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
第4章第2节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ppt
为什么“因地制宜”?
1、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 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应它本 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 内容之一。(想想你知道哪一些差异?)
2、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你知 道哪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
8.人生道路总是迂回曲折,难免会遇 到坎坷 和困难 ,我们 在厄运 面前决 不能低 头,一 定要坦 然面对 ,迎难 而上, 做一个 奋发有 为,昂 扬向上 的人。
感谢观看,多谢指导!
袁隆平在海南
上埇草莓园
(二)合作探究: 1.回顾第1课时所认识的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 分组讨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薄弱的 大国应该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2.每组分别推荐一名代表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小结:我们必须走科技强农之路,大力发展 __高__产__、__优__质__、__高__效__、__生__态__、__安__全__农__业________。
自学互研
学习活动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农业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时的自然环境(地 形、气候等)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 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的有利的地区。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 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 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 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学习目标
1.认识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学习重难点】 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情景导入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也复杂多样,各 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 的优势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 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要好好认识这一方面的 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含答案)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知能演练提升一、能力提升读我国某地区1976年与2021年同一比例尺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A.晋B.冀C.新D.苏2.该地区农业结构的合理变化反映出农作物的种植应()A.因地制宜B.节约用水C.推广良种D.出口创汇读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该地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江淮平原C.黄河三角洲D.东北平原4.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不断升高B.降水不断减少C.市场需求变化D.土壤肥力下降下图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图中王村距某大城市最近,仅5千米。
据图完成第5~7题。
5.该地最有可能位于下列地形区中的()A.珠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辽东丘陵D.东南丘陵6.该地农业结构布局不合理的是()①在甲地大力发展苹果种植②在乙地发展蔬菜、花卉种植③在丙地发展淡水养殖④在丁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近年来,王村大力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通过吸引游客垂钓、采摘等活动增加了农民收入,其主要利用的人文优势是()A.优越的自然条件B.优美的山水景观C.先进的农业科技D.优越的区位优势8.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利用众多的河湖发展淡水养殖B.在内蒙古高原利用夏季高温的优势大面积种植热带水果C.在西双版纳利用丰富的热量资源大量种植棉花D.在山地迎风坡利用降水较多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水稻9.读我国某流域农业结构随海拔分布图,该流域可能在()A.长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黄河流域D.塔里木河流域10.根据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图中三地对应的农业部门正确的是()A.①地为林业,②地为种植业B.②地为林业,③地为种植业C.①地为种植业,③地为林业D.①地为渔业,③地为畜牧业11.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行为属于不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的是()A.采用无土栽培,节约耕地,省水省肥,绿色环保B.运用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生产无公害产品C.将信息技术用于畜牧业,实现生产过程中全流程监控,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增加粮食产量12.读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4.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二课时备课日期:讲课日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中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居民等的影响。
学会用网络查阅资料,能够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综合。
过程与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资料分析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增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难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提问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的相关问题。
新课讲授: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观图:4.1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做“宜林则林”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做“宜粮则粮”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宜渔则渔”。
在学生说明之后,可以简单归纳,看学生在安排农业部门生产时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从而引出农业生产还应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等。
2.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在图4.15中,有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A、B、C、D四地。
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A、地一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的生产为主,因为A 地位于城市郊区,距城市近,生产城市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经济效益最高。
B地以种植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因B地位于远离城市的平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
C地适宜发展林业,因C地是山地,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D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因D地位于海洋,水域辽阔。
(2)家住A地的小雨,乡村里建议水稻种植面积,该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乳、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讲学稿
安全教育:不许带管制刀具进校园!张家营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讲学稿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执笔人:林迎春初审:孙亮亮审核:授课时间:月日课题: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过程目标: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通过分析活动,明确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2、知识技能目标:明确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
3、情感目标:教育学生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大方向。
【学习重点】联系实际,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明确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相应的对策【学习难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读图,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完成学习目标。
【教学设备】多媒体卫星接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 (10分钟 )1读教材P102页正文,根据自然条件和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每个地区都有发展上的————和不足,利用当地—————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
在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可发展———,保持水土。
“—————”在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的地方,可发展———业。
这叫“—————”在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发展————业。
这叫“——————”。
农业生产除了受自然条件影响外,还受当地——————————的制约。
受到当地农民的————水平,当地的————装备,——————,城市与工厂区的距离及当地人的经济收人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二、【合作探究】(6分钟 )P104页活动 3图4.18中的A、B、C三地,请你给他们出主意,并说说你理由。
B地————————————————————————————————。
C地———————————————————————————————。
4.2农业(第2课时)(教学设计)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程目标】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农业的分布。
【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认识科技在农业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我国农业发展的道路。
3.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能初步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通过学习本节课知识认识农业的重要性,了解家乡的农业发展。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问:大家知道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水稻展示图片并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的分布地区:我们知道水稻一般分布在平原上,但是有的地区的水稻却是梯田的形式,还有同样都是降水较少的地区为什么有的地方能分布畜牧业,有的地区就不可以呢?元阳梯田: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气势磅礴。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以西,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场,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面积占80%,被世人誉为世界美丽的花园。
2.引导提问,导入课题:如果你是一农场主,你的农场很大,有山地,有平原,你会在平原发展什么农业?在山地发展什么农业?为什么你会这么选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二、新课讲授(一)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提问:想一想如果你要发展农业,你会怎么选址?考虑哪些因素?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农业生产离不开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及走科技强农之路
第二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及走科技强农之路【知识与技能】1.结合地图和相关资料理解我国农业的东西和南北差异。
依据地形、气候等知识了解不同农业类型的地区分布规律。
2.知道发展农业需要考虑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
3.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合理安排农业类型。
4.分析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我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间的差别,了解我国走科技兴农之路。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中国东部地区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进一步巩固读图、用图的正确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科技兴农的思想,并为农业发展好好学习,献计献策。
【重点】我国农业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难点】分析我国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而导致的农业差异;能根据生活实际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新课导入】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杨凌农业科技园区的视频):同学们观看视频后有什么感觉?学生:和传统农业不同。
教师:是的,新中国形成后,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大,人口众多,农业仍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我国农业的发展条件。
知识点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95~P97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教材图4.13,根据其中的描述,分析说明不同的地形所对应的农业部门,并思考除地形因素外,还要考虑哪些自然因素。
__答案:地形——一般说来,山地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比较适宜发展种植业;部分高原、山地,降水较少,生长着牧草,可以发展畜牧业;在河湖地区适合发展渔业。
其他自然条件还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土壤等。
__2.读教材图4.14,思考除了自然因素外,发展农业还要考虑哪些因素。
__答案:除了考虑自然因素,还要考虑市场、交通、技术、国家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
__(教师点拨)【合作探究】(探究活动)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讨论交流)读教材图4.15,结合所学因地制宜知识,在A、B、C、D四地布局农业,并说明理由。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教学课件
布置作业
请完成《 高效课时通 》P50~P51对应习题
新课讲解
二、走科技强农之路
1.我国农业取得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 Nhomakorabea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科学技
术,使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1)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 (2)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3)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4)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实行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因地制宜发
展多种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课堂小结
发 展 农 业 要 因 地 制 宜
在适宜的地方发展适宜的农业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宜林则林 宜粮则粮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因素
当堂小练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气候和地形图,此地距某大城市仅5千米。根据图中信息, 回答1 ~3题。
新课讲解
(2)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超过50%,但是同发达国家 相比,差距还很大。
3.农业发展方向 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
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新课讲解
A 林业
C 种植业
B 畜牧业
D
渔业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某电视台曾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
A.小麦、乳牛、果林、渔业 B.乳牛、小麦、果林、渔业 C.小麦、果林、乳牛、渔业 D.乳牛、果林、小麦、渔业
新课讲解
【解析】①是草地,适宜发展畜牧业,且乳肉制品能满足城镇居民的消费需 求;②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平原地区,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③是低缓的丘陵区,适宜发展林果业;④是湖泊,适宜发展渔业。
教学课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四、走科技强农之路
B
C D
A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三、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图中
四大
A 宜林则林
地区 根据
地形
B 宜粮则粮 和气
候应
宜牧则牧 C
宜渔则渔
该发 展哪
D
种农
业?
小结:
什么是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 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他本身 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
宜 林 则 林
太行山
地势陡峭、水土容易流失,适宜发展林业。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Hale Waihona Puke 棚2之退耕还林(草)退耕还林还草
桑叶 桑树
蚕 蚕 粪
鱼塘
好处: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 益,并且整个过程没有废物,对 环境无污染
4之沼气农业(绿色农业)
耕地
肥料 秸杆
农民
粪便 供电、供沼气
沼气池
桑基鱼塘
基塘生产的好处:利用自然资源和条件,农业结构合理,保 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态良性循环,并且投资少。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拓展延伸:
1、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 的不同而不同。请在图中的适当部位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 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一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宜 牧 则 牧
降水较少、牧草茂盛,适宜发展畜牧业。
宜 粮 则 粮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
宜 渔 则 渔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四章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2课时)(共25张PPT)
4、
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5、我国北方地区农作物
南方地区农作物
3
1、农业的劳动对象 是___,获得的是 _、_的本身。
小结: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 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4
1、农业包括哪些部门? 2、具体说明农业与我 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A吃________________ B穿________________ C用_________________
11
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 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部分?它们的界线在哪 里(?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年降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 2.我国的四大牧区是哪几个(?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 • 3.东西两部分有哪些农业类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西部:畜牧业;东部:种植业、林业、渔业。 原因:气候)
有明显差别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 气候条件 B 地形条件
C土壤条件
D 水源条件
24
达标测试
1、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 )
A工业 B农业 C高新技术产业 D服务业
2、我国的人工林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
A东南部 B东北部 C西南部 D西北部
3、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是: 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 国民经济的基础。 2、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 分布上的差异。 3、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思想。
2
导学
1、农业分为
。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___与___、 ___与____的差异。
3、我国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_业为主; _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课题: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课标与教材课程标准要求:1. 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教材分析:本节共分四个标题:“农业与我们”“农业的地区分布”“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和“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通过学习,学生会对农业的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地区分布状况、发展农业的策略和原则以及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差,因此,要注意降低难度,分散难点。
要遵循“小步子、快节奏、勤反馈”的教学原则,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在本节课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地图,反复练习,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插图的基本技能,并教会他们把已获得的知识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1、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2、抓紧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3、理解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教学难点:1、理解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2、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
3、理解农业发展对策: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生态农业。
创新支点的设计:充分利用实例和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识记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和农作物的分布规律,来轻松突破难点,解决重点。
学习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方法。
第二课时 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 行为程度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能够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明确如何才能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运用实例说明 举例说明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能够说出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说出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运用资料说出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的现状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分析问题的观念4、培养学生查找资料,调查能力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1、读图P4.16,说出影响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的主要因素?(1)、农业生产布局要受到的影响,发展农业时,应注意布局在适应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这是“”科学地理观点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农业生产还受到当地的制约,这也是发展农业需要充分考虑的因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B
C
D
A
讨论:
BC两处自然环境相差不大,但种植的农作物对换一下,农民的收入会增加还是减少? 完成课本104页活动题。 归纳:影响农业因地制宜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01
自然条件
02
社会经济条件
03
水源气候土壤地形 等
04
市场、交通、科技、 资金、劳力等
05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根据图4.23及文字叙述画一副桑基鱼塘的流程图 并想一想基塘生产有什么好处?
桑树
桑叶
蚕
蚕粪
鱼塘
塘泥
桑树
蚕
鱼塘
塘泥
桑叶
蚕粪
答:
好处是整个过程没有废物, 而且对环境无污染。
无土栽培
不同类型的地区农业建设的方向也不同: 东部沿海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中部地区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基地; 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04Leabharlann 050103
02
01
为什么要在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为了保护西部的生态环境,否则的话,会出现水土 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的结果。
02
有一个小山村,周围的土地大多易受风沙,洪水侵蚀, 农作物产量一直很低。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该地方 应继续耕种,还是应该采取其他对策?谈谈你的想法。
答:应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肥力。
请你想计策
添加标题
添加副标题
A
B
C
D
1.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优秀课件(第2课时)
地形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农业基地建设
那怎样做才能因地制宜呢?
这里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 失,适宜发展林业。 如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南横 断山区等
宜林则林
地形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3
农业基地建设
那怎样做才能因地制宜呢?
我国农业的发展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就
(1)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无土栽培
节水灌溉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4
走科技兴农之路
(2)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飞机喷洒农药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达成学习目标 4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4)农产品进口量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快速变化,加
大了我国农产品的供需矛盾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新知4
走科技兴农之路
说说我国大豆、谷物进口量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结合我国人 口增长、耕地减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简要分析其原因。
谷物的进口量在2008
年以后也逐年增加
C
)
B.栽种甜菜
C.饲养生猪
D.种植咖啡
高 效 上 好 每 节 课 · 快 乐 上 好 每 天 学
3.[目标4]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主要表 现在(
A
)
A.农业机械化逐步普及,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于农产品育种
B.改草原为耕地
C.耕地的面积不断减少 D.大量开垦荒地 4.[目标4]下列农业类型中,不属于未来农业发展方向的是( A.节水农业 B.劳动密集型农业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Fra bibliotek走科技强农之路
1.因地制宜概念: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 物,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长的地方,以充分利 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2.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 (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农业技 术水平、国家政策等。
在( B )
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围山转”模式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
A.水土流失减少
B.大气湿度减少
C.地下水减少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拨】“围山转”模式立足山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在山
区根据地形环境特点,依据山体高度因地制宜布置等高环形种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发 散思维能力。在解题过程中,不论是进行最科学的方案选 择、土地资源的开发,还是远景规划的设计,都应考虑到 以下几方面:①该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丘陵地区;②各地 具体的地形不同;③该地人多地少,需更加合理地利用各 类资源;④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既要注重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发展渔业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家政策
B.农民喜好
C.自然条件
D.市场需求
2.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土地广阔
D.人口稀少
读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降水量分布图(图4-2-7), 回答3、4题。 3.甲高原为(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活动导入)投影打出中国地形图,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过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
那么,谁愿意利用这副中国地形图再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的地形和气候分布情况呢?(老师对参与学生给以评价、鼓励)
(过渡转折)由以上活动,我们又一次明白了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复杂多样,五种陆地地形我国全都俱备,沿海还有广阔的大陆架,南北、东西在气温和降水上相差也很大。
这些都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类型提供了条件。
(分组讨论)同学们,假如现在你就是一个农业决策者,让你在以下不同地区选择农业类型,你会选哪一种,为什么?(用投影打出:内蒙古草原、成都平原、太行山区、长江沿岸等)学生分析后,老师评价。
(总结归纳)由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每个地区都有农业发展上的优势与不足,在选择农业类型时必须考虑地域特点,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
即发展农业必须因地制宜。
(板书)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讲授新课]
(读图分析)怎样才能做到因地制宜?这要求同学们必须先搞清什么样的自然条件适合什么样的农业。
请同学们利用图4.16,分析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哪些地方适合农?哪些地方适合林?哪些地方适合渔?哪些地方适合牧?
(师生总结)1.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地方适合发展耕作业。
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平原区等地区,这些地方地形、土壤、水源、气候条件相对来说都比较优越。
2.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
既增加收入,又可保持水土,发挥森林的环境效益。
3.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牧草生长良好地方,适合发展畜牧业。
4.河湖较多,水资源充足的地方适合发展渔业。
“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这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四大原则,违背这些原则不合理利用土地或利用过度都将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讨论归纳)让学生结合以上分析,总结因地制宜的概念。
(板书)因地制宜概念、原则
学生归纳后用投影打出因地制宜概念: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方。
(事例分析)用投影打出以下例子,让学生明白不同农耕区、林区,只要存在一方面自然条件差别都有可能导致农作物品种、林种的差异。
事例1: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
为什么?(土壤差异、气候差异)
事例2:我国海南岛上香蕉树、四川盆地柑橘树、山东丘陵苹果树。
为什么?(热量条件的差异)
事例3:我国农作物种植中,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
为什么?(水源条件差异)
(教师总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不仅要合理选择农业生产部门,还要合理选择农业生产的品种。
(事例巩固)投影打出以下资料
事例1:贵州麻江成为“锌硒米之乡”
贵州省麻江县是一个苗族占80%的内陆山区农业县,由于该县土壤富含锌硒元素,近几年,他们大力开拓特色米产业,经科技专家的指导,目前,“锌硒多元素米”已成为该县的特色产业。
麻江县也由此成为“锌硒米之乡”。
据测定,麻江锌硒米平均含硒量达0.04 mg/kg,能满足人体每天摄入量的要求,此外,麻江锌硒米的其他十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也高于一般大米,使这一锌硒米成为一种优质保健米,为山区群众增收创出了一条路子。
(引导分析)为什么麻江能成为优质保健米“锌硒米之乡”?(这里的土壤富含锌硒元素,适合该种米的生长)(学生讨论)
事例2: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给学生放出照片。
提问: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挖鱼塘养鱼;鱼塘周围植桑、种甘蔗,这种做法对不对?(对。
在珠江三角洲中部,有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便积水不退。
后经人工改造,把洼地深挖成池塘养鱼,挖出的泥土堆在四周成“基”。
“基”既可在暴雨洪水时防止塘水泛滥,又可在“基”面上栽培桑树、甘蔗、果树等。
树叶等投入池塘可成为鱼的饵料,鱼类及微生物分解后的塘泥又成为“基”面上作物的肥料,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利用构成基、塘互养的水陆物质循环体系,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是我国农业生产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改造自然的突出典型。
事例3: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是我国著名的高原湿地,包括一类保护珍禽黑颈鹤在内的140多种候鸟在此越冬。
草海周围居住着3万多农民,人均不到5分耕地,农民生活贫困,人鸟争地,矛盾尖锐。
历史上的草海,水域面积45平方公里。
上世纪70年代,人们围湖造田,水域面积减小到5平方公里。
80年代重新筑坎蓄水,草海水域面积有所恢复,农民弃田上岸,骤感生计艰难。
(学生讨论)草海地区农民围湖造田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
理,这种做法违背因地制宜的原则,破坏了草海地区的生态平衡)草海地区农民该怎么办?请你为他们出主意?(开放式讨论,教师给以归纳) (学生交流)因地制宜或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例子可以说有很多,相信大家也收集了许多成功与不成功的例子。
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大家自己收集的案例成功与不成功之处在哪?(事先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根据课堂时间分析几个案例)
(提问启思)由以上对各种案例的分析,大家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尤其重要,人们不合理的行为最终必将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教师总结)大家谈了很多成功、不成功的例子,由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
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资料分析)用投影打出资料3:
我国20世纪90年代初苹果畅销,北方许多地区盲目扩大苹果的种植规模。
到1996年,我国市场上苹果供过于求,不仅价格大跌,而且出现了严重的滞销局面。
(问题)苹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及后来的滞销主要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量)
(承转过渡)自然条件制约农业生产,是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业品种选择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但同时农业生产还受市场需求等一些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决策。
(板书)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见板书设计)
(学生活动)让学生分析讨论“活动3”:图中A为城市中心区、B为城市郊区、C为远离城市的地区。
面对如下两种选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B、C应选哪一项?为什么?如果当地气候条件允许,种植果树,该在什么地方?用字母D标出。
(分析归纳)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归纳:B处种植蔬菜、发展肉、乳、禽、蛋生产。
因为B处靠近城市中心区,这些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
C处选择种水稻、小麦、玉米。
这里远离城市,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水源充足。
在山区可发展林业,栽种果树。
(提问启思)该活动中考虑的自然条件有哪些?(地形、气候、水源等)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哪些?(市场需求量、距离城市的远近、交通等) (学生交流)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还有许多,请同学们把自己收集到的例子介绍给大家,并说明主要受哪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交流
过程中教师板书所提到的社会经济因素并补充学生没提到的影响因素。
[课堂总结]
强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说明要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促使农业持续发展。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有一个山村,周围的土地大多易受风沙、洪水侵蚀,农作物产量一直很低。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该地方应该继续耕种,还是应该采取其他对策?请你写一篇小短文,谈一下你的想法,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
2.交流讨论学生收集的进行农业生产合理或不合理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