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调查基础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5a59b02fbd64783e08122b04.png)
《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制说明《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编写组二○一○年八月目录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 (1)二、编制过程 (2)三、指导思想 (3)四、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几个主要问题说明 (4)一、制定《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的必要性一般来说,森林生长发育周期长,实际生产中用年龄表示生长发育阶段很不方便,因此常用龄级、龄组来反映林龄,龄级期限划分反映了林分的生长速度快慢,龄级划分反映林分发育的不同生长阶段,龄组划分反映了林分培育、保护和利用的不同经营阶段,合理林龄结构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基础。
因此,龄级与龄组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内容之一。
龄级与龄组是反映立地条件与树种特性及其相互适应性的综合指标,也是反映林分生长过程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确定森林资源收获利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为加强森林资源调查,适合社会进步的需要,结合调查技术发展的要求,陆续颁布了林业调查规划的技术规定,如农林部1973的《全国林业调查规划主要技术规定》、1978年的《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198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以及1994年、1996年、2002年、2004年出台的一类和二类调查技术规定。
同时,在采伐管理上,结合森林资源培育和利用的需要,陆续颁发了相关的采伐规定,如1973年的《森林采伐更新规程》、1987年的《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2005年的《森林采伐作业规程》、2007年的《农田防护林采伐作业规程》《短轮伐期和速生丰产用材林采伐作业规程》等。
在这些规定中,对龄级和龄组的含义和划分都有逐步的演变和进展。
从目前来看,除我国统一的一类(2004年版)、二类(2002年版)技术规程外,还有部分省份(如福建省)的技术规程,都规定了本省龄级与龄组的划分标准。
森林资源调查基础资料
![森林资源调查基础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107186fdd36a32d72758102.png)
优势木:优势树种中生长健壮、胸径最大、 树高最高的林木。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0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三种方式: 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 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等相对长区分求积式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21
108370 384901 71151 368546 92629 6988441 327081 2957215 2580 241983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6
一、森林资源结构
5、树种结构
杉木 马尾松
292731.2 153701.1
阔叶树 47538.8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平均胸径:林分内某树种所有林木胸
径的平均值。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分为 算术平均胸径、断面积平均胸径。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16
二、林分结构 2、林分树高级结构 一个林分内林木树高按树高级的分布
状况,称之为林分的树高级结构。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0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1、二元材积表法 以胸径和树高两个因子为材积的函数而 编制的材积表,叫二元材积表。
全省“十二五”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培训 —— 湖南省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41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四)蓄积量计算方法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三)随机抽样方法 按照统计学原理,在林分中随机选择
若干地段或林木进行调查,估测林分蓄积 量。这些地段称为“样地”、林木称为“ 样木”或“计算木”。
森林资源调查的概念
![森林资源调查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32835a5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1.png)
森林资源调查概念定义森林资源调查是指对森林及其相关资源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采集、整理和分析,以获取有关森林资源状况、组成、结构、功能、分布、变化等方面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它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的清查和评价,并形成相应的调查报告。
关键概念1.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指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可利用的有机和无机物质,包括木材、木竹草、药材、蜂蜜、果实、野生动物等。
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广泛利用性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2.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是森林及其相关资源的实体,包括森林植被、树木、土壤、水资源、野生动植物等。
通过调查对象的特征和变化,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
3. 调查目的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森林资源的基础数据和信息,以支持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调查目的可以包括森林资源的保护、可持续经营、规划和管理等。
4. 调查方法森林资源调查的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
野外调查主要通过实地观察、样地设置、样本调查等方式,对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进行调查。
实验室分析则是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化学分析、图像处理、遥感技术等手段,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分析和处理。
5. 调查指标森林资源调查的指标是指用于衡量森林资源状况和变化的数量化指标,如森林面积、树木数量、植被覆盖率、野生动植物种类和数量等。
调查指标可以根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的特点选择。
6. 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的过程。
通过数据处理,可以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森林资源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数据模型建立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
重要性森林资源调查是保护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作,具有以下重要性:1. 提供决策依据森林资源调查提供了决策者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了解,为合理制定森林资源管理政策、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通过调查,才能准确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变化,预测发展趋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6b26429727d3240c8547ef43.png)
森林资源资产调查一、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资产一、森林资源1.森林资源的定义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它形成了一个特有生态环境。
在科学管理及合理经营条件下,可以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大量物质产品、非物质产品及发挥多种生态功能。
我国《实用林业词典》称,森林资源是“属于林业用地的各种林地面积、各种森林蓄积量和森林中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及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通常说的森林资源常仅指林业用地中各种林地面积和各种森林蓄积量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则把森林资源解释为“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林地条件复杂多样,林地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多种气候带内;出现在平原、高原、丘陵、低山、中山、高山、滩涂等在各种地貌类型中,海拔垂直差异达4000多米;林地的立地条件包含了各种坡度、坡向、坡位的组合;林地上的附着物分别有森林、疏林、灌木林、防护林带、无立木、和苗圃〔木〕,甚至还包括为经营、管理森林资源而建立的各种土木构建物;我国森林物种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可以成为森林群种的常见乔木树种有数千种;森林的起源〔成因〕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天然林、人工林和飞播林三大类;森林的类型复杂,在垂直结构上有单层林、复层林之区别;在水平结构上有纯林和混交林;在树种组成上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不同;林分具有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依照森林的主要功能,我国的森林分类系统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有生态林和商品林两种。
第二级分为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五种。
森林资源调查
![森林资源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2a8010338bd63186bdebbc3e.png)
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资产调查一、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资产一、森林资源1.森林资源的定义森林资源是以多年生木本植物为主体,并包括以森林环境为生存条件的林内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在内的生物群落,它形成了一个特有生态环境。
在科学管理及合理经营条件下,可以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大量物质产品、非物质产品及发挥多种生态功能。
我国《实用林业词典》称,森林资源是“属于林业用地的各种林地面积、各种森林蓄积量和森林中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及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通常说的森林资源常仅指林业用地中各种林地面积和各种森林蓄积量的总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那么把森林资源解释为“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林地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以及竹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地〞。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林地条件复杂多样,林地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寒温带、亚寒带、寒带等多种气候带内;出现在平原、高原、丘陵、低山、中山、高山、滩涂等在各种地貌类型中,海拔垂直差异达4000多米;林地的立地条件包含了各种坡度、坡向、坡位的组合;林地上的附着物分别有森林、疏林、灌木林、防护林带、无立木、和苗圃〔木〕,甚至还包括为经营、管理森林资源而建立的各种土木构建物;我国森林物种资源丰富,林木种类繁多,可以成为森林群种的常见乔木树种有数千种;森林的起源〔成因〕多种多样,一般可分为天然林、人工林和飞播林三大类;森林的类型复杂,在垂直结构上有单层林、复层林之区别;在水平结构上有纯林和混交林;在树种组成上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等不同;林分具有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可以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依照森林的主要功能,我国的森林分类系统划分为三级,第一级有生态林和商品林两种。
林业资源调查与利用规划
![林业资源调查与利用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cc4d604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d5.png)
林业资源调查与利用规划林业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林业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调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林业资源调查与利用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调查方法、规划原则以及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等。
一、林业资源调查林业资源调查是指对林地、森林植被、野生动植物等资源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以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后续的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林业资源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 森林资源调查:对国家森林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包括森林类型、面积、年龄结构、林冠密度、植被组成、森林生态功能等方面的数据。
2. 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包括物种分布、数量、生境状况、保护情况等方面的数据。
3. 生态环境调查:对林业资源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调查,包括空气质量、水质状况、土壤肥力等方面的数据。
二、林业资源利用规划林业资源利用规划是在林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经济需求和生态环境要求,制定合理的林业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
林业资源利用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优先考虑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等核心区域的保护。
2. 综合平衡原则:兼顾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合理配置林业资源,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科学合理原则:规划要基于准确的数据信息,制定科学的开发和利用方案,保证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最大化。
4. 适度开发原则:考虑资源的可再生性和自然生态功能的需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林业资源调查与利用规划的实施步骤1. 制定调查与规划方案:根据资源调查和利用规划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明确调查和规划的范围、内容和时间进度。
2. 数据采集与分析:采用现场实地调查以及遥感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形成可靠的资源调查和利用规划数据。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
![森林资源调查[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13d6e12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f.png)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6、标准地的测量与设置
标准地的境界测量 是指在地面上标出标准地的范围。通常用罗盘仪测 角,皮尺或测绳量水平距(林地坡度大于5°时,要将 斜距改算为水平距离)。要求境界闭合差不得超过 1/200。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 应将测线上的灌木和杂草清除,同时在边界外缘树木的 胸高处,朝向标准地内标出明显记号,以示界外。为了 方便核对和检查,在标准地四角设临时标桩。如为固定 标准地,要在标准地四角埋设一定规格的标桩。标桩上 标明标准地号、面积和调查日期等。
标准地的形状和面积 1 标准地的形状 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并尽可能使面积为整数,以便于测 量、调查和计算。 2 标准地的面积 为了充分反映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精度,标准 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根据要求的林 木株树确定其面积大小。我国一般规定:在近熟林和成过熟 林中,标准地内至少应有200株以上的林木;中龄林250株以 上;幼龄林300株以上。在林相整齐的人工林中也不能少于 150株。
二、森林调查技术理论基础
2、全国森林资源清查
(简称一类调查) 是全国或大林区为调查对象,要求在保证一定精度的 条件下,能够迅速及时地掌握全国或大区域森林资源总的状 况和变化,为分析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资源动态,制定国家 林业政策、计划,调整全国或大区域的森林经营方针,指导 和控制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森林资源的落 实单位在国有林区为林业局,集体林区为县,也可以为其他 行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区划单位。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面积、 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以及更新采伐等。一般在国家林业 局的组织下定期实施,复查间隔期一般为5年。
森林资源调查技术
森林资源清查
![森林资源清查](https://img.taocdn.com/s3/m/1d21e5b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ac.png)
1、为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特定时期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制定和调整,既取决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高低,同时也需要生态 环境状况和生态安全。
谢谢观看
的内涵
森林资源清查是为不断满足国家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过程中,对森林木质、非木质林产 品和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需求结构变化,从森林资源自身增长、分布规律和特点出发,结合中国国情、林情和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特点,采用抽样调查技术和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以省(区、市)为控制总体, 通过固定样地设置和定期实测的方法,按照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2004)技术要 求,以及国家林业局对不同省份具体时间安排,定期对森林资源调查所涉及的地类变化、森林面积、蓄积及其变 化等一系列调查因子,采取相应的调查手段,准确、及时查清相关调查因子,在此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进行统计和 动态分析,对森林资源现状及其消长变化做出综合定价,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图件的过程。
森林资源清查
对林木、林地和林区内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 素进行调查工作
目录
01 的内涵
03 的目的与作用
02 的任务 04 工作分类
森林资源清查是指对林木、林地和林区内的野生动植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素进行调查工作。其目的在于查清 森林资源的分布、种类、数量、质量,摸清其变化规律,客观反映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全 面的、准确的森林资源调查资料。
的任务
1
林业调查相关知识点总结
![林业调查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9dde2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1.png)
林业调查相关知识点总结一、林业调查的内容1. 森林资源调查主要包括森林分布、面积、幼年林、成熟林、老年林和林分年龄结构等基本情况的调查。
2. 森林生态环境调查主要包括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动植物资源、水土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等生态环境的状况调查。
3. 森林资源质量调查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生长状况、密度、树龄、树高、胸径、材积、生物量和品质等质量指标的调查。
4. 森林资源产能调查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年生产量、年随林产量、年采伐量、年伐出率和伐区面积等产能指标的调查。
5. 森林资源利用状况调查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用材结构、产销情况、资源价值和社会效益等利用情况的调查。
6. 森林资源保护状况调查主要包括森林资源的病虫害、灾害、疫情、污染、毁林等损害情况和治理措施的调查。
二、林业调查的方法1. 实地调查采用实地测量、调查、取样等方法,直接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2. 遥感调查采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获取森林资源的空间数据,对森林资源进行遥感调查。
3. 统计调查采用统计调查方法,对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价值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 实验调查采用实验方法,对森林资源的生长、伐产、经营效益等进行实验调查研究。
5. 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森林资源的利用者和受益者进行调查,获取相关信息。
6. 社会调查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对森林资源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等进行调查研究。
三、林业调查的意义1. 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林业调查可以获取大量的森林资源数据和信息,为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指导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经营。
2. 为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林业调查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现状和潜力,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设计保护措施和方案。
3. 为森林资源开发提供决策依据林业调查可以对森林资源的生长、质量和产能等进行评估和预测,为森林资源的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4. 为森林资源利用提供支撑林业调查可以了解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用材结构和利用效益等情况,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支撑。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及步骤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51880a469dc5022aaea00f3.png)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方法及步骤摘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为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的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
关键词:森林调查方法步骤意义森林资源调查主要任务是查清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及经营管理的现状,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其调查成果是建立、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
同时,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森林分类经营、生态效益补偿、规范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科学依据。
调查依据与方法一、调查依据调查应以国家林业局2003年颁发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黑龙江省林业厅2004年颁发的《黑龙江省市县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以及相关的技术规定为工作标准和技术依据。
二、调查范围包括土地、森林、林木资源。
三、调查方法(一)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以小班为单位进行地权、林权分属调查,以林权证及具有法律效力的相关文件为准。
外业由被调查单位熟悉权属人员逐地块进行现地认证,内业经县林业局及林场相关人员进一步审查确认,最终核定为有效权属。
(二)社会经济调查社会经济调查采取收集以往数据为主,以相关统计部门、林业局、林场提供的材料为准。
(三)面积调查1、林场面积调查。
将林场界线精准转绘到1:5万地形图上,经现地放样调查认证后,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地形图理论面积控制,进行调查范围内、外面积区分求算,其误差在1/500以下时,进行地形图理论面积控制平差求得。
2、林班面积调查。
将地形图上的林班线现地放样调查认证后,以调查林场面积进行控制,林班面积总和与林场总面积之差,其误差在1/200以下时,进行林场面积控制平差求得。
3、小班面积调查。
根据卫星图像特征勾绘出小班轮廓线,进行现地调查认证后。
将卫星图像小班线进行基本图绘制后,求算出各小班面积,以林班面积进行控制,小班面积和与所属林班面积之差,其误差在1/50以下时,进行林班面积控制平差求得。
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
![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c01e81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1a.png)
我国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一、森林资源现状调查森林资源现状调查是对全国范围内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面积、质量、结构等进行系统的调查和监测。
通过对森林面积、林分密度、树种组成、林龄结构、林木生长状况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总体状况,为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森林生态环境调查森林生态环境调查是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查。
该调查内容包括土壤类型和质量、植被类型和分布、动植物物种及其数量分布、水资源利用情况、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等。
通过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调查,可以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三、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森林资源经济价值评估是对森林资源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
这包括森林木材、非木材产品、生态旅游等方面的价值评估。
通过对森林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估,可以为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开发提供参考,推动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森林生物多样性调查森林生物多样性调查是对森林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调查。
这包括对森林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等进行记录和统计。
通过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可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资源的丰富程度,为保护和管理森林生物多样性提供依据。
五、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估是对森林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和可持续利用潜力进行评估。
这包括对森林生长速度、更新能力、种质资源保存情况、人为干扰对森林资源的影响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估,可以制定合理的森林管理措施,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六、森林火灾调查森林火灾调查是对森林火灾的起因、发展过程、烧毁面积和烧毁程度等进行调查和统计。
通过对森林火灾的调查,可以了解森林火灾的发生规律和趋势,为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提供科学依据。
七、森林病虫害调查森林病虫害调查是对森林病虫害的种类、分布范围、危害程度等进行调查和监测。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2c1f1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3c.png)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1. 背景
本报告对某地森林资源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
2. 调查内容
2.1 森林类型
经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该地拥有多种不同类型的森林,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等。
2.2 森林面积
根据测量和卫星影像分析,该地森林总面积为XX平方公里。
2.3 森林生物多样性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对森林中的动植物进行了详细记录。
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了大量珍稀濒危物种的存在,说明该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高。
2.4 森林资源利用情况
我们还调查了该地森林资源的利用情况,包括木材、水源和草药等。
调查结果显示,该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3. 结论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建议该地相关部门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制定合理的利用政策,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4. 建议
为了更好地保护该地森林资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强化巡护和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应对非法砍伐和盗采等行为;
- 加强科研与保护工作的合作,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
-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
5. 后续工作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地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建议定期开展
森林资源调查,完善数据统计和分析体系,为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
科学依据。
该报告为初步调查结果,希望能够为该地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可
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 注意:本报告中的数据仅供参考,具体情况以实地调查为准。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0e99b8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78.png)
04
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
总结词
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是森林资源保护的关键措施, 对于维护森林生态平衡和保障森林资源持续利用具有 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森林火灾和病虫害会对森林资源造成重大损失,因此采 取科学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至关重要。具体措施包括 加强火源管控、设置防火隔离带、建立应急扑救队伍、 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预警等。
林龄结构和健康状况
要点一
林龄结构
该地区的森林以中龄林和近熟林为主,成熟林和过熟林面 积相对较小。
要点二
健康状况
大部分森林健康状况良好,但有少量森林存在病虫害等问 题。
森林植被类型和生态功能
植被类型
该地区的森林属于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具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复杂的层次结构 。
VS
生态功能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 多样性等功能,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具有 重要作用。
日期:
森林资源调查报告
汇报人:
目录
• 引言 • 森林资源概况 • 森林资源利用现状 • 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 • 森林资源调查的成果和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调查背景和目的
背景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森林资源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 战,因此需要进行调查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森林资源。
目的
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评估森林资源的数量 、质量和分布情况,为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词
人工林营造和经营管理是满足木材需求、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 森林覆盖率、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森林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详细描述
制定科学的人工林营造计划,合理布局树种、年龄和密度,加强抚育管理,提 高林木生长量和质量。同时,加强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 益的平衡发展。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43fd1b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58.png)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国家森林资源调查是指对国家森林资源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和监测,旨在全面了解国家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制定合理的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探讨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种类及技术要点,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主题。
1. 第一类:森林资源类型调查在进行国家森林资源调查时,首先要对各类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类。
这包括常绿林、落叶林、针叶林、阔叶林等不同类型的森林资源。
通过对每种类型的森林资源进行细致的调查,可以全面了解国家的森林资源结构和特点,为科学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重要参考。
2. 第二类:森林资源面积和分布调查除了对不同类型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外,国家森林资源调查还要对森林资源的面积和分布进行详细的测量和分析。
这需要运用遥感技术、地面调查和统计学方法,全面了解森林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为合理规划森林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3. 第三类: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功能评估在进行国家森林资源调查时,也需要对森林资源的质量和生态功能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对森林植被、土壤、野生动植物等生态要素的调查和评估,以及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预警。
通过对森林资源质量和生态功能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森林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国家森林资源调查的技术要点:- 遥感技术:包括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快速获取大范围的森林资源信息,为森林资源调查提供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和数据。
- GPS定位技术:能够准确记录和标注森林资源的地理位置信息,为森林资源面积和分布调查提供精确的空间定位数据。
- GIS技术:可以对遥感和GPS获取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模拟,帮助科学家和管理者深入理解森林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
- 野外调查技术:包括样地调查、标准样地法、样线法等野外调查方法,能够对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进行细致的野外观测和测量。
林业调查方案
![林业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4a624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2a.png)
林业调查方案第1篇林业调查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林业资源的持续发展,对林业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确保林业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自然灾害风险,特制定本林业调查方案。
本方案旨在全面掌握调查区域内的林业资源现状,为政策制定和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与内容1. 调查范围本次调查范围涵盖XX省XX市XX县,包括国有林、集体林以及个人林。
2. 调查内容(1)森林资源现状:包括森林类型、树种组成、林龄、郁闭度、蓄积量等;(2)森林生态系统状况: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土壤类型及肥力状况等;(3)森林灾害风险:包括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破坏等因素;(4)林业资源管理现状:包括林地利用、采伐、更新造林、保护措施等。
三、调查方法与技术1. 调查方法采用遥感技术、地面调查、无人机航拍、访谈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现状分析,提取森林类型、树种组成、林龄等信息;(2)地面调查:采用样方调查、线路调查等方法,获取森林生态系统状况、森林灾害风险等信息;(3)无人机航拍:对重点区域进行高精度航拍,获取林分结构、灾害风险等信息;(4)访谈:与当地林业部门、林业经营者、村民等进行访谈,了解林业资源管理现状。
2. 调查技术(1)遥感数据处理:采用GIS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提取林业资源相关信息;(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3)无人机航拍:采用高精度无人机航拍技术,获取高清影像数据;(4)访谈记录:整理访谈内容,形成文字资料。
四、调查组织与管理1. 调查组织成立林业调查项目组,负责本次调查的组织实施、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2. 人员配置项目组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调查员、数据分析员等。
3. 调查时间本次调查自2023年X月X日开始,至2023年X月X日结束。
4. 质量管理(1)制定详细的技术规范,确保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2)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确保调查方法的正确性和调查结果的客观性;(3)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校验,确保数据质量;(4)定期对调查进度和质量进行评估,及时调整调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2、形数法 形数是根据树干形状 所决定的系数。形数的 重要意义在于计算材积 时起着换算系数的作用。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2、形数法
(2)方法
树干材积等于胸高断面积、树高与形数的
乘积。
f1.3 =
V V圆
=
V G1.3 ·H
V= G1.3 ·H ·f1.3
一、森林资源结构 3、林种结构
防护林 特种用途林
用材林 经济林
144913.8 12710.2 186924.7 16729.9
一、森林资源结构 4、龄组结构
幼龄林
中龄林
近熟林
成熟林
过熟林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面积 蓄积
108370 384901 71151 368546 92629 6988441 327081 2957215 2580 241983
一、森林资源结构
5、树种结构
杉木
292731.2
马尾松 阔叶树
153701.1 47538.8
柏木 国外松
91144.6 180.9
杨树
41.0
14256290 9839895 3223134 1185898
5311 2053
一、森林资源结构
5、树种结构
柑桔 桃、梨、李
板栗 油茶 茶叶 杜仲 厚朴 银杏 黄柏 其它
二、林分结构 3、优势树种、优势高、优势木 优势树种:林分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
种叫优势树种。 优势高:优势树种中生长最高的林木的
平均高。
优势木:优势树种中生长健壮、胸径最大、 树高最高的林木。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三种方式: 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 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等相对长区分求积式
布函数进行模拟,预测给定条件下林分径 级结构的转移、变化,预估未来某一时点 的收获量和林分质量。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平均胸径:林分内某树种所有林木胸
径的平均值。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分为 算术平均胸径、断面积平均胸径。
二、林分结构 2、林分树高级结构 一个林分内林木树高按树高级的分布
状况,称之为林分的树高级结构。
一、森林资源结构 1、面积结构
有林地 357451.7
疏林地 1085.4
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 地
7743.8 5182.6
苗圃地 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非林地
7.0
4545.4 11508.5 107501.6
一、森林资源结构 2、蓄积结构
乔木林 竹林 疏林 四旁树 散生木 14258002 1215800 7690 162025 117205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2、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2、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通常区分段的个数不能少于5个,区分 长度树高大于10米的可定为2米,10米以内 的可定为1米。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3、等相对长区分求积式 为了对不同长度树干之间相互比较, 有时采用等相对长区分求积、计算直径率 系列。等相对长区分求积一般分为5段或10段。
2791.61 171.42 457.39 6950.18 3136.05 2000.35 1497.95 8.16
2 466.43
二、林分结构 林分的概念:内部结构特征相同,并
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的森林小区,占有一定 的面积,同时具有一定数量的林木、灌木 和地被物的综合体。
林分是组成森林的最小地域单位。
四、林分蓄积量测定 (一)概念
在一定面积上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叫 蓄积量,或简称蓄积。蓄积的含义包括储 蓄、积累和生长变化的情况。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一个林分内林木的胸径按径级的分布
状况,称之为林分的径级结构。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以一个标准地作代表的林分的径级结构
径 级
12
16
20
24
28
32
36
总 计
株 数
14
78 154 140 134 86
22 628
二、林分结构 1、林分径级结构 正常经营条件下,可用统计学中的分
二、林分结构 小班的概念:在林班内按照一定条件
而划分若干个林学特征相一致或基本一致 的小区,这个小区称作小班。
二、林分结构 林分与小班的区别: 林分是依据生物特征(内部结构一致
且与四周有明显区别)相近似而划分出来 的森林小区(或地段)。
二、林分结构 林分与小班的区别:小班是根据一定
条件,从经营观点出发人为地在林班中划 分出来的小区。林分是划分小班的基础, 通常一个小班可能就是一个林分,也可能 包括几个林分。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3、等相对长区分求积式
V=0.2×h×Π/4 × (D20.1+D20.3+D20.5+D20.7+D20.9)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1、方法 形数法 望高法 近似式计算法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2、形数法 (1)概念 树干材积与胸高断面积为底面积和树高 为高的圆柱体体积之比叫胸高形数(f1.3), 简称形数。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2、形数法 (2)方法
胸高断面积G1.3 、是由测定胸径取得,树 高H用测高器测定。只需确定形数就可以计算出 立木材积。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二)立木材积测定
2、形数法 (2)方法
形数是根据材积而确定的比值,材积决定 于胸径和树高,当树干形状相同时,形数依树高 和胸径的增加而减少。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1、中央断面近似求积式
V=GH/2×H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来自积测定2、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按长度将树干区分为若干段,中央断面 近似求积式分别计算每段材积的方法,称 为区分求积法。
三、单株木材积测定 (一)伐倒木材积测定
2、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把树干按等长ᶩ分为若干段,各段的中 央断面分别为g1、g2……gn,则树干材积为 : V= ᶩ(g1+g2……+gn)+⅓g梢底ᶩ梢长
二、林分结构
2、林分树高级结构
以一个标准地作代表的林分树高级结构
树 高 级
12
13
14
15
16
17
18
总 计
株 数
14
78 154 140 134 86
22 628
二、林分结构 2、林分树高级结构 林分平均高:林分内某树种所有林木
树高的平均值。 径阶平均高:林分内某树种某径阶所
有林木树高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