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_十一_课___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dzja11
![第_十一_课___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dzja11](https://img.taocdn.com/s3/m/19c52faa0740be1e640e9a69.png)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二、依法保护人身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知(1)了解人身权的含义、内容以及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
(2)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2.情感态度观念通过理解保护人身权的有关法律规定以及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增强依法保护人身权的意识,崇尚公平正义。
3.运用学会自我保护,提高维权意识,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人身权,尊重他人的人身权。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从理论上讲,了解我国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目的就是为了引导中职学生理解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的重要性,并落实到日常民事活动中。
这是本框题的落脚点。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法治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就是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首要的是必须切实尊重和保障人身权。
人身权是关于人自身的权利,是人与生俱来所固有的权利。
人身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如果人连自身的权利都得不到有效而充分的保障,其他一切权利不仅无从谈起,而且毫无意义,建设法治国家也好,构建和谐社会也好,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这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在现实中,人们对于人身权的理解比较狭窄,多是从生命权和身体权来理解,并且以为轻微的侵害不用承担责任,这就造成人们对人身权了解不全面、理解不深刻,侵害人身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35aabe10242a8956bece495.png)
(3)民法保护身份权
荣誉权: 第130页 “荣誉称号写错” 的案例,市教育局 侵害了小刘同学的荣誉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 法人的荣誉称号。
3.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P135)
(1)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身权 (3)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身权
侵害肖像权的法律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 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姓名权:
第136页 “刘娃改名” 的案例,刘娃的养父 侵害了刘娃的姓名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 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3)民事责任
民事责任是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 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 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 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包括 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
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周某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他的买 卖行为是无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规定: “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A 依法成立 B 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C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 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民法的基本原则(P129-130)
第一、平等原则(如竞标)。 第二、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 第三、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第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第六、尊重社会公德原则。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85a9e7a5acfa1c7aa00cc1f.png)
三、依法保护公民的财产权
1、法律保护财产权 (1)财产权的含义及内容 (2)我国法律保护财产权的有关内容 (3)物权的内容 2、侵害财产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1)侵害财产权要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2)侵害财产权要承担刑的事法律责任 (3)侵害物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3、依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财产权 (1)依法保护财产权的重要性 (2)依法保护财产权的途径 (3)侵害财产权所使用的民事责任途径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1、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 (1)人身权的含义及内容 (2)民法保护人格权 (3)民法保护身份权 2、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1)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 (2)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3)人身自由不可侵犯 3、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1)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人身权 (3)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身权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一、依法公正参与民事关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三、依法包混公民的财产权 四、正确利用合同参法公正参与民事关系
1、民法保函我们的生活 (1)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2、民法主体的资格 (1)民法主体的含义 (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3、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1)要学习民法,懂得民法,遵守民法 (2)依法正确行使民事权利 (3)尊重其他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 (4)承担民事责任
五、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
1、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 (1)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2)结婚必须履行法定程序 2、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权利 (1)子女和父母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2)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3)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权利 A.被抚养权;B.受教育权;C.受保护权 3、为构建和睦家庭尽责任 (1)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2)为构建和睦家庭尽责任途径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a07f45a6294dd88d1d26b80.png)
正确适用合同参与民事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
1.合同的形式有( AB ) A.口头形式 B.书面形 C.邮件形式 D.传真形式
2.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有(ABCD ) A.继续履行合同 B.赔偿损失 C.采取补救措施 D.支付违约金
3. 履行合同的原则有( AB ) A.全面履行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平等原则 D.协商一致原则
第五 部分
维护在家庭中的权利与义务
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
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为构建和睦家庭尽责任
公民依法享有婚姻自由
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 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直系血亲
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患有医学上认为 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权利和义务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 父母对子女 有保护、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民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由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中,当事人之间在法律地位上的关系是( C )
A.上下级关系 B.隶属关系
C.平等关系 D.依附关系
2.我国公民从( A )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 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年满18周岁起 B.年满14周岁起 C.年满16周岁起 D.出生时起
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
身份权 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
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 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
误工减少的收入、营养费、护工费、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 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一次性赔偿金。
◆人格尊严不可侵犯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非法侵犯。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重则要承担法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2c9698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2.png)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第1-2课时: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即依法保护人身权和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在第一部分,学生将了解民法的含义、民事主体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关系,并学会如何处理民事关系。
在第二部分,学生将认识到人身权的含义、内容以及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懂得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1.了解民法如何保护我们的生活,增强处理民事法律关系的能力。
2.认识到人身权的含义、内容,以及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3.学会自我保护,提高维权意识,依法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情境导学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展示。
教学设计:在讲授新课前,先让学生明确本单元与前两个单元的内在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接下来,通过一个案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民事关系和违反的民法原则。
然后,讲授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并引导学生分析两个案例中违反了民法的哪些基本原则。
最后,介绍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让学生理解民事主体的概念。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两个单元的内容,明确本单元与前两个单元的内在联系。
2.新课导入(8分钟)通过一个案例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案例中涉及的民事关系和违反的民法原则。
3.讲授新课(32分钟)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1.民法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民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民法的基本原则。
2.民事主体的资格介绍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让学生理解民事主体的概念。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1.人身权的含义和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人身权的含义和内容。
2.保护人身权的规定介绍民法通则有关保护人身权的规定,让学生了解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
4.总结(5分钟)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要依法正确行使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6b93480b69eae009581bece9.png)
❖ (1)什么是人身权? 除了上述权利外,人身权还包括哪些权利? 民法是如何保护这些权利的?
❖ (2)侵害了这些权利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二、
【引思依明法理】 保护
<明理 2>
❖ 二人、依身法保护人身权(板书)
❖ 1权. 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板书)
❖ (1)人身权的含义、内容(板书)
保护 ❖ <引人 权思身1>
❖ (1)上述案例侵害了哪些人身权? ❖ (2)民法有哪些保护人身权的规定? ❖ (3)图片中的侵害人应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二、 【引思依明法理】
保护 人身 权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明理 1>
❖ 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 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非法侵犯。公 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法 律禁止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 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
。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 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荣誉权不能 转让,也不能继承。侵犯荣誉权主要表现为非法 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二、
【引思依明法理】 保护
<明理 2>
❖ 2.人侵身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板书)
❖ 权公民的身体健康、生命、人格尊严和人身自
由都要受我国民法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
二、
【引思依明法理】 保护
<明理 3>
❖ 3.人积身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板书)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1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56e190dfaa00b52acfc7ca43.png)
案例分析
张三和李四各自应当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张三:赔偿损失; 李四: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礼道歉。 什么是民事关系?
民事关系,是指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结合上述案例说明,我们应如何依法处理 民事关系? 1.要学习民法,懂得民法,遵守民法。 2.要自觉运用民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依法正确行使民事权利,自觉履行法定 的民事义务,并尊重其他民事主体的 民事权利。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案例分析
1.2010年年初,仙山市工商局在春节前夕开展了涉及行
业安全的大检查活动。1月20日来到了从事办生产方面 存在的两个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 2.2010年3月20日,仙山市工商局由于新的办公大楼落成, 需要购进一批新的办公家具,于是,派人到“万家用”
如果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哪些民事 活动,必须由法定代理人代理?
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哪些?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具体 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 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 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年龄,判断自己属于完全民 事行为能力人还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换和分配物质财富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
系;人身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基于人格利益和身份利
益而发生的不具有直接财产内容的人格关系和身份关
系。
民法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 人们的人身、财产等权益受民法保护,买卖、租 赁等日常活动都要受到民法的调整。
案例分析:
2003年8月,家住东安县某镇的黄某因急需筹集学费,找到
民事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 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 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 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主体: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 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 他组织。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https://img.taocdn.com/s3/m/890eb3c98bd63186bcebbcdd.png)
本案涉及自愿原则问题。本案中,王某利用刘某 申请宅基地之际进行要挟,刘某在违背自己真实意 思的情况下,无奈将邮票低价转让给王某,该行为 违反了民法的自愿原则,构成了民法上的胁迫。依 《合同法》第54条规定,刘某有权请求撤销该买卖 行为。当然,刘某行使撤销权应在1年内行使,否则 ,其撤销权消灭。如刘某在该撤销权期限内行使撤 销权,人民法院应依法支持刘某的请求。该买卖行 为被撤销后,王某应返还刘某邮票,刘某应返还王 某2000元价款及其利息。
这家企业的做法严重侵犯了黄某的合法权益,黄某有权利 要求这家企业妥善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企业所在地 法院起诉。
(二)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1、自愿就是民事活动要以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为准。真实 意思就是当事人的内在意志和外在表现相吻合。 案例2 刘某与王某系邻居,王某为其所在地的镇长,刘某为一集邮爱
(一)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的原则
——这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在民法诸原则中处于 核心 地位。
1、任何民事主体在民法上都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 2、任何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都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3、任何民事主体依法取得的民事权益都受法律的同等保护。 4、任何民事主体在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f35c5b0b192e45361066f5a0.png)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第 十一 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 十一 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一、(略)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创境激趣】
2.
3.偷看他人信件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5. 拍 广 告 ?
4.网上说别人坏话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1>
侵害了生命健康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健 康权不可侵犯。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侵害 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 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 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 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 ,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 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 活费等费用。侵犯他人生 命健康权要受到法律制裁 。
<引思 2>
(1)什么是人身权? 除了上述权利外,人身权还包括哪些权利? 民法是如何保护这些权利的? (2)侵害了这些权利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2>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板书) 1. 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板书) (1)人身权的含义、内容(板书)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1>
侵害了肖像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 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5.拍广告?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ppt课件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733c877cd184254b3535e8.png)
二、 依法
<明理 1>
保护 人身 权
侵害了名誉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 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 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 民的名誉。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有 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 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 依法 保护 人身 权
是指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 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 第二、自愿 、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 原则 第三、保护自然人 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第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6条将守法 原则表述为: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 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这是 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守法原则的核心。
<明理 1>
5.拍广告?
侵害了肖像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 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 除影响,赔礼道歉,并 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 依法 <引保 人思护身 2> 权 (1)什么是人身权?
事后,镜予的主人找到付某要求赔偿,付某支付了相 当的价款。但随即得知小强乃萧某唆使,便要萧某赔偿。 萧某说,自家小孩调皮惹祸当然由自己负责,以此拒绝 赔偿。
【问题】 1.小强平时砸坏的东西应由谁赔偿?为什么? 2.镜子的损失最后应由谁来承担?
案例分析
付某7岁的儿子小强平时非常淘气,经常用石头砸别人的窗户,攀摘树木花 草等。一日,当小强在马路边玩耍时,遇见有人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萧 某见状说:“你有本事把那个镜子砸碎,算你厉害。”小强听完当即就拿起 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4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e107b883680203d8ce2f24ef.png)
该所学校公开张贴“成绩汇报”,侵犯了 原告的隐私权,依法应承担民事责任。民 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 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 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最高 人民法院规定,泄露并宣扬他人隐私,给 他人声誉造成不良影响的,也是侵害名誉 权行为,加害人要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 任。
判断肖像权是否受到侵害,应该具备以下 两个要件: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二、 使用人以营利为目的。该校未经向某的同 意就擅自使用、制作其头像用于宣传,不 属于正当使用范畴,即使不是以营利为目 的,也是一种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肖像权属于人格权, 公民的肖像权只能由自己处分支配,任何 组织和个人未经公民本人同意,擅自复制、 出版发行、公开展出公民的肖像,都是侵 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第十一课 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一、生命健康俱可贵
中国封建社会,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儿女是父母养 大的,就应该听父母的话,否则就搬出“孝顺” 来压迫儿女,怎可不听父母之言?甚至父母有一 些违法之事,也要儿女承担责任,因为你是我的 儿女,就应该代父母受过。这种观念过去专制时 代甚至发展到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 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其实生命是可贵的,儿 女虽为父母所养,但生命的尊严,不能以无理、 无义之行给予戕害。父母又凭什么能剥夺子女生 存的权利呢?作为与生俱来的人身权利具体有哪 一些呢?我国法律是如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的?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1)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 利。生命权是指公民生命不被非法剥夺的权利, 健康权是指公民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 (2)生命与健康是公民享有一切权利的基础, 又是一个人进行一切活动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如果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那么公民的其他权 利就无法实现或很难实现。 (3)我国的宪法、刑法、民法通则、治安管理 处罚法等都规定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 这说明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法律对 于侵犯公民生命健康权的违法犯罪行为予以严惩, 尤其是严惩摧残未成年人安全和健康的违法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pptx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11课公正处理民事关系.pptx](https://img.taocdn.com/s3/m/8a652f4a19e8b8f67d1cb980.png)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3.依法处理民事关系
民事权利
主要有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违约责任
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应依法承 担的民事责任。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1.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民法与人们日 常生活的关系最直 接、最密切。人们 的人身、财产等权 益受民法保护,买 卖、租赁等日常活 动都要受到民法的 的调整。民法财人来自产身关
关
系
系
民法是调整民事活动的法律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1.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民法的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 第二、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 第三、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原则; 第四、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原则; 第五、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1.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平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首要原则、核心原则。
其主要内容是:公民、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主体 地位平等,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 务平等,民事权利平等地受法律保护。
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
2.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民事主体
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 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 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公民 的人格尊严不容非法侵犯。公民的人身 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 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法律禁止非法搜 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剥夺或限制 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bf70362aba0d4a7303763a79.png)
(一)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民法”
我们国家有没有统一的民法典呢?
截止目前我们国家没有一部统一的民法典。
民法现在只是一个学理上的概念,民法包括 的知识很多,比如1986年的《民法通则》、 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2007年颁布的 《物权法》、2010年颁布的《侵权责任 法》、《婚姻法》、《继承法》、《专利 法》、《商标法》。
丁某死有余辜,但他的父亲为什么还会受到 法律的制裁?什么是人身权?公民的人身权还 包括什么?
(一)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
我国民法总则中的民事权利主要设定为 财产权和人身权两大类
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关系:人身权是与 公民的身体有关系的权利,没有直接财产 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人身权和财产权没 有任何关系。事实上,人身权往往是财产 关系发生的依据并为权利人带来财产利益
刘某违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则
(一)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案例二: 曹某有一栋可以眺望
海景的别墅,当他得知有 一栋大楼将要建设,从此 别墅不能再眺望海景时, 就将别墅卖给想得到一套 可以眺望海景房屋的徐某。
曹某违背了民法的 诚实信用原则
(一)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案例三: 某市领导认为,在本市建筑工程的
招标投标中,市领导的亲戚具有优先签 订合同的权利。该行为遭到了其他竞标 者的强烈反对。
(一)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民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民法调整的民 事关系是指公民之间、 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 人之间的平等主体的财 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一)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财产关系
财产关系是平等主体在占有、 支配、交换和分配物质财富过程 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关系
(一)民法保护我们的生活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1
![第十一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579d1745ddccda38376bafe6.png)
第十一课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一、依法参与民事活动一、教学目标1.认知(1)理解民事关系的概念(2)理解并识记民法的基本原则2.情感态度观念(1)、充分认识民法基本原则的重要性,并树立在民事活动中自觉遵守民法基本原则的意识。
(2)、自觉运用民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树立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民事权益的意识。
3.运用(1)、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什么是民事关系。
(2)、能判断身边的人是否具备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民法的始终,是民事立法的指导方针,也是民事主体进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也是法院审判民事案件的基本准则。
因此,这个内容在民法部分的教学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2)成为民事主体的资格民法是用来调节民事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法律,而任何一种民事活动都是通过民事主体来完成的。
民事活动是否有效往往与民事主体的资格状况有密切关系。
因此,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判断民事主体资格的能力,对于他们正确进行民事活动,正确行使民事权利、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有重要作用。
3)依法处理民事关系了解民法的基本原则、正确判断民事主体的资格,都是为了使学生在民事活动中依法处理民事关系,尊重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正确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因此,“依法处理民事关系”应该是本节课全部教学内容的落脚点。
2.教学难点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的基本原则教材上只列出了五点,但这些原则却渗透于生活中的各种民事活动之中。
中职生的生活经历主要是从家到校园,民事活动的经验并不丰富,因此,这些简单的原则表述对于学生来讲会显得过于抽象,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中要做到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原则有一定的难度。
解决这个难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加入适当的案例素材,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
3.结构线索本课的内容以民法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为起点,使学生在理解民事关系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进入民法基本原则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1> 侵害了隐私权和人身自由权 。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 秘密受法律的保护。我国刑 法规定,隐匿、毁弃或者非 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 通信自由权利。
侵权者轻则受到舆论的谴责 ,重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应 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 偿损失的责任。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
偿损失。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2>
(2)民法保护人格权(板书)
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 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我国民法通则在保护人格权方 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侵害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行为,应 当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 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1>
侵害了生命健康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 享有生命健康权。生命健 康权不可侵犯。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侵害 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 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 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 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 ,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 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 活费等费用。侵犯他人生 命健康权要受到法律制裁 。
【引思明理】
<明理 2>
(3)民法保护身份权(板书)
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我 国民法通则在保护身份权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 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荣誉权不能 转让,也不能继承。侵犯荣誉权主要表现为非法 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五单元 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
第 十一 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第 十一 课 依法公正处理民事关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创境激趣】
1.工人排队接受搜身 4.网上说别人坏话
2.
5. 拍 广 告 ?
3.偷看他人信件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1)什么是人身权? 除了上述权利外,人身权还包括哪些权利? 民法是如何保护这些权利的?
(2)侵害了这些权利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2>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板书) 1. 民法保护我们的人身权(板书) (1)人身权的含义、内容(板书)
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 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 的民事权利。
人们就不能进行各种活动。 (2)维护人身权的途径(板书) 首先,要增强维护人身权利的意识,认真学习和理解
我国民法有关保护人身权的法律规定。 其次,必须学会自我保护,要提高维权意识,树立防
范意识,知道防范的方法,学会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 人身权,逐步培养自我防范的能力。 最后,要尊重和爱护他人的人身权利。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2>
荣誉权:
如教材第130页 “荣誉称号写错” 的案例,市教育局侵 害了小刘同学的荣誉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法人 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
名称权:
如教材第132页 “刘娃改名” 的案例,刘娃的养父侵害 了刘娃的姓名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 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 涉、盗用、假冒。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2>
2.侵害人身权要承担法律责任(板书) 公民的身体健康、生命、人格尊严和人身自
由都要受我国民法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 任何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 应的法律责任。
(1)生命健康权不可侵犯(板书) (2)人格尊严不可侵犯(板书) (3)人身自由不可侵犯(板书)
<引思 1>
(1)上述案例侵害了哪些人身权? (2)民法有哪些保护人身权的规定? (3)图片中的侵害人应承担1>
侵害了工人的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 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非法侵犯。公 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组织和 个人都不得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法 律禁止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 禁等剥夺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 。
【引思明理】 <明理 1>
5.拍广告?
侵害了肖像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 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 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引思 2>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 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 公民的肖像。
公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 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1>
侵害了名誉权。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享有名誉权,公民的 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 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 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的 ,有权要求停止侵害,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 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 赔偿损失。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引思 3>
结合上述案例和教材第132页的“互动在线”进 行讨论:
(1)我们为什么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2)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
二、依法保护人身权
【引思明理】 <明理 3>
3.积极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权(板书) (1)维护人身权的重要性(板书) 人身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权利,没有人身权,