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运动学第四章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
人类运动控制的生理学基础
人类运动控制的生理学基础运动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通过运动可以保持身体健康、改善心理状况,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运动控制是运动的基础,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运动控制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善自己的运动能力。
本文将探讨人类运动控制的生理学基础。
一、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人类的运动由神经系统控制。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大脑和脊髓组成的,周围神经系统则由神经节和神经组织构成。
中枢神经系统是运动控制的核心,可以感知外界环境、调节内部机能,并且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
周围神经系统则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信号,使肌肉能够向特定方向收缩。
人类运动控制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感知输入、中枢处理和反应输出。
感知输入主要由感觉神经和生理学上的信号组成,包括触觉、肌肉运动感觉和视觉等。
中枢处理是指神经系统处理感知输入的过程,将其转化为运动命令。
反应输出是指将中枢处理的运动命令传递到肌肉,使其收缩或松弛。
二、肌肉力量的产生肌肉力量的产生源于肌肉中的肌肉纤维。
肌肉纤维是最小的功能单位,每个肌肉纤维里都有数百个肌球蛋白基本单位组成的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收缩时,肌球蛋白互相滑动,从而使肌肉纤维缩短。
肌肉力量的产生主要取决于肌肉纤维的数量和肌肉收缩的频率。
运动需要肌肉发生收缩,而肌肉收缩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
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传递信号,使肌肉纤维发生收缩,产生力量。
肌肉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肌肉纤维的数量和肌肉收缩的频率。
三、神经肌肉接头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之间的交界点。
神经肌肉接头由神经动作电位引起的信号传导与肌纤维的肌球蛋白发生作用产生的肌肉纤维收缩相互作用而实现神经和肌肉系统之间的精确连接。
当神经传导信号到达神经肌肉接头时,神经肌肉接头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引起肌肉纤维的收缩。
肌肉收缩需要ATP的支持,ATP由自由线粒体产生,同时 ATP 还可以通过血液供给。
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节(ppt)
起协同作用的运动单位数量
一个被募集的运动单位所能够提供的张力的大小,则取决 于在该运动单位内有多少肌纤维。 • 在腿部的抗重力肌每个运动单位都相当大,一个运动神经元支 配1000多根肌纤维。 • 对那些控制手指和眼运动的较小的肌肉来说,则以非常小的神 经支配率为特征,小至一个α运动神经元仅支配3根肌纤维。有 大量小运动单位的肌肉能够被中枢神经更为精细地控制。
大小原则
• 大多数肌肉有大小不等的运动单位被按顺序募集,即最小运动单位的 最先被募集,而最大的运动单位却最后被募集。这种按顺序募集的现 象解释了为什么肌肉在轻负载下比在较大负载下更可能受到精细的控 制。小运动单位有小的α运动神经元;大运动单位有大的α运动神经元 。
• 发生顺序募集的一种可能性,是由于那些小的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 突都比较小,比较容易被脑的下行信号所兴奋。运动神经元的顺序募 集是由于α运动神经元的大小不同所致,首先是由哈佛大学的神经生 理学家Elwood Henneman在上一世纪50年代末提出来的,即大小原则 (size principle)。
α运动神经元对肌肉收缩活动的等级性控制
• 一个α运动神经元通过在神经肌肉接头处释放神经递质乙酞胆碱(ACh) 与一根 肌纤维进行通讯。
• 由一个突触前动作电位所引起的ACh释放可引起肌纤维的一个兴奋性突触后电 位(EPSP; 也叫终板电位),这个EPSP也足够地大从而触发一个突触后动作电位 。一个突触后动作电位能引起一次肌纤维的单收缩,即肌纤维随之出现的一 次迅速收缩和松弛。 中枢神经等级性控制肌肉收缩的三种方式:
运动单位的类型
• 快运动单位(fast motor unit) :包含易疲劳的白色肌纤维(含较少 线粒体,主要进行厌氧代谢)。(分布鸡胸脯、翅膀,青蛙和兔 子的跳跃肌,人上肢肌肉)神经元细胞体较大,轴突直径较粗 ,传导速度较快。偶尔发生高频的爆发性发放(每秒30-60个脉 冲)。
生理学课件:4-60-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二)脊髓的躯体反射
(1)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
抑制性中 间N
对侧伸 肌收缩
概念如:果受到伤害性刺激较强时,则受刺激
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
的反射活动。
意义:对侧肢体的伸直,防止歪倒,以维持身 体姿势的平衡。
二 运动调节系统功能
大脑皮质运动区 • 初级运动皮质
中央前回(4区)
• 运动前区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
肌张力平衡
2、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
①抑制区: 范围较小 没有自发活动 兴奋来源: 1. 大脑皮质 2. 基底核 3. 小脑前叶蚓部
②易化区: 范围较大 有自发活动 兴奋来源: 1. 前庭核
对比: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
抑制区
易化区
上级中枢 大脑皮质、基底核和小
新小脑、前庭核
脑蚓部
(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
(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
部位 下传通路 作用
网状结腹内侧尾部
网状结构背外侧部 (包括中脑背盖)
网状脊髓束
↓
抑制 γN元兴奋性 加强
↓
↓ 肌梭敏感性 ↑
↓
↓ 肌紧张和肌运动 ↑
前庭脊髓束
↓
α N元兴奋性
↓
梭外肌敏感性
↓
肌紧张和肌运动
三 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1. 运动前皮质(6区) 2. 运动辅助区
• 其他运动区
体感I区,II区,5、7、8、18、19区
高位中枢调节肌紧张区域
抑制肌紧张的中枢部位:
1. 大脑皮层运动区 2. 纹状体 3. 小脑前叶蚓部
易化肌紧张的中枢部位:
1. 前庭核 2. 小脑前叶两侧部 3. 脑桥的中央灰质及被盖 4. 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
运动控制—神经系统对姿势与运动的控制(人体运动学课件)
Ⅱ类和Ia类 感觉纤维
张力型α运 动神经元
慢肌纤维发生微 弱及持久的收缩
2-1 牵张反射
2-1 牵张反射
肌肉被牵拉
肌梭被牵拉
Ia型传入神经元被激活 γ运动神经元、α运动神经元、
Ia抑制型中间神经元激活
2-1 牵张反射
γ运动神经元激活 梭内肌
2-1 牵张反射
α运动神经元激活 同名肌和协同肌收缩
2
小脑对运动的控制
皮质小脑
指小脑后叶的外侧部, 与大脑皮质运动区、感觉区、 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运 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 编制有关。
2
小脑对运动的控制
学习
纠正
贮存
完善
提取
发动
2
小脑对运动的控制
1
脑干对肌紧张的控制
脑干网状结构易化区和抑制区
• 网状结构抑制区 • 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 • 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等
• 传入纤维是Ⅰb类感觉纤维。
2-1
腱器官
牵张反射
Ⅰb传入
Ⅰb中间抑 制性神经
元
抑制协同 肌的α运 动神经元
协同肌放 松
兴奋拮抗 肌的α运 动神经元
拮抗肌收 缩
2-2 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
• 刺激一侧下肢,则该侧下 肢出现屈曲反应,称为屈 肌反射。屈肌反射具有保 护性意义。
2-2
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Ⅱ型
包裹着核链纤维邻近 赤道带的区域,弹性
较差
感知静态下的肌肉长 度
2-1 牵张反射
③γ运动神经元
γ运动神经元
γ动力型运动神经元 γ静力型运动神经元
支配动力型的核袋肌 支配静力型核袋以及
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
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丹东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王健人体姿势的维持和有意识的运动,都是骨骼肌的活动。
在进行这些运动时,首先人体要保持平衡和维持一定姿势,在这个基础上有多个肌群协同活动。
肌肉有节奏地收缩骨骼和关节活动,才能维持躯姿势和发起各种运动。
人体的肌肉都有一定的紧张性,它是躯体保持平衡,维持姿势,产生随意运动的基础,它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和调节。
运动控制▪指肢体精确完成特定活动的能力。
在狭义指上运动神经元体系对肢体运动的协调控制,涉及大脑皮质、小脑、脑干网状结构、前庭等。
广义还包括下运动神经元病变、骨关节病变和神经-肌肉病变的参与。
▪运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力量、速度、精确和稳定。
▪神经支配的躯体运动形式▪(1)反射性运动:运动形式固定,反应迅速,不受意识控制。
主要在脊髓水平控制完成,包括感受器,感觉传入纤维,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及其传出纤维。
中间神经元在反射性运动中可以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临床常见的反射有保护反射和牵张反射。
例如疼痛的撤退反射等。
此类运动的能量应用效率最高。
神经支配的躯体运动形式(2)模式化运动:运动形式固定、有节奏和连续性运动、主观意识控制运动开始与结束,运动由中枢模式调控器(CPG)调控。
除了CPG机制外,模式化运动已知与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的机能相关,出现下意识的横纹肌自动节律性收缩来“控制”。
例如步行就是典型的模式化运动。
神经支配的躯体运动形式▪(3)随意性运动:整个运动过程均受主观意识控制,可以通过运动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并获得运动技巧。
随意运动主要是锥体束的机能,由横纹肌的收缩来完成。
▪皮层的随意运动冲动受两个神经元体系控制:a.上运动神经元-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b.下运动神经元。
运动控制的神经调节▪脊髓与运动调节▪低位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小脑对运动的调节▪基底神经节与运动调节▪大脑皮层与运动控制脊髓与运动调节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的前角中,存在大量运动神经元(α和γ运动神经元),它们的轴突(α和γ神经纤维)经前根离开脊髓后直达所支配的肌肉。
神经系统运动调控课件
神经肌肉接头通过乙酰胆碱作为传递介质,将神经冲动从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引起肌肉纤维的兴奋和收缩。
神经肌肉接头的信纤维在兴奋状态下发生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导致肌肉缩短和产生力量。
肌肉收缩的机制
02
肌肉收缩涉及到肌丝的相互作用和滑行,当肌肉纤维兴奋时,肌丝发生相对滑行,导致肌肉缩短和产生力量。
神经系统运动调控课件
目录
神经系统概述运动调控机制神经系统与运动的关系运动调控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调控的心理学基础运动调控的实践应用
01
神经系统概述
作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处理和传输信息。
神经元
支持神经元的生长和功能,提供营养和保护。
神经胶质细胞
由大量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的复杂网络,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处理。
外周神经系统
02
运动调控机制
运动神经元概述
运动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类神经元,负责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肉纤维,引起肌肉收缩,从而产生运动。
运动神经元的分类
根据功能和形态,运动神经元可分为多极运动神经元和单极运动神经元。多极运动神经元主要负责控制骨骼肌的运动,而单极运动神经元则主要负责控制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
运动训练对神经系统的益处
不同类型的运动训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不同,如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有氧训练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不同运动训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03
不同运动康复方案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针对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神经系统损伤,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01
运动康复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运动对神经元的可塑性
神经系统对运动协调的调控
神经系统通过复杂的信号传递和整合,精确控制肌肉的协调运动,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
正常人体运动学第四章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
第六章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第一节与运动相关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反射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为中央前回4,6区。
此外还有8区,额上回,扣带回,及额叶内侧面的运动补充区和补充前区。
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点:1.交叉支配(躯干、头面部除外);2。
倒置安排(头面部正立);3.机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4。
运动柱(motor column): 这可能是在皮层控制存在时,人的肢体可以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的原因。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1。
皮质脊髓束(“锥体束”):大脑皮层运动区经内囊延髓锥体交叉(80%)不交叉(20%)对侧脊髓外侧索同侧脊髓前索下行(皮层脊髓侧束)(皮层脊髓前束)脊髓前角、神经元白质前联合交叉肌肉2。
皮质脑干束:大脑皮层运动区经内囊脑干内脑神经核运动神经元头面部肌肉(下部面肌和舌肌为对侧支配,其余头面部肌肉为双侧支配)●上运动神经元:控制下运动神经元的高位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硬瘫:皮层运动区6区损伤,整个运动区损伤;●软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皮层运动区4区损伤;●“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硬瘫,肌肉不萎缩,牵张反射增强;●“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软瘫,肌肉萎缩,牵张反射减弱或消失;●锥体束综合征: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合并损伤。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区分在临床上失去意义。
3.锥体外系:大脑皮层运动区脑干内神经核(红核、豆状核、尾状核)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红核脊髓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调节肌紧张,肌协调、姿势调节)三、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为反射,是运动的很重要的因素。
(一)脊髓水平的反射(二)脑桥、延髓水平的反射(三)中脑水平的反射(四)大脑水平的反射(一)脊髓水平的反射●脊髓反射的主要作用是抵抗重力,支持身体维持姿势,逃避伤害性刺激.生理条件下他受到高位中枢的抑制,不表现或表现不明显;高位中枢出现病变时,脊髓水平的反射易于表现出来,脊髓水平的反射表现为高兴奋性或亢进。
《人体运动学》教学大纲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运动学(kinesiology)是理论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是运用几何学的方法来研究物体的运动,主要研究质点和刚体的运动规律。
运动学为动力学、机械原理(机械学)提供理论基础,也包含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包括物体的运动在空间和时间等方面的差异。
人体运动学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
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在研究人体运动时,是以牛顿力学理论为基础的。
在运动生物力学中,把人体简化为质点、质点系、刚体和多刚体系等力学模型,而使研究的问题大大简化。
但是人体是生命体,因此在研究人体运动学时,还要尽可能地考虑人的生命特征,才能正确地研究人体的运动。
本书所讲的人体运动学,主要指人体的功能解剖学、生物力学和部分运动生物力学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要有教学大纲、教学日历、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2.教学中应以全面、整体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来指导教学的全过程。
3.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内容适当联系人体运动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改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在内容的选择上,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性。
传统讲授法仍然是人体发育学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讲授基础上,根据课堂实际需要,合理适当改革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总论10学时第一节人体运动学基础与概念1学时知识点: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规律及其生理意义,制动与卧床对机体的影响,心理活动对人体生理运动的影响第二节运动学基础1学时知识点:运动学基本概念,运动学描写的基本知识第三节动力学基础2学时知识点:经典力学基础,转动力学第四节静力学平衡2学时知识点:系统与结构平衡,重心的定义及确定方法,压力平衡第五节生物力学基础2学时知识点:材料力学相关概念,运动生物力学第六节人体运动的能量代谢1学时知识点: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意义,能量代谢测量,运动能量代谢与人体健康第七节人体运动的效果评价 1学时本章小结重点: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规律及其生理意义,运动学基本概念,动力学基础,静力学平衡,生物力学基础,能量代谢的生物学意义,能量代谢测量难点:动力学基础,静力学平衡,生物力学基础思考题:1.运动学的概念2.动力学基础、静力学平衡、生物力学基础三者的联系与区别3.如何进行能量代谢的测量?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4学时第一节骨运动学 1学时知识点:骨的运动学基础,骨的运动适应性第二节肌肉运动学1学时知识点:肌肉的运动学基础,肌肉的运动适应性第三节关节运动学2学时知识点:肩、肘、腕、手、脊柱、髋与骨盆、膝、踝、足和足弓本章小结重点:骨运动学,肌肉运动学,关节运动学难点:关节运动学思考题:1.人体四大关节的系统运动学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第三章运动与心肺功能6学时第一节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2学时知识点:心血管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呼吸系统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有氧、无氧运动,耐力运动处方第二节心肺功能评定基础2学时知识点:运动试验,肺通气功能评定,最大摄氧量评定,乳酸阈评定第三节心肺功能异常与运动2学时知识点:高血压与运动,冠心病与运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运动本章小结重点: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心肺功能评定基础,心肺功能异常与运动难点:耐力运动处方,乳酸阈评定,高血压与运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运动思考题:1.心肺功能评定基础包括哪几个方面?2.高血压病人运动后可能出现的症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案例讨论第四章运动控制与步态4学时第一节与运动相关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反射2学时知识点:大脑皮质的主要运动区,运动传导通路,反射第二节运动控制的调节1学时知识点:运动控制的调节,影响运动控制的因素第三节运动控制1学时知识点:姿势控制,上肢控制,行走运动控制本章小结重点:与运动相关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反射,运动控制的调节,运动控制的分类难点:大脑皮质的主要运动区,运动传导通路思考题:1.运动传导通路有哪几部分组成?2.影响运动控制的因素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三、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考勤作业讨论提问;1.占平时成绩权重:考勤25%、作业25%、讨论25%、提问25%。
【医学课件】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课件
神经系统在姿势与运动的相互影响中 起着关键作用。它通过整合来自不同 感觉器官的信息和控制骨骼肌的活动 ,使身体能够适应不同的姿势和运动 需求。例如,当身体处于不同姿势时 ,神经系统会相应地调整肌肉的收缩 和松弛,以保持平衡和协调动作。
Part
03
神经系统的调节过程
感觉输入
01
02
03
感觉器官接收信息
详细描述
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的姿势和运动功能受到的影响因病情严重程度和受累部位的不同而异 。患者可能出现肌肉无力、肌肉僵硬、平衡能力下降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行 走、站立和日常活动。此外,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还可能出现视力问题、感觉异常等症状
,这些症状也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姿势和运动功能。
脑外伤对姿势和运动的影响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脑外伤会导致脑组织损伤,进而影响患者的姿势和运动功 能。
脑外伤患者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等症 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姿势和运动功能。脑外伤 患者还可能出现肌肉无力、平衡能力下降、协调能力受损 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行走、站立和日常活动。 此外,脑外伤患者还可能出现感觉异常、情绪问题等症状 ,这些症状也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姿势和运动功能。
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睛 、耳朵、皮肤等,负责接 收来自外界的刺激信息。
神经信号传递
感觉器官接收到信息后, 通过神经元将信号传递到 大脑。
信号处理与识别
大脑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 处理和识别,将它们转化 为有意义的信息。
神经信号处理
大脑皮层整合信息
发出指令
大脑皮层是处理信息的主要区域,它 整合来自不同感觉器官的信息。
思考
大脑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记 忆、学习和解决问题。
生理学:神经系统(8版)-4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控
大脑皮层运动区 纹状体
小脑前叶 两侧部
小脑前叶 蚓部
(+)
(+)
脑干网状结构 抑制区
前庭核 (+) (+)
易化区
()
(+)
肌紧张
去大脑僵直的产生机制:
网状结构抑制区的下行始动作用(大脑皮 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被切断,抑制区活动 减弱,易化区活动占优势。传向脊髓的易 化作用相对增强,引起γ运动神经元活动 过强,伸肌的肌紧张过度亢进,导致去大脑僵 直。
(二)脊休克
脊髓的调节功能
功能: 躯体运动的初级中枢 脊髓前角中有α、β、γ
三类运动神经元。
脊休克定义:
人和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 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表现:
肌紧张降低或消失
发汗反射消失
血压下降
粪尿积聚
•
(以后反射可恢复)
脊休克
动物实验:保留脊髓C5以下 脊动物: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动物。
Facilitated and inhibitory area
Areas in the cat brain where stimulation produces facilitation (+) or inhibition (-) of stretch reflexes. 1. motor cortex; 2. Basal ganglia; 3. Cerebellum; 4. Reticular inhibitory area; 5. Reticular facilitated area; 6. Vestibular nuclei.
实验证据: 如果在上述切断脊髓后根的去大脑动物,进 一步切除小脑前叶,能使僵直再次出现,这 种僵直属于α-僵直,因脊髓后根已切断,γ 僵直已不可能发生。
神经系统对机体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内分泌系统对机体的水分平衡、体温调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等方面也 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06
神经系统对机体运动的控 制和调节的意义
在生理状态下的意义
维持平衡
神经系统通过协调肌肉活动,维持身体的平衡和 稳定。
协调动作
神经系统能够协调身体的各个部分,使复杂的动 作得以顺利完成。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突触前膜释放 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与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下一级 神经元的电化学信号变化,实现信息 的传递。
神经递质与受体
01
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传递信息的 化学物质。
02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乙酰胆碱、儿茶酚胺、氨基酸类递质 等。这些递质在突触前膜释放后,通过突触间隙传递给突 触后膜上的受体,引发下一级神经元的电化学信号变化。
运动提供能量。
交感神经系统能够加速心率、增 加血压和呼吸频率,为机体提供 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以满足
运动时的需求。
交感神经系统还能收缩外周血管, 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促进肌肉
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交换。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
1
副交感神经系统通过释放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 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代谢水平,以维持机 体的稳态。
反射回路
感觉反馈
脊髓是低级反射中枢,能够快速响应 外界刺激,通过反射回路迅速调节躯 体运动。
脊髓还负责接收来自肌肉和皮肤的感 觉信号,将感觉反馈传递给大脑,有 助于机体对运动进行精确控制。
运动神经元
脊髓内存在大量运动神经元,负责将 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肉,引发肌肉收缩, 实现躯体运动。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人体运动控制和运动学
人体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人体运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
不仅内在有意识与否,外在还有许多不同运动模式的实现,例如:步行、跑步、跳跃、爬行、滑行等等,这些不同运动模式需要不同的运动控制方法来实现。
运动控制是指人体神经系统控制肌肉肌纤维运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涉及大脑、脊髓和神经肌肉连接件等多个系统的复杂协调。
而运动学则是研究人类运动状态和其规律的物理学科。
下面将从运动控制和运动学两方面分别介绍人体运动的相关知识。
一、运动控制1. 运动的类型人类的运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自主运动和反射性运动。
自主运动是人为决定的,例如: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些事情。
而反射性运动是基于身体的各种反射机制,例如:当膝盖被敲打时,膝肌会自动收缩以保护关节。
由此可见,人体运动的类型有时受到不同的因素影响,包括神经、心理和生物因素等。
2. 运动的控制人体的运动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
大脑通过神经元的传递与瞬间的决策来控制我们进行复杂的运动。
传入运动指令的通路包括感知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传递运动指令的通路包括神经肌肉连接件和肌肉。
具体来说,当脑发出运动指令时,神经系统向肌肉传递信号,引起肌肉收缩,从而实现运动。
此外,运动过程中的意识控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体的运动。
实验研究表明,作用于身体的正则运动的意识控制可以改变其运动节律和阻力系数,进而改变其受力与能量消耗。
因此,对于一些需要精准运动的项目,如体育比赛、手术操作等,在意识控制上做好准备是必要的。
3. 强化学习强化学习在人体运动控制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强化学习是一种基于智能体对环境与奖励反馈的学习方式。
对于人体的运动控制,强化学习可以通过奖励机制带来更好的控制效果。
例如:若某人病后需要康复的运动训练,则运动训练可以设计为智能体的一个训练任务,智能体完成任务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例如给予锻炼的感觉愉快及健康的体验),从而激励病人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二、运动学运动学是研究人体运动状态和其规律的物理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神经系统与运动控制
第一节与运动相关的神经系统结构与反射
一、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
为中央前回4,6区。
此外还有8区,额上回,扣带回,及额叶内侧面的运动补充区和补充前区。
大脑皮层的主要运动区的功能特点:
1.交叉支配(躯干、头面部除外);
2.倒置安排(头面部正立);
3.机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程度有关;
4.运动柱(motor column): 这可能是在皮层控制存在时,人的肢体可以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的原因。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1. 皮质脊髓束(“锥体束”):
大脑皮层运动区
经内囊
延髓锥体交叉(80%)不交叉(20%)
对侧脊髓外侧索同侧脊髓前索下行
(皮层脊髓侧束)(皮层脊髓前束)
脊髓前角、神经元白质前联合交叉
肌肉
2. 皮质脑干束:
大脑皮层运动区
经内囊
脑干内脑神经核运动神经元
头面部肌肉(下部面肌和舌肌为对侧支配,其余头面部肌肉为双侧支配)●上运动神经元:控制下运动神经元的高位神经元;
●下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硬瘫:皮层运动区6区损伤,整个运动区损伤;
●软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皮层运动区4区损伤;
●“中枢性瘫痪”: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硬瘫,肌肉不萎缩,牵张反射增强;
●“周围性瘫痪”:下运动神经元损伤,软瘫,肌肉萎缩,牵张反射减弱或消失;
●锥体束综合征: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合并损伤。
上下运动神经元的区分在临床上失去意义。
3.锥体外系:
大脑皮层运动区
脑干内神经核(红核、豆状核、尾状核)
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红核脊髓束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调节肌紧张,肌协调、姿势调节)
三、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为反射,是运动的很重要的因素。
(一)脊髓水平的反射
(二)脑桥、延髓水平的反射
(三)中脑水平的反射
(四)大脑水平的反射
(一)脊髓水平的反射
●脊髓反射的主要作用是抵抗重力,支持身体维持姿势,逃避伤害性刺激。
生理条件下他受到高位中枢的抑
制,不表现或表现不明显;高位中枢出现病变时,脊髓水平的反射易于表现出来,脊髓水平的反射表现为高兴奋性或亢进。
● 1.牵张反射
● 2.屈肌反射
● 3.交互抑制
● 4.联合反应
● 5.共同运动
● 1.牵张反射
●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伸长时,能反射性地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称为牵张反射。
包括肌紧张和腱反
射两种,感受器为肌梭和腱器官。
(1)肌梭
●感受肌肉长度和速度变化的感受器,包裹在肌梭囊内,位于梭外肌纤维之间,与梭外肌并联分布。
●梭外肌纤维,与肌梭并联,受运动神经元支配,大---快肌,小---慢肌,引起骨骼肌随意收缩;
●梭内肌纤维,位于肌梭内,受运动神经元支配,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的敏感性,协调肌肉的运动;梭内肌纤维分为:
●核袋纤维:细胞核集中于肌纤维中部,Ia类传入纤维传入信号,对快速牵拉敏感;
●核链纤维:细胞核分布于整个肌纤维,II类传入纤维传入信号,对缓慢持续牵拉敏感;
(2)牵张反射的类型
①腱反射(位相性牵张反射)
●概念: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特点:主要是快肌纤维收缩,冲动沿Ia类纤维传入脊髓,与运动神经元形成单突触反射。
●意义: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②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
●概念: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
●特点: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主要是慢肌纤维收缩,为多突触反射,反
射可在同侧或对侧,也可扩布到不同脊髓节段的前根。
●意义:肌张力产生的机制。
(3)肌张力
●概念:正常人体的骨骼肌纤维经常发生轮流交替收缩,致使骨骼肌处于一种轻度的持续收缩状态,使
其产生一定的张力,称为肌紧张或肌张力。
●特点:肌张力的产生是由于骨骼肌抗重力作用,持续而缓慢地牵拉肌肉、刺激肌梭而发生的牵张反射。
人体抗重力肌在上肢主要是屈肌,下肢主要是伸肌。
当中枢对脊髓的作用减弱或消失,抗重力肌出现肌张力增高。
(4)腱器官
●概念:腱器官大部分位于梭外肌的肌腱中,是感受骨骼肌张力变化的一种本体感受器。
●特点:当肌肉收缩时,肌梭放电减少,器官的放电增加,通过Ib类纤维传入脊髓,抑制和神经元,
调整肌张力不至于过高。
●意义:防止肌肉过度牵张。
2.屈肌反射
●刺激一侧下肢,则该侧下肢屈曲,对侧下肢伸展,是一种保护性发射,对保持平衡有重要意义。
3.交互抑制
●如果引起某一肌肉的伸展反射(伸肌兴奋),则与其相拮抗的肌肉(屈肌)松弛,称交互抑制。
4.联合反应
●是指偏瘫患者的健侧肢体用力做随意的抗阻收缩时,引起的患侧肢体不随意的紧张性活动。
联合反应有对
侧的,同侧的,对称性的,相反性的。
●指肢体在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个关节的同时运动。
●共同运动是脊髓水平的运动模式,而痉挛是脊髓水平的一种反射(牵张反射),不应混为一谈。
相当数量的
偏瘫患者没有明显的过度肌紧张,但仍不能完成分离运动。
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为脊髓中枢支配的反应及运动形式,为中枢性瘫痪的特征性表现之一。
二者与以上其他各脊髓水平的反射在正常人由于高位中枢的抑制作用的存在而不易表现出来。
只有在中枢发生病变,脊髓失去了高位中枢的控制时,才易于表现出来。
四、运动的控制与调节
1.随意运动:是指按照人的意志活动引起的活动,主要由椎体束来支配。
●特点:由大脑高级中枢控制的,精细、协调、准确的运动。
它随人本身的需要,可以是单关节的分离运动,
也可以是选择性的多关节的复合运动,甚至高度复杂的动作。
随意运动的产生
●首先在动机系统产生运动动机,激活皮层连合区,确定运动形式,将冲动经过大量神经元联系至皮层运动
区,形成运动指令。
●经过锥体系传至脊髓,兴奋或抑制相应的运动神经元,产生运动。
●同时,末梢传入的运动感觉信息又传入小脑、基底节,在此监测,并且与大脑皮层传来的指令进行比较、
修正或调整,再经丘脑传给皮层,也有部分修正后指令直接进入锥体外系传至脊髓中枢。
2.不随意运动:指不受意识控制的“自发”动作,主要由锥体外系和小脑系统来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不随意运动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肌张力,调节肌协调,保持正常的姿势,促使伴随运动的顺
利进行,如走路时上肢的交替摆动等。
●不随意运动是随意运动不可缺少的参与者,即机体必须在两个系统完整并彼此配合下,才能圆满完成复杂
和有目的的随意运动。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感谢
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