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
古人道德的小故事
古人道德的小故事在社会中穿梭忙碌的人们,身上一定要需要两种最重要的东西,一种是知识,而另一种是道德。
如果说知识是进入社会,贡献社会的法宝,那么,道德就是立足于社会的身份证。
没有道德,就不能在社会中生存。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古人道德的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人道德的小故事篇一:吴隐之的节俭故事东晋有个大官叫吴隐之,他幼年丧父,跟母亲艰难度日,养成了勤俭朴素的习惯。
做官后,他依然厌恶奢华,不肯搬进朝廷给他准备的官府,多年来全家只住在几间茅草房里。
后来,他的女儿出嫁,人们想他一定会好好操办一下,谁知大喜这天,吴家仍然冷冷清清。
谢石将军的管家前来贺喜,看到一个仆人牵着一条狗走出来。
管家问道:“你家小姐今天出嫁,怎么一点筹办的样子都没有?”仆人皱着眉说:“别提了,我家主人太过分节俭了,小姐今天出嫁,主人昨天晚上才吩咐准备。
我原以为这回主人该破费一下了,谁知主人竟叫我今天早晨到集市上去把这条狗卖掉,用卖狗的钱再去置办东西。
你说,一条狗能卖多少钱,我看平民百姓嫁女儿也比我家主人气派啊!”管家感叹道:“人人都说吴大人是少有的清官,看来真是名不虚传。
”古人道德的小故事篇二:始终乐观的苏格拉底古希腊的大哲学者苏格拉底还是单身的时候,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
尽管生活非常不便,但是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乐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
屋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他每天仍然很快活。
“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
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一栋大楼里。
这栋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
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子,也感到高兴吗?”“是啊!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力气;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
古代德育小故事【四篇】
古代德育小故事【四篇】导读:本文古代德育小故事【四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容易发怒,乃薄福相】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
当我们确知对方是小人,只要浅交就行了。
”一般人对于小人欺侮自己的情形,一定要暴露出来,好让大家斥责他,只有韩忠献公不这么做。
他的智慧足以明辨小人的奸诈,然而,他却时常坦然承受,而且不曾表现难看的脸色。
《尚书》说:“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广大;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得好!”(原文是:“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如果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立刻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立即气愤感慨,这表示没有涵养的力量,同时也是福气浅薄的人。
所以说:“发觉别人的奸诈,而不说出口,有无限的余味!”【容之一字,众妙之门】宋朝的富弼教训子弟说:“这个忍字,是众妙之门。
如果在清廉和节俭之外,再加上容忍,有那一事办不好呢?”富弼年轻时,有人骂他。
那个人说:“我在骂你!”富弼回答:“恐怕骂的别人!”那人又说:“称名道姓地骂你!”富弼回答:“普天之下,难道没有同名同姓的人吗?”骂的人听了,觉得非常惭愧。
颜光衷说:“忍这个字最难了!能容忍时,品德和度量必定很大。
到了不能容忍时,已经充满着骄傲和权贵的气息了。
从前有人写了一首诗:‘少年胯下安无忤,老父圯边愕不平,人生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文成?’这句话讲得太有道理了。
韩信因为忍受胯下的耻辱而称王,后来又因羞辱绛哙而毙命。
饮酒到满量,自然不能再增加了。
”【受屈无争,还米不受】汉朝时,有一个人姓钟名离牧,字子干,是会稽那地方的人。
他年轻时,住在永兴(今浙江肃山县南方),亲自耕种二十多亩田地。
当田里的稻子成熟时,有人来冒认领走,钟离牧也不和他们争夺,完全让给对方。
县官知道这件事,就把那个冒认稻子的人捉了起来,要用国法办他的罪。
钟离牧竭力去救他,于是他的罪才能被赦免。
那个人免了罪以后,带领妻子把起初冒领来的稻子,舂打成三十多石米,就把米送还钟离牧。
古代八德故事5篇
古代八德故事5篇第一篇:古代八德故事古代八德故事(图)一、泰伯采药殷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兼全的人,姓姬名字叫泰伯,他是周朝太王的长子。
他的第三个弟弟,名字叫做季历。
后来季历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姬昌,就是后来的文王了。
生下来的时候,先有一只赤色的雀子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户上,表示着圣人出世的祥瑞,所以太王有想把周朝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昌的意思。
泰伯知道父亲的意思,就和第二个弟弟、名字叫仲雍的约下了,假称因为父亲有病,要到山里去采药,借着这个名头,兄弟俩顺便逃到蛮夷的地方,披散了头发,又在身上画了花纹,表示自己的身子是不可以再在世上干事的了。
孔夫子表扬泰伯,说他已经到了至德的地步。
二、赵孝争死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
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
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
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
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
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
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三、许武教弟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
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
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
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古人崇尚道德的故事
古人崇尚道德的故事古人崇尚道德的故事道德是立足社会的身份证,任何人都不应该丢失这一珍贵的东西。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是每个人心中的高尚的观念。
没有道德的人,是绝(决)对不能在社会上立足的。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古人崇尚道德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人崇尚道德的故事篇一:杨瞻诚信无私明朝名臣杨博的父亲杨瞻做过商人,曾经在淮扬地方经商,当时有一位从关中来的盐商,将一千金的钱寄放在杨家,请杨瞻暂时代为保管。
不料那盐商离开以后,竟然一去不回,杨瞻不知如何才好,便将那一千金埋藏在花盆中,上面种植花卉,并派人到关中去寻找,后来找到了盐商家,不料那盐商已经去世了,家中只有一个儿子。
杨瞻得知消息后,便邀请那商人儿子到杨家来,指着花盆说:“这是你父亲生前所寄托的金钱,现在就交由你带回去吧!”那商人的儿子感到非常惊奇,不敢收取。
杨瞻说:“这是你家的财物,何必推辞呢?”于是说出原由,那商人的儿子非常感动,于是叩谢携带那笔金钱回去。
后来杨瞻生了儿子杨博,中了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杨博的儿子杨俊民,也中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
杨瞻受人之托,自始至终忠人之事,虽然托寄人发生变故,不来取回,可是杨瞻不为钱财所动,不但一介不苟贪,而且千里迢迢,寻访其人,并将财物交还遗孤,具有可以托孤寄命的人格操持,难怪终得贤德子孙,世代贵显。
足证天报厚德,丝毫不爽。
(《明史》)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把诚信作为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古语云:“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诡,此乱道之根也。
”古往今来,凡是品德高尚的人,都是诚实守信的,只有诚信的人,才能心智清明,择善而从。
而诚信一旦缺失,就失去立身之本,而且还会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一言足以兴邦,一诺岂止千金。
古人崇尚道德的故事篇二:宋濂谨守诚信宋濂,明初文学家,官居学士,他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提出做文章的风格要与道德内涵一致。
他自幼守信好学,一生勤学不辍,“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_历史故事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观古往今来,历史故事一直是承接历史展望未来的桥梁。
是人不可缺少的,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有很多,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篇一:文灿拒间宋朝时候,有一个人姓周,他的名字就叫文灿。
他有一个哥哥,生性是最喜欢吃酒。
但是穷苦得很,没有依靠的地方,所以一向靠着周文灿过着。
有一天,他的哥哥喝了酒,竟喝得大大的醉了,无缘无故,忽然间竟把周文灿重重的痛打了一顿。
周文灿的邻居人家晓得了,大众替周文灿抱着不平。
哪里晓得周文灿反而因为邻舍的人替他抱不平,他就大大的生气,对着那邻舍人说,我的哥哥并非来打你们,你们哪里可以离间我的骨肉至亲呀。
司马温公很佩服周文灿的行为,常常写了这一桩事情,去劝戒人家,以作人家兄弟的榜样。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篇二:温公爱兄宋朝时候,有个大贤的宰相,叫做司马温公。
他是双姓司马,名叫光,表字就叫君实。
他的,对待父亲,是极其孝顺的,对待哥哥弟弟是极其友爱的,事奉皇上是极其忠心,对待朋友是极其。
所以大家称他是一代名儒家的贤德宰相。
司马温公和他的哥哥司马伯康名叫司马旦的,友爱得很。
司马伯康年纪八十岁了,司马温公像待父亲一样的服事他,并且像小孩子一样的保护他。
每逢到吃饭稍为迟了一些,就问着他的哥哥道,恐怕你已经饥饿了吗。
天气稍稍有一些冷了,就摸他哥哥的背上说道,恐怕你的衣服太薄了吗。
关于古代道德小故事篇三:朱显焚券元朝时候,真定的地方,出了一个大大友爱的人,姓朱单名叫做显。
在世祖皇帝至元年间,他的祖父,早已把家里的银钱和产业,一概均匀分好,传授给子孙了。
到得英宗皇帝至治年间,朱显想着他的侄儿叫朱彦昉的一班人,穷的很多,并且有的年纪太小,又没有父亲母亲可靠。
因为这个缘故,朱显就对他的弟弟名叫朱耀的说道,凡是父子兄弟本来同是一气的,哪里可以不同住在一块地方呢。
就会齐了各房的弟兄们和子侄辈,一同到了他的祖父坟墓前,叩头禀告了一回。
拿出向来他的祖父分给他们的分书凭据,尽数用火烧掉了,仍旧大家合拢来一同住着。
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
道德的历史典故听听故事是小学生都爱做得事情,同时好的道德的典故也会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道德的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典故1、孔融让梨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
他年幼时,每次和哥哥一起吃梨总是拿一个最小的。
父亲问他原因,他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
”后来,“孔融让梨”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典故2、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又一次孔子要向他传授高深的理论,曾子本来坐着,听了便从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站立,表达了他对老师的.充分尊敬。
典故3、千里送鹅毛唐朝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在路上,缅伯高不小心让天鹅飞走了,只剩几根鹅毛。
到长安后,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奉上了鹅毛并赋诗“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这个典故比喻礼物单薄,情意却异常浓厚。
典故4、三顾茅庐东汉末年,刘备为求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到其住处请他,最后才等到诸葛亮。
“三顾茅庐”后来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著名典故。
典故5、车胤囊萤车胤是晋朝人,自幼聪颖好学却家境贫寒,常无油点灯。
于是他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夜读,学识与日俱增,成为知名学者。
“车胤囊萤”也成为勤奋学习的典故。
典故6、王恭身无长物王恭是东晋时的名士。
他从会稽当官后回家,同族的一个长辈去看到他坐在一张竹席上便说,你从东边回来,应该有不少这种东西,可不可以给我一张。
王恭将席子送给他,自己之后却只能坐草席了。
那人听说后非常惊讶,对王恭说,我本以为你还有多余的竹席。
王恭则回答,我为人平日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典故7、张良拜师张良在成为刘邦军师以前,有一天在桥上三步,碰到一个老人故意把席子掉到桥下,让张良把鞋捡上来给他穿上。
张良照做后,老人高兴地称他孺子可教,并给他一本《太公兵法》。
张良仔细研读,终于成为一代军师。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尊老敬老的著名典故。
典故8、荀巨伯舍身救友荀巨伯是东汉桓帝时的贤士。
一次他去探望重病的朋友,恰逢胡兵围攻城。
古代德育小故事【四篇】
古代德育小故事【四篇】韩忠献公以前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他们。
当我们确知对方是小人,只要浅交就行了。
”一般人对于小人欺侮自己的情形,一定要暴露出来,好让大家斥责他,只有韩忠献公不这么做。
他的智慧足以明辨小人的奸诈,不过,他却时常坦然承受,而且不曾表现难看的脸色。
《尚书》说:“必定要有容纳的雅量,道德才会宽敞;一定要能忍辱,事情才能办得好!”(原文是:“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假如遇到一点点不如意,便赶忙勃然大怒;遇到一件不称心的事情,立即气愤感慨,这表示没有涵养的力量,同时也是福气浅薄的人。
所以说:“发觉别人的奸诈,而不说出口,有无限的余味!”【容之一字,众妙之门】宋朝的富弼教训子弟说:“这个忍字,是众妙之门。
假如在清廉和节俭之外,再加上容忍,有那一事办不好呢?”富弼年轻时,有人骂他。
那个人说:“我在骂你!”富弼回答:“恐怕骂的别人!”那人又说:“称名道姓地骂你!”富弼回答:“普天之下,难道没有同名同姓的人吗?”骂的人听了,觉得非常惭愧。
颜光衷说:“忍这个字最难了!能容忍时,品德和度量必定很大。
到了不能容忍时,已经充满着骄傲和权贵的气息了。
从前有人写了一首诗:‘少年胯下安无忤,老父圯边愕不平,人生若非观岁暮,淮阴为必减文成?’这句话讲得太有道理了。
韩信因为忍受胯下的耻辱而称王,后来又因羞辱绛哙而毙命。
饮酒到满量,自然不能再增加了。
”【受屈无争,还米不受】汉朝时,有一个人姓钟名离牧,字子干,是会稽那地方的人。
他年轻时,住在永兴(今浙江肃山县南方),亲自耕种二十多亩田地。
当田里的稻子成熟时,有人来冒认领走,钟离牧也不和他们争夺,完全让给对方。
县官知道这件事,就把那个冒认稻子的人捉了起来,要用国法办他的罪。
钟离牧竭力去救他,于是他的罪才能被赦免。
那个人免了罪以后,带领妻子把起初冒领来的稻子,舂打成三十多石米,就把米送还钟离牧。
钟离牧关门不肯收,那个人只好把米放在道路旁边,也没有人去拿取。
古代道德故事
古代道德故事1、孔子七岁之师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
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就应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能够做我的老师啊!”2、子路借米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但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样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能够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3、孙康映雪读书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
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
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
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
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
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
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
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
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
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三篇】
【导语】现代价值观必须摆脱⾃我与⾃私的束缚,跨越⾦钱与名利的栅栏,⾛出道德沦丧的怪圈,跳出明哲保⾝的沟壑,才能使道德之花绚烂,才能使助⼈为乐温暖⼈们的⼼。
下⾯是为您整理的古代道德的经典⼩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赵孝争死】汉朝时候,有⼀个⼈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
有⼀年,年成荒歉得很,⼀班强盗占据了宜秋⼭,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并且他的⾝体⼜很瘦,是不好吃的。
我的⾝体⽣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了。
强盗还没有开⼝说话,他那弟弟赵礼⼀定不肯答应。
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了,就是死了,也是我⾃⼰命⾥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
两兄弟抱着,⼤哭了⼀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
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姜肱⼤被】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
和他的两个弟弟,⼀个叫姜仲海,⼀个叫姜季江的,天性⾮常友爱。
虽然他们兄弟三个⼈,各⾃娶了妻⼦,可是不忍分开了睡,所以他们做了很⼤的被,兄弟三个⼈⼀同睡着。
有⼀次,兄弟们⼀同到府城⾥去,晚上碰着了强盗,就要杀他。
他们兄弟三个⼈都抢着死,强盗也就把三个⼈都释放了,只抢了⼀些⾐服和⾦钱去。
到了府城⾥,别⼈家看见姜肱兄弟们都没有了⾐服,就问姜肱这是什么缘故。
姜肱就⽤别的话来⽀开了,终究不肯说明,碰着强盗这⼀回的事。
强盗们得知了,觉得很感激,并且很懊悔,就到了姜肱那⼉,叩头谢罪,把以前抢去的物件,统统都还了他们。
【许武教弟】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个叫许晏,⼀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
许武每每在耕⽥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教他两个弟弟读书。
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去跪在家庙⾥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取了最肥美的⽥地,和⼴⼤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
传统道德经典故事_古代道德经典小故事
传统道德经典故事_古代道德经典小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关于古代的传统道德故事有很多流传至今,哪些给你留下了经典的印象呢?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传统道德经典故事,欢迎阅读!传统道德经典故事1:梓庆鬼斧神工春秋时,有一个叫梓庆的木匠,他技艺高超,制作出的木器精巧而耐用。
这天,他雕琢了一把木头锯子。
这把锯子造型美观,上面的花纹纤巧,从没有一把锯子这么美。
每一个见过这把锯子的人无不叹为观止。
大家都不相信是梓庆做的,都认为只有鬼神才能做出这种极品。
鲁国国君听说后,也跑来欣赏。
他很惊奇,也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于是问梓庆:“你是不是会法术?这把锯子是不是用法术做成的?”梓庆笑了笑,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会懂法术呢?”鲁国国君不相信他的话,接着又问:“那好,你告诉我他的制作过程。
”梓庆回答说:“做这把锯子之前,我先养神静气。
斋戒三天,以获得内心平静。
在这三天,我使自己摒弃掉对荣华富贵的渴求;然后再斋戒五天,使自己去掉杂念,忘掉技巧;接着再斋戒七天,这时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已经能做到‘不以物喜’。
我的眼中已没有朝廷和家庭,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影响到我的技艺了。
斋戒过后,我会去森林中寻找制作锯子的原料。
我仔细观察各种树木,以选择与锯子外形最匹配的。
而这时锯子的样子已经成竹在胸了。
只要选好木料,锯子也差不多完成了,只需要加工就可以了。
做任何木器,我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我想这大概就是制作出来的木器好像神工鬼斧制作一样的原因吧,以一颗纯真的心,加上木料的自然天性,制作出精巧的木器也就不奇怪了。
”国君听完,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何为“鬼斧神工”。
传统道德经典故事2:陈子昂大器晚成唐代初期的陈子昂是我国著名的大诗人。
他家里比较富裕,年轻时的陈子昂并不把钱财当回事,常和一些好朋友到处游山玩水,从来没有想过要好好儿读书。
18岁时,陈子昂在学识上还是一无所知。
后来,他的父母对他严加教育,他才开始觉得自己学识浅薄,感到非常惭愧。
古代美好品德小故事
古代有许多关于美好品德的小故事,以下是其中几个:
1.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讲述了孔融四岁时,家里有客人带来一篮子梨。
孔融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其他人都很惊讶,问他为什么要挑最小的。
孔融回答说,因为他是最小的,所以他应该吃最小的。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融的谦让和尊老爱幼的美德。
2. 卧冰求鲤:这个故事讲述了王祥在寒冷的冬天为了给生病的母亲捕鱼,用自己的身体融化冰块,最终得到了两条鲤鱼。
这个故事展示了王祥的孝顺和勇气。
3.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讲述了司马光小时候和一群小朋友在花园里玩耍,一个小男孩不小心掉进了一个大水缸里。
其他小朋友都惊慌失措,但司马光却冷静地拿起一块石头,砸开水缸,成功地救出了小男孩。
这个故事展示了司马光的机智和勇敢。
4. 曾子杀猪:这个故事讲述了曾子为了履行对儿子的承诺,亲自杀了一头猪。
这个故事表现了曾子的诚信和责任感。
这些小故事都展示了古代人们所崇尚的美好品德,这些品德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古代道德故事
古代道德故事
故事一,《劝学》。
春秋时期,齐国有个叫孟母的母亲,她非常重视教育。
有一天,她看到自家的孩子们在玩耍,便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吗?在东边
有个叫孔丘的人,他非常勤奋好学,每天都在努力学习。
你们为什
么不好好学习呢?”孩子们听了母亲的话,深受感动,从此刻起更
加用功读书,最终成为了后来的孔子、孟子。
故事二,《孝顺父母》。
春秋时期,宋国有个叫孟子的人,他的父亲去世后,孟子非常
孝顺母亲。
有一天,孟子的母亲对他说,“你知道吗?有个叫顾雍
的人,他在家中为母亲做衣服时,总是亲手剪去衣服上的荆棘,不
让母亲受到任何伤害。
你为什么不学学他呢?”孟子听了母亲的话,深受感动,从此刻起更加细心地照顾母亲,用心孝顺。
故事三,《诚实守信》。
战国时期,齐国有个叫管子的人,他非常讲信用。
有一次,他
在路上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装满了金银财宝。
管子找到失主归还了钱包,失主非常感动,送给了他一笔钱作为酬谢。
从此以后,管子更加坚定地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和信任。
这些古代道德故事,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
勤学好问,孝顺父母,诚实守信,这些道德品质是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和践行的。
希望我们能够从这些古代道德故事中汲取智慧,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明亮。
古代有关道德的故事大全
古代有关道德的故事大全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是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都能给人以启迪。
特别是那些跟道德有关的故事,那么古代有哪些道德的小故事呢?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古代有关道德的故事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代有关道德的故事篇一:李积焚须唐朝有一个大臣,叫做李积,表字懋功。
原来他本是姓徐,太宗皇帝爱惜他,所以赐给他也姓了李。
并且因为他的功劳很大,所以把他封做了英国公。
当李积做宰相的时候,他的姐姐偶然生起病来,李积就亲自替他姐姐烧着火去煮粥。
哪里晓得吹了一阵风来,竟把李积的胡须烧着了。
他的姐姐看见了,就说,我们家里男的女的用人多得很,为什么要你自己辛苦得这个地步呢。
李积回答他姐姐道,我难道是为了没有人的缘故吗。
我是因为现在姐姐的年纪已经老了,我的年纪也老了,虽然要想常常替我姐姐煮着粥,哪里能够呢。
古代有关道德的故事篇二:文本乞恩唐朝时候。
有一个大臣姓岑。
名叫文本。
做了右丞相的官。
他的弟弟岑文昭。
做了校书郎。
可是岑文昭来往的朋友。
多是些轻薄的人。
太宗皇帝心里很不高兴。
就对岑文本说道。
你的弟弟事故很多。
我要把他调到外边去。
岑文本就叩着头。
回对太宗皇帝说。
我的弟弟。
因为从小时候就没有了父亲。
所以我的老母非常的宠爱他。
现在皇上要叫他出外。
那末我的母亲一定是要忧愁劳瘁的。
倘若没有了这个弟弟。
就等于没有了我的老年母亲了。
让我回到家里。
竭力的去劝诫他。
岑文本说完话。
就流着眼泪。
呜呜咽咽哭起来了。
太宗皇帝很可怜他爱惜弟弟的情谊。
也就不调他的弟弟外出了。
古代有关道德的故事篇三:公艺百忍唐朝时候,有个姓张名叫公艺的,他家里竟有九代,同住在一块儿不分家了。
高宗皇帝就叫了张公艺来问他道,你们能够使得族中这样的和睦,究竟是用的什么法子呢。
张公艺就请求用了纸笔来对答,高宗皇帝就给了他纸笔。
张公艺提起笔来,竟接连写了一百多个「忍」字,进到皇帝那里。
照张公艺的意思,以为大凡一家人家,宗族间的所以不和睦,每每由于尊长的衣食,或者有了不平均,卑幼的礼节,或者有了不完备。
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
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做每一件事都用心仔细想一想,多为他人考虑一点,道德就会伴随在你的身边。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朱德给教官让座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和大家一起看戏。
开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观众谈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
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亲切地呼唤:“叶老师”。
然后请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后,他自己才坐下。
二、孔子尊师的故事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
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
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
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
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
”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
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
”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
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
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
老子,其犹龙邪!”三、张良拜师的故事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
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
故事
1.一诺千金:秦朝末年,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
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他都会设法办到。
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这也是“一诺千金”成语的由来,形容人重然诺、守诚信。
2.赵柔卖犁:北魏人赵柔一次上街去卖犁,有个人要买他的犁,赵柔要价二十匹绢。
另一人见他要价太低,于是要出三十匹绢来
买。
赵柔却说:“与人交易,一言便定,岂可以有利可图便动心呢?”还是把犁卖给了原来的那个人。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故事是传承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下面这些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几篇古代名人道德故事。
古代名人道德故事1:廉蔺交欢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
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
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
一定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
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
”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
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
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
”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
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
”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
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大全_历史故事
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大全故事是传承历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部分,的传承也是不可缺少的,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篇一:张溢代戮元朝顺帝至正壬辰年间。
黄州的地方。
有了一种妖贼。
打从福建省过来。
侵犯龙泉县赞善等等地方。
这个时候。
那地方上有一个友悌的人。
他姓章。
名叫溢。
同了他的侄子章存仁。
逃到山里去避乱。
不料那个章存仁。
忽然间被妖贼们捉去了。
章溢说道。
我的哥哥。
只有这一个儿子。
不可以叫我的哥哥没有后代。
他就走出去对一班妖贼们说。
这是我的侄儿。
他的年纪幼小。
还没有知识的。
我情愿自己来代我侄儿子的死。
一定请求妖贼们不要杀他的侄儿。
后来竟至于号淘大哭了。
妖贼们也被章溢感动了。
因为敬重他的义气。
就把他们叔侄俩都释放了回来。
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篇二:郑濂碎梨明朝时候。
郑濂的家里是七代同住的。
他家里的大门上。
旌表着天下第一家五个字。
太祖皇帝召了郑濂来问着他道。
你家里究竟有多少人口呢。
郑濂回对道。
大约有一千多人口。
太祖皇帝就问郑濂用怎么样治家的法则。
郑濂回对说。
只有不听妇人家的言语罢了。
太祖皇帝听了很欢喜。
就送他两个梨子。
郑濂拜谢着。
受了梨子回到家里去的时候。
太祖皇帝叫校尉暗地里跟了他去。
看他有什么举动。
那里晓得郑濂一到了家里。
就召集了合家的一千多人。
一齐出来谢恩以后。
便放下了两大缸的清水。
把两个梨子弄碎了放在水里。
大家分着喝了。
太祖皇帝晓得了这一回事。
非常的喜欢。
古代关于道德的故事篇三:廷机教弟明朝的李廷机做了大学士的官。
他的弟弟。
是一个白衣人。
打从家里到了京城里来问候他的哥哥。
就戴了新鲜的方巾。
穿了新鲜的衣服。
进去拜见。
李廷机问了他家里的事情。
和寒暄慰劳的言语。
讲完了以后。
见了他弟弟的方巾衣服。
很为奇怪。
就问他弟弟道。
你是不是已经进了学、中了秀才吗。
他的弟弟回答道。
不是的。
李廷机又说。
你是不是纳了粟、捐了官职吗。
他的弟弟又回答道。
不是的。
李廷机问他弟弟原来的帽子。
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
中国古代道德小故事中国古代有许多道德小故事,以下列举几个:1.孔融让梨:孔融四岁时,与兄弟一起吃梨,他拿了一个最小的梨子,父亲问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回答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大的梨该给哥哥们。
”这个故事体现了孔融的谦让和尊重长辈的品质。
2.曾子杀猪:曾子是孔子的弟子。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出门办事,孩子哭着要跟着去。
妻子就哄孩子说:“不要哭,回来给你杀猪吃。
”孩子就不哭了。
一会儿,妻子办事回来了,曾子要捉猪来杀。
妻子责怪他说:“我只是哄孩子,你何必当真?”曾子说:“你既然答应孩子,就要说到做到,不然就是欺骗孩子,这样怎么能够教好孩子呢?”这个故事体现了曾子的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
3.孝子行孝:古代有位孝子叫韩伯瑜,母亲给了他几件衣服,他跪下不肯起,母亲又拿吃的给他,他又跪下不肯起。
母亲生气了,大骂他:“你这样还不肯起,为什么?”韩伯瑜说:“我要做件大事报答母亲。
”母亲说:“你能做什么大事?”韩伯瑜说:“母亲生下我,还没有好好孝顺母亲就去世了。
儿子活着有什么益处?”于是韩伯瑜从此以后格外孝顺母亲。
这个故事体现了韩伯瑜的孝心和对母亲的尊重。
4.屈原沉江:屈原是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他主张改革政治,但遭到了其他官员的反对。
最终,他被流放到江南地区。
他看到国家的衰败和百姓的苦难,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
最终,他选择了投江自尽,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
这个故事体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和牺牲精神。
这些故事虽然简短,但都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和教育意义。
它们告诉我们应该尊重长辈、诚信待人、孝顺父母、热爱祖国等。
这些品质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关于道德的小故事
古代关于道德的小故事古代关于道德的小故事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能让人们了解到古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还能启发人们思考生命的意义,追求美好的人生。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经典的古代道德小故事。
1. 孟子寓言孟子寓言中的“扬州之水,自右而左,从我至于于若,恶且得其反者三十里,是极力而为之者也”。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追求短期的利益,而要追求长远的利益。
如果我们想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想清楚它的影响和后果,做到深思熟虑,不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
2. 鲁班拯救鲁班是古代中国家喻户晓的木匠,他与几个学徒正在盖一座高大的屋子。
突然间,建筑支架出现了问题,一群人慌张失措,唯有鲁班看到问题所在,并挽救了局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断探索的进取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大匠。
3. 荀子劝学荀子曾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故事来劝勉人们学习。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如同游戏一样,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寻求新的突破,才能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
4. 雷锋的故事雷锋是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他在生命的短暂岁月里,以一种执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写下了爱国主义的丰功伟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命应该有意义,只有为别人付出,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5. 三字经教育“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三字经是古代中国著名的课文,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性本善,但是社会环境会让我们变得好与坏不同。
我们应该提倡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人们更好地塑造自己的道德伦理。
总之,古代关于道德的小故事不仅能够滋养人们的情操,还能引导人们的行为准则,让人们掌握深刻的生命智慧。
我们应该把这些故事珍藏在心中,时时提醒自己,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有爱心的人。
道德的古代故事4个_历史故事
道德的古代故事4个的古代故事受屈无争,还米不受汉朝时,有一个人姓钟名离牧,字子干,是会稽那地方的人。
他年轻时,住在永兴(今浙江肃山县南方),亲自耕种二十多亩田地。
当田里的稻子成熟时,有人来冒认领走,钟离牧也不和他们争夺,完全让给对方。
县官知道这件事,就把那个冒认稻子的人捉了起来,要用国法办他的罪。
钟离牧竭力去救他,于是他的罪才能被赦免。
那个人免了罪以后,带领妻子把起初冒领来的稻子,舂打成三十多石米,就把米送还钟离牧。
钟离牧关门不肯收,那个人只好把米放在道路旁边,也没有人去拿取。
钟离牧因此而出了名,被聘请去南海做太守,而且被封“都乡侯”。
道德的古代故事美色当前,能不强忍余干有一位姓陈的书生,对医术非常精通。
他曾医好一位贫穷而且垂危的病患,没有收取分文,而且不求回报。
有一天傍晚,姓陈的书生路过那位病患的家,患者家属留他住宿。
病患的小姑告诉嫂嫂说:“希望你能陪他过夜,以报答他的恩情!”病患的妻子点头答应。
当天夜晚,她就对姓陈的书生说:“您救活我的丈夫,小姑叫我陪你!”姓陈的书生看见她年轻而且美丽,颇为动心。
但克制自己说:“不可!”少妇勉强他,他连说:“不可!不可!”而且拿起笔,在桌上连写“不可”两个字,最后几乎把持不住。
他又连呼:“不可这两个字最难了!”他勉强挨到天亮,才离去。
后来,陈姓书生的儿子参加考试,阅卷官丢弃他的文章时,忽然彷佛听到“不可”这两个字。
阅卷官挑灯重看,再丢弃。
又听到:“不可!不可!”阅卷官因此又看了一遍,决心不录取,忽然一直听到大声的呼声:“不可这两个字最难了!”因而便录取了陈姓书生的儿子。
放榜后,房师询问陈姓书生的儿子,儿子不知原因,回去禀告父亲,他才回忆起:这是不邪淫的果报。
道德的古代故事婉拒诱惑,前程似锦太仓的陆容长得英俊挺拔,风采翩翩。
明英宗天顺三年,他到南京应试。
馆内有一位女子,善于吹箫,夜晚来到陆容的寝室。
陆容借口说:“我的病还没好,请你改天再来!”那位女子走了以后,陆容就写了一首诗:风清月白夜窗虚,有女来窥笑,欲把琴心通一语,十年前已薄相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
导读: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篇一:许武教弟
汉朝时候,有个姓许名武的,他父亲是早已死了,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的,年纪都还很小。
许武每每在耕田的时候,叫他两个弟弟立在旁边看着,晚上许武自己教他两个弟弟读书。
如若弟弟不听他的教训,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告罪。
后来许武举了孝廉,但是他因为两个弟弟都还没有名望,就把家产分做了三份,自己取了最肥美的`田地,和广大的房屋,所有坏的统统给了弟弟。
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等到两个弟弟都得了选举,他就会合了宗族和亲戚们,哭着说明当时要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的缘故,并且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了两个弟弟。
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篇二:赵孝争死
汉朝时候,有一个人姓赵,单名叫孝的,表字常平,和他的弟弟赵礼,很是友爱的。
有一年,年成荒歉得很,一班强盗占据了宜秋山,把赵礼捉去了,并且要吃他。
赵孝就赶紧跑到了强盗那里,求恳那班强盗们说道,赵礼是有病的人,并且他的身体又很瘦,是不好吃的。
我的身体生得很胖,我情愿来代替我的弟弟,给你们吃,请你们把我的弟弟放走了。
强盗还没有开口说话,他那弟弟赵礼一定不肯答应。
他说道,我被将军们捉住
了,就是死了,也是我自己命里注定的,哥哥有什么罪呢。
两兄弟抱着,大哭了一番。
强盗也被他们感动了,就把他们兄弟俩都释放了。
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就下了诏书,给他们兄弟两个都做了官。
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篇三:姜肱大被
汉朝时候,有个姓姜名肱的,表字叫做伯淮。
和他的两个弟弟,一个叫姜仲海,一个叫姜季江的,天性非常友爱。
虽然他们兄弟三个人,各自娶了妻子,可是不忍分开了睡,所以他们做了很大的被,兄弟三个人一同睡着。
有一次,兄弟们一同到府城里去,晚上碰着了强盗,就要杀他。
他们兄弟三个人都抢着死,强盗也就把三个人都释放了,只抢了一些衣服和金钱去。
到了府城里,别人家看见姜肱兄弟们都没有了衣服,就问姜肱这是什么缘故。
姜肱就用别的话来支开了,终究不肯说明,碰着强盗这一回的事。
强盗们得知了,觉得很感激,并且很懊悔,就到了姜肱那儿,叩头谢罪,把以前抢去的物件,统统都还了他们。
【关于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
1.古代关于道德的格言
2.古代经典小故事
3.关于古代的言情小故事
4.中国古代关于道德的名言
5.古代关于礼的小故事
6.古代关于美德的小故事
7.古代关于读书的小故事
8.古代关于孝的小故事
上文是关于古代道德的经典小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