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整地方式及规格造林试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整地方式及规格造林试验

摘要:通过采用不同整地方式及规格等局部立地条件控制的造林试验,选择出适宜于祁连山东端山区造林的造林方式、方法和措施,为抗旱造林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整地方式;规格;造林

1试验区概况和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选择在2001年度“天保工程”科技支撑“水源涵养林流域经营与综合培育技术综合示范”项目区。试验区位于天祝县朵什乡旱泉沟流域,林业区气候属大陆性干旱、半湿润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3.40 ℃,极端最高气温28.50 ℃,极端最低气温-27.80 ℃,年降水量475mm,全年蒸发量约1 100mm,试验区土壤为山地栗钙土,具体试验地点为天祝县朵什乡茶树沟村杨家沟组,位于旱泉沟流域中茶树沟和杨家沟,分两处进行。选择的造林试验树种为乡土树种青海云杉、沙棘和引进的抗旱树种柠条,苗木由乌鞘岭林场黑沟、十八里苗圃培育。试验设计的青海云杉为7年生,沙棘和柠条为1年生优质健壮苗木,经产地检疫无病虫危害。不同试验树种采用株间混交方式。试验区造林当年(2002年)降雨量较往年充沛,次年7月即发生长时间(21d)的历史极端干旱天气。

2试验方法和分析

2.1试验方法每块试验标准地均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5、6、7、8号4块试验标准地划分为32个小区,造林整地采用鱼鳞坑方式3种规格(150cm×60cm×40cm、100cm×60cm×40cm、60cm×60cm×40cm),水平沟方式2种规格(300cm×80cm×40cm、300cm×60cm×40cm),穴状方式2种规格(40cm×40cm×40cm、30cm×30cm×30cm),加上对照(缝植)共8种处理, 4次重复(区组)设计,区组内各处理随机排列,每个小区16株苗木(4×4),不同树种各8株,株间混交,造林株行距为2m×2m。

2.2调查与数据处理5-8号标准地在栽植后,秋季和次年秋季(10月底)调查成活率,同时在整地时分别统计各处理整地用工量。试验中使用的各树种苗木基本一致。成活率以小区为单位作为统计分析单元,成活率统计当年(2002年)、次年(2003年)连续2a。

2.3 结果分析

2.3.1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在退耕还林地阳坡地段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2)表明,在土壤疏松、立地条件较好、水分有一定保障、地势平坦、在降雨时易积水的退耕地阳坡地段造林,不同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对柠条成活率影响大,当年成活率高低依次是鱼鳞坑60×60×40、穴状40×40×40、鱼鳞坑100×60×40、穴状30×30×30、鱼鳞坑150×60×40、对照,水平沟300×60×40和300×80×40成活率低于对照;次年成活率最高的是穴状40×40×40和穴状30×30×30,其次是鱼鳞坑150×60×40和鱼鳞坑100×60×40、60×60×40、对照,水平沟300×60×40和300×80×40成活率低于对照。经整地的沙棘当年成活率均高于对照,次年成活率最高的是穴状30×30×30和鱼鳞坑100×60×40,其次是穴状40×40×40、鱼鳞坑150×60×40、鱼鳞坑60×60×40、水平沟300×60×40、对照,最低的是水平沟300×80×40,两树种当年平均成活率最高的是鱼鳞坑60×60×40,最低的是水平沟300×80×40,次年最高的是穴状30×30×30,最低的是水平沟300×80×40。分析原因,在该地段造林,水分是造林成活制约因素,除对照外,过多的水分均影响成活,尤其对不耐积水的阳性树种

柠条更加明显,而且整地规格越大,成活率越低,适宜的整地方式及规格为鱼鳞坑60×60×40,其次为穴状30×30×30。

2.3.2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在退耕还林地阴坡地段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疏松、立地条件较好、水分充足、易积水的退耕地阴坡地段造林,不同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对沙棘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成活率高的是穴状40×40×40,最低的是对照;云杉成活率最高的是穴状40×40×40和鱼鳞坑60×60×40,最低的是水平沟300×80×40,两树种平均成活率最高的是穴状40×40×40,最低的是水平沟300×80×40。分析原因,在该地段造林,水分是造林成活的制约因素,水分过多、过少都影响成活。影响成活的因素中,沙棘缺水作用大于积水,云杉积水大于缺水,适宜的整地方式及规格为穴状40×40×40,其次为鱼鳞坑100×60×40。

2.3.3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在荒山阳坡地段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较差、水分缺少的荒山干旱阳坡地段造林,不同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对柠条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成活率最高的是水平沟300×80×40,最低的是对照;沙棘当年成活率最高的是水平沟300×80×40,次年成活率最高的是鱼鳞坑150×60×40和100×60×40,最低的是对照,两树种平均成活率最高的是水平沟300×80×40,其次是水平沟300×60×40、鱼鳞坑150×60×40、鱼鳞坑100×60×40,最低的是对照。分析原因,在荒山干旱阳坡地段造林,缺水是制约苗木成活的关键因素,整地规格越大(水平沟)、越易汇集降雨(鱼鳞坑)的整地方式(规格)成活率越高,适宜的整地方式及规格为水平沟300×80×40,其次为水平沟300×60×40、鱼鳞坑150×60×40和100×60×40。

2.3.4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在荒山阴坡地段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立地条件好、水分有保障、较易积水的荒山阴坡地段造林,不同整地方式、整地规格对沙棘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成活率最高的是穴状40×40×40,当年成活率最低的是对照,次年最低的是水平沟300×80×40;云杉成活率最高的是穴状40×40×40,最低的是对照,两树种平均成活率最高的是穴状40×40×40,其次是鱼鳞坑100×60×40,最低的是对照。分析原因,在荒山阴坡地段造林,缺水、积水是制约苗木成活的关键因素,而且缺水的作用大于积水,适宜的整地方式及规格为水平沟穴状40×40×40,其次为鱼鳞坑100×60×40,再次为穴状30×30×30。

综合以上4种立地条件下不同整地方式、规格和对照的平均成活率,从高到低当年依次为鱼鳞坑150×60×40、穴状40×40×40、水平沟300×60×40和鱼鳞坑100×60×40、水平沟300×80×40、鱼鳞坑60×60×40、穴状30×30×30、对照;次年依次为穴状40×40×40、鱼鳞坑100×60×40、鱼鳞坑150×60×40、水平沟300×60×40、水平沟300×80×40、鱼鳞坑60×60×40、穴状30×30×30、对照。

2.4不同整地方式、整地规格造林用工及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