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讲义.doc

合集下载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2 Section Ⅰ Understanding ideas讲义

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2 Section Ⅰ Understanding ideas讲义

核心单词contribution,relief,shortage,internal,effective,fund,recycle,fountain,earn,donate,foundation,insight,reality,extend,mission,disease,disability,territory,sensitive,generous,hesitate,cancer,royal,institution,assistance,registration,confirmation,aid,temporary,military,achievement,chief,major,treatment,obtain,drug,certificate,ministry,further重点短语look across,drinking fountain,earn money,turn out,make a difference,break into a smile,set up,benefit from,make one's dream a reality,transport...to safety,keep records of,temporary home,at one point,rise to one's feet,bring...to public attention,pass away重点句式1.so...that引导结果状语从句2.“介词+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3.独立主格结构4.on doing sth.一……就……单元语法过去分词作定语主题写作写人物传记Section ⅠUnderstanding ideas1.________ and external pressure 内外的双重压力2.____ legal services 为法律服务提供资金3.music ________ 音乐喷泉4.____ one's respect 赢得某人的尊重5.provide valuable _______ 提供有价值的见解1.contribute v.贡献;促成,造成→____________ n.贡献2.______ n.减轻,缓解→relieve v.减轻,缓解;解除3.short adj.短的,不足的→________ n.短缺,不足,缺乏4.effect n.影响,效果,作用→_________ adj.有效的,产生预期效果的5._______ v.再利用,回收利用→recycled adj.回收再利用的6.______ v.捐赠,捐献→donation n.捐赠,捐献7.found v.创立,建立→founder n.创建者→__________ n.基金会8.real adj.实际的,真实的→_______ n.真实,现实1.___________ 掠过2.__________ 挣钱3.________ 出席,在场4._________________ 有影响,使不相同5.__________________ 突然笑起来6.______ 建立,设立,创立7.____________ 受益于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某人梦想成真1.[句型公式]so...that引导结果状语从句And why is the water _____________ it makes them sick?为什么他们会因为喝了不卫生的水而生病?2.[句型公式]“介词+关系代词”引导定语从句After several months,Ryan had raised the $ 2,000,__________ a well was built near a primary school in Uganda.几个月后,他筹到了2 000美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2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02【基础】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2讲义资料,复习补习资料:02【基础】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

楞次定律和右手定则的应用【学习目标】1.实验探究获得感应电流方向的决定因素,能熟练地运用楞次定律以及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2.深入理解楞次定律的意义,能够利用它判断感应电流产生的力学效果。

【要点梳理】要点一、楞次定律的得出要点二、楞次定律的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总要阻碍要点诠释:(1)定律中的因果关系。

闭合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而结果是出现了感应电流的磁场。

(2)楞次定律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感应电流的磁场在阻碍磁通量变化或阻碍磁体和螺线管(课本实验)间的相对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成了电能。

楞次定律中的“阻碍”正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体现。

(3)楞次定律中两磁场间的关系。

闭合电路中有两个磁场,一是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即原磁场;二是感应电流的磁场。

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原磁通量)要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要阻碍它的增加,两个磁场方向相反;原磁通量要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它的减少,两个磁场方向相同。

(4)正确理解“阻碍”的含义。

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的是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原磁场磁通量的变化,而不是阻碍原磁场,也不是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

“阻碍”的具体表现是:当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当原磁通量减少时,两磁场方向相同。

阻碍不等于阻止,其作用是使磁通量增加或减少变慢,但磁通量仍会增加或减少。

要点三、楞次定律的应用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所研究的闭合电路,判断原磁场的方向......;(2)判断闭合电路内原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情况;(3)由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4)由安培定则根据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方向.......。

以上步骤可概括为四句话:“明确增减和方向,增反减同切莫忘,安培定则来判断,四指环绕是流向。

高中物理必修三 讲义 01 B电场力的性质 中档版

高中物理必修三 讲义 01 B电场力的性质 中档版

电场力的性质 考点一 电荷守恒定律1.元电荷、点电荷 (1)元电荷:e =1.60×10-19C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2)点电荷:代表带电体的有一定电荷量的点,忽略带电体的大小、形状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的理想化模型. 2.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2)三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3)带电实质:物体得失电子.(4)电荷的分配原则:两个形状、大小相同且带同种电荷的同种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带等量同种电荷,若两导体原来带异种电荷,则电荷先中和,余下的电荷再平分. 例题精练1.(多选)M 和N 是两个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 带正电且所带电荷量为1.6×10-10 C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A .摩擦前在M 和N 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 .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 转移到NC .N 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且所带电荷量为1.6×10-10CD .M 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6×10-10个电子考点二 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库仑定律 (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F =k q 1q 2r 2,式中k =9.0×109 N·m 2/C 2,叫作静电力常量.(3)适用条件真空中的静止点电荷.①在空气中,两个点电荷的作用力近似等于真空中的情况,可以直接应用公式. ②当两个带电体间的距离远大于其本身的大小时,可以把带电体看成点电荷. (4)库仑力的方向由相互作用的两个带电体决定,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技巧点拨1.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对于两个均匀带电绝缘球体,可将其视为电荷集中在球心的点电荷,r 为球心间的距离. 3.对于两个带电金属球,要考虑表面电荷的重新分布,如图1所示.图1(1)同种电荷:F <k q 1q 2r 2;(2)异种电荷:F >k q 1q 2r2.4.不能根据公式错误地认为r →0时,库仑力F →∞,因为当r →0时,两个带电体已不能看作点电荷了.例题精练2.如图2所示,在边长为l 的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放置一个点电荷,其中a 和b 电荷量均为+q ,c 和d 电荷量均为-q .静电力常量为k ,则a 电荷受到的其他三个电荷的静电力的合力大小是( )图2A .0 B.2kq 2l 2C.kq 2l2 D.3kq 22l2 3.如图3所示,在一绝缘斜面C 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物体A 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B 沿以A 为圆心的圆弧缓慢地从P 点移至A 正上方的Q 点处,已知P 、A 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此过程中物体A 和C 始终保持静止不动,A 、B 可视为质点.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3A .地面对斜面C 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B .地面对斜面C 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 .物体A 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减小D .物体A 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考点三 电场强度的理解和计算1.电场(1)定义:存在于电荷周围,能传递电荷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物质; (2)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1)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受到的静电力与它的电荷量之比. (2)定义式:E =Fq;单位:N/C 或V/m.(3)矢量性:规定正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为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3.点电荷的电场:真空中距场源电荷Q 为r 处的场强大小为E =k Qr 2.4.电场线的特点(1)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限远出发,终止于无限远或负电荷. (2)同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中不相交.(3)在同一幅图中,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较密,电场强度较小的地方电场线较疏. 技巧点拨1.三个计算公式的比较2.等量同种和异种点电荷周围电场强度的比较连线上O点场强最小,指例题精练4.如图4所示,真空中固定两等量同种正点电荷,AOB为两电荷连线的中垂线,其中A、B 两点关于O点对称.某带电粒子(重力忽略不计)在直线AB之间往返运动,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图4A.带电粒子可能带正电B.在O点,带电粒子的速度最大C.在O点,带电粒子的加速度最大D.在A点(或B点),带电粒子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5.一个负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由A点运动到B点,它运动的v-t图象如图5所示,则A、B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图5考点四电场强度的叠加1.电场强度的叠加(如图6所示)图62.“等效法”“对称法”和“填补法”(1)等效法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复杂的电场情景变换为简单的或熟悉的电场情景.例如:一个点电荷+q与一个无限大薄金属板形成的电场,等效为两个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如图7甲、乙所示.图7(2)对称法图8利用空间上对称分布的电荷形成的电场具有对称性的特点,使复杂电场的叠加计算问题大为简化.例如:如图8所示,均匀带电的34球壳在O 点产生的场强,等效为弧BC 产生的场强,弧BC产生的场强方向,又等效为弧的中点M 在O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 (3)填补法将有缺口的带电圆环或圆板补全为完整的圆环或圆板,或将半球面补全为球面,从而化难为易、事半功倍. 3.选用技巧(1)点电荷电场、匀强电场场强叠加一般应用合成法即可. (2)均匀带电体与点电荷场强叠加一般应用对称法.(3)计算均匀带电体某点产生的场强一般应用补偿法或微元法. 例题精练6.如图9所示,四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均为Q ,分别固定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正方形边长为a ,静电力常量为k ,则正方形两条对角线交点处的电场强度( )图9A .大小为42kQa 2,方向竖直向上B .大小为22kQa 2,方向竖直向上C .大小为42kQa 2,方向竖直向下D .大小为22kQa2,方向竖直向下7.一无限大接地导体板MN 前面放有一点电荷+Q ,它们在周围产生的电场可看作是在没有导体板MN 存在的情况下,由点电荷+Q 与其像电荷-Q 共同激发产生的.像电荷-Q 的位置就是把导体板当作平面镜时,电荷+Q 在此镜中的像点位置.如图10所示,已知+Q 所在位置P 点到金属板MN 的距离为L ,a 为OP 的中点,abcd 是边长为L 的正方形,其中ab边平行于MN.静电力常量为k,则()图10A.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4k QL2B.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C.b点的电场强度和c点的电场强度相同D.一正点电荷从a点经b、c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电势能的变化量为零8.均匀带电的球壳在球外空间产生的电场等效于电荷集中于球心处产生的电场.如图11所示,在半球面AB上均匀分布正电荷,总电荷量为q,球面半径为R,CD为通过半球顶点与球心O的轴线,在轴线上有M、N两点,OM=ON=2R,已知M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N点的场强大小为()图11A.kq2R2-E B.kq4R2 C.kq4R2-E D.kq4R2+E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7小题)1.(沭阳县期中)关于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荷量很小的电荷就是元电荷B.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C.质子和正电子都是元电荷D.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2.(渭滨区期末)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3.(安平县校级期末)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e=1.60×10﹣19CC.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大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4.(成都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指电子或质子B.点电荷所带的电荷量不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数值通常取作e=1.60×10﹣19CD.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库仑用油滴实验测得的5.(招远市校级期末)关于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不论是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因为产生了电荷6.(浙江模拟)小明同学做一个“静电散花”的小实验。

必修3 unit 2 第一课时

必修3 unit 2 第一课时

必修3 unit 2 第一课时第 1 页第 1 页restaurantPart2 The situation in Wang peng’s restaurantPart3 The situation in Yong hui’s restaurant2. Read fast to finish the following chart please. Restaurants Food offered Problems with foods offered Wang Peng’sYong Hui’s3.Answer the questions.True or False .(1)Usually Wang Peng’s restaurant was full of people.()(2)He provided a balanced diet in his menu.( )(3)Yong Hui served a balanced diet. ( )(4)Yong Hui could make people thin in two weeks by giving them a good diet. ( )(5)Wang Peng’s customers often became fat after eating in his restaurant. () 4.Post-reading, summary.Wang Peng sat in his empty restaurant feeling very 1 (frustrate) for people were going to another newly-opened restaurant which only provided raw 2 (蔬菜), fruit and water. What amazed him was that the food there cost more than 3 in his own restaurant. After doing some research, he wrote his own sign to attract 4 (顾客) back to his 5 .【课后延伸】完形填空Every person needs water and a diet of healthy foods. These foods should contain some fat, some fiber, a little salt and so on.People need energy 16 . They eat different kinds of food which change into energy. The energy is 17 in calories. Even when you 18 , you are using energy – about 65 calories an hour. 19 you are at school, or walking home, your body is burning up 100 calories an hour. When playing football or basketball, you 20 be using 400 calories an hour. On Sports Day, during the relay race, you will use most of all, 21 as much as 650 calories an hour.The Chinese diet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healthiest in the world. It contains a lot of fruit and green vegetables. It is 22 in fiber and low in sugar and fat. The Chinese eat less sugar than many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at is 23 lots of people in China have healthy white teeth.People in the Western world do not eat such healthy foods. They eat 24 fat and sugar and don’t take enough 25 . Because of this, they 26 weight very easily. Their diet contains a lot of fat in the 27 of potato crisps, potato chips, butter, cream and chocolate. They eat a lot of sugar which exist in cakes, soft drinks, 28 and so on. The result is that many of them become fat. 29 some have bad teeth. In some parts of Britain, one person in ten, 30 the age of thirty, has no teeth left.1. A. for life B. to live C. to live with D. for a living2. A. measuring B. taken C. measured D. measure3. A. are asleep B. fall asleep C. go to sleep D. go to bed4. A. While B. During C. As D. If5. A. must B. can C. need D. might6. A. surely B. usually C. perhaps D. hardly7. A. rich B. poor C. good C. bad8. A. how B. why C. what D. that9. A. much too B. many too C. too many D. too much10. A. exercises B. food C. work D. exercise11. A. put on B. gain on C. get on D. put up12. A. type B. form C. kind D. sort13. A. sweets B. sweet C. candy bar D. sweet thing14. A. But B. Or C. And D. So15. A. at B. for C. with D. by第 1 页课后反思:(你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第 2 页。

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上课

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上课
5)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6)中华民族富于智慧和创造精神。
探究活动3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 政治上: 君主专制的加强
外交上: 闭关锁国政策.
思想上: 实行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
教育上: 中国“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轻视科
技的发展 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 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
2)北宋时发明了火炮、火球、火 蒺藜;(《武经总要》)
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 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火球和火蒺藜也都是 火药包。火蒺藜的包中除 了火药以外,还装着“铁 蒺藜”。铁蒺藜上面有尖 刺,象菱角形。用火点着 药线抛出去,不但会燃烧, 里面的铁蒺藜还会把敌人 打死打伤。
元至顺三年铜炮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
说材:“料火:药欧,印洲刷文术艺,指复南兴针初-期--四--这种是伟预大告发资明产的阶传 级指则入用社南变流。针成会播造打新到,纸来开教对术了的的现和世工三代印大界 具世刷市发,总界术场明的并.的,来火建形替说药立成宗变把了,教成骑殖科士曾改民举阶起 革地复层重开,兴炸而要了的印得的先手刷粉作路段术碎,,, 变并成使对推精广神民发众展教创育造成必要为前可提能的。最火强药大的的发杠杆明。,” 消的除发请了明思封导考建致:应制发如度现何,美理创洲解立,马了因克国而思民使的这军全段制 世话。界?指,南而针不 再是欧—洲—成马为克历思史指的出了舞中台国。的三大发明传到 ——欧 转卡变洲特中后起,《在了中欧促国洲进印从作封刷用建术。社的会发向明资和本它主的义社西会传》
“火龙出水”是我国古代 明朝时期水陆两用的火箭, 也是二级火箭的始祖。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高中物理必修三 讲解讲义 01 A电荷及库仑定律 基础版

高中物理必修三 讲解讲义 01 A电荷及库仑定律 基础版

电荷及库仑定律知识点一:电荷一、电荷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电荷量:电荷的多少,用Q或q表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二、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1.摩擦起电:当两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受束缚较弱的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2.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间相互吸引或排斥,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便会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这种现象叫作静电感应.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叫作感应起电.三、电荷守恒定律和元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2.电荷守恒定律的另一表述是: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3.元电荷:最小的电荷量叫作元电荷,用e表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在我们的计算中,可取e=1.60×10-19 C.4.比荷: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与质量的比值.技巧点拨一、对三种起电方式的理解二、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1.使物体带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物体所带的电荷发生了转移,起电的过程就是物体间或物体内部电荷的重新分布.2.电荷的中和并不是指电荷消失,而是指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物体接触时,经过电子的转移,物体达到电中性的过程.3.元电荷(1)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而不是实物粒子,元电荷无正、负之分.(2)虽然质子、电子的电荷量等于元电荷,但不能说质子、电子是元电荷.(3)电子的比荷:电子的电荷量e与电子的质量m e之比,叫作电子的比荷.三、验电器的原理和使用验电器的两种应用方式及原理1.带电体接触验电器:当带电的物体与验电器上面的金属球接触时,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上,与金属球相连的两个金属箔片带上同种电荷,因相互排斥而张开.如图甲.2.带电体靠近验电器:当带电体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带电体会使验电器的金属球感应出异种电荷,而金属箔片上会感应出同种电荷(感应起电),两箔片在斥力作用下张开,如图乙.例题精练1.(历下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B.密立根最早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C.体积很小的带电体就是点电荷D.点电荷是实际存在的电荷2.(南开区期末)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A.1.60×10﹣19C B.8.00×10﹣19C C.﹣2.50×10﹣19C D.﹣1.60×10﹣10C随堂练习1.(桂林期末)关于点电荷、元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和电子都是元电荷B.任何带电体的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C.电荷不能够创造,但可以消灭D.只有很小的球形带电体才叫做点电荷2.(郴州期末)库仑定律中所说的“点电荷”指的是()A.一种体积很小的带电体B.一种没有大小的带电体C.所带电荷量小于元电荷的带电体D.通过摩擦起电能创造电荷的带电体3.(天津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电子B.1法拉等于1000微法C.摩擦起电就是人为创生了电荷D.雷雨天的闪电就是一种放电现象知识点二:库仑定律一、电荷之间的作用力1.探究影响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1)实验现象:(如图所示)①小球带电荷量一定时,距离带电物体越远,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小.②小球处于同一位置时,小球所带的电荷量越大,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越大.(2)实验结论: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2.库仑定律(1)点电荷:当带电体之间的距离比它们自身的大小大得多,以致带电体的形状、大小及电荷分布状况对它们之间的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带电体可以看作带电的点,叫作点电荷.(2)库仑定律①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这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作静电力.②公式:F =k q 1q 2r 2,其中k =9.0×109 N·m 2/C 2,叫作静电力常量. ③适用条件:a.在真空中;b.点电荷.二、库仑的实验1.库仑扭秤实验是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比较静电力F 大小的.实验结果发现静电力F 与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2.库仑在实验中为研究F 与q 的关系,采用的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电荷量平分的方法,发现F 与q 1和q 2的乘积成正比.技巧点拨一、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点电荷(1)点电荷是只有电荷量,没有大小、形状的理想化模型,类似于力学中的质点,实际中并不存在.(2)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视具体问题而定.如果带电体的大小比带电体间的距离小得多,则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就可以忽略,此时带电体就可以看成点电荷.2.库仑定律(1)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一般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都可按真空来处理.(2)当r→0时,电荷不能再看成点电荷,库仑定律不再适用.(3)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遵守牛顿第三定律.不要认为电荷量大的电荷对电荷量小的电荷作用力大.(4)两个规则的带电球体相距比较近时,电荷的分布会发生改变,库仑定律不再适用.二、静电力的叠加1.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点电荷,其中每一个点电荷所受的静电力,等于其余所有点电荷单独对它作用产生的静电力的矢量和.2.电荷间的单独作用符合库仑定律,求各静电力的矢量和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例题精练1.(广东学业考试)真空中两个固定的点电荷间库力大小为F.若将两个电荷的电量都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它们之间的库仓力大小变为()A.3F B.4F C.5F D.6F2.(广东学业考试)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相距为r,所带电量分别为+q和﹣5q,相互间的静电力大小为F。

必修三全册讲义

必修三全册讲义

必修三全册讲义第⼀单元中国传统⽂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百家争鸣”局⾯的出现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根本原因)①经济:⽣产⼒的发展,井⽥制的崩溃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③阶级关系:⼠的活跃,受重⽤。

④思想⽂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2、主要代表:道家:代表⼈物——⽼⼦、庄⼦;儒家:代表⼈物——孔⼦、孟⼦、荀⼦;墨家:代表⼈物——墨⼦;法家:代表⼈物——商鞅、韩⾮⼦;3、意义:①是中国历史上第⼀次思想解放运动②是中国学术⽂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思想⽂化发展的基础;⼆、孔⼦和早期儒学1、春秋晚期孔⼦的主张和贡献:①核⼼是“仁”:“仁者,爱⼈”;“⼰所不欲,勿施于⼈”。

②政治思想:以德治民,爱惜民⼒,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包含民本思想)③“克⼰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使每个⼈的⾏为符合礼的要求。

(保守性)④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类”(意义:打破贵族垄断⽂化教育的局⾯)⑤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即儒家的五经)、《乐》2、孟⼦的思想主张:(孟⼦是战国时期⼈物,“亚圣”)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③伦理观:“性本善”,要⽤仁政来回复和扩充⼈的善性,即“性善论”3、荀⼦的思想主张:①主张统治者施政⽤“仁义”和“王道”,以德服⼈;②提出“⽔能载⾈,亦能覆⾈”,即“君⾈民⽔”关系。

③伦理观:提出“⼈之性恶”,即“性恶论”,强调⽤礼乐来规范⼈的⾏为,使⼈向善(即⼈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圣⼈)4、对孟荀的评价: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②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百家中的蔚然⼤宗5三、道家和法家1、道家:(1)⽼⼦的思想主张:①认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②强调⼀切要顺应⾃然,提倡清静⽆为,知⾜寡欲③提出“⽆为⽽治”的政治主张。

高中新教材物理课件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二章本章整合

高中新教材物理课件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第二章本章整合

04
知识拓展与延伸
相关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量子计算与量子通信
介绍量子计算的基本原理、量子比特 的概念,以及量子通信中的量子密钥 分发等前沿技术。
高能物理与宇宙学
凝聚态物理与材料科学
介绍拓扑物态、超导、超流等凝聚态 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新型材料 如二维材料、拓扑材料等的应用前景 。
探讨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暗物质与 暗能量的研究,以及宇宙起源与演化 的最新理论。
02
[ ] 针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 的学习和练习,争取在下一次 检测中有所提高
03
[ ]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 动,与同学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和方法
04
[ ] 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如在 下一次检测中达到优秀水平, 或在某个具体知识点上有所突 破
06
教师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教学方法和手段反思
互动式教学不足
创新思维在物理中的应用
01
创新思维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介绍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改进物理实验方法、提高实验精度和效率,例如
利用新技术、新手段进行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
02
创新思维在物理理论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运用创新思维提出新的物理理论、模型或假说,解释和预测自
然现象,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跨学科知识融合探讨
01
02
03
物理与化学的交叉
探讨物理化学、量子化学 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 如化学反应动力学、分子 光谱等。
物理与生物的交叉
介绍生物物理学的研究领 域,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 与功能、神经生物物理等 。
物理与数学的交叉
探讨数学物理方程、概率 论与数理统计等在物理学 中的应用,以及物理学对 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课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课件(共28张PPT)

餐 厅 里 旅 游 时
处 理 问 题 的 方 式
领 导
孩 子 晚 年 生 活
洗 澡 时 间 一 日 三 餐
一 感受文化影响 1 文化影响面面观
特定的文化环境
来源
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表现
〖速记图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不同时代 不同民族 不同地域 不同阶级 不同阶层
德国人问:“您能告诉我这鱼的名称吗?它在生物学上是 什么类别,有什么习性?”
日本人问:“请问这种鱼我们国家能不能引进,在日本的
气候、水温文、化水质会条件影下响、这人种鱼的能思不能维生长方?式” 。 美国人问:“你的鱼是不是从美国弄来的?因为只有美国 才可能有这样奇特的鱼。”
法国人问:“你能不能把鱼卖给我,我想在我的卧室里养 这样一缸鱼,我女朋友一定会兴奋不已。”
点影
响 人
深 远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持 久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质 的核心和标志
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人们在交往 中采取的方式也不同,例如,在封建社会,受封建 伦理的影响,人们必须遵循封建等级规范的交往方 式。材料说明了
A.交往方式不同,价值观不同
B.交往方式源于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第一框 感受文化影响
探究1:元妃省亲与平常百 姓探亲有哪些不同?
探究2: 为什么有这些不同? 探究3: 这说明了什么?
《红楼梦》中的元妃省亲
一位德国人图示中西文化差异
蓝图是西方人,红图是中国人
表达个人观点
时 尚
生 活 方 式 守 时
人 际 关 系
表 达 愤 怒 的 方 式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2章+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及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讲义:第2章+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及答案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二)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如图)①突触由图中的b 突触前膜、c 突触间隙以及d 突触后膜组成(填字母及名称)。

②其他结构a .图中a 是指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的膨大部分为突触小体。

b .图中e 、f 、g 分别是指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受体。

(2)传递过程神经冲动→神经末梢→[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扩散到[c]突触间隙→然后作用于[d]突触后膜上的[g]受体→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3)传递特点 ①特点:单向传递。

②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e]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4)常见突触类型从结构上来说,突触主要分为两大类:A.轴突—树突,图示为:。

B.轴突—细胞体,图示为:。

2.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3.人脑的高级功能(1)大脑皮层的功能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大脑皮层言语区①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②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a.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b.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胞吐。

()2.兴奋在突触小体中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

()3.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4.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5.上自习课时边看书边记笔记是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直接联系的活动。

() 6.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提示:1.√2.√3.√4.×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就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2020地理同步教程人教必修三讲义+测试: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

2020地理同步教程人教必修三讲义+测试:第二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

第二课时 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和防治『自主学习』一、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原因(1)荒漠化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往往是□01人为因素。

(2)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02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03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表现(1)过度樵采:主要发生在□04能源缺乏区。

(2)过度□05放牧:主要发生在草原牧区。

(3)过度□06开垦: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及绿洲地区。

[自我探究]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土地荒漠化最为集中、最为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占其土地总面积的52%。

导致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提示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等,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二、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防治内容⎩⎪⎨⎪⎧□01潜在荒漠化的威胁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02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2.防治原则⎩⎨⎧坚持□03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04水、治碱(盐碱)、治□05沙相结合3.防治重点:因地制宜地对已遭沙丘入侵、□06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进行综合整治。

4.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自我探究] 我国西北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提示在农耕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在干旱的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无序增长。

(2)利用□07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自我探究] 营造防护林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措施,我国有哪些著名的防护林工程?提示“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绿化工程等。

(3)调节□08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09能源问题。

(5)控制□10人口增长。

[自我探究] 草方格沙障的作用与不足有哪些?提示作用:能使地表粗糙,减小风力;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

广东省阳东广雅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案:第二章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一)

课程标准:以某区域为例,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进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缘由,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爱护措施。

课时支配:2课时教学目的:学问与技能目标:1. 理解荒漠化的概念及荒漠化的表现,学会用几个关键词描述荒漠化的过程,培育同学运用地理科学术语表达地理现象、过程或地理问题的力量。

2. 读图分析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理解荒漠化形成的自然缘由。

3. 理解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提高同学运用图文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的力量。

4.了解西北人民防治荒漠化的成功阅历和治理措施,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理解生物治沙措施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 让同学通过观看图象、独立思考合作沟通等过程,了解学问发生与进展的规律,达到对学问的理解和领悟。

2. 通过创设宽松开发的探究氛围,使同学进一步把握有效而科学的案例分析方法。

3. 尝试从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开展调查争辩,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对西北地区荒漠化成因的分析,使同学生疏到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荒漠化形成的打算性因素,若要实现可持续进展,人地协调是关键,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2. 培育同学敬重客观事实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荒漠化形成的自然缘由和人为缘由。

2.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学难点: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治理的措施和问题教具预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我们这两节课就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为案例来探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什么?人为因素有哪些?荒漠化防治有哪些对策和措施?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1.土地退化的形成2.荒漠化⑴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潮湿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

荒漠化不是简洁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块分散的土地渐渐退化,并最终连接在一起,形成犹如荒漠般的景观。

第二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活化能(讲义及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

第二章 第一节  第3课时 活化能(讲义及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1(人教版

第3课时 活化能思考与交流:一、活化能与简单碰撞理论1.基元反应与反应历程(1)基元反应:大多数的化学反应往往经过多个反应步骤才能实现,其中每一步反应都称为基元反应如:2HI===H 2+I 2的2个基元反应为2+2I ·、2I 2(2)反应机理:先后进行的基元反应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反应历程,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3)许多化学反应都不是基元反应,而是由两个或多个基元步骤完成的。

假设反应:A 2+B===A 2B 是分两个基元步骤完成的第一步 A 2A (慢反应)第二步 A 2B(快反应)对于总反应来说,决定反应速率的肯定是第一个基元步骤,即这种前一步的产物作为后一步的反应物的连串反应的。

决定速率的步骤是最慢的一个基元步骤2 mol H 2和1 mol O 2混合于一个洁净的容器内,已知常温常压下,每个氢分子和氧分子自身或它们之间每秒钟平均碰撞2.355×1010次,如果每一次碰撞都能够引发反应,试想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如果每一次碰撞都能引发反应,整个容器中的氢气和氧气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变成水。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为什么呢?那么,如何定性与定量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呢?如:过氧化氢H2O2在水溶液中把溴化氢HBr氧化为溴Br2的反应:H2O2 + 2H+ +2Br Br2 + 2H2O 反应机理为H2O2+H++Br+H2O (慢反应)HOBr+Br-+H+ 2+H2O (快反应)决定速率的就是第一个反应,且这个反应中HBrO不是最终产物,称为反应的中间产物或中间体(4)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基元反应发生的先决条件是反应物的分子必须发生碰撞,但并不是反应物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发生化学反应2.有效碰撞与活化能(1)化学反应与有效碰撞在(1)中,HI分子没有足够的能量,因此碰撞过轻,两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发生)(2)有效碰撞①概念:把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②条件:具有足够的能量;具有合适的取向③与反应速率的关系:碰撞的频率越高,则反应速率越快(3)活化能和活化分子①活化分子: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②活化能: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之差,叫做反应的活化能③活化分子的特点:活化分子具有比普通分子(非活化分子)更高的能量,活化分子在碰撞后有可能使原子间的化学键断裂从而导致化学反应的发生④反应物、生成物的能量与活化能的关系图E1:正反应的活化能E2:活化分子变成生成物分子放出的能量,也可认为是逆反应的活化能E1-E2:反应热,即ΔH=E1-E2(4)基元反应发生经历的过程3.基元反应过渡状态理论(1)基元反应过渡状态理论认为,基元反应在从反应物到产物的变化过程中要经历一个中间状态,这个状态称为过渡态AB++BC反应物 过渡态 产物(2)过渡态是处在反应过程中具有最高能量的一种分子构型,过渡态能量与反应物的平均能量的差值相当于活化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系统的调节
低等动物(平履虫,变形虫,),植物
♦应激性 Y
反身L高等动物(昆虫,鱼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及人
神经纤维:由轴突和树突以及外而套着的髓鞘共同组成。

神经末梢:神经纤维末端细小的分支,分布全身各处。

神经:白色,由许多神经纤维集合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
神经中枢:在脑和脊髓的灰质里面,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些生理功能。

神经节:在周围神经系统中,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的结构,叫神经节。

灰质:神经元细胞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

白质:脑和脊髓中,汇集许许多多神经纤维的部位,色泽亮白。

*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反射的条件:有神经系统;有完整的反射弧(不能是离体的)
非条件反射:先天的,低级的,无意识的大脑皮层以卜中枢控制,(膝
跳,眨眼)
反射
条件反射:后天训练的,高级的,大脑皮层中枢控制的。

(望梅止渴)j第
一信号系统直接刺激(人和动物都有)
第二信号系豪间接刺激(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
实例:吃馒头饱(非条件反射),再看到馒头就饱(条件反射中的第一信号系统), 同学给你画了一-个馒头你就饱了(第二信号系统)。

膝跳反射:二元反射(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突触相当于神经中枢)
缩手反射:三元反射(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
知施总是吸K+排NaL所以胞内K*高,胞外Na+高。

静息状态(未受到刺激口寸):^=>兴奋状态(受到刺激后): ^=>静息状态
外正内负(K*外流协助)外负内正(Na+内流协助)外正内负(排Na+吸K,
主动运输)局部电流J膜外:未兴奋部位部位
祯内:兴奋部位己*部位(与传导方向相同)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动作电位
传导方向:双向不定向
特点:双向性完整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
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组织液)突触后膜
中一个神经元
由住导 ________ 财住昙 住耳
传矗速度:比较慢“因为递质通过直&、扩散的方式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上一 •个神经元的轴突 的树突
或细胞体。

而不能反过来传递。

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引起兴奋后就被相应的酶分解。

传递过程:突触小体内近前膜处含大量突触小泡,内含化学物质——递质。

当兴 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其中的突触小泡就释放递质进入间隙,作用于后
膜,与特异性受体结合,使另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这样兴奋就从-个神经元通 过突触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因为兴奋通过突触时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孤上的也是单向的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的相应的高 级中枢的调控.
*下丘脑:内分泌腺活动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肾上腺激素,性激素,甲状腺 激素的分泌),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渗透压感受器)
*脑干:与呼吸中枢和循环中枢有关
*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运动的力量,快慢,方向等)
*脊髓:调节身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膝跳反射,缩手反射,婴儿排尿反射)
*大脑皮层;高级反射中枢,(所有的条件反射,感觉中枢(痛觉,渴觉,饿觉, 温觉,冷觉)躯体运动中枢,)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言语区:w, V, S , H 区
学习和记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 联系有关,尤其是海马区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课本答案
第二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一)
问题探讨 提示:这些问题具有开放性,可以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回答,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 的
兴趣。

(二) 思考与讨论1 1. 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乂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 表大都奁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 构成一条神经。

2. 反射孤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3. 不能;至少需要两个,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 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 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

4. 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三) 思考与讨论2
很明显,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而是通 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形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四)资料分析
1.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

婴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
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2.是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也就是大脑出现了问题。

3.这些例子说明低级中枢受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五)思考与讨论3
可能是H区出现了问题。

(六)旁栏思考•题
提示:记忆必须加以巩固才能持久,巩固的方法是复习。

通过各种感觉器官进入人脑的信息量非常大,据估计仅有1%的信息能被较长期地记忆,大部分都将被遗忘。

能被长期贮存的信息是反复被运用的。

通过反复运用,信息在短期记忆中循环,从而延长信息在其中的停留时间,这样就使这些信息更容易转入长期记忆。

(七)练习
基础题
1.Bo
2.大脑、小脑和脑干。

拓展题
1• b、c d、e o
2.提示:都表现为电位差,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动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