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吉县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版(答案及解析)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基本是在作为一个框架的“中国”内部展开,是对这个框架内部的个人或群体的书写,而此框架本身并未成为作家们自觉描写的对象。
“中国”可以表现为人,可以表现为山川大地,可以表现为辽阔的疆土,也可以表现为悠久的历史。
但综合来看,对于“中国”的书写表现出发散性的特点,“中国”基本并未作为一个融贯的理念,更很少作为一个文明体得到呈现。
当下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被命名为“新时代”,这一命名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
而作为创造新文明之主体的“中国”,将越来越鲜明地成为一个意蕴深远的理论概念,成为我们向远方眺望的基本视野。
由这种视野出发的新时代文学,也将具有越来越鲜明的纵深感,并最终在客观上将自身发展成为表现新时代之本质性和整体性的史诗。
“新时代”具有深远的文明史意义,这并不是说当中国进入新时代后,就化解了所有的矛盾和问题,以一种文明的完成时态而存在。
新时代对新文明的创造是一个正在展开的过程,这个未有穷期的动态过程包含一种内在的张力,即它一方面在本质上表现为批判、推动现有文明进程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在具体的现实问题上表现出一系列矛盾。
山西省吉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山西省吉县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随着几场大雨的到来,原来那些瘦削的河流开始变得丰满起来,澎湃起来,欢快起来。
水的到来使得那些几乎干涸得奄奄一息的河流骤然有了活力,有了汹涌澎湃的力量,河流就像由一个羸弱的少年突然长成一位健壮的汉子,而且是一位不修边幅的莽撞汉子,带着放荡不羁的野性横冲直撞。
(乙)这种成长的过程是短暂的:一场大雨就能改变河流的模样。
你在湿热的天空下沿河道走着,猛地遭遇一阵狂风,紧接着看到黑云密布,天地昏暗。
这时,生长在河道边挺胸直腰的树儿立即被风刮得东歪西倒,几乎要匍匐于地。
(丙)燕子、蜻蜓乱飞,天也越来越黑,黑得如漆如墨,黑得令人窒息发慌。
狂风稍歇,昏暗中大雨瓢泼似的从天而降。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丰满B . 奄奄一息C . 骤然D . 放荡不羁(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2017·厦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乐府诗在入唐以前已存在两个传统,一是上承“诗教”风刺一面的汉魏传统,二是以艳歌艳词为主的六朝传统。
初唐乐府沿袭齐梁绮靡的路子,内容不出白氏所批评的“赞君美”或“悦君意”。
“初唐四杰”的乐府虽体现闻一多先生所谓“由宫廷走到市井”“由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的倾向,但现实的针对性不强。
盛唐以边塞为题材的乐府诗,更多地歌颂盛唐的武功气象。
中唐以后,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和刘禹锡集中创作乐府,试图在理念的层次上直接继承《诗经》的“风刺”传统,甚至否定汉乐府的价值,但选择以“乐府”而非其他诗体干预政治,还是反映出他们对于汉乐府观风知俗观念的继承。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D卷
山西省高三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D卷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3题;共6分)1.(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听到战友不幸遇难的消息,他如丧考妣,悲痛万分。
B •这个人很要而子,凡事只要跟他商量商量,他闻过则喜,不然,他会跟你翻脸。
C.辛弃疾继承并发扬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眨现实,形成南宋词坛的一大流派。
D .文学创作辅导材料汗牛充栋,而真正依靠这些辅导材料步入文学殿堂的却可谓是寥若晨星啊。
2.(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副教授雅务布•罗森研发了“乌鸦”机器人手术系统。
作为新一代手术机器人,“乌鸦”已进入最领先的美国多家实验室。
更加完美的手术和医生之间的远程合作将得以实现。
B.许多世界一流大学都聘任外籍教师,这是一种学术互补,也是一种文化交流。
要以海外名师引进项目和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牵引,引进髙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C.《2012年髙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泄》首次将“高考时,除外语科外,笔试一律用汉文字答卷” 的要求写成“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这一变化提示考生,繁体字、甲计文、火星文和网络语言等都不能写入考卷。
D •河北籍作家苏叔阳获"2011中华文化人物”奖,他的《中国读本》在全世界发行了一千多万册,被西方社会视为了解中国的必读书。
3.(2分)(2019高二下•金山期中)某校举行了一场小型义卖活动,当地报刊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发表了一篇新闻稿。
以下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A .《义卖活动如期举行》C .《情满天下爱溢乾坤》D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B •《今天真是因吹斯汀》二、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31分)4.(6分)(2016高一下•江西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西省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
山西省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三上·泸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缂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其精湛的技艺令人________。
缂丝工艺极为复杂,图案极为优美,可谓________。
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一度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缂丝难。
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宋徽宗为缂丝名家朱克柔的作品所题的这首诗,道出了缂丝千百年来深受上层人物喜爱的原因。
缂丝作品立体感强,所选的题材又都是人们________的,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完全可以和名家书画媲美。
缂丝是个慢功夫,“通经断纬”的制作方法,从开始到结束,要经过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等16道工序,仅一厘米见方的布面上,就要穿插过24根经线,可即便是________的老手,一天也只能织出一两寸素地缂丝,遇到图案繁复、花色细腻的画稿,可能一天仅能织几厘米。
今天,(),这门古老的技艺正被国人重新认识。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拍案叫绝鬼斧神工司空见惯驾轻就熟B . 叹为观止巧夺天工喜闻乐见驾轻就熟C . 拍案叫绝巧夺天工喜闻乐见熟能生巧D . 叹为观止鬼斧神工司空见惯熟能生巧(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缂丝工艺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
B . 曾用于制作“龙袍”的缂丝工艺,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C . 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一度专享的“织中圣品”。
D . 缂丝曾用于制作“龙袍”,是一度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专享的“织中圣品”。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现代服装中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B . 现代服装中正在巧妙地运用缂丝这一技法C . 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中D . 巧妙的缂丝这一技法正在被运用到现代服装中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西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
山西省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三次调研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怀化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节气是农历的花朵,是时光的碑刻。
它是科学的,也是诗性的。
谷雨,春天最后的节气,一个唯一将物候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季节。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极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古时人们将谷雨分为三候:初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先民观察总结的物候不只是偶然挑选以做记认岁月时令的符号,在与人类共生的历史里,也以其物性与众不同,进入了人文殿堂。
不仅浮是一味中药,更有中国人对人生社会的一种兴寄体现出来。
它因有漂泊无定之意而常被用作感慨人生如白衣苍狗。
张岱《夜航船》中说“布谷即斑鸠。
”谷雨时节,布谷鸟若不梳理羽毛,则可能说明农作物歉收,天地不洽,便难以政通人和。
诗人们更是移情于物,却将布谷与亡国相联,在它身上寄托无限哀伤。
戴胜鸟降于桑树,提醒人们养蚕,如若不落,政令教化便会落空。
于是,戴胜便成为吉祥鸟,也是春暖大地的象征。
沿节气行走,谷雨在知性的诗中跳跃,于雅士的茶杯中飘溢,在农人的梦里浸润。
或许,只有在茶的清香中,谷雨的另一个阐释才具有说服力。
古文字中,“谷”“浴”最初的读音与意义并无二致。
(),无数从寒冬蜷缩过来的脊梁都期待着酣畅淋漓地释放。
(1)文中四处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A . 谷雨,春天最后的节气,一个唯一将物候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节气。
B . 不仅浮萍是一味中药,更是中国人对人生社会的一种兴寄体现出来。
C . 诗人们更是移情于物,将布谷与亡国相联,在它身上寄托无限哀伤。
D . 谷雨在农人的梦里浸润,在知性的诗中跳跃,更于雅士的茶杯中飘溢。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一场透雨真正的浇濯对象,又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就像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B . 就像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被一场透雨浇濯的真正对象C . 一场透雨把我们当成真正的浇濯对象,这又何尝不像那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D . 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被一场透雨浇濯的真正对象,就像茶叶在杯中一点点地舒展(3)文中加下划线词语不能用括号内词语进行替换的一项是()A . 与众不同(异乎寻常)B . 白衣苍狗(白驹过隙)C . 政通人和(河清海晏)D . 并无二致(相差无几)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2. (14分) (2020高二上·天长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山西省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山西省高考语文三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下·陆良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很多经典文学作品最近被贴上了“毁三观”的标签:《红楼梦》写的是“富N代的爱恨情仇”,《包法利夫人》写的是“爱慕虚荣的白富美”,《追忆似水年华》被认为是“体弱多病的高富帅写了本无病呻吟的碎碎念”……经过时代检验的经典作品怎么在一些读者眼中变成了“毁三观”的作品呢?标签可能是彰显特质,也可能是偏见障目。
标签会使人无视作品的内在价值,缺乏深入了解的动力。
作品是作家无声的申辩。
包法利夫人自杀是时代的悲剧,福楼拜深刻揭露了造成这一恶果的各种因素,这种对个人、社会的批判不是“爱慕虚荣”的标签所能囊括的。
马克思的女儿在英文版《包法利夫人》导言中指出:福楼拜的这部作品的实质是道德的,健康的;我们见到了邪恶,但没有被它所感染。
人需要审视自身的存在状况,而文学正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文学的世界里不是简单呈现好人与坏人的对立,那里只有人的棱镜,作家没有站在道德的彼岸。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德行有亏就是“毁三观”?难道高大全就好?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在塑造生动立体的人物、展现人的复杂性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触及道德的边界,对逾矩、背德、困境的描绘,同时也是对人生存状态的真实呈现。
文学以不同于科学的方式揭示出生活中某一事件的普遍性,披露生活本质的一棱一面,都是意义生成的基石。
文学作品对人性的剖析、对救赎的探索,对读者有着重要的警醒、借鉴意义。
文学作品在时间的链条上点亮智慧,让读者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和生命的可能性,在心灵的对话中,用艺术形象去涵养、发展、健全人格,让世界在人们的心中不再模糊,让读者心理成长。
从《俄狄浦斯王》到《背德者》,其中的自我救赎、对善的呼唤,引发读者共鸣、带来反思,最终产生心灵的净化,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一个核心价值系统,这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指实现理想的人格和完美的道德境界,其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内容包括人性论、修养论、境界论一整套修身之道。
人性论奠定修身的理论基础。
人性问题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内容丰富的问题,历代思想家通过对人性论的阐发,来说明能否通过修养而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从而为修身奠定理论基础。
讲人性是为了讲修养,人性论主要解决人为什么要修身的问题;而修养论则说明怎样修身,是讲修身的方法和途径问题。
境界论展现了修身的理想追求。
境界论是关于追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的理论,它以人性论为基础,以修养论为途径,最终目标是实现理想的道德境界。
当一个人的修身达到理想的精神境界时,就会保持内心的淡泊与宁静,不会在物欲之海中随波逐流,对身外之物,则“来也不御,去也不追,乘夫天理,各安其性”,在得失之间顺其自然。
当一个人修身到挣脱物欲的束缚,达到不为物累的境界,也就练就了做人的真功夫,无论做什么,都能与做人统一起来,做官讲官德,做生意讲商德,做学问讲文德。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非常注重修身之道,认为树立并保持一个人的形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功。
治国,是指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义利统一作为治国的伦理准则,以任人唯贤作为治国的关键环节,以民本文化作为治国的核心内容。
物质利益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关系治国遵循什么样的伦理准则问题。
义利统一思想作为确立道义与利益关系的原则,引导人们在物质利益面前以道义为重,使治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伦理准则。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还很注重官吏的素质,强调对官吏的选拔、任用和处罚应遵循一定的准则,从而形成吏治之道。
在用人之道上,主张任贤选能,认为让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是治国的关键环节。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讲治国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以民为本,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民本文化。
山西省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精品】山西省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文学与人生朱光潜一般人嫌文学无用,近代有一批主张“为文艺而文艺”的人却以为文学的妙处正在它无用。
它和其他艺术一样,是人类超脱自然需要的束缚而发出的自由活动。
比如说,茶壶有用,因能盛茶,不管它是泥的瓦的扁的圆的,自然需要止于此。
但是人不以此为满足,制壶不但要能盛茶,还要能娱目赏心,于是在质料、式样、颜色上费尽机巧以求美观。
就浅狭的功利主义看,这种功夫是多余的,无用的;但是超出功利观点来看,它是人自作主宰的活动。
人不厌其烦要作这种无用的自由活动,才显得人是自家的主宰,有他的尊严,不只是受自然驱使的奴隶;也才显得他有一片高尚的向上心。
要胜过自然,要弥补自然的缺陷,使不完美的变成完美。
文学也是如此。
它起于实用,要把自己所知所感的说给旁人知道;但是它超过实用,要找好话说,要把话说得好,使旁人在话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时得到愉快。
文学所以高贵,值得我们费力探讨,也就在此。
这种“为文艺而文艺”的看法却有一番正当道理,我们不应该以浅狭的功利主义去估定文学的身价。
但是我们纵然退一步想,文学也不能说是完全无用。
人之所以为人,不止因为他有情感思想,尤在他能以语言文字表现情感思想。
试假想人类根本没有语言文字,像牛羊犬马一样,人类能否有那样光华灿烂的文化?文化可以说大半是语言文字的产品。
有了语言文字,许多崇高的思想,许多微妙的情境,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才能流传广播,由一个心灵出发,去感动无数心灵,去启发无数心灵的创造。
这感动和启发的力量大小与久暂,就看语言文字运用得好坏。
在数千载之下,《左传》、《史记》所写的人物事迹还活现在我们眼前,若没有左丘明、司马迁的那种生动的文笔,这事如何能做到?这数千载之下,柏拉图的《对话集》所表现的思想对于我们还是那么亲切有趣,若没有柏拉图的那种深入浅出的文笔,这事又如何能做到?从前也许有许多值得流传的思想与行迹,因为没有遇到文人的点染,就湮没无闻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吉县高三语文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64分)1. (12分) (2019高一上·和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李洪兴“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
”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
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
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
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
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
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
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
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
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
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
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
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
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
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
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1)下列对“人工智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人工智能”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的。
B . 体验过人工智能的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功效可媲美人工制作。
C . 人工智能可以做电影预告片、完成新闻消息、下围棋,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D . 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更加从容,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人类的焦虑和恐惧。
(2)下列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A . “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的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
B . 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
C . 埃森哲咨询公司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
D . 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这是各方的共识。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A . 全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因为人类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
B . 近期,欧洲议会正式向委员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安全。
C . 因为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所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向机器人征税的法律提案。
D . 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是人类依然在探索的问题。
2. (9分) (2018高二上·白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
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
”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
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
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
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
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
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
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
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又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
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
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选自陈中华博客)材料二:经济合作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
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
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
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形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
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实现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
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
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材料三: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
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
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
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
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
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
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
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三则材料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
B . 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 . 材料一对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分析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缺乏深度。
D . 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A . 与材料一比较而言,材料二把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归因于科学家的角色定位,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
B . 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入作辩解。
C . 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D . 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E . 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3)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3. (26分) (2017高一上·云南期末) 阅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本报记者徐瑞哲)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走过百年。
“百年语文”走到当下,有什么教得太多了,又有什么教得太少了?昨天,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办的首届语文教育论坛在华东师大落幕,不少名家一针见血、针砭时弊。
语文,是语言,也是文学,但绝不同于美术课。
甚至有时,借助视图的“帮助”,反而限制了学生对语文文本本身的理解,无助于语言文字能力培养。
如今,中小学校语文课堂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频率与其他科目一样多。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表示,滥用多媒体已成为语文教学的“毒药”。
他发现,有些中学语文课堂已经不用黑板,只靠多媒体屏幕上课。
比如教曹操的《观沧海》,作者介绍、作品背景、字词注释、思想意义、艺术手法等,全是网上下载、拼凑而成的。
他认为,这样虽然很直观,文本解读却被切割得零碎了,学生阅读兴趣与经验也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