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和设计,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课程设计内容:1.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 气压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4.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设计;5.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参数优化和调试;6.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和排除。
三、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液压传动系统和一个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2. 设计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和搭配液压和气压元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模拟仿真;3. 设计结果需要满足给定的工作要求和性能指标,并经过实践验证和调试;4.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四、课程设计步骤:1. 确定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要求和性能指标;2. 研究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3. 选择和搭配液压和气压元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模拟仿真;4. 设计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布置;5. 进行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组装和调试;6. 验证设计结果和性能指标,并进行优化和改进;7.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总结设计过程和结果。
五、课程设计评分标准:1. 设计过程的完整性和合理性(30%);2. 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满足性能指标(30%);3. 实践操作和调试的技能和效果(20%);4. 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和总结能力(20%)。
六、参考资料:1.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手册》;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与仿真实例》;3.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与应用》;4.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以上是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的说明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设计 PPT课件
快进
工进
13
12
10
11
快退
电磁铁动作表
Hale Waihona Puke 14动 作 快进 工进 快退
1YA
2YA
9
1YA
2YA 8
7
16
5
4
3 15
6
2
图4 液压系统原理图
1
20
二、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快进 按下起动按钮,电磁铁1YA通电,电磁换向阀8的阀芯右 移,换向阀工作在左位,实现快进,油路为: 进油路:泵2→换向阀8左位→行程阀13下位→液压缸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右腔 →调速阀14 →换向阀8左位→单向阀 9→行程阀13下位→液压缸左腔,形成差动连接。 2、工进 当滑台快速运动到给定位置时,滑台上的撞块压下行程阀 13阀芯,切断通道,使压力油经调速阀10进入液压缸左腔。由 于油液流经调速阀,系统压力上升,打开液控顺序阀7,此时 单向阀9关闭,切断液压缸差动回路,实现工进,油路为: 进油路:泵2→换向阀8左位→调速阀10→液压缸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右腔→调速阀14 →换向阀8左位→顺序阀 7→背压阀6 →油箱。
p快进
F快 进 A1 A2
1111.11 (78.54 40.06)104
0.29106 Pa 0.29MPa
p工进
F工 进 A1
24444.44 7 8.5 4 1 04
3.11106 Pa
3.11MPa
p快退
F快 退 A2
1111.11 4 0.0 6 1 04
0.28106 Pa
0.28MPa
21
3、快退 当滑台工进完毕之后,停留在止挡块处,系统压力升高, 直到压力继电器12的调整值时,压力继电器动作,2YA通电, 电磁换向阀8工作在右位,滑台快退返回。快退油路为: 进油路:泵2 →调速阀14 →换向阀8右位→液压缸右腔; 回油路:液压缸左腔→单向阀11→换向阀8右位→油箱。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选型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
液压泵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从而使液体产生一定的压力和流量。液 压泵主要由泵体、传动轴、密封件和叶片等组成。当传动轴带动叶片旋转时,叶片与泵壳内壁之间的容积不断变 化,从而吸入和排出液体。
液压泵的选型
选择液压泵时,需要考虑所需的压力、流量以及液压油的粘度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液压 泵,如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选择时还需考虑液压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以及维护和安装的方便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液压缸和气动缸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优点比较
液压缸输出力矩大,稳定性好,可以在高负载下实现精确 的定位和速度控制;气动缸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可靠性 高,成本较低。
缺点比较
液压缸需要液压油作为工作介质,维护成本较高,且对环 境有一定的污染;气动缸输出力矩较小,速度控制不够精 确,需要配置空气压缩机等辅助设备。
气压泵的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气体的粘度较小,能够传递 较大的流量;气压系统具有较 快的响应速度和调节性能。
气压系统的压力较低,可能无 法满足某些应用需求;气体的 可压缩性较大,可能导致系统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气压 系统的噪音和振动较大。
04
液压缸和气动缸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液压缸的工作原理及设计
并进行实验
成果
学生需仔细阅读设计任务 书,明确设计要求和目标 。
学生需要对所设计的系统 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制定 可行的设计方案。
根据设计方案,学生需选 择合适的液压或气压元件 以及相关材料。
学生需按照设计方案制作 模型或原型,并进行实验 验证。
学生需撰写详细的课程设 计报告,并提交所制作的 模型或原型作为成果。
液压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液压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掌握流体力学和气压学的基本概念;2. 学生能描述液压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了解不同类型的液压泵、液压缸和气压元件;3. 学生能解释液压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工作过程。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液压气压传动知识,设计简单的传动系统,解决实际问题;2. 学生通过实验和实践,掌握液压气压传动系统的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3. 学生能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对液压气压传动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故障诊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液压气压传动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学生了解液压气压传动技术在工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和新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实现教学设计和评估的有机结合,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教学:a. 液压气压传动基本原理:流体力学基础、气压学基础;b. 液压气压传动系统组成:液压泵、液压缸、气压元件、控制阀等;c. 液压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d. 液压气压传动系统性能分析及故障诊断。
2. 实践教学:a. 液压气压传动实验:认识液压泵、液压缸等元件,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b. 液压气压传动系统操作与维护:实际操作训练,掌握基本操作方法和维护技巧;c. 液压气压传动系统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简单系统设计;d. 液压气压传动系统性能测试:测试并分析系统性能,进行故障诊断。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目录(一)、课程设计要求----------------------------------------(3)(二)、设计计算、元件选择及验算----------------------------(3)1.运动分析--------------------------------------(4)2.负载分析--------------------------------------(4)3.负载图和速度图的绘制--------------------------(5)4.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6)5.液压系统图的拟定------------------------------(8)6.液压元件的选择-----------------------------(9)7.液压系统的性能验算----------------------------(10)(三)、液压缸的装配图----------------------------------------(11)(四)、电气原理图------------------------------------(13)(五)、各类阀零件图----------------------------------------(14)(六)、集成块及装配图------------------------------------(15)(七)个人设计小结---------------------------------------(21)(八)个人设计说明----------------------------------------(22)(九)参考文献--------------------------------------------(22)一、课程设计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3人)按进度完成全部设计任务,设计思想,技术路线正确,计算,说明完整。
气压传动教案
教学分析与对策
教学过程
二、分析任务 100分钟
1、引导思考
和学生一起分析刚才的问题,在学生的答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问题1: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
对应参考答案:
问题2:
如何进行气压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对应参考答案:
安装:
1)管道安装
(1)安装前彻底清理管道内的粉尘与杂物
(2)管子支架要牢固,工作时不得产生振动
(3)接管时要注意密封性,防止漏气,尤其注意接头处和焊接处
2)元件的安装
(1)注意阀的推荐安装位置和标明的安装方向
(2)逻辑元件应按控制回路的需要安装3)调试
维护:
1)使用注意事项
开机前后要放掉冷凝器中的水
2)日常维护
每个问题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生考虑不到的部分再加以补充。
【板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学生考虑不到的部分再加以补充。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多鼓励,多肯定,多赞扬。
问题:
(1)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
(2)如何进行气压系统的安装和维护?。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设计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课程设计的目标:通过该课程设计,学生将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构造和应用,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常见的传动元件的设计与选择方法。
2. 实践活动一:液压传动实验
- 设计一个液压传动系统,包括液压泵、液压缸和控制阀等
元件。
- 进行液压传动系统的搭建和安装。
- 进行液压传动系统的调试和测试,观察液压缸的运动情况。
3. 实践活动二:气压传动实验
- 设计一个气压传动系统,包括空气压缩机、气缸和控制阀
等元件。
- 进行气压传动系统的搭建和安装。
- 进行气压传动系统的调试和测试,观察气缸的运动情况。
4. 实践活动三: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比较实验
- 设计一个实验,比较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特点
和性能。
- 进行液压传动系统和气压传动系统的实际应用比较,如在
工程机械中的应用比较。
5. 设计报告
- 学生编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实验的目的、设计过程、实
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 学生可以在报告中提出自己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一、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两种传动方式,通过液体或气体介质的压力传递力量和能量。
本课程设计旨在深入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和应用,提升学生对该领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了解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液压与气压系统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原理;3. 学习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进行系统的选型和设计;4. 能够分析和解决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中的常见问题;5. 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程领域中的典型应用,并能够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三、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原理;3. 液压与气压元件的结构和功能;4.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与优化;5. 液压与气压传动在工程领域中的典型应用。
四、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本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授课、实验教学和工程案例分析等。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 理论授课:通过教师讲解、课件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操纵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了解其工作特点和工作原理;3. 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能力。
五、课程设计评估方法本课程设计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考试、实验报告和实际案例分析等。
具体评估方法如下:1. 考试:通过理论知识的考试,检验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理解程度;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操作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3. 实际案例分析:要求学生分析实际工程案例,提出解决方案,评估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课程设计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设计内容,建议学生参考以下书目:1. 《液压与气压传动原理与应用》;2. 《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与优化》;3. 《液压与气压传动工程案例分析》。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一、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作为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传动方式,在机械、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和设计要点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个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设计案例。
二、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传递动力和控制信号的一种传动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液体在密闭的管路中传递压力,通过液压元件(液压泵、液压阀、液压缸等)实现机械的运动。
液压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 承载能力强:液压传动可以通过增加液压元件的数量和尺寸来提高承载能力,适用于大功率和大负载的传动系统。
2. 动作平稳:液压传动通过液体的均匀流动实现动作平稳,减小了传动系统的振动和噪音。
3. 可靠性高:液压传动系统的元件少、连接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可实现远距离传动:液压传动可以通过增加液压泵的压力来实现远距离的传动,适用于需要远距离传递动力的场合。
液压传动在机床、工程机械、冶金设备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液压机、液压切割机、液压挖掘机等。
三、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气压传动是利用气体的压缩和膨胀实现动力传递和控制的一种传动方式。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为高压气体,然后通过气缸或气动执行元件实现机械的运动。
气压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 压力范围广:气压传动可以实现较高的工作压力,一般可达到10MPa以上,适用于需要较大工作压力的场合。
2. 反应速度快: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是气体,其压缩和膨胀的速度比液体快,因此气压传动的反应速度更快。
3. 安全性高:气压传动的工作介质是气体,不易泄漏,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 环保节能:气体是可再生资源,气压传动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小的环境污染。
气压传动在自动化生产线、工件夹持、物料搬运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气动机械手、气动钳工装等。
四、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案例本文提出一个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设计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原理和应用。
气压传动教案首页
气压传动教案首页教案首页:气压传动教案概述:本节课将介绍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气压传动的应用和工作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气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了解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资源:1. 气压传动的教学PPT2. 实验器材:气压传动装置、气压计等3. 学生实验手册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知识(15分钟)1. 引入气压传动的背景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气压传动的兴趣。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介绍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Step 2: 概念讲解(20分钟)1. 使用教学PPT详细讲解气压传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
2. 引导学生理解气压传动的优点和局限性。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气压传动在工程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3: 实验演示(30分钟)1. 分发实验手册,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2. 指导学生进行气压传动实验,让他们亲自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气压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Step 4: 拓展应用(15分钟)1. 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气压传动解决问题,并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
3. 学生展示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Step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3. 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气压传动的应用领域,并进行相关研究。
2.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竞赛或科技展示,展示他们所学的气压传动知识和技能。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
气压传动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在工业制造领域中,气压传动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可以通过压缩空气的传动来实现很多机械构件的运动控制。
相比于传统的液压传动,气压传动具有更加简单的结构,更加便捷的维护与更加环保的优势。
针对气压传动的特点与应用需求,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掌握气压传动技术与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同时掌握相关的设计和实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1.理解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掌握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常用元件的功能。
3.熟悉气压传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能够自主设计和组装气压传动系统,并进行调试和实验验证。
5.具备在工业制造等领域中应用气压传动技术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内容实验1:气压元件组装与调试1.学习气动元件及其功能。
2.熟悉气动元件的操作及调试方法。
3.组装气动电磁阀和手动阀,进行调试。
实验2:气缸的控制1.熟悉气缸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了解气缸动力学特性及常用控制方法。
3.针对具体案例进行气缸控制实验。
实验3: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1.学习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熟悉气压传动控制方法及动态特性。
3.开始针对具体工业场景设计气压传动系统,并进行实验验证。
课程设计任务1.阅读《气压传动设计与控制》相关教材,了解气压传动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点。
2.参与三次实验,完成测试数据记录和数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
3.根据自身设计目标,设计一个气压传动控制系统,并进行概念设计、元件选型、系统装配和实验验证。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背景、设计目标、实验步骤、实验数据与分析、系统设计及实现、实验总结和课程收获等内容。
四、课程设计意义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气压传动技术的优势和应用场景,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气压元件的组装和调试技术,了解气缸动力学特性及常用控制方法,熟悉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控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更好地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气压传动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气压传动的定义、原理及基本组成部分;2. 掌握气压传动系统中各种元件的功能、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3. 了解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气压传动原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气压传动系统;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气压传动系统的安装、调试及维护;3. 能够解决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气压传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沟通、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对工程技术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技术学科,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年级学生,学生对气压传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实践操作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讲授、实践、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掌握气压传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设计、安装和调试简单的气压传动系统,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气压传动基础理论- 气压传动的定义、原理- 气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的区别与联系2. 气压传动元件- 空气压缩机、气缸、气动控制阀等元件的结构与原理- 气动控制阀的类型及选用方法- 元件连接方式及安装要求3. 气压传动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原则及步骤- 气动回路的设计方法- 气压传动系统仿真与优化4. 气压传动系统应用与维护- 气压传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系统安装、调试及维护方法-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5. 实践教学环节- 气压传动元件认识与拆装- 简单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故障分析与排除实践教材章节:本教学内容参考教材《气压传动》第1-5章。
教学进度安排:1. 基础理论(2课时)2. 气压传动元件(3课时)3. 气压传动系统设计(3课时)4. 气压传动系统应用与维护(2课时)5. 实践教学环节(4课时)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液压与气压传动的课程设计
第1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一、课程的目的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够统一起来并熟练的运用与实际之中。
2、熟练掌握系统的运动和力的分析以及工况图的绘制。
3、学会分析系统以及系统原理图的绘制。
4、学会如何运用液压手册查找相关的液压元器件及附件。
5、学会对液压系统验算分析。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已知:机床上有主轴l6个,加工φ13.9mm的孔l4个φ8.5mm 的孔2个。
刀具材料为高速钢,工件材料为铸铁,硬度为240HBS;机床工件、部件总质量m=1000kg;快进、快退1v、2v均为5.5m/min,快进行程长度l1=0.1m,工进行程长度l2=0.05m,往复运动的加速、减速时间小于0.2s;动力滑台采用平导轨,其静摩擦系数fs=0.2,动摩擦系数fd=0.1,其n1=360r/min,s1=0.147mm/r。
n2=550r/min,s2=0.096mm/r。
Fs=0.2,Fd=0.1。
液压系统中的执行元件使用液压缸。
设计要求动力滑台实现“快进→工进→快退→停止”的工作循环第二章 力与运动分析一、运动分析1、工进的速度s mms n v 00088.0min0529.0000147.0360114==⨯==2、加速段:211458.0602.005.5,01s m a t s s a =⨯-=-=ms at s 0916.022.0458.0,22121=⨯==s m v at v 0916.02.0458.0,11=⨯==3、快进段:m s 1.02=smv v 0916.012==4、减速段:2243451.02.00916.000088.0,s m a t v v a -=-=-=ms t a t v s 0092.02.02451.02.00916.0,223223=⨯-⨯=+=5、工进段:m s 5.04=s m v 00088.04=6、制动段:254550044.02.000088.00,s m a t v v a -=-=-=ms at s 000009.022.00044.0,2225=⨯==7、反向加速:sm v v 0916.016==26566458.02.000916.0,s m a t v v a =-=-=ms at s 0916.022.0458.0,22626=⨯==8、快退段:smv 0916.07=65432172s s s s s s s -++++=ms 1502.07=9、停止段:sm v v 0916.068==ms s 0916.068==二、动力分析(1)启动:NF F F s n L 19602.09800=⨯==(2)加速:N ma Fd F F n L1438458.01000.09800=⨯+⨯=+=(3)工进:NF FnF F q d L3144630466980=+=+=(4)快进/快退:NF F F d n L 9801.09800=⨯== (5)减速:Nma F F F d n L1434454980=+=+=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出速度、负载循环图 见图2-1图2-1速度、负载循环图第三章确定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一、确定液压缸的参数表3-1 按载荷选择工作压力1、确定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因本系统的最高作用压力为31KN,因此根据表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为P1=5MP,P2=0.2MP。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具体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主要元件及其功能。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2)具备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能力。
(3)能够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
2.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3.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主要元件及其功能。
4.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5.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实验法:安排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液压与气压传动》教材,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教学PPT、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装置,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面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能量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构造、工作原理以及应用技术,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目标理解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理论和原理;掌握液压与气压传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能够进行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熟悉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修和故障排除。
课程大纲第一讲:液压与气压传动概述传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液压与气压传动的特点与优势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领域第二讲: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流体力学基础知识回顾液压传动原理与基本方程气压传动原理与基本方程第三讲:液压传动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元件的分类和特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流程与原理分析液压传动系统的能量转换与控制第四讲:气压传动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气压传动元件的分类和特点气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流程与原理分析气压传动系统的能量转换与控制第五讲: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设计要点和方法选择传动元件与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系统性能评估与改进第六讲: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修与故障排除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常见故障原因与排除方法故障诊断与系统优化实验实践本课程设计将配备液压与气压传动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验实践和综合实训。
以下是一些实验内容的建议:实验一:液压元件的性能与特点测试测试不同液压元件的压力、流量和效率等性能指标对比不同元件的性能差异与应用场景实验二:液压传动系统的性能评估测试不同液压传动系统的压力、速度和力矩等性能指标分析系统的功率损失与效率,优化系统设计实验三:气压元件的性能与特点测试测试不同气压元件的压力、流量和效率等性能指标对比不同元件的性能差异与应用场景实验四:气压传动系统的性能评估测试不同气压传动系统的压力、速度和力矩等性能指标分析系统的功率损失与效率,优化系统设计实验五: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故障排除模拟和分析常见故障情况,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学习使用故障排除工具和技术,提高维修能力教学评估与改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建议进行以下教学评估与改进工作:学生评估:开展教师评估与学生评估,了解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收集反馈意见和建议。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引言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一种常用于工程领域的能量传递与控制方式。
液压传动利用液体的压力来进行能量传递和控制,而气压传动则是利用气体的压力来实现相同的功能。
本文将介绍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基本原理,并以一个具体的课程设计案例,详述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应用。
1. 液压传动原理液压传动利用液体(通常是油)的压力来传递和控制能量。
它由液压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传动管路组成。
1.1 液压源液压源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通常是一台液压泵。
液压泵通过机械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液体能量,并将液体输送到液压系统中。
常见的液压泵有齿轮泵、柱塞泵和液压马达。
1.2 执行元件执行元件负责执行工作任务,将液压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常见的执行元件有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液压缸将液体能量转化为直线运动,而液压马达将液体能量转化为旋转运动。
1.3 控制元件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将压力、流量和方向信号传递给执行元件。
常见的控制元件有液控阀和比例控制阀。
液控阀通过开关或调节阀芯的位置来控制液体的流量、压力和方向。
比例控制阀通过改变阀芯开启的大小来精确控制流量。
1.4 传动管路传动管路用于输送液体能量和信号。
它由管道、接头、滤波器和阀门组成。
传动管路的设计和布置对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2. 气压传动原理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类似,但它是利用气体(通常是空气)的压力来传递和控制能量。
气压传动由气源、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传动管路组成。
2.1 气源气源是气压系统的动力源,通常是一台空压机。
空压机通过机械装置将机械能转化为气体能量,并将气体输送到气压系统中。
常见的空压机有活塞式空压机和螺杆式空压机。
2.2 执行元件执行元件负责执行工作任务,将气体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常见的执行元件有气缸和气动马达。
气缸将气体能量转化为直线运动,而气动马达将气体能量转化为旋转运动。
2.3 控制元件控制元件用于控制气压系统的工作过程,将压力、流量和方向信号传递给执行元件。
气压传动装置教案
项目四液压和气压传动装置课题二气压传动装置【课程名称】气压传动的应用【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空气压缩站的作用和组成,了解后冷凝器、储气罐、辅助元件的功用。
2)熟悉气缸、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和流量控制阀的功用及结构。
二、能力目标能够认识各种元件的符号及功能。
三、素质目标了解气压传动各元件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四、教学要求认识气压传动元件的图形符号及功用。
【教学重点】1)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和后冷却器的功用及结构。
2)气动三联件的图形符号及功用。
3)气压传动的压力、流量和换向控制阀的结构、图形符号的表示方法。
【难点分析】1)气压传动动力源的后冷却器、储气罐等元件的功用及气动三联件的作用。
2)各种控制元件的区别。
【教学方法】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讲授中配以示教板、挂图、实物或课件。
【学生分析】通过比较法学习能较快地掌握气动元件的功用及图形符号,教学难度不会太大。
【教学安排】4学时(18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请同学介绍气压传动的特点。
2)本节课介绍气压元件的结构和图形符号,请同学们注意有哪些元件?它们有什么作用?一.讲授新课1.气压传动动力元件--空气压缩站它是为气压传动提供动力源,由空气压缩机、储气罐和后冷却器组成。
1)空气压缩机按结构不同分为往复式和旋转式。
2)储气罐储存压缩空气,常称为气包,用以消除气体的压力脉动。
3)后冷却器将空气中的水分分离出来,提高空气的纯度,保证空气的压力。
4)空气过滤器、干燥器和油雾器称为气动三联件。
2.气压传动执行元件--气缸、气马达气缸应用于往复运动,气马达应用于气动砂轮或气动抛光机的转动。
3. 气压传动控制元件1)方向控制阀控制气体流动的方向。
在图形符号上的排气口符号为三角形,因为排气口上与大气相通。
2)压力控制阀主要有减压阀、顺序阀和溢流阀。
减压阀用以降低系统或局部的压力;顺序阀用压力大小控制动作的先后;溢流阀在气压系统起过载保护作用。
3)流量控制阀控制气体的流量大小,调整控制执行元件运动速度的快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动系统设计问题描述:使用这种特殊的装置,管道口可以被打开和关闭。
按下按钮后阀口打开。
松开后闭合。
条件:开启和闭合装置气动气体设计最大工作压力:P=0.8MP ; 负载力:F=300N ; 气缸行程:L=200mm ;气缸杆伸出缩回时间各取t=5s气动系统的设计计算(一)缸的设计计算1、缸的主要尺寸的计算 1.1、计算气缸内径DpFπ4D =式中:F---液压缸上的最大外负载; p---液压缸的工作压力; D---缸内径;m D 21.85m 8000003004pF4=⨯⨯==ππ圆整为标准直径取值:D =25mm 1.2、计算活塞杆直径dd=m D10.88m 1.331-1.33251-=⨯=ϕϕ 圆整为标准直径取值:d =12mmφ---气缸的往复速度比;由表4.4得φ=1.33 D---缸内径; d---活塞杆直径;2、气缸的耗气量计算2.1、活塞杆外伸行程的耗气量1qaa121p p p t L 4D q +=πp---气缸的工作压力;D---缸内径; L---气缸行程;1t ---缸外伸行程的时间; a p ---气缸行程;()a 52aa 121p 101.71.0154 1.010.8200254p p p t L4D q ⨯=⨯⨯+⨯⨯⨯=+⋅⋅=π 2.2、活塞杆外伸行程的耗气量2q()aa2222p p p t L 4d -D q +=πd---活塞杆的直径;2t ---杆内缩行程时间;()()()a522aa2222p 104.01.0154 1.010.820012-25p p p t L 4d -D q ⨯=⨯⨯+⨯⨯⨯=+=ππ2.3、实际耗气量H q()()q k 5521H100.4107.13.1q q ⨯+⨯⨯=+=一般取系数k=1.33、缸的强度计算与校核 3.1、缸筒壁厚δ的计算[]σδ2pD≥[]σ---缸筒材料的许用应力;p---气缸的工作压力; δ---薄壁缸筒厚;[] 3.33mm 32250.82pD =⨯⨯==σδ 圆整为标准壁厚取值:δ=5mm ; 3.2、活塞杆的稳定性 缸保持稳定的条件为: crcrn F F ≤F---液压缸上的最大外负载;cr F ---活塞杆不产生弯曲变形的临界力; cr n ---稳定性安全系数,一般取cr n =2~6;由于细长比i m >kl22crli F EJ π≤l---安装长度,其值与安装形式有关,见表4.6; k---活塞杆最小截面的惯性半径,Al k =; m---柔性系数,对钢取m=85;i---由缸支承方式决定的末端系数,其值见表4.6; E---活塞杆材料的弹性模量,对钢取E=a 11p 102.06⨯; J---活塞杆最小截面的惯性矩; A---活塞杆最小截面的截面积;1.3312200Al k 2=⨯==π;1501.33200k l ==120285=⨯=>i m 由以上数据得有关公式计算:N105.02006412102.062l i F 52411222cr⨯=⨯⨯⨯⨯⨯==πππEJN300N 108.36105.0n F F 45cr cr 1>⨯=⨯==所以稳定性符合要求。
由以上的数据可得气缸的型号为QGX25XS数控机床液压设备快速维修方法宋占强(辽宁高压电器产品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27)摘要:对于数控机床液压系统来说,一般情况下是很难较为直观的看出故障出现的原因的,所以在分析液压故障之前一定要先弄清楚整个液压系统的传动原理,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故障现象对其进行相应的判断,该文主要分析了液压设备故障的相关特征,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故障维修方法。
关键词:数控机床液压设备故障维修方法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c)-0068-01数控机床液压设备主要是由机械、液压、电气以及相关的仪表等装置组合而成的,而液压设备的故障分析也是由上述几个方面因素影响的,由于液压系统内部的情况是看不到的,所以很难直观的判断出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所以要求相关的维修人员要具备分析故障的原因,准确的判断故障部位的能力,及时找出故障的原因。
1 数控机床液压设备故障的特征1.1 数控机床液压设备初调试阶段一般情况下,数控机床液压设备在调试阶段的故障率是最高的,而且所存在的问题也是非常的复杂,这时液压设备的特征是设计、安装以及相关的管理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一般的液压设备较为常见的故障有:(1)数控机床液压设备中的接头或者连接处外泄情况,这是数控机床较为常见的故障之一,这一故障始终困扰着机床液压设备;(2)数控机床液压设备的运行速度不稳定,这一情况会影响到液压设备的设备元件;(3)数控机床液压设备中的某些阀类元件会有漏装的情况,有的时候还会导致管道连接错误;(4)数控机床液压设备在设计的时候有一些不当的地方,工作人员在液压元件的选择上也会出现一定的错误,使得液压设备出现发热的情况,位置精度达不到相应的要求,针对这一类问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在接触这类问题的时候,工作人员要做到耐心、慎重、谨慎。
1.2 定型设备调试阶段的故障特征定型设备在调试的时候出现故障的效率是很低的,这样设备的特征主要是由于管理不良造成的,有的时候也会有安装不小心的情况出现,主要表现有:(1)数控机床定型设备的外部有泄漏的情况;(2)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压力不是特别的稳定,系统各个元件之间的配合不是特别的灵活;(3)定型设备中的液压元件以及管道内部聚集了污染物,从而影响了整体设备的正常运行; (4)定型设备液压元件的加工质量很差,设备的阀芯动作不是特别的灵活,如果掌握好这一故障,那么调试起来就更加的顺利。
1.3 数控机床液压设备运行之初的液压故障数控机床液压设备运行之初出现的液压故障有:设备管接头有振动脱落的情况, 设备中有少数密封元件的质量较差,短期内就会出现损坏的情况,最终造成漏油。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设备中因为负荷率高或者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使得设备油箱内油温逐渐升高,从而引起泄漏和设备整体速度不稳定等情况。
1.4 数控机床液压设备运行中期的故障数控机床液压设备在运行中期的时候,由于各个液压元件之间的差异,设备中容易损坏的元件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磨损,所以相应的故障率也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使得设备中泄漏量增加,设备效率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降低,此时工作人员要对液压设备和相应的液压元件进行全方面的检查,对那些有缺陷的液压元件进行修护,对那些已经损坏的元件要及时的进行更换。
2 数控机床液压设备故障诊断的步骤和方法2.1 数控机床液压设备故障诊断的步骤(1)首先要熟悉数控机床液压设备的资料和相关的性能。
因为在查找故障原因之前,工作人员要详细的了解数控机床液压设备的性能,只有熟悉设备性能之后才能够准确的查找出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运行要求。
(2)还要对数控机床液压设备的现场进行观察。
在设备现场了解详细的情况之后, 如果此时的设备能够运行的话,工作人员可以现场启动一下设备,亲自操作一下相关关键的部分,仔细观察故障现象,查看漏油情况。
(3)查阅相关的资料档案。
工作人员可以查阅数控机床液压设备的相关技术档案,和本次故障进行对比,看看之前是否有此类故障现象,是之前就出现的故障还是新出现的故障,做到有效的预防。
2.2 故障诊断的方法数控机床液压设备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的归纳出了属于自己的故障诊断方法,目前最为常用的也是最快速的维修方法就是六看六问四听四摸故障诊断方法。
六看:一是看设备的运行速度,主要看的是数控机床液压设备在运行的时候,运行速度有没有什么变化和异常现象出现。
二是看液压设备中各个测压点的压力值的大小,压力值有没有较大的波动。
三是看设备油箱中的油液况,六是看设备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以此来判断设备在运行时候的真实工作状态。
六问:一是问数控机床液压设备的工作是否处于正常的状态,液压泵有没有异常情况。
二是问液压油更换的时间。
三是问设备在发生事故之前调压阀有没有被调节过。
四是问设备在发生事故之前液压元件有没有被更换过,五是问设备在发生事故的前后液压系统在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出现什么异常的现象,六是问设备在之前出现过哪些故障,当时的排除方法是什么。
四听:一是听设备的声音,先听一下数控击穿液压设备液压泵在工作时候的噪声是否过大。
二是听设备的冲击声,听液压缸活塞是否有撞击缸低的声音。
三是听设备的泄漏声,四是听设备液压泵在运转的时候是否有敲打的声音。
四摸:一是摸设备外表的温度,设备油箱的外壁以及阀体外表的温度,查找出温度过高的原因。
二是摸设备部件和管子的振动,如果出现高频振动的话,就要及时的进行相关的检查。
三是摸设备在低速运行的时候,检验一下工作台有没有爬行的现象。
四是摸设备部件的松紧程度,检验螺丝钉的松紧程度。
此外,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故障档案系统,故障档案是建立在设备维修的基础上,以真实的记录为依据,故障档案对于设备运行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故障档案可以根据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相应的管理,制定相关的章程,还能够根据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制定完善的维修计划。
通过上诉的方法就可以迅速的解决数控机床液压设备的维修。
参考文献[1]武蕴馥.浅谈机床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检查方法[J].机床与液压,2006(6).[2]余之泳.机床液压及润滑设备维修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龚明.机床液压工作台爬行故障分析与对策[J].机械工人:冷加工,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