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扇三角洲体系

合集下载

沉积学 扇三角洲

沉积学 扇三角洲
与源区的距离也是辫状河三角洲形成的一个重要背景条件。如果盆地 直接邻近源区,那么源区的冲积扇就会直接入湖,形成扇三角洲;只有在 盆地与源区存在一定距离的条件下,冲积扇的辫状河沿着稳定的限制河口 进入水盆地才能形成辫状河三角洲。 辫状河三角洲往往发育在盆地坳陷陡坡边界地带,这是因为该带地形 坡降大,易于辫状河入湖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沉积体。随着进入盆地的沉积 物数量的增加,辫状河三角洲的向前推进,冲积平原必然向盆地方向扩展。 冲积平原沿陡倾的盆地边缘向盆地内进积,盆地的依次被充填表明沉积速 率大于盆地沉降速率。西北地区侏罗系辫状河三角洲比扇三角洲和曲流河 三角洲更为常见,这是由于其产出的背景条件更广泛的缘故。
五.
扇三角பைடு நூலகம்与油气的关系
储集层,尤其是河口砂坝与水下分流河道 生、储、盖 滚动背斜。
第三节
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辫状河三角洲是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 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在以前的分类上归属于扇三角洲范畴。 McPherson(1987,1988)提出:粗粒三角洲包括扇三角洲和 辫状河三角洲。认为将辫状河三角洲从扇三角洲中分出来很有 必要:①与冲积扇毗连的辫状河冲积平原并不是真正的冲积扇 复合体的组成部分,辫状河平原往往独具特色的沉积体系;②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中缺少在扇三角洲沉积中大量存在的泥石 流沉积,总的沉积特征也有显著区别;③辫状河三角洲形成时 有较稳定的限制性河口,扇三角洲相反。辫状河三角洲较扇三 角洲普遍。辫状河三角洲的形成往往受古气候、源区距湖(海) 盆距离和湖(海)盆边界类型的制约。
第二节
一、扇三角洲概念
扇三角洲沉积相
A.Holmes(1965)定义了扇三角洲,指“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 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Nemec等(1988)认为: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 于水下或完全发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积体,是活动的冲积扇与水体(湖、 海)之间的沉积体。

扇三角洲详解

扇三角洲详解

扇三角洲详解地质矿业信息交流平台1周前地矿正版书城往期好书精选最全地质软件使用技巧:MAPGIS、CAD、Grapher ... 全在这里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重磅推出:地球表层模拟研究专著!八旬院士深潜1400米!为你讲述他的“老人与海”...1、什么是扇三角洲扇三角洲是指由冲积扇(包括旱地扇和湿地扇)作为物源,在活动的扇体与稳定水体交界地带沉积的沿岸沉积体系。

这个沉积体系可以部分或全部沉没于水下,它们代表含有大量沉积载荷的冲积扇与海或湖相互作用的产物。

成因学上指由冲积扇入湖(海)形成的三角洲沉积。

2、形成原因(1)古构造造山运动强烈地区,大型冲积扇受山前大断裂控制,有多个山口地带可形成冲积扇群。

山前大断裂带对其形成有控制作用。

区域性挤压或拉张都可形成一定规模的断陷盆地,而且边界大断层对湖盆发展演化有很强烈的控制作用,另外,地震,火山作用对湖底扇的形成也有很强烈的控制作用。

(2)古水流阵发性洪水:陆上牵引流与重力流双重水流机制。

靠近山区坡降大,水流急,能量大,陆上和水下牵引流和重力流双重水流机制。

洪水型:滑塌型或火山喷发型重力流水流机制。

3、扇三角洲形成特征扇三角洲就是高山与水盆地近邻,是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水中、水下冲积扇),有明显的陆上、过渡区和水下沉积部分。

(1)扇三角洲平原陆上部分为近源的砾质辫状河,以水流和重力流的粗粒(砂和砾互层)沉积物为特征,砂砾层具不明显的平行层理或交错层理,分选差,具砂质基质,砂砾比率向下增加。

(2)扇三角洲前缘(过渡带)以较陡的前积相为特征,牵引流为主,常见大、中型交错层理。

(3)前扇三角洲沉积(水下扇三角洲)以不规则分布的泥、砂和砾石的透镜状层理为特点。

自下而上为:前扇三角洲泥岩—扇三角洲前缘末端粉、细砂岩—扇三角洲前缘河道砂岩、含砾砂岩—扇三角洲平原砂砾岩和砾岩。

扇三角洲平原在洪水期和风暴期侵蚀海底后,回流过程中迅速向海推进。

在扇三角洲平原产生从细粒的陆棚砂至粗砾石层的不规则的向上变粗的序列。

Chapter 6冲积扇沉积体系

Chapter 6冲积扇沉积体系

第六章 冲积扇沉积体系冲积扇(Alluvial fan )是发育在山谷出口处、主要由暂时性洪水水流的冲刷作用形成、范围局限、形状近似于圆锥状的山麓粗碎屑堆积物。

它由山谷口向盆地方向呈放射状散开,其平面形态呈锥形、朵状或扇形(图6-1a );发育在那些地势起伏较大而且沉积物补给丰富的地区。

通常是许多冲积扇彼此相连和重叠,形成沿山麓分布的带状或裙边状的冲积扇群(图6-1b )。

在我国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界又将冲积扇习称为洪积扇,它有别于堆积在一些冲沟口的冲积锥。

后者是由降落在山坡上的雨水或融雪水所形成的片状水流,将山坡上冲刷下来的坡积物快速堆积在冲沟口而形成的一种小型沉积体。

冲积锥也可呈扇状(或锥状),但规模小,分布零散,多与抬升的剥蚀区相联系。

在地质时期,随着地壳上升和剥蚀区扩大,冲积锥保存下来的很少。

冲积扇是一种水道化的水流沉积,但从其发育的特定地质地理位置、典型的扇状外形和内部结构来看,与典型的河流相或冲积平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此外,冲积扇也不同于扇三角洲(Fandelta ),前者完全发育在地表,是一种纯陆上沉积体,而后者是由于冲积扇直接沉积到一个相对稳定、独立的水体(湖或海)后,遭受湖泊或海洋作用改造而成的一种陆上与水下过渡类型的沉积体系。

扇三角洲沉积相在我国东部的中、新生代陆相断陷盆地中极为发育,常构成重要a b 图6-1 冲积扇与扇群的地貌特征的油气储集层。

第一节 冲积扇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形态一、基本特征冲积扇的形成要求有充足的陆源碎屑供应和从山区向盆地过渡的高差悬殊的地形突变。

被峡谷所限的山区河流携带着从源区剥蚀的大量碎屑物质,一旦冲出谷口,因地势突然展开,坡降减缓,河道加宽变浅,流速降低,搬运能力骤然减弱,大量底负载迅速堆积下来,从而在谷口外形成一个以谷口为顶点向外辐射散开的扇状沉积体,即冲积扇。

因而,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不发育,物理风化强烈,降雨量虽少但多为暴雨,洪水短暂而猛烈,并可提供大量的近源碎屑物质;山口外开阔而平缓的地形是接受沉积的有利场所,这为形成冲积扇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

扇三角洲一、肩三角洲概念及主要类型1.扇三角洲概念扇三角洲是成因类型名词,4;足指形状似扇形的扇状二角洲,而是二角洲的一种特殊类型01885年美国学者G.K.GiIbert根据湖滨的地貌特征提出了有名的吉尔伯持三角洲的沉积模式,被认为是第一个关于扇三角洲的描述。

A.Holmes(1965)最早明确地提出了扇二角洲,并将其定义为“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沟、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McPherson等人(1987)从地貌和沉积学特征角度区别了粗被三角洲的两种主要类型:形成于冲积扇末端的有大量块体流沉积物的扇三角洲和与主要受河川径流控制或与辫状平原铸型相当的辫状河三角洲。

Nemec等(1988)在《扇三角洲:沉积学和构造背景》中指出: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于水下或完全发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积体.是活动的冲积扇与水体(湖、辫)之间的沉积体。

冲积扇进人稳定的水体后形成扇三角洲,因此其展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水流和被浪的改造作用。

它们可以出现在从湖泊到开阔海等多种环境中,但大型扇三角洲最常发育在大陆裂谷盆地内和大陆与岛弧聚敛的板块边缘(Wescott and Ethridge,1980)。

2.扇三角洲主要类型目前国内外已报道的扇三角洲沉积模式基本有以下三种模式。

(1)牙买加型牙买加型扇三角洲复合体陆上面积小,而水下面积较大,牙买加东南海岸的现代Yal2加扇三角洲是这种型式的典型实例。

该扇三角洲的形态一方面受山辫地貌的控制,另一方面其前缘还受大高差、陡坡度的滨外敛斜敛破碎浪的影响,具有陆上扇三角洲平原、辫岸过渡带、水下扇三角洲环境。

根据Ethridge和Wescott(1984)的研究,可以认为该扇三角洲属斜坡型模式,也可称其为陆坡型该式。

斜坡型扇三角洲形成于裂谷或离散板块边缘、聚敛板块碰撞前缘和大洋走向滑移断层边界。

(2)阿拉斯加型阿拉斯加型扇三角洲以阿拉斯加东南海岸的主要河流——Copper河向深水推进,在构造上活动的阿拉斯加辫北部大陆架上敛造的受海洋控制的Copper河扇三角洲为典型实例。

三角洲和冲积扇

三角洲和冲积扇

三角洲:河流中上游侵蚀搬运的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坡度平缓,流速减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会堆积形成三角形地貌,叫三角洲。

地貌特征:三角洲上地形平坦,河汊纵横,面积较大,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易有洪涝,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顶部指向上游,底边为其外缘。

冲积扇:山坡上的风化物在流水侵蚀作用下,沿山间河谷搬运而下,在山麓出山口处,坡度变缓,水流分散,流速减小,搬运能力减弱,物质堆积而成的扇状堆积体,叫冲积扇。

地貌特征:外形上窄下宽的扇形,其顶端朝向山口,外缘呈半圆形,自扇顶到扇缘,地势降低,坡度变小,堆积物逐渐变细,分选性逐步变好,如太行山麓的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一般是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

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

多个河漫滩连接成片形成河漫滩平原。

形态特征:迂回扇,心滩沙堤,滨河床沙坝。

扇三角洲_辫状河三角洲_曲流河三角洲对比分析

扇三角洲_辫状河三角洲_曲流河三角洲对比分析

我国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及西部前陆盆地中的大多数油气田都有古代三角洲沉积。

目前,依据进人蓄水盆地(海或湖)中地表径流类型可划分出3种基本的三角洲类型,即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

(l)扇三角洲。

形成发育的地质背景是源近流短,冲积扇直接入湖。

它既可以发育在断陷湖泊受同生断层所控制的湖盆边缘一侧,也可以发育在坳陷阶段,沿湖盆短轴方向湖侵范围逼近源区的近源陡坡一侧的湖岸地带。

实际上形成扇三角洲的关键性背景条件是湖泊水体逼近物源区且地形坡度陡。

扇三角洲平原沉积中通常发育泥石流、辫状河道等沉积微相类型;扇三角洲前缘发育碎屑流、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砂坝等沉积微相;前扇三角洲的前三角洲泥沉积中通常会含一些粗颗粒。

扇三角洲体系中,以重力流沉积占优势为其重要的沉积特征。

沉积物粒度普遍很粗,以砂砾岩为主,河道沉积不发育,往往呈小的透镜体分布在重力流沉积物中,为扇面上洪水期形成的短暂河道产物。

沉积物入湖后受湖浪的改造作用微弱,河口砂坝不发育。

物源近、丰富,为阵发性灾变事件供给的结果。

(2)辫状河三角洲。

形成发育的地质背景与扇三角洲存在某种程度的相似性,即沿湖盆短轴坡度较陡和较近源。

同时,也存在明显不同。

首先,形成辫状河三角洲需要的是坳陷型湖盆较陡边界,或断陷型湖盆较缓边界。

其次,与源区有一定距离。

这样的背景下,决定了入湖的冲积体是辫状河沉积体而不是曲流河或冲积扇沉积体。

辫状河道向水下延伸,形成前缘亚相中占绝对优势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

在水下分流河道中也同样发育各种牵引流沉积构造。

(3)曲流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是沿盆地长轴方向,在坡降缓、斜长的古地形等条件下,源远流长地巨大的定向曲流河携带大量泥砂进入湖盆,在河湖作用过渡带形成三角洲沉积体。

与浅水湖泊三角洲形成背景不同之处是在河流入湖的河口处,湖盆底床坡降偏大,水体偏深,湖泊水体对河流可形成明显的顶托作用,所形成的三角洲体系不单是有分流平原组成,而且发育河口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的沉积单元。

水进、水退、吉尔伯特型湖波扇三角洲亚相和微相的特征

水进、水退、吉尔伯特型湖波扇三角洲亚相和微相的特征

水进、水退、吉尔伯特型湖波扇三角洲亚相和微相的特征一.水进型三角洲该类扇三角洲是山地河流出山口后就直接进入湖盆浅水区所形成,几乎全部没入水下的扇形砂砾岩体,它一般发育于断陷湖盆的陡坡一侧,距物源近,缺失陆上扇环境。

周围泥岩的颜色为灰绿色和浅灰色,含浅水生物化石,说明为滨—浅湖环境。

该类扇三角洲一般形成于湖进阶段,常缺乏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

该扇三角洲的岩性,形态和分带特点类似于山麓冲积扇,可进一步划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砂体亚相带。

1.扇根其中的微相有河道与河道间,岩性上主要为砂砾岩、砂岩夹灰绿色和灰色泥岩并且粒度粗分选差,成分复杂,泥质较高。

沉积构造上表现为块状层理、正或反递变大型交错层理,垂向层序呈向上变细正旋回测井曲线特征为自然电位中低幅齿状,电阻高。

2.扇中扇中包括三种沉积微相分别为扇状水道、扇中前缘、扇中水道间。

(1)辫状水道微相沉积物成分、结构等特点受物源控制,如有些地区砾岩含量高,而有些地区岩性则偏细,但总体看来岩性较粗,以砂砾岩和砂岩为主。

砂岩和砾岩的分选较差,成分复杂,不稳定的矿物碎屑和基质含量较高。

砂层的底面见冲刷,常见块状层理,平行层理和中至大型的交错层理,单一向上变细的层序厚一般几十厘米至几米,在砂层之间常夹灰色和灰绿色泥岩夹层,常构成数十米厚的叠加的叠合砂岩。

自然电位曲线多为齿化箱状和顶底渐变的箱形。

(2)扇中前缘微相扇中前缘实际上是扇中水道向盆地方向的延伸,粒度变细,底部冲刷不如水道区发育,交错层理比水道区发育,但厚度一般比水道区减小。

自然电位曲线多为齿化的漏斗—钟形和钟形,反映河道冲刷作用减弱,并有一定的波浪改造作用。

(3)扇中水道间微相主要由灰绿色至灰色泥岩夹薄层砂岩组成,砂岩发育块状层理和小型层理构造。

滑塌和变形构造亦常见。

由于辫状河道的冲刷力强,改道频繁,一旦发生改道,这些沉积物被冲刷变薄,甚至全部被冲刷掉。

自然电位曲线多为指状或齿化钟形。

扇中地区以形成良好的储层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场所。

《扇三角洲体系》课件

《扇三角洲体系》课件

土地资源的利用
在扇三角洲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应遵循可 持续发展原则,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修复。 在农业种植方面,应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和 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 湿地保护方面,应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 ,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
生态环境保护
扇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易受人类活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应加强生态环境 保护,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环境修复
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应采取有效的修复措施。例如,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 良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通过水域治理、湿地恢复等方式改善水环境。同时,应加强环 境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状况,为后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
据。
05
扇三角洲体系的研究方法和应用前景
研究方法和手段
沉积物的搬运方式主要包括河流冲刷、风力搬运和冰川搬运等。在扇三角洲体 系中,河流冲刷是最主要的搬运方式,尤其是在洪水期间。
沉积方式
沉积方式主要包括冲积、洪积和泥石流沉积等。在扇三角洲体系的不同部位, 沉积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河口处主要为冲积和洪积,而在远离河口的地区 则可能主要为泥石流沉积。
沉积物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03
扇三角洲体系的地质构造特征
地层结构和构造特点
地层叠覆与沉积序列
扇三角洲体系的地层呈现叠覆和沉积序列的特点,由下往上依次为基岩、砾石层 、砂层、粉砂层和粘土层。
构造形态与特点
扇三角洲的构造形态主要表现为弯曲、倾斜和断层等现象,这些构造特点对地层 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构造运动和板块构造对扇三角洲体系的影响
古气候研究
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古气候信息,通过对扇三角洲体系沉 积物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气候变化的情况。

简述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

简述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

简述三角洲沉积体系特征三角洲简述:三角洲, 即河口冲积平原, 是一个常见地表形貌。

江河奔流中所裹挟泥沙等杂质, 在入海口处碰到含盐量较淡水高得多海水, 凝絮淤积, 逐步成为河口岸边新湿地, 继而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顶部指向河流上游, 外缘面向大海, 能够看作是三角形“底边”。

三角洲体系划分以及沉积体系简述即使影响三角洲发育原因很多, 三角洲类型又是十分复杂。

下面分三种三角洲沉积特征做分析。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特征河控取决于河口宽度, 河水流速及含砂量。

该地带为三角洲体系中砂质沉积物最为丰富、最集中地域, 砂成份关键是纯净石英砂, 分选磨圆都很好, 成熟度也很高。

河控、潮控、浪控三角洲平面组合及垂向层序特征颜色改变:(1)下部通常为暗色, 反应富含有机质泥岩特点(前三角洲沉积和浅海沉积); (2)向上微浅水、受海水扰动浅色前缘砂体;(3)最上部为夹有浅色砂体(分流河道)大量暗色层(深灰色至黑色), 为广泛沼泽发育三角洲平原环境。

粒度和沉积结构改变:(1)下部浅海陆棚和前三角洲泥岩, 水平层理及被生物强烈扰动而均化块状层理;(2)向上过渡为远砂坝、河口砂坝、席状砂等沉积细纱和粉砂, 发育多种交错层理;(3)最上部为分流河道、天然堤等形成细纱、泥岩和煤等, 槽状、板状交错层理与块状层理交替出现。

(4)反应以前三角洲到三角洲前缘再到三角洲平原水动力活动是从低能~高能~能量多变特点。

自下而上沉积相标志:(1)沉积物颜色由暗变淡(青灰—灰)再变褐黄;(2)沉积物粒度由细变粗再变粗;(3)沉积物分选性由差变好再变差;(4)粘土矿物、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由多变少再变多;(5)结构由水平变波状和交错再变水平;(6)海相生物向上变少, 陆相生物向上变多;(7)生物钻穴见于三角洲层序下部, 植物根系出现于顶部;比如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沉积时期基底整体一致缓慢沉降地形十分平缓, 盆地气候相对干旱湖面快速大规模收缩水体很浅水深通常不超出10m。

第六章扇三角洲体系

第六章扇三角洲体系
扇三角洲

Holmes(1965) 最早提出此概念 Nemec, Stell(1988)《扇三角洲:沉积学和构造背景》
(1)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于水下或完全 发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积体。
(2)是活动的冲积扇与水体(湖、海)之间的沉积体。
•.
吴崇筠(1989)
扇三角洲(主要为靠山型,包括所谓的水下冲积扇、部分近岸水下扇)
扇三角洲的水动力特征 波浪与潮汐(Wave and tide deposition): 波浪与潮汐作用在湖盆 中不明显,在海盆中作 用明显,形成沿岸沙坝 和潮汐沙脊。
海相环境受波浪、 潮汐等的控制。
•.
湖泊扇三角洲主要以洪水性沉积为主,兼具 牵引流、碎屑流、漫流沉积。
因沉积迅速,辫状水道多变。
•.
•.
•.
•.
•.
•.
扇三角洲的实验模拟(张春生等,1997)
•.
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的区别:
1. 地形坡降大,是三角洲的几-几十倍; 2. 陆地方向为冲积扇,甚至直达山根; 3. 岩性粗,砂砾岩发育; 4. 水下河道更发育,但河口坝发育差; 5. 常成群出现,纵剖面楔状,尖灭快; 6. 重力流沉积较发育,常见具有重力流沉积特 色的水下水道。
•.
•.
•.
c 水下分流河道间
沉积物:灰、灰绿色水平层理泥岩、泥质粉砂岩、页 岩 夹薄层砂岩漫流的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杂砂岩? 应较辫状河发育)。 构造: 小型层理、滑塌及变形构造常见。 垂向上:常被分流河道冲刷。
•.
• (3)前扇三角洲 • 浪基面以下。 • 灰色波状、水平层
理泥岩、粉砂岩, 含介形虫等化石。
•.
缓 坡 型 扇 三 角 洲 模 式

六章节圈层间相互作用

六章节圈层间相互作用
植物具有吸附尘埃的作用 ;植物可以分泌一些发挥性杀菌物质 ;调节 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保持空气新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植物对保持与改善环境的关系
第三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相 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一:地球表层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1.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流动与能量平衡
圈层间能量交换示意图
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
➢ 丰富的泥沙来源。 ➢ 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弱。这样可以保证河流带来的泥沙不至于被
波浪、潮流、海流等全部带走。 ➢ 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比较浅。
(2)三角洲的沉积结构
过去通常划分为三部分:
➢ 顶积层 ➢ 前积层 ➢ 底积层
现在一般将三角洲体系划分为:
➢ 三角洲平原相 ➢ 三角洲前缘相 ➢ 前三角洲相
1.海岸均衡剖面与海岸线进退
(1) 均衡剖面的塑造
在波浪与潮流的作用下,有些地方发生侵蚀,有些地方发生堆积,泥沙发生平行海岸线 的移动——纵移动和垂直于岸线的移动——横向移动,从而使海岸线的平面轮廓与剖面形 态发生变化。
(2)三个假设
a 原始水下岸坡微微向海倾斜;
b 水下岸坡由相同粒径的泥沙组成;
c 波浪前进的方向与海岸与大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生物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正负反馈作用
(1)生物对气候的负反馈
生物对气候的负反馈
(2)生物对气候变化的正反馈作用
3.大气污染与植物
在空气中,已经检测出261种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其中最重要的污染物 是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以及由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在紫外线作用下形 成的光化学烟雾。
行丘等几类。
(4)冰面地貌
主要有:冰瀑、冰裂隙、冰川湖拱、冰面河、冰面湖、冰蘑菇、冰 塔林等。

第六章大陆沉积体系及相模式

第六章大陆沉积体系及相模式
一个简单的冲积扇,从扇顶向扇端的粒度 与厚度变化总是呈现由粗到细。泥石流沉积 和筛积物多分布在上部。水道沉积物和片流 沉积物虽然在整个扇内均有发育,但在中、 下部主要是由这两种沉积物组成的。再向外, 冲积扇则过渡为内陆盆地(干盐湖、风成沉 积)和泛滥平原。

代表性的 原生沉积构造 水平纹理和 均匀层理
沉积相划分及代号一览表
沉积相区
相带/体系
沉积相 古陆 OL 冲积扇 Al 河流 Fl 辫状河 曲流河
沉积亚相、微相
全国岩相古地理编图的沉积体 系与沉积相划分
冲洪积体 大陆相沉 积区 系
扇头、扇中、扇尾、泥石流 心滩、天然堤 边滩、堤岸、泛滥平原(河漫滩) 、岸后沼泽 滨湖沼泽(LaM) 、滨湖浅滩(LaS) 、 扇三角洲(FD) 、浅湖三角洲(LaD) 、深湖浊积 、盐湖 岩(LaT) 沙丘、丘间、戈壁滩 沉积相、亚相分类与上述的湖泊体系相同 三角洲平原(分枝河道、分枝水道、平原沼泽)
海 相 沉 积 区
第三章 大陆相沉积区及相模式
一、概 述
二、冲积扇环境及相模式 三、河流环境及相模式 四、湖泊环境及相模式
冲洪积体系 湖泊体系
一、概 述
大陆沉积环境沉积介质包括水、大气和冰川。 介质运动条件以单向流水为主,也有风、冰川和 波浪的作用。大陆沉积受构造作用、地形和气候 的影响很大。 (1)沉积物多样化:大陆沉积以碎屑岩为主, 而碳酸盐岩很少。 (2)沉积物特征:大陆沉积区距物源区较近, 故岩石中不稳定组分较多,沉积物的横向变化大 。 (3)生物特征:生物化石主要为陆生脊椎动物、 昆虫和植物,大量植物的出现是大陆环境所特有 的。
上述四种沉积物在冲积扇中的分 布很不固定,常随每一次洪水期,径 流量的变化和扇面水系分布的改变而 变化。在沉积区内河道沉积相和片流 沉积相是分布最广和最常见的相;在 细粒物源充足的冲积扇上,泥石流沉 积相也可占据冲积扇上部的相当大部 分;筛积相通常只在局部发生。

沉积体系分析

沉积体系分析

二、沉积作用过程及其沉积物类型
• 它们在扇体中各自所占的比例随沉积物结构和气 候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如印度与尼泊尔接壤处 的柯西扇及热带区的洪都拉斯扇,它们是单独的 河流作用的产物。在冲积扇的另一端,几乎完全 是由泥石流形成,这种冲积扇往往形成于干旱地 区。但大部分扇都反映出泥石流与河流的共同作 用。次要的作用如筛积作用、风的作用、渗透作 用等对冲积扇也有影响。
2.泥石流
• 泥石流是由重力推动的含有大量碎屑物质 的高密度流体。流体内部的颗粒是由粒间 的泥和水的混合物支撑,并在重力作用下 进行搬动,这种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保持着 一定的整体性,从而显示了层流的特点。 泥石流的空间形态为两侧较平行的舌状体, 顶面较平整:边缘清楚。泥石流沉积的总 体特点是分选极差,有巨大的漂砾,一般 不具层理,呈块状构造。泥石流经常由暴 雨触发,持续时间较短。
第二章 沉积体系分析 第一节 概述
基本内容:包括:概念:沉积体系,成因相,沉积体 系域,地层成因增量(GJS)和地层成因序列(GSS)。 ①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和步骤。 ②冲积扇的类型及纵向演化,冲积扇的空间形态,冲 积扇发育与产出背景。 ③沉积作用过程及其沉积物类型(河川径流,泥石流, 筛积作用,风的作用,片流作用) ④湿地冲积扇实例(印度与泥泊尔接壤处的柯西扇) ⑤旱地冲积扇(实例美国死谷的冲积扇)
三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一扇三角洲体系二辫状三角洲体系三普通三角洲体系第四节三角洲沉积体系三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一扇三角洲体系二辫状三角洲体系三普通三角洲体系第四节三角洲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碎屑流沉积体辫状河道充填近端河口坝远端河口坝浅水重力流沉积越岸沉积泛滥盆地及沼泽沉积辫状三角洲平原辫状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辫状分流河道充填近端河口坝远端河口坝越岸沉积决口扇泛滥盆地普通三角洲平原普通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分流河道充填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越岸沉积决口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三角洲类型扇三角洲辫状三角洲普通三角洲产出背景位于断裂带一侧的构造陡坡上多数远离断裂带远离断裂带发育于构造缓坡上沉积体系表面坡度陡中等平缓几何形态及大小楔形透镜状数十平方公里或更小席状数百平方公里席状数十或千平方公里侧向连续性三角洲的补给系统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沉积物输入量突发型流量季节性洪水控制的流量终年性的连续型流量体系的内部构水上部分沉积物重力流体

关于冲积扇和扇三角洲区别的文献综述

关于冲积扇和扇三角洲区别的文献综述

关于冲积扇冲积扇沉积模式完整的三角洲网状河-------------------------地层对比——冲积扇冲积扇的微旋回以向上变细的正韵律为主,界面一般为砾岩的最粗位置,正确处理好相带与井厚度关系,内扇,颗粒比较粗,分选差,表现为SP不明显,GR锯齿状,中扇表现为颗粒分选相对变好,粒度为中粗砂岩,含砾,曲线为典型钟形,顶部泥岩比较明显,可由多个向上变细的正旋回组成,厚度最厚;外扇位置一般为细沙或者粉砂和泥岩组成,砂岩单层厚度相对较薄,曲线为锯齿状。

可以通过对野外露头、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综合分析,提出地层内部多级旋回性、底部超覆和填平补齐及沉积厚度等比例发育模式,并分析形成这些发育模式的成因机制。

在探讨地层发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标志层对比、旋回对比和等比例对比原则。

应用桥式和三角网对比方法,对全区地层进行三维闭合,建立精细等时地层格架,对下一步油田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筛状沉积当源区供给冲积扇主要为砾石而无或极少有其它粒级的物质时,在冲积扇的表层便堆积了舌状砾石层。

由于粒度粗,砂质之类细碎屑的充填物较少,故渗透性极好,在洪水尚未流到扇缘(冲积扇与平原的结合处)之前,就沿着像滤水筛子一样的砾石层渗透到扇体中去。

因此不能形成地表水流,从而阻止了粗粒物质的搬运。

扇体表层的砾石层就称为筛状沉积。

它虽较为少见,但它是冲积扇上最富有特色的沉积。

筛状沉积主要由次棱角状的粗大砾石组成,分选较好,其间充填物较少,而且主要是分选较好的砂级碎屑,无明显的成层界限,常形成块状沉积层。

筛状沉积的形成条件要求独特的源区条件,即母岩区应是节理发育的石英岩之类的岩石。

筛状沉积主要由次棱角状的粗大砾石组成,分选较好,主要为砂级碎屑,无明显的成层界线,常形成块状沉积层筛装沉积的形成条件:母岩区得是节理发育的石英岩之类的岩石。

-------------------------辫状河冲积扇一般是只季节性河流流出山口形成的冲积扇,一般来说分选相对比洪水形成的泥石流冲积扇好;并且两种类型的冲积扇扇根部位都会有砾石沉积;从平面展布上看由于辫状河冲积扇是稳定的水流形成的,所以展布面积大,而泥石流冲积扇应该算是一种事件性沉积,所以分布面积相对小;再从流体机制上看,泥石流冲积扇的形成与重力流有关,所以偶尔会观察到一些反序结构,而辫状河冲积扇以牵引流为主,所以说应该是一种正常的正粒序。

第六章层序地层学二

第六章层序地层学二

东营凹陷层序格架中砂体分布模式图
层序格架与隐蔽圈闭发育模式
高位域砂体 水进砂体 低位域砂体
思考题
1、全球海平面与相对海平面的定义是什么? 2、相对海平面变化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3、不整合面、可容空间、海泛面及凝缩层、体系域的概念是什么? 4、按堆砌样式,准层序组可划分为哪几种类型? 5、层序成因的主控因素有哪些及其相互关系? 6、层序类型有哪些?其特征是什么? 7、I型层序体系域的组成?各种类型体系域的特点? 8、Ⅱ型层序体系域的组成?各种类型体系域的特点?
3、 特殊的成因地层单元本身就是有利的储集体或 烃源岩
层序地层格架与隐蔽油气藏分布的关系 湖侵体系域发育的 区域性盖层 造成低水位体系域内
可以形成大中型的构造油气藏
高水位体系域可以发育大型的岩性油气藏 牛庄、宝力格、赛66、太47等油藏
层序格架与隐蔽圈闭发育模式
东营凹陷古近系低位沉积的勘探取得成功, 岩性地层圈闭储量大于70%
在沉积盆地分析中首先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并将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的研究,置于构造沉降、 海平面升降和沉积物供给的复合制约和整体的统一格架中,因而能有效地揭示其三维配置关 系。
在含油气盆地的研究中,能够有效地阐明生、储、盖层的配置规律,提高地质学家的理论和 实际预测能力。
低位体系域盆底扇、斜坡扇、低位前积楔状体、下切谷砂体发育,可构成良好的储集体; 海侵体系域比低位和高位体系域具有更低的砂泥百分比值,可构成广泛分布的区域盖层和烃源
岩层。
高位体系域河道砂和三角洲砂体是最常见的储集类型。
中国东部三大陆相盆地沉积体系域与油气关系对比
低水位体系域是最重要的油气富集层段
(据1997年资料)
低水位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都可以富集岩性油气藏 层序地层框架与油藏分布关系模式图

三角洲与冲积扇

三角洲与冲积扇

一.冲积扇冲积扇是由山前或断崖边向邻近低地延伸的,是一种主要由粗粒碎屑物质组成的圆锥形、舌形或弓形的堆积体。

它代表陆上沉积体系中最粗粒的、分选最差的近源沉积单元,通常在下倾方向上变成细粒、坡度较小的河流体系。

然而也有某些扇,它的前缘直接进入湖泊或海洋,则称为扇三角洲。

关于扇三角洲将放在以后的章节中进行论述。

冲积扇的形成和作用过程(一)、冲积扇的形成冲积扇的形成主要是在山区或上游发生暴洪时,大量的水体夹带丰富的泥砂沿山沟顺流直下,当流出山口时,空间突然开阔、坡度锐减、水流能量突然骤减,巨量的砂、砾、泥快速堆积而形成。

在形成冲积扇的过程中常伴随有重力的不稳定性而出现重力流。

因些冲积扇大量地出现于构造的活动区,如裂谷盆地、与走滑有关有拉张盆地、前陆盆地和快速抬升的山体前缘。

在我国天山山前和昆仑山山前可见大量现代的冲积扇。

同时冲积扇的发育与气候有关,虽然一般认为冲积扇发育于干旱地区,实际上冲积扇既可发育于干旱气候地区,也可发育于潮湿气候地区。

然而气候对冲积扇的发育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即干旱地区冲积扇坡度比较陡、扇体较小且沉积物粒径大小悬殊;而潮湿气候地区的冲积扇坡度小、扇体较大且沉积物粒径相对细而均一。

(二)、冲积扇的作用过程McGowen和Groat (1971)把冲积扇划分为近端扇、中扇和远端扇三个亚相。

也有学者把冲积扇分为上扇、中扇和下扇三个亚相(图1)。

图1理想冲积扇沉积类型及剖面形态(据R.D 斯皮林,1974)冲积扇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沉积物所反映的特征来决定的,它们在剖面上主要是由多个正旋回的沉积层序组成,绝大部分的扇体反映辫状河流和泥石流和漫流沉积的叠加,其次还有筛滤作用的沉积(图2)。

图2 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冲积扇层序二、冲积扇储层的特征1、储集体的形态冲积扇的动力成因和沉积特征,决定了砂砾岩储集体的形态特征在扇体走向的平面上呈长条形分布,而且向下游方向发散,主要是有辫状河道不断改道的砂砾岩体在侧向上的组合。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在不同的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四种主要类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即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浅水三角洲。

并分别从以上四种三角洲类型的定义、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差异进行比较。

进而得出各类三角洲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关键字:正常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三角洲的现代定义是河流在稳定的水体中或靠近水体处形成的、部分露出水面的一类沉积物。

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三角洲沉积物来源于一个或几个可以确定的点物源;其主要以进积结构为特征;其均发育于盆地边缘,最终充填盆地;最大沉积面积受物源供给的限制。

三角洲类型划分:根据河流、潮汐、波浪作用强弱的差异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和破坏性三角洲。

建设性三角洲以河流作用为主、泥砂在河口区的堆积速度大于波浪作用的改造速度,主要以河控三角洲为例。

破坏性三角洲以海洋作用为主,波浪、潮汐、海流的能量大于或等于河流堆积泥砂的能量,故泥砂堆积被改造至破坏,浪控和潮控三角洲均属此类。

由三角洲沉积区与物源区的关系、三角洲平原河流类型及三角洲沉积物的粒度差异可将三角洲划分为正常三角洲(经典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浅水湖泊三角洲和扇三角洲。

苏联学者以三角洲形成的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为依据将其划分为地台区的三角洲沉积、褶皱带周缘的三角洲沉积、山间拗陷内的三角洲沉积。

还有基于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沉积物的粒度的依据可将三角洲划分为细粒和粗粒三角洲。

本文将主要从流域盆地特征、沉积物供给、水体深度、沉积粒度等方面总结三角洲的控制因素探讨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浅水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一、辫状河三角洲由辫状河体系前积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砾的三角洲,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底负载河流提供物质。

与扇三角洲不同, 一旦静止的水体移开, 辫状三角洲必然重新变为单条河流。

(一)发育条件辫状三角洲是由单条或多条辫状河入湖( 海) 形成的沉积体系, 一般远离断裂带的古隆起、古构造高地的斜坡带发育, 在沉积盆地的长轴和短轴方向均可发育, 沉积地形和坡度较扇三角洲更缓, 比正常三角洲更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
RT
水道主体
为重力流水道的主 体部分,具有带状定 向分布特点,岩性主 要由相互叠置的块状 砂岩、递变层理砂岩、 混积岩组成,与下伏 岩层呈侵蚀突变接触。 SP 和 GR 曲线特征为 箱形或钟形。
水道主体微相 测井曲线特征 庄68沙一上2550-2580m
大港油田典型 水下水道沉积 (砾石磨圆较 好),与冲积 扇棱角状砾石 不同:碎屑颗 粒经过一定的 搬运与磨圆, 或再沉积的产 物。
扇三角洲体系 Fandelta System
一、概况 1、定义(Definition):由于冲积扇直接提供物源,
在盆地边缘的水上和水下部分所形成的碎屑沉积体。近 源短程河流供给;直接与冲积扇过渡;水上部分为冲 积扇,水下部分为扇三角洲。
2、三角洲序列(A Series of Delta)
以三角洲为基本名称命名的沉积体系很多,如三角洲、 辫状平原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等。上述沉积 体系命名的主要依据是沉积物供给体系类型及供给方式。
砂岩、含砾砂岩,扇三角洲中河口坝没有三角洲中的发育。 重力流沉积为快状—递变层理砂砾岩,与暗色泥岩互层, 其中水下碎屑流沉积中发育含泥砾的副砾岩。 前扇三角洲( Pro-fandelta ): 扇三角洲的外围部分, 水流作用消失,以盆内水体作用为主,主要发育波状层理 的粉砂岩和沙质泥岩,夹平行层理、快状层理砂岩。
(2)扇三角洲前缘:最主要的沉积相带和砂体发育区。 四个微相:水下分流河道、河道间、河口坝、席状砂。
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陆上辫状河道的水下延伸,向前变浅、消失,最主要的微相 类型。沉积物:砂砾岩、砂岩。结构: 较陆上分选好,粒度 曲线表现为洪水急流型---正常水流型。构造: 板状、槽状交 错层理,平行、粒序、块状层理,无暴露构造。垂向: 多层 叠置的正韵律。
1、沉积作用(Sedimentation processes) 洪水水流(Flood water deposition): 水道沉积,
快状层理、不明显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递变层理砂砾岩, 与冲积扇上的辫状水道沉积类似;河口坝沉积,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与变形构造砂岩;片流沉积,平行层理砂岩、粉 砂岩。 重力流(Gravity flow deposition): 水上泥石流与 水下碎屑流沉积,混杂堆积的副砾岩,水上部分与杂色泥 岩互层,水下部分与灰色泥岩互层;洪水浊流与滑塌浊流 沉积,快状—递变层理的砂砾岩、砂岩。一般近源部分发 育泥石流和碎屑流沉积,远源部分发育洪水浊流沉积,扇 三角洲前缘发育滑塌浊流沉积。
扇三角洲的实验模拟(张春生等,1997)
扇三角洲与三角洲的区别:
1. 地形坡降大,是三角洲的几-几十倍; 2. 陆地方向为冲积扇,甚至直达山根; 3. 岩性粗,砂砾岩发育; 4. 水下河道更发育,但河口坝发育差; 5. 常成群出现,纵剖面楔状,尖灭快; 6. 重力流沉积较发育,常见具有重力流沉积特 色的水下水道。
较陡 较缓 缓
粒 度 变 细
扇三角洲的一般特点
(1)向陆方向通常以断层为界。 (2)砂、砾粗碎屑比例较大。 (3)纵向上楔形,平面扇形,向盆地方向变薄、细。 (4)单个扇三角洲层序向上变粗。 (5)规模常较小,成群出现。
陡 坡 型 扇 三 角 洲 模 式
缓 坡 型 扇 三 角 洲 模 式
二、沉积作用与沉积相 Sedimentation Processes and Facies
冲积扇 山区 (辫状河) (物源)
洪泛平原 (曲流河)
滨岸平原三系与盆内水体关系
扇三角洲
辫状平原 三角洲
三种特殊类 型三角洲的 示意图
辫状三角洲
扇三角洲的发育条件
(1) 湖盆边缘临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 (2) 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
扇三角洲示意图
三、扇三角洲序列与沉积特征 Sequ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andelta
1、沉积序列(Sequence)
控制扇三角洲层序发育的因素很多,其直接因素包括; 沉积速率(沉积因素),沉降速率(构造因素)与海(湖) 平面变化(气候因素)。沉降速率与海(湖)平面变化控 制沉积盆地的容纳空间,而沉积速率则影响盆地的充满程 度、沉积物组成与厚度等。 如果盆地沉降与水面变化所提供的容纳空间超过沉积 作用所占据的空间,则扇三角洲向物源方向退却,形成正 旋回序列。 如果盆地沉降与水面变化所提供的容纳空间小于沉积 作用所占据的空间,则扇三角洲向盆地内部进积,形成反 旋回序列;
水上部分,与冲积扇沉积相似,发育泥石流沉积、 辫状水道沉积、筛析物。此外,由于地形变缓,沉 积物变细,辫状水道两侧发育天然堤,主要为波状 层理、爬生波痕纹理粉砂岩。 扇三角洲前缘 ( Fandelta front ): 扇三角洲 的水下部分,是扇三角洲沉积最活跃的部分,由水 下水道、河口坝、重力流沉积与暗色泥岩互层构成。 水下水道沉积与水上水道沉积相似,但水下水道与 暗色泥岩互层,而水上水道则与杂色泥岩互层;河 口坝沉积构成一反旋回沉积,自下而上为波状交错 层理粉砂岩、板状交错层理和平行层理
典 型 扇 三 角 洲 层 序
典 型 扇 三 角 洲 层 序
如果盆地沉降与水面变化所提供的容纳空间等于沉积 作用所占据的空间,则扇三角洲形成加积型沉积序列。
2、扇三角洲的识别标志
A 扇三角洲通常发育在盆地陡坡带或同沉积边界断裂 的下降盘; B 扇三角洲一般沿沉积盆地的短轴方向生长(即垂直 盆地的长轴方向; C 重力流沉积较为普遍,近物源发育碎屑流沉积,洪 水浊流和滑塌重力流沉积靠近盆地内部; D 扇三角洲沉积物通常较粗,分选、磨圆较差; F 扇三角洲沉积物可以直接与深水泥岩和烃源岩相接。
不同类型三角洲的比较
类型 供给 体系 沉积 坡度

相临沉 积体系
阵发性水流、重 力流、盆内水体 阵发性水流、重 力流、盆内水体 阵发性水流、盆 内水体 稳定水流、盆内 水体
沉积物
分 选 、 磨 圆 变 好
扇三 冲积扇 角洲 (近源河流) 辫状平原 辫状平原 三角洲 (近源河流) 辫状河 辫状河 三角洲 (短程河流) 曲流河 三角洲 (长程河流)
扇三角洲

Holmes(1965) 最早提出此概念 Nemec, Stell(1988)《扇三角洲:沉积学和构造背景》
(1)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于水下或完全 发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积体。 (2)是活动的冲积扇与水体(湖、海)之间的沉积体。
吴崇筠(1989)
扇三角洲(主要为靠山型,包括所谓的水下冲积扇、部分近岸水下扇)
扇 三 角 洲 亚 环 境
扇 三 角 洲 的 亚 环 境
及 其 沉 积 序 列
三个亚相: 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前扇三角洲
(1)扇三角洲平原亚相 辫状河沉积为主,常包含泥石流沉积。沉积物:砂砾 岩夹杂色泥岩结构, 成熟度低。构造:较大型板、 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块状层理,成层性差。
位于盆地边缘同沉积断层上升盘,保存条件差
含碳酸岩盐砾石的砾岩 ES3,庄47井3008.9m
含碳酸岩盐砾石的砾岩, 含碳酸 岩盐砾 石的砾 岩 , 中 , 歧 南 6 井 , ES1 中 , 歧 南 6 井 , ES1 3409.84-3410.12m 3202.56-3202.41m
沙三段沉积相图
b.水下分流河口砂坝 河道相对较稳定。 沉积物:砂为主,厚度较大,常与灰绿色泥岩互层。 结构:分选较好。 构造:平行层理、中小型交错层理、 低角度交错层 理、无明显冲刷构造。
扇三角洲的水动力特征
波浪与潮汐(Wave and tide deposition): 波浪与潮汐作用在湖盆 中不明显,在海盆中作 用明显,形成沿岸沙坝 和潮汐沙脊。
海相环境受波浪、 潮汐等的控制。
湖泊扇三角洲主要以洪水性沉积为主,兼具 牵引流、碎屑流、漫流沉积。 因沉积迅速,辫状水道多变。
2、相分布(Facies distribution) 扇三角洲平原( Fandelta plain ): 扇三角洲
c 水下分流河道间
沉积物:灰、灰绿色水平层理泥岩、泥质粉砂岩、页 岩 夹薄层砂岩漫流的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杂砂岩? 应较辫状河发育)。 构造: 小型层理、滑塌及变形构造常见。
垂向上:常被分流河道冲刷。
• (3)前扇三角洲 • 浪基面以下。 • 灰色波状、水平层 理泥岩、粉砂岩, 含介形虫等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