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几种排序算法的演示(附源代码)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八-快速排序
实验8 快速排序1.需求分析(1)输入的形式和输入值的范围: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代表任务的件数。
接下来一行,有n个正整数,代表每件任务所用的时间。
中间用空格或者回车隔开。
不对非法输入做处理,及假设用户输入都是合法的。
(2)输出的形式:输出有n行,每行一个正整数,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依次代表着操作系统要处理的任务所用的时间。
按此顺序进行,则使得所有任务等待时间最小。
(3)程序所能达到的功能:在操作系统中,当有n 件任务同时来临时,每件任务需要用时ni,输出所有任务等待的时间和最小的任务处理顺序。
(4)测试数据:输入请输入任务个数:9请输入任务用时:5 3 4 2 6 1 5 7 3输出任务执行的顺序:1 2 3 3 4 5 5 6 72.概要设计(1)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为实现上述程序的功能,应以整数存储用户的第一个输入。
并将随后输入的一组数据储存在整数数组中。
(2)算法的基本思想:如果将任务按完成时间从小到大排序,则在完成前一项任务时后面任务等待的时间总和最小,即得到最小的任务处理顺序。
采取对输入的任务时间进行快速排序的方法可以在相对较小的时间复杂度下得到从小到大的顺序序列。
3.详细设计(1)实现概要设计中定义的所有数据类型:第一次输入的正整数要求大于零,为了能够存储,采用int型定义变量。
接下来输入的一组整数,数据范围大于零,为了排序需要,采用线性结构存储,即int类型的数组。
(2)实现程序的具体步骤:一.程序主要采取快速排序的方法处理无序数列:1.在序列中根据随机数确定轴值,根据轴值将序列划分为比轴值小和比轴值大的两个子序列。
2.对每个子序列采取从左右两边向中间搜索的方式,不断将值与轴值比较,如果左边的值大于轴值而右边的小于轴值则将二者交换,直到左右交叉。
3.分别对处理完毕的两个子序列递归地采取1,2步的操作,直到子序列中只有一个元素。
二.程序各模块的伪代码:1、主函数int main(){int n;cout<<"请输入任务个数:";cin>>n;int a[n];cout<<"请输入任务用时:";for(int i=0;i<n;i++) cin>>a[i];qsort(a,0,n-1); //调用“快排函数”cout<<"任务执行的顺序:";for(int i=0;i<n;i++) cout<<a[i]<<" "; //输出排序结果}2、快速排序算法:void qsort(int a[],int i,int j){if(j<=i)return; //只有一个元素int pivotindex=findpivot(a,i,j); //调用“轴值寻找函数”确定轴值swap(a,pivotindex,j); //调用“交换函数”将轴值置末int k=partition(a,i-1,j,a[j]); //调用“分割函数”根据轴值分割序列swap(a,k,j);qsort(a,i,k-1); //递归调用,实现子序列的调序qsort(a,k+1,j);}3、轴值寻找算法://为了保证轴值的“随机性”,采用时间初始化种子。
4各种排序方法C#窗体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各种排序方法的C#程序设计目录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二、程序介绍 (1)三、实验步骤 (4)(一)设计窗体基本结构 (4)1、主窗体 (4)2、子窗体 (5)(二)代码编写 (5)1、数据输入 (5)2、排序方法 (5)3、排序结果及算法的输出 (8)四、实验总结 (9)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2010设计一个可以完成使用各种排序方法对数据进行排序的窗体程序二、程序介绍在“排序”窗口文本框中输入需要排序的数据,根据需要采用的排序方法选择单选按钮,点击“查看排序结果及算法”按钮,可在另一窗口“排序结果及算法”中查看排序结果及算法内容,如下图所示:例如:输入数据选择“插入排序”输入数据选择“希尔排序”输入数据选择“冒泡排序”输入数据选择“快速排序”三、实验步骤(一)设计窗体基本结构1、主窗体设置该窗体来输入需要排序的数字和选择排序方法,将该窗体命名为“排序”,并设置文本框以录入数据,运用单选按钮来选择排序方法,设置两个标签以说明文本框和单选按钮的意义,设置两个按钮来跳转到另一窗体和退出程序,并分别命名为“查看排序结果及算法”和“退出”。
如下图所示:2、子窗体设置该窗体来排序结果及算法,将该窗体命名为“排序结果及算法”,并设置文本框以输出排序结果,设置富文本框显示算法内容,设置两个标签以说明文本框及富文本框的意义,如下图所示:(二)代码编写1、数据输入点击按钮“查看排序结果及算法”时先用一个数组记录文本框中输入的数据代码如下:2、排序方法点击按钮“查看排序结果及算法”时根据不同的单选按钮采用不同的排序方法,排序后用一个字符型变量记录下排序结果,并跳转到另一窗体,“退出”按钮退出程序。
代码如下:希尔排序冒泡排序一个字符型变量记录下排序结果,并跳转到另一窗体“退出”按钮3、排序结果及算法的输出在文本框中输出排序结果,将各种算法的内容分别存在不同的txt文件中,在富文本框根据不同的排序结果显示不同算法,“返回”按钮返回前一窗体。
内部排序比较 (实验报告+源程序)C++
实验报告3实验名称:数据结构与软件设计实习题目:内部排序算法比较专业:生物信息学班级:01 姓名:学号:实验日期:2010.07.24一、实验目的:比较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二、实验要求:待排序长度不小于100,数据可有随机函数产生,用五组不同输入数据做比较,比较的指标为关键字参加比较的次数和关键字移动的次数;对结果做简单的分析,包括各组数据得出结果的解释;设计程序用顺序存储。
三、实验内容对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包括关键字比较次数和关键字移动次数。
将排序算法进行合编在一起,可考虑用顺序执行各种排序算法来执行,最后输出所有结果。
四、实验编程结果或过程:1. 数据定义typedef struct { KeyType key; }RedType; typedef struct { RedType r[MAXSIZE+1]; int length;}SqList;2. 函数如下,代码详见文件“排序比较.cpp”int Create_Sq(SqList &L)void Bubble_sort(SqList &L)//冒泡排序void InsertSort(SqList &L)//插入排序void SelectSort(SqList &L) //简单选择排序int Partition(SqList &L,int low,int high) void QSort(SqList &L,int low,int high)//递归形式的快速排序算法void QuickSort(SqList &L)void ShellInsert(SqList &L,int dk)//希尔排序void ShellSort(SqList &L,int dlta[ ])3. 运行测试结果,运行结果无误,如下图语速个数为20元素个数为100错误调试无。
数据结构排序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排序实验报告数据结构排序实验报告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涉及到数据的组织、存储和操作方式。
排序是数据结构中的基本操作之一,它可以将一组无序的数据按照特定的规则进行排列,从而方便后续的查找和处理。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不同排序算法的实验比较,探讨它们的性能差异和适用场景。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不同排序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并通过对比它们的性能差异,选取合适的排序算法用于不同场景中。
二、实验环境和工具实验环境:Windows 10 操作系统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编程语言:C++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在开始实验之前,我们需要先准备一组待排序的数据。
为了保证实验的公正性,我们选择了一组包含10000个随机整数的数据集。
这些数据将被用于对比各种排序算法的性能。
2. 实验步骤我们选择了常见的五种排序算法进行实验比较,分别是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
- 冒泡排序:该算法通过不断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将较大的元素逐渐“冒泡”到数组的末尾。
实现时,我们使用了双重循环来遍历整个数组,并通过交换元素的方式进行排序。
- 选择排序:该算法通过不断选择数组中的最小元素,并将其放置在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实现时,我们使用了双重循环来遍历整个数组,并通过交换元素的方式进行排序。
- 插入排序:该算法将数组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然后逐个将未排序部分的元素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合适位置。
实现时,我们使用了循环和条件判断来找到插入位置,并通过移动元素的方式进行排序。
- 快速排序:该算法通过选取一个基准元素,将数组分为两个子数组,并对子数组进行递归排序。
实现时,我们使用了递归和分治的思想,将数组不断划分为更小的子数组进行排序。
- 归并排序:该算法通过将数组递归地划分为更小的子数组,并将子数组进行合并排序。
实现时,我们使用了递归和分治的思想,将数组不断划分为更小的子数组进行排序,然后再将子数组合并起来。
源代码--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版)chap10 排序
交换类
(2)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采用分而治之(Divide and Conquer)
的策略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小的子问题,采用 相同的方法一一解决后,再将子问题的结果整合 成最终答案。快速排序的每一轮处理其实就是将 这一的基准数定位,直到所有的数都排序完成 为止。
21
快速排序的基本步骤:
1. 选定一个基准值(通常可选第一个元素); 2. 将比基准值小的数值移到基准值左边,形
14
• 交换类
交换类排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交换无序序列 中的记录得到其中关键字最小或最大的记录,并将 其加入到有序子序列中,最终形成有序序列。交换 类排序可分为冒泡排序和快速排序等。
15
交换类
(1)冒泡排序 两两比较待排序记录的关键字,发现两
个记录的次序相反时即进行交换,直到没有 反序的记录为止。因为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 浮到序列顶端,故称之为冒泡排序。
3. 最后对这个组进行插入排序。步长的选法 一般为 d1 约为 n/2,d2 为 d1 /2, d3 为 d2/2 ,…, di = 1。
11
【例】给定序列(11,9,84,32,92,26,58,91,35, 27,46,28,75,29,37,12 ),步长设为d1 =5、d2 =3、 d3 =1,希尔排序过程如下:
for i in range(1,len(alist)):
#外循环n-1
for j in range(i,0,-1):
#内循环
if alist[j]<alist[j-1]:
alist[j],alist[j-1]=alist[j-1],alist[j] #交换
li=[59,12,77,64,72,69,46,89,31,9] print('before: ',li) insert_sort(li) print('after: ',li)
C语言八大排序算法
C语⾔⼋⼤排序算法C语⾔⼋⼤排序算法,附动图和详细代码解释!来源:C语⾔与程序设计、⽵⾬听闲等⼀前⾔如果说各种编程语⾔是程序员的招式,那么数据结构和算法就相当于程序员的内功。
想写出精炼、优秀的代码,不通过不断的锤炼,是很难做到的。
⼆⼋⼤排序算法排序算法作为数据结构的重要部分,系统地学习⼀下是很有必要的。
1、排序的概念排序是计算机内经常进⾏的⼀种操作,其⽬的是将⼀组“⽆序”的记录序列调整为“有序”的记录序列。
排序分为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若整个排序过程不需要访问外存便能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内部排序。
反之,若参加排序的记录数量很⼤,整个序列的排序过程不可能在内存中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外部排序。
2、排序分类⼋⼤排序算法均属于内部排序。
如果按照策略来分类,⼤致可分为:交换排序、插⼊排序、选择排序、归并排序和基数排序。
如下图所⽰:3、算法分析1.插⼊排序*直接插⼊排序*希尔排序2.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3.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4.归并排序5.基数排序不稳定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希尔排序,堆排序稳定排序:冒泡排序,直接插⼊排序,归并排序,奇数排序1、插⼊排序将第⼀个和第⼆个元素排好序,然后将第3个元素插⼊到已经排好序的元素中,依次类推(插⼊排序最好的情况就是数组已经有序了)因为插⼊排序每次只能操作⼀个元素,效率低。
元素个数N,取奇数k=N/2,将下标差值为k的数分为⼀组(⼀组元素个数看总元素个数决定),在组内构成有序序列,再取k=k/2,将下标差值为k的数分为⼀组,构成有序序列,直到k=1,然后再进⾏直接插⼊排序。
3、简单选择排序选出最⼩的数和第⼀个数交换,再在剩余的数中⼜选择最⼩的和第⼆个数交换,依次类推4、堆排序以升序排序为例,利⽤⼩根堆的性质(堆顶元素最⼩)不断输出最⼩元素,直到堆中没有元素1.构建⼩根堆2.输出堆顶元素3.将堆低元素放⼀个到堆顶,再重新构造成⼩根堆,再输出堆顶元素,以此类推5、冒泡排序改进1:如果某次冒泡不存在数据交换,则说明已经排序好了,可以直接退出排序改进2:头尾进⾏冒泡,每次把最⼤的沉底,最⼩的浮上去,两边往中间靠16、快速排序选择⼀个基准元素,⽐基准元素⼩的放基准元素的前⾯,⽐基准元素⼤的放基准元素的后⾯,这种动作叫分区,每次分区都把⼀个数列分成了两部分,每次分区都使得⼀个数字有序,然后将基准元素前⾯部分和后⾯部分继续分区,⼀直分区直到分区的区间中只有⼀个元素的时候,⼀个元素的序列肯定是有序的嘛,所以最后⼀个升序的序列就完成啦。
数据结构课程设报告—各种排序算法的比较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几种排序算法的演示1、需求分析:运行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2、程序实现功能:3、通过用户键入的数据, 经过程序进行排序, 最后给予数据由小到大的输出。
排序的方式包含教材中所介绍的几种常用的排序方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
每种排序过程中均显示每一趟排序的细节。
程序的输入:输入所需排序方式的序号。
输入排序的数据的个数。
输入具体的数据元素。
程序的输出:输出排序每一趟的结果, 及最后排序结果1、设计说明:算法设计思想:a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对排序表中的数据元素按关键字进行两两比较, 如果发生逆序(即排列顺序与排序后的次序正好相反), 则两者交换位置, 直到所有数据元素都排好序为止。
b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每一次设法把一个数据元素插入到已经排序的部分序列的合适位置, 使得插入后的序列仍然是有序的。
开始时建立一个初始的有序序列, 它只包含一个数据元素。
然后, 从这个初始序列出发不断插入数据元素, 直到最后一个数据元素插到有序序列后, 整个排序工作就完成了。
c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第一趟在有n个数据元素的排序表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数据元素, 然后在剩下的n-1个数据元素中再选出关键字最小(整个数据表中次小)的数据元素, 依次重复, 每一趟(例如第i趟, i=1, …, n-1)总是在当前剩下的n-i+1个待排序数据元素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数据元素, 作为有序数据元素序列的第i个数据元素。
等到第n-1趟选择结束, 待排序数据元素仅剩下一个时就不用再选了, 按选出的先后次序所得到的数据元素序列即为有序序列, 排序即告完成。
d归并排序(两路归并排序)1、两路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是: 假设初始排序表有n个数据元素, 首先把它看成是长度为1的首尾相接的n个有序子表(以后称它们为归并项), 先做两两归并, 得n/2上取整个长度为2的归并项(如果n为奇数, 则最后一个归并项的长度为1);再做两两归并, ……, 如此重复, 最后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实践报告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本文是范文,仅供参考写作,禁止抄袭本文内容上传提交,违者取消写作资格,成绩不合格!实验名称:排序算法比较提交文档学生姓名:提交文档学生学号:同组成员名单:指导教师姓名:排序算法比较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设计目的1.掌握各种排序的基本思想。
2.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算法实现。
3.掌握各种排序方法的优劣分析及花费的时间的计算。
4.掌握各种排序方法所适应的不同场合。
2、设计内容和要求利用随机函数产生30000个随机整数,利用插入排序、起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等排序方法进行排序,并统计每一种排序上机所花费的时间二、运行环境(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Vc6.0编程软件运行平台: Win32硬件:普通个人pc机三、算法设计的思想1、冒泡排序:bubbleSort()基本思想: 设待排序的文件为r[1..n]第1趟(遍):从r[1]开始,依次比较两个相邻记录的关键字r[i].key和r[i+1].key,若r[i].key>r[i+1].key,则交换记录r[i]和r[i+1]的位置;否则,不交换。
(i=1,2,...n-1)第1趟之后,n个关键字中最大的记录移到了r[n]的位置上。
第2趟:从r[1]开始,依次比较两个相邻记录的关键字r[i].key和r[i+1].key,若r[i].key>r[i+1].key,则交换记录r[i]和r[i+1]的位置;否则,不交换。
(i=1,2,...n-2)第2趟之后,前n-1个关键字中最大的记录移到了r[n-1]的位置上,作完n-1趟,或者不需再交换记录时为止。
2、选择排序:selSort()每一趟从待排序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或最大)的一个元素,顺序放在已排好序的数列的最后,直到全部待排序的数据元素排完。
选择排序不像冒泡排序算法那样先并不急于调换位置,第一轮(k=1)先从array[k]开始逐个检查,看哪个数最小就记下该数所在的位置于minlIndex中,等一轮扫描完毕,如果找到比array[k-1]更小的元素,则把array[minlIndex]和a[k-1]对调,这时array[k]到最后一个元素中最小的元素就换到了array[k-1]的位置。
《数据结构》上机实验报告—常用排序算法的实现
}
int InsertSort(Form &F)
{//对顺序表F作直接插入排序
int i,j;
int comp=0;//比较次数
int move=0;//移动次数
for(i=2;i<=F.length;i++)
{
comp++;
if(F.r[i].key<F.r[i-1].key)
{
high--;
move++;
}
F.r[low]=F.r[high];
if(low<high&&F.r[low].key<=p)
{
low++;
move++;
}
F.r[high]=F.r[low];
}
F.r[low]=F.r[0];
return low;
}
void main()
{
Form F;
Init_Form(F);
{
F.r[0]=F.r[i]; //F.r[0]是监视哨
F.r[i]=F.r[i-1];
j=i-2;
comp++;
if(F.r[0].key<F.r[j].key)
{//进行元素移动,以腾出位置插入F.r[i]
F.r[j+1]=F.r[j];// 记录后移
j--;
move++;
}
F.r[j+1]=F.r[0]; //在j+1处插入F.r[i]
2.实现快速排序算法。
3.实现折半插入排序。
4.采用几组不同数据测试各个排序算法的性能(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
北邮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排序
北邮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排序北邮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排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等,并通过实际编程实现对数字序列的排序。
二、实验内容1.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并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交换。
具体步骤如下:- 从待排序序列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 如果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则交换这两个元素的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2.插入排序插入排序是一种简单且直观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序列分为已排序和未排序两部分,每次从未排序部分中选择一个元素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合适位置。
具体步骤如下:- 从待排序序列中选择一个元素作为已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 依次将未排序部分的元素插入到已排序部分的合适位置,使得已排序部分保持有序;-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3.选择排序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且直观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每次选择未排序部分中的最小(或最大)元素,并将其放在已排序部分的末尾。
具体步骤如下:- 在未排序部分中选择最小(或最大)的元素;- 将选择的最小(或最大)元素与未排序部分的第一个元素交换位置;-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4.快速排序快速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序列分割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的元素都比另一部分的元素小。
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一个枢轴元素(一般选择第一个元素);- 将待排序序列中小于枢轴元素的元素放在枢轴元素的左侧,大于枢轴元素的元素放在枢轴元素的右侧;- 对枢轴元素左右两侧的子序列分别进行递归快速排序;-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5.归并排序归并排序是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其基本思想是将待排序序列划分成足够小的子序列,然后对这些子序列进行两两合并,最终形成有序的序列。
具体步骤如下:- 将待排序序列递归地划分成足够小的子序列;- 对每个子序列进行归并排序;- 合并相邻的子序列,直到整个序列有序。
数据结构排序算法实验报告
移动次数 735219 247071 2997 7296 22836 4233
乱序 2 比较次数 496238 255211 499500 12927 14868 3788
移动次数 762636 256210 2997 7449 22 242989 499500 12951 14845 3818
希尔排序:void ShellSort(Element *list,int n) 记录移动和比较次数的变量:int countlm=0,countlc=0 希尔排序是将文件分组,然后进行插入排序,因此 countlm,countlc 的增量方式与直 接插入排序相同。
堆排序:void HeapSort(Element *list,const int n) 记录移动和比较次数的变量:int countrm=0,countrc=0 首先进行初始建堆 void Restore(Element *tree,const int root,const int n),将待排序文 件保存在完全二叉树中,从最后一个非叶节点开始,将其孩子结点与其进行比较, 每比较一次 countrc 加 1,若孩子结点比其大,二者交换 countrm 加 3,直到任意结 点的关键词大于等于它的两个孩子结点。在进行堆排序,将根节点与最后一个叶节 点交换,countrm 加 3,再进行初始建堆,直至完全排好序。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C语言)顺序表__排序
int i,j,n,x,change; n=L->length; change=1; for(i=1;i<=n-1 && change;++i){
change=0; for(j=1;j<=n-i-1;++j)
if(L->r[j] > L->r[j+1]){ x=L->r[j]; L->r[j]=L->r[j+1]; L->r[j+1]=x; change=1;
void QuickSort(SqeList *L,int low,int high){ int mid; if(low<high){ mid=Partition(L,low,high); QuickSort(L,low,mid-1); QuickSort(L,mid+1,high); }
}
//直接选择排序
printf("\n7-直接选择排序结果为:\n"); SelectSort(&l); PrintList(&l); printf("\n"); printf("\n8-二路归并结果为:\n"); MergeSort(&l);
PrintList(&l); printf("\n"); } else printf("请输入大于 0 的值: "); return 0; }
} else{
MR->r[k]=R->r[j]; ++j; } ++k; } while(i<=mid) MR->r[k++]=R->r[i++]; while(j<=high) MR->r[k++]=R->r[j++]; }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附代码)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猴子选大王;建立二叉树;各种排序;有序表的合并;成绩管理系统;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一.目的与要求1. 巩固和加深对常见数据结构的理解和掌握2. 掌握基于数据结构进行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3. 掌握用高级语言实现算法的基本技能4. 掌握书写程序设计说明文档的能力5. 提高运用数据结构知识及高级语言解决非数值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设计内容说明1. 项目一(1) 对设计任务内容的概述学生成绩管理**任务:要求实现对学生资料的录入、浏览、插入和删除等功能。
输入:设学生成绩以记录形式存储,每个学生记录包含的信息有:学号和各门课程的成绩,设学生成绩至少3门以上。
存储结构:采用线性链式结构。
(2) 详细设计LinkList *create():输入学生成绩记录函数;void print(LinkList *head):显示全部记录函数LinkList *Delete(LinkList *head):删除记录函数LinkList *Insert(LinkList *head):插入记录函数void menu_select():菜单选择void ScoreManage():函数界面(3) 程序流程图(4) 程序模块及其接口描述该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1、菜单选择:void menu_select();提供五种可以选择的操作,在main函数中通过switch语句调用菜单menu_select()函数,进入不同的功能函数中完成相关操作。
2、输入功能:LinkList *create();通过一个for循环语句的控制,可以一次完成无数条记录的输入。
并将其存入链表。
3、输出功能:void print(LinkList *head);通过一个while的循环控制语句,在指针p!=NULL时,完成全部学生记录的显示。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综合]学生姓名:学生学号: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年级专业:指导教师:付丹丹二〇一一年十二月2- 3 - 3摘要数据结构是由数据元素依据某种逻辑联系组织起来的。
对数据元素间逻辑关系的描述称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必须在计算机内存储,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结构的实现形式,是其在计算机内的表示;此外讨论一个数据结构必须同时讨论在该类数据上执行的运算才有意义。
在许多类型的程序的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
许多大型系统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数据结构。
许多时候,确定了数据结构后,算法就容易得到了。
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构与之适应。
不论哪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排序算法是数据结构学科经典的内容,其中内部排序现有的算法有很多种,其中包含冒泡排序,直接插入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希尔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等,各有其特点。
对排序算法比较的分析可以遵循若干种不同的准则,通常以排序过程所需要的算法步数作为度量,有时也以排序过程中所作的键比较次数作为度量。
特别是当作一次键比较需要较长时间,例如,当键是较长的字符串时,常以键比较次数作为排序算法计算时间复杂性的度量。
当排序时需要移动记录,且记录都很大时,还应该考虑记录的移动次数。
究竟采用哪种度量方法比较合适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在下面的讨论中我们主要考虑用比较的次数作为复杂性的度量。
41概要1.1设计目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主要是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所出现的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的学科。
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人工智能等的重要基础,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各种领域。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是为了将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对它们进行处理。
数据结构排序实验报告
引言概述:数据结构排序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项重要的实践课程。
通过实验,可以深入理解和掌握不同排序算法的原理、特点和性能表现。
本文将针对数据结构排序实验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总结,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数据结构排序算法的理解:通过实验,掌握不同排序算法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2. 分析和比较不同排序算法的性能:对比不同排序算法在不同数据规模下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理解它们的优劣势。
3. 提高编程和算法设计能力:通过实验的编写,提升对排序算法的实现能力和代码质量。
二、实验内容1. 选择排序算法:选择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将序列分为有序和无序两部分,每次从无序部分选择最小(最大)元素,放到有序部分的末尾(开头)。
- 算法原理及步骤- 实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2. 插入排序算法:插入排序逐步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的元素,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对应位置插入。
- 算法原理及步骤- 实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3. 快速排序算法:快速排序利用分治的思想,将序列分为左右两部分,选取基准元素,将小于基准的放在左边,大于基准的放在右边,递归地对左右部分进行排序。
- 算法原理及步骤- 实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4. 归并排序算法:归并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通过将序列分为若干子序列,分别进行排序,然后再将排好序的子序列合并成整体有序序列。
- 算法原理及步骤- 实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5. 堆排序算法:堆是一种特殊的树状数据结构,堆排序利用堆的性质进行排序,通过构建大顶堆或小顶堆,并逐个将堆顶元素移出形成有序序列。
- 算法原理及步骤- 实现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三、实验结果分析1. 比较不同排序算法的执行时间: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对比不同排序算法在不同数据规模下的执行时间,并针对其时间复杂度进行验证和分析。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题目:多种排序院系: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计科嵌入式(12-1)指导教师: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多种排序摘要:排序是算法中最基础的问题之一,经典的排序算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到的,基于比较的方法是比较直观的方式,主要存在插入法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每一种排序算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比如插入法排序适用于那些长度短的排序,要是长的话,有些爱莫能助啦,堆排序主要是依据了二叉堆的特性,但是创建堆的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希尔排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精确的过程,但是目前也只是一个经验方式。
归并排序是一个递归的问题,采用分治的思想实现,但是这种算法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快速排序虽然是实践中比较常用的算法,但是对于有序的数组采用快速排序就是灾难。
比较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最优也只能到达O(NlogN)。
关键词:归并排序快排排序选择排序冒泡排序插入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内部排序目录1. 设计背景 (3)1.1问题描述 (4)1.2 问题分析 (4)2.设计方案 (4)2.1 算法设计 (4)2.2 功能模块分析 (6)3.主要算法流程图 (15)4. 结果与结论 (16)4.1正确结果 (16)4.2错误信息 (18)5. 算法复杂度以及稳定性分析 (18)6. 收获与致谢 (19)7. 参考文献 (19)8. 附件 (20)1. 设计背景1.1问题描述利用随机函数产生N个随机整数(10000以上),对这些数进行多种方法进行排序。
包括: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
1.2 问题分析经典的排序算法是前人不断总结得到的,基于比较的方法是比较直观的方式,主要存在插入法排序、堆排序、希尔排序、归并排序、快速排序,每一种排序算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2.设计方案2.1 算法设计(1)选择排序在待排序的一组数据元素中,选出最小的一个数据元素与第一个位置的数据元素交换;然后在剩下的数据元素当中再找最小的与第二个位置的数据元素交换,循环到只剩下最后一个数据元素为止。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起止时间课程设计:排序综合一、任务描述利用随机函数产生n个随机整数(20000以上),对这些数进行多种方法进行排序。
(1)至少采用三种方法实现上述问题求解(提示,可采用的方法有插入排序、希尔排序、起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
并把排序后的结果保存在不同的文件中。
(2)统计每一种排序方法的性能(以上机运行程序所花费的时间为准进行对比),找出其中两种较快的方法。
要求:根据以上任务说明,设计程序完成功能。
二、问题分析1、功能分析分析设计课题的要求,要求编程实现以下功能:(1)随机生成N个整数,存放到线性表中;(2)起泡排序并计算所需时间;(3)简单选择排序并计算时间;(4)希尔排序并计算时间;(5)直接插入排序并计算所需时间;(6)时间效率比较。
2、数据对象分析存储数据的线性表应为顺序存储。
三、数据结构设计使用顺序表实现,有关定义如下:typedef int Status;typedef int KeyType ; //设排序码为整型量typedef int InfoType;typedef struct { //定义被排序记录结构类型KeyType key ; //排序码I nfoType otherinfo; //其它数据项} RedType ;typedef struct {RedType * r; //存储带排序记录的顺序表//r[0]作哨兵或缓冲区int length ; //顺序表的长度} SqList ; //定义顺序表类型四、功能设计(一)主控菜单设计为实现通各种排序的功能,首先设计一个含有多个菜单项的主控菜单程序,然后再为这些菜单项配上相应的功能。
程序运行后,给出5个菜单项的内容和输入提示,如下:1.起泡排序2.简单选择排序3.希尔排序4. 直接插入排序0. 退出系统(二)程序模块结构由课题要求可将程序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块(即实现程序功能所需的函数):●主控菜单项选择函数menu()●创建排序表函数InitList_Sq()●起泡排序函数Bubble_sort()●简单选择排序函数SelectSort()●希尔排序函数ShellSort();●对顺序表L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函数Insertsort()(三)函数调用关系程序的主要结构(函数调用关系)如下图所示。
数据结构之——八大排序算法
数据结构之——⼋⼤排序算法排序算法⼩汇总 冒泡排序⼀般将前⾯作为有序区(初始⽆元素),后⾯作为⽆序区(初始元素都在⽆序区⾥),在遍历过程中把当前⽆序区最⼩的数像泡泡⼀样,让其往上飘,然后在⽆序区继续执⾏此操作,直到⽆序区不再有元素。
这块是对⽼式冒泡排序的⼀种优化,因为当某次冒泡结束后,可能数组已经变得有序,继续进⾏冒泡排序会增加很多⽆⽤的⽐较次数,提⾼时间复杂度。
所以我们增加了⼀个标识变量flag,将其初始化为1,外层循环还是和⽼式的⼀样从0到末尾,内存循环我们改为从最后⾯向前⾯i(外层循环所处的位置)处遍历找最⼩的,如果在内存没有出现交换,说明⽆序区的元素已经变得有序,所以不需要交换,即整个数组已经变得有序。
(感谢@站在远处看童年在评论区的指正)#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void sort(int k[] ,int n){int flag = 1;int temp;for(int i = 0; i < n-1 && flag; i++){flag = 0;for(int j = n-1; j > i; j--){/*下⾯这⾥和i没关系,注意看这块,从下往上travel,两两⽐较,如果不合适就调换,如果上来后⼀次都没调换,说明下⾯已经按顺序拍好了,上⾯也是按顺序排好的,所以完美!*/if(k[j-1] > k[j]){temp = k[j-1];k[j-1] = k[j];k[j] = temp;flag = 1;}}}}int main(){int k[3] = {0,9,6};sort(k,3);for(int i =0; i < 3; i++)printf("%d ",k[i]);}快速排序(Quicksort),基于分治算法思想,是对冒泡排序的⼀种改进。
快速排序由C. A. R. Hoare在1960年提出。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排序算法总结
排序算法:(1) 直接插入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3) 冒泡排序 (4) 简单选择排序 (5) 快速排序(6) 堆排序 (7) 归并排序【算法分析】(1)直接插入排序;它是一种最简单的排序方法,它的基本操作是将一个记录插入到已排好的序的有序表中,从而得到一个新的、记录数增加1的有序表。
(2)折半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操作是在一个有序表中进行查找和插入,我们知道这个查找操作可以利用折半查找来实现,由此进行的插入排序称之为折半插入排序。
折半插入排序所需附加存储空间和直接插入相同,从时间上比较,折半插入排序仅减少了关键字间的比较次数,而记录的移动次数不变。
(3)冒泡排序:比较相邻关键字,若为逆序(非递增),则交换,最终将最大的记录放到最后一个记录的位置上,此为第一趟冒泡排序;对前n-1记录重复上操作,确定倒数第二个位置记录;……以此类推,直至的到一个递增的表。
(4)简单选择排序:通过n-i次关键字间的比较,从n-i+1个记录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记录,并和第i(1<=i<=n)个记录交换之。
(5)快速排序:它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序的记录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6)堆排序: 使记录序列按关键字非递减有序排列,在堆排序的算法中先建一个“大顶堆”,即先选得一个关键字为最大的记录并与序列中最后一个记录交换,然后对序列中前n-1记录进行筛选,重新将它调整为一个“大顶堆”,如此反复直至排序结束。
(7)归并排序:归并的含义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组合成一个新的有序表。
假设初始序列含有n个记录,则可看成是n个有序的子序列,每个子序列的长度为1,然后两两归并,得到n/2个长度为2或1的有序子序列;再两两归并,……,如此重复,直至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为止,这种排序称为2-路归并排序。
数据结构排序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排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数据结构排序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理解和掌握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并通过实际编程和实验分析,比较它们在不同规模数据下的性能表现,从而为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排序算法提供依据。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编程语言为 Python 3x,开发环境为 PyCharm。
实验中使用的操作系统为 Windows 10。
三、实验原理1、冒泡排序(Bubble Sort)冒泡排序是一种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数据元素,如果顺序不对则进行交换,并一直重复这样的走访操作,直到没有要交换的数据元素为止。
2、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插入排序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构建有序序列,对于未排序数据,在已排序序列中从后向前扫描,找到相应位置并插入,直到整个数组有序。
3、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首先在未排序序列中找到最小(大)元素,存放到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然后,再从剩余未排序元素中继续寻找最小(大)元素,然后放到已排序序列的末尾。
以此类推,直到所有元素均排序完毕。
4、快速排序(Quick Sort)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记录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记录的关键字均比另一部分关键字小,则可分别对这两部分记录继续进行排序,以达到整个序列有序。
5、归并排序(Merge Sort)归并排序是建立在归并操作上的一种有效、稳定的排序算法,该算法是采用分治法(Divide and Conquer)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应用。
将已有序的子序列合并,得到完全有序的序列;即先使每个子序列有序,再使子序列段间有序。
四、实验步骤1、算法实现使用 Python 语言分别实现上述五种排序算法。
为每个算法编写独立的函数,函数输入为待排序的列表,输出为排序后的列表。
2、生成测试数据生成不同规模(例如 100、500、1000、5000、10000 个元素)的随机整数列表作为测试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几种排序算法的演示时间:2010-1-14一需求分析运行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程序所实现的功能对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算法的演示,并且输出每一趟的排序情况。
程序的输入(包含输入的数据格式和说明)<1>排序种类三输入<2>排序数的个数的输入<3>所需排序的所有数的输入程序的输出(程序输出的形式)<1>主菜单的输出<2>每一趟排序的输出,即排序过程的输出二设计说明算法设计思想<1>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交换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对排序表中的数据元素按关键字进行两两比较,如果发生逆序(即排列顺序与排序后的次序正好相反),则两者交换位置,直到所有数据元素都排好序为止。
<2>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插入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每一次设法把一个数据元素插入到已经排序的部分序列的合适位置,使得插入后的序列仍然是有序的。
开始时建立一个初始的有序序列,它只包含一个数据元素。
然后,从这个初始序列出发不断插入数据元素,直到最后一个数据元素插到有序序列后,整个排序工作就完成了。
<3>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第一趟在有n个数据元素的排序表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数据元素,然后在剩下的n-1个数据元素中再选出关键字最小(整个数据表中次小)的数据元素,依次重复,每一趟(例如第i趟,i=1,…,n-1)总是在当前剩下的n-i+1个待排序数据元素中选出关键字最小的数据元素,作为有序数据元素序列的第i个数据元素。
等到第n-1趟选择结束,待排序数据元素仅剩下一个时就不用再选了,按选出的先后次序所得到的数据元素序列即为有序序列,排序即告完成。
<4>归并排序(两路归并排序)两路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初始排序表有n个数据元素,首先把它看成是长度为1的首尾相接的n个有序子表(以后称它们为归并项),先做两两归并,得n/2上取整个长度为2的归并项(如果n为奇数,则最后一个归并项的长度为1);再做两两归并,……,如此重复,最后得到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序列。
程序的主要流程图程序的主要模块(要求对主要流程图中出现的模块进行说明)程序的主要模块主要分为主菜单模块和排序算法演示模块。
<1>主菜单主要功能:程序运行时,可使运行者根据提醒输入相关操作,从而进入不同的排序方法或者退出。
<2>排序方法及输出根据运行者对排序的不同选择,进入排序过程a.直接插入排序:根据直接排序的算法,输出排序过程b.折半插入排序:根据折半插入的算法,输出排序过程c.冒泡排序:根据冒泡排序算法,输出排序过程d.简单选择排序:根据简单选择排序的算法,输出排序过程e.快速排序:根据快速排序的算法,输出排序过程f.堆排序:根据堆排序的算法,输出排序过程g.归并排序:根据归并排序的算法,输出排序过程程序的主要函数及其伪代码说明<1>模板类主要说明程序中用到的类的定义template<class type>class sortlist{ private:int currentsize;排序表中的数据元素,利用堆的调整算法形成初始堆。
b.输出堆顶元素。
c.对剩余元素重新调整形成堆。
d.重复执行第b 、c 步,直到所有数据元素被输出。
(1)建立最大堆的伪代码如下:template <class type>此循环,当i 与j 中有一个已经超出表长时,将另一个表中的剩余部分照抄到新表C[k]~C[m+n]中。
下面的归并算法中,两个待归并的有序表首尾相接存放在数组[]中,其中第一个表的下标范围从left 到mid ,另一个表的下标范围从mid+1到right 。
前一个表中有mid-left+1个数据元素,后一个表中有right –mid 个数据元素。
归并后得到的新有序表有right –mid 个数据元素。
归并后得到的新有序表存放在另一个辅助数组[]中,其下标范围从left 到right 。
伪代码如下:template <class type> voidsortlist<type>::merge(sortlist<type>&sourcetable,sortlist<type>&mergedtable,con st int left,const int mid,const int right) {int i=left,j=mid+1,k=left;快速排序(不稳定的排序方法) 1.时间复杂度最好情况(每次总是选到中间值作枢轴)T(n)=O(nlog2n) 最坏情况(每次总是选到最小或最大元素作枢轴)T(n)=O(n2)1111-=∑-=n n i 22)1(211n n n i n i ≈-=∑= 22)1)(4()2(211n n i n i ≈-+=+∑= 42n 42n )(21)(211n n i n n i -=-∑-=)(23)(321n n i n n i -=-∑=2.空间复杂度:需栈空间以实现递归最坏情况:S(n)=O(n)一般情况:S(n)=O(log2n)f. 堆排序(不稳定的排序方法)]1.间复杂性为O(nlog2n)。
2空间复杂性为O(1)。
g. 归并排序(稳定的排序方法)1时间复杂度为O(nlog2n)。
2空间复杂度为O(n)。
3)运行情况主菜单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退出系统1)上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1 快速排序时出现多一次排序的情况解决方法:在进行循环体时,多运行了一次,将运行次序减1即可。
2 堆排序时也出现与上一条相同的情况解决方法:由于缺少一个判断语句导致输出只能是偶数倍趟数,因此加一条if(len<=currentsize-1)判断语句就可以使程序正常输出结果3 快速排序趟数开始为1 ,2 ,1, 2出现解决方法: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不过当其用完时,没有将它重新置为0,这样最后输出的趟数就正确了。
4 运行程序时,若输入字符,则必须输入完全后,才判断其为不正确的选择解决方法:加一个if判断语句即可2)程序中可以改进的地方说明本程序不能判断字符数大于1的字符串,这方面需要改进可以在程序中加入性能分析,例如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等3)程序中可以扩充的功能及其设计实现假想扩充功能:可以加入希尔排序等未加入的排序方法,可以加入性能分析实现假想:加入其他排序方法后,输出为正确排序的过程,加入性能分析时,输出排序过程的同时,可以输出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6) 收获及体会在进行为期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中,最终完成了算法。
这期间,遇到的各种麻烦也都相继解决。
从这次实践中,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首先先说一下基本的。
对于各种排序算法的过程还是不够熟悉,进行编程时还需要翻书查找,对于这一点,只能说对数据结构的学习还不够扎实,虽然说这门课程以后就没有了,但是我想这门课对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所以有空时还应该继续熟悉这门课程。
其次,就是对于错误的处理,不能得心应手,不能正确处理一些简单的错误。
对于逻辑上的错误,不能够立即找到出错点,往往需要向同学请教才能找出错误,并且改正。
我觉得这是自己独自思考能力不高的问题,遇事需要自己仔细想想,若还不能改正,再请教别人也不迟。
从总体上说,整个代码的实现还是存在不足的,例如本程序不能判断字符数大于1的字符串,没有相应排序的性能分析(如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等等。
从这点看,说明自己的程序还是不够完善,不能做到十全十美,希望以后能有所修正。
总而言之,从这次的实践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以后能够多加运应7) 源代码:#include""#include<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const int maxsize=100;int num=0;//定义全局变量,为每一趟的输出做准备int x=0;template<class type>class sortlist{private:int currentsize;//数据表中数据元素的个数public:type *arr;//存储数据元素的向量(排序表)sortlist():currentsize(0){arr=new type[maxsize];}//构造函数sortlist(int n){arr=new type[maxsize];currentsize=n;}void insert(int i,type x){arr[i]=x;}~sortlist(){delete []arr;}//析构函数void swap(type &x,type &y)//数据元素x和y交换位置{type temp=x;x=y;y=temp;}void bubblesort();//冒泡排序void quicksort(int low,int high);//快速排序void insertionsort();//直接插入排序void binaryinsertsort();//折半插入排序void selectsort();//简单选择排序void heapsort();//堆排序void mergesort(sortlist<type> &table);//归并排序void filterdown(const int start);//建立最大堆void mergepass(sortlist<type>&sourcetable,sortlist<type>&mergedtable,const int len);//一趟归并void merge(sortlist<type>&sourcetable,sortlist<type>&mergedtable,const int left,const int mid,const int right);//两路归并算法};template <class type>//直接插入排序void sortlist<type>::insertionsort(){type temp;int j;for(int i=1;i<=currentsize-1;i++){temp=arr[i];j=i-1;while(j>=0&&temp<arr[j]){arr[j+1]=arr[j];j--;}arr[j+1]=temp;cout<<"第"<<++num<<"趟排序结果为:";for(int t=0;t<currentsize;t++) cout<<arr[t]<<" ";cout<<endl;}num=0;}template <class type>//折半插入排序void sortlist<type>::binaryinsertsort(){type temp;int left,right;for(int i=1;i<currentsize;i++){left=0;right=i-1;temp=arr[i];while(left<=right)//找插入位置{int mid=(left+right)/2;if(temp<arr[mid])right=mid-1;else left=mid+1;}for(int k=i-1;k>=left;k--)//向后移动arr[k+1]=arr[k];arr[left]=temp;cout<<"第"<<++num<<"趟排序结果为:";for(int t=0;t<currentsize;t++)cout<<arr[t]<<" ";cout<<endl;}num=0;}template <class type>//冒泡排序void sortlist<type>:: bubblesort(){int i=1;int finish=0;//0表示还没有排好序while(i<currentsize &&!finish){finish=1;//排序结束标志置为,假定已经排好序for(int j=0;j<currentsize-i;j++)if(arr[j]>arr[j+1])//逆序{swap(arr[j],arr[j+1]);//相邻元素交换位置finish=0;}//排序结束标志置为,表示本趟发生了交换,说明还没有排好序i++;cout<<"第"<<++num<<"趟排序结果为:";for(int t=0;t<currentsize;t++)cout<<arr[t]<<" ";cout<<endl;}num=0;}template <class type>void sortlist<type>::selectsort()//简单选择排序{int k;for(int i=0;i<currentsize-1;i++){k=i;for(int j=i+1;j<currentsize;j++)if(arr[j]<arr[k])k=j;//k 指示当前序列中最小者的位置if(k!=i)//最小关键字的数据元素位置不等于iswap(arr[i],arr[k]);cout<<"第"<<++num<<"趟排序结果为:";for(int t=0;t<currentsize;t++)cout<<arr[t]<<" ";cout<<endl;}num=0;}template <class type>//快速排序void sortlist<type>::quicksort(int low,int high)//在待排序区间[low,high]上,递归地进行快速排序{int i=low,j=high;type temp=arr[low];//取区间第一个位置为基准位置if(i<j){while(i<j){while(i<j&&temp<arr[j])j--;if(i<j){swap(arr[i],arr[j]);i++;}while(i<j&&temp>=arr[i])i++;if(i<j){swap(arr[i],arr[j]);j--;}}arr[i]=temp;//将基准元素就位cout<<"第"<<++x<<"趟排序结果为:";for(int t=0;t<currentsize;t++)cout<<arr[t]<<" ";cout<<endl;quicksort(low,i-1);//在左子区间递归进行快速排序quicksort(i+1,high);//在右子区间递归进行快速排序}}template <class type>//建立最大堆void sortlist<type>::filterdown(const int start){//向下调整使从start开始到currentsize-1为止的子表成为最大堆int i=start,j=2*i+1;//j为i的左孩子int tablesize=currentsize;type temp=arr[i];while(j<=currentsize-1){if(j<currentsize-1 && arr[j]<arr[j+1])j++;//在两个孩子中选关键字较大者if(temp>=arr[j])break;else{arr[i]=arr[j];i=j;j=2*j+1;}}arr[i]=temp;}template <class type>void sortlist<type>::heapsort(){int tablesize=currentsize;for(int i=(currentsize-2)/2;i>=0;i--)filterdown(i); //初始建堆for(int i=currentsize-1;i>=1;i--){swap(arr[0],arr[i]);//堆顶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交换currentsize--;filterdown(0);//重建最大堆cout<<"第"<<++num<<"趟排序结果为:";for(int t=0;t<tablesize;t++)cout<<arr[t]<<" ";cout<<endl;}num=0;currentsize=tablesize;}template <class type>voidsortlist<type>::merge(sortlist<type>&sourcetable,sortlist<type>&mergedtable,con st int left,const int mid,const int right){int i=left,j=mid+1,k=left;//指针初始化//i是前一段的当前元素位置,j是后一段的当前元素位置,k是辅助数组的当前位置while(i<=mid&&j<=right)if[i]<=[j]){[k]=[i];i++;k++;}else{[k]=[j];j++;k++;}if(i<=mid)for(int p=k,q=i;q<=mid;p++,q++)[p]=[q];//把前一段复制到mergedtableelsefor(int p=k,q=j;q<=right;p++,q++)[p]=[q];//把后一段复制到mergedtable}template <class type>voidsortlist<type>::mergepass(sortlist<type>&sourcetable,sortlist<type>&mergedtable ,const int len){int i=0;while(i+2*len<=currentsize-1)//表示至少有个子序列{merge(sourcetable,mergedtable,i,i+len-1,i+2*len-1);i+=2*len;}if(i+len<=currentsize-1)//若只有最后两个子序列merge(sourcetable,mergedtable,i,i+len-1,currentsize-1);else//若只有最后一个子序列for(int j=i;j<=currentsize-1;j++)[j]=[j];if(len<=currentsize-1){if(num<currentsize){cout<<"第"<<++num<<"趟排序结果为:";for(int t=0;t<currentsize;t++)cout<<[t]<<" ";cout<<endl;}}}template <class type>void sortlist<type>::mergesort(sortlist<type> &table ){//按数据元素关键字非递减的顺序对排序表table中数据元素进行递归排序sortlist<type> temptable;int len=1;while(len<currentsize){mergepass(table,temptable,len);len*=2;mergepass(temptable,table,len);len*=2;}num=0;}int main()//主函数{cout<<"***********************************************************************"<<endl; cout<<" 排序问题 "<<endl;cout<<"***********************************************************************" <<endl<<endl<<endl;int c=1;char ch,cc;int n1=0;while(c!=0){cout<<"\n======================================================================="<<endl;cout<<"======================可供选择的排序方法=============================="<<endl; cout<<" 1 直接插入排序 2 折半插入排序 "<<endl; cout<<" 3 冒泡排序 4 简单选择排序 "<<endl; cout<<" 5 快速排序 6 堆排序 "<<endl; cout<<" 7 归并排序 0 退出排序程序 "<<endl; cout<<"======================================================================="<<endl;cout<<"\n 请输入您需要的排序种类:";cin>>ch;if(ch=='0') {cout<<" 您已成功退出该系统!"<<endl;system("pause"); return 0;} int n,number;if(ch>='0'&&ch<='7'){cout<<"\n 输入您要进行排序的数的个数:";cin>>n;cout<<"\n 请输入"<<n<<"个数:";sortlist<int>table(n);for(int i=0;i<n;i++){cin>>number;(i,number);}switch(ch){case'1':cout<<"\n *******您选择的是直接插入排序*******\n"<<endl;();break;system("pause");break;case'2':cout<<"\n *******您选择的是折半插入排序*******\n"<<endl;();break;system("pause");break;case'3':cout<<"\n *******您选择的是冒泡排序*******\n"<<endl;();break;system("pause");break;case'4':cout<<"\n *******您选择的是简单选择排序*******\n"<<endl;();break;system("pause");break;case'5':cout<<"\n *******您选择的是快速排序*******\n"<<endl;(0,n-1);break;system("pause");break;case'6':cout<<"\n *******您选择的是堆排序*******\n"<<endl;();break;system("pause");break;case'7':cout<<"\n *******您选择的是归并排序*******\n"<<endl;(table);break;system("pause");break;}}}system("pause");return 0;}四参考文献:《数据结构——C++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