置混合液体积为6L,NH4+-N浓度50mg/L,碱度要求为50mg/L*7=350mg/L(以CaCO3计),碳酸氢钠(分子量为)称量质量计算公式为:*2)*(350mg/L*6L)/(100*1000mg/g)=。
3.硝化过程注意:下述实验,每一组需做两个实验,实验1必做,其余实验任选其一。
做完实验1后,污泥需用自来水清洗三遍后再开始下一个实验。
(1) 基准实验按照分组顺序,每一个班第一组设定氨氮浓度为40mg/L,之后每一组递加10mg/L。
碱度设定比值(NH4+-N:碱度)为1:7。
实验过程为:①称量所需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将其加入到6L准备好的活性污泥混合液;②调整曝气量,以泥水充分混合为要求;③通过调整曝气量实现泥水混合后,用2个5mL离心管采集第1次水样并开始计时,之后每间隔15分钟用2个5mL离心管采集一次水样,直到计时满60分钟,共采集10个水样;④计时满60分钟后,停止曝气并取出曝气头,待污泥沉淀后,撇除上清液。
再用自来水清洗污泥三次以满足开展下一批次实验的要求。
(2) 氨氮浓度调整实验将氨氮浓度调整为基准实验时氨氮浓度的50%,并按相应的1:7比例调整碱度投量。
其余步骤参照基准实验进行。
曝气量、取样时间等条件均不变。
(3) 曝气量调整实验在基准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肉眼观察或者气体流量计调整曝气流量(增大、减小均可)。
氨氮浓度、碱度投量、取样时间等条件均不变。
(4) 碱度投量调整实验在基准实验的基础上,调整氨氮与碱度的比值(NH4+-N:碱度)为1:。
氨氮浓度、曝气量、取样时间等条件均不变。
4.氨氮浓度的测定(1) 水样处理将实验过程中采集的20个水样分两次放置于离心机,在4000转条件下,离心5分钟。
离心完成后,移取上清液3mL于50mL比色管。
(2) 指标测定将放置了水样的比色管用蒸馏水定容到50mL标线,然后分别加入配置好的1mL酒石酸钾钠溶液,混匀。
再加入纳氏试剂,混匀。
(另取一根未加水样的比色管,加注50mL蒸馏水,并同步加入酒石酸钾钠和纳氏试剂,作为空白水样,用于吸光度测定时调零。
)每个比色管加注药剂后,均需震荡混匀。
最后静置显色,显色时间为10分钟。
显色完成后,在波长420nm处,用光程为20mm比色皿,以空白水样为参比调零,测量各水样吸光度A。
(3) 指标计算氨氮浓度计算公式为:[NH4+-N]= A*280/3 (mg/L)比降解速率计算公式为:r = d[NH4+-N]/( dt * MLSS )(kg-N/)四、实验设备及药品1.曝气泵;2.离心机;3.8L塑料容器;4.1000ml烧杯、1000ml量筒、5ml离心管多个;5.1ml、2ml、5ml、10ml移液管各1支;6.气体流量计;7.分光光度计;8.氯化铵;9.碳酸氢钠;10.酒石酸钾钠溶液和纳氏试剂。
五、实验结果分析和思考题1.硝化过程具有哪些影响因素,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其影响程度?2.根据氨氮降解曲线计算氨氮比降解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