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五行篇校注
帛书《五行》慎独说小议
① 帛书《五行》之《说》的思想 ,实以“心贵”为其核心 。参阅李景 林《教养的本原 ———哲学突破期的儒家心性论》第九章 ,辽宁人民出版 社 ,1998 年 。
讲 “慎独”。 《中 庸》论 “慎 独”, 亦 以 此 为 出 发 点 。
《中庸》首章说 :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 恐 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 , 莫显乎微 , 故君 子必慎其独也 。”此义与《大学》完全相同 。 但《中庸》由此更进一步指出 , 人由至诚之 道 , 而达内外合一之境 , 则能德化天下 。《中 庸》末章云 :
关键词 慎独 诚中形外 舍体 独心 三无
〔中图分类号〕B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 - 662X(2003) 06 - 0023 - 05
从传世文献看 ,先秦儒言“慎独”,多强调 君子臻其生命之内外一体 , 而能德化天下之 义 。故 其 所 注 重 之 点 , 在“慎”的 工 夫 , 而 对 “独”的内涵 ,反倒未作深入的讨论 。长沙马王 堆汉墓帛书《五行》篇之《说》的部分对“慎独” 作了一个新的界说 “: 独其心”或“慎其心”。此 说从“心贵”① 的角度揭示了“独”之深刻的思 想内涵 ,这对于理解先秦儒慎独之说 ,有很重 要的意义 。同时 , 帛书《五行》“独其心”的观 念 ,很可以看作子思与孟子之间的一个重要的 环节 。这值得我们去做一番探讨 。
帛书《五行》、庸》《、荀》偏重在工夫论的角度论“慎独”的意义 ,其所重在一个 “慎”字 。帛书《五行》篇的慎独说 ,则注重从“心贵”的角度对“独”作本体义的揭示 。所谓 “舍其体而独其心”“, 体”非指身体性 ,而是指礼的仪文形式方面 。“舍体”,应以《礼记·孔 子闲居》所论“三无”作解 。消解礼的外在形式意义而归于心灵的内在与独特性 ,把“形善 于外”的德化作用统归于内心道德自由创造转化其存在的敞开性 ,这是帛书《五行》“舍 体”而“独心”的慎独说之基本内涵 。帛书《五行》“说”部之“心贵”、“独其心”的观念 ,为子 思至孟子思想发展的一个中间环节 。
帛书版老子五千言注释
帛书版老子五千言注释概述帛书版老子五千言注释是一本对老子《道德经》进行详细注释的书籍。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其著作《道德经》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帛书版老子五千言注释的要义在于通过对《道德经》进行全面的解读和注释,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老子的思想。
内容背景介绍老子(公元前6世纪)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其主要著作为《道德经》,也被称为《老子》。
《道德经》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经典之作,被广泛研究和传播。
帛书版老子五千言注释是在现代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解读和注释。
书籍结构帛书版老子五千言注释的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引言:介绍老子的背景、思想和著作的重要性。
2. 第一章:对《道德经》的第一章进行解读和注释,引导读者进入老子的思想世界。
3. 第二章:对《道德经》的第二章进行解读和注释,深入探讨老子的哲学观点。
4. …… 5. 第十八章:对《道德经》的第十八章进行解读和注释,总结老子的思想,并提出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6. 结语:对全书的总结和展望。
解读和注释帛书版老子五千言注释对《道德经》的每一章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注释。
解读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本解读:对《道德经》的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分析词义、句法结构等,帮助读者理解文本的表面意思。
2. 思想解读:解读《道德经》中隐含的哲学思想,包括老子的道、德、无为等核心概念,帮助读者理解老子的思想体系。
3. 文化解读:通过对文本中涉及的文化背景和意象的解读,帮助读者理解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4. 比较解读:通过与其他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的比较,帮助读者理解老子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和独特性。
注释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语言注释:解释《道德经》中使用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帮助读者理解古代汉语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引证注释:引用其他古代文献和学者研究成果,对《道德经》中的引证进行解释和说明,为读者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参考资料。
竹帛《五行》校釋
竹帛《五行》校釋竹帛《五行》校釋凡例《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凡例()──竹本不同於帛本之處;〔〕──帛本有竹本缺{}──竹本有帛本缺〈〉──校改字□ ──缺字……──佚失數言以上,不能補──衍誤字也《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竹帛《五行》篇校注{五行}:仁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
智(義)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
義(禮)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
禮(智)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行。
聖形於內,謂之德之行;不形於內,謂之{德之}行。
德之行五,和謂之德;四行和,謂之善。
善、人道也;德、天道也。
經二君子無(亡)中心之憂則無(亡)中心之智,無(亡)中心之智則無(亡)中心之悅,無(亡)中心之悅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亡)德。
〔君子無中心之憂則無中心之聖,無中心之聖則無中心之悅,無中心之悅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德。
〕五行皆形於(于)〔厥〕內,{而}時行之,謂之君子。
士有志於君子道,謂之志士。
經四善弗為無(亡)近,德弗志不成,智弗思不得。
思{不}精(清)不察,思不長不〔得,思不輕不〕形。
不形〔則〕不安,不安〔則〕不樂,不樂〔則〕無(亡)德。
經五不仁,思不能精(清);不智,思不能長。
不仁不智。
未見君子,憂心不能{惙惙,既見君子,心不}能悅。
〔《詩》曰:「未見君子,憂心惙惙。
〕亦既見之,亦既覯之,我心則悅。
」此之謂也。
不仁,思不能精(清);不聖,思不能輕。
不仁不聖。
未見君子,憂心{不能忡忡},既見君子,心不{能降}。
經六仁之思也精(清),精(清)則察,察則安,安則溫,溫則{悅,悅則戚,戚則親,親則}不憂(愛),不憂(愛)則王(玉)色,王(玉)色則形,形則仁。
智之思也長,長則得,得則不忘,不忘則明,明則{見賢人,見賢人則玉色,王色}則形,形則智。
聖之思也輕,輕則形,形則不忘,不忘則聰,聰則聞君子道,聞君子道則王言(玉音),王言(玉音)則{形,形則}聖。
〔說六『聖之思也輕』。
道德经帛书本注释pdf
道德经帛书本注释以下是《道德经》帛书本的部分原文、注释及译文:1.第一章1.原文: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
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注释:1.“道,可道也,非恒道也”:第一个“道” 指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本体;第二个“道” 是言说、表述的意思;“恒” 在帛书甲本中为“恒”,在通行本中为“常”,意思是永恒、长久。
这句话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2.“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第一个“名” 指的是对事物的称呼、概念;第二个“名” 是命名、称呼的意思。
可以命名的名,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3.“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无” 表示天地万物还没有形成之前的状态,是万物的起始;“有”表示天地万物已经形成的状态,是万物的根源。
4.“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欲”指的是欲望、想法;“眇” 通“妙”,微妙的意思;“噭”通“徼”,边界、端倪的意思。
所以经常保持没有欲望的状态,来观察道的微妙;经常保持有欲望的状态,来观察道的表现。
5.“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两者” 指的是“无” 和“有”,它们是同一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6.“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 表示深奥、玄妙;“众妙之门” 指的是一切奥妙的总门径。
3.译文: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但这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可以用来称呼事物,但这不是永恒不变的名。
无,是万物的起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经常保持没有欲望的状态,来观察道的微妙;经常保持有欲望的状态,来观察道的表现。
无和有是同一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深奥又深奥,是一切奥妙的总门径。
2.第二章1.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简帛《五行》“经文”比较
简帛《五行》“经文”比较简帛《五行》“经文”比较【提要】帛书、竹简《五行》虽各有优劣,但在次序、结构上却以帛书本为优;竹简《五行》并非最早的传本;《五行》前后部分在内容上存在差异,前半部分主要讨论“德之行”,后半部分则讨论“行”,目前学界流行的帛书本打乱圣、智之论的说法不能成立。
【关键词】五行帛书竹简圣智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五行》分别在马王堆汉墓和郭店楚墓中两次出土,说明这部后来曾一度遗失的典籍在当时却颇为流行,在思想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同时也使我们能够对二者的文本进行比较,以搞清《五行》的抄写、流传情况,并最大限度恢复其原貌。
简、帛《五行》的最大差别是帛书有经、说两个部分,而竹简有经无说,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因为说是后人对经的解释和阐发,竹简抄写时它尚未完成,因此,经、说可以看作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而没有必要将其混为一谈。
单就经的部分而言,竹简与帛书在结构和次序上也存在一些差别,考虑到经文应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那么,竹简与帛书哪个更为合理,哪个更接近《五行》的原貌,便是我们这里首先要讨论的问题。
(一)简、帛《五行》经文虽在抄写上有一些出入,但最大的差别却集中在帛书(以庞朴先生整理为准,见《帛书〈五行〉篇研究·校注》,第43—90页。
)的经十至经二十之间,也即是竹简的经十九至三十六简之间。
为讨论方便,先将帛书和竹简的次序分列于下。
帛书本的次序是:【经十】不变不悦,不悦不戚,不戚不亲,不亲不爱,不爱不仁。
【经十一】不直不肆,不肆不果,不果不简,不简不行,不行不义。
【经十二】不远不敬,不敬不严,不严不尊,不尊不恭,不恭无礼。
【经十三】不聪不明,[不明不圣],不圣不智,不智不仁,不仁不安,不安不乐,不乐无德。
【经十四】颜色容貌温,变①也,以其中心与人交悦也……爱父,其继爱人,仁也。
【经十五】中心辩然而正行之,直也……不以小道害大道,简也。
有大罪而大诛之,行也。
贵贵,其等尊贤,义也。
【经十六】以其外心与人交,远也……恭而博交,礼也。
简帛《五行经》释解
简帛《五行经》释解古佚书《五行》篇在二十世纪末曾两次出土,首次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湖北、河南、湖南省境内,出土了大量战国时代的竹简,因为这些地域在先秦时属于楚国故地,故这些竹简被称为“楚简”。
其中,一九九三年十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的804枚竹简中,有50枚竹简上的内容与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行》篇相近,经专家考证,确认为另一个版本的《五行》篇。
楚简《五行》全篇现存1144字,分章符号27个,与帛书本的“经”大体相同,而无帛书本的“说”。
中间有一部分内容的次序与帛书版本有较大不同。
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在《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报告中指出,郭店M1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前三世纪初。
两种版本《五行》的先后面世,在海内外学术界掀起了持久的研究热潮。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不论是对于帛书的《五行》版本,还是楚简的《五行》版本,社会上多见于站在儒学观念上的释读或者考证推论之说,有重伦理者,有谈养生者,而从道学修身明德实践角度进行释读的,则比较罕见。
《五行》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它的原生态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有什么渊源?它的诞生时间,是否可以作出大致的推论?《五行》中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有无指导和应用价值?本书站在道学修身明德实践的学术思想上,立足于对文化基因的把握,在基因文化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对简帛《五行》进了对比研究,并重点对楚简《五行》进行了释解,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本书第一部分为简帛两种版本的比对,重点以199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中的《五行经》为主体底本进行解读;同时,罗列2014年中华书局发行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中的《五行》释文,重点保留了【经】的部分,方便读者自行阅读、参考。
第二部分,对“楚简《五行》优于帛书《五行》”进行了学术论证,指出楚简《五行》的原生态,是黄老德道文化系统中十分珍贵的修身明德求真基础理论“教材”,属于大道文化基因的组成部分,是德道文化类的基因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依据“论大道之文为经”的原则,做了《五行经》定名论证。
从马王堆帛书《五行》看荀子慎独思想
一
在独处闲居之时也要谨慎自己的行为举止。
、
《 中庸》 《 大学》 及《 礼器》 慎独传统说
其次 , 《 礼记 ・ 大学》 当中关于“ 慎其独” 的原话是“ 所谓
哲
学
从 马王堆 帛书 《 五行》 看苟子慎独思想
商 晓辉 谢 扬举
( 西 北 大学 中国思 想文化研 究所 , 西安 7 1 0 0 6 9 )
提
要: 马王堆 帛书《 五行 》 “ 慎 其独” 之 中, 慎 字的意 思为诚 , 独是 内心的 感受。“ 慎 其独” 可 以理 解 为诚 其独 , 即从 内
戒慎乎其所不睹 , 恐惧乎其所不 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 其意” 而言的; 对于第二个慎独, 郑玄和孔颖达二人没有任何 君子慎其独也” 。郑玄的解释是“ 慎独者, 慎其闲居之所为。 解释, 想必是因为二人认为已经在《 中庸》 之中对此句话解释 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 自以为不见睹, 不见 闻, 则必肆尽其情 得很详细, 这里没有再解释的必要了。而朱熹的解释是 “ 闲 也。若有 占听之者, 是为显见, 甚于众人之 中为之” 。郑玄对 居, 独处也……此言小人阴为不善 , 而阳欲掩之, 则是非不知 慎独的解释是“ 慎其闲居之所为” , 认为在闲居独处之时要谨 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 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掩
然, 掩其不善, 而着其善。人之视 己, 如见其肺肝然 , 则何益
《 礼记 ・ 中 庸》 之中的原话是“ 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矣!此谓诚于中, 形于外 ,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这里两次提 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 到“ 故君子慎其独也” , 第一个慎独显然没有异议, 是对应“ 诚
竹帛《五行》篇比较-文化研究
竹帛《五行》篇比较-文化研究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众多帛书中,有一本被名为《五行》篇。
整整20年後,1993年冬,湖北荆门郭店村第一号楚墓出土的众多竹书中,有一本自名为《五行》篇。
两篇《五行》的最大不同是:帛书有《经》有《说》,竹书有《经》无《说》。
《经》的部份,除几个章节次序互换外,内容方面基本相同。
20年前的研究已经证明,这个《五行》篇,正是荀子在《非十二子》中作为子思孟轲学派代表作来批判的那个“五行”;20年後它与子思其他著作相伴再次出土,并且自名曰《五行》,遂使此前的断案永毋庸议。
中国论文联盟整理。
但是,新的出土也带来了新的困惑。
那就是:何以竹书没有解说部份,帛书的解说是否後缀上去的,以及,竹帛二经的次序不同,有无实质性的意义。
(一)让我们从容易开始的地方开始,首先来比较一下二者的章节次序差异。
为了叙述上的简便,我将沿用20年前对帛书《五行》篇的处理法,将全书分为28章[1];相应地,竹书《五行》也分成同样的章节,以便对照。
对照一下将会发现,在章节上,两书有两处不同。
一处靠近末尾,谈认识论的那几章,帛书的顺序是:目而知之,譬而知之,喻而知之,几而知之;竹书的顺序是:目而知之,喻而知之,譬而知之,几而知之。
这里谈的是四种认识方法,其中的“譬”和“喻”,都属于类推法,只是用语上的不同,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差异。
两书在叙述上颠倒了一下,即使不是传抄之误或笔误,也很难说有优劣之分。
所以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另一处章节上的不同较大,涉及到第10章至第20章间的所有次序,而且关系到思想内容方面,值得认真注意。
帛书的第10章、11章、12章、13章,分别谈仁、义、礼、圣智之所以;第14章、15章、16章、17章,对仁、义、礼、圣智的所以,再做进一步的论述。
第18章,总说仁义礼智圣五行,19章,总说仁义礼智四行。
竹书第10章以前的章序,与帛书同。
惟第10章,先谈圣智(文同帛书第13章);11章、12章、13章,分谈仁、义、礼(文同帛书第10、11、12章)。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全文翻译注释
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全文翻译注释第一章五行: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义行于内谓之德之行,不行于内谓之行。
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
四行和,谓之善。
善,人道也。
德,天道也。
第二章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智,无中心之智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无中心之圣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第三章五行皆形于内而时行之,谓之君子。
士有志于君子道谓之志士。
第四章善弗为无近,德弗志不成,智弗思不得。
思不精不察,思不长不得,思不轻不形。
不形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第五章不仁,思不能精。
不智,思不能长。
不仁不智,未见君子,忧心不能惙惙。
既见君子,心不能悦。
【诗】曰:「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悦」。
此之谓也。
不仁,思不能精。
不圣,思不能轻。
不仁不圣,未见君子,忧心不能忡忡。
既见君子,心不能降。
第六章仁之思也精,精则察,察则安,安则温,温则悦,悦则戚,戚则亲,亲则爱,爱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仁。
智之思也长,长则得,得则不忘,不忘则明,明则见贤人,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智。
圣之思也轻,轻则形,形则不忘,不忘则聪,聪则闻君子道,闻君子道则玉音,玉音则形,形则圣。
第七章【诗】曰:「鸤鸠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仪一兮」。
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
【诗】曰:「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
君子之为善也,有与始,有与终也。
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也。
第八章金声而玉振之,有德者也。
金声,善也。
玉音,圣也。
善,人道也。
德,天道也。
唯有德者,然后能金声而玉振之。
第九章不变不悦,不悦不戚,不戚不亲,不亲不爱,不爱不仁。
第十章不直不?,不?不果,不果不间,不间不行,不行不义。
帛书老子道德经全文-校注
帛书老子道德经全文-校注湛呵,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老子:「道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若守于中。
老子:「道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道经」: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先。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道经」:第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天,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道经」:第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也。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咎也。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道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如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
老子:「道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而取此。
老子:「道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也。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下,如可以寄天下。
老子:「道经」:第十四章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搏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简帛《五行经》释解 熊春锦著
简帛《五行经》释解能春锦著古佚书《五行》篇在二十世纪末曾两次出土,首次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湖北、河南、湖南省境内,出土了大量战国时代的竹简,因为这些地域在先秦时属于楚国故地,故这些竹简被称为“楚简”。
其中,一九九三年十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M1发掘出的804枚竹简中,有50枚竹简上的内容与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行》篇相近,经专家考证,确认为另一个版本的《五行》篇。
楚简《五行》全篇现存1144字,分章符号27个,与帛书本的“经”大体相同,而无帛书本的“说”。
中间有一部分内容的次序与帛书版本有较大不同。
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在《荆门郭店一号楚墓》报告中指出,郭店M1具有战国中期偏晚的特点,其下葬年代当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前3世纪初。
两种版本《五行》的先后面世,在海内外学术界掀起了持久的研究热潮。
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不论是对于帛书的《五行》版本,还是楚简的《五行》版本,社会上多见于站在儒学观念上的释读或者考证推论之说,有重伦理者,有谈养生者,而从道学修身明德实践角度进行释读的,则比较罕见。
《五行》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它的原生态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原生态,有什么渊源?它的诞生时间,是否可以作出大致的推论?《五行》中的思想理论和方法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复兴有无指导和应用价值?本书站在道学修身明德实践的学术思想上,立足于对文化基因的把握,在基因文化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对简帛《五行》进了对比研究,并重点对楚简《五行》进行了释解,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本书第一部分为简帛两种版本的比对,重点以199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郭店楚墓竹简》中的《五行经》为主体底本进行解读;同时,罗列2014年中华书局发行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中的《五行》释文,重点保留了【经】的部分,方便读者自行阅读、参考。
第二部分,对“楚简《五行》优于帛书《五行》”进行了学术论证,指出楚简《五行》的原生态,是黄老德道文化系统中十分珍贵的修身明德求真基础理论“教材”,属于大道文化基因的组成部分,是德道文化类的基因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依据“论大道之文为经”的原则,做了《五行经》定名论证。
帛书五行
〔用上〕敬下也。
恭而後礼也,
有以<礼>气也。(P.67)
【经13】不〔聪〕不〔明,【竹10】不聪不明
不聪明则〕不圣智。不圣不智
不智不仁,不智不仁
不仁不安,不仁不安
不安不乐,不安不乐
不乐无德不乐无德
【说13】〔不聪不明〕。
聪也者,
圣之藏於耳者也;
明也者,
智之藏於目者也。
聪,圣之始也;
明,智之始也。
「贤人<见>而知之,〔智也〕」。
曰:何居?
孰休此而遂得之,
见君子道则玉色,玉色〕则形,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
形则智。
圣之思也轻,
轻则形,
形则不忘,
不忘则聪,
聪则闻君子道,
闻君子道则王(玉)言(音),玉音
王(玉)言(音)则〔形,形〕则圣。
【说6】「圣之思也轻」。(无说,下同)
思也者,
思天也;
轻者尚矣。
「轻则形」。
形者,
形其所思也。
酉下子轻思<思轻>於翟,
路人如斩;
【经5】不仁,【竹5】(同)
思不能精;思不能清
不智,(下同)
思不能长。
不仁不智。
未见君子,(P.46)未见君子
忧心不能〔精长,思不精长,不〕能悦。忧心不能啜啜
《诗》曰:「未见君子,忧心。既见君子心不能悦
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悦。」(下同)
此之谓也。
不仁,
思不能精;清
不圣,
思不能轻。
不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圣。
未见君子,
「(泄)〔而〕弗畏强御,果也」。
强御者,
勇力者<也>,
胃(谓)□□□□□□□□□之以□□□,
无介於心,
简帛《五行》研究述要
简帛《五行》研究述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苟东锋摘要:荀子关于思孟“五行”的问题是一个千古之谜,千百年来,众说纷纭,但这说到底还是一个文献不足的问题。
帛书《五行》的出土重新激活了这个问题,信古派的学者试图以此重建一种思孟学派的历史,但是疑古派很快就在这个问题上与其势均力敌。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竹简《五行》出土了,这让信古一派大受鼓舞,也吸引了更多的学者来深入关注这个问题。
简帛《五行》的研究对传统文化研究来说有某种标本的意义。
关键词:五行、子思、孟子、荀子一、思孟“五行”话题的引出思孟“五行”的话题始自《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按这段话,荀子将子思和孟子的学说统称为“五行”说,并对其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但是他并没有指出思孟“五行”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更要紧的是荀子之后,一方面,“五行”二字的涵义已经被金、木、水、火、土的阴阳五行学说掩盖,不容人们做其它联想;另一方面有关子思的可靠著作已经模糊不清,而孟子的著作也仅存部分,在后人关于子思和孟子的想象中,并没有阴阳五行说的位置。
于是,荀子提出的这个思孟“五行”的话题就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
这个话题的中心议题当然是如何解释子思和孟子的“五行”说,围绕着这个问题,两千多年来,学者们的意见大致可分七种:一、认为五行即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唐代学者杨倞在注荀子的时候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最早提出了这种解释。
日本人冢田虎亦认为五行是五常,但却以五常指父、母、兄、弟、子。
1二、认为五行即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是也。
持此论者较多,但原因各异,1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209.大体可分三类:第一,认为思、孟的作品除了《中庸》和《孟子》,还包括《洪范》和《易传》,因此其提倡阴阳五行是可以成立的,物双松2、侯外庐3等持此观点;第二,认为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等思想近乎阴阳五行家的推论,其思想是原始五行到神话五行的过渡,因此思孟的思想必然包含了阴阳五行,范文澜持此观点4;第三,认为子思和孟子的思想实际上和阴阳五行没有关系,是荀子错将提倡阴阳五行的邹衍和孟子混为一谈,从而错批了孟子,也连累了子思,因此,荀子这里的五行还是阴阳五行,持此论者为刘节、顾颉刚5。
竹帛——精选推荐
竹帛(五行)校注及研究庞朴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龐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作者:龐樸出版社:萬卷樓出版日期 2000年06月語言版本中文(繁)頁數 190 頁版次第 1 版裝幀平裝叢書/系列出士獻譯注研析叢書竹帛《五行》篇校注及研究目录引言郭店楚简《五行》篇释文马王堆帛书《五行》篇释文竹帛《五行》篇校注研究论文一竹帛《五行》篇比较二竹帛《五行》篇与思孟“五行”说三三重道德论四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五思孟五行新考六郢燕书说七帛书《五行》篇评述附录郭店楚简《六德》篇释文《六德》篇简注引言中华文明有个重大特色,叫做“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有典有则,贻厥子孙”(《尚书?多士、五子之歌》)。
世界古来几大原创文明中,中华文明所以独能传承不坠的秘密,或许便在其中。
可叹的是,除去无情的水火兵燹所造成的损失外,有意识地焚书毁版的文字浩劫,也一次次降灾於中华文献,自古及今,未曾或绝,常令世人扼腕不已。
於是,劫灰原典的重新发现,使之能以重新贻其子孙,便不仅仅是文坛佳话,也成了中华文明健康成长的助因。
种种秘笈的公开面世,种种藏书之重见天日,所以能在学术史上兴波起澜者,原因正在于此。
早在西汉时期,孔壁古文已带来过经学论争,尔後竟一直延续了两千年;而西晋初年汲冢竹书对於古史的校正,则成了学界的福音;至於近世殷墟甲骨推动文字学历史学之功,直不可以道里计。
继这些所谓的“中国学问上的三大发现”(王国维语)之後,近五十年来的大大小小发现,更是前武後踵,层出不穷。
诸如银雀山汉墓的兵书,马王堆汉墓的黄老,睡虎地秦墓的法律,便都曾有如惊雷闪电,令人耳目震眩。
尤有进者,最近郭店楚墓竹简的问世,又无异在湖北上空祭起了超级狂飙,顷刻之间,全球汉学界皆已闻风起舞,共享新知。
其详是,1993年10月,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批楚文字竹简。
据说墓曾被盗,竹简亦曾殃及。
劫馀竹简804枚,出土时散乱无序;其中730枚有字,大部完好,可得13,000馀言,全都是学术著作。
高明老子帛书校注
高明老子帛书校注一、引言《道德经》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德、无为等重要概念的理论。
在现代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读《道德经》,学者们对各个版本的《道德经》进行了校注工作,其中就包括了高明老子帛书。
二、高明老子帛书的背景高明老子帛书是指发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批老子手抄本,这些手抄本保存在高明县的一座古墓中,因而得名。
这批手抄本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版本的《道德经》。
高明老子帛书的发现对于研究《道德经》的起源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些手抄本的校勘和比较,学者们可以了解到古代《道德经》的文本形态和内容特点,进一步探究老子思想的发展历程。
三、高明老子帛书校注的意义高明老子帛书校注是对这批手抄本进行研究和整理的过程。
通过对手抄本的文字和注释进行分析,学者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和解读《道德经》的原始意义和思想内涵。
高明老子帛书校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词义研究通过对高明老子帛书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和比较,学者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字的用法和意义。
这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道德经》中的词义,避免对古代文字的误解和曲解。
2. 古籍整理高明老子帛书是古代手抄本的珍贵遗存,对于古籍整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批手抄本的校对和整理,可以进一步完善古籍的分类和编目工作,为后人研究提供更好的资源。
3. 学术交流高明老子帛书是研究《道德经》的重要文献资料,对于学术交流和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这批手抄本的校注和研究,可以促进学术界对《道德经》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推动老子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四、高明老子帛书校注的方法和过程高明老子帛书校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文字校对首先,学者们需要对高明老子帛书的文字进行校对。
通过对手抄本的文字进行比较和整理,找出其中的差异和变异,进一步确定原始文本的形态和内容。
2. 注释解读在校对的基础上,学者们对高明老子帛书的注释进行解读。
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
庞朴:马王堆帛书解开了思孟五行说古谜(图片来自网络)一荀况於《非十二子》篇批判子思、孟轲学派时说: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
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於後世。
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
荀况这一篇檄文的词义很是激烈,可是思孟五行说的内容究竟是些什么,却只字未提。
或许在他当时,因为思孟的原书俱在,“ 受而传之”的“俗儒”又复不少,并无说明的必要吧?他决不会料到,时过境迁,原意湮灭,言人人殊,莫衷一是,他所指的思孟五行说,对于後人,竟成了千古不解之谜。
头一个出来解谜的,是一千有零年以後的唐人杨倞。
杨注《荀子》“谓之五行”句说:“五行——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也。
”他是根据什么断定这个“五行”就是“五常”的,也只字未提。
或许在他那个时候,也無说明的必要吧?因为自从董仲舒以“仁智信义礼”配五行“木火土金水”(见《白虎通·情性》)以后,这“五行”和“五常”,在注疏家手里,就常被根据解经的需要而交互使用,不必多做任何说明了。
例如,郑玄注《乐记》“ 道五常之行”句说:“五常,谓五行也。
”成玄英注《庄子·天运》“ 天有六极五常”句也说:“ 五常,谓五行。
”既然有人用“五行”来解释被指认为子思所作的《中庸》时,开宗明义头一章,就用了“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信,土神则智”的话来暗示子思的五行说,这已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了。
所以,杨□只是简单地宣布一下:“ 五行——五常”,既不说明根据,又不进行论证;也不见有谁出来表示怀疑。
这种情况,在当时的社会里,是自然而又必然的。
因为,所谓“五常”,不过是被上升为绝对律令了的统治阶级的道德教条;而所谓“五行”,则又是被神秘化了的宇宙构成图式。
使道德观服从宇宙观,或用宇宙观来范围道德观,本是任何一元论哲学的理论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佚书《五行》篇在本世纪末曾两次出土,一次是一九七三年十二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另一次是一九九三年十月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简。
马王堆的帛书有两种发布的释文,一是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注释、文物出版社一九七四年九月出版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壹)》之〈老子甲本卷後古佚书·一〉(简称七四本),一是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注释、文物出版社一九八○年三月出版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壹)》之〈老子甲本卷後古佚书·五行〉(简称八○本或帛本)。
本书以“八○本”作底本,与荆门市博物馆编释、文物出版社一九九八年五月出版之《郭店楚墓竹简·五行》(简称竹本)互校;原件影印件及释文两种,见前。
二、依拙著《帛书五行篇研究》(齐鲁书社一九八○年七月第一版、一九八八年八月第二版)旧例,解全文为28章,分别《经》《说》,标列序号,如【经10】【说28】等;更移《说》就《经》,以清眉目;《说》文牒《经》文句,以『』号表示。
三、凡竹本不同於帛本处,以()号标明;帛本具有而竹本所无者,加〔〕号示异;竹本独有帛本所无、或帛本汗漫缺失而见于竹本者,以〖〗号列出。
四、帛本已标明之通假字及增删字,迳作释文,不再迂回;其偶存之技术性错误,改正後加注说明。
本书对帛本释文所加之校补,以〈〉号区别,所作之校改,则缀以<>号,所除之衍误,字外加□。
【经1】〖五行〗(1):仁形於内,谓之德之行(2);不形於内,谓之行(3)。
智(义)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4)。
义(礼)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
礼(智)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行。
圣形於内,谓之德之行;不形於内,谓之〖德之〗(5)行。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6),谓之善。
善、人道也(7);德、天道也。
【注】(1)行,heng二声,读如珩。
五行(wu heng)为“仁义礼智圣”,与金木水火土之五行(wu xing)有别。
仁义礼智圣之改为仁义礼智信,及其与金木水火土的配搭,是西汉时事;五行(wu heng)亦以避文帝刘恒讳而改称五常。
(2)内,心中。
形,成形。
仁,在此被认为是一种无形的或形而上的天道;经人领悟而成形於人心,是为“德之行(heng)”或一种德行(heng)。
下四句同此。
又,【经28】即最末一章之【说】文谓,仁形於内之形为“悦”,义形於内之形为“畏”,礼形於内之形为“恭”。
(3)不形於内谓之行,谓若未经领悟而未能成形於心,只是体现於行动,则叫做“行(xing)”。
(4)帛本以“仁智义礼圣”为序,竹本作“仁义礼智圣”。
查《管子·水地》九德为“仁知义行洁勇精容辞”,《荀子·法行》七德为“仁知义行勇情辞”,《礼记·聘义》十德为“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皆以“仁、知、义”相连;而竹本《五行》篇的具体论述次序则为“仁义礼智”,《孟子》说四端亦为“仁义礼智”,郭店楚简他篇亦多“仁义”并称。
由此似可推知竹本【经1】次序在先,帛本次序受到後来习惯影响。
(5)帛本无“德之”二字。
当依竹本补。
盖“圣”乃一种德行(heng),不是善行(xing);只能形於内,不能“不形於内”。
纵或有众不能形圣德於内,亦无损其为“德之行”;故曰“不形於内,谓之德之行”。
(6)四行(si xing),即上列的不形於内的仁义礼智四者。
(7)仁义礼智四行为人道。
参见《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智也:仁义礼智,人道具矣。
”【经2】君子无(亡)中心之忧则无(亡)中心之智(1),无(亡)中心之智则无(亡)中心之悦(2),无(亡)中心之悦则不安(3),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亡)德(4)。
〔君子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5),无中心之圣则无中心之悦,无中心之悦则不安,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德。
(6)〕【注】(1)忧,非五行之一亦非四行之一,而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五行四行的前提条件。
《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孟子·尽心上》“人之有德慧术智者,恒存乎×疾。
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皆有以忧为智前提,无忧则无智之意。
(2)中心之悦,指形於内的仁。
参见【说28】说悦。
(3)安,心安理得。
【说13】曰:“安也者,言与其体偕安也。
”与其体,当指心与其体。
(4)德始於忧,成於乐。
(5)《孟子·离娄下》:“舜、人也,我、亦人也。
舜为法於天下,可传於後世,我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可视为“无中心之忧则无中心之圣”之一解。
又,与帛书《五行》同卷之古佚书《德圣》篇有“知人道曰智,知天道曰圣”句,可知本章谈“中心之智”“中心之圣”,乃分论人道天道,总括上章之“四行”“五行”者。
(6)竹本缺此节五句,当系误夺,应据帛书补。
【经3】五行皆形於(于)〔厥〕内(1),〖而〗时行之,谓之君子。
士有志於君子道(2),谓之志士(3)。
【注】(1)厥、其。
(2)君子道,即天之道或天道,见【说17】“闻君子道而不知其君子道也”说。
(3)士与君子,道德修养的两种境界。
《荀子·哀公》:“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有君子,有贤人,有大圣。
”又《荀子·修身》:“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
”【经4】善弗为无(亡)近,德弗志不成,智弗思不得(1)。
思〖不〗精(清)不察,思不长不〔得,思不轻不〕形(2)。
不形〔则〕不安(3),不安〔则〕不乐,不乐〔则〕无(亡)德。
【注】(1)善,仁义礼智四行之和。
德,仁义礼智圣五行之和。
善在为,德须志(即心响往之);为与志,必先知之;知则赖於思。
儒者以思为人之五事之一,与貌言视听并列;见《尚书·洪范》篇。
(2)竹帛本“清”“精”之异,以文义言,当从帛书作“精”。
《孔丛子·说义》有云:“且君子之虑多,多虑则意不精。
以不精之意,察难知之人,宜其有失也。
”亦不精则不察之义。
又,据【经5、6】,知思之精与察,指“仁”言;思之长与得,指“智”言;思之轻与形,指“圣”言。
(3)不形,五行不形於内也。
【经5】不仁,思不能精(清);不智,思不能长(1)。
不仁不智(2)。
未见君子,忧心不能〖××,既见君子,心不〗能悦(3)。
〔《诗》曰:“未见君子,忧心××。
〕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悦。
”(4)此之谓也。
不仁,思不能精(清);不圣,思不能轻。
不仁不圣。
未见君子,忧心〖不能忡忡〗,既见君子,心不〖能降〗(5)。
【注】(1)《淮南子·人间训》有“愚人之思啜”句,高诱注:“啜,短也。
”亦不智思不能长之义。
(2)不仁不智,据【说10】句法可推知,乃“不仁则不智”义。
下段“不仁不圣”同。
(3)谓若未见君子时,并无中心之忧,则既见君子後,将亦无中心之悦。
(4)(5)《诗·召南·草虫》之篇。
诗曰:“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未见君子,忧心啜啜。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悦”。
【经6】仁之思也精(清),精(清)则察,察则安,安则温(1),温则〖悦,悦则戚,戚则亲,亲则〗不忧(爱)(2),不忧(爱)则王(玉)色(3),王(玉)色则形(4),形则仁。
智之思也长,长则得,得则不忘,不忘则明,明则〖见贤人,见贤人则玉色,玉色〗则形,形则智(5)。
圣之思也轻(6),轻则形,形则不忘,不忘则聪,聪则闻君子道,闻君子道则王言(玉音)(7),王言(玉音)则〖形,形则〗圣(8)。
〔【说6】『圣之思也轻』。
思也者,思天也(9);轻者尚矣(10)。
『轻则形』。
形者,形其所思也。
酉下子轻思<思轻>於翟,路人如斩;酉下子见其如斩也,路人如流。
言其思之形也(11)。
『形则不忘』。
不忘者,不忘其所□〈思〉也(12),圣之结於心者也。
『不忘则聪』。
聪者,圣之藏於耳者也(13),犹孔子之闻轻者之鼓而得夏之卢也(14)。
『聪则闻君子道』。
道者,天道也,闻君子道之志耳而知之也。
『闻君子道则玉音』。
□□□□□□而美者也,圣者闻志耳而知其所以为□者也。
『玉音则圣<形>(15)』。
□□□□『〈形则圣〉(16)』。
□□□□圣。
〕【注】(1)温,宽缓和柔也。
参《论语·季氏》:“色思温。
”《礼记·儒行》:“温良者,仁之本也。
”又,竹本“温”从心不从氵,意在强调其为心态。
(2)不忧,当从竹本作“爱”,【经10】“不悦不戚,不戚不亲,不亲不爱,不爱不仁”可证。
(3)玉色,《韩诗外传·一》有云:“古者天子入则撞蕤宾以冶容貌,容貌得则颜色齐,颜色齐则肌肤安。
蕤宾有声,鹄震马鸣,及倮介之虫,无不延颈以听;在内者皆玉色,在外者皆金声。
”《尚书大传》〈皋繇谟〉篇略同;又,〈洛诰〉篇有“见文武之尸者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句。
则玉色,温而厉之色也。
(4)形,谓仁乃形於内也。
(5)《文子·上仁》:“知贤之谓智。
”《孟子·尽心下》:“智之与贤者也。
”(6)《礼记·中庸》所谓的“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及《荀子·不苟》:“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
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
”可作“圣之思也轻”之解。
又,自此句始,【经】文有【说】。
(7)“王言”当从竹本作“玉音”,【说】文可证。
《荀子·法行》:“夫玉者……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
”《管子·水地》:“夫玉……叩之,气音清搏澈远,纯而不杀。
”又,陈奂《诗毛氏传疏》疏《白驹》“毋金玉尔音”曰:“言贤者德音,如金如玉。
”(8)本章及前两章皆以仁智圣并举。
智圣在此代表善、德即四行与五行或人道与天道(参【经2】【注5】引《德圣》);仁则代表六德即人伦道德。
详见本书《三重道德论》。
(9)天,指天道;思天,志於道也。
(10)尚,上也。
《中庸》“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似可释此处之“圣之思也轻”。
(11)本段含义不明。
“七四本”曰:“酉下子疑是柳下惠。
”“八○本”曰:“斩流皆喻行止之态,《商君书·赏刑》述晋文公将明刑以亲百姓,’三军之士,止之如斩足,行之如流水’。
”(12)思字以意补。
(13)《书·洪范》:“听曰聪。
”古佚书《德圣》:“圣者,声也。
……其谓之圣者,取诸声也。
”《文子》:“闻而知之,圣也。
”(定县汉简1193)《白虎通·圣人》:“圣者,声也。
……闻声知情。
”又,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游》:“古听、声、圣乃一字。
其字即作×,从口耳会意。
言口有所言,耳得之而为声,其得声动作则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