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中考复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件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c7dd7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a.png)
百废具兴
同义词:朝晖夕阴——春和景明 胜状—大观
薄暮冥冥——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其他: 旧制 薄暮 沙鸥翔集 去国怀乡 前人之述备矣 颓然乎 其间者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伛偻提携 山肴野蔌
(二)一词多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景象) 而或长烟一空 ( 有时)
予观夫巴陵胜状
( 看 )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9.范仲淹借“古仁人之心”表达了什么情怀?在当今社会 有什么现实意义?(变式题:作者把“古仁人”与“迁客 骚人”作对照的目的是什么?)
答: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第二问略)
中考对接:阅读理解
10.《醉翁亭记》中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不同?
7.赏析“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答:运用比喻,把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比作静静地沉在水中 的璧玉,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月圆水清的特点。
中考对接:阅读理解
8.欧阳修虽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当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 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意对即可)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直通) 云归而岩穴暝( 集合 )
感极而悲者矣 ( 到)极点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返回
此乐何极
(穷尽 ) 吾谁与归
(归依 )
佳木秀而繁阴
(草木茂盛 ) 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
蔚然而深秀者 ( )秀丽若夫霪雨霏霏(
繁密)的样子
中考对接:字词解释训练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气象:景象
《岳阳楼记》《醉翁亭 记》 复 习 课
课前预测
读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吾谁与
《醉翁亭记》PPT优秀课件
![《醉翁亭记》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029976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1.png)
静态之美
山峰巍峨,古树参天,彰显大 自然的壮丽与沉稳。
动静相宜
飞鸟掠过水面,鱼儿在水中游 弋,构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
意境深远,抒发作者情感
01
02
03
寄情山水
通过对醉翁亭周边景色的 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 然的热爱和向往。
忘却尘世
在美丽的自然景色中,作 者忘却了世间的纷争和烦 恼,达到了心灵的宁静。
中庸之道
作者在文中提倡饮酒作乐,但强调“ 颓然乎其间”的适度原则,体现了儒 家中庸之道的思想。
现代价值观审视下文章意义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文章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对 于现代社会而言,这一观念仍然具有 重要意义。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追求精神自由
在醉翁亭这个自然环境中,人们可以 忘却世间的纷争和束缚,追求精神的 自由和解放。
地理位置及环境
醉翁亭位于琅琊山半山腰处,周围环境优美,山水相依,景色宜 人,是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欧阳修生平及文学成就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 (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文学成就
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诗词、书法等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散 文风格平易流畅,委婉曲折,富有感染力;诗词则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其他人物形象塑造及其作用
滁人形象
文中还塑造了滁州人民的形象,他们 安居乐业、和睦相处,展现了作者理 想中的社会景象。
宾客形象
宾客们跟随醉翁一起饮酒作乐,他们 的形象衬托出醉翁的豁达和洒脱。
人物间互动关系揭示主题
01
醉翁与滁人的互动
醉翁与滁人一起饮酒、游玩,形成了亲密无间的关系,体现了人与人之
《醉翁亭记》复习课件
![《醉翁亭记》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cf037848d7c1c708a145cc.png)
醉 翁 亭记 复习课
龙山初中
徐 玲
明确目标
复习范围:《醉翁亭记》 直击中考:
1、文学常识、主题。
2、词语解释和词义辨析:通假字、多义词、 其他重点实词。
3、重点句的默写、翻译和理解:主旨句、 关键句、名句、特殊句式。 4、拓展迁移,比较、联系实际。
岳 阳 楼 范 记
仲 淹
范仲淹,字希文,北 宋文学家、政治家、 军事家,有《范文正 公文集》,我们曾学 过他的《渔家傲》。
真诚就要把心胸扩展,把虚伪斩断,让非分的欲望、灰色的思想一 起付之东流,从而为国为民,多一点善心美意,多一些热情奉献。就像 杜甫,身处陋室,喊出的却是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就像范仲淹,被贬邓州,胸怀的却是 “先 天 下 之 忧 而 忧 , 后 天 下 之 乐 而 乐 ”之心; 就像龚自珍,辞官归隐,虽载“浩荡离愁”,吟诵的却是 “ ”。 落 红 不 是 无 情 物 ,化 作 春 泥 更 护 花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在借 此干涉别国内政.
日出而林霏开(雾气 )
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
若夫霪雨霏霏(繁密的样子)
词类活用
• 1、山行六七里 (在山上,名词作状语) • 2、杂然而前陈者 (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名词作状语)
特殊句式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拓展迁移:提问1
1.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怀? 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 情怀。 2.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仍有所作为.请谈 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启示:在逆境中仍保持旷达的胸襟,不计 较得失,积极乐观。 3.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文复习《醉翁亭记》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文言文复习《醉翁亭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f20b2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5.png)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模拟练习
1. 遮蔽 野菜 畅饮 环绕 2.①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②当乘醉而归之时,已是禽鸟归巢,夕阳西下。 3.表达了作者“与民间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 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4.示例:两文中的治理者都有为官一任即造福一方百 姓的情怀。甲文中百姓游玩、众宾尽欢是治理者励精图治的成果,乙文中李幼卿使 饥者有粮吃、召流亡者回乡的做法表明治理者能够心系百姓疾苦。
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 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醉翁亭记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知 识 导 航
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重点句子 原文译文 字词梳理 内容理解 中考链接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 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 章四大家”之一。今有诗词文集 《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传 世。
26.暝(míng):昏暗。 27.晦:昏暗。 28.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29.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30.发:开放。 31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32.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33.临:来到。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模拟练习
1. 遮蔽 野菜 畅饮 环绕 2.①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②当乘醉而归之时,已是禽鸟归巢,夕阳西下。 3.表达了作者“与民间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 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4.示例:两文中的治理者都有为官一任即造福一方百 姓的情怀。甲文中百姓游玩、众宾尽欢是治理者励精图治的成果,乙文中李幼卿使 饥者有粮吃、召流亡者回乡的做法表明治理者能够心系百姓疾苦。
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 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醉翁亭记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知 识 导 航
文学常识 写作背景 重点句子 原文译文 字词梳理 内容理解 中考链接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河北省2024中考文言文专项
文学常识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 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 章四大家”之一。今有诗词文集 《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传 世。
26.暝(míng):昏暗。 27.晦:昏暗。 28.晦明:指天气阴晴昏暗。 29.芳:花草发出的香味,这里引申为“花”,名词。 30.发:开放。 31伛偻(yǔ lǚ):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32.提携:小孩子被大人领着走,这里指小孩子。 33.临:来到。
醉翁亭记ppt(31页)
![醉翁亭记ppt(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1753e8eb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36.png)
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语 出《醉翁亭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 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 在彼。
你会做吗?
1、本文选自《 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 欧阳修,他 是 北宋时著名的 文学家,史学家。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 家之一,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
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归纳: (l)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醉翁亭记》写作思路
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由来(滁州城—琅琊 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破题)——“山水之乐” (一日之景、四时之景)——游山情形(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罢醉归(“醉 能同其乐”揭示主旨)
①.环滁皆山也。环绕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情趣
③.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
④.至于负者歌于途, 背
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陈列,摆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看到一座四角翘起像鸟 儿张开翅膀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了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 同乐”的情怀。
特殊句式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考考你:
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⑥.饮少辄醉, 就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 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 在彼。
你会做吗?
1、本文选自《 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 欧阳修,他 是 北宋时著名的 文学家,史学家。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 家之一,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
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归纳: (l)写亭的环境:从远到近 (2)写山间之朝暮:从早到晚 (3)写山间之四时:从春到冬 (4)写宴饮场面:从外到内
《醉翁亭记》写作思路
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命名由来(滁州城—琅琊 山—酿泉—醉翁亭,由远及近)(“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破题)——“山水之乐” (一日之景、四时之景)——游山情形(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宴罢醉归(“醉 能同其乐”揭示主旨)
①.环滁皆山也。环绕 ⑦.醉翁之意不在酒,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
情趣
③.云归而岩穴暝 ,昏暗
④.至于负者歌于途, 背
⑤.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陈列,摆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弯转,看到一座四角翘起像鸟 儿张开翅膀似的亭子,高踞在泉水上边,这就是醉翁亭了
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 同乐”的情怀。
特殊句式
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考考你:
1.解释红色的字词。 ⑥.饮少辄醉, 就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
中考《醉翁亭记》复习课件
![中考《醉翁亭记》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6d4ea6d1f34693daef3e95.png)
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
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 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
答: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风
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或者答“野花、树 木、风霜、水石。”
《醉翁亭记》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不可多
得的散文名篇,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的地方。请结合学习语文的经验,谈谈从本 文语言中可以学习和借鉴什么。(3分)
你会做吗?
1、作者也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这八大家 是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 苏辙、苏洵、王安石、曾巩。 2、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 。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 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3、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 醉能同其乐 4、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 5、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 老人、小孩。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黄发垂髫 ”来指代。
6、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的,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 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8、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再于音乐。酣:尽兴的喝 酒
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 事的人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的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 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乎欣赏山光水色之间。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第12课《醉翁亭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2课《醉翁亭记》复习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3ddd5d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03.png)
(九上)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自我检测归类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谁写的?(作者信息、相关背景)
1、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被贬滁州,守儒道, 致力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伛偻”代指“老人”,“提携”代指 “儿童”。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请简要分析“醉”与“乐”之间的关系。 ①“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 为了写“乐”。 ②文中用“太守醉”结束欢乐的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不止“在乎山水 之间”,同时也在乎一州之乐,在乎“与民同乐”。 ③文章结尾处,作者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与“乐”有机统一起 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文章主旨。
篇目 对比点
分析阐述
《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杯”与“万里”对比悬殊,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
醉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翁 亭 记
描写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象: 酒
用胡琴、琵琶、羌笛三种典型的西域乐器渲染送别时的悲凉气氛, 委婉地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醉
景色变化,静态的景物具有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充满无限
翁 境遇: 趣味。
亭 贬谪 《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
记
鳞竞跃”,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出早晚景物的一日之美,
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古诗文对比梳理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篇目
醉 翁 亭 记
对比
分析阐述
点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也写出了作者寄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自我检测归类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谁写的?(作者信息、相关背景)
1、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字永叔, 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当时被贬滁州,守儒道, 致力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2、“伛偻”代指“老人”,“提携”代指 “儿童”。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请简要分析“醉”与“乐”之间的关系。 ①“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正是 为了写“乐”。 ②文中用“太守醉”结束欢乐的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不止“在乎山水 之间”,同时也在乎一州之乐,在乎“与民同乐”。 ③文章结尾处,作者用“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与“乐”有机统一起 来,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文章主旨。
篇目 对比点
分析阐述
《渔家傲·秋思》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杯”与“万里”对比悬殊,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
醉
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翁 亭 记
描写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象: 酒
用胡琴、琵琶、羌笛三种典型的西域乐器渲染送别时的悲凉气氛, 委婉地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醉
景色变化,静态的景物具有了动感,丰富了表现,充满无限
翁 境遇: 趣味。
亭 贬谪 《答谢中书书》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
记
鳞竞跃”,用动静结合的手法表现出早晚景物的一日之美,
传达出蓬勃的生命气息。
古诗文对比梳理 复习第一站:梳理文本
篇目
醉 翁 亭 记
对比
分析阐述
点
《醉翁亭记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也写出了作者寄
醉翁亭记复习课件(22张PPT)
![醉翁亭记复习课件(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e972323b0717fd5360cdcee.png)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为,是。 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8译文:醉了能和他们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
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重点积累
一、一词多义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聚拢,归集 回家
秀丽 茂盛
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山肴野蔌】指野味蔬菜。
【峰回路转】现比喻局势发生变化。
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且是全文展开的线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 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
的事就赶紧去做,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 自己。63.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 64.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人品。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 是坚持。65.给自己的三句话:一、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二、不要纠缠于小事;三、你现在遇到的事都是小事。66.生活只有两种选择:重新出发,做自己生命的主角;抑或停留在原地,做别人的配角。67.决定你的人生高度的,不 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人生态度!限制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年龄,而是你的心态!68.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69.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 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70.有理想,有目标,攒足力量向前冲;有勇气, 有信心,艰苦奋斗不放松;有恒心,有毅力,百折不挠不认输;加把劲,提提神,前途光明见曙光。7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 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72.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迟做,总比不做好!73.任 何打击都不应该成为你堕落的借口,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坚定的走下去。74.也许你一生中走错了不少路,看错不少人 ,承受了许多的叛逆,落魄得狼狈不胜, 但都无所谓,只要还活着, 就总有盼望,余生很长, 何必慌张 75.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76.鸡汤再有理,终究是别人的 总结。故事再励志,也只是别人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77.理想艰险,遇到再大的困难,想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也不会选择放弃。即使在阴霾的云沙下,也会想到苍天苏醒的风和日丽。即使在封闭的角落中也会让心 灵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78.只要勇于去博,英勇去闯,就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以实现人生出色。不管结局能否完美,至少你享受拼搏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胜者。79.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 尽快优秀,就要寻找挑战!8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 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81.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82.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生活都有各自的轨迹!记得 肯定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记得鼓励自己!83.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我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弱了,所有困难就强了。我强了,所有 阻碍就弱了!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你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人像你,你也不需要去代替谁。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是自己的主角,不需要去做谁
为,是。 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8译文:醉了能和他们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
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
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重点积累
一、一词多义 云归而岩穴暝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蔚然而深秀者 佳木秀而繁阴
聚拢,归集 回家
秀丽 茂盛
山水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山肴野蔌】指野味蔬菜。
【峰回路转】现比喻局势发生变化。
文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为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调, 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且是全文展开的线索。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 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
的事就赶紧去做,并且尽量把它做到最好,这样才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和悔恨。淡看人生苦痛,淡薄名利,心态积极而平衡,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用刻意掩饰自己,不用势利逢迎他人,只是做一个简单真实的 自己。63.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 64.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够了:一个是专业、一个是人品。专业决定了你的存在,人品决定了你的人脉;剩下的就 是坚持。65.给自己的三句话:一、年轻,什么都还来得及;二、不要纠缠于小事;三、你现在遇到的事都是小事。66.生活只有两种选择:重新出发,做自己生命的主角;抑或停留在原地,做别人的配角。67.决定你的人生高度的,不 是你的才能,而是你的人生态度!限制你的,从来就不是什么年龄,而是你的心态!68.水再浑浊,只要长久沉淀,依然会分外清澄;人再愚钝,只要足够努力,一样能改写命运!69.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 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70.有理想,有目标,攒足力量向前冲;有勇气, 有信心,艰苦奋斗不放松;有恒心,有毅力,百折不挠不认输;加把劲,提提神,前途光明见曙光。71.想要体面生活,又觉得打拼辛苦;想要健康身体,又无法坚持运动。人最失败的,莫过于对自己不负责任,连答应自己的事都办不 到,又何必抱怨这个世界都和你作对?72.人生从来没有固定的路线,决定你能够走多远的,并不是年龄,而是你的努力程度。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只要你还有心情对着糟糕的生活挥拳宣战,都不算太晚。迟做,总比不做好!73.任 何打击都不应该成为你堕落的借口,你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选择一条正确的路,坚定的走下去。74.也许你一生中走错了不少路,看错不少人 ,承受了许多的叛逆,落魄得狼狈不胜, 但都无所谓,只要还活着, 就总有盼望,余生很长, 何必慌张 75.这世界上,没有能回去的感情。就算真的回去了,你也会发现,一切已经面目全非回去的,只是存于心底的记忆。是的,回不去了,所以,我们只能一直往前。76.鸡汤再有理,终究是别人的 总结。故事再励志,也只是别人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才能改变自己。77.理想艰险,遇到再大的困难,想着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也不会选择放弃。即使在阴霾的云沙下,也会想到苍天苏醒的风和日丽。即使在封闭的角落中也会让心 灵驰骋在广阔的草原上。78.只要勇于去博,英勇去闯,就可闯出一片属于自己天地,以实现人生出色。不管结局能否完美,至少你享受拼搏的过程,就是人生的成功,就是胜者。79.一个人想要优秀,你必须接受挑战!一个人想要 尽快优秀,就要寻找挑战!80.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的懒惰;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你全力以赴了,才有资格说自己运气不好;感觉累,也许是因为你正处于人生的上坡路;只有 尽全力,才能迎来美好的明天!81.每个人都有一行热泪,苦也要面对,因为坚强;每个人都有无言的伤,痛也要承受,因为成长。82.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累积!只要相信自己,总会遇到惊喜;每一种生活都有各自的轨迹!记得 肯定自己,不要轻言放弃;每一个清晨都是希望的开始,记得鼓励自己!83.我没有靠山,自己就是山!我没有天下,自己打天下!我没有资本,自己赚资本!这世界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我弱了,所有困难就强了。我强了,所有 阻碍就弱了!活着就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生活,你给我压力,我还你奇迹!.你要记得,在这个世界上,你是独一无二的,没人像你,你也不需要去代替谁。在你的人生舞台上,你是自己的主角,不需要去做谁
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醉翁亭记》课件(34张PPT)
![2022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醉翁亭记》课件(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6fc3a1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6.png)
5.内容理解。 (1)贯串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围绕它层层展开的? 贯串全文的主线是“乐”。作者先写亭的概况(环境、亭名由 来),说明“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再描绘亭的自然美景 (朝暮图、四时景),“乐亦无穷”;最后表现人情美(滁人游、太 守宴、众宾饮、太守醉),照应“乐亦无穷”。
(2)概括文章第2段景物描写的内容。[2010年考] (琅琊山)朝暮、四季变化的景色。
(3)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2010年考]
篇 目 写人的活动的语句
《醉翁亭记》 第2段
朝而往,暮而归
《岳第阳4段楼记》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相同的内心感受 快乐
(4)作者为什么既写自己与宾客们的欢游、宴饮,又写滁人的 出游?文章写禽鸟之乐和宾客之乐有何作用? 写自己与众宾客宴游表现了太守与下属的关系融洽、政通人 和。写滁人游山反映出百姓生活和乐,可以更全面地表现太 守之乐。写禽鸟之乐和宾客之乐是为了衬托太守之乐。
课文译注 环①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②而深秀
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酿泉也。峰回③路转,有亭翼然临④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 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⑤不 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拓展延伸。 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作者仕途受挫,犹能心系百姓, 造福一方。你从其生活态度中获得了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 内容、链接材料和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链接材料】二十岁时他们都在干什么?奥巴马:因种族背景 自卑而酗酒、抽烟解烦;普京:放弃练柔道、决心考大学;爱因 斯坦:找不到工作做家教谋生;马云:三次高考后勉强被杭州师 院录取;莫言:在棉花加工厂做临时工。
《醉翁亭记》ppt课件
![《醉翁亭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43e110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8.png)
背着东西的人
表过渡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停休止于树,前者呼, 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靠近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顺酿承泉连为词酒,泉并香列而连酒词 洌, 山者酿肴,太造野守蔌宴,杂也然而摆开前陈
野味野菜 在宴前客错面杂(的名样作子状)
尽兴地喝酒
宴席(名)
弦乐器, 管乐器
酒杯,酒筹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乐之中。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 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 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 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 范仲淹、富弼等人推行新政,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 夏竦之流。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 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 亲戚中有人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 职,贬放滁州。
检查预习
滁 chú壑 h琅è
琊 yá 辄
晦 huì 暝 偻 lǚ 肴
liè
洌弈
gōng
觥筹
zh霏é
mí伛ng yá蔌o
yì
颓
chóu
翳
Láng fēi yǔ sù tuí yì
环滁(chú)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ng yá)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chán)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 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zhé)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 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苍,起老坐而喧
《醉翁亭记》 精品课件(共30张PPT)
![《醉翁亭记》 精品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0fd9f587c1cfad6195fa7c6.png)
坐落在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 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 亭并称“中国四大名亭”,居“四大名 亭”之首。醉翁亭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 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 《醉翁亭记》写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 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 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 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
随后,不久
回家
也。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跟随
遮蔽 到处是鸟的鸣叫声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以……为乐 乐趣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记述 用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是 重点词语:已而、翳、述、乐其乐、谓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畅饮
不在于音乐
下棋
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
酒杯 酒筹
脸色苍老
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醺醺的样子
重点词语:负者、涂、伛偻、提携、洌、蔌、 陈、酣、丝、竹、弈、觥、苍颜、颓然
❖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 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 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览。在溪边钓鱼 ,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清 而醇,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 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 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尽情 地欢乐。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 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领略
寄托
本段重点词:壑、蔚然、翼然、临、辄、意、得、寓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
随后,不久
回家
也。树林荫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跟随
遮蔽 到处是鸟的鸣叫声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乐趣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以……为乐 乐趣
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记述 用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是 重点词语:已而、翳、述、乐其乐、谓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
畅饮
不在于音乐
下棋
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
酒杯 酒筹
脸色苍老
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醉醺醺的样子
重点词语:负者、涂、伛偻、提携、洌、蔌、 陈、酣、丝、竹、弈、觥、苍颜、颓然
❖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 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 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览。在溪边钓鱼 ,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清 而醇,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 这是太守举行酒宴。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 互错杂,起来坐下,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尽情 地欢乐。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的人,醉醺醺地 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领略
寄托
本段重点词:壑、蔚然、翼然、临、辄、意、得、寓
《醉翁亭记》课件(共33张PPT)
![《醉翁亭记》课件(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d128cb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6.png)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fēi)开,云归/而岩穴(xué )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zhāo)暮 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zhòng),弈(yì)者 /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三、醉翁亭话醉翁——探究浸润情怀美
结合背景,探究文章主旨
讨论交流:作者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怎么理解这“醉翁之意”呢? 它是一种真正的快乐,还是一种隐藏在快乐表象背后的悲哀呢? 抑或是暂时的快乐,永久的悲凉呢?
材料一: 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 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 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 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 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 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重点句子翻译
(开放思考) 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未能释然,欧阳修却 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则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 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山行六七里 亭影不孤 翁去八百载 醉乡犹在
问题补充 课后第二题: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yǔ)偻(lǚ)/提携(xié),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 山肴(yáo)/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 (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zhòng),弈(yì)者 /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 也。苍颜/白发,颓(tuí)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三、醉翁亭话醉翁——探究浸润情怀美
结合背景,探究文章主旨
讨论交流:作者坦言:“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怎么理解这“醉翁之意”呢? 它是一种真正的快乐,还是一种隐藏在快乐表象背后的悲哀呢? 抑或是暂时的快乐,永久的悲凉呢?
材料一: 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 替他分辩,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 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 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1046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 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 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重点句子翻译
(开放思考) 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未能释然,欧阳修却 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则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 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山行六七里 亭影不孤 翁去八百载 醉乡犹在
问题补充 课后第二题: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第16篇 醉翁亭记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第16篇 醉翁亭记](https://img.taocdn.com/s3/m/efdfd97b240c844768eaee66.png)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第16篇 醉翁亭记
文言文篇目及备战演练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第16篇 醉翁亭记
一、说一说第一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 果。
【答案】 文章第一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 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 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 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______________
10.晦明变化
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 ,或暗 或明, 变化不 一。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野芳.发而幽香
花
芳:________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 走,这 里指老 老少少 的行人 。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
17.洌:________
18.山肴野蔌.
菜蔬
蔌:__________
野味野菜。
译句:________________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 箭投向 壶中, 中多者 为胜,
21 . 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篇目及备战演练
中考语文复习课件:文言文 第16篇 醉翁亭记
一、说一说第一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 果。
【答案】 文章第一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然 后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 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 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______________
10.晦明变化
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 ,或暗 或明, 变化不 一。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野芳.发而幽香
花
芳:________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 走,这 里指老 老少少 的行人 。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
17.洌:________
18.山肴野蔌.
菜蔬
蔌:__________
野味野菜。
译句:________________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 箭投向 壶中, 中多者 为胜,
21 . 射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醉翁亭记》专题复习课件
![《醉翁亭记》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050288b9f3f90f76c61b67.png)
【分析】
23
2.对课文第三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 “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 和小孩.
B. “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 的样子.
C. “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 众人游宴之乐.
D. 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 ,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分析】
2.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3.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 日出而林霏开 )
4.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云归而岩穴暝 )
5.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赋于其上。)
6.写夏景的句子是( 佳木秀而繁阴)
7.写秋景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 )
8.写冬景的句子是( 水落而石出者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者,…也”)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者,…也”)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
7
5.古今异义
⑴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⑵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⑶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⑷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 ⑸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⑹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
颓废的样子
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
23
2.对课文第三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 “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 和小孩.
B. “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 的样子.
C. “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 众人游宴之乐.
D. 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 ,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分析】
2.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3.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 日出而林霏开 )
4.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 云归而岩穴暝 )
5.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赋于其上。)
6.写夏景的句子是( 佳木秀而繁阴)
7.写秋景的句子是( 风霜高洁 )
8.写冬景的句子是( 水落而石出者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
水落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者,…也”)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者,…也”)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者,…也”)
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者,…也”)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者,…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者,…也”)
7
5.古今异义
⑴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⑵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⑶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⑷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 】 ⑸ 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 ⑹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
颓废的样子
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
醉翁亭记 (共37张PPT)
![醉翁亭记 (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c6345a965ce05087632133d.png)
逐段翻译
环绕、围绕 各座 山谷 格外尤其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表并列 语气词,表判断,是 语气词,表判断,是
沿山路(名词作状语)
倾泻而出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从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在
四角翘起,像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鸟张开翅膀 醉翁亭也。 一样(状语)
溪深而鱼肥
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并列)
(转折,但是) (并列)
请找出文中成语并解释: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现在多比
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或别有用心(多含贬义)。 水落石出: 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出来。现在比 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前呼后应: 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人在应答。现多 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随后,不久
离开
跟从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 遮盖 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表转折 却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以……为乐
快乐
记述,用
是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文中四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请理清文章思路。
大声朗读第二段,思考:
此段分别写了哪些时候的美景? 各有何特色? 朝: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暮: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者。
作者面对如此美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乐亦无穷也”。抒发了寄情山水的乐趣。 (情景交融)
大声朗读第三段,思考: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 醉翁亭记课件(共47张ppt).ppt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2 醉翁亭记课件(共47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86e07e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3b.png)
欧阳修
课文 导入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 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
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来到 滁州,与琅琊山琅琊寺主持僧智仙和尚 结为知音。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 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 《醉翁亭记》。
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 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 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合作 探究
4、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写景的好方法, 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春:
,
夏:
,
秋:
,
冬:
。
女生 齐读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 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 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疏通
文章
背着东西的人
休息
腰背弯曲,这 应答 里指代老年人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
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
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
清 野味 菜蔬 错杂的样子 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前陈者, 太守宴也。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 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 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水清,山中的野味 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课文 导入
醉翁亭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琅琊 山旁,名列四大名亭之首。
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来到 滁州,与琅琊山琅琊寺主持僧智仙和尚 结为知音。智仙特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 亭,欧阳修亲为作记,这就是有名的 《醉翁亭记》。
从此,欧阳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乐 饮酒,“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饮酒,也常在 此办公。有诗赞曰:“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合作 探究
4、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写景的好方法, 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春:
,
夏:
,
秋:
,
冬:
。
女生 齐读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 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 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 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疏通
文章
背着东西的人
休息
腰背弯曲,这 应答 里指代老年人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
搀扶,带领,这里指代小孩子
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 溪深而鱼肥,酿泉为
清 野味 菜蔬 错杂的样子 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前陈者, 太守宴也。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 络绎不绝的,是滁州的人们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 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水清,山中的野味 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第12课《醉翁亭记》课件 (共64张PPT)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12课《醉翁亭记》课件 (共64张PPT)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76365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0.png)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欧阳修的文学常识;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 ;理清段落层次,能准确翻译全文。(重点)
2.反复诵读,理清叙事写景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 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感情。(难点)
3.学习本文以“乐”为主线,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的写作手 法。(难点)
4.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祖国文化的高尚情感。(素养)
曲折、回环。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建造。
名词用作动词,取名、命名。 居高面下。
命名。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 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 译 文 (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啊。造亭 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 (醉翁)来命名。
整体感知
状语后置句,即“于此饮”。
所以,因此。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就。 连词,表递进。
名词用作动
意趣,情趣。
词,取别号。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
领会。
寄托。
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
译 了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欣赏山水 文 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 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江西吉安)人,北宋 文学家,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欧阳修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 散文创作成就巨大,也擅长诗词。 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有 《欧阳文忠公集》传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文中心】本文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和变化 多端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在山林中游玩、宴饮的图画, 表达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自己的政 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忧愁的复杂感情。 【写作特色】(1)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写景、叙事、抒情紧
密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字为主线贯穿全篇。
“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来写琅琊山景
色。
(2)文章第二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
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 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作者抓住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 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来写。
第三部分 写百姓游玩、众宾客宴饮、太守醉倒的场面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yǔ lǚ)提携(xié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 ), 山肴(yá o)野蔌(sù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 )者胜,觥 (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tuí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第二部分 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mí ng),晦 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
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词语解释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云归而岩穴暝 (3)晦明变化者 开:散开 归: 聚拢 暝:昏暗 晦明: 有时昏暗,有时明亮
(4)野芳发而幽香 (5)佳木秀而繁阴
野芳: 野花 秀: 茂盛
2.句子翻译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 就昏暗了。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早晨和晚上。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幽的香气,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 密的绿荫。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是无穷尽的。 3.文意理解 (1)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1.词语理解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环: 环绕 蔚然: 茂盛的样子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4)名之者谁 (5)饮少辄醉 (6)醉翁之意不在酒
翼然: 像张开的翅膀一样
临:从高处往低处看 名[F]: 命名 辄:就 意:情趣
(7)得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称 它的。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这秀丽的山水之间。
3.句子朗读节奏 (1)山行 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 者,酿泉也。 (2)醉翁之意 之 /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 / 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
1.词语解释 (1)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 背 歌[F]: 唱歌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伛偻: 脊梁弯曲,借指老人 提携: 牵扶,借指小孩 (3)临溪而渔 临[F]: 到 渔[F]: 捕鱼 (4)泉香而酒洌 洌: 水(酒)清 (5)山肴野蔌 肴: 荤菜 蔌: 蔬菜
(6)杂然而前陈者
陈[F]:摆开
第三部分
写宴散人归,点明写作主旨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 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 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
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词语解释
(1)树林阴翳
(2)鸣声上下
翳: 遮蔽
上下:指树的上部和下部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太守谓谁 2.句子翻译
去[F]:离开 乐[F]:以……为乐 谓:为,是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 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语言骈散结合,流畅优美;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抑扬顿 挫,铿锵悦耳。
【文意理解】 1.本文以“乐”为线索贯穿全文,依次写了“ 山水 之 乐”“ 宴酣 之乐”“ 太守(或著文之乐) 之乐”,最
后三乐归一,就是“与民同乐”。
2.“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 表达了其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示例二:勾勒出一幅太 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二十一、醉翁亭记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写醉翁亭四周的环境 环滁(chú )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 )尤
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 ng yá )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 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zhé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 事的人,是太守啊。 3.文意理解 (1)太守和游人散去以后,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
山林美景。“ 树林阴翳 ”是从视觉的角度写,而
“
鸣声上下
”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
(2)“醉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把“醉”和“乐”统一起来,总领全文。
全文理解
(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畅饮 丝: 弦乐器 竹:管乐器 (8)觥筹交错 觥:酒杯
筹:酒筹
(9)苍颜白发 苍颜: 苍老的容颜
(10)颓然乎其间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2.句子翻译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用泉水酿酒,泉水甜,酒水清。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 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3.文意理解 文章第三段描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何用意? 描写了众人游宴之乐,揭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3.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
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同点:都是借景抒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
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有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 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 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密结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乐”字为主线贯穿全篇。
“时间顺序”或“早晚、四季的变化”来写琅琊山景
色。
(2)文章第二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
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 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作者抓住春天野花盛开,夏天树木茂盛,秋天 风高霜洁,冬天水落石出来写。
第三部分 写百姓游玩、众宾客宴饮、太守醉倒的场面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yǔ lǚ)提携(xié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 ), 山肴(yá o)野蔌(sù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yì )者胜,觥 (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tuí )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第二部分 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游山之乐无穷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mí ng),晦 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 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
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词语解释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云归而岩穴暝 (3)晦明变化者 开:散开 归: 聚拢 暝:昏暗 晦明: 有时昏暗,有时明亮
(4)野芳发而幽香 (5)佳木秀而繁阴
野芳: 野花 秀: 茂盛
2.句子翻译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 就昏暗了。 (2)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早晨和晚上。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幽的香气,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 密的绿荫。 (4)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是无穷尽的。 3.文意理解 (1)第二段中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描绘了琅琊山的美丽景色?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1.词语理解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环: 环绕 蔚然: 茂盛的样子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4)名之者谁 (5)饮少辄醉 (6)醉翁之意不在酒
翼然: 像张开的翅膀一样
临:从高处往低处看 名[F]: 命名 辄:就 意:情趣
(7)得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称 它的。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这秀丽的山水之间。
3.句子朗读节奏 (1)山行 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 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 者,酿泉也。 (2)醉翁之意 之 /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 / 乐,得之心 而寓之酒也。 /
1.词语解释 (1)至于负者歌于途
负: 背 歌[F]: 唱歌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伛偻: 脊梁弯曲,借指老人 提携: 牵扶,借指小孩 (3)临溪而渔 临[F]: 到 渔[F]: 捕鱼 (4)泉香而酒洌 洌: 水(酒)清 (5)山肴野蔌 肴: 荤菜 蔌: 蔬菜
(6)杂然而前陈者
陈[F]:摆开
第三部分
写宴散人归,点明写作主旨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 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 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
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词语解释
(1)树林阴翳
(2)鸣声上下
翳: 遮蔽
上下:指树的上部和下部
(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太守谓谁 2.句子翻译
去[F]:离开 乐[F]:以……为乐 谓:为,是
(1)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 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语言骈散结合,流畅优美;高度概括,含义丰富;抑扬顿 挫,铿锵悦耳。
【文意理解】 1.本文以“乐”为线索贯穿全文,依次写了“ 山水 之 乐”“ 宴酣 之乐”“ 太守(或著文之乐) 之乐”,最
后三乐归一,就是“与民同乐”。
2.“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 表达了其怎样的思想感情? 示例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及随遇而安、 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情怀。示例二:勾勒出一幅太 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二十一、醉翁亭记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写醉翁亭四周的环境 环滁(chú )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hè )尤
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lá ng yá )也。山行六七
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 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 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 此,饮少辄(zhé )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 事的人,是太守啊。 3.文意理解 (1)太守和游人散去以后,作者调动了多种感官来描写
山林美景。“ 树林阴翳 ”是从视觉的角度写,而
“
鸣声上下
”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
(2)“醉能同其乐”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把“醉”和“乐”统一起来,总领全文。
全文理解
(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畅饮 丝: 弦乐器 竹:管乐器 (8)觥筹交错 觥:酒杯
筹:酒筹
(9)苍颜白发 苍颜: 苍老的容颜
(10)颓然乎其间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
2.句子翻译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到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用泉水酿酒,泉水甜,酒水清。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一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 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3.文意理解 文章第三段描写了什么内容?这样写有何用意? 描写了众人游宴之乐,揭示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思想。
3.请说说本文“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中的“乐”与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乐”的相同点,以及这种思想在
当今社会的积极意义。
相同点:都是借景抒情来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情怀,都
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有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他们这种不以自己的进退得失为念,而“与民同乐”思想 对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 心为民所系,关注民生,才能构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