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学生用)

合集下载

高电压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实验指导书高压实验室编写目录高压实验室实验规程实验一气体放电与极性效应实验实验二沿固体介质表面的放电实验三电容器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测量实验四介质损耗正切tgδ的测量实验五电力电缆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的测量实验六交流耐压试验实验七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实验八液体电介质的绝缘强度试验实验九局部放电试验实验十泄漏电流与直流耐压试验高压实验室实验规程为了保障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凡进入高压实验室进行试验或工作以前,必须仔细学习本规程并在实验或工作中严格遵守,以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

1、在做实验前,同学必须先预习并掌握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实验前由指导教师提问,无准备者不得做实验。

2、实验前每组必先选一位同学为组长,负责指挥全组同学的实验,如负责研究确定实验方案、人员的分工和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安全等事宜。

3、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实验室的设备、仪表、未熟悉本规则及各项设备操作程序者不得进行实验。

4、实验前,应先熟悉设备及线路,检查设备及仪表有无损坏,实验前或实验中如发现损坏,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5、严格执行监护制度,任何人在无监护人时不得进行高压试验工作,监护人发现有不熟悉或违反操作顺序时,有权停止其试验工作。

6、在合电源以前,应先仔细检查线路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各不同电位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否足够,然后再请指导教师检查。

在未经指导老师许可以前,不能私自接通电源。

7、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撤除高压部件(变压器、电容器、电缆等)上的接地线,人员撤出安全围栏关门后,方可接通电源,在合电源时,必须招呼全组同学“注意!合电源!”在合电源后加高压前再招呼“高压有电!”务必使全组同学都能听到,方可以合高压电源,然后按操作顺序进行操作。

8、在实验中操作电源者,应该随时注意电表读数,不得离开岗位,亦不得与旁人闲谈。

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拉开电源,有问题需要讨论时,也应首先切断电源开关。

9、在实验中不得接近高压电源和带电设备,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危险。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高压实验室编写目录高压实验室实验规程 (3)实验设备简介 (5)实验一直流电场中空气间隙的放电特性 (7)实验二沿面放电和液体、固体介质的绝缘强度试验 (11)实验三绝缘电阻的测量和直流泄漏试验 (21)实验四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 (26)实验五电缆中的波过程 (32)实验六接地电阻的测量 (34)实验七交流耐压实验 (38)高压实验室实验规程为了保障人身及设备的安全,凡进入高压实验室进行试验或工作以前,必须仔细学习本规程并在实验或工作中严格遵守,以确保设备及人身安全。

1、在做实验前,同学必须先预习并掌握实验指导书中的内容,实验前由指导教师提问,无准备者不得做实验。

2、实验前每组必先选一位同学为组长,负责指挥全组同学的实验,如负责研究确定实验方案、人员的分工和实验进行过程中的安全等事宜。

3、未经许可,不得动用实验室的设备、仪表、未熟悉本规则及各项设备操作程序者不得进行实验。

4、实验前,应先熟悉设备及线路,检查设备及仪表有无损坏,实验前或实验中如发现损坏,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5、严格执行监护制度,任何人在无监护人时不得进行高压试验工作,监护人发现有不熟悉或违反操作顺序时,有权停止其试验工作。

6、在合电源以前,应先仔细检查线路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各不同电位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否足够,然后再请指导教师检查。

在未经指导老师许可以前,不能私自接通电源。

7、接线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撤除高压部件(变压器、电容器、电缆等)上的接地线,人员撤出安全围栏关门后,方可接通电源,在合电源时,必须招呼全组同学“注意!合电源!”在合电源后加高压前再招呼“高压有电!”务必使全组同学都能听到,方可以合高压电源,然后按操作顺序进行操作。

8、在实验中操作电源者,应该随时注意电表读数,不得离开岗位,亦不得与旁人闲谈。

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拉开电源,有问题需要讨论时,也应首先切断电源开关。

9、在实验中不得接近高压电源和带电设备,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以免发生危险。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高压试验作业指导书一、作业目的帮助学生理解高压试验的概念、方法和设备,掌握高压试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作业内容1. 阅读课本关于高压试验的章节,了解高压试验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2. 了解高压试验时需注意的安全事项,如电气设备投入运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操作时的安全防护措施、高压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等。

3. 熟悉高压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了解高压试验仪器的种类及其特点,包括交流绝缘电阻测试仪、直流绝缘电阻测试仪、需要增加电容的电气设备介电损耗测试仪等。

4. 独立完成一次高压试验的实验,包括选择测试仪器、准备测试设备、设置测试参数、操作测试仪器、记录测试结果等,同时记录测试时其它注意事项。

5. 组织学生归纳总结高压试验的基本原理、设备和操作流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经验。

三、作业要求1. 认真阅读课本中关于高压试验的内容,准确理解高压试验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2. 关注高压试验时的安全和注意事项,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认真实施一次高压试验,熟悉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积累实践经验。

4. 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测试参数和测试结果,注意及时处理测试数据,并记录下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和事项。

5. 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汇总分析实验数据,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归纳总结高压试验的基本原理、设备和操作流程,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注意事项1. 高压试验涉及到高电压和高电流,操作前必须了解和掌握使用高压试验仪器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和安全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

2. 在实验前,对测试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准备,确保电气设备和高压试验仪器的正常运行,并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

3. 在测试过程中,注意调整测试仪器的测试参数,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电压,获取准确的测试数据。

4. 在实验结束后,及时汇总分析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流程、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价。

5. 操作高压试验设备时要保持集中注意力,避免出现疏漏或错误操作。

高电压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实验指导书

直流高压作用下空气间隙的击穿实验一、实验目的空气作为大多数绝缘结构的绝缘介质,其绝缘性能与外施电压的幅值、波形、大气条件、电极形状等多种因素有关。

本实验通过对直流高压作用下“尖—板”或“尖—尖”或“板—板”间隙放电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极不均匀电场(或稍不均匀电场)中电极的形状、电压的极性,间隙的距离及极间障对间隙放电的影响。

通过认真观察各种情况下的放电现象,分析与掌握影响气体间隙击穿的因素。

全面了解高电压试验的注意事项,掌握高压直流的产生与高电压测量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1.讲解高压试验注意事项,简要介绍高压试验室。

2.当放电间隙采用不同的电极时,了解放电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

具体电极有“负尖—正板”、“正尖—负板”、“板—板”、“尖—尖”等。

3.当放电间隙中加极间障(绝缘纸)时,了解放电电压与间隙距离的关系。

包括在“正尖—负板”、“负尖—正板”中加极间障(绝缘纸)。

三、实验接线图及高压实验设备简介实验接线图如图5-1。

图5-1 直流间隙击穿实验原理图T:试验变压器,型号为YD150/6kV A;R1、R2、R3:水电阻(限流或保护用);D1、D2:高压硅堆,型号为2DL100/1;C1、C2:脉冲电容器,参数为100kV,0.01μF。

测量用的电压表、调压器及相关的保护设备均在试验台上,也可以用静电电压表直接测量直流高压。

四、实验步骤1.首先,从外表上认识高压试验设备及有关测量表计、操作控制台柜;然后,连接并检查实验线路;擦拭实验电极(尖或平板)表面,并装好电极,仔细将两电极移至接触,此时电极间距为零,读出与电极相联的标尺上的读数,并以此数值作为零点,然后移动电极至所需的数值。

也可以借助三角板测量间距。

2.实验人员撤离高压场,取下接地棒,熄灯(操作台上灯开亮)。

合上开关K,缓缓升压(3KV/S为宜),直至间隙击穿(放电),同一时刻读出放电压值(如在较低电压下偶然放电,不计入该数据)。

每一距离做三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放电电压值。

高电压试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试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试验技术实验高电压试验技术的实验是在具体的试验设备上研究高电压及冲击大电流的产生和测量。

通过有关实验,了解各种试验装置的类型、具体结构及操作方法;掌握各种测量装置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一般来说,工频高电压、直流高电压、冲击高电压和冲击大电流的产生和测量,都可以在实验室现有的试验设备上进行。

开展教学实验时,如果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采用模拟实验装置。

高电压试验技术中涉及的设备是实现绝缘强度试验的主要设备。

本章以工频高压的产生和测量、冲击电压的产生和测量和避雷器阀片实验为例介绍了电气设备的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试验方法。

掌握这些试验方法,对巩固理论知识和指导今后的工作都具有实际意义。

实验一工频高压的产生和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压试验变压器的试验接线与操作方法。

2、掌握高压试验变压器校正曲线的制定方法。

3、掌握工频高压的几种测量方法:用测量球隙进行测量、用高压静电电压表进行测量和用工频分压器(电容式分压器)配合低压仪表进行测量。

二、实验装置及线路图:工频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R 1R 2G图1工频高压试验线路图T 1—调压器,220V/450V/56KVA ;T 2—高压试验变压器,50KV/280V/50KVA ;V l —交流电压表,75/150/300V ,0.5级;V 2—静电电压表,20KV/5OKV ,1.5级;V 3—交流电压表或示波器;R 1—变压器保护电阻,10~20K ;R 2—球隙保护电阻;Cx —试品三、实验说明工频高电压试验装置通常由调压器、试验变压器、保护电阻、分压器和静电电压表以及球隙等组成。

试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电力变压器相同,但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试验变压器具有工作电压高、变比大、漏抗大、绝缘裕度小、容量小、工作时间短等特点。

其主要类型有单套管金属外壳型试验变压器、双套管金属外壳型试验变压器、绝缘外壳型试验变压器和串级试验变压器。

进行工频高电压试验时,要求试验电压从零开始,均匀升压,因此必须使用调压设备。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1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1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高电压专业实验室2007-4-12安全规则1.实验前必须熟悉试验内容,并检查设备及仪表是否正常。

2.在合电源之前,务必有两人以上检查接线是否正确,接地是否可靠,做好分工,专人记录。

3.在高压电源和带有高压的设备周围围以遮栏,以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实验时应站在遮栏之外,不得向遮栏内探头或伸手。

4.在实验进行中不允许交谈或议论,有问题需要讨论时,要切断电源。

5.实验完毕,应先用接地棒使设备放电,尤其是在做完电容器或者电缆等大电容试品实验后,务必仔细放电,同时须将试验场地恢复整齐。

6.在未亲眼看到设备接地之前,不得接近或触摸高压设备。

7.使用升压设备时,升压必须从零开始,使用完毕后,要退回零位。

8.实验中发生事故或异常现象时,应立刻拉闸切断电源,放电后检查线路和设备,如果发生人身事故应立刻进行抢救。

凡在本高压实验室进行试验之人员必须遵守本规则,并保持实验室整洁及良好的工作秩序。

冲击电压放电一、实验目的1.了解冲击电压发生器的结构、产生冲击电压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了解用分压器与示波器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3.观察气体间隙放电、击穿现象;4.观察在均匀电场和不均匀电场下的气体间隙击穿电压以及不同幅值冲击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波形中放电时延的变化。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测量冲击电压波形,了解用分压器与示波器测量冲击电压的方法;2.观察在均匀电场和不均匀电场下的气体间隙击穿电压及电压波形,不同电压下放电时延的变化,了解冲击电压下的放电时延特性。

3.回答思考题。

三、实验装置及接线图:冲击电压发生器接线原理图如下图:冲击电压发生器原理接线图图中:T:高压试验变压器D:高压硅堆C:主电容R b:充电回路保护电阻R:充电电阻g0:点火球隙g1~g3:中间球隙g4:隔离球隙R g:阻尼电阻R t:波尾电阻R f :波头电阻C f :包括负荷电容和电容分压器的电容四、实验步骤及方法:1.检查冲击电压发生器的接线。

高电压试验指导书(汽车学院)1

高电压试验指导书(汽车学院)1

实验二、不均匀电场气体间隙的工频放电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不均匀电场气体间隙放电电压和电极距离的关系;
2.掌握击穿电压的换算;
3.观察不均匀电场气体间隙放电、击穿现象;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测量尖—板电极不同电极距离的工频击穿电压;
三、实验装置线图原理框图
K 1、K 2——交流接触器 AT ——调压器 T ——实验变压器(升压器) R ——电阻 V ——静电电压表 G ——放电间隙
四、实验步骤
1.接好被试品和静电电压表;
2.调节好被试品间隙距离;
3.合上开关柜的刀闸开关DK 和调压电极开关FK ;
4.旋转控制台上的电源开关ZK 在“合”位置;
5.按“合闸”按钮;按“高压通”按钮;
6.按“升压”按钮,控制电压逐渐升高,直至间隙击穿,记录击穿电压值和间隙距
离值;
7.按“高压断”和“降压”按钮,直至调压器输出指示电压表为零;
8.按“分闸”按钮,并把电源开关ZK 旋转至“分”位置;
9. 重新调节被试品间隙距离;重复4.5.6.7.8.9.项操作,测出不同间隙距
离下的放电电压。

五.实验注意事项
1.间隙击穿后,应立即按“高压断”按钮,以免长时间电弧短路而烧坏电极。

2.击穿电压由静电电压表和控制台电压表读出,二者在此情况下误差应不大。

3.注意记录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和压力,用来做换算用。

六、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不同电极距离的尖—板放电击穿电压实验值;
2.将实验数据填入表1中;
R T G
电源。

高电压绝缘(高电压专业)试验指导书

高电压绝缘(高电压专业)试验指导书

华北电力大学高电压绝缘(高电压专业)试验指导书电力工程系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教研室目录高压实验室学生实验规则 (1)绪论 (4)试验一泄漏电流测量 (1)试验二介质损耗因数及电容的测试 (4)试验三脉冲电流法测量局部放电 (9)高压实验室学生实验规则一、实验前1.预习与组织:a、同学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教师要提问检查,不预习者不得参加实验,实验前应交前次实验报告。

b、每实验组推选组长一人,组内可轮流担任,并兼安全监护人。

2.实验前的检查:a、检查设备、仪表有元损坏。

如有损坏.应立即向教师报告。

b、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c、安全距离是否符合规定,带电部分与周围物体的距离必须符合表1规定。

表1 电压——安全距离表d、接地和接地杆:接地必须可靠。

固定设备的地线可用扁钢、铜条或铝条;接地杆的接地线须用多股裸线牢固地接在地线带上。

实验前,应将接地杆从高压端取下。

凡不参与实验的设备,外壳均需接地,尤其是电容器,应短路接地。

e、遮拦与连锁:做高压试验,必须要有遮栏,我们实验室均设有接地的铁丝网做成的永久性遮栏(特殊情况可设临时性遮栏),实验者必须在遮栏外,不得向试区探头,伸手。

每个实验室应有必要的连锁装置,如门连锁、零位连锁等。

调压设备应处于零位。

f、防止反击的保护:做冲击试验时,与冲击试验接地体相连的设备应有电容保护。

3.复查:所有接线经两个检查确实无误后,再请教师检查。

未经教师允许,同学不得擅自合闸。

二、实验1.做高压实验必须严肃、认真、精力集中。

高压操作者,手不要离开跳闸按扭,注意监视电表及现场,不得擅离职守。

实验时,不得谈笑或进行其它工作。

若要讨论问题时,应先跳闸,暂停实验后进行。

2.呼叫口令:实验中的几项重要操作,操作者要分别呼叫"高压合闸"、"放电气和"去掉接地杆"的口令,当监护人同意并重复上述操作口令后方能进行具体操作。

3.调压、升压时,必须从零均匀缓慢的升压,做完试验,应使调压器退回零位。

高电压技术实验参考资料全

高电压技术实验参考资料全

高电压技术实验参考资料一、高电压实验课的目的和任务1.熟悉和掌握高电压试验的基本技术。

2.通过实验,培养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同学们初步掌握进行实验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

3.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是进行高压试验特别强调的问题,思想上必须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重视。

4.培养同学重视实际、遵守制度、爱护国家财产和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

二、高电压试验的基本技术1.掌握高电压试验的基本安全技术。

通过实验,同学们不仅在思想上要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养成严格的安全习惯。

所以,要求同学们正确而熟练的掌握以下的基本安全技术。

a、掌握高压实验中必须的安全措施(防护栏、联锁、接地和安全距离)以及试验前的安全检查容。

b、按照实验规则的要求,呼叫口令,并按实验程序进行操作。

c、掌握基本安全工具——接地杆的使用和检查。

2.学会安排试验条件和掌握工频试验变压器的正确使用。

3.掌握高电压试验的基本方法和典型仪器的使用。

a、掌握主要电力设备(套管、避雷器、电力变压器、线路绝缘子、电缆、电容器等)绝缘的基本检查和试验方法,包括绝缘电阻、泄漏电流、介质损耗因数、局部放电等的测量。

以及击穿试验、耐压试验等。

b、掌握测量球隙、静电电压表、多种分压器、兆欧表、以及数字量的测量和使用方法。

三、对同学们的要求1.预习:要求掌握实验容、方法及基本原理,并选择试验所需设备、元件、仪器、仪表(包括使用方法)及试验点。

画出试验线路图和原始记录表格。

2.实验:必须认真操作,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记录每次数据,注意安全,严格遵守实验规则,听从教师指导,实验后清理现场。

3.写出实验报告:格式如下:a、实验目的b、实验线路图,线路图要整齐、清楚(不得徒手画),并对图中设备的符号列表说明c、实验容及数据整理:数据应列表,对所用符号的含义和单位应加以说明,需计算部分应列出引用的公式和说明计算方法。

必要时,应绘曲线。

d、现象描述:主要是放电现象,或在实验中遇到的其它现象(如故障现象),若无此容,可省略。

高电压试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试验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试验技术实验高电压试验技术的实验是在具体的试验设备上研究高电压及冲击大电流的产生和测量。

通过有关实验,了解各种试验装置的类型、具体结构及操作方法;掌握各种测量装置和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一般来说,工频高电压、直流高电压、冲击高电压和冲击大电流的产生和测量,都可以在实验室现有的试验设备上进行。

开展教学实验时,如果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可采用模拟实验装置。

高电压试验技术中涉及的设备是实现绝缘强度试验的主要设备。

本章以工频高压的产生和测量、冲击电压的产生和测量和避雷器阀片实验为例介绍了电气设备的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试验方法。

掌握这些试验方法,对巩固理论知识和指导今后的工作都具有实际意义。

实验一工频高压的产生和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压试验变压器的试验接线与操作方法。

2、掌握高压试验变压器校正曲线的制定方法。

3、掌握工频高压的几种测量方法:用测量球隙进行测量、用高压静电电压表进行测量和用工频分压器(电容式分压器)配合低压仪表进行测量。

二、实验装置及线路图:工频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2R 1R 2G图1工频高压试验线路图T 1—调压器,220V/450V/56KVA ;T 2—高压试验变压器,50KV/280V/50KVA ;V l —交流电压表,75/150/300V ,0.5级;V 2—静电电压表,20KV/5OKV ,1.5级;V 3—交流电压表或示波器;R 1—变压器保护电阻,10~20K ;R 2—球隙保护电阻;Cx —试品三、实验说明工频高电压试验装置通常由调压器、试验变压器、保护电阻、分压器和静电电压表以及球隙等组成。

试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与电力变压器相同,但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试验变压器具有工作电压高、变比大、漏抗大、绝缘裕度小、容量小、工作时间短等特点。

其主要类型有单套管金属外壳型试验变压器、双套管金属外壳型试验变压器、绝缘外壳型试验变压器和串级试验变压器。

进行工频高电压试验时,要求试验电压从零开始,均匀升压,因此必须使用调压设备。

南昌大学高压实验指导书资料

南昌大学高压实验指导书资料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部分习题集)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自动化教研室目录高压实验学生守则 (1)实验一空气绝缘强度上的极性作用和极间障影响的研究 (2)实验二沿面放电及绝缘油击穿 (8)实验三介质损耗的测量 (12)实验四电缆中的波过程 (16)附录二接地电阻的测量 (22)附录三 (24)附录四 (26)附录五 (28)高压技术习题与思考题 (30)高压实验学生守则学生进行高压实验以前,必须认真地学习下列守则,并严格遵守,以确保实验安全,避免造成严重的人身或设备事故。

1.未开始实验前,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得进入安全遮拦以内,任何时候不要随意玩弄试验室中任何设备。

2.试验时应严肃认真,思想集中,不要作出妨碍他人工作的举动。

3.实验过程中每次进入安全遮拦以内,必须先切断高压设备的电源。

作接地棒在高压器及有关的高压电极处接地,将电容器放电并接地。

4.实验过程中若需要合上高压电源,必须先除去高压变压器及有关高压极上的接地棒,闭上遮拦门,并检查调压变压器是否在零位。

合上电源后电压应逐渐升高。

试验过程中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切断电源。

5.任何时候在接触任何高压设备的高压部分以前,应先检查;(1)可能带电的导体是否已经接地;(2)任何不带电的金属部分是否已经用导线牢固接地;(3)高压电容器是否已经放电并接地;(4)供给高压设备的电源开关是否已经断开(只把调压变压器退到零位不能算电源已经断开)。

6.接线需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才准开始实验。

7.每组学生需推定一人负责合闸、拉闸、调整电压等操作。

另推一人监护安全操作。

电源合闸时,操作者应声明“注意!合闸”。

以及其他组同学注意。

8.情绪不正常和精确萎靡者不得进行高压实验。

9.现场人员不少于二人者不得进行高压实验。

10.实验前学生应该认真学习实验指导书和教材中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部分,实验时应备好计算器(或计算尺)。

以便随时核算试验数据。

11.学生要认真回答指导教师有关本次实验的提问,多次不能回答问题者,可停止其本次实验。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示书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示书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示书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高电压试验安全规则为了保证试验者的生命安全和高压设备不受损坏,每一个要进行高电压试验的人都必须事先认真学习本规则,并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

(1)试验时必须严肃认真,振作精神,不得开玩笑。

进行试验时,与试验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实验。

(2)在下列情况下,不得进行高电压试验:①试验者不足两人;②神经不正常、酒后、精神萎缩、情绪恍惚者;③对将要使用的设备的性能与安全技术尚未充分掌握者。

(3)接好试验线路后,必须仔细检查无误,方可合电源。

合闸前,操作者应大声警告:“注意,要合电源!”只有在观察实验结果时才加上高电压,在其它时间(例如讨论问题时),电源必须开断。

(4)试验时发现异声或其它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止试验,开断电源,检查线路,找出原因,妥善处理后再继续进行试验。

(5)在接触任何高压带电部分以前,必须做到:①亲眼看见电源已经开断,调压器已回到零点位置;②用接地棒将高压带电部分接地;③将电容器逐一加以放电并短接之。

(6)当安全栅栏内还有人时,不得将接地棒从高压带电部分取下。

(7)进行有直流高压的各种试验时,室内邻近的各种不带电的金属物体应接地。

(8)当不幸发生人身事故时,必须立即开断全部电源,一方面用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

一方面派人去请医生,人工呼吸要持续进行到受电者恢复知觉为止,不得中途停止。

实验一 工频高压试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压试验变压器的使用方法;(2)求取高压试验变压器的变比曲线;(3)学习工频高电压的测量方法;(4)观察绝缘子的沿面放电过程,并测量其在正常情况和表面污秽情况下的沿面闪络电压。

(二)基本原理(1)高压试验变压器是高电压实验室最基本的设备,它不但可用来获得工频高电压,而且还是获取其它类型的高电压(直流高压、冲击高压等)的电源。

由于试验变压器的电压调节范围很大,因此它的变比不能认为是完全不变的,故有必要求取它的次级电压U 2(高压)与初级电压U 1(低压)的关系,并以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即试验变压器的变比曲线)。

高电压综合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综合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综合实验指导书高压试验的基本要求高压试验是学习高电压技术理论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高压试验方法和操作技能,巩固和验证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试验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压试验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根据试验目的拟定试验线路,选择所需仪表,确定试验步骤,测取所需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必要结论,提出试验报告。

在试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严肃认真,遵守高压试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以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作好每一个试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

具体的试验要求如下:一、试验前的准备试验前应认真复习高电压技术课程相关章节,阅读试验指导书,了解试验目的、原理、内容、方法与步骤,明确各个实验的注意事项,画出试验接线图,有些可到实验室对照实物预习,按实验项目准备好记录表格等。

试验时,经指导教师检查认为作好了试验的准备,方允许进行试验。

实验前必须记牢高电压实验的安全操作规程,坚决杜绝人身事故。

二、试验的进行1、建立小组,每组3人以上,合理分工。

2、试验时应先熟悉所用设备,选择必要的测量仪表,记录所用的设备和仪表的规格型号和试验时的大气条件。

3、据试验要求,接线正确,整齐可靠。

高压接线要注意安全距离,接地可靠,放电回路自成回路,升压前调压设备在零位,高压端接地解除。

准备完毕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合上电源进行试验,待全体试验人员退出安全围栏后方可加高压。

4、试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现象,如异声、臭味、冒烟或无高压时,应立即切断电源,调压器退回零位,报告指导教师或试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5、试验完毕,应清理现场。

切断电源,挂上放电接地棒。

三、试验报告试验报告根据试验目的、内容、实测数据和在试验中观察、发现的问题,经过整理、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试验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图表整洁。

用16K纸统一书写,内容应包括:试验名称、试验目的、试验内容、试验接线、数据整理和计算、结论等六大部分。

《高电压技术》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高电压技术》课程学习指导资料

《高电压技术》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本课程学习指导资料根据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参照现行采用教材《高电压技术》(吴广宁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并结合远程网络业余教育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规律进行编写适。

第一部分课程学习目的及总体要求一、课程的学习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电气设备绝缘结构的基本特性和高电压试验的基本方法,掌握电力系统中雷电过电压和主要内部过电压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及防护措施等基本知识,正确理解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基本概念、理论依据和处理原则。

二、课程的总体要求(1)气体间隙击穿及沿面放电的物理过程(2)固体及液体电介质电导、极化、介质损耗、击穿等。

(3)绝缘预防性试验及高电压试验的原理、试验方法(4)电力系统产生过电压的机理及各种过电压保护装置的原理及应用,以及对电力系统过电压进行防护的基本方法。

(5)绝缘配合的原则及方法第二部分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及重点难点内容分析第一章气体的绝缘特性与介质的电气强度1、本章学习要求(1)应熟悉的内容气体在高电压(强电场)作用下由电介质演变成导体的物理过程、汤逊理论、巴申定律和流注理论。

(2)应掌握的内容影响气体放电的因素及提高放电电压的方法。

2、本章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不均匀电场中气体放电的特性;冲击电压作用下气体间隙的击穿;电压波形对极不均匀电场放电电压的影响;沿面放电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2)难点电子崩、汤逊理论、流注理论、不均匀电场放电时的极性效应。

3、习题讲解1-1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是什么,为什么?答: 碰撞电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带电质点最重要的方式。

这是因为电子体积小,其自由行程(两次碰撞间质点经过的距离)比离子大得多,所以在电场中获得的动能比离子大得多。

其次.由于电子的质量远小于原子或分子,因此当电子的动能不足以使中性质点电离时,电子会遭到弹射而几乎不损失其动能;而离子因其质量与被碰撞的中性质点相近,每次碰撞都会使其速度减小,影响其动能的积累。

高电压实验指导书

高电压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绝缘电阻、泄漏电流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测量绝缘电阻及吸收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2.掌握测量泄漏电流的原理及操作方法;3.根据所作试验结果分析设备绝缘状况。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1.用兆欧表(摇表)测量两种绝缘子试品(良好瓷质悬式绝缘子与零值绝缘子)的绝缘电阻,比较其差异。

2.用兆欧表(摇表)测量电动机、电力电缆试品的吸收现象,掌握吸收比的测量方法;3.测量高压直流下电力电缆试品的泄漏电流,掌握采用屏蔽环屏蔽表面电流的测量方法;三、实验方法(一)用兆欧表测量绝缘子、电动机、变压器的绝缘电阻实验步骤:1.使用兆欧表时先作一次开路和短路试验,检查兆欧表是否正常。

先将兆欧表开路,摇动兆欧表的摇把,摇至额定转速,检察指针是否指在“ ”处。

然后,将兆欧表的“线”“地”两个接线端短路,轻轻摇动摇把,检察指针是否指在“0”处,合格后方可使用。

2.接好被试品,摇动兆欧表均匀加速,到达规定转速(通常为120转/分)时,保持转速恒定30秒,记下30秒时的读数。

(二)用兆欧表测量三芯电缆的绝缘电阻及吸收比。

实验步骤:1.实验接线图1.使用兆欧表时先作一次开路和短路试验,检查兆欧表是否正常。

接好被试品,摇动兆欧表均匀加速,到达规定转速(通常为120转/分)时,保持转速恒定,分别记下第15秒和60秒时的读数。

2. 测量的试品为三芯电缆,应每一相对另外两相分别进行测量,再交替进行测量。

如:测A 相时,A 接“线路”端子,B 相和C 相一起接在“地”端子。

测B 相时,B 接“线路”端子,A 相和C 相一起接在“地”端子。

测C 相时,C 接“线路”端子,A 相和B 相一起接在“地”端子。

(三)测量测量高压直流下的三芯电缆的泄漏电流。

实验步骤:1. 把被试品的高压线解开,缓慢升压至 20 KV ,打开微安表旁路开关K ,观察有无杂散电流流过微安表,如有电流应记取此数值。

2. 接上试品,缓慢压至 5 KV ,等候一分钟后打开微安表旁路开关K ,读取微安表指示值,再合上旁路开关K 。

高电压技术试验指导书

高电压技术试验指导书

高电压技术试验指导书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4实验5实验6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试验1 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一、试验目的(1) 熟悉绝缘摇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绝缘电阻测量和吸收比测量的接线和试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二、试验接线图及仪表设备三、试验内容及步骤(1) 试验项目:测量电力电缆等试品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2) 试验步骤:1) 试验前要选择合适电压等级的绝缘电阻摇表,然后检查摇表是否正常。

方法是:将摇表放在水平位置,将摇表的L端子与E端子开路,摇动把手到额定转速(一般120r/min)此时指针应指向“∞”;用线短接L端子与E端子,轻摇把手,指针应指“0”(注意轻摇以免打坏表针)。

2) 确认试品已经停电、放电后,按图1接线。

图1 绝缘电阻、吸收比的测量接线图L—接线器;E-接地;G一接屏蔽线3) 以恒定速度转动摇表把手(平均120r/min),摇表指针渐逐上升,在摇表达额定转速后,分别读取15s和60s的电阻值并记录于实验数据表格表1中。

四、注意事项(1) 摇表的L及E端的引出线不要靠在一起,要保持一定距离。

(2) 对于大电容量被试品(发电机、大型变压器、较长电力电缆)测量结束前必须先把摇表从测量回路断开,才能停止转动。

以免损坏摇表。

(3) 在测量结束,停止转动绝缘摇表后,要对被试品接地放电。

(4) 测量电容量较大的试品时还应注意,最初充电电流很大,因而摇表指示值很小,但这并不表示被试物绝缘不好,必须经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它的正确结果。

(5) 如果测量绝缘电阻过低,而试品分成几部分,应分别试验,找出绝缘电阻最低部分。

五、试验报告要求(1) 分析试验数据,判断试品的绝缘状况。

(2) 通过试验数据说明在什么时候测量吸收来反映绝缘缺陷较有效。

试验2 泄漏电流及直流耐压试验一、试验的目的(1) 学习泄漏电流试验方法和试验中要注意的事项。

(2) 加深了解泄漏电流的试验与摇表测绝缘的不同之处。

(3) 会用试验结果(数据)去分析试品的绝缘情况。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学生用)

高电压技术实验指导书(学生用)

实验一.电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一.实验目的:观察气隙击穿、液体击穿以及固体沿面放电等现象及其特点,认识其发展过程及影响击穿电压的各主要因素,加深对有关放电理论的理解。

二.预习要点:概念:绝缘;游离;电晕;电子崩;流注;先导放电;自持放电;滑闪放电;沿面放电;小桥;电击穿;热击穿。

判断:空气是绝缘介质;纯净液体的击穿是电击穿,非纯净液体的击穿是热击穿,绝缘油的击穿电压受油品、电压作用时间、电场分布情况及温度的影响较大,电弧会使油分解并产生炭粒;沿面放电是特殊的气体放电,分三个阶段,沿面闪络电压小于气隙击穿电压。

推理:变压器油怕受潮;油断路器有动作次数的限制;相关知识点:电场、介质极化、偶极子、介电常数、Paschen定律、Townsend理论、流注理论、伏秒特性、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

三.实验项目:1.气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⑴.电极形状对放电的影响①.球球间隙②.针板间隙③.针针间隙⑵.电场性质对放电的影响①.工频交流电场②.直流电场⑶.极性效应①.正针负板②.负针正板2.液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⑴.导电小桥的观察⑵.抗电强度的测试3.固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⑴.刷状放电的观察⑵.滑闪放电的观察⑶.沿面闪络的观察四.实验说明:1.气体绝缘特性:⑴.气体在正常情况下绝缘性能良好(带电粒子很少);⑵.气体质点获得足够的能量(大于其游离能)后,将会产生游离,生成正离子和电子;⑶.气体质点获得能量的途径有:粒子撞击、光子激励、分子热碰撞;⑷.气隙中除了有气体质点游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外,还存在金属电极表面的逸出电子;⑸.气隙加上电场,气隙中的带电粒子将顺电场方向加速运动,造成大量的粒子碰撞,但产生气体质点游离的撞源粒子是电子;⑹.气隙上的电场足够强时,撞击游离产生的电子又会成为撞源粒子,从而形成电子崩;⑺.气隙之间存在的大量带电粒子会形成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的存在会改变气隙间的电场分布;⑻.气隙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强烈游离,并发展到自持放电,气隙就被击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电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一.实验目的:观察气隙击穿、液体击穿以及固体沿面放电等现象及其特点,认识其发展过程及影响击穿电压的各主要因素,加深对有关放电理论的理解。

二.预习要点:概念:绝缘;游离;电晕;电子崩;流注;先导放电;自持放电;滑闪放电;沿面放电;小桥;电击穿;热击穿。

判断:空气是绝缘介质;纯净液体的击穿是电击穿,非纯净液体的击穿是热击穿,绝缘油的击穿电压受油品、电压作用时间、电场分布情况及温度的影响较大,电弧会使油分解并产生炭粒;沿面放电是特殊的气体放电,分三个阶段,沿面闪络电压小于气隙击穿电压。

推理:变压器油怕受潮;油断路器有动作次数的限制;相关知识点:电场、介质极化、偶极子、介电常数、Paschen定律、Townsend理论、流注理论、伏秒特性、大气过电压、内部过电压。

三.实验项目:1.气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⑴.电极形状对放电的影响①.球球间隙②.针板间隙③.针针间隙⑵.电场性质对放电的影响①.工频交流电场②.直流电场⑶.极性效应①.正针负板②.负针正板2.液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⑴.导电小桥的观察⑵.抗电强度的测试3.固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及电击穿实验⑴.刷状放电的观察⑵.滑闪放电的观察⑶.沿面闪络的观察四.实验说明:1.气体绝缘特性:⑴.气体在正常情况下绝缘性能良好(带电粒子很少);⑵.气体质点获得足够的能量(大于其游离能)后,将会产生游离,生成正离子和电子;⑶.气体质点获得能量的途径有:粒子撞击、光子激励、分子热碰撞;⑷.气隙中除了有气体质点游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外,还存在金属电极表面的逸出电子;⑸.气隙加上电场,气隙中的带电粒子将顺电场方向加速运动,造成大量的粒子碰撞,但产生气体质点游离的撞源粒子是电子;⑹.气隙上的电场足够强时,撞击游离产生的电子又会成为撞源粒子,从而形成电子崩;⑺.气隙之间存在的大量带电粒子会形成空间电荷区,空间电荷的存在会改变气隙间的电场分布;⑻.气隙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强烈游离,并发展到自持放电,气隙就被击穿。

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与电压性质、电极形状、大气条件等因素有关:间隙间施加交流电场或直流电场,所表现出的击穿特性及恢复特性都不相同;交流电场实际上是一个大小和极性都在不断变化的电场,如果是针板间隙,则肯定是在最容易击穿的极性下被击穿,交流快过零时气隙间电弧熄灭,气隙绝缘的恢复至少存在半个周期的恢复时间;直流电场的极性不发生改变,如果施加于针板间隙,会随所加极性的不同而表现出强烈的极性效应。

由于不同形状的电极间电场均匀度不同,故电极形状会对放电产生影响。

平板间隙间可建立均匀电场,但边沿如不做倒角处理将形成局部强电场,去除边沿效应后的平板间隙在小距离情况下(δS<0.26cm)放电电压很稳定;由于是均匀电场,不会出现持续的局部放电,起始放电电压就等于击穿电压,并且从自持放电开始到间隙完全击穿所需的时间很短,因此电压波形(包括极性,因形态对称)对击穿电压不会造成影响,放电分散性很小。

球球间隙间能建立较均匀电场(S/D≤0.5),接近上述均匀电场的特性,其放电分散性也较小,并且没有明显的边沿效应。

故在高电压试验中常用球隙来做保护间隙甚至是测量间隙。

针板间隙间建立的电场是非均匀电场,在不同性质的电场作用下,其放电分散性较大;由于存在局部强电场,此处的空气将先期产生强烈游离,出现局部持续放电,生成大量带电粒子,并在针尖附近形成大量的正空间电荷,此空间电荷将改变针板间的电场分布,从而影响间隙的击穿电压,在直流电场情况下,就产生了明显的极性效应。

针针间隙间建立的电场是极不均匀电场,由于存在两处局部强电场,更易生成大量带电粒子,但形成的正空间电荷会使针针间电场梯度变得平缓,因而使针针间隙击穿电压反而比针板(正针负板)间隙击穿电压稍高;针针间隙是对称电场,不存在极性效应。

大气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三个指标。

温度实际上反映的是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强烈程度,温度越高,则分子热运动越强烈,越容易产生热碰撞游离,气隙绝缘性就越差;温度高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将变成等离子体,它也就失去了绝缘性而变成了导体。

湿度反映的是气体中含水份的程度,水分子是电负性的,易俘获自由电子,使气体中的自由电子减少,从而阻碍游离的发展,因此随湿度的增大气隙的击穿电压也将提高。

气压是气体分子密度的反映,气压越高,密度越大,气体分子(包括自由电子)平均自由行程缩短,不易形成撞击游离,气隙的击穿电压因而提高。

但气压过低(如接近真空)则气体分子稀薄,也难形成大量撞击游离,气隙的击穿电压也将提高。

2.液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有如下特点:⑴.液体绝缘介质本身的离解需要较强的电场,但其绝缘性能(电导)对杂质却非常敏感。

⑵.纯净液体绝缘介质的击穿是因强电场作用下分子游离并形成电子崩造成(电击穿);非纯净液体绝缘介质的击穿则主要是因为电场作用下杂质的顺电场排列形成小桥(如图1-1所示),并且在杂质体及附近形成局部强电场加速液体分子游离,从而产生新的杂质,使小桥生长并贯穿整个间隙,形成较大泄漏电流并发热,产生气泡(也属杂质),最终导致间隙击穿(热击穿)。

⑶.温度对液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影响绝缘电阻,随温度的升高,液体介质的粘度降低,离子受电场力作用而移动时所受的阻力减小,使绝缘电阻减小,同时使液体介质离解度增大,也促使绝缘电阻减小。

随着绝缘电阻的减小,其泄漏电流增大,热效应将更为明显,会促使间隙被击穿。

另一方面,温度的升高会使液体介质中溶解的水份由乳化悬浮状态转化为分子溶解状态,而分子溶解状态的水份对液体介质绝缘特性的影响比乳化悬浮状态的水份要小得多,这会使间隙击穿电压升高。

温度继续升高(>60~80℃),部分水份汽化形成气泡,这又会降低间隙击穿电压。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由于电极锐缘处发生的游离和扰动,油中杂质不易形成小桥,不会出现击穿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情况,而只是单调地稍有下降。

对于冲击电压的作用,由于作用时间短,油隙中也不易形成小桥,击穿电压随温度升高也只是单调地稍有下降。

3.固体绝缘介质绝缘特性:⑴.固体绝缘介质的纵向绝缘(体绝缘)很高,运行中一般不会发生纵向绝缘击穿事故(除非绝缘存在严重的内部缺陷),但往往发生绝缘的表面击穿——沿面放电。

⑵.沿面放电实质上也是一种气体放电,但却是沿固体绝缘表面进行,其放电电压比相同距离(爬电距离)的纯气隙击穿电压低。

⑶.影响沿面闪络电压的主要因素有:电场分布和电压波形、固体介质材料、固体介质表面性状、大气条件等。

对电场分布差异很大的固体介质表面,随着所施加电压(工频)的升高,沿面放电呈阶段性发展(如图1-2所示),首先在电场最强处产生电晕放电,接着是出现许多伸向对面电极的刷状放电,再后来是出现树枝状火花放电,此起彼伏,极不稳定,并伴有爆裂声,称为滑闪放电,最后当滑闪放电到达对面电极时,就形成沿面闪络。

固体介质材料的吸水性对沿面闪络电压有影响,吸水性越强,在相同大气条件下的沿面闪络电压就越低。

固体介质表面的湿润度及污秽度对沿面闪络电压会造成影响,大雨或雾露天气对闪络电压的影响机理不同,污秽物的不同也会对闪络电压形成不同影响。

大气条件中的温度和气压对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与气隙相似,但不如气隙明显;而湿度的影响则主要与固体介质表面吸水性有关,并通过表面凝水程度来影响闪络电压。

图1-1 液体介质内的小桥形成示意图图1-2 穿墙套管的沿面放电示意图五.仪器设备:50/5试验装置一套水阻一只高压硅堆一只针、板、球电极各一付油槽(附电极一付)一只瓷套管一只六.实验接线:(a)交流击穿实验(b)直流击穿实验图1-3 气隙击穿实验接线图图1-4 液体介质的击穿实验接线图图1-5固体介质的沿面放电实验接线图七.实验步骤:1.气隙的击穿⑴.实验接线如图1-3所示,首先装上球球电极,调整气隙距离为2cm,测量工频击穿电压及直流击穿电压,并观察击穿过程及电弧现象,注意升压应匀速,一般为2kv/s;然后将电极换成针针电极,同样将气隙调整为2cm,重复以上实验。

⑵.将电极换成针板电极,调整气隙距离为2cm,施加工频电压,使电压匀速升高至气隙击穿,观察击穿过程及电弧现象,并记录下击穿电压。

⑶.保持电极状态不变,改施直流电压(正针负板),重复上述实验。

注意观察直流电压下的气隙击穿过程及电弧状态与交流电压作用下的不同,并比较击穿电压值的差别。

⑷.同样保持电极状态不变,将直流极性改为负针正板,重复上述实验。

注意观察与前面实验现象的不同点,比较与正针负板时击穿电压值的差别,并解释其原因。

在徐徐升高电压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在尖端电极附近首先会产生电晕放电,这是由于在电压还较低时,尖端处的场强就已经超过了起始游离场强的临界值,从而使尖端附近的空气产生局部游离----电晕放电。

电晕放电为流注向板极推进创造了条件。

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从电晕放电转变成整个间隙的火花击穿,注意观察光花击穿时的通道形状,加深对流注放电机理的认识。

2.液体电介质的击穿将放电电极浸入变压器油中,如图1-4所示,在变压器油中加入少许纤维杂质,徐徐升高电压,直至发生变压器油击穿为止。

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小桥击穿机理的理解。

当电压徐徐升高时,注意观察在电场作用下纤维杂质沿电力线方向定向排列成杂质小桥的情况;进一步观察形成贯穿电极的杂质小桥后,使泄漏电流增大,发热增加,促使水分汽化形成气泡,而气泡的游离又使气泡增多,最后使小桥通道游离击穿的全过程。

3.沿面放电实验接线如图1-5所示,在徐徐升压直至闪络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刷形放电----滑闪放电----沿面放电的三个放电阶段,由于沿面放电是沿着固体表面的气体放电现象,因此沿面放电在本质上仍属气体放电的一种,和气体放电一样可以用流注放电机理来解释放电的过程。

但是沿面放电是沿着固体表面进行的,因此沿面闪络电压值的大小与固体介质表面的电场分布、爬电距离、固体介质表面状况等密切相关。

注意:为保证实验的安全,观察应在警戒区外,发生击穿放电后设备应具有后备跳闸保护。

八.实验报告:计算球球间隙及针板间隙在工频、常压条件下空气的抗电强度(Kv/cm);解释极性效应;解释液体击穿的小桥机理;解释为什么在交流电压下,沿面放电初期的刷形放电发生在接地的法兰附近,而不是发生在处于高电位的导杆附近;总结沿面放电与气隙放电的共同点和区别。

实验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的测量一.实验目的:学习使用QS1型西林电桥测量介质损耗正切值的方法。

二.预习要点:概念:介质损耗、损耗角、交流电桥判断:介质损耗是表征介质交流损耗的参数(直流损耗用电导就可表征),包括电导损耗和电偶损耗;测量tgδ值对检测大面积分布性绝缘缺陷或贯穿性绝缘缺陷较灵敏和有效,但对局部性非贯穿性绝缘缺陷却不灵敏和不太有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