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点教学提纲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
加法的运算律教案6篇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目标导学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3、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20页例3。
)(一)自学提纲1、例3中都给出了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2、你能列出算式吗?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并告诉学生在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标记)。
(三)自学检测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425+14+18675+168+25环节三、合作探究1、小组互探(把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在小组内交流探究)。
2、师生互探(师生共同探究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不会问题及经小组讨论后还未能解决的问题)3、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四、达标训练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46+()=75+()()+38=()+5924+19=()+()a+57=()+()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20+70+30=70+30+20260+450=460+250a+400=400+a3、p20做一做1、2加法的运算律教案篇2【教案准备】1、幼儿每人一套1—9的数字卡、十、一、=、有关动物的头饰。
2、教师准备磁铁教具。
【教案过程】一、引发幼儿的兴趣。
1、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玩具9个,让幼儿数一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
已有知识
1、在10以内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并且得数不变;
2、对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
3、万以内整数的加减法;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探究并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学生能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字母表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计算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学生在加法计算中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法运算定律,达到简便运算。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得到成功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并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学生能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发展思维灵活性,并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如旅游路线的简便计算。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探究理解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加法运算定律。
难点:学生探究理解加法结合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 加法运算定律 北京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 加法运算定律北京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加法运算定律,掌握填空、计算有关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题。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完成计算题目。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教学工具(图卡、计算器等)。
2.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熟悉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
1.引导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将加法运算定律的公式呈现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记忆。
3. 知识点讲解
1.通过白板演示,使用加法运算定律计算例题。
2.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可加性和加法运算交换律。
4. 练习与巩固
1.收集与本节课程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完成。
2.给学生一些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解决问题。
5.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鞭策他们继续努力。
五、教学反思
1.通过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提供多种实例,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3.给学生多种类型的题题目,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并解题。
小学四年级 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 讲义
运算定律第 1 节加法运算定律【知识梳理】1.运算定律的发现及验证在实际的计算中,当我们对一个算式进行变形的时候,如交换算式中某两个数字的位置或者给算式添上或去掉括号,这时不影响算式的结果我们就可以提炼出一个通用的运算规律,从而使计算更加简便。
我们称这样的规律为运算定律。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在数学中通常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通常用小写字母a,b,c等代表代表算式中的数字,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能够达到更直观的效果。
3.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4.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如果用a、b、c 三个字母代表任意的三个数,加法结合律可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在具体运算中,可以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综合起来使用,如a+b+c=(a+c)+b,就是先把b和c交换,再把a和c结合,于是我们可以说,三个数相加可以把其中任意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第三个数,和不变。
在过个数相加的时候,可以先把其中任意几个数相加,再加上剩下的数,同学们可自己验证。
5.减法的性质(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即:a-b-c=a-(b+c)。
(2)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差不变。
即:a-b-c=a-c-b6.加减混合运算中运算定律的应用(1)带符号“搬家”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同时移动加数和减数及他们前面的加号和减号的的位置不影响计算结果,距离来说:a+b-c+d-f-e=a-e-f+d-c,需要注意的是移动时必须带符号,移动后不可出现“小减大”的情况。
【诊断自测】一、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1.动物王国运动会将同种动物分成一组,每组选三名队员参加接力跑比赛,但不同的是,第一组三名队员分别跑100米、200米、300米,另一组三名队员分别跑300米、200米、100米,公平吗?为什么?2.填空(1)40+56=56+40,这叫加法(),用文字可以表示为:甲数+乙数=乙数+甲数(2)计算88+104+96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和是(),再加上第三个数96,结果是();还可以先计算后两个数的和,是(),再加上第一个数88,结果还是(),这是运用了加法的()。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一、引言加法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且常用的运算之一。
在本教案中,我们将重点讲解三个加法运算定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巩固这些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灵活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加法运算定律是指在加法运算中,数的顺序可以改变,并且可以任意添加括号,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定律:1. 交换律:a + b = b + a交换律的意思是,加法运算中,被加数和加数的位置可以交换。
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结合律的意思是,加法运算中,无论加法的顺序如何改变,最后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3. 元素:a + 0 = a元素律的意思是,任何数与零相加,结果仍为原数。
三、案例演示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加法运算定律,我们将通过案例演示来说明。
案例一: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他们想把苹果放在一起数数,应该如何计算?解析:根据交换律,我们可以把小明的5个苹果和小红的3个苹果的顺序进行调换,即3 + 5,然后进行加法运算得到8。
所以,小明和小红一共有8个苹果。
案例二:班上一共有30个学生,其中男生有18个,女生有多少个?解析:根据结合律,我们可以先计算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之和,即18 + x = 30,其中x代表女生的人数。
将式子变形,我们得到x = 30 - 18,即x = 12。
所以,班上有12个女生。
案例三:小明有10元钱,他花了5元钱买了一本书,还剩多少钱?解析:根据元素律,将小明剩下的钱记作x,则x + 5 = 10。
将式子变形,我们得到x = 10 - 5,即x = 5。
所以,小明花了5元后还剩下5元。
四、拓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以下案例的思考和解答,可以加深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案例四: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上,先走了3个街区,然后又走了5个街区,最后经过2个街区就到达学校,他一共经过了多少个街区?案例五:李华从口袋里拿出7元钱,他先花了2元钱买了一支铅笔,然后又花了4元钱买了一本练习册,最后收回了剩下的钱,他从口袋里拿出了多少钱?通过以上案例的解答,学生将更加熟练地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点梳理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点梳理:
一、加法运算法则
加法运算法则包括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单位元素。
1.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即加数之间加法的顺序可以改变。
2.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即加数之间加法的顺序可以互换。
3. 加法单位元素:a+0=a,0+a=a,其中0称为加法单位元素,任何数加上0等于它本身。
二、数的相反数
1. 数a的相反数是-b,b的相反数是-a,相加等于0。
2. 一个数加上它的相反数等于0,即a+(-a)=0,(-a)+a=0。
三、加减混合运算
1. 先化减再加法:将一个数拆成相减的两个数,再和另一个数相加,
适用于b>a的情况,如7+8=7+(10-2)=15。
2. 加法分配律:a×(b+c)=a×b+a×c,即先乘加数,再把积相加,适合于乘数为整数的情况,如3×(4+5)=3×4+3×5=27。
3. 加减混合运算时,优先级为先做括号内的加减法,再做乘除法,最后做加减法。
四、小数的加减法
1. 小数的加减法与整数的加减法类似,按位对应相加(减),从小数点算起,进位时只能进一位,有多余的0可不写。
2. 加减混合运算时,先化成小数,按照小数的加减法规则计算,最后舍去多余的0得出结果。
以上就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加法运算定律的知识点梳理。
掌握这些运算定律可以更好地进行加法运算,尤其是在做加减混合运算时,注意该遵守的法则和步骤,可使计算更加准确、简便快捷。
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运算定律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对于学习数学的学生来说,掌握运算定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运算定律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展开。
一、运算定律的整理1.加法运算定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加法单位元:a+0=a2.减法运算定律-减法的定义:a-b=a+(-b)-减法的交换律:a-b≠b-a3.乘法运算定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乘法单位元:a×1=a4.除法运算定律-除法的定义:a÷b=a×(1/b)-除法的交换律:a÷b≠b÷a5.分配律-左分配律:a×(b+c)=a×b+a×c-右分配律:(a+b)×c=a×c+b×c1.教学目标-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除法运算定律和分配律的概念和规律;-能够应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复习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学方法-讲授:通过讲解运算定律的概念、规律和应用进行知识传授;-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运算定律的应用过程;-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巩固练习。
3.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识通过提问和引入,让学生复习一些基本的运算定律概念,如交换律、结合律等,创设适合学生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除法运算定律和分配律的概念和规律,配以图表和例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运算定律的内容。
第三步:应用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运算定律的应用过程,让学生能够看到运算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能够理解运算定律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和作用。
第四步:练习巩固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和解答题,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能力,逐渐加深难度,让学生进行运算定律的巩固练习,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律知识点总结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律知识点总结加法和减法是常见且基础的数学运算,它们有着一定的运算规律和性质。
本文将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进行总结。
下面是有关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的知识点总结。
一、加法的运算规律1. 加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加,无论先加哪一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例如,a + b = b + a。
2. 加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加,无论先加哪两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例如,(a + b) + c = a + (b + c)。
3. 加法的加零律:任何数与零相加,结果为它本身。
例如,a + 0 = a。
4. 加法的逆元:任何数与其相反数相加,结果为零。
例如,a + (-a) = 0。
二、减法的运算规律1. 减法的定义: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a减去b,可以看作是在a的基础上加上-b。
例如,a - b = a + (-b)。
2. 减法的减零律:任何数减去零,结果为它本身。
例如,a - 0 = a。
3. 减法的减自身律:任何数减去它本身,结果为零。
例如,a - a = 0。
4. 减法的换元律:减法可以通过换元法转化为加法。
例如,a - b = a + (-b)。
三、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性质1. 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加法和减法可以同时进行。
例如,a + b - c = (a + b) - c。
2.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优先级: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例如,a +b -c = (a + b) - c。
3. 多个数的加减运算:可以按照任意顺序进行加减法运算。
例如,a +b -c +d = (a + d) + (b - c)。
4. 具有相同运算符的连续运算:可以合并为一个运算。
例如,a + b + c = a + (b + c)。
总结:加法和减法是基本的算术运算符,在数学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性质,有助于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加灵活和高效地进行计算。
通过熟练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可以提升数学运算的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自学提纲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自学提纲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27~29 例1、2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2、你能举例证明加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练习:(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5+()=75+()36+()=64+()56+44=()+()A+()=12+()(2)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哪些符合加法结合律?390+280=280+390 A+40+60=40+60+A(10+30)+50=10+(30+50)20+50+30=20+50+3030+(A+50)=(30+A)+50 B+900=900+B(3)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
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4)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
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第二课时《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自学课本P33~35 例1、21、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乘法运算定律?它们分别是什么?2、你能举例证明乘法运算定律的成立吗?(举例)3、乘法运算定律和加法运算定律有什么共同点?4、你有什么困惑?5、尝试练习:(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15×16=16×25×7×4= ××7(60×25)× =60×(25×8)(125×)× =125×(4×19)(2)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运算定律?4×5=2×10 A×B×C= A×C×BA+B=B+A 1×2+3=1×3+21+4+6+9=(1+9)+(4+6) 4×6×25= 6×(4×25)(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说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492×5×2 8×(25×15) 8×5×125×40第三课时《乘法分配律》自学课本P36 例31、通过自学你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吗?2、你能举例说说吗?(举例)3、你有什么困惑?4、尝试练习:(一)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适当的数。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计划——四年级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计划——四年级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加法运算定律,能够熟练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精度,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加法运算的实际应用和拓展三、教学策略1、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为引导,加深学生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2、巩固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技能。
3、采用游戏学习的形式,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先使用一些生活中具体的例子来引导学生,例如:8只小鸟在树上,又飞来了2只,现在有几只小鸟在树上呢?线上有10支铅笔,再加上2支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呢?(2)让学生自己思考,看是否能够准确地回答出题目的答案。
2、学习环节(1)引导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在加法运算中,加数的顺序可以交换,但运算结果不变。
(2)通过实例来进行加法计算,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法运算。
(3)让学生互相配对,在小组内进行加法计算游戏,巩固掌握加法的基本运算。
(4)引导学生思考实际应用,在生活中哪些情境需要使用加法运算,进一步深化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3、巩固环节(1)进行数学思维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
(2)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学生们对加法运算定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明白了加法运算的基本运算技能和实际应用。
同时,在游戏中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掌握了更多的数学技能和方法,并且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加法运算定律》数学教案1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一、运算定律教师:我们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出运算定律,并举例说明。
然后用字母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教科书第93页的表。
如果学生只举整数的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运算定律除了对整数加法和乘法适用以外,对小数和分数的加法、乘法适用吗?让学生再举几个有关小数、分数加法和乘法的例子。
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4.3十2.5)4=4.342.54(700十1)68=70068十68153(220十57)=153220十57638十378;(63十37)(8十8)还可以做练习二十的第8题。
教师:在我们学过的知识里哪些地方应用丁运算定律?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如果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还可以让学生用运算定律解释下积、商的变化规律:如:在乘法里。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扩大10倍: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说明:(a10)b=a10b=ab10=(ab)10这里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简便算法教师: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些计算简便。
谁能举个例子?接着出示教科书第93页的例1、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数有什么特点。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应该用什么运算定律。
说完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集体订正时.教师再提问:这道题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使学生明确:在计算时.不仅计算的开始有时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也可以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在计算时,要随时注意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做教科书第9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说明题目要求后。
让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的。
加法运算简单规律知识点
加法运算简单规律知识点加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数学运算,它是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算术运算之一。
在学习加法运算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简单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1. 加法的定义加法是将两个或多个数字相加得到一个总和的过程。
在数学中,我们使用加号(+)来表示加法运算,例如:2 + 3 = 5。
在这个例子中,2和3是相加的数字,5是它们的和。
2. 加法的交换律加法具有交换律,即加法顺序可以改变而不改变结果。
换句话说,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与它们的顺序无关。
例如:3 + 2 = 5与2 + 3 = 5是相等的。
这是因为加法运算是一种合并的概念,不依赖于数字的位置。
3. 加法的结合律加法也具有结合律,即三个或多个数字相加时,它们可以按照任意结合的方式进行计算,结果是相同的。
例如:(2 + 3) + 4 = 2 + (3 + 4) = 9。
结合律告诉我们,加法运算的结果不依赖于数字之间的分组方式。
4. 加法的零元素对于任何数字a,加0的结果仍然是a。
这是因为0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增减的数,加上它不会改变原来的值。
例如:5 + 0 = 5。
因此,0被称为加法的零元素。
5. 加法的递增性加法具有递增性,即两个正数相加的结果一定是一个较大的正数。
这可以通过直观理解,也可以通过数学证明得到。
例如:3 + 4 = 7,7是3和4之和的结果,且大于这两个数。
6. 加法的进位当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超过了某个进制系统中的最大值时,就发生了进位。
在十进制系统中,当两个数字相加的结果大于等于10时,就需要进行进位操作。
例如:7 + 6 = 13,这里需要将个位进位到十位,结果为13。
7. 加法的连加当我们需要对多个数字进行连续相加时,可以使用连加的方法来简化计算。
连加是将多个数字逐个相加得到最后的和。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连加的方法计算1 + 2 + 3 + 4 + 5的和,即1 + 2 = 3,再将3与下一个数字相加,以此类推,得到最后的结果。
《加法运算定律》(教案)-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信息窗呈现的是为校园绿化,从苗木基地购进树苗和花苗的情境。
借助问题“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一共购进多少棵花苗?”引入对加法运算律的学习。
本节课分为三个教学环节:一是理解掌握加法结合律,二是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三是运用加法运算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总结的建模过程,积累规律探索的学习经验,提高建模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并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树苗和花苗,这是购进树苗和花苗的统计表,从表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2.提出问题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设计意图】从贴近学生生活情境入手,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合作探索,学习规律(一)学习加法结合律1.解决问题(1)独立列式解决“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谈话: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一共购进多少棵树苗?”,把信息和问题读一读,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了一种方法,想一想有没有第二种方法,在作业纸上列综合算式解答。
(2)班内交流,得出等式预设一:56+72+28。
先算冬青和柳树一共多少棵,再算三种树一共多少棵。
预设二:56+(72+28)。
先算柳树和杨树一共多少棵,再算三种树一共多少棵。
谈话:两种算法不同,但结果相同,这两个算式之间就可以划上等号。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购进多少棵花苗?”,得出等式谈话: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购进多少棵花苗?”列式时想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了一种方法,想一想有没有第二种方法。
请在作业纸上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解决。
预设一:(80+88)+112。
先算月季和牡丹一共多少棵,再算三种花一共多少棵。
预设二:80+(88+112)。
先算牡丹和茶花一共多少棵,再算三种花一共多少棵。
加法运算定律 教学设计 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及表述。
2.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举例。
3. 加法运算定律的练习与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和表述。
2. 运用举例法,展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知识。
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提出加法运算定律的概念。
2. 讲解加法运算定律的定义和表述。
3. 展示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举例。
4.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知识。
5.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及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加法运算定律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
2.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应用题。
3. 小组讨论工具:如白板、彩笔等。
4. 计算器:用于学生练习计算。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整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电子白板:用于展示课件和讲解。
3. 桌子椅子:摆放整齐,便于学生上课时记录和讨论。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加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加法运算定律的知识。
3. 安排课后辅导: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清晰讲解加法运算定律,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
2. 反思学生表现:学生对加法运算定律的理解程度,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情况。
3. 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加法运算定律的教学。
四年级下册《加法运算定律说课》
《加法运算定律》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同事: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加法的运算定律》,下面,我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阐述。
首先,谈谈教学目标的设定。
本课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能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
2、在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中,习得举例验证的方法,感悟符号思想,培养实事求是的品质。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
设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有以下三点:一是基于对课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验证等过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能独立思考,感悟数学基本思想。
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过程目标,关注核心概念的落实。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分析。
加法运算定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中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意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最具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
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学好本课,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体会四则运算间的关系。
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积累丰富的四则运算活动经验。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我认为这样安排,旨在依托四则运算的意义,调动学生的经验,通过比照引导学生习得验证的方法,在验证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发展归纳推理能力和符号意识。
三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从经验上来看,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加法运算定律的计算经验,对四则运算的意义有了理性的认识,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学习本课。
从认知水平来看,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理解抽象的运算定律对他们来说就有一定的难度。
《加法运算定律》 知识清单
《加法运算定律》知识清单一、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是指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可以表示为:a + b = b + a 。
比如说,我们计算 3 + 5 = 8 ,那么 5 + 3 也等于 8 。
再比如 12 + 18 = 30 ,18 + 12 同样是 30 。
加法交换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你去买水果,买了 2 个苹果和 3 个香蕉,先算 2 + 3 = 5 ,表示水果的总数;如果先算 3 + 2 ,结果也还是 5 。
在计算数学题时,加法交换律可以帮助我们更简便地计算。
例如:45 + 38 + 55 ,如果按照顺序从左往右计算,可能会比较麻烦。
但如果我们运用加法交换律,把 55 和 38 的位置交换一下,变成 45 + 55 + 38 ,先计算 45 + 55 = 100 ,再加上 38 ,就可以很快得出答案138 。
二、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 。
例如,计算(2 + 3) + 4 ,先算括号里的 2 + 3 = 5 ,再算 5 + 4 = 9 ;而计算 2 +(3 + 4) ,先算括号里的 3 + 4 = 7 ,再算 2 + 7 = 9 ,结果是一样的。
加法结合律在实际计算中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如计算 23 + 45 + 55 ,我们可以先把 45 和 55 结合起来相加,即 23 +(45 + 55) ,得到 23 + 100 = 123 ,这样计算会更加简便快捷。
在解决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时,灵活运用加法结合律可以让计算变得轻松。
比如:36 + 78 + 22 + 64 ,我们可以把 36 和 64 结合起来,78 和 22 结合起来,即(36 + 64) +(78 + 22) ,先计算 36 + 64 =100 ,78 + 22 = 100 ,最后再把两个 100 相加,得到 200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法运算定律知识点
运算定律
知识点: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
减法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
即:a-b-c=a-(b+c)。
在连减运算中,任意交换减数的位置,和不变。
即:a-b-c=a-c-b。
简便运算的思想:
1、运用运算定律
2、凑整(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算)
简便运算的实例:
75+168+25 67+25+33+75 528-53-47 487-187-139-61
=(75+25)+168 =(67+33)+(25+75) =528-(53+47) =487-187-(139+61) =100+168 = 100+100 =528-100 =487-187-200
=268 =200 =428 =300-200
=100
545-167-145 672-36+64 197-(42+97) (68+37)+(63+132)
=545-145-167 =672+64-36 =197-97-42 =(68+132)+(37+63)
=400-167 =736-36 =100-42 =200+100
=233 =700 =58 =300
解决问题:
1、海豚馆第一天卖出452张门票,第二天上午卖出243张,下午卖出257张。
这两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452+243+257
=452+(243+257)
=452+500
=952(张)
答:这两天共卖出952张门票。
2、李老师带300元给学生买奖品,买钢笔用去142元,买笔记本用去148元,应找回多少元?
300-142-148
=300-(142+148)
=300-190
=110(元)
答:应找回110元。
练习题
一、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在○内填上适当的符号。
(33+16)+84=33+(16+□) (168+24)+76=□+(□+□)
168-48-52=□-(48○52) 654+a+46=(654+□)+□
二、判断正误并改正。
1. 364-120-80 改正:
=364-120+80
=364-200
=164()
2. 258-(158+69)改正:
=258-158+69
=100+69
=169()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78+527+73 58+39+42+61 427+58-27 123+86-23 415-74 - 26 356-147-156 338-(38+45) 396-(3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