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中国人的海权意识 提升海洋强国的软实力

合集下载

王宏: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

王宏: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提升海洋强国软实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出版物刊名: 求是 页码: 63-64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3期 主题词: 海洋意识;软实力;王宏;海洋战略地位;海洋资源;生存发展;国家兴衰;海洋经济
摘要: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管辖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海洋关系 民族生存发展,关乎国家兴衰安危。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意义重大。建设海洋强国不仅需要强大 的海洋经济、军事、科技等硬实力的保障,更离不开海洋意识、海洋文明等软实力的支撑。我 国海洋意识提升历经坎坷,随着海洋战略地位的不断提高,民众日益关心海洋、爱护海洋,海 权意识明显提升。

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2012年第6期山东社会科学No.6总第202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202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的战略意义王琪季晨雪(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海洋软实力是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与海洋硬实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我国的海洋软实力主要来源于天人合一的海洋文化、和平发展的海洋价值观以及与负责任大国相匹配的海洋政策。

在和平发展视阈下,提升我国海洋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保证其成为海洋强国,维护其海洋权益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和平发展;海洋软实力;海洋硬实力[中图分类号]D6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6-0070-04一、海洋软实力的提出及其涵义“软实力”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对冷战结束后美国新的发展模式进行思考之后提出来的,他指出,相对于世界其他各国,美国虽然一直拥有绝对优势的军事实力,但是在面对恐怖主义以及处理其它国际问题时,仅仅依靠其军事实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别国的支持与合作,而这就取决于美国本身的吸引力,即软实力或软权力。

此后“软实力”引起各国的普遍关注,“在当今世界,软实力竞争的激烈程度已经超过了硬实力的竞争”。

①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国面临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不仅要关注国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而且要致力于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这正是中国政府重视国家软实力的表现。

学界对于软实力的研究不仅关注外交、文化等领域的软实力,而且开始研究软实力的提升对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意义。

随着海上贸易的日益重要,海洋资源、空间的争夺愈演愈烈,海洋的战略地位愈来愈重要,各国纷纷将战略重点转向海洋。

历史上的海洋强国都是靠武力对外扩张,取得海上霸权进而取得海洋强国的地位。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实现和平发展是世界各国顺应时代潮流的表现。

中国的海洋战略也不能追求海洋霸权,而应该注重海洋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

试论海权意识

试论海权意识

试论海权意识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影响院系: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姓名:李畅班级:2006级2班学号:2006051292摘要: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关键字:海上霸权,海权,意识淡薄,蓝水海军,资源安全曾经在班里做有关英国海上霸权的衰落的presentation的时候问过同学一个问题,中国领土面积是多少?正如我意料的一样,班里的同学异口同声的说960万平方公里。

我并不对此感到震惊,我只是平静的告诉他们:同学们,请你们记住,我们的领土面积是1200万平方公里,请不要忘记,我们还有400多平方公里的海洋。

作为社会精英层的广大大学生们对我们的领土面积知之寥寥,这不足为奇,也不能抱怨他们不爱国,连生养自己的祖国母亲的博大都不清楚。

只要翻看大多数的中国现行教材,它会告诉你,中国的领土面积就是960万平方公里。

960是广大中国人打小就铭记在心的数字,并不无自豪的说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960万平方公里。

1200这个数字在广大中国人心中从来就没有任何意义。

这反映出一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曾经造出世界上最大海船的国家,一个曾经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从高层到草根,从平民到政府的海权意识集体淡薄。

说到海权意识,就需要了解什么是海权。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控制问题,更重要的是用海洋来开拓一个新的舞台,一个新的时代。

“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在马汉眼中,“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

”二十一世纪,谁控制了海洋就拥有了世界。

海权意识淡薄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古代中国曾经一度成为世界最为强大的帝国。

向海洋进军建设海洋强国

向海洋进军建设海洋强国

向海洋进军建设海洋强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人们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需求越来越大,而海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海洋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能源和原材料,同时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调节器和重要的生态系统。

鉴于此,中国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进军建设海洋强国。

目前,我国的海洋产业发展已经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中国拥有13.7万公里的海岸线和370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是世界上拥有海洋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深海装备和技术体系,实现了海洋工程领域的一系列创新和突破。

然而,我们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仍有欠缺,我们在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科学研究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另一方面,国际海洋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其他国家对海洋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强。

因此,作为一个拥有广阔海域和丰富资源的国家,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进军海洋强国行列。

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大海洋科学和技术研究力度海洋科学和技术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加大对深海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力度,推进深海勘探、深海开发、深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我们应该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海洋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

二、强化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我们应该把握海洋开发的重点和方向,重点开发和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沉积物矿物资源等,促进海洋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能力的提升。

三、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是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

我们必须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海洋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

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是海洋强国建设的经济基础。

我们应该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海洋航运、海洋旅游、海洋渔业、海洋科技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产业集群和企业。

中国海权

中国海权

浅谈中国海权近些年中国一词活动在世界中的各个角落,特别是最近的美防长防华,胡主席访美,以及我空军J-20的成功试飞,海军的航空母舰的即将完建,都能看到中国的手开始伸得更远更远了,我想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我军必将成为世界强国,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军事上。

然而在我军日前受到最多的就是海洋问题,也是就是我国的海权问题。

美日韩军演,极大的挑战了我国的海洋权利,还有我国的尊严。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在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中,海军的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要按照中国特色军事变革要求,推动海军建设整体转型,提高海军信息化条件下防卫作战能力。

努力锻造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

新的世界格局催生了中国的海权问题:迫在眉睫在21世纪,中国一词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有关中国的的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在历史发展的今天,在中国人民的觉醒中和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逐渐使人意识到中国海权问题的重要性。

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缩小了世界的距离,海洋这个本来天然的屏障已难以阻挡人类的发展趋势,地球村正在形成,但是在社会高速发展在给你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让世界这个波涛汹涌的海面增添了强风热浪。

中国是一个人口、领土、经济大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但是在这个一个大国中,中国在领土,能源,人民面临安全问题时却无法真正的走出去。

在中国南海、东海、台湾岛、钓鱼岛等主权问题时,中国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的国土再也不是小时候认识的那样——一只雄鸡,而是还包含着雄鸡身边的一大部分蓝色国土。

在改革开放30年的带动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已今非昔比,中国已做好在国际舞台上发言的准备,但是有一点,中国的声音还不够响,传的还够远,中国的手臂无法真正地伸到他想要摸的地方去。

在面临各种争端问题时,我们只能谴责、交涉,不能够表达自己真正的意愿。

为此在我国领海、能源安全面临严重挑战时,我们才真正意识到了海权问题的存在和严重性,要加强我国的海权意识,迫在眉睫。

秉承中国人的海权意识提升海洋强国的软实力

秉承中国人的海权意识提升海洋强国的软实力

秉承中国人的海权意识提升海洋强国的软实力秉承中国人的海权意识提升海洋强国的软实力摘要:中国海权发展历史漫长,因而海权属于历史范畴,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

秦汉时期奠定的中国海权雏型对此后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的特点产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影响,即海疆的统一、中央的管辖、陆海的渗透。

在郑和时代,和平与军事是贯彻“强化”海权的有力手段,以和平为主,以武力为辅。

孙中山在探索中国建国方略之际,提出了“海权与中国近代化”的命题,振兴海权,保卫海疆,兴海强国,建设近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我国海权维护注入了新内涵,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 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2 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都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西方海权意识是通过海洋控制陆地,从而控制城市、控制文明。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为了摆脱宗教束缚进行了宗教改革,并引发启蒙运动,这场伟大的思想革命导致对海洋新的探索和认识。

与此相关的是从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活动,由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人物前仆后继的地理大发现,崛起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海洋强国。

在大航海时代冒险精神的影响下,欧洲人对海洋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17世纪时英国政治家雷莱爵士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可以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对陆海关系,黑格尔的说法很有辩证性:“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限的时候,就被激起了勇气,要求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探索,但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我国的海岸线漫长,所管辖的海域广袤,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九州四海是中国古人对中国陆海关系的认识,最早出现在唐卢照邻《登封大?T歌》中:“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

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建设海洋强国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报告首提“海洋强国”,是我们党和政府应对海洋问题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针对国际国内海洋情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们党和政府针对长期以来海洋问题政策的合理提升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什么是海洋强国?指的是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为什么要提升全民海洋意识?几千年来,中国都是大陆国家,视土地为命根子。

连小学生都知道,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边界线长约2万2千公里。

却较少有人知道,中国还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海洋大国。

从认知海洋、利用海洋、管控海洋到生态海洋、和谐海洋,中国经历了长时间的认识过程,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这是我们民族的又一次伟大觉醒。

历史反复昭示我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律。

建设“海洋强国”之路是中国走向永续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建设海洋强国与提升海洋法治意识

建设海洋强国与提升海洋法治意识

NAVIGATION 航海19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岛考察工作时也指出,“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这一重要论断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对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法治建设快速发展,海洋立法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维护海洋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结合实际培育海洋文化,提升海洋法治意识,有利于服务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各类海域的布局和新划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被海水覆盖,其面积占地球总面积71%。

海洋法的历史发展悠久,人类对海洋中蕴藏的大量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是逐步认识的。

早在中世纪时期,关于维护海洋秩序的主张只有公海和领海两个传统概念;19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达,人类对海洋的开发除航运和渔业捕捞之外,发展到人工岛屿建造、大陆架和海底区域开发利用,沿海国家开始制定有关海域法律地位和制度的涉海法律。

为解决海洋争端,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联合国从1958年起多次召开会议,终于在1982年12月制定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综合性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这个公约包含320个条款和9个附件,第一次出现了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群岛水域以及大陆架、海底底土等新概念和海域划界规定。

值得关注的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已批准加入该公约,而作为全球最大海权国家的美国,为了维护其海上霸权,至今都没有加入海洋法公约。

我国是第一批签字的117个国家之一。

我国根据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维护主权、安全和海洋权益,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海洋问题;积极参与国际海洋规则的制定,维护国建设海洋强国与提升海洋法治意识文 / 胡宝顺际海洋法治,贡献了中国智慧。

2 全面推进依法治海,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在新时代和新的历史方位,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提升海洋法治意识,需要依法治海。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海洋强国战略的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海洋强国
战略的思考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海洋强国战略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以下是一些思考:
1. 发展海洋经济: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和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中国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产业的优势,推动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2. 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支撑。

中国可以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引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科技的发展,实现科技与经济的双赢。

3. 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可以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 推进海洋文化建设:海洋文化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中国可以加强海洋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弘扬海洋文化的精神和价值,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5. 保障海洋安全:海洋安全是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

中国可以加强海洋权益的维护和管理,推进海洋治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确保海洋安全和稳定。

总之,海洋强国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需要在政策、技术、文化、环境、安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推进,以实现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文化、海洋环境和海洋安全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

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

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

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1.引言1.1 概述海洋强国战略作为一项重要国家战略,旨在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实现国家的长远发展目标。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海洋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海洋的战略地位和潜力,积极制定和实施海洋强国战略。

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思想是将海洋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并通过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海洋产业、加强海洋能力等方面的努力,提升国家在海洋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这不仅有助于巩固国家海洋利益和维护海洋安全,还能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海洋强国战略中,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法律法规建设等。

通过深入开展海洋调查、勘探和开发,国家可以获取更多的海洋资源和能源,提高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加强海洋科学研究和创新,可以促进海洋科技的进步和应用,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

除了经济利益,海洋强国战略还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健全的海洋保护制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国家可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确保后代人能够继续受益于海洋的财富。

最后,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还需要国际合作和海洋治理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海洋开发利用中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维护和平、稳定的海洋秩序。

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努力和坚定的决心,但它必将为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战略优势。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首先,本文将按照以下几个要点展开讨论海洋强国战略的内容。

第一个要点将分析海洋强国战略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探讨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二个要点将深入探讨实现海洋强国战略的关键因素和主要措施,包括加强海洋经济建设、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加强海洋法治建设等方面。

其次,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增强公民海洋意识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增强公民海洋意识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四、开发海洋旅游
当代旅游已成为人们健身益智的一种方式。在旅游的过程中亲近自然、增长知识、学习文化,已成为游客的主要目的。这就使海洋旅游成为提升海洋意识的一种途径。海洋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已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海南完全有条件在推广海洋旅游方面做出世界一流水平。
应当积极论证,加快推进西沙旅游等海岛旅游,加大南海海洋科学考察和南海水下考古的力度,建设专门的南海博物馆,除了展示南海的自然风光和水产等项目外,还可增加1974年和1988年中越南海之战的内容,并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来增加公民的海洋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
二、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五大需要
第一,强化海洋意识是国家振兴的战略需要。海洋意识是确立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思想基石。海洋意识既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向海洋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构成国家和民族海洋政策、海洋战略的内在支撑。建设海洋强国,必须首先从树立海洋意识开始。
第二,增强公民的海洋意识是国家海洋科学决策的需要。受传统海洋意识影响,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重陆轻海、陆海分离发展的思想,民众缺乏海洋意识,导致国家战略决策上受主观臆想影响的多、遵循客观规律的少,海洋发展粗放式经营的多、精细型经营的少。
海洋经济意识。自古以来,海洋就是一种经济载体。当今世界海洋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既是世界物资流通的重要通道,人类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类活动的重要空间,还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因此海洋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财富。
海洋资源意识。海洋拥有丰富的资源,在陆地资源日趋减少的今天,人类已经把未来的资源寄希望于海洋。因此,海洋资源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环境意识。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环境。海洋环境是比陆地环境更为重要的生态环境。我们必须理性地认识海洋环境的特点、海洋环境的重要性,重视对海洋环境的保护。

人的海洋强国梦修订稿

人的海洋强国梦修订稿

人的海洋强国梦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中国人的海洋强国梦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历史上也曾经是海洋强国。

但由于明清“禁海”的政策,中国的航海事业受到了严重打击,自那以后,海洋强国的地位也逐渐衰落。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同时也不再是海洋强国。

这一切,迫使中国人重新重视海洋问题,也涌现出了众多英雄人物。

自1840年中国长期封闭的国门被英国人的“坚船利炮”轰开之后,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强国战略,便是强军。

因为,通过海上入侵一事让众人了解到,曾经是天然屏障的海洋,如今已经变为战争的前线。

强化海军,也便成为了国防建设的首要任务。

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统治阶级所认同,成为清政府当时的方针。

在甲午战争之前,为强国所做的一切的努力,都是围绕着建设一支能抵御西方列强入侵的海军所开展的。

而倡导新式海军的建设,最积极者为洋务派,他们认为国家想强盛,首先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而最首要的便是实现“船坚炮利”,建立新式水师。

1866年,福建船政局和船政学堂的建立,便是中国设局制造新式兵轮,建设新式海军的开始。

与此同时,在上海曾国藩也设立了江南制造局以建设水师。

浩浩荡荡的强军之梦,到1875年福建海军已经拥有新式战舰15艘,这也是当时中国唯一一支新式轮船水师,承担着中国万里海疆的巡防任务。

而1874年的日军侵台事件,更是让清廷确立了陆海并重的国防方针,决定组建南北洋海军,其中李鸿章负责北洋,沈葆桢督办南洋。

自此至1895年的二十年间,中国新式海军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中庞大的水师队伍也让当时诸多国家为之震惊。

同时,军港的建设与武装和铁路的修建也取得了显着的成果。

取得了如此惊人的成果,似乎中国人的海洋强国梦的实现近在咫尺,曾经的海洋大国又要重新崛起了吗?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海洋强国必由之路

增强全民海洋意识:海洋强国必由之路
态 ol 东 海 和 黄 海 海 域 ,与 朝 、韩 、 日三 国 之 问 也 存 在 1 C在
的基 本 概 念 。 1 20 ” 】0 5年 1 2月 ,北 京 一 所 著 名 高 校 对 北 部
湾 的 归 属 问题 向 1 0名大 学 生 调查 ,其 中 9 % 的学 生 竟 然 0 7 错误 地 回答 : “ 部 湾 在越 南 ”[1 几 年 ,随 着 南 海 问 题 、 北 o4近 东 海 问 题 的升 温 , 以及 全 球 能 源 、资 源竞 争 的 加 剧 ,对 相 关 问 题 在专 题 性 讨 论 常 见 诸 于 媒 体 和 学 术 论 文 中 , 但 是 , 针对 海洋 意 识 的 研 究 还 是 乏 善 可 陈 ,急 需 进 一 步 的 讨 论 和
里 的 “ 洋 国土 ” 却 没有 任何 体 现 。1 9 海 9 8年 中 国青 年 报 曾
进 行 “ 国青 年 蓝 色 国土 意 识 调查 ” 中 ,有 三 分之 二 以上 的 被
调 查 者认 为 我 国的 国 土 面积 为 90万 平 方公 里 , 】 6 L 在这 些 被 2


我国海 洋意 识现状
中共 济 南 市委 党校 学报 ・ /0 0 4 2 1
增 强全 民海 洋意 识 :海 洋 强 国必 由之路
张 宇 刘 莎
摘 要 :2 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海洋开发的世纪,也是海洋争夺 的世纪 ,在 全球范围内大规模 开发 、利用 、争夺
海 洋资 源是 不 可避 免的 世 纪 潮流 。 中国作 为 一个 海 洋大 国 ,必 须 顺 应 这 一 历 史 潮 流 。 海 洋意 识 是 确 立 海 洋 强 国战 略 目标 的思 想基 石。建 设 海 洋 强 国 ,必 须 首先 从 增 强 国 民海洋 意 识 开始 。

形势与政策复习题答案

形势与政策复习题答案

大家交卷时,请按学号顺序排好再走,谢谢您的合作!O(∩_∩)O08港5《形势与政策》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海权2、海洋权益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国民经济是指一个现代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一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4、中等收人陷阱中等收人陷阱"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低收入国家行列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经济发展长期徘徊、迟迟不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现象。

5、老龄化社会老龄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6、扩大内需内需:是指内部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

扩大内需,就是要启动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以拉动经济增长。

7、消费率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

计算公式:消费率=消费基金/GDP×100%。

其中,消费基金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8、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经济或金融危机期间,向经济社会注入大量定额货币的超宽松货币政策。

9、金砖国家原先“金砖四国“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南非,即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二、简述题1、简述海权在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中的作用。

1、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历史上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海权握,国则兴;海权无,国则衰,从20世纪后半期到21世纪初,国际社会的海洋之争主要是海洋权益之争,强于世界者必先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

透过海洋治理展现国家海洋权益保障软实力

透过海洋治理展现国家海洋权益保障软实力

理能力。科学规划海洋经济发展 ,发展海洋油气 、运 层面是综合性海洋治理 的实现手段。只有改变原有
输、渔业等产业 ,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加强渔港 的以部 门为基础 的立法 、行政 、执法体制 ,才能有效
建设 ,保护海 岛、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环境。保 障海上 地实现综合性海洋治理的目标 。
一 方法可以被应用于更广泛 的领域。实际上 ,在某些 出当前 出海捕鱼的渔船数量过剩 ,而渔业资源则越
情况下 ,我们已经在应用这一方法 ,即使我们 自身尚 来越 稀缺 。因此 ,有 必要加 强 渔业管 理制度 在公海 上
通道安全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列为规划重点。伴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海洋资源管理 :从首届世界国家公园研讨会
全球化 以及法治观念 的普及 ,中国的海洋权益保护 起 ,各 国 已开始建 立海 洋保 护 区与公 园 ,海洋 保护 区
以及海洋环境治理必须通过有效 、合理和公平 的法 的数量与保护区的面积逐渐增加。海洋保护区已为
2013年 l0月 26~27日,由山东大学法学院主 area),但海洋保护区管理若无法落实 ,再多的海洋保
办 、众诚仁 和律师事务所协办的 20 1 3年海洋环境治 护区恐沦为“纸上公园”,因此有必要探讨各 国实践
理 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法学院举行。来 自英 之 经验 。
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 ,以及 国内山东大学、中国 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 、中 国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 、国家海 洋信息中心 、台湾中山大学 、台湾海洋大学 、台湾师
迹之盛衰可证。国家的安全威胁亦多来 自海洋 ,此 由 处 ,即表现在救济途径与细化 的责任类型的不完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海洋强国的推进与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海洋强国的推进与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海洋强国的推进与作用作者:王刘波杨巧妮林彬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12期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社科联发展专项课题“海洋强国战略视阈下江苏省交通类高校海洋历史文化的普及教育研究”(20GSB-025)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刘波,男,博士,江苏航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摘要:改革开放后,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通过处理海上争端的新策略,成功营造了和平发展的氛围。

同时,我国加快了海军现代化的建设步伐,改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洋实力弱小的局面,基本上实现了向海洋大国的迈进。

在取得海洋大国建设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而制约我国海洋事业继续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走向海洋强国建设的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取得系列新进展、新突破,扭转了海洋强国建设不利局面,对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海洋强国;陆强海弱;南沙岛礁;现代化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22.12.041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强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就海洋强国战略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在党中央的顶层设计下,海洋强国战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的海洋强国研究,虽然比较客观反映了海洋强国建设的现实问题,为理解新时代的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真实可借鉴的视角。

但是,缺乏对海洋强国战略发展过程的系统深入研究,缺乏从中国共产党主导的视角下全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海洋强国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成就。

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当下,从党史角度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海洋弱国走向海洋强国的伟大历史,对培养正确的海洋党史观,进一步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可以提供可参考、复制的基层经验与借鉴,能够落实党中央提倡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总要求,因此,具有较强的现实运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海洋软实力:概念界定与阐释

海洋软实力:概念界定与阐释

注, 但 以海洋 软实 力 为题 的专 门研 究 目前 尚处 于 空 白。中 国正在 实 施 海 洋 强 国 战 略 , 实现 和平 崛
升战 略 以及 相 关 衍 生 概 念 等 方 面 。 “ 中 国 软 实 力” 的研 究 和建设 具 有 重 大 的战 略 意义 已是 国 内 研究 学者 的共识 , 正 如 有学 者 所 言 : “ 作 为 后 起 的 大国, 中国与发 达 国家相 比 , 差距 最大 的不 是 国 内
海洋软实 力 : 概念界定 与阐释
王 琪, 刘建 山
( 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 院, 山东 青 岛 2 6 6 1 0 0 )

要: 当前 , 中 国正 在 实施 海 洋 强 国 战略 , 实现 和 平 崛 起 , 提 升 海 洋软 实 力是 必 由之 路 。 海 洋软 实 力 , 即 一
国在 国际 国内海洋事务 中通过非强制的方式 实现和维护海 洋权 益的一种能 力和影响 力。这种影 响力主要 表现 在: 一 国的海 洋文化 、 海洋制度 、 海洋发展 模式等所产生的吸 引力、 同化 力, 以及 一国在 国际海洋事务 中对 国际机
提 出“ 海洋 软实 力 ” 这一 概念 , 并 开始 引起 广 泛关
作者简介 : 王琪 ( 1 9 6 4一) , 女, 山东高密人 , 教授, 博士 , 研究方 向为海洋管理 、 行政管理。
基金项 目: 国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和平 崛起 视 阈下 的 中 国海 洋 软 实 力 研 究 ” ( 1 l B Z Z 0 6 3 ) 的 阶段 成 果 。
当时 国际关 系学 界 的共 识 。然 而 , 哈佛 大 学 教 授 约瑟夫 ・ 奈( J o s e p h S・ N y e ) 却认 为美 国 力 量 并非 衰退 , 只不 过 其 本质 和 构 成 要 素正 在 发 生 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秉承中国人的海权意识提升海洋强国的
软实力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城市管理》 2018年第3期
摘要:中国海权发展历史漫长,因而海权属于历史范畴,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涵。

秦汉时期奠定的中国海权雏型对此后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的特点产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
影响,即海疆的统一、中央的管辖、陆海的渗透。

在郑和时代,和平与军事是贯彻“强化”海
权的有力手段,以和平为主,以武力为辅。

孙中山在探索中国建国方略之际,提出了“海权与
中国近代化”的命题,振兴海权,保卫海疆,兴海强国,建设近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
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我国海权维护注入了新内涵,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陆海关系;包容理念;海洋强国;“一带一路”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3.001
2 500年前古希腊海洋学家狄未斯托克、2 000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都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西方海权意识是通过海洋控制陆地,从而控制城市、控制文明。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为了摆脱宗教束缚进行了宗教改革,并引发启蒙运动,这场伟大
的思想革命导致对海洋新的探索和认识。

与此相关的是从15世纪开始的大航海活动,由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航海人物前仆后继的地理大发现,崛起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
国等海洋强国。

在大航海时代冒险精神的影响下,欧洲人对海洋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

17世纪
时英国政治家雷莱爵士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
可以控制了世界的财富,最后也就控制了世界本身。

”对陆海关系,黑格尔的说法很有辩证性:“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他自己的无
限的时候,就被激起了勇气,要求超越那有限的一切。

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探索,但
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
我国的海岸线漫长,所管辖的海域广袤,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九州四海是中国古人对中国
陆海关系的认识,最早出现在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中:“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经典文学作品《西游记》描述了诸如海龙王、南海观音等许多涉海的情节,《西洋记》
则描写了陆上诸如骊山老母等西部涉陆的故事,虽两者都为小说,但却沿着中国地缘陆海两个
方向表现中国文化中陆海兼容的特色,说明东方陆海环境所孕育的文化、信仰、思想以及海权
意识。

不同于西方的海洋文化和海权思想,陆海环境融合形成的包容理念,直接影响了中国人
的海洋思想和海权意识。

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海权”一词,出自1885年天津机器局出版的由清政府驻德国公使李凤苞节译的奥地利人写的《海战新义》一书:“凡海权最强者,能逼令弱
国之兵船出战。


海权属于历史范畴,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内涵。

中国海权发展历史漫长,秦汉时期奠
定的中国海权雏型,对此后中国海权的发展、中国海权的特点产生了明显而又深刻的影响,即
海疆的统一、中央的管辖、陆海的渗透。

唐王朝综合国力的强盛,导致了封建大一统扩大成为
可能,中国海权的发展出现了汉朝以来第二个历史发展高峰,对海权的认识、海洋经济的利用
有了质的发展。

航海事业兴旺,船舶建造、航线开辟、港口扩建、航运管理等方面在当时达到
比较完备的水平。

国家综合国力运用于海洋,反映了对国家利益的认识逐渐深入,这个“深入”使古代中国海权观念在一定量变积累的基础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此时,海权成为封建大一统
和安内平天下的构成。

在海洋方面有了主权意识,认识到国家主权和利益在海洋区域的存在,
且在当时封建社会机制下进行一定程度的运用,并逐渐注意和加强军事在海洋方面的作用,促
使海洋贸易活跃,中国的海权运用力量由此得到加强。

中国海权到元至明初时期走向强盛,突
出地表现在封建大一统思想。

在郑和时代,和平与军事是贯彻“强化”海权的有力手段,以和
平为主,武力为辅,通过在海上显示威力,即《明史》所言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达
到封建大一统的目的,这就是郑和海权的实质。

陆海关系中形成的中国海权意识是内敛的,由
内向外,它形成的基础是农耕文明,而不是工商文明,因此郑和海权中有一定的制海权意识。

郑和舟师具备了国际性军种,是贯彻和执行国家任务的有力工具,同时,对维护东南亚、南亚、西亚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近代中国的海权,则是在内外危机的冲击下出现的。

19世纪末20
世纪初,除了清政府自身的洋务、改良和新政的发展,中国社会一股不与清政府合作的新兴力
量觉醒了,主要是以留学生和知识界为代表,主张用近代西方以及日本近代化模式挽救中国,
涌现了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军事救国等思潮。

当时迫切寻找救国之路的中国人,面对近代以
来一系列的惨痛失败和瓜分豆剖的危机,开始用西方的先进思想观察和衡量中国,学会了用世
界的眼光来审视和探讨中国的海权问题,发现了在西方影响巨大的海权论。

孙中山在探索中国
建国方略之际,提出了“海权与中国近代化”的命题。

这个命题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影响来说,
是根本性问题之一——振兴海权,保卫海疆,兴海强国,建设近代化国家。

孙中山首次使用
“海权”一词是在1906年12月2日召开的东京同盟会刊物《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
说中,“故英国要注重海军,保护海权,防粮运不继”。

孙中山是从进化论角度阐释海权主张的,在海权主张中强调制海权问题,提出以港口为“策源地”的中国实业发展规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向新时代,维护国家海权、发展海洋事业是关系到民族生存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危的重大战略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
断取得新成就。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为我国海权维护注入了“中国声音”“东方智慧”,
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指明了时代责任。

为此,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完善海
洋法律体系,维护海权、发展海权,要着力提升海洋国土意识、海洋经济意识、海洋环保意识、海洋权益意识和海洋合作意识,为海洋强国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把握乘势而上的历史机遇。

■责任编辑:张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