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与指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 y d n−1 y dy an n + an−1 n−1 +⋯+ a1 + a0 y dt dt dt d mx d m−1x dx = bm m + bm−1 m−1 +⋯+ b1 + b0 x dt dt dt
2)传递函数 ) 用拉氏变换将适当的数学模型(微分方程)转换成复数域(S域) 的数学模型,可得相应的传递函数,以便于求解。 由控制理论知,对上式所表示的传感器,其传递函数为
y ∆max
式中 rnR ——为重复性误差; x O ∆max ——各测量点极限误差的最大值 σ max ——全部校准点正行程与反行程输出值的标准偏差中之最大值; k ——置信系数。 说明:在校准时,若有m个校准点,正反行程共可求得2m个σ,应 取其中最大的 σ max ,计算重复性误差。
标准偏差σ的计算方法 标准偏差 的计算方法* 的计算方法 (1)贝赛尔公式法:
rnH = ∆Hmax ×100% yF.S.
∆Hmax
O
x
迟滞误差
式中,∆Hmax为输出值在正反行程中的最大差值。
三.重复性误差(最大引用随机不确定度) 重复性误差
现象:多次重复测试时,在同是正行程或同是反行程中,对应同 现象 一输入的输出量不同。 重复性:传感器或系统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方向作全 重复性 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之间的一致程度。 如果用曲线中最大重复差值定义重复性误差,则因标定的循环次 数不同使其最大偏差值不同。因此不可靠。 重复性误差为随机误差,可定义如下: 重复性误差为随机误差 ∆max kσ max rnR = ± ×100% = ± ×100% yF.S. yF.S.
式中, F.S--满量程输出平均值; y . y0 --零点输出平均值。 特点:简单,但估计值偏大,零点不为零 3.最小二乘线性度 . 按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直线,使该直线与传感器 或系统的校准数据的残差平方和最小。 思路: 设拟合直线方程为 y = b + kx 得偏差: vi = yi − (b + kxi ) 式中,i=1,2,…,n.(n为测试点数)
冲击振动 电磁场
温度
外界影响
供电
输入
传感器
误差因素
输出 各种环境干扰 稳定性的因素 温漂 零点漂移 分辨率
线性 滞后 重复性 灵敏度
影响传感器性能的因素
2.2 传感器的一般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用于研究传感器的输出—输入特性。一般将检测静态量和 动态量时的特性分开考虑。 原因:检测静态量、动态量的传感器,需要以带随机变量的非线性 微分方程作为数学模型,但造成数学分析困难。
n
n∑xi2 − ∑xi i=1 i=1
n n
2
2
(3)× ∑xi ,(4)× ∑xi 得
i=1
i =1
n
n
∑yi xi ∑xi − k∑x ∑xi − b∑xi = 0 i=1 i=1 i=1 i=1 i=1
n n n n n 2 i
2
(7)
yi ∑x − k∑xi ∑x − nb∑xi2 = 0 ∑
Sr = ∆x ×100% x
*灵敏度的单位问题:如何理解mV/V, V/V/mm? :如何理解 ?
五.分辨力
系统在规定测量范围内所能检测出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有时用该值相对满量程输入值之百分数表示,这时称为分辨率。 注意区分: 分辨力:如1mV 分辨率:如0.1%
六.量程
又称“满度值”,表征传感器或系统能承受最大输入量的能力,其 数 值是测量系统示值范围上、下限之差的模。当输入量在量程范围以内 时,测量系统正常工作,并保证预定的性能。 七.零位* 零位 当输入量为零时,系统的输出量不为零的数值。零位值应从测量结 果中设法消除。 八.阈值*(灵敏阈、灵敏限) 阈值* 使输出端产生可测变化量的最小输入量,即零位附近的分辨力。 有时在零位附近有严重的非线性,形成所谓的“死区”,则可将死区的 大小作为阈值;更多情况下,阈值主要取决于噪声大小,因而有时 只给出噪声电平即可。
n dn 2 1.41 3 1.91 4 2.24 5 2.48 6 2.67 7 2.88 8 2.96 9 3.08 10 3.18
采用上述方法时,若有m个校准点,正反行程共可求得2m个σ,一般 取其中最大者计算重复性误差。
四.灵敏度(K或S) 灵敏度
定义:输出量增量与被测输入量增量之比。 ∆y 或 ∆y K= S= ∆x ∆x 说明:1°非线性系统的K不为常数,K用dy/dx表示; 2°灵敏度不是越大越好,灵敏度越大,系统稳定性越差。 3°有时用到相对灵敏度概念:输出变化量∆y与被测量的相对 ∆y 变化率∆x/x之比:
H(s) =
∏H (s)
i i=1
n
H(s) =
∑Hi(s)
i=1
n
2.3 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
2.3.1. 静态特性与指标
一.线性度 线性度 表征传感器输入-输出的实际静态标定(校准)曲线与所选参考 标定( 标定 校准) (拟合)直线(作为工作直线)之间的吻合(或偏离)程度。 所选拟合直线不同,计算出的线性度数值不同。选择拟合直线应保 证所得非线性误差尽量小,且方便使用与计算。
σ=
∑(y − y )
i i i=1
n
2
n −1
式中:yi是某校准点的输出值; i是输出值的算术平均值;n:测量次数。 y (2)极差法 极差法: 极差法 极差:指某一校准点校准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W 计算标准偏差的公式为: σ= n
dn
式中:Wn是极差;dn极差系数,其值与测量次数n有关,查表可得。 极差系数表
y = a1x
最理想的特性。 优点:简化传感器的理论分析、计算,为标定和数据处理带来很大方便, 避免非线性补偿环节,便于后续制作安装、调试,提高测量精度。
(b) (c)
y = a1x + a2 x2 + a4 x4 +⋯
y = a1x + a3 x + a5 x +⋯
3 5
y = a1x + a2 x2 + a4 x4 +⋯
n ∂ n 2 ∑vi = 2∑[( yi − kxi − b)(−1)] = 0 ∂b i=1 i =1
(1)来自百度文库
(2)
由式(1),(2)化简得
∑y x
i=1 i
n
i
− k∑x − b∑xi = 0
i =1 2 i i=1
n
n
(3)
∑y
i=1
n
i
− k∑xi − nb = 0
i =1
n
(4)
(3)×n,(4)×∑xi 得
y
常用拟合方法: 1.理论线性度 理论线性度: 理论线性度 按系统的理论特性确定,与实测值无关。 特点:简单方便,但通常估算值偏大。 特点 非线性误差: eL = ± ∆L m ax 线性度常用引用误差表示: rnL = ± 式中, *标定?
∆L max
yF.S.
理 特 论 性 实 特 际 性
∆L
max
Y(s) bms m +⋯+ b1s + b0 H(s) = = X (s) an s n +⋯+ a1s + a0
式中Y(s)、X(s)是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和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 用途:表征传感器的传输、转换特性。它只与传感器内部参数有 它只与传感器内部参数有 与输入信号及传感器的初始状态无关。当输入为正弦信号,且传 关,与输入信号及传感器的初始状态无关 感器稳定时,可用jω代替s。 对多环节组成的串联或并联组成的传感器或系统,如果各环节阻 抗匹配适当,求总的传递函数可略去相互间的影响。 对于n个环节组成的串联系统: 对于n个环节组成的并联系统:
2. 传感器误差
通过传感器得到的测量值与被测量的真值之差。 传感器的误差来源: 传感器的误差来源 1)介入误差 源于敏感元件的介入对被测系统的 环境造成影响。 2)应用误差 源于使用者对具体传感器原理的认 识不足或设计缺陷。 3)特性参数误差 源于传感器本身的特性参数; 生产传感器和用户考虑最多的误差。 4)动态误差 源于被测参数变化时传感器反应滞后 5)环境误差 各种环境参数变化均可能带来误差
O
x
∆L max yF.S.
×100%
yF.S.
——输出平均值曲线与基准拟合直线间的最大误差; ——理论满量程输出值。
2.端基线性度 . 以校准数据的零点输出平均值和满量程输出平均值连成的直线为 参考直线所得的线性度
rnL = ± ∆L max yF.S. − y0
y
×100%
yF.S.
拟 合直线 ∆L max
1.静态模型 静态模型
静态时(输入量对时间t的各阶导数为零),可分析非线性系统,即有:
y = a0 + a1 x + ⋯+ an xn
x ——输入量; y ——输出量; a0 ——传感器的零位误差; a1 ——传感器的灵敏度,常用K或S表示。 a2,a3,…,an——待定常数(非线性项的系数)。
(a)
y
图中最小二乘拟合直线偏低,使+ ∆Lmax ≠ −∆Lmax, 从而使估计值偏大。
+ ∆Lmax
最 二 小 乘 拟 直 合 线
− ∆Lmax
O
x
4.最佳直线线性度 最佳直线线性度(独立线性度) 最佳直线线性度
以所谓“最佳直线”作拟合直线,以保证 传 感器正反行程校准曲线对该直线的正负偏差相 等并且最小。图中:
2.动态模型 动态模型
传感器静态特性好,并不一定能很好地反映输入量随时间变化尤 其是快速变化的状况,可能因此而存在严重的动态误差。 传感器动态分析常用的数学模型有时域的微分方程和对应频域 的传递函数、频率响应函数以及状态方程。 线性系统的特点(叠加性、频率保持性)使得动态分析只分析线 性系统。 1)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 采用微分方程描述传感器:
k=
∑(x
n i =1 n
i
− x yi − y
2 i
)(
)
∑(x − x)
i =1
b = y − kx
式中
1 n 1 n x = ∑xi , y = ∑ yi n i=1 n i=1
(推导从略)
特点:拟合精度高,在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可由计算机处理,但其拟 合出的直线与标定曲线的最大偏差绝对值不一定最小,最大正负偏 差的绝对值也不一定相等 。例:
i=1
n
n∑xi yi − nk∑x − nb∑xi = 0
i =1 i=1 2 i i=1
n
n
n
(5)
n n ∑yi ∑xi − k∑xi − nb∑xi = 0 i=1 i=1 i=1 i=1 n n
2
(6)
(5)-(6)得
n n n∑xi yi − ∑xi ∑yi i=1 i=1 i=1 k=
第二章 传感器技术基础
--基本特性与指标 基本特性与指标 • • • • 理想传感器和传感器的误差因素 传感器的一般数学模型 传感器的静、动态特性 传感器的互换性及其他特性要求
2.1 理想传感器和传感器的误差因素
1. 理想传感器应具有的特点 1) 传感器只敏感特定输入量,输出只对应特定输入; 2) 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呈惟一、稳定的对应关 系,最好为线性关系; 3) 传感器的输出量可实时反映输入量的变化。 实际中,传感器在特定的、具体的环境中使用,其 结构、元器件、电路系统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均可能影响 传感器的整体性能。
i =1 i=1 2 i i =1 i =1 2 i i =1
n
n
n
n
n
(8)
(7)-(8)得
b=
∑x ∑y − ∑x ∑x y
i=1 2 i i=1 n i i =1 i
n
n
n
n
n n∑x − ∑xi i=1 i=1
2 i
i=1 2
i
i
此外,拟合直线的斜率k和截距b也可由以下两式求得:
y0
O
x
图 端基线性度 y
yF.S.
最 二 小 乘 拟 直 合 线
y0
O
∆L max
x
图 最小二乘线性度
n 2
直线拟合原则:应使 i=1 为最小值。由 ∑vi i=1 分别对k和b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0,即可求得k和b。
∑vi2
n
具体方法*: 具体方法
n ∂ n 2 ∑vi = 2∑[( yi − kxi − b)(− xi )] = 0 ∂k i=1 i=1
图 最佳直线线性度
y
+ ∆Lmax
拟 合 直 线
− ∆Lmax
O
x
端点平行线法
二.迟滞误差(回差) 迟滞误差
传感器或检测系统的输入量由小增大(正行程),继而自大减小 (反行程)的测试过程中,对应于同一输入量,输出量往往有差别, 这种现象称为迟滞。
y
产生原因:装置内的弹性元件、磁性 元件以及机械部分的摩擦、间隙、积塞 灰尘等。 迟滞大小常用全量程中最大迟滞 ∆Hmax 与满量程输出平均值 yF.S. 之比的百分数 (引用误差)表示:
y + ∆Lmax
拟 直 合 线
+ ∆Lmax = − ∆Lmax
− ∆Lmax
O
x
特点:拟合精度最高。 通常,“最佳直线”可用图解法或通过计 算 机解算来获得。 当标定曲线(或平均校准曲线)为单调曲 线,且测量上、下限处的正、反行程校准数据 的算术平均值相等时,“最佳直线”可采用端 点连 线平移来获得,有时称该法为端点平行线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