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对策
浅析金融衍生工具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金融衍生工具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祖天殊(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摘要]金融衍生作为金融机构规避市场风险、进行跨期保值的工具,具有跨期性、杠杆性、联动性和高风险性的特点。
应用中存在着不能从根本上消除金融风险的源头、不能充分提供活动信息、人员专业素质不强、内控缺乏、立法不完善等问题。
金融机构应通过构建系统组织框架来监督和管理投资活动风险,加快提升内部控制能力,完善法律制度,有效提高监管效率,使金融衍生工具既为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服务,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应用与管理;问题与对策[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1-04-15一、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及特点1.金融衍生工具的含义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取决于基础金融产品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
分为独立衍生工具和嵌入式衍生工具。
2.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1)跨期性: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约定在未来某一段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
无论是哪一种金融衍生工具,都会影响交易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未来某时点上的现金流,跨期交易的特点十分突出。
(2)杠杆性: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以签订远期大额合同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
在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交易者所承担的风险与损失也会成倍放大,基础工具价格的轻微变动也许就会带来交易者的大盈大亏。
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
(3)联动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价值与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紧密联系,规则变动。
通常金融衍生工具与基础变量相联系的支付特征由衍生工具合约规定,其联动关系既可以是简单的线性关系,也可以表达为非线性函数或者分段函数。
(4)不确定性(高风险性):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后果取决于交易者对基础工具(变量)未来价格(数值)的预测和判断的准确程度。
衍生金融工具应用问题及建议
衍生金融工具应用问题及建议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基于某一标的资产或指数的、无需一一实物交割的金融合约,包括期货、期权、互换合约、远期合约等。
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颇为广泛,包括风险管理、投机交易、套期保值、资产配置等方面。
衍生金融工具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杠杆效应过大、市场波动风险加大、信息不对称问题等。
本文将针对衍生金融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衍生金融工具应用问题1. 杠杆效应过大衍生金融工具往往具有较大的杠杆效应,投资者可以用较少的资金控制更大的头寸。
这为投资者带来了较高的收益机会,但也带来了较大的风险。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更大的亏损。
2. 市场波动风险加大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通常是通过杠杆交易进行,市场波动可能对市场交易的收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增加了市场风险。
一旦市场波动加大,投资者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损失。
3. 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特殊性,投资者难以获取全面准确的市场信息,往往会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会导致投资者在交易中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增加了投资的不确定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应用建议1. 加强风险管理对于投资者而言,应加强风险管理能力,严格控制仓位,提高交易纪律,避免过度杠杆交易,降低市场风险。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应加强内部风险管理规定和监管,确保交易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 完善市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监管和监测,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防范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市场公平性和透明度。
对于交易者的违规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市场交易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3. 加强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提高投资素质,了解投资产品的特性和市场风险,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跟风。
金融机构也应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降低市场风险。
4. 创新金融产品在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过程中,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探索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工具,提高金融产品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
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的思考
管 制开始放松 , 鼓励 实行 自由化市 场化 的金 融措施 , 这 在一 定程度上促 进了金融的蓬勃发展 。但 与此 同时 , 较宽松的金
P )
具在会计确认 、 计量、 报告 等方面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因此 , 分析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存 在的风险 , 并采取 有力措施 进行 防
吸引业务 是县域金融机构 的统计 人员配备较少 , 多为兼职且换 质 的工作 人员。三是强化 基层统计工作 激励 机制, 岗频 繁 , 导致统计制 度落实不力 , 困扰金融统计工作 的发展 。 素质高的统计人员 留在基层 , 保证统计 队伍 的稳定性 。
关键 字 : 衍 生金 融工具 ; 新 企业会计 准则 ; 公 允价值 ; 风
险 准备 金
融管制引起 了汇率 、 利率市 场的频繁 波动 , 使得金融 风险发
生的可能性加 大。 衍生金融工具就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一种规
避风险的重要工具应运而生并不 断发展 ,发挥着套 期保 值 、
发现价格 、 杠杆效应 等功 能 , 在 很大程度 上帮助企业 和金融 机构规避风险 、 获取收入 。 但衍生工具本身是一把双 刃剑 , 带来经济效益 的同时还
有较大的风险 。如果对其没有进行有效 控制 , 很可能给企业 造成不可预计 的损失 。美 国次贷 危机 的发生 , 演变成 了一场
一
、
绪言
系统性的危机 , 并且 呈现 出向全球市场扩散之势 。而作为始
衍生金融工 美 国等发 达国家 于 2 O世 纪 7 0年代 对金融体 系 的相关 作俑者的衍生金融创新产品 自然成为众矢之 的。
一
二 是部分统计人员主观上对 金融统计重视不够 , 随意修改统 计 数据 , 导致分析失真 。三是基层统计人员缺乏 系统培训, 业 务素质有待提高。 相对 于积极 落实会计 工作 人员 必须 取得会 计 从业资格证书而言 , 金融机构 对从 事金融统计工作 的人 员 往往没有资质要求 , 导致及 时准 确完成各类统计报表 的工作
基于新准则框架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分析
基于新准则框架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分析【摘要】金融衍生工具在企业风险管理和投资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会计处理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基于新准则框架,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深入分析。
首先介绍了新准则框架的背景和重要性,然后概述了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
接着通过实务案例分析,展示了会计处理的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讨论准则框架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的影响时,也进行了与老准则的差异比较。
总结了新准则框架对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准则框架,提高金融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水平,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相关风险。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新准则框架、会计处理、实务案例、影响、差异比较、启示、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金融衍生工具作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交易产品,其会计处理一直是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金融创新的加速,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和复杂度也不断增加,其会计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传统的会计准则在处理金融衍生工具会计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和不足,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金融衍生工具的本质和风险特征,导致会计处理存在着较大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新的会计准则框架,其中包括新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IFRS 9等。
这些新准则框架在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方面引入了更为科学、合理的分类、计量和披露要求,旨在增强金融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提高用户对金融衍生工具相关信息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基于新准则框架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入理解金融衍生工具的本质和规则,提高金融信息的价值和可靠性,同时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财务信息,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基于新准则框架的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处理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而更好地理解其会计处理方法和影响因素。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捆 披 衍 性刚 髓
( ) 生 金 融工 具 的 公允 价 值 计量 会 增 加 财务 报 表 二 衍
的波 动 性 , 利 润 变化 起 伏 更 大 。新会 计 准则 引 入 了 “ 使 利 得 ” “ 失 ” 两 个 隶 属 于 利 润 要 素 的 概 念 , 样 就 突 破 和 损 这 这 了按照 历史 成本 和 实现 原则 确 认收 益 的规 定 , 许多 未实 使 现 的 利 得 和 损 失 能 够 计 入 当 期 利 润 ,在 利 润 表 中 得 到 反 映 , “ 允 价 值 变 动 收 益 ” 户 就 可 以 反 映 由 于 衍 生 金 融 如 公 账
■论 坛 l U A T N LN
_警_l |0 馨 鏊 誊 冀 | j i| 薯囊
衍 生金 融工 具会 计信 息披 露
●杨 森 宋 小彩 / 文
存 在 的 问题及 改进建议
提一 由鼠 度因 一涨 ,欲 ~险 } :一 甜 触一 存- 在改 蟾 问 一 ,
( ) 生 金 融 工 具 会 计 信 息 披 露 的 内 容 。新 会 计 准 二 衍
一 则 规 定 应 主 要 披 露 以 下 信 息 : 是 重 要 会 计 政 策 、 量 基 一 计
础等信 息 。如分 类方法 、 确认 和终 止确认 的条件 、 初始计 量 和后续 计量 采用 的计量基 础等 。二 是各类 与套期 保值有 关 的信息 。包 括套期 关 系的描述 、 期工具 的公 允价值 、 套 套 被 期风 险的性质 。三是公 允价值 信息 。包括确 定公 允价值 所
一
、
衍 生金 融工具 会 计信 息 披 露的 规定
更公 允地 反 映衍 生金 融工 具 的 内在价 值 及潜 在风 险 , 仍 但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若干问题探讨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核算】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若干问题探讨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若干问题探讨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若干问题探讨【摘要】本文以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背景,就新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有关规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新会计准则在衍生金融工具合约面值确认、衍生金融工具转移时的终止确认标准、套期会计处理及公允价值计量等方面仍需明确或改进。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根据财政部20XX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将全面纳入表内列报,并以公允价值计量,从而彻底改变了其以往只在表外披露的状况,这是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方面取得的一大进步。
但是,由于新会计准则是直接参考国际会计准则,难免会出现难以适应我国现实情况的问题。
另外,新准则体系的不完善性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偏离之处也值得我们探究。
笔者相信,这些研究将会对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完善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衍生金融工具合约面值确认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面值一般指合约的名义金额或名义数量。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比较特殊,并不是按合约的名义金额或名义数量进行结算,而是按一段时间内标的物价指标变动的差额乘以名义金额或数量结算,合约金额并不需要实际交割,如互换等。
新准则中并未提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面值是否需要确认。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部分文章在讨论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时,都主张对合约面值也进行确认。
在衍生金融工具合约生效时即确认一项金融资产,同时确认同等数额的金融负债,在合约履行时再予以冲回。
其理由是:如果只对变动额加以反映,就不能充分反映衍生金融工具所面临的风险。
比如,如果对于利率互换只披露本报告期内的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而不报告其合约的名义本金,那么报表使用者就无法知道利率的变动究竟会给企业带来多大影响。
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应让报表使用者对其所蕴含的风险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以及更可靠的评估,所以,这些研究都主张衍生金融工具在初始计量时应该按其合同价值入账。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的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未来性使其在本质上有别于原生金融工具,在会计处理上也独具特色,但我国并未以独立具体准则的形式对英会汁处理进行规范。
文章拟对准则中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讣确认问题进行探讨,并完善提岀建议。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改进建议10.13939/ki.zgsc.2016.33.125衍生金融工具是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的产物,凭借其优越的避险和投机套利功能,现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投资工具。
1衍生金融工具定义衍生金融工具又称派生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品等。
从本质上看,它是由原生金融工具衍化而来,以杠杆和信用交易为特征的金融工具;从品种上看,它包括期货、期权、互换、远期合约以及具有其中一种以上特征的金融工具;从交易特征上看,我国金融工具准则(CAS22, 2006)将其泄义为具有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一是价值随特泄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英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疑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泄关系。
二是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英他类型合同相比只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
三是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1】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2.1初始确认CAS22 (2006)引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概念,并以"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作为金融工具初始确认的唯一标准。
作为补充,我国金融工具列报准则(CAS37, 2014)对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槪念作了区分,要求企业严格按照准则的立义对金融工具及苴组成部分分类进行确认。
2.2终止确认CAS22 (2006)规左:第一,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一是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二是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
第二,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标准:金融负债的现时义务全部或部分已经解除的,才能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其中一部分。
衍生金融工具应用问题及建议
衍生金融工具应用问题及建议衍生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产品,它们在对冲风险、实现投资组合多样化和提高市场流动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投机性泛滥、风险管理不足、市场操纵等,这些问题给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并理性应用衍生金融工具,同时完善监管制度,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以及加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金融知识等方面。
本文将对衍生金融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应对建议。
问题一:投机性泛滥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大幅度放大投资的收益和风险,这为投机行为提供了便利条件。
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过度使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投机,从而导致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市场泡沫膨胀、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
建议:1. 完善监管制度,加强对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的监管,限制投机性交易的规模和频率。
2. 提升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金融知识水平,让投资者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和风险,不盲目跟风投机。
问题二:风险管理不足衍生金融工具的本质是对冲风险,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风险管理不足、交易策略失误等原因,一些投资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和损失。
建议:1. 加强投资者的投资者教育,提升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技能。
2.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风险控制指标,及时采取风险对冲措施,降低投资风险。
问题三:市场操纵一些投资者可能会利用衍生金融工具来操纵市场价格,通过虚假信息、操纵交易等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建议:1. 强化市场监管,打击市场操纵行为,加大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提升市场的透明度,加强信息披露,减少对市场操纵的可能性。
问题四:监管漏洞在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中,由于金融创新较快、监管制度滞后等原因,可能存在一些监管漏洞,使一些违规行为难以监管和打击。
建议:1. 加强监管技术手段的创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和精度。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论坛lLUNTAN_警_l||鏊0馨誊冀j薯i囊|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杨森宋小彩/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一)衍生金融工具财务报告列示的要求.新会计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纳入资产负债表以全额法分别列示(可以抵销列示的除外).其中,列示的具体内容有:一是金融工具的分类.报告主体应当依据金融工具的定义和性质在初始确认时将该金融工具或其组成部分归类为金融资产,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并且规定了相应的确认和分类条件.二是利息,股利,利得和损失.权益类计人所有者权益,负债类计入当期损益.三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抵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抵销.(二)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新会计准则规定应主要披露以下信息:一是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如分类方法,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条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采用的计量基础等.二是各类与套期保值有关的信息.包括套期关系的描述,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三是公允价值信息.包括确定公允价值所采用的方法,估值技术,估值假没.四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性质,合同金额或名义金额,到期Et,失效日或合同执行日,期末公允价值等信息.五是与各类金融工具风险相关的描述性信息和数量信息.六是信用风险,流动风险,市场风险信息.七是其他披露的事项.主要包括担保,减值,重分类的金额和原因等.通过这些信息的披露,使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帮助评价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未来现金流量金额,时间及确定性程度,从而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二,现行会计准则披露存在的问题新会计准则的上述变化,使得财务报告能够更准确,10更公允地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在价值及潜在风险,但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多是原则性的,概括性强而可操作性较差.新会计准则主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侧重于框架性和方向性的规范,主要是对相关问题的重点,难点做出一些解释性规定,并没有详尽的操作规范.事实上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伴随着较高的风险,仅仅有定性的描述远远不能全面反映风险的真实状况.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会增加财务报表的波动性,使利润变化起伏更大.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隶属于利润要素的概念,这样就突破了按照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确认收益的规定,使许多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能够计入当期利润,在利润表中得到反映,如"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账户就可以反映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而产生的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但是, 在市价上升时,公允价值计量会导致金融资产增加;当市价急剧下降时,公允价值计量又会导致资产巨额减计;而且利润的大幅波动为公司价值的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这种波动性很可能会引起投资者不必要的恐慌.三,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一)遵循正确的信息披露原则.为了保障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应遵循以下披露原则:一是充分披露原则.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性和复杂性,企业的财务报告必须反映出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定性和定量信息,表内与表外信息结合披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披露方式.表内列示可以充分揭示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影响.而表外信息除了包括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情况作详细披露外,还应当对衍生金融工具核算所采用的会计政CommercialAccounting2011?4?12期一性刚衍披捆髓啡螈蜈的工腼~一一,},-一一一一一度问因改由在险:存鼠提蟾欲甜触涨策,交易的性质,各类风险定性的描述及定量的测度等情况进行详细披露,这类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加深对衍生金融工其风险信息的全面了解.二是可理解性原则.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及会计'核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交易的区分,套期保值种类的认定,浮动盈亏的变化等.然而,对于非专业人员很难清楚地瑚解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所蕴含的风险以及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因此,在企业对衍生金融T具会计信息进行披露时,应充分考虑所披露信息的可理解性,在报表附注中进行详细说明.二三是及时披露原则.金融市场瞬息万变,衍牛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更是变幻莫测,对衍生金融T具操作进行有效监管,切实避免投资者遭受损失,会计信息必须及时披露,并且要具有前瞻性.(二)衍生金融工具表内列报的改进.1.资产负债表的改进.(1)改变表内项目分类标准并单独列报.现行的资产负债表是按照流动性对表内项目进行划分和顺序排列的,然而,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来说,其流动性是无法判断的.如果基础价格走势与预期相符,企,可能将衍生金融工具持有至到期;反之,企业能随时将衍生金融工具对冲了结.因此,不能再按照流动性对资产负债表内各项目进行划分和顺序排列,而足在资产负债表中,将资产按照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列示,负债按照金融负债和非金融负债进行分类列示.依据要性原则,对于那些运用衍牛金融工具较多,涉及金额较大的企业,还应在资产负债表巾单独增设相应的项目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单独列报.可以设置"衍生金融资产"千¨"衍生金融负债"项日,用以核算以公允价值计量, 分别归类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衍生金融工具.衍生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单独列报,能够清晰,直观地反映出衍牛金融_L具的性质,金额,公允价值等信息.(2)计提衍生金融工具风险准备.相埘于表外信息而言,报表使用_者往往史重视表内信息,所以,对于存在巨大风险的衍牛金融具言,不仅要在表外对其风险进行披露,并日.在表内也应披露其存往的风险,从而使报表使用者能够全面了解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风险,进f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进行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可以考虑采取特定方法提取衍生金融_[具风险金,作为衍生金融资产的抵减项}1列示.具体操作如下:设"衍牛金融工具风险准备金"科日,该科口属调整科目,类似于"坏账准备"科}],门j以核算计提风险准备令的增减变动.计捉时,借记"管理费用"科日,贷记"衍牛金融丁具风险准备金"科目;实际发牛损火时,借记"衍牛金融I:具风险准备金"科目,贷记"衍牛金融资产"科目;余额一般应侄贷方.{■论坛{LUNTAN2.利润表的改进.新会计准则规定,衍生金融工具以公允价值汁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虽然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衍生金融交易存在的风险,但是,这必然会加大利润的波动幅度,甚至会误导报表使用者.如上市公司可能利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由于市场价格变化而形成的浮动盈亏,并不是已实现的盈亏,其本质上是一种预期收益或预期损失.因此应当将反映预期囚素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利润表中的其他项目相分离,即将利润表分为实线部分和虚线部分,预期损益在虚线表中列示,并根据预期净损益计算相应的预期所得税费用,最后计算预期净利润.每股收益根据预期净利润计算,位置调整到虚线表内.这样就可将已实现的盈亏和预期的盈亏区分开来,既能反映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对利润的影响,又能避免误导投资者.经过改进后的利润表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报表使用者.对于稳健或保守型的报表使用者,可以选择净利润和预期净利润中较低的一个作为评价和决策的依据;对于风险偏好型的报表使用者,可以选择净利润和预期净利润两者中较高的一个作为评价和决策的依据.(三)衍生金融工具表外披露的改进.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政策披露.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应当按照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报表附注的"主要会计政策" 项目下,单独对其初始,后续的确认标准和计量基础以及其他相关的重要会计政策进行说明,从而提高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政策选择的透明度,避免七市公刊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滥用会计政策选择权,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而有效保障投资者的利益.2.i汀牛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披露.目前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信息表外披露,部分公司虽然对公允价值进行披露,但是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及估值假设却多未提及,且格式也不统一.因此,应该在"重要会计估计和判断"项目下, 单独对衍牛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进行披露,包括全部或部分直接参考活跃市场报价或采用估值技术等.此外,在"会计报表主要项日注释"中,应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名义金额和公允价值,以便报表使用者进行对比.3汀牛金融工具风险信息披露.鉴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信息的重要性,应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单独设"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管理"项目,用来披露衍生金融工具所面临的风险.这些披露应该既包括衍生金融具风险的描述性信息披露,又包括其风险的数量信息披露.(作者单位:宿迁学院)责任编辑钟音CommercialAccounting2011?4?12期。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衍生金融工具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衍生金融工具包括期货、期权、互换等多种形式,拥有高度灵活性和高杠杆作用,可以满足投资者对于风险管理和收益的需求。
然而,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因此国家对于它们的监管极为重要。
本文分析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策略探究。
一、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问题1.会计准则的制定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完全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会计准则,因此导致了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和差异。
例如,不同金融机构对于同一交易形式不一定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方法,这种不确定性给会计监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会计信息的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对于投资者的决策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够规范。
例如,存在没有充分披露风险信息的情况,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于风险的认知失衡,最终可能会导致亏损。
3.评估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是其会计处理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存在没有充分掌握衍生金融工具市场价格的情况,因此可能会导致其会计处理的不准确性。
同时,期货交易所和现货市场的价格有差异,导致了类似期货套利和分类合约的会计问题。
二、策略探究1.加强会计监管的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会计监管制度是解决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问题的前提。
尤其是对于各类新型的衍生金融工具都需要有相应的会计监管制度来应对各种风险,如目前市场上流行较多的虚拟货币,互联网金融交易等。
2.加强会计准则的完善加强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完善各类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方法,并规范各类交易实践。
例如,针对不同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以制订出相应的会计处理标准和会计准则,从而对会计监管提供具体的依据。
3.加强会计信息的披露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强信息的披露,包括风险信息,财务信息等,让投资者充分了解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情况,降低投资者的风险,增加投资者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积极性。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究论文导读:此后我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是否建立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原则及具体的交易标准,是否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存在的问题,原因剖析,策略研究1.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程1.1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学定义和特点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提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本准则涉及的、具有如下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1)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2)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3)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从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其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跨期交易的契约性、杠杆效应和虚拟性的特点:1.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历程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拉开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股票市场建立;之后借助于股票市场先进的交易网络系统,全国统一的国债流通市场开始形成。
此后我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提供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不过,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此间也由于我国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而造成一段时间的发展坎坷。
迄今为止,我国公开交易过的国内衍生金融工具品种主要有可转换债券、外币期货、国债期货、股指期货等。
论文参考。
2.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管问题之思考2.1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目标和内容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1)是否建立完善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原则及具体的交易标准,是否制定相关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2)是否制定和施行与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监督及管理层的职责标准;(3)是否建立健全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相适合并与国际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规范体系相统一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模式;(4)是否制定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准则,审计师根据准则对审计客户单位的衍生业务进行审计,加强审计师对企业衍生业务产生风险的关注程度,独立客观评价企业财务报告是否公允反应衍生业务给企业业绩和财务状况带来的影响;(5)监管机构是否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专门的网络系统实时收集分析有关会计信息等手段加强会计的事前和事中监管进而减少传统会计监管的事后缺陷。
我国金融业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试点论坛shi dian lun tan208我国金融业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陈旭敏摘要:衍生金融工具其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复杂性、多变性,它在合理运用的前提下,能够为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但由于产品自身固有的特性,造成了大量资金损失。
再加上其自身具有隐蔽风险的特点,容易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金融隐患。
但在信息披露的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披露不及时,形式单一、内容简单、不完善等多项问题。
本文分析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衍生金融工具;信息披露衍生金融工具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产品,自身灵活性强,收益高,但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受制于传统金融工具,构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一般的投资者容易被高额的收益吸引。
再加上衍生金融工具本身具有规避风险的能力,容易隐蔽金融风险,给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
一、金融业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1)信息披露时间不及时。
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信息披露的速度赶不上行业的发展,不利于投资者了解财务信息。
我国传统的会计报表是按照月、季度、中期、年进行披露的,这不但不能保障产品的信息得到及时更新,反而会导致信息滞后。
即使金融行业后续公布了会计信息,但若信息已发生变化,投资者所接触的理财产品与报表上的信息不一致,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程度的误导。
(2)信息披露形式单一,内容不全面。
在会计报表中,信息披露大多采用文字类叙述,而表格性描述又过于统一,会忽视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单一的披露方法,会致使信息披露不全面,部分信息无法进行披露。
作为投资套利的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具备着高风险性,然而在对风险性的描述中,定量信息较少,多采用概括性的叙述,会计信息披露的效果一般。
(3)衍生金融工具表内披露问题。
在资产负债表中,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只是简单的列出了“衍生金融资产”和“衍生金融负债”的金额,并未区分短期与长期衍生金融工具的区别,全统一计入同一个会计科目中,对于衍生金融工具随时可能会面临的风险也未增加抵消科目,列出对应的减值准备科目,予以计提。
浅谈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00字
浅谈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400字摘要:金融衍生工具在促进了经济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对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及实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从金融衍生工具对传统会计的冲击入手,分析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存在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衍生工具;会计问题;对策金融衍生工具指建立在基础产品或基础变量之上,其价格随基础金融产品的价格(或数值)变动的派生金融产品,是国际金融创新的产物,主要有期货合约、期权合约、远期合同、互换合同。
经过30多年,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衍生工具得到空前发展。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是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发展的,经历十多年也具有了一定规模。
但因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发展时间较短,因此其在各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一、金融衍生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冲击(一)确认方面.无论是资产与负债的确认,还是收入与费用的确认,传统会计都认为,这些事项必须是已实现的,不能是未发生的,但金融衍生工具是未来发生的交易事项,因此在资产与负债、收入与费用的确认基础和原则方面,二者有较大区别。
(二)计量方面.传统会计的计量基础是基于历史成本原则,以已发生的交易事项价格为依据,但金融衍生工具在合约订立时,只有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实际交易事项发生,也就没有历史成本可循,以历史成本为基础显然不适用,因此在计量方面二者也有较大区别。
(三)信息披露方面。
传统会计主要以基本财务报表的形式进行信息披露,然而由于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与传统会计相悖,使得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一直以表外因素存在,但依据充分性原则,应对重要信息予以披露,所以金融衍生工具信息作为重要信息,应该在报表中有所体现,因此如何在报表中详细体现金融衍生工具的信息对于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是一个挑战。
二、金融衍生工具会计存在的问题(一)金融衍生工具会计计量方式存在缺陷。
金融衍生工具计量是运用公允价值,然而公允价值本身存在一些缺陷,如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不成熟;受人为、市场因素影响大,易造成相关金融衍生工具价格的高估或低估。
中国金融衍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一、中国金融衍生工具存在的问题(一)创新不足导致品种单一我国发展较好的金融衍生工具偏少,共 61 个交易品种,场内和场外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品种分别有 41 个、20 个。
除了外汇和利率衍生工具之外,都发展得很缓慢。
大概只达到美国 20 世纪 90 年代的发展程度。
而且我国绝大部分的金融衍生工具都是以国外衍生品为前提而产生的,不能很好的满足中国衍生品市场参与者的需要。
中国上市交易的期货和期权种类较少,而且商品期货占较大比重,所以涉及的业务范围也较小。
虽然中国金融衍生工具交易量较大,但是可以应用的领域是比较小的。
与国际上以金融类衍生工具为主的大规模、领域广的衍生品市场相比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目的是转移与防范风险。
但是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在交易过程中,由于创新力不足,导致没有很好地发挥该作用。
创新可以促进金融衍生工具的发展,但是我国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还停滞在塑造品牌等方面,对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创新很少。
因此,我国在金融衍生工具的种类创新上还有较多的空缺需要补充。
(二)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专业人才对于发展我国充满复杂性的金融衍生工具是不可以缺少的因素,所以需要具备较高专业性的人才对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创新、经营、定价和监督管理。
人们的交易热情不高,因此该行业的专业性人才处于缺乏状态。
由于中国出现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与金融公司,所以产生了许多金融行业的岗位。
许多公司为了填补这些岗位的空缺,降低了对员工金融专业性的要求。
而且这些金融机构和金融公司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减少了对员工的培训费用的投入。
这些缺乏专业性的从业人员导致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使得我国难以形成安全稳定且信任度高的交易环境。
(三)缺乏完善的价格机制当前,在不断发展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机制较为混乱。
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符合实际的因素,导致我国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缺少市场均衡价格。
而且不完善的价格机制会使得大部分的衍生工具价格与市场均衡价格不一致,因此投机者可以通过当中的价格差异来减弱金融衍生工具对风险的规避与价格的发现。
新会计准则下的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审计风险分析
员的这种管理会计后续教育,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采用多种形式(管理会计理论的学习、管理会计案例的讨论分析)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使得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
3.正确选择管理会计模式中小企业经营规模较小,方式灵活,企业不能生硬照搬教材上的管理会计模式,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会计模式加以运用。
如图。
如图所示,中小企业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编制成本预算,制定生产、销售、定价决策;然后进行价值链业务流程再造与质量管理;最后按部门、小组进行业绩评价分析。
4.做好会计账务基本工作,保证管理会计信息可靠及时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及时反映,同时也必须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及时。
管理会计所应用的会计信息,主要来自于对外报账的财务会计工作。
如果财务会计信息不真实不及时,则中小企业经营者在运用这些会计信息时,就可能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给中小企业带来极坏的后果。
因此,会计人员必须遵守会计职业道德,遵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会计法规的要求,切实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可靠及时。
综上所述,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将推行管理会计的运用放在重要的地位,从上层管理者重视到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素质的提高,从管理会计模式的正确选择到会计信息的真实及时,各个方面要互相配合共同进步。
如此,管理会计才能在中小企业得到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1]杜良军.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模式探讨.会计之友,2007,11.[2]贾涛.加强管理会计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应用的对策.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8.[3]刘英.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职大学报,2009,03.[4]张谢蓉,魏寅.关于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的若干思考.经营管理者,2010,06.[5]王军.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6.[6]王大江.中小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探析.财会通讯,2012,01.[7]百度文库.关于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和应用管理会计的若干思考.互联网文档资源,2014年.作者简介:张优勤(1978-),女,广东汕头,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会计教学财务部最新发布的会计准则,结合国情对衍生金融工具相关的核算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旨在对经济发展进行合理规范。
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分析
基于新会计准则下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2-09-11T14:57:16.339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8月1期作者:余秀秀[导读] 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余秀秀十堰高级职业学校 442000【摘要】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将会全面纳入表内,因此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分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结合了实际情况对新会计准则下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8-052-01一、引言根据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衍生金融工具将会全面纳入表内列报,并以公允价值计量,从而让以往只在表外披露的状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让我国的会计准则取得了进步。
但是,由于新的会计准则参考的是国际会计准则,因此对于我国现实是否能够适应也存在着疑问,同时,新准则体系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
二、衍生金融工具合约面值确认问题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面值一般是指合约的名义数量或者名义金额。
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并不是通过合约的名义数量或者名义金额来进行结算,而是按照一段时间内标的物价指标变动的差额乘以名义金额或数量结算。
在新的会计准则当中,并没有提到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面值是否需要进行确认。
很多人认为在初始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时候,也应该确认合约的面值。
在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开始生效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同时确认相同数额的金融负债,在合约履行的时候再予以冲回,理由是如果只反映变动额,就不能让金融工具所面临的风险得到充分的反映。
但也有人认为,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面值不应该予以确认。
理由有两个,第一是衍生金融工具基本上可以实现净额结算,第二是衍生金融工具合约的名义金额实质上更像是一种数量单位。
必须要正确的对衍生金融工具特有的交易性质进行把握,让衍生金融工具合约的价值能够被真实的反映出来,避免不合理的放大资产和负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体系后,新旧会计核算准则的衔接,工具相关业务首次纳入表内核算,可能会出现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在会计核算上的确认、计量、财务报告披露等的误差,造成金融机构和企业财务报表中损益的重大波动,会增大CPA进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审计风险。
过渡期内,CPA应掌握公允价值估值技术在金融衍生工具计量中应用,识别和评估企业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中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时间和范围,并采用相应对策,降低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的审计风险。
一、金融衍生工具会计核算中可能出现的账务处理错误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导入后,会为企业会计人员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会计处理难题,特别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采用,对未实现的损益确认为当期损益还是确认为所有者权益,可能会引发企业管理层高估盈余而人为操纵损益等会计错误。
现将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导入后,可能引发的会计核算中的账务处理错误分析如下,使我国CPA在未来的审计实务中识别可能出现的错误,降低审计风险。
(一)对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不恰当的分类确认,导致对当期损益确认的错误1.金融工具的错误分类导致公允价值计量无法采用。
如:企业将交易目的持有的金融资产错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无法采用。
笔者认为,从会计学学科视角对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应借鉴国际上会计准则权威机构通常的分类判断标准。
2.重分类失误,导致企业当期损益失真。
交易目的持有的金融工具依据规定不得重分类为其他类别,原确认为非交易目的的金融工具也不得重分类为交易目的的金融工具。
因不同类别的金融工具后续确认和计量的方法不同,若企业进行了不恰当的重分类,则会导致当其损益的失真。
3.减值损失的计算或估计发生错误。
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在报表日的价值减值的计算均作了相关的规定并列示了相关的公式,如:以摊销后成本(持有至到期日投资的可收回金额)的差额。
企业未依照此公式计算,或对于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错误,均会导致减值损失金额计算错误而影响当期损益。
4.未确认金融工具的价值变动损益,导致当期损益失真。
对以摊销后的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成本价计量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评估该类金融资产是否发生价值减值,并于当期确认减值损失。
如企业未按规定在当期确认减值损失,势必会导致其当期损益的失真。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错误1.企业未使用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
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中第五十一条规定,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
因此,CPA应明确,活跃市场的公开报价才是确定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最佳审计证据。
当被审计单位的一项金融工具具备公开报价时,则不宜另行引用其他评价方法和估值技术来估计该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
2.企业不恰当的引用公开报价。
依照2003修订的IAS39号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第五十一条(三)中均规定,对于已持有的资产和即将发行的负债而言,适用的公开市场报价应为买方的出价(bid price);而对于即将购入的资产或已发行的负债,适用的公开市场的报价应为卖方的要价(offer price)。
若无法取得当时买方或卖方的出价或要价,则收盘价可视为公允价值;若当日无收盘价且最近交易日与报告日间经济环境无显著变动,则可选用最近交易日的收盘价作为公允价值。
如果企业未按此引用公开报价,则会对当期损益产生影响。
3.对公开报价的操纵。
如某种特定的有价证券虽有公开交易,但交易并不活跃,或某一特定企业具有特殊的市场地位,致使其有操纵市场报价的可能。
CPA识别市场操纵,要更多的依赖其本身的经验进行专业判断,取得有效的审计证据,才能杜绝被审计单位操纵公开报价以降低审计风险。
4.不当的使用估值技术。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第五十二条规定,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企业应当采53格、股价或股价指数、金融工具价格未来波动率、提前偿还风险、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服务成本等,尽可能不使用与企业特定相关的参数。
但被审计单位如错用模型或错加参数均会导致公允价值计算的失误;被审计单位如未按准则规定定期使用没有经过修正或重新组合的金融工具公开交易价格校正其所采用的估值技术,并测试该估值技术的有效性,也会导致模型或参数失灵。
对此,CPA更应着力关注以杜绝模型风险。
(三)对金融衍生工具和嵌入式金融衍生工具未作适当的账务处理1.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确认失误。
金融衍生工具应确认为交易性目的(除特殊规定为避险性质以外)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变动应列为当期损益。
由于被审计单位对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义和分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或认为利用其特性调节当期损益。
对此,CPA应予以重视。
2.对嵌入式金融衍生工具未恰当的与主契约进行拆分。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第二十二条规定,嵌入衍生工具相关的混合工具没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该嵌入衍生工具应当从混合工具中分拆,作为单独存在的衍生工具处理:与主合同在经济特征及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关系;与嵌入衍生工具条件相同,单独存在的工具符合衍生工具定义。
无法在取得时或后续的资产负债表日对其进行单独计量的,应当将混合工具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第二十三条规定,嵌入衍生工具按照规定从混合工具分拆后,主合同是金融工具的,应当按照本准则有关规定处理;主合同是非金融工具的,应当按照其他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
如被审计单位未按上述规定对嵌入式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合理的账务处理,会影响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处理。
(四)套期保值的会计处理1.不符合套期保值条件。
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对套期保值有严格的规定,从而限制其适用范围。
如被审计单位未编制正式的避险书面文件、预期交易并非有高度、使用了不适宜的避险工具(如发行选择权)或(如以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为利率风险的避等,均不符合套期保值会计的适用条件。
当不符合套必须注意下列误用避险会计的。
(1)公允价值套期保值。
被避险项目如已因误用避应予以转回。
(2)现金流量套期保值及国外净投资的套期保值。
者权益调整项目的,应改列为当期损益。
2.后续计量不符合套期保值会计条件。
如果避险开始时符合套期保值条件而后续确认时又不符时,应停止适用套期保值会计处理,且无须追溯调整。
如果处理不当,如被审计单位未持续评估避险有效性,或已失去避险有效性,或预计交易不会发生等情况出现,而被审计单位仍按套期保值会计处理,势必会影响当期损益的确认。
(五)首次适用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所引发的不正确会计处理不论是新兴金融工具会计业务还是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系列准则在我国均尚属引入期,在会计的确认、计量和风险披露上都比以往的传统业务复杂,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规定的许多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分类方式和评价方法均与以往的会计处理方式不同,首次适用时,应按照准则规定进行重新分类及评价,并对特定金融工具应确认会计原则变动累积影响数或所有者权益调整项目。
如被审计单位未按此规定处理,也将会影响其当期损益的确认。
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审计的审计程序与审计对策分析如前所述,金融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导入我国会计核算体系后,会不可避免的引发账务处理的失误,导致CPA审计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加大,由此,CPA必须尽可能的获取足够的和适当的审计证据,以降低检查风险。
依据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的规定,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包括:检查记录或文件、观察、询问和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等。
CPA可利用以上方法,制定和实施审计计划,获取被审计单位金融工具业务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一)金融工具业务审计程序1.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主营业务及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负债以及承诺及预期交易等事项,是否使被审计单位承受公允价值、现金流量或国外净投资的风险之下,54以识别被审计单位是否有潜在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2.表及相关备忘录,管人员及内部审计人员,并取得书面纪录,及内部作业部门的会议记录、授权书资料等,审计单位从事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目的及详细情况要时应依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2号《工具审计》第十一章第六十五条的规定,的管理层和治理层进行沟通。
3.查明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本期的增减变动情况,如有重大变动或异常的,应分析其原因及合理性,并依相关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分析性复核。
4.复核交易保证金、期权费、银行手续费、劳务费及专业服务费等项目明细余额,以查明是否有未入账的金融衍生工具交易。
5.查明嵌入式金融衍生工具是否应与主契约分别确认,并对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中的相关规定,确定该项账务处理是否恰当。
6.查明金融衍生工具的套期保值业务,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规定并进行了适当的会计处理。
7.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的规定,向往来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交易对手及子公司等进行函证。
8.了解本国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背书担保的目的、内容,是否涉及金融衍生工具。
9.查明被审计单位巨额资金的收支是否涉及金融衍生工具到期的交割。
(二)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审计的对策1.CPA在执行审计前,应依照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审计准则第1411号《考虑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先行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核对其交易纪录及有关凭证,包括金融工具的合约、原始凭证、评估报告,以确定被审计单位对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分类、计算及纪录的可靠性。
2.核阅董事会或被审计单位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经办部门的会议纪录,查明交易是否经适当的授权及是否有未入账的交易。
3.取得和复核被审计单位已入账的金融工具科目明细表,确定是否所有的金融工具均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4号套期保值的规定进行账务处理(会计处理和科目的分类适当性检测)。
4.查明金融工具入账基础是否适当。
5.查明期末计价是否适当。
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和列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的规定,与被审计单位的治理部门进行沟通。
6.向往来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主要交易对手及子公司等函证余额及交易情况。
有关“函证”的执行应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号《函证》的规定办理。
7.查明嵌入式金融衍生工具是否应与主契约分别确认,并依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的规定作适当的会计处理。
8.查明被审计单位是否于资产负债表日评估金融资产可否已发生减值,并评估被审计单位对该金融资产可回收金额的估计及会计处理是否适当。
9.以外币计价的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应查明是否已依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的汇率予以调整并作适当的会计处理。
10.对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期末余额数字正确性进行核算,并依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和第1321号《会计估计的审计》的规定进行了分析性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