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课件ppt
合集下载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ppt课件
一、什么是诗歌作品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诗歌鉴赏
——人物形象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考 试 说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小试牛刀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
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 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 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
人(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诗歌鉴赏
——人物形象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考 试 说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小试牛刀
1.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
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
歌》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爱国者形象
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 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 莫遣沙场匹马还。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
思乡怀人、孤独惆怅的羁旅者形象
《高考一轮复习之诗歌鉴赏之人物形 象》ppt 课件
【知识积累·常见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长、迷惘惆怅的形象。
【实用课件】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课堂总结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①异:《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是风华正茂、 充满豪情的革命青年(2分); 陆诗中的“书生”是一个年逾古稀、壮志犹存的 爱国诗人(2分)。 ②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2分)。 评分建议:人物特点和人物身份各1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同学们,从以上诗歌鉴赏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 哪些答题的注意点?
小结
同学们,你们是通过哪些方法快速书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一项是( ) A.首联"蝉声"以动写静,与"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重""长"二字,表现主人并非附府 风雅,而是真心喜欢读书吟哦。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C.颈联以侍儿做衬,因长期耳濡目染,其
言谈应对知节有礼,更显出主人儒雅。
D.尾联暗合李将军心境,渴望建功立业却
不得重用,只得看书赏画,寄情自慰。
三、当堂巩固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三、当堂巩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泣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的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了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2.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的“书生”形象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课件20张
回归课本 领悟方法
足下蹑丝缕,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 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 世无双。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环境的烘托:时间 地点 特定景物
课后练习 巩固提升
胡无人(节选) 陆游
丈夫出门无万里,风云之会立可乘。 追奔露宿青海月,夺城夜蹋黄河冰。 铁衣度碛雨飒飒,战鼓上陇雷凭凭。 三更穷虏送降款,天明积甲如丘陵。 中华初识汗血马,东夷再贡霜毛鹰。 注:胡无人:古乐府名,多表现边塞生活; 碛:沙石堆积之地;降款:投降的文书。 诗歌三四两句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 锁清秋。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小组合作 成果呈现
阅读下面诗词,准确概括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征。
点绛唇
出塞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李清照
马戴
陈与义
蹴罢秋千, 金带连环束战袍, 今年二月冻初融,
) ,塑造了一个 )的词人形象。
小结:
1 找准描写人物形象的诗句; 2 分析诗句,抓准特征,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3 反复比对,找准描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词。
风流俊逸 闲适淡泊 情趣高雅 逍遥洒脱 文采/技艺高超 品行高洁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诗歌鉴赏专题 之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能准确概括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征;
第二课时:了解该考点高考考法,熟悉答题步 骤,巩固练习。
诗歌鉴赏形象篇PPT课件
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
16
思路总结(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 鉴赏咏物诗首先要抓住所咏之物的 形象特点,能结合诗句分析其外形 和内蕴(神态品格)。绝妙的咏物 诗应形神兼备。
•
《瀑布》
17
例提:炼阅所读写下物面象这描首写诗特,征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
然后的回词答语问。题。
寒而立、迎风而发的
早 梅 张渭
形象。“寒”字点明
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字表现出早梅
迥挖精临神掘村,物路抓象傍物内溪与在桥志的。的品格、 不“知契近合水点花”先发,
的孤单;“白玉条” 之喻、疑梅为雪之错
觉,鲜明地表现出早
疑是经冬雪未消。
梅冰清玉洁之质。作
问表:现诗他人的是品如格何节借操梅、 展思示想自感我情形。象的?
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 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 • 4.要适当地想象补充 。 •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 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 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 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 节等等 。
11
4、阅读下面这首 诗,然后回答问题。 (1)寒冷、寂静(或:冷峭)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 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 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 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 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 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 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 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 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 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 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6
思路总结(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 鉴赏咏物诗首先要抓住所咏之物的 形象特点,能结合诗句分析其外形 和内蕴(神态品格)。绝妙的咏物 诗应形神兼备。
•
《瀑布》
17
例提:炼阅所读写下物面象这描首写诗特,征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
然后的回词答语问。题。
寒而立、迎风而发的
早 梅 张渭
形象。“寒”字点明
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字表现出早梅
迥挖精临神掘村,物路抓象傍物内溪与在桥志的。的品格、 不“知契近合水点花”先发,
的孤单;“白玉条” 之喻、疑梅为雪之错
觉,鲜明地表现出早
疑是经冬雪未消。
梅冰清玉洁之质。作
问表:现诗他人的是品如格何节借操梅、 展思示想自感我情形。象的?
为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 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 • 4.要适当地想象补充 。 •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 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 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 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 节等等 。
11
4、阅读下面这首 诗,然后回答问题。 (1)寒冷、寂静(或:冷峭)
13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 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 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 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 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 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 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 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 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 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 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 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省公开课获奖课件说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义
反思总结:
(3)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旳措施之三
:
知人论了事解,作关者注旳背生景平、思想、所处时代
旳特征等,尤其是详细旳创作背景。要 尤其注意注释、题目等 ,做到合理联 想。
小结:怎样正确鉴赏古诗中旳人物形象?
1、从人物旳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 度入手分析,关注反应感情旳词语(情语)。
2、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 刻画人物所起旳作用。分析诗中出现旳详细景物 旳含义,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旳思想感情。
反思总结:
(1)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旳措施之一:
抓住诗词中对人物旳正面 (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外 貌、心理、神态)之处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接近外城。)
问:诗中旳陆鸿渐是怎样旳一种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例题
(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宋]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注]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旳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 诗加以分析。(4分)
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
拂拭莓苔石,招携玛瑙杯。
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过访友人杨伯虎居 所旳即兴之作。②小台,即小楼。
(1)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杨伯虎旳形象特点 。(5分)
答:疏竹围楼台,显示了居所环境旳幽静和 雅致;携客看花、饮酒作诗,显示了居所主 人心境陶然,乐在其中旳雅趣。从中能够看 出诗人远离闹市、随性自然、闲适淡泊旳隐 者情怀。
反思总结:
(3)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旳措施之三
:
知人论了事解,作关者注旳背生景平、思想、所处时代
旳特征等,尤其是详细旳创作背景。要 尤其注意注释、题目等 ,做到合理联 想。
小结:怎样正确鉴赏古诗中旳人物形象?
1、从人物旳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 度入手分析,关注反应感情旳词语(情语)。
2、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 刻画人物所起旳作用。分析诗中出现旳详细景物 旳含义,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旳思想感情。
反思总结:
(1)正确把握人物形象旳措施之一:
抓住诗词中对人物旳正面 (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外 貌、心理、神态)之处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接近外城。)
问:诗中旳陆鸿渐是怎样旳一种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例题
(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宋]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注]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旳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 诗加以分析。(4分)
有时将客到,随意看花开。
拂拭莓苔石,招携玛瑙杯。
昏鸦归欲尽,数个入诗来。
【注】 ①这首诗是作者过访友人杨伯虎居 所旳即兴之作。②小台,即小楼。
(1)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杨伯虎旳形象特点 。(5分)
答:疏竹围楼台,显示了居所环境旳幽静和 雅致;携客看花、饮酒作诗,显示了居所主 人心境陶然,乐在其中旳雅趣。从中能够看 出诗人远离闹市、随性自然、闲适淡泊旳隐 者情怀。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26张
2、从人物的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情、细节 等)、侧面描写(环境)中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身 份特点; 4、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意义。 5、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标题、注释、小序等)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 规范作答?
【17年全国Ⅲ卷】36练 P21
规范答题——三步骤
答题思路:
第一步:说特点
人物特点+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第二步: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 巧。
第三步:明作用 明确诗中所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思想观
点、情感态度),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步骤一:说特点 (特征+身份) 步骤二:析例句 (描写手法+分析 步骤三:明作用 (借形象抒情)
特征)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
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 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 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 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 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 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 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 术形象。
• 课后作业:
•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鉴赏《寻陆 鸿渐不遇》中陆鸿渐的形象
核按钮 P131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人物形象鉴赏题如何 规范作答?
【17年全国Ⅲ卷】36练 P21
规范答题——三步骤
答题思路:
第一步:说特点
人物特点+身份地位 (特点如:不慕权贵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等 身份如:英雄、游子、思妇、隐者、征人等)
第二步:析例句
结合具体诗句或重点词语分析形象的性格特点,融入表达技 巧。
第三步:明作用 明确诗中所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思想观
点、情感态度),即作者通过××形象表达××感情。
步骤一:说特点 (特征+身份) 步骤二:析例句 (描写手法+分析 步骤三:明作用 (借形象抒情)
特征)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
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 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 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 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 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 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 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 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 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 术形象。
• 课后作业:
•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鉴赏《寻陆 鸿渐不遇》中陆鸿渐的形象
核按钮 P131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共25张PPT)
2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例题演练
(2012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 宁夏灵武县)。
2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22.(5分)
全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1分)。前两联为 实写,首联写诗人夜宿旅舍,只能借酒浇愁,颔 联“孤灯”“一剑”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2 分);颈联为虚写,以李广、刘琨自励(1分) (用典抒情虚写),尾联虚实结合,(前半句虚 写,后半句湿尽青山夸张虚写,泪痕实写)展现 了诗人怀才不遇后的深深悲痛(1分)。
旅舍书事
[明] 瞿佑
过却春光独掩门,浇愁漫有酒盈樽。 孤灯听雨心多感,一剑横空气尚存。 射虎何年随李广,闻鸡中夜舞刘琨。 平生家国萦怀抱,湿尽青山总泪痕。
2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描写手法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
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细 节描写、白描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 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指出本诗词中的“虚”与“实”。
答案:
此词上下阕皆先实后虚,实写了石头 城、青山、离宫、辇路芳草、轻径、鬼火 等冷阴之景;虚写了蔽日旌旗、连云樯橹, 白骨纷如雪以及歌女的歌舞、临镜等。虚 实结合使得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实写2分,虚写2分,虚实结合的表达效 果1分)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 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例题演练
(2012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 宁夏灵武县)。
2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22.(5分)
全诗由实到虚,虚实结合(1分)。前两联为 实写,首联写诗人夜宿旅舍,只能借酒浇愁,颔 联“孤灯”“一剑”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寂寞(2 分);颈联为虚写,以李广、刘琨自励(1分) (用典抒情虚写),尾联虚实结合,(前半句虚 写,后半句湿尽青山夸张虚写,泪痕实写)展现 了诗人怀才不遇后的深深悲痛(1分)。
旅舍书事
[明] 瞿佑
过却春光独掩门,浇愁漫有酒盈樽。 孤灯听雨心多感,一剑横空气尚存。 射虎何年随李广,闻鸡中夜舞刘琨。 平生家国萦怀抱,湿尽青山总泪痕。
2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22.试分析本诗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5分)
描写手法
常见的描写手法有:
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动静结合、细 节描写、白描
【注】①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②离宫: 皇帝在京城以外的宫室。
指出本诗词中的“虚”与“实”。
答案:
此词上下阕皆先实后虚,实写了石头 城、青山、离宫、辇路芳草、轻径、鬼火 等冷阴之景;虚写了蔽日旌旗、连云樯橹, 白骨纷如雪以及歌女的歌舞、临镜等。虚 实结合使得意境更深远,情感更深沉。 (实写2分,虚写2分,虚实结合的表达效 果1分)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骚头斜坠。终日望 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高三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赏析》教学课件(26张PPT)
方法三: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
陈试子塑分昂造析在了人武一攸物位宜形胸幕象怀府担大任志参却谋, 登幽州台歌
随因军报出国征无。门武而攸异宜兵常败孤,独情苦况闷紧急, 陈武的子不诗昂允人请 。形求稍象遣后。万,人陈作子前昂驱又以向击武敌进,言,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 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 草赢,笑从双脸生 。
问:下片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①下片塑造了明快活泼、天真快乐的采桑女子形象。
② “巧笑”已闻其真切声,见其欢快容;“逢迎” 更察其喜色。“疑怪”两句体察少女的心理活动, 见出村姑的天真可爱,“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 更见出其笑靥如花,显出真挚朴实的情意美。 ③作者借此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青春的无 限美好。
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 二、典例再现 (如何考) 三、简介答题模式及赏析方法
(怎么应考)
“考试大纲”“古诗文阅读”规 定:
❖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
❖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高考设题方式:
① 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② 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 简要分析。
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陈试子塑分昂造析在了人武一攸物位宜形胸幕象怀府担大任志参却谋, 登幽州台歌
随因军报出国征无。门武而攸异宜兵常败孤,独情苦况闷紧急, 陈武的子不诗昂允人请 。形求稍象遣后。万,人陈作子前昂驱又以向击武敌进,言,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 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 草赢,笑从双脸生 。
问:下片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①下片塑造了明快活泼、天真快乐的采桑女子形象。
② “巧笑”已闻其真切声,见其欢快容;“逢迎” 更察其喜色。“疑怪”两句体察少女的心理活动, 见出村姑的天真可爱,“笑从双脸生”一句特写, 更见出其笑靥如花,显出真挚朴实的情意美。 ③作者借此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青春的无 限美好。
一、明确考纲要求(考什么) 二、典例再现 (如何考) 三、简介答题模式及赏析方法
(怎么应考)
“考试大纲”“古诗文阅读”规 定:
❖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
表达技巧;
❖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高考设题方式:
① 分析诗中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② 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或者诗中的人物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做 简要分析。
简析下面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高三语文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公开课课件(共26张PPT)
意象
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注:黄庭坚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贬涪州别驾、黔 州安置,后移戎州安置,至元符三年(1100)得赦,在 蜀地流徙五年余。这首《鹧鸪天》,就是戎州安置时答蜀 士史应之之作。
答题步骤:说特点——析例句——明作用
步骤一:诗中塑造了一位(狂放不羁,挑战 世俗)的(谪人)形象 步骤二:通过(动作细节描写),刻画出他 纵情饮酒,在风雨中吹笛,醉酒后头簪花朵, 反戴帽子,听歌观舞,白发却插满黄花的(放 浪不羁)的形象;诗人发出“付与时人冷眼看” 的感慨,表现了他(傲视世俗。) 步骤三:借这一形象抒发了作者心中郁结的 愤懑与不平,对现实政治迫害的不满和抗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细看题目,巧看注释。 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 思想抱负,在整体理解的 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 物形象的身份。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动作描写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心理刻画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小 试 牛 刀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四川卷)
景物烘托
心理 行动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 “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外貌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方 方法一:一颦一笑总关情,言行肖貌要留心 法 方法二:缘景明情品意象,侧面描写来衬映 指 导 方法三:知人论世细推敲,巧看注释获信息
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课件(共21张PPT)
诗 鉴歌
赏
鉴赏方法
策略1: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诗 鉴歌
赏
从标题、作者、注释入手,琢磨人物形象
➢ 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显著经过标题就能够大致 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诗人形象。
➢ 有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注 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 据此能够琢磨,诗中所塑造人物形象大致是“被贬蛮荒、 漂泊在外”诗人形象。
提醒:一个(形象特征)(身份)形象。 答:一个(可爱灵巧、认真学钓鱼)(山野孩子)形象。
第19页
链接高考
·高考全国卷2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 杭州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 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以后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 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 安肯来邪?”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
策略2
正面塑造:动作、外貌(神态、姿态、风度、衣着)心理、语 言等,尤其是细节描写 例: ①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 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外貌、细节、动作)→漂亮曼妙从容女子形象 ②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
(外貌、细节)→肤如凝脂、白净细嫩、丰肉微骨
第21页
鉴赏人物形象基本解题思绪
1. 明确题干鉴赏对象是抒情主人公形象 还是诗歌所刻画人物形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指导
方法点拨:
1、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从诗句中确定人物形象的 身份;
2、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细节描写中 剖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3、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 景物等。
4、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 历、注释、题目等;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及其特征、 典型意义。 5、人物描写的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6、归纳积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例1
雉带箭
韩愈 原头火烧静兀兀, 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 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 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 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 五色离披马前堕。
诗歌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将军形象?
诗歌描写了一个踌躇满志、技术精 湛的将军形象。 “盘马弯弓”,将 军骑马盘旋不进,这是一副踌躇满 志的神态。“弓满劲箭”描写将军 引弓劲射的一刹那,表现将军射技 不凡;野雉“冲人决起”在空中挣 扎,军吏围观“贺”声一片,侧面 表现出将军射技精湛。总之,一个 得意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人
A、 诗中的诗人形象“我”,
一
物
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
切
形 己;(偏重抒情的诗歌)
景 语
象 B、作品中其他人物。
皆
诗 歌 形 象
(偏重叙事的诗歌)
情
景
语
物 诗人借以表达主 意象(山川草木等客观 形 观感情的载体 物象)-------诗歌中浸染
象
了作者感情的东西。
(偏重写景的诗歌)
事
物
咏物诗中描绘的形象或带有诗人主观色
2017届高考诗歌鉴赏人物 形象
考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试 说
表达技巧;
明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 作者的观点态度。
柔媚和谐、明丽能给人以轻松愉快、心旷神怡的 审美感受,如《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婉约感伤的美带给人淡淡的哀伤,《雨霖铃》;
粗犷激昂、刚健雄伟的美能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 美感受,使人受到鼓舞,从中得到力量,如〈念 奴娇.赤壁怀古〉。
例3
沧浪亭怀贯之 苏舜钦
沧浪独步亦无悰,聊上危台四望中。 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 酒徒飘落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 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赏析。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 形象。诗人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这 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一种若有所失 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 寻觅怅望,自我排遣。
六、人 物 形 象 鉴 赏 题
如何规范作答?
四、分析形象的技巧
答 (1)用两三个词概括形象特点
案 一
(性格+身份);
般 有
(2)分析形象具有这些特点的依据;
三 部
(3)总结指出形象的意义
分 构
(或作者的情感)。
成
:
例4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形象 十、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 十一、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 十二、辛苦劳作、淳朴善良的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 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 报国、报国无门、建功立业、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 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昔盛 今衰等。
指出意义(情感)
例5 试赏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步骤1)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栈中度节而思念家人 的形象. (步骤2)一二句写冬至佳节,诗人远在邯郸的客店 里,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三四 句落笔对方,推想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 会 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步骤3)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类型及特点
一、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二、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三、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四、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五、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六、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七、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八、爱恨情长、感时伤别的形象 九、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
例2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 (1的)?从这形个神两形个象方有面哪(些或特从外点貌,、试动作作分、析心理。等方面)刻画的。
(2)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 面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 (机灵)。
。
二、了解人物形象鉴赏题目类型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 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 ,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情感?
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解读描写手段 (叙事性强) 2、借助诗中意象 (抒情性强) 3、分析关键词句 (议论抒情处) 4、学会知人论世 (作者、注解)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概括特点
分析依据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 脱放达的高人隐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 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 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 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 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 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 (偏重抒写情自的己的诗主歌观)情绪,来完成对自
物 如李清照《声声慢我》形象杜的甫塑《造月。夜》
形 象 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分 类 别
(偏重叙在叙事事的诗诗中歌,诗)人是
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
, 明
如《江雪》委《婉孔含雀蓄东地南表飞达》自《己琵琶行》 特
《木兰辞》的《性氓格》、志气、情感
征
或思想观念。
形 象
彩的物象,或以物曲折表现诗人的品格情操
和思想感情。
(偏重咏物的诗歌)
2017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
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2、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 并规范组织答案。
一、诗歌人物形象分类
1、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的形象):
在抒情诗中,诗人是通过直接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