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5b13a1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a8.png)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
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
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
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利于美圆汇率;反之,则利淡。
一般情况下,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衰退。
此数据每季度由美国商务部进行统计,分为初值、修正值、终值。
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时间21:30公布前一个季度的终值。
工业生产(INDUSTRIAL PRODUCTION):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
由于工业部门雇佣了大量工人,其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与汇率呈正相关。
尤其以制造业为代表。
此数据由美联储统计并在每月15日左右晚间21:15或22;15发布。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
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
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
此数据由美国劳工部编制,每月第一个周五21:30公布。
贸易赤字(TRADE DIFICIT):国际间的贸易是构成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
当一国出口大于进口时称为贸易顺差;反之,称逆差。
美国的贸易数据一直处于逆差状态,重点是在赤字的扩大或缩小。
赤字扩大不利于美圆,反之则有利。
此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编制,每月中、下旬某日晚间21:30公布前一个月数字。
经常项目收支:经常帐为一国收支表上的主要项目,内容记载一国与外国包括因为商品/劳务进出口、投资所得、其他商品与劳务所得以及片面转移等因素所产生的资金流出与流入的状况。
如果为正数,为顺差,有利本国货币;反之,则不利于本国货币。
此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编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公布。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衡量指标
![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衡量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cfbc89bdaef5ef7ba0d3c15.png)
2013-2-6 Macroeconomics 14
(3)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G)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转移支付(支出): 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等 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 可以避免重复计算。 政府转移支付,无非是主要归入个人消费(和投 资)。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 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 市场价值。
GDP=C+I+G+X-M
(1)消费(consumption,C)
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2013-2-6 Macroeconomics 12
21
收入法计算的中国GDP
年份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7 1995 1992 1991
2013-2-6
按当年价格 单位:亿
元 固定资产 折旧
21551.46 18493.77 16779.28 14972.41 13209.04 10365.11 7116.33 3331.73 2606.08
(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 入,个体户收入。 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 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
宏观经济指标标准
![宏观经济指标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85c76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0.png)
宏观经济指标标准宏观经济指标标准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其所有常住单位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市场规模和竞争力。
GDP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GDP = C + I + G + (X-M)其中,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二、通货膨胀与紧缩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普遍上涨导致货币价值下降的趋势。
当物价持续上涨时,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下降,导致货币贬值。
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物价上涨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来表示。
相反,紧缩是指物价普遍下跌导致货币价值上升的趋势。
当物价持续下跌时,货币的购买力就会上升,导致货币增值。
紧缩率通常以消费者物价指数的下降率来表示。
三、投资指标投资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投资活动的总量。
它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投资水平和投资趋势。
投资指标通常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等。
四、消费消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个人或家庭进行的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需求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
消费通常包括零售销售、餐饮销售、旅游销售等。
五、金融金融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供应、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活动的总和。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发展和稳定的重要指标。
金融通常包括货币供应量、银行信贷、股票市场指数等。
六、财政指标财政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的总量和结构。
它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财政状况和政策取向。
财政指标通常包括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赤字等。
七、经济发展程度经济发展程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
它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
经济发展程度通常以人均GDP、GDP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来衡量。
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宏观经济因素包括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732dad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7.png)
国家宏观经济分析,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总指标、投资指标、消费指标、金融指标、财政指标五大方面。
具体宏观经济分析包括的内容如下。
一、国民经济整体指标包括:1.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所有常住居民在一按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功效。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速度一般用来衡量经济增加率(也称“经济增加速度”) ,它是反映一按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转变程度的动态指标,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是不是具有活力的大体指标。
对于发达国家来讲,其经济发展总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相对来讲比较困难;对经济尚处于较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发展潜力大,其经济发展速度可能达到高速乃至超高速增加。
这时就要警戒由此可能带来的诸如通货膨胀、泡沫经济等问题,以避免造成宏观经济的过热。
因此,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占有超级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普遍的用途。
国内生产总值的持续稳定增加是政府追求目标之一。
2.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功效,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工业增加值等于工业总产值与中间消耗的差额。
工业增加值率则是指一按时期内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反映降低由间消耗的经济效益。
测算工业增加值的基础来源于工业总产值,即以货币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按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按时间内工业生产的规模和总水平。
工业总产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最终功效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域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3.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
它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派和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引发收入和财富的再分派,扭曲商品相对价钱,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引发泡沫经济乃至损害一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权基础。
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
![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f3a0ba9c8762caaedd33d446.png)
×0.2万元/吨)= 5200万元
优点: 在流通环节,统计便利,操作、
计量方便。
缺点:
第一、有漏损。不经过市场交换的经
济活动所创造的价值不能计算在GDP
中。
比如:自给自足经济所生产的产品
和劳务(家务等自给性产品)。
怎么办?
两种情况: 估算:例如自有房屋的租金、公务 员的服务、义务教育等产品和劳务没 有市场价格,但可以通过估算近似的
例如:出售股票、债券的收益,是
金融所有权的转让。本质上是收入的 转移。
C、GDP是当年新生产出来的,即
GDP统计的必须是刚生产出来的。
购买文物的价格不能计入当年GDP。 不单是非本年度生产的东西不能算
进GDP,就是本年度生产的东西,如
果不是第一次卖,也不能算。比如新
房二次交易的价格。
大于GDP。
第四,“当年生产的…”。GDP是个 生产概念,统计的是当年所生产而不 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A、是当年生产而不是所销售的产品, 即不全是经过交换的产品。
当年生产的产品无论是否卖出,都 要计算在当年的GDP中,没卖出的可 看作是存货投资,企业自己购买了自 己的一部分产品。第二年卖出的上年
度量。
无法计入GDP:例如家庭服务。
自有房屋租金:
一个人居住自己的房屋可视为自己
支付给自己租金。通常按照把这套房
子租给别人可能产生的租金来估算自 有房屋的租金,并计入GDP。
政府服务(军队、警察、消防、环卫)
不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无法计算其价 值,可根据政府服务的成本,即按照 公务员的工资近似的估算其价值。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解读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de2d20902020740be1e9bcc.png)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解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中央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对提升信心、抑制经济深度下滑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恶化、中国出口下滑严重、国内消费需求启动需要较长时间、政府出台投资政策刺激经济的效果难以立即显现、房地产等支柱产业持续低迷等原因,目前看来200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尚未走出下行通道。
但经过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努力,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已出现回暖迹象。
课题研究组经认真研究选取了GDP、CPI、PPI、PMI等20个指标,以期全面反映2009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状况,为企业家正确判断未来宏观经济形势提供帮助。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2008年我国GDP突破30万亿,同比增长9%;GDP季度累计增幅由10.6%下降至9%。
2009年第一季度GDP为65745亿元,同比增长6.1%,同比增幅为1992年季度数据公布以来的最低。
预计随着“保增长”措施逐渐见效,下半年GDP增幅将高于上半年。
从GDP季度数据来看,同比增幅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由2007年第二季度的13.8%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6.1%。
2009年4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最终消费、投资、外需对GDP贡献的数据,GDP同比增长6.1%,其中最重消费贡献4.3%,投资贡献2.0%,外需贡献-0.2%。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2008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85万亿,同比增长21.6%。
2009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398亿元,同比增长15.0%;其中城市零售额19834亿元,同比增长14.1%;县及县以下零售额9564亿元,同比增长17.0%。
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与解读
![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与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ca8b6d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5.png)
宏观经济数据的分析与解读宏观经济数据是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数据,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就业率等。
这些数据是经济学家、政府决策者和市场参与者分析经济状况、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分析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数据,并解读其对经济的影响。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
GDP的增长率可以反映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当GDP增长率较高时,通常意味着经济状况良好,市场活跃度高,消费需求旺盛。
相反,当GDP增长率低于预期时,可能表明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投资和消费需求减弱,市场信心不足。
二、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幅度。
通货膨胀率的水平和趋势对经济影响巨大。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但过高的通货膨胀可能引发物价波动,损害市民购买力,导致经济不稳定。
央行通常会采取货币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率,一方面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通过调节流动性来影响市场需求和物价。
三、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失业人口与劳动力总人口之比。
失业率的高低反映了就业市场的状况。
失业率的上升可能表明经济增长不佳、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高失业率会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制约经济增长和市场复苏。
政府通常会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来促进就业,提高劳动力参与度,减少失业率。
四、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财政赤字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情况。
财政赤字的增长可能意味着政府需要增加借款以填补财政缺口。
而公共债务是政府欠债的总额。
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增加可能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加重负债负担、引发通胀等。
政府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增长,如切实控制支出、优化财税政策等。
五、进出口数据进出口数据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状况。
宏观经济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
![宏观经济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0bf13aa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7.png)
宏观经济衡量宏观经济的主要指标
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资源、运行市场以及让政府和经济社
会共存的科学。
它针对的问题是政府结构、政策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和国
际经济关系等。
它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帮助研究当前经济问题,找出宏观经
济的可行解决方案。
宏观经济学主要通过宏观技术和宏观经济指标来衡量经济状况。
宏观
技术包括宏观模型、宏观分析和宏观政策等,而宏观经济指标是反映整体
经济状况的统计数据,包括零售销售、失业率、通货膨胀率、GDP增长率、政府债务等。
宏观经济指标一般分为三类:
1、衡量经济总体发展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是衡量经济的
总体发展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包括国民经济总量(GDP)、产品价格指
数(PPI)、工业生产指数、经济效率等。
2、衡量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指标。
主要指标有零售销售指数(RSI)、建筑业活动指数(BA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外汇指数(FXI)、
平均工资指数(AWI)等。
3、衡量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指标。
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失业率、固定
资产投资(FAI)、国民收入(GDI)、收入支出(ISI)、银行信贷(BCI)等。
通过宏观经济指标的衡量。
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
![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58f43f705022aaea998f0ff5.png)
精品文档学习导航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明确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了解三种物价指数;●掌握GDP的多重含义;●了解失业率的计算方法。
衡量宏观经济的三大指标一、GDPGDP,即国民生产总值。
1.GDP的分类用于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GDP分为四类:潜在GDP与实际GDP所谓潜在GDP,就是社会资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应该能够产生的GDP值,即经济的潜力;实际GDP就是社会现实的GDP情况。
潜在GDP与实际GDP两者对比,能够反映出社会的宏观经济状况:潜在GDP=实际GDP。
说明社会经济潜力充分发挥了出来,是最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
潜在GDP>实际GDP。
代表经济潜能大,但实际生产出来的东西少,就会出现经济萧条、市场紧缩的情况,称为经济紧缩或经济过冷。
潜在GDP<实际GDP。
代表经济潜能小,但实际生产出来的东西多,会出现通货膨胀的现象,称为经济过热。
名义GDP与真实GDP所谓名义GDP,就是以当年价格计算的GDP值;所谓真实GDP,则是以基年价格计算的GDP值。
基年就是将某一年的价格作为不变价格,以后每年的GDP都基于此价格计算。
真实GDP与名义GDP对比,可以了解物价是否稳定,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
真实GDP=名义GDP。
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说明社会物价稳定。
真实GDP>名义GDP。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通货紧缩。
真实GDP<名义GDP。
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通货膨胀。
2.GDP与人均GDP.精品文档GDP代表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代表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GDP目前排名全球第二,说明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已相当大;但我国的人均GDP只能排在世界的第100多位,说明还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还不富裕。
GDP是衡量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不同GDP的比较,可以反映出社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
但GDP只能反映大致的经济状况,很难做到精准,原因在于GDP漏出。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d9fad77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7.png)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宏观经济数据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表现的重要指标。
这些数据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健康状况、增长速度、通胀水平、就业情况等。
宏观经济数据的监测和分析对于经济决策者、投资者、研究人员和普通公众都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一个经济体的现状和走势,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数据指标:1.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2.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通货膨胀率指的是一段时间内物价总水平的增长率。
高通胀率可能导致货币贬值和购买力下降,而低通胀率则可能表明经济增长缓慢。
3.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人口所占的比例。
高失业率可能会导致社会问题和经济困难,而低失业率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紧张。
4. 消费者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CPI是衡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指标。
它是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之一6. 贸易平衡(Trade Balance):贸易平衡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口和进口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表示出口大于进口,而贸易逆差表示进口大于出口。
7. 投资(Investment):投资是指用于购买资本资产、研发、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出。
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着重要作用。
8. 资本流动(Capital Flows):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外国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债券投资等。
资本流动可以影响汇率、国际收支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9. 人口数据(Population Data):人口数据包括人口总量、人口增长率、人口结构等统计数据。
人口数据对于制定政策、规划资源分配和预测经济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宏观经济分析常用指标
![宏观经济分析常用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1efa4f14de80d4d8d15a4fc4.png)
宏观经济分析常用指标1.经济总体指标经济指标是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名称及其数值。
(1)国内生产总值(GDP)。
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情况最常用的综合性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常用的GDP计算公式为:GDP=C+I+G+X其中,C为消费;l为投资;G为政府购买;X为净出口。
(2)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
二是收入法,即根据生产要素收入计算,等于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之和,这种方法也称要素分配法。
(3)失业率。
失业率是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
劳动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失业率的上升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
(4)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PriCe Index)是衡量任何一个时期与基期相比,物价总水平的相对变化的指标。
最重要的价格指数包括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和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5)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指特定时期(一年或一个季度)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进口和出口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
2.需求类指标(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
(2)新屋开工和营建许可。
新屋开工记录了上个月住宅不动产破土动工的数量;营建许可指建筑商在开工前,从当地政府取得的书面许可证书。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
(4)零售销售。
该数据是美国零售销售数额的统计汇总,能够反映美国消费状况,包括所有主要从事零售业务的商店以现金或信用形式销售的商品价值总额(服务业所发生的费用不包括在零售销售中)。
宏观经济指标的统计方法及其解释
![宏观经济指标的统计方法及其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730cb4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c.png)
宏观经济指标的统计方法及其解释宏观经济指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展现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情况。
因此,它的统计方法和正确解释方式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宏观经济指标的统计方法及其解释。
一、GDP(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它表示一个国家一年内所有正式市场内生产的总价值。
它的公式为:GDP = C + I +G + (X-M)。
其中,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支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如果我们要计算GDP,我们需要先确定一年内所有正式市场内生产的价值总和。
这可以通过测量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来完成。
我们将所有市场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相加即可得到GDP。
GDP的正常增长率是2%到3%。
如果它增长更快,这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过量印钞和资本浪费造成的。
如果它增长较慢,可能是由于经济萎缩和失业率上升等原因。
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测量消费品价格变化的指标。
它计算了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并根据这些物品的重要性来确定它们对CPI的贡献。
例如,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变化会对CPI产生更大的影响。
CPI的计算方法为:CPI = (当前年份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的价格之和 / 基准年份的同一一篮子物品和服务的价格之和) × 100。
如果CPI增长过快,这意味着通货膨胀加剧,可能会导致货币贬值和经济不稳定。
如果CPI增长缓慢,可能是经济不景气或者价格战引起的,或者是低利率和高失业率导致的。
三、失业率失业率是指正在寻找工作但未能找到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市场总人口的比例。
这个比例通常是根据BLS(美国劳动统计局)的统计数据计算出来的。
失业率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
它可以反映就业机会的趋势,以及其他就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失业率的计算方法为:就业者总数 / 劳动力市场总人口 × 100。
如果失业率上升,这意味着经济可能出现了困难。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bf51d061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d.png)
宏观经济数据有哪些指标宏观经济数据是指用来衡量整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统计指标,它们反映了经济的总体情况和经济主体的活动水平。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和央行定期公布大量宏观经济数据以便公众了解和评估经济状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宏观经济数据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通常用于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和增长率。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
它通常通过计算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指数来计算,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对比。
3.失业率:失业率是衡量劳动力市场上处于无工作状态的人口比例的指标。
这一数据往往与经济增长和就业变化密切相关。
4.消费者物价指数(CPI):CPI用于衡量一篮子日常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反映了消费者支付特定产品和服务所需的成本,也被用于计算通货膨胀率。
5.生产者物价指数(PPI):PPI是衡量生产者面临的原材料和生产成本的变化情况的指标。
PPI常常被用来预测通货膨胀的趋势。
6.零售销售额:零售销售额用于衡量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总支出水平。
它是衡量零售和消费活动的重要指标。
7.工业生产指数(IPI):IPI用于衡量工业部门的生产活动水平。
它通常用作衡量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周期的指标。
8.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总量。
这一数据通常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等不同的货币定义。
9.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国家或地区持有的外国货币和其他可转换资产的总量。
外汇储备的多少可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汇率和经济稳定性。
10.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平衡是政府预算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
财政收支平衡可以显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状况和债务水平。
以上仅为宏观经济数据的一些常见指标,实际上还有其他各种指标,如贸易数据、资本流动、就业率、制造业指数等。
这些指标为政府、央行、学者和投资者等提供了了解和分析经济状况的重要工具。
国家经济常用统计指标
![国家经济常用统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bf45b4ff7ec4afe04a1df31.png)
一GDP国内生产总值GDP即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港台地区有翻译为国内生产毛额、本地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二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
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
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
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
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主要指标
![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主要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e5b472cf5fbfc77da269b166.png)
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主要指标编号经济指标名称概念备注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有三种变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他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对应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GDP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贫富状况及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我国从1992年开始通过生产法实现对国内生产总值的逐季累计值的核算。
2 三大产业根据社会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第一产业指从自然界获取初级产品,以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活动,包括国民经济行业中的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指从自然界获取矿产品,以及对各类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活动,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为生产和其他活动提供各类服务的部门,包括行业分类中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类行业。
3 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工业增加值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加上应交增值税;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增加值是生产法计算的。
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这两个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又是观察工程进度和考核投资效果的重要依据。
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指城镇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总投资)50万元及以上的建设项目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国民收入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dc9312875acfa1c7ab00ccd3.png)
1.支出法 expenditure approach) 又称最终产品法 final product approach 。 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 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C+I+G+ X-M
? 【C】消费 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GDP一半以上。 ? 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
从产生的角度,产出的价值全部以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等形式支付给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构成他们的 收入。从总量上看,一个经济的总产出价值之和必然等于其 总收入之和。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总产出的去向无非是两个:销售+存货。 而销售是最终消费者的支出,存货是生产者的支出。因此, 从整个社会来看,总产出=市场购买总支出+存货总投资支出。 即: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
投资率 (%)
34.9 34.5 37.0 35.2 37.3 38.0 37.4 38.0 39.2 42.3
消费率 (%)
65.4 65.5 64.1 62.0 61.7 58.2 58.7 59.8 58.2 55.5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2、收入法
收入法(Income Approach):是指把生产要素所 有者的收入加总得出GDP的方法。“产出等于 收入”
企业卖不掉的产品可以看作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 存货投资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
?(3) GDP衡量的是 市场价值 ,是将经济中生产的
多种不同物品按市场价格计算后的市场价值加总。
不包含在GDP中的活动
家 庭 内 的 家 务 活
千万别和你的 保姆结婚吆!
没有市场定价 志
(无偿性行为 ),就不计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001年3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3 月份数据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4,499 –4,804(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12月末59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12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9,
第一产业(亿元) 1,
第二产业(亿元) 10,
第三产业(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5,868
轻工业(亿元) 2,329
重工业(亿元) 3,539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3,484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9,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1,
出口总值(亿美元)
进口总值(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
汇率--人民币/100美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港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日元(元)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 24,
货物周转量总计(亿砘公里) 10,
邮电业务量(亿元)
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1,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3,
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2,
债务收入(亿元)
债务支出(亿元)
流通中现金(亿元) 月末14,
狭义货币(亿元) 月末53, 174 广义货币(亿元) 月末138,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月末128,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月末102,
货币净回笼(亿元)
存款利率,一年期
贷款利率,一年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253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1,
备注:“I”表示第1季度,“II”表示第2季度,“III”表示第3季度,
“IV”表示第4季度;
2001年1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8,525 –5586(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7,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9月末58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9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62,
第一产业(亿元) 8,
第二产业(亿元) 32,
第三产业(亿元) 21,
工业增加值(亿元) 1695
轻工业(亿元) 683
重工业(亿元) 101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45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2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34,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出口总值(亿美元)
进口总值(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
汇率--人民币/100美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港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日元(元)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
货物周转量总计(亿砘公里)
邮电业务量(亿元)
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债务收入(亿元) 3,
债务支出(亿元)
流通中现金(亿元) 月末17,
狭义货币(亿元) 月末54,
广义货币(亿元) 月末137,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月末124,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月末100,
货币投放回笼差额(亿元)
存款利率,一年期
贷款利率,一年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210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1,
备注:“I”表示第1季度,“II”表示第2季度,“III”表示第3季度,“IV”表示第4季度;
2001年2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8,525 –5586(千人)劳动报酬(亿元) 7,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2000年12月末59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00年12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89, 第一产业(亿元) 14, 第二产业(亿元) 45, 第三产业(亿元) 29,
工业增加值(亿元) 3,629 轻工业(亿元) 1,458 重工业(亿元) 2,171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196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6,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亿元)4,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出口总值(亿美元)
进口总值(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
汇率--人民币/100美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港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日元(元)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 15, 货物周转量总计(亿砘公里) 6, 邮电业务量(亿元)
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2, 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债务收入(亿元) 3, 债务支出(亿元)
流通中现金(亿元) 月末14, 狭义货币(亿元) 月末51, 广义货币(亿元) 月末136,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月末125,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月末101,
货币净投放(亿元)
存款利率,一年期
贷款利率,一年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253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1,
备注:“I”表示第1季度,“II”表示第2季度,“III”表示第3季度,“IV”表示第4季度;
2000年11月主要宏观经济统计指标
日期数值增长率(%)
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千人) 118525 -5586(千人) 劳动报酬(亿元)
城镇失业人数(万人) 月末585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月末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亿元)
第二产业(亿元)
第三产业(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21327
轻工业(亿元) 8560
重工业(亿元) 12767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681
工业产品销售率
固定资产投资额总额(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原材料购买价格指数
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房屋销售价格指数
进出口总值(亿美元)
出口总值(亿美元)
进口总值(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亿美元)
国家外汇储备总额(亿美元)
汇率--人民币/100美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港元(元)
汇率--人民币/100日元(元)
能源生产总量(万吨)
货物周转量总计(亿砘公里)
邮电业务量(亿元)
商品房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国家财政支出(亿元)
债务收入(亿元)
债务支出(亿元) 1571
流通中现金(亿元) 月末
狭义货币(亿元) 月末
广义货币(亿元) 月末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亿元) 月末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亿元) 月末
货币投放(亿元)
存款利率,一年期
贷款利率,一年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人) 2210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人)
备注:“I”表示第1季度,“II”表示第2季度,“III”表示第3季度,“IV”表示第4季度;
备注:“I”表示第1季度,“II”表示第2季度,“III”表示第3季度,“IV”表示第4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